1997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湛江今日海文章
陈学豪
世代与大海唇齿相依的湛江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大海一往情深。一场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蓝色革命”,正在蓬勃兴起。
湛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分别占全省、全国海岸线的1/3和1/10,浅海滩涂49.92公顷,占全省48%,绵长的海岸线上拥有101处主要港湾,连缀着众多大小港口,其中湛江港是中国八大港口之一,拥有世界上少有、全国最深的航道。可供常年进行捕捞生产的北部湾和粤西两个近海渔场15万平方公里。海洋水产资源丰富,有经济鱼类520多种,贝类547种、虾类28种,名优特海产品种类繁多。石油、天然气、矿砂、盐业、旅游等资源也十分丰富。
湛江海洋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传统的捕捞业、制盐业、海洋运输业持续发展;科研力量较为雄厚,拥有全省唯一的一所水产学院,有一批专家学者参与海洋研究开发工作,在远洋捕捞、养虾等方面有一定技术优势。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湛江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全市宜养殖的滩涂48.5万公顷,而目前开发利用的仅有24%,约有150公里的宜开发旅游的海岸沙滩几乎还处于原始状态,沿海岸线丰富的矿砂资源有待开发,此外,海洋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项目还处空白,1995年水产品产量才37万吨,产值19亿元,仅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13.2%,而海洋资源条件不如湛江的山东省威海市,同年水产品产量达153万吨,产值达92亿多元。面对如此之大的差距,湛江人的确自感尴尬了。
湛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这是湛江人思考的一个新命题。
那年7月,草长莺飞时节,湛江市委书记陈同庆一行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历时近两个月的调查。望着蔚蓝色的大海,他陷入了沉思:一方面靠近大海这个取之不尽的宝库,一方面是沿海乡镇人均收入仍低于贫困线。陈同庆书记谈了自己的观点:“沿海地区为什么穷?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没有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捧着金饭碗讨饭吃。湛江最大的优势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把海洋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培育湛江经济新的增长点,沿海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所在。”
湛江上下形成共识:走向海洋,开发海洋,不仅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发挥港江自身优势的客观要求。沿海的乡镇和农民,开始懂得了向大海索取财富。雷州市的覃斗镇,过去是个出名的穷镇,近年来大力发展养殖珍珠,面貌大为改观。去年全镇产珠3.8吨,产值3500多万元,加工珍珠产值9500万元。该镇的流沙村,家家户户养殖珍珠,去年人均珍珠单项纯收入4200元,不少农户住上了装修豪华的楼房,购买了小汽车、大哥大,过去有名的“乞讨村”成了富甲一方的“珍珠村”。徐闻县最穷的新寮岛,1995年人均收入不过495元,人们用老目光,守着大海要饭吃,等着政府拨款扶贫。现在转变了观念,全镇掀起了海洋开发热潮,养殖了5000亩的虾、泥蚶、杂贝,去年人均收入达1000元以上。新寮人正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而自古以来只在自家门口捕捞的湛江渔民,如今冲出远洋,成为新一代过海猛龙。目前全市派出远洋渔船177艘,拓展了贝劳、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等南太热带区3个国家7个生产基地,去年生产金枪鱼、大洋鱼5816.3吨,产值4511.3万美元。全市水产品总量在广东连续保持“六连冠”。
尤为令人欣喜的是,湛江人开始懂得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海洋经济。投资主体由政府为主向生产经营者为主转变,改变过去那种由政府出面贷款开发,承包给农民经营,到头来无人还贷的状况。现在是谁开发,谁投资,谁受益。雷州市东里镇去年以来开发提水高位养虾5010亩,所需资金全部由群众自筹,早中两造,亩产130公斤,产值3256万元,纯收入1753万元,两造就收回了成本,还纯赚250万元。
在抓好海洋渔业和浅海滩涂养殖的基础上,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近两年全市共投入5968万元,重点对12个渔港进行了改造,建成44个冷冻厂。海岛公路交通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也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清河大力治理“空心村”
本报讯今后十年全县不占任何耕地,仍能解决农村新增人口的住宅需求。这是河北省清河县治理“空心村”取得的成果。
