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考察
——张家港市调查札记
袁木
张家港的建设成就和经验正在全国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近几年来,外地前往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大家交口称赞这里“真像个干社会主义的样子”,称赞它“不愧为实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典型”。我们曾先后四次去调查学习,深感这里的历史性巨变令人鼓舞,这里的经验确实对许多地方有着相当普遍的借鉴意义。
(一)
张家港市原为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原来的经济状况曾处于所在地区的末位,素有“苏南的苏北”之称。改革开放以来,情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邓小平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时首先强调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张家港在这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无疑是社会主义在这里拥有巨大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基础或首要因素。
1995年与1979年相比,张家港国民生产总值从3.2亿元增加到191亿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27.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442元增加到2.33万元,增长51.7倍,年均增长26.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从507元和177元增长到7374元和4726元,分别增长了13.5倍和25.7倍。这种增长速度在江苏乃至全国都是很快的。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使张家港的综合经济实力跃居江苏乃至全国县级市的前列。
张家港经济发展如此之快,自有其独特的主客观条件,各地切不可在速度上盲目攀比。真正值得推崇的是,张家港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几个具有本质意义的鲜明特征。
一是,全市上下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他们说,“市场经济不让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时机是罪人”。正是根据这样的认识,他们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改革开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抢抓机遇,坚持发展生产力从不动摇。
二是,力争效益与速度相统一的发展。张家港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基本上做到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经济总量的增长保持同步。1995年与1979年相比,全市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900元增加到43800元,增长14倍,远远高于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
三是,力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均衡发展。张家港不仅工业增长速度比较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在加快,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棉亩产在江苏全省均名列前茅。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也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
四是,力争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张家港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正以日趋现代化的姿态屹立于长江之滨。从1992年到1994年,它连续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1995年被江苏省和国家建设部列为“城市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建设试点市,不久前又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乡差距在这里正日益缩小。
五是,力争有后劲的可持续发展。张家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注意抓紧时机,保持当前一个时期的增长速度,又注意积蓄力量,为下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打好基础,并且在控制资源过高消耗、实现计划生育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而保证经济建设每隔几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
张家港高速度、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取得的,或者说主要是由公有经济所创造、所支撑的。他们的实践证明,公有经济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天生地缺乏活力,而是充分显示出了它们的巨大优势和威力。
1995年,在全市工业产值中,属于地方国有性质的市属企业占18%,乡镇集体企业占78%,二者合计占96%。在农业中,张家港在坚持土地、农业机械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不断完善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发展以集体农场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全市粮田实行规模经营的面积已占到总面积的20%左右。在第三产业中,公有经济也占据主要地位。如商品零售总额,国有占30%,集体占54%,二者合计占84%;商业批发网点,国有占15%,集体占79%,二者合计占94%。在坚持公有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同时,这里的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也获得了很大发展。
“如果不是靠公有经济的力量,就不会有张家港的今天。”这里的市、镇、村三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在向我们介绍张家港的建设成就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说的。他们曾列举许多事例来论证公有经济的优势,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有利于充分动员和组织本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各种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创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度。1992年张家港在创办保税区时,90天建成了一幢8000平方米的港务局大楼,150天建成了60幢20万平方米的拆迁户安置住房,8个月建成了万吨级化工码头,一年半时间修建了一条长达33公里的沿江高等级公路。诸如此类的建设成就,如果不是充分依靠和发挥集体的力量,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产的优化组合,发展企业集团和规模经营,使资源得到比较合理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目前,全市已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乡镇集体企业和市属企业,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有96家,超3亿元的36家,超5亿元的8家。1994年全国500家最大的乡镇集体企业中,张家港就有47家。在公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和资产合理重组的基础上,企业集团迅速发展,目前已有企业集团92家,其中省级集团64家,全国性集团19家。1995年,这些企业集团的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和外贸出口额均已占到全市的一半以上。
