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化)
专栏:学者剪影

  翻山越岭的语言学者
——记中国社科院鄂温克族副研究员朝克
张大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朝克的父亲是鄂温克族人,母亲是蒙古族人。他从小生长在一个鄂温克、达斡尔、蒙、汉等多种语言混合使用的地区。特殊的语言环境使他很早就熟悉和掌握了多种民族语言。高中毕业后他自愿到条件艰苦的牧区工作。牧区广阔而火热的实践生活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和毅力,而且使他渐渐对民族语言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1983年到1987年,朝克几乎每年都拿出一定时间,利用有限的科研经费,频繁出入于满通古斯诸民族生活的边远山林开展调研工作。由于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主要以狩猎和游牧为生,平时居住分散,有的猎民点仅三两户人家,且居无定所,流动性很大,给田野调查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为找到这些猎民、牧民的居住点,朝克经常顶风冒雨,晓出夜行,跋涉于崇山峻岭和茫茫林海之中。几年来,他走遍了满通古斯诸民族生活的猎场和牧区,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由于山高林密,车马难行,他经常骑着当地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驯鹿随引路人去寻找目的地。一次夜行至原始森林,途中不慎与引路人走散,他只身一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进,险些迷失方向,幸而依靠驯鹿的灵性才逐渐步出险境。他经常与猎民、牧民们吃住在一起,有时一住就是几个星期。白天与猎民们一同吃野果、驯鹿肉,晚上则住在用桦树皮制作的透风漏雨的简易房(当地人称“仙人柱”)内。一次他害了严重的腹泻,浑身颤抖,几天无法进食。但他仍然拖着病弱的躯体与猎民一起寻找驯鹿。他的真诚使猎民们深受感动,调研工作也因此得到了猎民们的积极配合。经过艰苦努力,朝克终于掌握了几百万字的第一手语言调查材料。
为扩大研究视野,朝克除掌握鄂温克语、蒙语、鄂伦春语、达斡尔语、赫哲语、汉语和日语外,还学会了满文、锡伯文,并可以较熟练地使用阿夷奴语、朝鲜语和英文资料。1989年,朝克利用在日本读语言学博士课程的机会,搜集、查阅了大量日本语言学资料。在将这些资料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综合比较研究之后,他惊喜地发现了它们之间的诸多类同现象。他随即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一系列学术报告和论文中,指出日本阿夷奴语同我国北方满通古斯诸语及阿尔泰诸语间的底层结构中存在着不可否定的共有关系,日本语同我国北方的达斡尔语有着特殊的亲近关系,爱斯基摩语、西伯利亚诸民族语、日本北海道阿夷奴语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均有着深层次的关系。在此之前,日本语言学家只承认阿夷奴语同中国大陆之外的爱斯基摩语、印第安语有关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了解我国北方民族的语言结构。朝克的观点引起了日本语言学界的强烈反响,一些日本语言学家对此表示异议,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朝克展示的大量真实可信的语言资料和成果面前,最终不得不表示折服和认同。
(附图片)


第10版(文化)
专栏:

