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迷信活动社会心理透视
王树茂
据报载,我国北方某市的一个机关门前摆放着一对巨大的石狮子。原来,人大办公楼落成后,曾发生过几起事故,有关领导请来风水先生指点迷津,说是新楼的大门方向不对,需要石狮镇邪……怪哉,堂堂一级权力机关竟然需用石狮保平安!
其实,眼下这类封建迷信活动,并非绝无仅有。有的地方出现了算卦一条街;有人在首都北京的书店和书摊上,居然收集到二百二十五种占卜、测字、看风水一类的图书;在农村一些地方修建学校经济拮据,然而盖庙宇、建祠堂却十分大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封建迷信活动是一种群众性的错误认知和情感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寻求慰藉和支持。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迅速转变的过程。伴随着这种转变,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利益关系做了剧烈调整,商战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取向难以选择,等等。因而许多人感到自己的命运不稳定,出现了种种心理冲突,承受着较大的经济风险。面对这种前途未卜和心灵困惑,一些人只好寻求神灵的保佑,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和支持。曾一度绝迹的算命、看相行业又骤然红火起来,正是迎合了人们寻求精神寄托的心理需要。
二是从众心理作怪。本来,封建迷信活动多在偏远的地区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泛滥,但近年来却向城市蔓延。这当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众心理作怪。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往往受多数人的感染和影响。当人们面临两难选择或缺少作出抉择所依据的参考构架时,最容易随大流,服从于多数。许多人在旅游区上香拜佛,与其说是相信鬼神,莫不如说是凑热闹,图个“吉利”。
应当严肃指出,无论是为了满足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还是从众、随大流和受裹挟,都说明了这些同志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信仰淡漠了,头脑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削弱了!现在到了必须向他们大喝一声的时候了!
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最根本的一条是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牢牢地树立起来,把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定信念牢牢树立起来。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技前沿

  发达国家竞争纳米技术
吴伟农
20多年前曾被视为梦想的纳米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地先进实验室的严肃研究领域,并因其在今后几十年中可能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而成为发达国家竞相开发的项目。
多年来,科技界一直进行着“由大到小”的微型化,制造越来越小的芯片来驱动越来越袖珍的机器。另一批科研人员从70年代中期开始摸索相反的路,他们设想用原子和分子制成大一些的东西,这种利用单个原子和分子建造东西的学问便是纳米技术。
一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只是一个中等原子直径的十几倍。在这么小的数量级上造物令人难以置信。但纳米技术研究人员已有的成果表明,控制单个原子并非异想天开:1989年,IBM公司的科学家利用一种叫做隧道扫描显微镜的装置上的探针移动氙原子,最后把它们拼成了这个公司的三字母商标。
此后,世界各地掀起纳米技术热。去年IBM公司苏黎世研究所造出了超微碳分子算盘。这种碳分子算盘目前虽然尚未成为实用计算装置,但它将大大提高运算速度。
现已成为研究热点的纳米碳管的直径只有1.4纳米,仅为高技术计算机芯片上最细电路线宽的1%。荣获去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斯莫利教授认为,纳米碳管将是未来最佳纤维的首选材料,也将被广泛用于超微导线、超微开关以及纳米级电子线路等。
美国纳米技术理论研究家德雷克斯勒认为,纳米技术将有可能迅速改变物质产品生产方式,从而导致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因此,西方国家竞相在这个未来世纪的重要领域投入巨资,欲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到2005年的10项战略技术中有四项属于纳米技术。日本在6年前实施了为期10年、耗资2.25亿美元的纳米技术研究计划。
专家预言,如果研究经费充足,纳米技术有可能在15年内实现大规模的应用。欧洲联盟委员会1995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则预测,10年内纳米技术的开发将成为仅次于芯片制造的世界第二大制造业。


第10版(科技)
专栏:

