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情深意长扶山民
建华叶青
尽管山高路远信息闭塞,居住在鄂西利川的几十万土家族苗族群众的生活,还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尽管质朴的山民努力改变自己,但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原因,这里还是相对落后。
笔者第一次到利川时,这里的国有企业几乎都不景气。市区的交通工具是5毛钱一坐的人力三轮车,当地人称它“麻木车”。
如今,这里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笔者访问了一位名叫王成林的年轻人。他靠种烟叶脱了贫,年收入达6万元,小孩都上了学,盖了新楼房,买了彩电。“过去那么穷,种烟叶的本钱哪儿来?”“工厂给的。”“哪个工厂?”“我们利川烟厂。”
确实,这家国有企业在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方面起了独特的作用。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领导介绍,仅1996年,该厂就为3个区乡提供了1100多万元的产前投入,其中无偿投入420万元,帮山里人送种子、种苗、农药、地膜,烤房也都是无偿修建。
听说忠路乡富裕起来的山民要办教育,工厂主动发动职工捐资;忠路希望小学办起来了,山民的孩子有了学上,“希望书库”的捐款随后也到了学校,学生有了更多的精神食粮。
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葛希江厂长和莫代文书记深情地说,“大家在这山沟沟里住了很久了,与土家苗家人有感情,不给他们办点实事,我们心里不踏实。”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红红火火的大史家村
马义民
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大史家村位于黄河古道上。解放48年来,在这个由汉、藏、回、土四个民族组成的村庄里,村民们和睦相处,从未发生过民族矛盾或民族纠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村1200多口各族村民更加团结友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村和,家和,人也活得精神。
元旦、春节前后正是农闲时节,这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村支部委员赵官林退休前是个中学音乐教师,吹拉弹唱样样能行。退休后他首先组成大史家小乐队。从此,村里热闹了,元旦扭秧歌,春节玩社火,周末办舞会,平时组织大家下棋、打球、拔河。掐指算来,坚持开展各种活动也有五六年了。
说起农村办舞会,尤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办舞会,那可不是容易的事。赵官林说,回族、藏族、土族的老人和妇女过去别说拥在一起跳舞,女的跟男的说句话都脸红。如今观念和以前不一样了,这要感谢电视的普及,全村90%的人家都有闭路电视。村里最早办舞会时,来的人并不多。大姑娘、小媳妇们,由“远远地看”到“靠近了站”,由“靠近了站”到“试着转”,慢慢就习惯了。现在每逢周末村里都在“青年民兵之家”举办舞会,不办,年轻人还喊哩。
大史家村红火的日子得益于有个好支部。两年前,村党支部在开展创建“双文明户”活动的同时,号召富裕户和贫困户之间开展“联户”活动,目的是让不同民族的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藏族“双文明户”李生录是个党小组长,和回族的贫困户马国良结成了对子。李生录的6亩责任田就在自家的房前屋后,他用庄廓把责任田围了起来,出苗整齐的冬小麦在寒冬中泛着黛青。围墙上搭着豆秧,收完小麦后李生录赶种了半茬豌豆,高原天凉早,豌豆长起来尚未结荚之时,又到了种冬小麦的季节。这时,李生录将豌豆收起,拧成大辫,搭在墙上风干,那是奶牛和猪的好饲料,土地也受益于倒茬。村民都说李生录不愧是务农的好把式。在马国良家,马的母亲告诉记者,她是个“病秧子”,娶个媳妇又是个“药罐子”,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联户”活动开展之后,在李生录的帮助下,马国良现在基本上能按科学规律去耕作,口粮基本够吃,多年来一直未装的大院门也装上了,他们还从李生录身上学到了勤快。
现任党支部书记刘财成,今年50岁,土族。15年前当他从前任党支部书记手中接过责任的接力棒时,就发誓让各族农民兄弟共同过上好日子。刘财成告诉我们,外村人说大史家净出少见的“怪事”:年轻人争先恐后地争取入党,少见;几个月外出跑运输不回家的党员,回村后第一件事是向党支部汇报思想、缴党费,少见;1952年入党的老党员如今还拄着拐棍去过组织生活,少见。正是这许多的“少见”,刘财成说,反映了我们党支部在群众中是有凝聚力的,说明党员在群众中是有形象的。
近年,大史家村的集体收入达200万元左右,人均年收入近千元。在内地这或许不足为奇,在欠发达地区的青海可是凤毛麟角。前年,大史家村被省委统战部、省民委授予“振兴中华发展民族经济先进集体”称号。前年“五一”,刘财成端坐在人民大会堂,从国务院领导手中接过“全国劳动模范”的证书;去年“七一”,他又从省上捧回了省委授予的“全省先进村党支部标兵”的牌匾。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赛汗陶来苏木(乡)蒙古族牧民根登(左四)致富不忘乡亲,投资1万余元订阅报刊自办家庭科技文化站,并定期在家里举办讲座,向村里的牧民讲授科学养畜知识。这是根登在给藏查干嘎查的牧民们传授羊暖棚过冬技术。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拉萨市当雄县33工区党委书记顿珠,去年拿出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的钱办起了西藏当雄县思尼乡八村历史上的第一所希望小学,让该村的适龄儿童全部都读上了书。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他拿出近千元为每个学生买了过冬的棉鞋和棉帽。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中国的民族法制建设(上)
——国家民委专职委员、政法司司长杨侯第谈中国民族立法的历程
本报记者董宏君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2200多个人数多少不等的大小民族,分布在170多个国家,其中约75%的国家是多民族国家。
