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中华诗词学会召开迎春诗会
元月十六日上午,中华诗词学会在北京新兴宾馆召开了“中华诗词学会迎春诗会”。参加诗会的诗社社友、诗人二百余人。诗词学会领导汇报了有关香港“回归颂”中华诗词大赛的进展情况。诗会上,还吟颂了赵朴初先生为香港回归所作的诗词。孙轶青等领导、老将军和诗人吟唱了自作的“颂香港”回归诗词。女高音歌唱家王秀芬、李元华演唱了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和歌剧《白毛女》选段。(李景生)
  北京东城新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为了让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丰富多彩的新春佳节,二月三日到十一日,以“展现民俗风采、提倡现代文明、喜迎神州春色”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将在北京东城举行。此次活动共有“稻香村杯”秧歌大赛、文艺界人士向工作在第一线的干部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献爱心”活动等三百多项内容。东城区文化馆举办的“喜盈门”游乐会“共创美好明天”大型综合文艺演出、“梨园彩虹”京剧演唱会、“走向银屏”影视棚以及集声光电为一体的系列软体仿真卡通游艺等更以别具一格的特色,令群众耳目一新。(文一)
(魏修良)
  《中外期刊文萃》举办迎新春联谊会
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文摘半月刊《中外期刊文萃》,近日在北京的“老舍茶馆”举办了迎新春联谊会。来自首都新闻、出版、文学和邮政系统的各界人士二百余人欢聚一堂,庆祝《中外期刊文萃》创刊二周年。
《中外期刊文萃》于一九九七年一月改为半月刊,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还精心推出“本刊视点”和“最新译丛”两个专栏。(穆图)
  《公仆之歌——歌颂孔繁森诗选》在昆首发
由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歌颂孔繁森诗选征文组委会编的《公仆之歌歌颂孔繁森诗选》,于一九九六年十月九日在昆明举行首发式。全书荟萃了一百九十三位作者的诗作,真诚深沉,充满激情,是一部新时期的正气歌。(张泰)
高密民间艺术馆落成
融高密民俗、婚俗、年俗与民间艺术于一体,集中展示扑灰年画、聂家庄泥塑、民间剪纸和民间工艺的山东省高密民间艺术馆,于日前落成。该馆内设“泥塑风采”、“剪纸奇葩”等系列展室,基本上反映了高密民俗与民间艺术的历史风貌。