——有利于支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张家港依靠公有经济的力量,建立了“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支农机制,保证了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他们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他们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逐步建立健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986年以来,张家港每年投入农业的资金都在5000万元以上,1995年达到1.4亿元。1995年水稻亩产达到601公斤,在江苏省名列前茅。
——有利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张家港的乡镇集体企业和市属企业具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有着比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信誉,对外商具有比较强的吸引力,是全市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的主体。1995年全市完成出口供货值190亿元,外贸自营出口5.6亿美元,已连续三年居于全国各县(市)之首。全市已创办的“三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19.22亿美元。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公有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全市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公有经济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确实具有其内在的优越性。但这种优越性要得到充分发挥,使之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关键还在于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自觉地对它进行改革、改组和改造,不断加强管理,提高它的整体素质。张家港公有经济所显示出来的优势和威力,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广大人民不断更新观念和努力探索的结果。
张家港乡镇集体企业的经营机制从开始创建时就比较灵活,企业在人事、用工、分配等方面拥有比较大的自主权,但他们仍然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和实际情况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国有性质的市属企业也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学习和借鉴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比较早地进行了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从1992年以来,全市用于工业技术改造的资金共达94亿元,占全部投入的58.3%。
张家港无论是市属企业还是乡镇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都充分认识到了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加强企业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企业管理工作抓与不抓效果大不一样,突出抓与经常抓效果大不一样,单项抓与全面抓效果大不一样。因此对企业的管理工作必须抓得紧,要求严,标准高,而且一以贯之。要狠抓管理,苦练内功,使企业素质不断提高。张家港从1994年起在乡镇企业中开展创建“管理示范企业”和“综合管理合格企业”的活动,在提高全市公有经济的整体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三)
近几年来,社会分配不公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在张家港城乡居民中却议论较少。工人农民说,我们这里既没有暴富户,也没有贫困户,大家基本上是小康户,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张家港市在分配问题上把握住了三条原则:一是坚决打破平均主义,适当拉开分配差距;二是提倡奉献精神,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三是提倡先富帮后富,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
由于公有经济在张家港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占据绝对优势,解决好了公有企业内部职工的分配问题,也就从总体上解决好了整个社会的分配问题。自1991年以来,张家港经过总结前些年的实践经验,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公有企业职工分配问题上作出了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公有企业厂长(经理)等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既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也同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挂钩,挂钩系数由主管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实绩确定,但厂长(经理)的收入最高不得超过职工平均收入的3倍,其中极少数有特殊贡献者允许超过,但须报请市级领导逐个批准。二是,进一步完善职工岗位技能工资制,继续向生产第一线倾斜,有特殊技能和突出贡献的工人工资也可以超过厂长(经理)。
对张家港在分配问题上的做法,特别是关于厂长(经理)收入一般不得超过职工平均收入3倍的规定,外界评说不一,有说好的,也有不以为然的。对此,张家港的干部群众是怎么认识的呢?
我们与厂长(经理)们交谈,他们普遍表示愿意接受这种分配规定。他们认为,这基本上体现了经营者的劳动价值。厂长(经理)收入与企业效益和职工平均收入挂钩,挂钩系数由主管部门根据经营实绩确定,水涨船高,打破了平均主义,符合多劳多得原则。公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他们认为,共产党员更要讲奉献,顾大局,自己的收入同职工收入差距不拉得过大,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把企业搞得更好,这正是共产党员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实现,而不是几个钱能够换得来的。
工人农民积极拥护这种做法。他们认为,厂长素质高,责任重,适当多拿一些理所应当。厂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企业搞好了,我们工农群众才能相应地增加收入。
张家港市委、市政府领导认为倡导这样的分配原则完全应该理直气壮。他们说,在实行厂长负责制的条件下,作为公有制企业所有者的代表,政府有必要规定厂长的工资水平,减少随意性;必须充分肯定厂长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多劳多得原则,但公有企业的厂长不同于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他们的收入与职工不能过于悬殊;坚持共同富裕决不是遥远的将来的事,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现在就要采取措施逐步落实,避免两极分化。
市委、市政府经过对实践情况的总结,认为实行这样的分配方法有以下的好处:一是有利于调动经营者和职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密切干群关系,提高干部威信,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二是有利于弘扬艰苦创业精神,遏制社会腐败和奢靡之风,端正社会风气,培养一支廉洁自律、乐于奉献的企业家队伍;三是有利于扩大企业积累,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国有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四是有利于培养团结互助、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