有民族就有民族问题存在。民族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复杂、最敏感的社会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族人民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民族之间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民族共同的因素越来越多,民族团结越来越紧密。同时,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基于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依然存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要靠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教育等措施和手段,还需要进行民族立法,依靠民族法制手段。
1992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要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民族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
日前,记者就我国民族立法工作访问了国家民委专职委员、政法司司长杨侯第。(以下简称杨)
记者:我国民族立法的情况怎样?
杨: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历来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早在创建革命根据地时期,革命政权就开始通过民族立法调整和处理当地民族关系,组织动员和团结各族人民参加革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当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就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用法律形式加以固定,成为建国初期民族立法的法律基础。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国民族立法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重大成绩,初步形成了民族法体系。
记者:我国民族立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杨:我国民族立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至1957年6月。这一阶段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制定的重要法律法规有:1950年政务院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1951年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和《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指示》,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分别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和《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等,共有54件。特别是1954年宪法根据建国以来废除民族压迫制度,建立各民族平等、友爱、互助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开始逐步发展的经验,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作了比共同纲领更进一步的规定。
第二阶段从1957年6月至1966年6月。这一阶段是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立法在曲折中前进的时期。这一阶段,在“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一些重要的民族立法工作停顿下来。尽管也有一些民族立法工作仍在继续进行,如全国人大常委会除批准48个民族自治地方组织条例外,还通过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暂行办法》等重要法律,但这一阶段立法数量不多,内容涉及的范围也比较狭窄。
第三阶段从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这一阶段是我国民族工作被取消、民族立法工作处于停顿时期。这一阶段几乎没有什么民族法律、法规问世。
第四阶段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新时期。在经历了一段徘徊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民族工作进入又一个黄金时期,民族立法工作也从此进入了黄金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民族问题上进行了拨乱反正,认清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确认了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恢复并完善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恢复并加强了人大和政府的民族工作机构,这些为民族立法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和组织上的保证。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强调指出,必须“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中也强调指出,要加强民族立法工作。从此,民族立法工作作为我国整个立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议程上来。
记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显著标志是什么?