第7版(副刊)
专栏:神州情思

  静海寺的回声
徐兵博
一个秋日的下午。我穿过古都南京繁华喧嚣的街道,走出挹江门的古城楼,沿着一条深长曲折的巷子,寻找那因为《南京条约》而闻名于世的静海寺。天色很好,雨后乍晴的阳光把一片湛蓝的天空裸露给人们,几朵诗意的白云被随意堆放在天际,悠闲得如同护城河边对弈老人们的银发。
静海寺在一片民居的角落里,当她挡住了我的去路时,我的目光差一点难以接受她这样一副羞涩的容颜。在我的脑海里,她该是一种何等恢宏静穆的景象呵!
面前的静海寺,被历史和现实夹成这样一个场面:只剩下一个孤独寂静的小院落,几间飞檐画栋的偏殿;里面,仅仅摆布着与《南京条约》有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再有,便是三两游人了。
也许,这就是静海寺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吧。历史远去的背影,也仅能在人们心中留下这样的回味了。可是,站在这里,我不禁想告诉人们,静海寺,原本并不是这样一个面目的,她不但与历史上那个耻辱的条约有着切身的联系,而且还记载着中华民族一段辉煌呵!
那是公元1408年的某一天,大明王朝的第二个皇帝朱棣,坐在今天北京故宫的龙椅上,降旨嘉奖一个为大明朝也是为中国立下不朽功勋的老臣。他在宣布了一系列嘉奖令后,又决定在应天府(即今南京市)为这位老臣修建一座巨大的寺院,供其颐养天年。而且,连寺院的名字这位皇帝也想好了:就叫“静海寺”吧!静海、静海,四海平静么!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个静海寺。
能够博得朱棣如此欢颜的老臣是何许人也?
郑和。一个能够让所有略知历史的人怦然心动的名字,一个使那段中国历史熠熠闪光的人物。592年前,正是他,率领着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从今天的苏州市刘家港起锚,七次远涉重洋,把大明帝国的文明火种,撒遍了太平洋、印度洋以及非洲大陆许多国家,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一个空前奇迹。
史载,静海寺初建时,号称“金陵律寺之冠”。这座两万余平方米的建筑,“长廊广殿、鳞次翠飞”,景象颇为壮观。又因为院内移植了一些海外的香木奇树,供奉着郑和从印度带回来的罗汉,越发吸引了远近游人,使静海寺很快成为当时著名的香火胜地。
然而,朱棣和郑和绝没想到,时隔400余年后,他们所修建的这座象征繁荣稳定的静海寺,竟然被自己的子孙用来和外敌草签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泱泱大国,在夷人枪炮的震慑下,被迫割地赔款、五口通商,主权丧尽,以致直到今天,中华民族还在忍受着国土丧失造成的心灵创伤。
静海寺对历史的见证,首先是以自身的破败开始的。明末,国势衰落、兵乱频仍,战火中的静海寺开始摇摇欲坠、风雨满楼了。
随后的清政府亦难挽回中国历史江河日下的颓局。康乾之治后,中国封建制度的肌体,已可以嗅到死亡的味道。1853年,不满清王朝残酷统治的洪秀全率领几十万太平军兵临南京城下。为了攻下这座帝王之都,洪秀全的将士们发现了静海寺这块风水宝地,他们在静海寺内打入地道,直通南京城下,然后,一包火药,轰塌了南京城墙……经过这场战火,静海寺遭到严重破坏。
自1853年后的半个世纪间,中国外有虎狼,内有兵乱,到处烽烟四起,而南京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一直战火不断。处于南京门外的静海寺自然难逃厄运。
特别是众所周知的那群来自大西洋岛国的强盗,更给静海寺浇上了一头污水。
更为可恨的是,本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在攻南京时,几发炮弹落在了静海寺内,使这座古寺燃起了毁灭性的大火。大火一连燃烧了数日,一代名刹,终致荡然无存!
考察静海寺被毁灭的历史,不能不说是与清政府的腐败及外敌入侵紧密相关。静海寺在中国强大、繁荣、稳定的时候被建造起来,又在腐败落后时候一步步被毁,最后又在丧心病狂的侵略者手里消失。这种结果,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它昭示着一条明确的历史规律: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落后即被欺凌,贫弱即遭淘汰。这也是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铁律。
从这种意义上说,承载着历史的光荣与耻辱两极的静海寺,她的命运,难道不也昭示着我们民族的命运么?……
静海寺被毁后,历史老人又踽踽前行了50多个年头。据报道,现在,有长远眼光的南京市政府正着手扩建静海寺,使静海寺得到部分复原,准备在1997年7月1日全部建成,并对外开放,届时还将展出郑和下西洋的部分史料。我认为,这是一件有着特殊意义的大事。如此,历史才真正成为历史。
走出静海寺,我看到门外一块香港回归倒计时纪念牌。上面的数字让我似乎听到了那远远而来的历史的脚步声。这声音已经很切近,很稳健了,她一声声应和着我的心跳,融会着我的呼吸。我想,静海寺一定也听到这历史的脚步声了吧?