清河是一个有三十四点四万人口的平原小县,以前曾是全省十八个贫困落后县之一。富裕起来的清河农民,走出村庄,去城里办企业,在村外盖新房,全县村庄的空宅率一度达百分之十,户均拥有宅基一点三处。
针对村镇膨胀、滥占耕地的状况,清河县土地局推出了治理“空心村”的一系列具体措施。近十几年来,在经济以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全县增加近六万人口,而全县三百二十个村庄,建新房却没有占一分耕地,村庄占地始终保持在一九八九年的水平。(靳柳)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东西湖推出《土管十三字经》
本报讯“土地法,是个宝,各位公民要学好;人口多,耕地少,国情观念要记牢;对土地,要珍惜,合理利用方寸地,可耕地,保护好,执行国策不动摇。”这些宣传词出自武汉市东西湖区土地局编印的土地法规宣传年历上,印数达六千份的宣传年历日前已全部送到全区干部、职工手中。
东西湖区土地局为使土地基本国策落实到基层,深入人心,经过潜心揣摩钻研,根据土地法规的基本内容,形象地编写了基本国策、管理体制、保护耕地等十二章宣传词,共六百二十四个字,寓土地法规内容于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歌谣之中。(鄂记)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彝胞表心愿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贵州毕节地区的彝族同胞带来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图为彝族姑娘用彝家传统的工艺酒具向参加彝族艺术节的客人斟敬彝家独特的美酒——水花酒。
张华平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江苏省东海县供电局严格农村电价管理,投入50多万元实现了农村电费微机化管理,解决了农村电价收费过高的问题。图为农民拿着电脑交费单缴纳电费。宋加忠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冬闲变冬忙农民立新风
——陵县发展“冬季农业”的调查
艾云航
1993年以来,山东省陵县依据市场的需求,利用冬春5个多月的闲置土地、劳力、水利、光热等资源,大力发展以越冬蔬菜为主的“冬季农业”。去年,全县30万亩“冬季农业”基地总产蔬菜7.6亿公斤,总收入6.03亿元,纯收入3.2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92元。
发展“冬季农业”的措施
陵县在发展“冬季农业”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突出主导品种,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全面分析市场形势,结合当地实际,陵县选择品种结构具有明显时间差的圆葱、甘蓝、大蒜和大小棚菜为主导品种,并根据各乡(镇)种植习惯,土壤、水利状况,交通条件,按照相对集中、突出特色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全县基本形成“南细北粗、一带四区”的种植格局,即在南部沿104国道6乡(镇)形成了30公里长的大小棚细菜种植带,在北部形成面积分别达4万亩的棉花甘蓝轮作种植区和棉花大蒜间作种植区,并且形成了8个万亩以上、17个5000亩以上的种植方,构成了初具规模、特色明显的种植板块。
二、以点带面,推动全局。从全县筛选出25个最具有代表性、说服力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引导。如棉蒜间作之乡前孙镇,近三年大力发展棉蒜间作,面积由5000亩增到1.5万亩,三年迈出三大步:棉花由4000担恢复到2.7万担;财政收入由40万元增至2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68元,翻了两番。
三、建立健全信息服务、技术服务、购销服务三大服务体系。
四、实行优惠政策,加强组织领导。为鼓励、引导和扶持群众发展“冬季农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规定农户每种一亩棉花圆葱间作,县乡无偿提供优质葱头种子0.5公斤,地膜2公斤,平价化肥2.5公斤;还有的规定蔬菜大棚占地20年不动,每新上一个大棚,乡提供低息贷款1000元,无偿提供蔬菜良种,统一供应建棚物料等。
“冬季农业”效益显著
陵县发展“冬季农业”三年来,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显示出明显的社会效益。
一、打破了农业徘徊的局面,找到了一条农民奔小康的新路子。“冬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五增”:一是粮棉增产。从1993年至1996年,全县粮食产量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棉花产量由不足10万担恢复到26万担。二是土地增效。“冬季农业”种植田,土地年亩效益由原来的不足1000元提高到3000元。三是农民增收。全县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加395元,三年翻了一番多。四是投入增加。全县平均亩投入由原来的260元增加到500元。五是财源增长。“冬季农业”涵养了大量财源,全县财政收入三年增长了1倍。
二、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冬季农业”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基本形成了一乡一品、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群体。“冬季农业”也为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条件。一批技术、信息等服务组织也应运而生,初步形成了产、供、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