杨:一是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全面奠定了新时期民族立法的法律基础;二是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根据宪法的规定,扩大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立法数量多。从1979年到1994年3月,除宪法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中35个有民族问题的规定。同一时期,全国157个民族自治地方业经所在的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的有自治条例119个、单行条例63个和变通规定43个;辖有自治州和自治县的省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10个。(2)法律法规层次多。上至全国人大下到自治县人大,都规定有民族问题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3)法律部门多。数量多、层次多的规定民族问题的法律法规,体现于各个法律部门。宪法、国家机构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行政法等各个法律部门,都有民族问题规定的法律法规。
正是以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的、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以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大小分支的民族法体系。
(下期本版将刊登“中国的民族法制建设(中):中国的民族法体系”)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新书墨香慰故人
本报记者袁建达
三年前,记者在“民族大家庭”专版上写过一篇短文,题为《字贵情更浓》,追记了爱新觉罗·溥杰先生生前热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祖国文化事业的一件小事。文中提到,先生应中科院两位学者所约,为当时尚未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题写了字体刚劲、凝重的书名。可惜,由于四川的一家出版社资金短缺,这本堪称中华姓氏之最的辞书一直未能问世,先生生前也因此未能亲眼看到他亲手题写书名的这部书。
三年过去了,值得告慰故人的是,《中华姓氏大辞典》历经十年磨练,如今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中华姓氏大辞典》堪称一部爱国主义的书、民族团结的书。据该书编著者——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两位学者袁义达、杜若甫介绍,该辞典共收入11969个姓氏,其中纯少数民族使用的姓氏超过8000个,比台湾1969年出版的《中华姓府》全部姓氏数目还要多。而且每一个姓氏、每一个起源都注明了资料出处,这就为研究民族和历史的人们提供了一份详尽的资料。
从这部辞书中,人们可以了解到,我国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都有姓。有的民族全民族都有姓。如:回、俄罗斯、白、羌、毛南等。有些民族一部分人有姓,一部人无姓。如:藏、哈萨克、维吾尔、傣、高山族等。历代姓氏专著主要收录汉族姓氏,很少去收录少数民族的姓氏,即便收录,顶多也只是收录极少部分当时著名的达官显要的姓氏。《中华姓氏大辞典》以民族团结为宗旨,以中华民族为大背景,通过现代化的统计和研究手段,最大限度地收录了我国56个民族的姓氏,为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很多人不知道,满族,是除汉族以外我国姓氏最多的一个民族。《中华姓氏大辞典》表明,满族多字姓共有1400多个。比如满族著名的八大姓氏——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纳喇氏、钮祜禄氏,后来主要改成了佟、关、马、索、齐、富、那、郎等汉族姓氏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很多满族同胞又恢复使用原来的满族多字姓了,像如今常见的爱新觉罗(曾一度改姓金、赵、肇等)、富察、完颜(曾改姓汪、王)、布尼、乌扎库(汉姓阿)等。
藏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大民族,大多数藏胞没有姓,但一部分藏族同胞有姓,而且有的历史很悠久。这些姓起源于氏族部落名称或者所住的庄园名。如阿沛·阿旺晋美,阿沛姓就是西藏工布地区封地的庄园名。