第7版(副刊)
专栏:

  轮椅,驰过小城
谢辉利
最先看见你行驰在黎明中的小城的是谁?最先向你传递殷殷关切的眼神的是谁?那群欢笑着把你推上陡坡的山雀般的孩子是谁?你谦逊平和的微笑,感染着街道两旁的行人,所有的人都乐于接受。
你用粗壮的长满厚茧的巨掌,一下一下驱动双轮,那双轮在熹微的晨光里,发出耀眼的光亮,很朦胧很有诗意。向地平线延伸的宽阔道路上,卡车摩托车自行车组成的车队,像流水一样急速淌过,你心中没生半点妒嫉,而是以欣赏的目光祝它们一路平安地远去。
敞开自己的心扉,抛开一切的烦躁和欲念,仔细认真地倾听吧,这辚辚转动的乐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有如山间的清泉流泻迸溅。“人离不开生活的渴望”,这哲理普通而平凡,但也蕴含深刻,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懂得。
我国有6000万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平均每四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试想,残疾人生活各具风采,感情丰富蕴藉,涉及各行各业,折射人生百态,怎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中外有不少思想艺术娱乐兼备的反映残疾人生活的影片,外国有《阿甘正传》、《典子》等,中国有《明姑娘》、《启明星》等,但残疾人的实际生活每每比经过艺术想象加工成的电影电视更生动感人。譬如残疾人用手语表达复杂感情、用脚趾修理家电钟表、用嘴叼笔作画写字等事迹很容易引起共鸣、催人泪下。残疾人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同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残疾人中的英雄俊杰,像浩淼的天宇中闪烁的群星,如荷马、司马迁、孙膑、贝多芬、唯一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在我国北京举办的“远南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唱主题歌的,是一位叫孙小梅的坐轮椅的姑娘。她唱出的不是一己的悲情愁绪,而是用带穿透力的高亢入云的歌喉,唱出所有残疾人渴望“平等、参与、友谊、进步”的火热情感和共同心声!
尽管人生旅程波波折折、风风雨雨,尽管残疾意味着功能的某种障碍、行动的某些不便,但有一点可以充分肯定,残疾的身体不会被哀伤的泪水淹没冲垮,而会在生命残缺的这样那样的“禁区”创造人间奇迹!前进的不屈的轮椅,远不是两个转动在路上的普通的圆,更不是屈辱和痛苦的象征,而是生命追求上进的不朽图腾!


第7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娱乐”与“享乐”
邹进新
对稍有文化知识者而言,“娱乐”与“享乐”当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但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却总是发现,有些人怎么也划不清这“娱乐”与“享乐”的界线,甚而至于“直把享乐当娱乐”了。
不是么,一两年前,大都市曾兴起一阵风,纷纷建造各种娱乐宫。这些“宫”十分豪华气派,保龄球、弹子房、桑拿浴应有尽有,令人叹为观止。自从党和政府大力禁止公款消费后,各个“宫”才显得有些萧条。后来,听说热衷“娱乐”消费者又有新去处,从城市转向农村。最近,因公走过几个县城,路过数十乡镇,惊讶的是,这些乡、县虽贫富各异,可有一点极为相似——娱乐厅随处可见,有的镇子竟达数十家之多。不敢断言,乡镇的娱乐场所就是公款消费者从城市转向农村的佐证,但从城市到乡村出现这么多“人间天堂”,总使人感到某种不安。
不要听什么“娱乐”是人生所必需这类话,这不过是托词遁语,根本无法解释千金一掷的没落行为和腐朽思潮。追求豪华消费的所谓娱乐,说穿了就是享乐、行乐。正是这种奢靡风气,腐蚀着社会、腐蚀着人们。如今一些都市,许多原先的书店、文化宫都改成OK厅之类了。在连条像样公路都没有的乡村,就有人舍得花几十万元修造坟墓,这种人奉行的是什么哲学?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利己主义。还有的村干部置村中小学校舍破败于不顾,带头集资数十万元修建庙宇,去祈求什么大富大贵。去年又有什么牛奶浴准备隆重推出,后迫于舆论压力才算罢休。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骄奢淫逸成风,享乐主义盛行,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还有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尚存冻馁之虞。如果我们的少数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耽于奢侈,挥霍浪费,这将会严重地脱离群众,既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又影响社会的稳定。俭以养德,勤以创业,我党几十年形成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尚决不能丢。
正当的娱乐,是一种紧张工作后的暂时放松,是一种创造成功之后的惬意潇洒。它不事奢靡,甚至不必多花钱,即可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而享乐者,热衷于酒绿灯红,比富斗阔;热衷于让身影在星级宾馆、美食城、夜总会、歌舞厅时常闪现;热衷于一种“盘列八珍、倚红偎翠”的生活气氛。娱乐与享乐是两种不同人生观的反映。娱乐倡导积极的人生,享乐成为社会的毒瘤。这几年我们就痛心地发现,都市里娱乐宫林立,乡镇里OK厅遍地,成人们过年嫌百元压岁钱拿不出手,儿童们上下学盼着小卧车接送,他们比富斗气的那股劲头,活脱脱地是某些成年人的翻版。
该是醒神醒脑的时候了。要知道,我们还在奔小康的路上哩。