  新中国历史的记录者
——《新华月报》四十八岁感言
筱平史伟
跟随新中国前进足迹迤逦走来的《新华月报》杂志已经48岁了。48年中出版的这份刊物(“文革”中停刊4年),洋洋数亿余言,陈列在一起堪为一部较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它早已成为许多单位和部门的一种常备书。即使在报刊品种多得令人目不暇接的今天,每当你需要了解和研究新中国的历史,或想知道48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查询某个重要文献,首选的刊物还是《新华月报》。
周总理办公室必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国家出版总署首任署长胡愈之在一些同志建议下,决定创办一份类似他30年代在上海主办过的大型综合文摘刊物——《月报》的新刊物。他亲自挂帅筹备,把刊物定名为“新华月报”,以示此“月报”是新中国所创,并利用参加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会的机会,请毛泽东主席为创刊号题词。他组织了包括胡绳、王子野、杨培新、傅彬然、曹伯韩、楼适夷、艾青、臧克家、王淑明、石少华等在内的阵容很强的编委班子,并亲撰“发刊词”,提出刊物以“记录新中国人民的历史”为主要任务。1949年11月,《新华月报》创刊号问世,它是全国新华书店成立总店后出版的第一个刊物,也是迄今仍在出版中的我国唯一的一份大型政治文献性、综合性月刊。1950年2月,《新华月报》改由刚成立的人民出版社主办。
《新华月报》用稿选自中央及地方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材料,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政令法规、领导人讲话和文章,中央主要报刊的重要言论,有关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外交领域及国际上重大事件的报道(1979年出文摘版前还选载部分有价值的学术文章)。
周恩来总理生前对《新华月报》很是看重。在刊物初创期,他对刊物直接提出过改进意见。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曾介绍说,总理生前办公室的必备书中就有一套完整的《新华月报》,供他查阅,50年代总理出访时还常带着它备查。1966年7月,《新华月报》在“文革”中被迫停刊。1969年形势稍有转机,周总理即令筹备《新华月报》复刊。而此时正值人民出版社干部下放,周总理下达指示:“《新华月报》不能长期停下去,人民出版社干部要下放,就由新华社接编。”在周总理直接过问下,《新华月报》于1970年5月试复刊,7月正式复刊,由新华社编辑(1978年4月交还人民出版社续编),人民出版社出版。如果要谈伟人的“书缘”的话,周总理与《新华月报》确有“书缘”。
独特的检索功能和替代功能
《新华月报》从1979年起,为适应读者的需要,分别出版文献版和文摘版。文摘版后改作《新华文摘》,文献版则成为如今的“纯”文献的时政性、综合性的《新华月报》。笔者听湖南宁乡县城郊乡退休干部罗继华说,他因多年自费订阅《新华月报》,虽居乡间小村,但中央的精神和天下大事大体都能了解,刊物也常被村里一些退休干部和农民借阅。内蒙古师范大学甘月文则认为,《新华月报》之所以有很大的收藏价值,是因为它还有独特的检索功能和替代功能:一是政策和法规的检索,从它年度和跨年度的《总目录》中几乎能查检到所有公开发表的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和法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能替代年度的政策、法规汇编;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言论检索,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一些中央领导人的文选;三是国内外知名人士逝世消息检索,它能提供其他工具书还未及载入的由新华社统发的国内外知名人士逝世消息及其生平材料;四是国内外大事的检索,这是它的优势所在,能替代大事记汇集。它还能替代公文写作参考书的功能,因为它登载的政令、决定、报告、决议等几乎包括常用公文的各文种,可作应用公文的学习或教学的范文之用。
48年路漫漫,这份刊物仍是当年的朴实无华,仍是一贯的兢兢业业,然而它为国家汇集也为读者提供的数量如此巨大而又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却是中国期刊史上罕有的。这个光荣又艰辛的使命,一定会随着新中国的航船的前进而延续下去。


第10版(文化)
专栏:书香一缕

  荆楚遗韵撩人心
——《楚国历史文化辞典》面世
彭铁元
在中国文学史上,足以与流传于中原的《诗经》比肩而立的,只有《楚辞》。楚人好巫鬼、重想象,在文学艺术领域突出发展了绮丽浪漫的风格,在“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之外另辟蹊径。楚国文字与中原诸国同样承袭殷商规整、浑厚的传统,但在春秋至战国中期,文字形体趋向修长,笔画细而首尾如一,笔势圆转流畅,风格自由奔放,形成了较强的地方特色。当鲁国的孔子为宏大的政治抱负而奔走呼号的时候,楚国的老子则信奉“知雄守雌”、清虚无为。楚立国800年,全盛时其境域几乎包括南半个中国。如果没有楚文化,中国文明史肯定会单调、涩滞许多。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推翻秦帝国暴政的主力正是楚人。继起的汉王朝骨干力量几乎全为楚人,他们推行黄老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走向长治久安。大约在汉武帝以后,楚族和楚文化完全融入大一统的汉文化海洋中,只在荆楚故地仍保留着一些地方特性。然而,就是这一点荆楚遗泽流传到现代,还滋润过沈从文的文笔,孕育出《边城》等不朽名篇。
从80年代初期开始,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四省陆续成立了研究楚史与楚文化考古的一系列学术团体,每年都有几部专著和数十篇论文发表。一门对于楚国历史文化作多层次、全方位探讨的新兴学科——楚学呼之欲出。武汉大学曾在1988年成功地主办过第一次楚国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武汉大学出版社又联合武汉大学、湖北省社科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几十位专家学者,积三年之功,推出洋洋140多万字的《楚国历史文化辞典》。编撰者们以《春秋左氏传》、《国语》及出土的古文字资料为依据,拟立辞目,阐释辞条,并运用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辞条作缜密精当的阐释,新意迭见。然而,作为一部为先秦古国而编纂的大型工具书,6400多个辞目设置多为单一的人物、器物、事件、著作等,资料性固然很强,但似乎还缺少综合性、导读性的内容,当代普通读者读来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从把握楚文化的全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第10版(文化)
专栏:

  五彩的思维天地
——读《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
本报记者龚永泉
西谚云: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而读《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则是同多位高尚的人对话了。
近年来,一批高校为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纷纷举办课外人文社会科学讲座,邀请学者、专家及社会名流讲演,吸引了大批的大学生听众,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校园人文现象”。新近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一书,从几十所高校提供的150余篇人文讲座讲演录中精选了50篇,“给广大青年大学生与当代最前沿的思想者和实践者提供真诚对话的窗口”。
应该说,这些讲演者都是莘莘学子敬慕的偶像。他们有的并没有讲稿,出口成章,谈笑风生;有的当场接受同学们的提问,侃侃而谈,妙语连珠,极富思想内涵和感染力。由于讲演的主题涉及大学与人才、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思潮、文学与艺术、哲学与科学、经济与社会等,可以说,展现在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面前的,都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思维天地!
当代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曾讲过,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也得益于他的夫人、女高音歌唱家蒋瑛,是她给了他诗情画意和对人的感悟,使他在科学研究上避免了形而上学和机械论。“转益多师是汝师”,这本书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品位、格调、情感和价值观的取向均大有裨益。


第10版(文化)
专栏:

  鸟翔蓝天鹿鸣溪畔鱼潜水底——
龙川的木雕艺术
程怀銮
在皖南山区绩溪县瀛洲乡坑口村,有一座古老的龙川胡氏宗祠,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大修。它的木刻花雕独树一帜。
高大门楼的雕刻以历史戏文和龙狮戏舞为主体。越过古祠的大天井便是正厅,乃是族长举行祭典的大堂。正厅的每根屋梁梁托上雕刻着彩云、飘带,中间分别镂成龙、凤、狮、虎,连梁钩均刻有蟠龙、孔雀、水仙花、万年青,仰首凝望,玲珑别致。正厅两侧各10扇落地窗门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为主体图案,花形千姿百态。更可爱的是花中有物,物中有景:荷花在池水中荡漾,或微波粼粼,或浪花朵朵,花群之中,有鸟翔蓝天,鱼潜水底,鸭戏碧波,还有蛙跃荷塘,鸳鸯交颈,把整个荷群画面描绘得生动逼真、妙趣横生……正厅上首一排落地窗门的花雕却是一幅“百鹿图”,衬以各种水光山色,东南西北方的竹木花草。各种形态的梅花鹿在这里自如生活,有的悠悠漫步,有的受惊疾奔,有的回眸招侣,有的仰首呦鸣,有的饮水溪畔,有的口衔灵芝,恍若仙境。


第10版(文化)
专栏:

  典雅的文化使者
——邯郸陶瓷与对外交流
近年来,邯郸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拓展对外交流时,经常必备的馈赠佳品就是邯郸陶瓷。邯郸陶瓷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时期,比仰韶文化、半坡文化的彩陶还要早一些。南北朝时代,邯郸开始制作青瓷,由于烧制瓷器的窑场建在归彰德府磁州(今河北磁县)管辖的彭城、观台一带,而得“磁州窑”之名。
磁州窑陶瓷以黑白对比为主要特点,以铁锈花、刻划花、红绿釉及黄、褐、绿和窑变黑釉等多种技艺进行装饰,突破了当时的五大名窑(汝、官、钧、哥、定)单色釉的局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韩国使用的汉字中瓷器的瓷字,仍然使用磁州窑的“磁”字。在朝鲜、日本、越南、泰国及东南亚地区都曾生产过与磁州窑风格相同的瓷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等也把磁州窑早期的作品作为重要馆藏文物。1980年美国印第安那州那不勒斯博物馆以“磁州窑陶艺术”为题,举办了国际研讨会。古老的邯郸陶瓷真可谓“文化使者”。(郭培华)