新疆的维吾尔族同胞有姓,但不普及。有的与西方的姓名排法相同,名在前,姓在后,如赛福鼎·艾则孜。艾则孜是姓。但也有像汉族姓名一样,姓在前,名在后,而且是单姓。比如湖南省桃源县有一个村,全部的维吾尔族同胞都姓赛。
纳西族是居住在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有姓,但居住在宁蒗县永宁乡一带的纳西族同胞的姓却是以母系传递的,比如甲沙、拉木等姓。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如今也有不少人逐步向父系过渡,开始改用汉姓了。甲沙姓改为杨姓,拉木姓改为旺姓。
一部好书就是一所好学校。《中华姓氏大辞典》记录了许多关于我国各民族姓氏融合的实例,勾勒出一幅各族同胞共存共荣、谁也离不开谁的历史画卷。
这几天,辞典的两位作者就要把油墨飘香的新书送到溥杰先生的府上去了。人们怎能忘记,这本充满民族团结精神的书凝聚着溥杰先生的一片深情哪!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边远人家

  彝家识字女状元
朱法飞
“识字2700个,能读懂一般的科技读物,能看报,会书写公文。”这个评语,对如今的小学生来说并不算什么,可对于高原深山里已有45岁的少数民族妇女范玉芬来说,当初却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
那是1980年,光明使者降临彝乡,白脸山村办起了扫盲夜校。吃够没有文化苦头的范玉芬,此时虽然已为人母,但她冲破世俗羁绊,第一个背着娃娃报名参加夜校扫盲学习,成为扫盲班唯一的女生。山寨里议论纷纷,范玉芬只顾读书识字,恨不能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她根本没有时间去听别人怎么议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范玉芬领到了鲜红的脱盲证书。
范玉芬初步脱盲后,决心依靠科技脱贫致富,报名进入高小科技班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公婆不理解,责怪说:“不在家好好伺候丈夫、孩子,天天晚上到外面瞎闹什么?”她耐心地向公婆做工作,终于得到了支持。她上科技夜校前,总是先把家务活做好。白天农活累,晚上上夜校很疲劳,她就嚼口辣椒驱赶瞌睡。她刻苦学习适合本地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变卖陪嫁首饰办起全村第一个养鱼养鸭场,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勤劳致富中,当年就收入3000多元。初尝到科技兴农的甜头后,范玉芬又摸索科学养猪的路子,又收入3000多元。两年后,她用积攒的钱,把居住了几代人的茅草房改建成新瓦房,把丈夫想都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
范玉芬依靠科技初步改变贫困面貌后,又积极动员姐妹们上夜校,学习文化和科技。动员大龄妇女上夜校,她们又全是少数民族妇女,家庭关、面子关,关关险隘。她苦口婆心,用自己的经历说服姐妹们勇敢走出“锅边转”。开始只有几个年轻姑娘走出来上夜校,她自告奋勇当班长,吹哨子上课。一年后,13名妇女跟着她学以致用,全都脱了盲,并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产,获得好效益。范玉芬趁热打铁,挨家挨户动员妇女上夜校,全村44名大龄妇女在范玉芬的影响下,都一窝蜂似地涌进了夜校,决心医治心灵上的“睁眼瞎”,她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已有65岁。这些做了奶奶、婆婆的妇女到夜校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在彝乡成了街谈巷议的新闻。
如今的白脸山村,青壮年文盲率从原来的46%下降到10.8%。人均纯收入由120元增加到460元,还连续5年被评为“安全村寨”。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春节与开斋节
为何连续三年喜相逢?
农历新年的春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最大传统佳节。回历太阴年十月一日为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九月为斋月),是信奉伊斯兰教(回教)的各兄弟民族的最主要节日之一。每逢开斋节,穆斯林兄弟都要沐浴盛装,举行会礼,相互祝贺。自去年起至明年,连续三年开斋节都在农历正月初二早上,也就是与春节喜相逢,有人称之为“大会合”。两大佳节连续三年的会合,更促进了各民族的一家亲。这种现象要每隔30多年才遇上一回,上回出现在1964、1965、1966年,下回将出现在2029、2030、2031年。