第7版(副刊)
专栏:大地之子

  老黄牛
谭士珍
赶到位于湘西的五强溪水电站,时值隆冬,天气严寒,风呜呜地吼了起来,陡然间,漫天皆白。
天冷得出奇。我哪儿也不能去,只好窝在招待所里,烤着炭火还感到全身发凉。
接连下了两天大雪,天气好了些,但还是零零碎碎飘着雪花。施工局蒋部长来看我,问我有什么安排。我说:“去看看王相牛的墓地吧。”
蒋部长说:“这冰天雪地,又要爬山,能行?”
“行!”我执意要去。我曾到过五强溪,但未来得及去看望王老的墓地,一直引为憾事。这次,我是非去不可了。
我没见过王相牛。但我在采访中,不管是工地职工,还是附近群众,一提到他,没有不夸的。有人说着说着不禁凄然泪下。
王相牛是1945年参军的山西汉子,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奖。解放后,他转业到水电部门,将血与汗、悲与欢、苦与乐汇入滔滔江水,融进巍巍大坝。1980年初,中国水电八局一支精悍的先头部队开进了五强溪,带队的就是水电八局原党委副书记王相牛。
当时的五强溪是何等的偏僻、何等的荒凉啊!他带着施工队伍与青山明月作伴,以毒蛇猛兽为邻,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开凿平洞,选择坝址,修通道路,建造房舍……做着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追求光明,这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修建电站,这正是创造光明造福人类的壮举。
也许因为他的名字带个“牛”字,人们称他为“老黄牛”。他也真的像牛一般执著,像牛一般诚实,像牛一般勤恳。
1981年,由于各种原因,五强溪水电站被宣布缓建,一度沸腾的工地冷清下来。王相牛去了东江水电站。1986年秋,五强溪工程复工,他喜不自禁,要求重返战场。就在这个时候,有项更重要的任务压在他肩上,组织上要他带领人马远渡重洋,去了斯里兰卡。
他是一个“拼命三郎”,没日没夜地在异国他乡战斗着。有一天,他昏倒在工地上,同事们慌忙地把他抬到工地附近一家医院,经检查,发现他患了可怕的膀胱癌。消息传到北京,有关部门急电他回国。他一时不知究竟,要求在国外把工程搞完,但没得到允许,只好离开斯里兰卡,回到北京。一检查,结果是一样。这一切,当时是瞒着王相牛的。他回到长沙,便住进了医院。
他的癌症进入晚期,已是无法医治的了。在弥留之际,他多次恳求党组织将他的骨灰撒在他曾经战斗过的五强溪工地。王相牛1989年11月逝世后,遵照他的遗愿,一部分骨灰撒在混凝土里,化做大坝的基石;一部分骨灰埋在大坝右岸那高高的山岗上,让老人日夜陪伴建设者们战斗。
山上有一棵孤立的樟树,樟树下有个隆起的土堆,土堆上覆盖着一层厚雪。不用说,这就是王相牛的墓地了。我在老人的墓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低垂着头,默默为他哀悼。
现在,一座斩断沅江水的巍巍大坝已经竣工,第一台机组在1994年底发电,上游大大小小的险滩恶浪均淹没在几十米乃至几百米的水下,那令人心酸的寡妇链、伏波庙、望乡台、背纤路均无声无息地沉入水底,永远成为历史的过去。高峡出平湖,强大的电流送往城市,送往乡村,给人民奉献出光与热,王老在九泉之下,也会高兴的吧!
我站在高山之巅,痴痴地凝望着覆盖在坟茔上那堆厚厚的白雪,多么像一床厚厚的棉絮哇!雪,再不是冷的了。