在张家港,企业干部的收入是下不保底、上要封顶,而教师的收入却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为此,市里根据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对教师年终奖金的最低限额每年都要作出明确规定。1995年,全市中学教师的平均收入在9000元左右,在各行业中居于中上水平;再加上他们的住房、煤气供应、子女入托、入学和就业等后顾之忧均可优先解决,从而使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到1995年,张家港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4726元,在这里已经不存在按国家规定的指标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村、贫困户。但是,他们为了更好地贯彻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早在1991年就把少数工业产值不足100万元、纯利润达不到10万元的村列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并且把扶助它们改变后进面貌的任务落实到市级党政领导机关。他们要求市委和市政府局、部、委、办等单位的一、二把手亲自负责,派本单位的得力干部下去,经过三年努力,帮助集体经济薄弱村赶上来,如果到时候不能完成任务,主要负责人就要被免除职务。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帮带措施,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面貌迅速改变,有些甚至后来居上,成了富裕村。到1995年,全市90%以上的农户已经住进新盖的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9平方米;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已提前5年达标,98%的村有医疗室,85%以上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千人医生比、病床比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水平在许多方面已经赶上或超过城市。
早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曾强调指出:“一个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张家港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
其一,必须充分认识所有制性质对分配关系的决定性作用。张家港之所以能够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关键是公有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和绝对优势,这是根本前提。如果公有经济失去了主体地位,就谈不上按劳分配为主,谈不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全国来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首先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公有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上,千方百计巩固和壮大公有经济。
其二,必须充分认识分配关系对所有制关系的反作用。张家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公有经济的巩固和壮大。如果分配政策不当,收入悬殊,私欲横行,就会涣散人心,腐蚀乃至搞垮公有经济。我们必须警惕和防止这种局面的发生。
其三,必须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方针,无疑是正确的,今后还要继续执行。但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能自动地带来共同富裕,需要运用法律手段和分配政策来协调、引导和规范。共同富裕既是一项长期的目标,也是一项现实的任务,不能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人为地对立起来。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倡导先富帮后富的有效政策和措施,逐步缩小过于悬殊的分配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四)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觉到,张家港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是同这里的各级党政领导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正是这种组织、协调和推动卓有成效的结果。在由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过去那种政府对企业无所不管、直接介入的推动方式必须抛弃,政府职能必须转变,但同时也要采取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方针和措施,以保证实现国家对整个经济生活的有效宏观调控,以及对各类企业特别是公有制企业的政策引导和依法监管。这一点不应动摇,问题只在于做什么和怎么做。张家港的实践,在这方面也为人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政企关系,发挥政府与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共同搞好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合力。张家港人认为,政企分开就是政企职责分开,决非政不管企,企不听政,而是政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分明,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政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政府决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越俎代庖,必须把企业应有的自主权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企业。从政府应该和能够做好的事情来说,张家港主要抓了这样几件事。一是管好企业领导班子,主要是一把手,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用人制度,对企业领导者既要有激励机制,也要有监督机制。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政府机关如此,公有企业同样如此。二是在决不具体干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业务的条件下,指导企业根据宏观形势、国家政策、市场状况和自身条件,制定正确有效的经营战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和企业素质。三是在坚持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条件下,帮助它们在进行重大投资和建设重要工程时把好关,从多方面充分论证,减少乃至避免决策失误;一旦作出决策,市里还从多方面帮助建设,集中力量搞会战,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尽快投产和取得效益。四是依法对企业进行严格审计,加强监管,确保国家和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坚决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二,不遗余力地维护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支持它们的健康发展。张家港的党政领导认为,公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和巩固的基础。只有从整体上搞活搞好公有经济,党和政府才能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享有威信和保持强大的凝聚力。他们对搞活搞好公有经济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心。他们对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不只是停留在会议上、讲话上和文件上,而是采取了各种实实在在的有效措施,坚决制止任何损害公有经济的现象和行为。他们对那种名为集体、实为私有的所谓“戴红帽子”的做法,不是像有些地方那样采取容忍的态度,而是采取“发现一个、清理一个”的坚定方针,因为他们认为不这样做就会败坏公有经济的声誉,涣散人心,影响它的健康发展。