三、加快了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的步伐,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生产手段的改善,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有20万农民自发参加“冬季农业”培训班,成立各类协会、学会100多个。
四、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冬季农业”,冬闲变冬忙,勤人多了,懒人少了;忙生产、搞创收的多了,打麻将、晒太阳的少了。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农业生产的经验概括。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传统的生产方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近年来,许多地方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发展农业生产,瞄准市场,调整种植结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发展冬季农业,使长期闲置的劳动力、时间、土地和市场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为农业发展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本版特编发三篇关于发展冬季农业的报道,以飨读者。 ——编者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新疆冬季地产鲜菜唱主角
新华社记者陈国军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提供的情况,新疆冬季鲜菜自给率已由过去的不足30%提高到90%,这使新疆单纯依靠内地省区大量调入蔬菜的状况成为历史。
新疆冬季长达半年,是我国冬季最为漫长的省区之一。过去,每逢冬天,当地蔬菜品种单一,绝大多数居民靠土豆、白菜、萝卜度日。
从90年代起,新疆各地掀起了建设“菜篮子”工程的高潮,不仅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而且制定了各种蔬菜防病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同时,当地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菜篮子”基地建设的贷款贴息,并每年分配给各地贴息贷款3000万元。据统计,全疆各地已通过各种渠道投资8.6亿元,用于重点建设百余个“菜篮子”工程项目。
据介绍,去年新疆冬季蔬菜保护地面积已近8万亩,新建蔬菜温室大棚4.6万亩,产量达34万吨,品种近50个;今年新疆蔬菜播种面积将达到124万亩,其中冬季蔬菜保护地面积将突破10万亩,蔬菜温室大棚达8.4万亩。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冬季农业给东光带来生机
张洪河马文昊
春节将至,河北东光县的农民们不着急赶年集,却在春寒料峭中纷纷走向田野,刨开冰封的土地,埋下竹片,盖膜烤地,为2月中旬移栽冬甘蓝做准备。正在刨地的大屯村农民戈杰说:“俺家已种了二亩圆葱,再准备种二亩冬甘蓝。冬天的地种好了也不少来钱呢。”
“现在农民的脑筋活泛多了。”东光县委书记张国斌感受颇深:“要改变贫困县面貌,重要的是要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这个县在两年之内摘掉了贫困县帽子,并成为全国25个脱贫先进县之一。尝到勤能生财甜头的农民们,一改蹲墙根、恋炕头的歇冬旧习,在以往闲半年的冬季空白地里种上冬圆葱、冬蒜、冬甘蓝等蔬菜。
冬季农业使东光大地充满了勃勃生机,10万多农民变冬闲为冬忙,在冬天的田野上辛勤劳动,创造财富。全县冬季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有21个重点村种植面积在300亩以上。县农业局一位负责同志说,今年的冬菜使农民增收2000万元没什么问题。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何日走出怪圈
——茧丝行业复苏喜忧谈
潘承凡
“茧子卖了个萝卜价”的愤懑尚未绝耳,被桑农愤怒地塞进灶膛的桑苗余烬尚未凉透,报端上又出现了茧丝产品价格上涨的报道。而且上涨幅度之大与上涨速度之快一样令人咋舌:A级厂丝每吨由14.5万元上涨到18—20万元,上涨幅度在30%左右,丝棉价格也上涨了10%以上。
虽然大多数人身在低谷时都坚信潮落自有潮涨时,但谁都没料到涨得这么快。这几年不少农产品就这样起伏波动着:多了砍,砍了少,少了喊,喊了种,种了多……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多砍少喊”的怪圈。如今,愁貌换笑容的茧丝行业从业者忙着抢购茧子,准备大赚一笔;政府则忙着制定新的价格政策,提防出现新的茧丝大战,如广东物价局规定桑蚕新茧每50公斤收购价为600元,上下浮动不得超过10%;而所有这些信号和举措,都将刺激桑蚕养殖重新升温。
茧丝行业如此快地复苏,无论是对于桑农,还是对于茧丝加工业,都是可喜可贺的好事。但是,那个循环往复的怪圈,它能悄无声息地把茧丝行业从谷底送到了谷峰,那么在下一个轮回,它会不会又把茧丝行业送入谷底?站在峰巅,望着那个恐难逃脱的谷底,又怎能不让人忧喜相接,喜去忧来?
谁来斩断这个怪圈?难道我们只能像以前一样束手无策,听任“多砍少喊”的怪圈反复肆虐?