第10版(文化)
专栏:

  营造独特的艺术之巢
——记画家董本义
本报记者王霞光
初识画家董本义,首先强烈感受到的乃是他为人之豪气、为画之大气。董本义自幼生长在山东莱阳七子连峰山下、五龙河畔,很早便与笔墨丹青结下不解之缘。20多年来,他忘我地投入中国画大写意的探索之中,追求“妙在不似之似,意为之”的境界,从而在当今画坛独树一帜。
在董本义北京寓所的墙上,已故国画大师李可染为他题写的“一实胜千言”的条幅十分醒目。应当说,董本义是崇尚写实的画家,只不过他的作品之写实并非刻意对实的摹仿,而是源于实、高于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从作品内在气质看,董本义大概应归于承继吴昌硕的金石画派;而在艺术造型上,他却成功运用了八大山人的简笔变形、阔略豪放的手法。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他常常将传统的勾勒手法与没骨的技法融为一体,主次异形、工写对照,表现出画面的流动感、层次感和光影感。
董本义创作的大写意中国画,山水与花鸟并重。于山水,举凡《蓬莱仙阁》、《海天峡谷》、《林峦春色》等尽入笔端;于花鸟,包罗《铁骨寒香》、《风雨荷》、《雄鸡》等各自成趣。艺术评论家陈兵曾在专著《比较中的大写意艺术》中说,本义先生的艺术创新,主要是靠笔墨、韵味,而不是靠色彩,把大写意的山水画、花鸟画的特殊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情感的展现和宣泄乃是大写意中国画的灵魂。董本义始终把绘画作为一种语言方式,来寻求自己艺术的生命形式,力求实现最具有穿透力的心象表达。为人豪爽的董本义特别擅长对巨幅作品的驾驭:他的《风雨荷》笔力遒劲,拙中寓巧,尽显风卷云涌之下荷花的勃勃生机;他的《雪梅》,红玉赤珠,枝干如铁,苍茫浑厚,层次分明,生动地再现了梅花在风雪中昂然向上的生命律动。
(附图片)
图为董本义与作品《雪梅》(局部)


第10版(文化)
专栏:

  昌五镇文化专业户日趋活跃
日前,在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镇举办的一次文艺活动中,文化专业户刘丰达一家三代七口人同台献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如今在昌五镇,各类文化专业户如雨后春笋,到现在已发展到50多家。
从1990年开始,镇政府就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全省第一支农民乐队。现在,全镇已成立了文学社、书画协会、摄影协会、音乐协会、曲艺协会等群众团体。一些文学、艺术表演和作品也由小镇走向省内外,获得各种荣誉。用昌五镇党委书记孙明晨的话说,过去昌五是个经济富镇、文化穷镇,而现在昌五镇的文化事业已由沙漠变为绿洲。(万明高艳明)


第10版(文化)
专栏:

  赵梅林《山芋图》妙趣天成
江苏淮阴市书画院的赵梅林先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早在60年代初曾得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的函教。纵观梅林先生的花鸟画,走的是金石派大写意的路子。他以书法、篆刻的技法掺入画法,不管是“四君子”的老题材,还是农家麻桑瓜果,都能自出机杼,新意粲然。其一幅四尺宣《山芋图》,用笔老辣凝重,恣肆酣畅,似草似篆,充满天趣。他的一幅六尺国画巨作《一唱雄鸡天下白》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魏志东)


第10版(文化)
专栏:

万名儿童比画技
北京首届康康儿童绘画大赛日前落下帷幕。近万名5岁至12岁的小朋友参赛。这是部分获奖者手持自己的作品合影。新华社记者陈小伟摄


第10版(文化)
专栏:

首家私立博物馆开放
中国第一家正式注册的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位于北京琉璃厂文化街,展品主要为明清传世文物。这是一对父女在观摩明末清初青花瓷器。新华社记者李俊东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