  牛的驯化
朱晓东
今年是农历丁丑年,也就是牛年。牛在十二生肖里排行第二。在动物分类学中,牛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牛的身体强健,一般有角,胃有四室,食草反刍。有乳用、肉用、役用和兼用等种类。
一般认为,现代的各种驯化牛都来源于同一个祖先,即野生的乌鲁斯牛。这种牛广泛地分布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地区,在这些不同的分布区里,差异不大,而各种不同的名称只能说明它们是各个地理区域的牛。那么,牛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最早被驯化?早期的人类为什么要驯化这种动物呢?
考古学家发现的驯化牛遗骸的最早遗址是在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内阿尼科梅代亚和阿吉萨马久拉两地,骨骼的年代分别为公元前6100年和6500年左右。由于目前尚未在亚洲发现更早的有关遗址,考古学家推测:牛可能最早是在东南欧被驯化的。到了公元前5000年左右,在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蓬勃兴起,最先把驯化的动植物引入农业,其中,牛就是在这一地区最先被用作兽力之源的。这一结论的有力证据是这里最先发现了橇、车、轭和犁等遗物。毫无疑问,牛的驯化对于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乌鲁斯牛是体大而具有长角的强壮动物。从已经发现的遗骸推算,雄性的乌鲁斯牛站立时的高度可达两米多。我们从距今一二万年前的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上,还可以看到这种野牛栩栩如生的雄姿。这种野生牛,体型这么大,性格又凶猛,不要说驯化,就是想捕捉,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可以设想,最早驯化牛的人必须具有强烈的动机来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甚至还得冒生命危险。所以,牛的驯化不是一种自然的、无意识过程的结果。那么,人类为什么要驯化牛这样危险的大动物呢?
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假说是:牛的驯化起源于原始宗教。乌鲁斯牛的巨大的弯角很像新月。当时在旧大陆的广大地区内,人们都崇拜月亮女神,捕捉和饲养乌鲁斯牛的动机,就是为了向月亮女神祭献她视为神圣的动物。持这一假说的学者对乌鲁斯牛转变为驯化家畜的过程进行了推断:捉到的牛被放养在有栅栏的草场上,以备祭献之用。由于它们生活在较好的条件下,可以自由繁育,甚至近亲繁殖,后来发展、生成了与原来捕获的乌鲁斯牛不同的种类。它们具有短头、长腿和比较直的脊背等形态特征。由此,牛就逐渐被驯化成为家养动物了。(附图片)
左下图: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野牛。
下图:中国—欧盟水牛开发项目正式启动。它是欧洲联盟根据其援助计划,以无偿方式在中国的云南、广东、广西三省区推广水牛综合开发利用,期限为6年。这是欧盟专家在广西水牛研究所考察。陈天湖摄


第10版(科技)
专栏:

  农业可持续发展
——潜力与挑战并存
戴昌达
我国创造了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奇迹,这个奇迹能否持续下去,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应用卫星遥感分析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探明土地资源家底,进而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现根据笔者借助卫星图像获得的认识,把对我国今后农业持续发展起举足轻重作用的黄淮海平原,长江、珠江三角洲,三江平原等农业区做一个简要分析。
最大农区——黄淮海平原
由黄河、淮河、海河三条大河下游冲积形成的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也是目前最重要的农业区,耕地、人口均占全国近1/6。这个平原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多灾低产区,旱、涝、盐、碱、风沙频频成灾。经过数十年综合治理,面貌基本改观,粮食单产和总产都大幅度上升,由缺粮区成为能自给并略有积余的地区。
例如在太行山麓冲积扇群中下部的高平原区。从不同季节的卫星图片上可以看到除多条砂砾质河滩、河床和星罗棋布的居民点外,没有什么废弃地,连昔日孤立散布的沙丘土丛也基本上都经过改造和利用,与大田融为一体。冬小麦、夏玉米、棉花等作物长势喜人,已建成全国为数不多的旱涝保收小麦、棉花高产区,农业发展达到相当水平。
最大缺粮区——长江、珠江三角洲
长江、珠江三角洲历来是我国最富庶的鱼米之乡和水稻高产区,人多地少。近年经济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又有大量耕地陆续转为工商交通等用地。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卫星图片上,已建成或正在兴建的建筑或已圈地征用的土地影像几乎到处可见,农田变鱼池的影像也不算少。据统计,长江、珠江三角洲农村人口密度已超过每平方公里1000人,人均耕地不足0.05公顷,有的村镇仅有0.01—0.02公顷,加上近亿的非农城市人口,所以尽管这两个地区建设吨粮田的目标基本实现,而粮食供应仍日趋紧张,已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缺粮区。
地多水多的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是我国东北边陲有名的北大荒,60年代开始开发,80年代再次掀起开发高潮,目前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垦区。卫星图像记录了这个垦区从千里荒原发展到目前渠系道路宽直,矩形田块排列整齐,建筑群错落有致的变化轨迹。同时也可看到还有超过已垦面积数倍的沼泽湿地仍处于自然状态。可以认为这个地区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较多、农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
根据对卫星图像的进一步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东部自然条件优越地区,人满为患,耕地不断被侵占,工业污染来势凶猛,不少丘陵山区水土流失剧烈;西部严重缺水,相当辽阔地域的自然草场退化,土壤沙化或盐渍化等进程加剧。这些严峻的现实,通过卫星遥感手段,感受得更为深切。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信心,通过切实的努力,中华儿女能够养活自己,而且生活质量还会不断提高。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学史话