这个困扰农业生产的怪圈看起来很邪乎,其实斩断它并不是不可能,关键是要找到市场需求和生产供给的总量平衡点,以此为根据布置种植、养殖生产。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做法值得参考。美国的市场供应和农业生产平衡点由农业部负责提供,具体做法是每年发布种植计划,农场主严格按计划行事;欧洲不少国家则由农协承担这一任务,比如马铃薯协会每年制定种植计划,并分配给每个会员,会员只要照计划种植,销售由协会负责,不必承担任何市场风险。
对于刚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来的中国,事情就没这么简单。我们的农业生产领导部门,由于分工和角色定位,只抓生产不管市场;基层农业生产领导干部同样如此,抓生产轻车熟路,抓市场办法不多。农民种什么、养什么,缺乏市场参照;种出来、养出来能否卖出去,谁也不敢打保票;而且以中国之大、国情之复杂,发布一个全国性的农业生产种植计划确实很难。计划的总量平衡也许没出问题,可是常常出现地域性过剩,造成生产性浪费。
然而,难度再大,这一关也得过。现代化生产的一个标志就是以销定产,当我们在春天耕耘播种时,不知道市场有多大需求,不知道秋收时是收获喜悦还是收获苦涩,农业现代化如何能实现?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农产品生产上我们已经吃了很多“堑”了,再不长点“智”实在说不过去。有关部门不妨以茧丝生产为突破口,调整工作重心,找出茧丝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平衡点,以市场需求布置桑蚕生产。经验成熟后,推广到所有农业生产项目上去,彻底斩断“多砍少喊”的怪圈,使农业生产走上平稳发展的道路,也使可爱的蚕宝宝从此不再被倒进河里……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平顶山复垦土地八万亩
本报讯河南省平顶山市坚持土地复垦与城市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经济发展相结合,一九九一年以来,累计开发复垦土地八万余亩,年增加经济收入五千八百七十五万元,为五千七百八十八户失去土地的农民解决了生活出路。
平顶山市把土地复垦规划列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安排开发复垦项目。同时用科学方法指导土地复垦。根据被破坏土地的不同特点,复垦后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工则工。除了再造耕地和建设用地之外,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搞综合开发利用。(丁少星丁文浩)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省报传真

  ’96各省(市、区)农村经济十件大事
宁夏
一、全区粮食生产登上新台阶,总产比上年增长26.9%。
二、宁南山区50多万人越过温饱线。
三、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灌区1/3农民基本实现小康。
四、扶贫扬黄工程开工建设。
五、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竣工。
六、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验交流会在银川召开,宁夏加快东西合作步伐。
七、发展冬季高效农业成效显著。
八、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农业战线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九、宁夏军区“百井扶贫”工程竣工。
十、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乡镇电话程控化。(宁夏日报供稿)
江苏
一、“华鑫”集团大力发展养殖业,成为“1995年中国最高利税总额乡镇企业”。
二、全省财政收入亿元县达55个。
三、省委、省政府在扬州召开全省发展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快建设“海上苏东”。
四、水利系统积极利用外资,实施加强灌溉农业、通榆河、太湖治理三大工程。
五、省供销社率先实行全省农资连锁经营,效果显著。
六、省里确定“九五”科教兴农目标和任务。
七、全省积极发展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提高了农业的组织程度和经济效益。
八、全省粮食单、总产双超历史。粮食总产超340亿公斤,比历史上最高的1984年增5亿公斤。
九、乡镇企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市继续领先。
十、省委、省政府召开扶贫工作会议。 (新华日报供稿)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民阖家出国游
新华社记者王毅王存理
春节前夕,家住成都市武侯区肖家河村的农民卜永平家异常清静:小客厅里,几个孩子正沉醉在电子游戏世界里,女主人悠闲地擦锅抹灶。卜永平则起了个大早,来到工厂安排春节期间的值班和生产。因为月初他们全家就商量好了:今年要过个轻松年,全家到泰国旅游。
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卜永平,是个不甘寂寞的农村青年。凭借邻近都市的便利,靠着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他和父亲、两个妹妹四家在前年办了个先锋布艺厂,去年户均分成几十万元,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这小卜,人憨厚,脑子灵,他和家人设计生产的一种新颖布料沙发获得了两个国家专利,产品走俏大江南北。由于产品供不应求,这一年下来节假日都没法休息。
“怎么想起去泰国旅游?”“这几年农民的家底厚实了,村子里已经有六七家都去泰国玩过,说那儿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我们也想去开开眼界。”
和小卜一起出国的还有他的母亲,两个妹妹,以及其他亲戚共20人,最大的已经58岁,小的只有5岁多。卜永平说,休息好了,再好好地干事业。由于产品销路特别好,卜永平已经买了5亩地,准备将生产规模再扩大一些。
肖家河村13个生产队已经有12个队的村民成了城镇居民,唯有卜永平所在的12社还是个农业队。队长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人大多办起了企业或在企业上班,经济的繁荣使得村民们一年到头不停地忙,大伙儿都想利用过年的时间休息一下。越来越多的农民热衷于旅游过年,今年春节到国外或到海南、云南旅游的人不在少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