他们针对某些乡镇集体企业出现的主要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家族化”现象,及时制定了亲属回避制度。他们明确规定公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不能随便“跳槽”,其亲属不能从事同一行业的个体经营或办私营企业。在张家港,合法的个体经营和私营企业都会得到应有的保护和鼓励,但同时他们要求在公有企业工作的职工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全心全意,不能三心二意,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更不能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或亲友谋取私利。他们认为,公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要把工作做好,全心全意尚且不容易,更何况三心二意呢?因此,张家港对公有经济负责人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第三,积极促进公有企业实行联合、兼并和资产合理重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向集约化经营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解决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当然应该和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如果只依赖这一手而忽视乃至排斥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的作用,其结果就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和付出巨大的代价,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使几家集团企业迅速形成规模,降低成本,打出名牌,市政府曾集中一批资金用于引进先进设备,帮助企业建成比较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和模具中心。
第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加快基础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用设施的建设步伐。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社会主义社会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要体现出来,关键在于决策必须符合实际,最重要的问题是防止按长官意志行事,不能个人说了算,以减少盲目性和决策失误,否则不仅办不成大事,反而会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张家港市近几年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用设施建设中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失误,许多建设工程都能保质保量地提前建成,主要是由于形成了一个比较科学的决策机制,每项重要工程都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并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决定。
第五,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强调,不重视农业的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经济是不懂经济规律的表现。这里从市到镇到村,涉及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由一把手亲自抓,日常工作均有专人负责,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他们在考虑国民收入分配、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确定当年投资总规模的时候,都优先保证农业的发展需要,宁可少上几个工业项目,也决不挤占、挪用农业投入。确定下来向农业投入的资金,都能确保按期足额到位。他们还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了农业合作发展基金和蔬菜开发基金,使农业建设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
(五)
人们来到张家港,到处可见被称作“张家港精神”的大幅标语: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1995年江泽民同志到这里视察时,亲笔题写了这16个字,表示肯定和赞誉。至于张家港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少报刊作过报道,这里就不去多说了。我们想着重探寻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在这里取得显著成果的主要原因。
张家港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首先必须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坚决从一度出现的“代价论”、“先后论”和“自发论”的认识误区中摆脱出来。所谓“代价论”,就是认为既然要充分发展市场经济,精神文明的滑坡就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所谓“先后论”,就是认为既然首先要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只能等经济上去之后再腾出手来抓精神文明建设;所谓“自发论”,就是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也就会上去了。张家港人没有误入这类歧途。他们说:“就经济抓经济,是不懂经济的表现”;“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作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但如果精神文明搞不好,即使物质文明取得一定成果,也迟早会‘塌方’”;“物质文明建设是填‘口袋’,精神文明建设是装‘脑袋’,一手硬一手软,只能是鼓了口袋空了脑袋”。他们正是根据这些从实践中得出的深刻认识,坚定不移地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创造了“一把手抓两手”、“两个成果一齐要”的经验,在实现两个文明“一体化”发展方面为人们提供了重要启示。
张家港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只有坚持公有经济为主体,才能为确立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提供基础,反过来也才为这种价值观对经济基础发挥保护和支持作用提出自觉的迫切要求。公有经济是张家港经济的主要支柱,这种经济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条件和独特优势。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价值观念和取向也是需要不断培植和强化的,是要排除各种诱惑和干扰的。这有时是很不容易的,但又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做到的。张家港常年不断地对广大群众首先是各级干部进行“致力于集体,奉献在岗位”的主题教育,终于取得了精神文明之花盛开的好效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曾使我们党战无不胜的法宝,这些年来被一些人忽视了或淡忘了,甚至被认为是所谓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过高要求。张家港人针对这种错误观点鲜明地提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什么过高要求,而是必须努力做到的基本义务。共产党人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要有无私奉献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道德,要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张家港有许多党员干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他们“不求什么官,不图什么级,只求有生之年为老百姓多办点实事”。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来没有节假日、星期天,收入不高,付出却是巨大的;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和家庭,超负荷工作,有些人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有的干部为了不耽误工作,把必须进医院做手术的时间选在除夕之夜,春节假期一过立刻又去上班;不少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要求很高,对待遇却知足常乐。老百姓对这样的干部心服口服,也愿意听招呼。他们说,“张家港许多干部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咱老百姓也得给干部争光”。干部们则认为,老百姓的夸奖、老百姓对工作的支持,就是对自己最大的酬劳。这样一种氛围,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把张家港的事情办好。