春节在农历中的日期是固定的(正月初一),开斋节在回历中的日期也是固定的(十月一日),那么为什么多数年份两大佳节不相逢,而从去年至明年连续三年它们会喜相逢?这就得从农历和回历两种不同的历法谈起。
先介绍回历。回历亦称“回回历”、“阿拉伯历”、“伊斯兰教历”,它以太阴历纪年。这种太阴历以伊斯兰教创立人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麦地那的那一年的岁首[即公元622年7月16日(星期五)]为回历纪年元年元旦。以月亮圆缺周期为一个月,一年固定为12个月,大小月相间,逢单为大月30天,逢双为小月29天,平年全年354天。以30年为一周,每周逢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为闰年,于12月末加一闰日,共11个闰日,以摊平朔望月平均长度(29.5306天)中的多余部分,这样闰年全年为355天。故该历平均每年为354天8小时48分,比回归年少10天21小时01分,积2.7年比回归年相差一个月。这是一种纯粹的阴历,月份与寒暑四季不对应,如开斋节在公历每个月中都会轮到。
中国人的传统历法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所谓“阴”是指它的历月以朔望月为准,规定以朔日为月初一;所谓“阳”是指它的历年基本根据回归年,通过设立二十四节气来反映四季变化,每个月份必须包含一个相应的“中”气(逢双的节气),这样月份与四季变化相适应。如果遇上某个月中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农历19年中有7个闰月。农历平年354或355天,有闰月的年份是384或383天。
从回历与农历两种历法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它们的历月都以朔望月为根据,基本相同;但历年有时都是12个月,有的年份农历年比回历年多一个月。农历每增一个闰月,回历的月序就会比农历的月序提前一个月。如现在开斋节在农历正月,以后会在十二月、十一月……平均每过32.6年,开斋节又会回到农历正月。
去年开斋节与春节喜相逢,为什么今年、明年也喜相逢?这是因为从去年春节到今年春节再到明年春节,农历都是平年12个月,与回历年的月数一样,所以两大佳节连续三年会合。而明年农历年有个闰五月,后年的开斋节就落在农历十二月份了。还有一个问题:开斋节为什么不与春节同一天(不重合)?这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农历月初一是朔日,看不到月亮;而开斋节要能看到新月,必须在初二或初三。不管初二或初三,它都在春节节日期间,因此称“喜相逢”。让我们相互祝贺节日快乐!(余仁杰)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一方水土

  甜美的哭婚
晏红兴
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南岸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哈尼族,姑娘出嫁的时候有一种有趣的哭婚习俗。即使双方是情投意合的恋人,也必须遵守古规。当男方接亲人到达女方家后,姑娘的父母兄弟要请几位村里同宗长辈男子,到家里做客,一起喝酒吃肉。席间,女方长辈男子便唱起古老的送嫁歌:
天上的月亮圆圆的了/山里的花朵红红的了/长翅的鸽子要远飞了/养大的女儿要出嫁了/出嫁的姑娘呵/别离了生养的父母亲/像山坡坡的麻栗树叶/飘到哪里就在哪里落脚/出嫁的姑娘呵/兄弟姐妹虽然亲/怎能老住在一家里/放放心心地去吧/娘家的屋脊不留你了/煮饭的三脚不留你了/等到十月年时节/娘家圆圆的大粑粑会留给你。
在房子大门外,村里慈爱的婶娘和女子心肠的姐妹们,正给出嫁的姑娘精心打扮。平日里像小鸟一样欢跃的姑娘变得腼腆羞涩,不听话了,帮她穿衣她不伸手,为她梳头她不解辫。哦!原来是姑娘听到了酒席上牵肠挂肚的惜别送嫁歌,对乡亲、对父母兄弟和儿时伙伴的眷恋、忧伤,一时涌上心头,止不住的泪珠儿扑簌簌地落了下来。而婶娘和伙伴们的抚爱与安慰,倒使姑娘愈发留恋忧伤,甚至放声哭泣起来。此间复杂的心情唯有做过新娘的女子才体味得出来。婶娘们却不怕她哭,照样履行自己的义务,搀扶着打扮得漂漂亮亮而泪流满面的姑娘,到酒席前,向众位老人作礼节式的惜别啼哭。随即,亲娘把一个盛满新衣的精巧别致的背篓,挎在姑娘右肩上。这时,姑娘哭声大作。眼看依依难舍的女儿,做娘的也免不了鼻梁骨发酸,眼圈儿发红。姑娘在众女子的簇拥下,伤心地哭泣着离开了娘家门,直哭到走出“寨门”为止。
哈尼姑娘的哭婚,一半出于眷恋、惜别的忧伤,一半却是必须履行的一种古规。据说,姑娘出嫁时不哭,今后的日子会不幸福,因此,愈哭得伤心愈好。当然,这种哭婚的伤心与其他的伤心不同,别有一番甜美的滋味在心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