  再说富兰克林
虞昊
富兰克林10岁辍学,12岁当工人,40岁弃商学电。此时欧洲研究电已有90年。富氏在电学刚起步的美洲仅8年就对电学基本规律作出若干重要发现,并在实验观测基础上把雷电和地面实验室的电统一起来,被科学界誉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发现”,他的超群的杰出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时的电学停留在书斋里,因而被认为无足轻重。富氏却抱着为公众谋福利的宗旨来钻研电,绝不为名为利,一旦确证了闪电与实验室的电相同,即根据他发现的尖端放电规律向欧洲科学界提出用避雷针保护建筑的设想,推动科技界进行防雷实践。为检验他的设想以确保人类的防雷安全,立即在自己住房内安装特殊设计的避雷针,锲而不舍地观测雷云对它的作用达22年,这才非常谨慎地作出总结,认为避雷针是引雷入地从而保护了建筑。他提出忠告:避雷针要良好接地,毫不掩饰地纠正自己原先的尖端放电中和雷云中电荷的学说。
全世界25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他晚年的学说。迄今国际大电网会议和我国新修订的国家建筑防雷规范都认为按富兰克林这一思想的常规避雷装置是唯一有效的防直击雷手段。需要强调的是,防雷安全是涉及千家万户和国家各部门的大事,必须有统一的严格的法规强制执行。国家防雷规范是根据人类长期防雷实践制订的,是广大从事防雷的科技专家的共识。例如防雷规范对接地电阻有明确的限制,是从许多雷灾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美国皮卡提尼武器库雷击爆炸就是避雷针接地不善所致。重新认识富兰克林这位贡献极大的科学伟人,要学习他的科学精神,为社会谋福利而不图个人名利的品德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第10版(科技)
专栏:

  科技成果产业化之我见
陈勇
90年代及以后科技成果产业化需要新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关于科技成果,应该特别注重优化组合原理的应用,不但生产力诸要素优化组合,而且生产、销售、技术等系统都可进行优化组合。先从技术的立项、开发到形成产品进行分析。
立项:技术和市场两个导向。过去我们在科技产品开发过程中,往往从项目开始,就单纯追求技术水平的高、精、尖,强调“国际先进水平”,忽视了那些“中等水平”的技术,实际是在立项过程中只注重了技术标准,而忽视了市场导向。一个待开发的项目选点准确,则项目就成功了一半。而项目选择的关键在于其市场前瞻性、现实经济价值和产品后开发能力这三点,即市场导向先于技术导向。
开发:实验与工程同样重要。过去制约我国成果产业化的一大“瓶颈”,是实验室成果过不了“工程化”这一关,这主要是科技体制造成的弊端,具有专业知识的实验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缺乏沟通,难以配合。中国科学院的北京中科信广润生物技术公司,在实践中摸索建立了一套从实验研究到工程设计到工程建设的完整的队伍,形成了“实验室—中试—工程—生产”一条龙配套系统。
成果:内容和包装缺一不可。到目前为止,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成果停留在“工艺配方样品”的层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国家或某一级鉴定,写出报告,即告成果完成。这种只注重“内容”不注重“包装”的成果和产品,很难被企业部门、金融部门和社会认可,因而也就难以产业化。对科技成果、科技产品在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包装,使其符合国际惯例和社会需求后,就提高了它的市场价值和产业化成功率。
优化组合还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在内的全国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陆军”;而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中外合资企业等资本密集型企业已形成市场经济中的“海军”;与此同时,以中国科学院和全国其他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空军”。科技成果市场化的实现和科技企业的发展,不一定要走土地、厂房、资本集于一身的“集团化”道路,而只要通过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为核心,优化组合人、财、物,充分利用“陆军”和“海军”,掌握“制空权”,就有可能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10版(科技)
专栏:

  来自南极的报告
本报记者孔晓宁
一架直升机载着中国第十三次南极考察队从“雪龙”船甲板起飞,掠过一道水坝,黑白相间的荒漠上一群桔红色的集装箱式建筑,即刻映入我们眼帘。
“自打‘雪龙’船从上海启航,我们就天天扳着指头算日子,急盼着你们早日到来!”已在中山站度过了250多个日日夜夜的第十二次南极考察队12名越冬队员,待我们走出租用的澳大利亚飞机,便急不可待地道出了肺腑之言。
南极素以“风极”著称于世。据越冬队员们介绍,在中山站,去年有的月份最大风速达到每秒44.2米,相当于14级风。常常一夜之间,狂风卷起积雪,把房门堵得严严实实。里面的人一觉醒来,几人合力推门也无济于事,只得等待外援或从天窗爬出。
“如果不是为了祖国的南极事业,谁会愿意长年呆在环境如此恶劣的地方?”队员们这句普普通通的话语中,难道不是闪射着一种迷人的精神光辉么?
解读地球“天书”
对于地球上最寒冷、最偏远的南极大陆来说,眼下已进入最“温暖”的夏季,艳阳不断消融着冰雪。而在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赵越看来,好日子已所剩无几。再不抓紧时机,到附近各岛考察采样的计划便难以实现。
一大早,我随他出行。离开陆地,踏上冰海,进入冰山带,眼前宛如耸立一片玉宇琼楼,气象非凡。赵越显然无心细细欣赏奇观,只顾埋头用一支滑雪杆这里戳戳那里敲敲地探路。冰面裂隙很多,有些地方使杆一捅,薄冰即碎,下面水深莫测。白得炫目的浮雪下面,不时发出“轰、轰、轰”的碎裂声,闻之恐怖之感顿生。
待绕出迷魂阵般的冰山,登上小岛,赵越立即掏出铁锤,前去观察采样。待我赶至,一块岩石已握在他手中。他向我介绍,这块石头标本上,紫红的是石榴石,灰白的为石英,乌亮的称黑云母,它们已有5亿岁年龄了。
“这周围的石头,最老的已达33亿岁,最年轻的,也‘活’了3亿年呢!”听了他的话,一种历史的深沉感在我心头涌出。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颗星球,大约已经生存了46亿年。亿万斯年,地球把自己演化的宝贵信息,一点点储存在那些看似寻常的石头里。只有地质学家们才能从石头这部地球“天书”中,解读出地球演化的历史。赵越及许多中外地质学家们来到南极,主要目的就是要寻找更多的冈瓦纳古陆早期历史的证据。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震惊世界的“大陆漂移”学说。这一学说认为,现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印度半岛和南极洲等地,2亿年前还连为一体,称为冈瓦纳古陆。
千万年雪锁冰封的南极大陆,掩藏着无数揭开冈瓦纳古陆之谜的钥匙。1912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率领一支征服南极点探险队,在南极横贯山脉深处采到丰富的化石。它们为后来研究冈瓦纳古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然而,斯科特与他的队友们为此付出了生命。后来,人们发现,在暴风雪中冻饿而死的斯科特身边放着重达35磅的化石。而他们遇难地距离食品补给点仅18公里!
几十年来,各国地质学家们沿着斯科特的足迹,在南极洲找到的无数岩石与化石标本,证实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前几年,赵越与他的同事们曾通过在中山站附近的考察发现,5.5亿年至5亿年前发生的一次构造——热事件,导致东南极地盾最终形成。这也是冈瓦纳古陆形成的一次最重要的事件。
这一初步结论,引起了国际地质学界的高度重视,并且得到了国际公认。而过去的传统看法是:东南极地盾是12亿年至10亿年前的那次事件中最终形成。赵越告诉记者,他这次来南极的主要课题,是想进一步弄清楚,10亿年至5亿年前,脚下的这块大陆发生过什么事情?查明这一段历史,对于了解东南极地盾和冈瓦纳古陆的早期历史,是极为重要的。
记者知晓,地质学家们历尽艰辛千方百计证明冈瓦纳古陆的存在,并非仅仅为了满足人们了解未知的好奇心。根据“一脉相承”的道理,地质学家们还能根据原与南极大陆相连的其他冈瓦纳古陆块体的矿产分布,推测南极大陆及其大陆架的矿产资源。
赵越终于考察完了一个小岛,顾不得回中山站吃午饭,我们又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另一个岛屿。面对寂静的极地世界,我又一次听他谈起了斯科特。我相信,仍在继续循着先驱者足迹前进的他,肯定还会把地球“天书”的一些别的章节“读”通。
首征南极冰盖