张家港的实践告诉我们,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贵在落实。怎么建设、怎么落实?张家港要求这种建设和落实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的格局,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切实做到一靠教育、二靠管理、三靠制度。我们手里有一本《张家港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资料汇编》,它完全是张家港人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很有特色,在全国并不多见。《汇编》集中了张家港近年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部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其特点是从实际出发,把全部活动分为“普及型”与“提高型”,对党员干部和一般群众应该具有的思想道德,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且经常分层次开展评比活动,按照制度奖优罚劣。他们通过树立典型和样板,引导着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方向,贯穿其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热情教育、严格管理”,要求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令行禁止。在常年开展活动之外,他们还适时开展大型全民宣传教育活动,如“全市文明市民教育”、“全市法制宣传教育”等等。在张家港,人们都生活在教育、管理和制度之中。在这里,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正在成长。
张家港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必须搞好党风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是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随着这三大作风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被严重削弱,甚至出现某些背道而驰的现象,老百姓对此曾讽刺为所谓的“理论联系实惠、表扬与自我表扬、密切联系领导”。张家港的共产党人认真对待这种群众反映,深刻地引以为戒,一直坚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踏踏实实地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张家港人是有创造性的。从市到镇到村,各级干部的定期学习制度雷打不动。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基层干部,任何人因事因病缺席都必须事先请假,无故迟到或缺席都要受到严肃的批评。他们的学习是和实际工作紧密相联系的。他们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张家港的实际结合起来,成功地实践着这一理论,证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但行得通,而且具有强大生命力。他们把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具体地分解和落实到一村一镇,订出了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实施规划。他们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64字创业精神,凝聚成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张家港精神,等等。他们确实是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盲从,以科学理论指导创业实践,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
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张家港许多党员干部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从市委一班人开始,他们提倡不要把职位当作“官”,要做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领导就是服务”的忠实实践者。他们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摆正自己与群众的位置,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一心一意做人民的公仆。他们“为事业,敢于争先,不留后路;干工作,勇于拼搏,不讲困难;用干部,任人唯贤,不搞亲疏;论是非,旗帜鲜明,不计恩怨;对民情,时刻挂心,决不怠慢”。这构成了他们取信于民、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张家港的干部大都是从基层来的,上来后又保持本色,经常回到基层去,回到老百姓中间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在张家港,群众想什么,领导都知道;领导想什么,老百姓也清楚。密切联系群众,成为张家港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创大业的重要基础。
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张家港也有特色。他们从1992年起,每年两次在市直机关中开展“思想作风建设周活动”。通过领导谈话、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反映等方式,找出机关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机关干部大会上公开亮相。好的单位上台介绍经验,成绩平平的单位上台对照找差距,差的单位由一把手上台作检查、挖根源、下保证。此举一出,机关上下震动强烈,机关工作作风有了很大改变。张家港党员干部的民主生活会不走过场,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话摆在桌面上,促进大家以诚相待、知错即改和团结互助。从市委一班人开始就是这样做的,带动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良好风气的形成。党员负责干部带头公开作自我批评,不仅没有损害形象,反而取得了大家的谅解和好评。张家港许多干部能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置身于党组织与群众的监督之下,对于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形成新型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家港远非十全十美,他们工作中还有不足和缺点,前进中还有困难和问题。但从他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我们深深感到:一方面抓住机遇加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抓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就一定能够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人们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完全能够建设起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参加调查和执笔:黄健、石立英、黄守宏)
(原载《求是》杂志1997年第3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