三辆瓦蓝色的雪地车,分别牵引着满载科考器材的雪橇,由接近海平面的中山站附近向冰盖高处驶去。此时,陈立奇领队代表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在欢送仪式上的致词言犹在耳:“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历经5年充满艰辛的筹备,寄托着几代人的期望,今天终于成行。这一壮举,受到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的关注,体现了当代南极考察的大科学工程特征,也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踏上了新的征程!”
肩负着重任的8名冰盖考察队员,今天行进的路线和即将实施的考察项目,是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地区与薄弱领域。
这支实力雄厚的考察队,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秦为稼担任队长,队员中有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康建成、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李忠勤博士和澳大利亚南极局的李军博士等三位冰川学家。他们此行来回行程600多公里,将沿途挖坑采集冰雪样品,钻取百米深的冰芯。
雪地车朝一望无际的白漠爬行一段,在已废弃的前苏联进步站冰盖机场附近暂停。我们脚下的南极冰盖,平均厚达2450米,贮存着地球上90%的淡水,拥有使全球海平面上升60米的水量!
据科学家们研究统计,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变化异常敏感。太阳辐射的能量哪怕只减少1%,南极冰盖就会向外延伸1100公里,并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下降5摄氏度,引起全球气候发生灾难性的变化。南极冰雪这种呼风唤雨的巨大力量,理所当然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而在冰川学家眼里,南极冰盖更像一部“百科全书”。在冰盖几十万年日积月累过程中,冰雪不仅兼收并蓄了来源于其他大陆火山、海洋、沙漠、森林等处漂来的微粒,还以气泡的形式保存了大气。解剖与分析被称为气溶胶的微粒与包含着二氧化碳、臭氧等的气体,就可以准确地了解过去某一时期气候与环境状况。而且,南极冰盖万年沉积即达千米,其中记录如同一本厚厚的巨著,不仅信息量丰富,还可分篇细读。
这一回,中国首次冰盖考察队获取的冰雪样品,将主要用于在国内外一流实验室进行测试,从中分析出过去200年工业革命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的许多细枝末节。这也正是“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计划”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路平安!”记者微笑着与驾车离去的勇士们挥手道别。队员们此行20天期间,还有可能遇上冰裂缝,以及低温、暴风雪等重重险阻,一场严峻的考验正等待着他们。
车顶飘扬的五星红旗,渐渐隐没在白漠深处,带走了许许多多人们的惦念……


第10版(科技)
专栏:

今年88岁高龄的贾兰坡教授,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一生热爱考古事业,至今仍笔耕不辍。除有眼疾外,他身体健康,思维敏捷。当问及前段时间在北京王府井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一事时,贾老说:“在北京市内发现的这处遗迹,被人们说得有点过火了。前些时候,一位副研究员,把发现的几件碎石片拿到我家中,我看了看,摸了摸,但没有到现场去。这几件很小的石片,可能是旧石器晚期的东西,属于细小石器范围。这个,没有大问题。”
他说:“细小石器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人类使用的,在世界范围内多有发现。这类细小石器在我国从约100万年一直到辽代都有存在。看来,王府井所发现的石器也有可能是一、两万年前的东西。但是,任何问题的研究要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的科学检验,要等到科学证实以后,才能做结论。” 张新学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