第7版(副刊)
专栏:

  “鞭打春牛”
朱相如
年年以新枝刺绣人间
年年用嫩叶点绿潮头
年年田野里
那春天第一只牛蹄窝里
总是盛满了
眼的希冀
心的祈求……
遥远的习俗
被时光透进
今天的风景潮流
随便站在哪座立交桥上
都可浸进那古老意蕴的
深远和丰厚
虽然追逐春光的牛蹄
已为飞轮切换
但春牛的图腾
依然是一脉东方精神的源头
眼前的一条条高速公路
不正是一条条通向春天的
犁沟
且不说开犁后
行将涵盖生活所有过程的
种与收
那清脆的鞭花儿
正雷火般地滚过
笋起的厂房和高楼


第7版(副刊)
专栏:

  牛年春早
朱赤
弯弯的锐角上
还挂着薄薄的霜雪
你就扬蹄哞哞地叫了
田野在梦里惊起
摇一摇昨夜的雪挂
那是季节早早拱出的
雪亮亮的芽
去年的败叶衰草在腐殖发酵
被泥土当作一冬的营养
墙上的点葫芦
咕咕地啼出亲切的鸟鸣
一只大公鸡
突地长出了茸茸的冠
跳上院墙引吭高歌
林子里的小鹿耐不住
北风的冷眼
奔跑在溪水边
听金灿灿太阳新鲜的朗诵


第7版(副刊)
专栏:

  吟雪
李煊

晶莹剔透的雪花,像飘动的音符,弹奏着恢宏的乐章,弥漫着山城、原野。放眼望去,满目飞花,山野披银,使人听到了冬天行进的脚步。

夜,好像怕冷似的,早早地降下了厚重的帷幕。屋内,妻织毛衣,儿做功课,两盆白菊竞放,暖融融一片温馨。我伫立窗前,凭借着远处路灯的光亮,默默地欣赏着飘飘荡荡的飞雪,任思绪驰骋……

那层峦叠嶂的大山里,留下了我数不清的童年梦。
儿时,每逢雪天,我都不顾大人的呵斥,与小伙伴们一起在寒风中堆雪人、打雪仗、扣麻雀、藏猫猫儿,忘情地在雪地里摔打。当夜幕低垂后,我就依偎在炕头上,听大人述说山的故事、雪的故事……长到十一二岁时,随年长的人踩着厚雪上山去围兔子是最好玩的了——手里提着几根棍子,在岭上谷中吆喝、奔跑,一会儿掉进雪坑,一会儿滑下雪坡,半天下来,汗水浸透了破旧的棉袄。这,不是为了能吃上一块兔肉,而是去领受大山雪野中追逐的乐趣,它增添着山里孩子的勇气和耐力。

书是打开心灵的钥匙。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开始学着用心来品雪,审视大自然的壮美。每当我面对飘飘的雪花儿,就会想起“梅花带雪飞琴上”的意境;看到银染枝头的雪挂,就会记起“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章。雪天,我看了《林海雪原》;雪夜,我借着昏黄的煤油灯光捧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然,刘备冒雪请诸葛、林冲雪夜上梁山、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等名著中的篇章,更使我常读常新。在这些鸿篇巨著中,作者把无声而来、悄然而去的雪写得有声有色,给雪赋予了若许情致。
在深山僻壤中,知识告诉我,无论人们怎样说雪、写雪、形容雪,都是在赞美她的洁白。洁白,是一首永恒的歌。

浏览古往今来的咏雪诗章,我仿佛走进了华夏文明的艺术邃谷。就是在“雪文化”的长廊中,我读到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这篇气势恢宏的词章,借雪论史,以雪抒怀,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的豪情,描绘出时代的壮阔、江山的雄奇,称得上是咏雪的千古绝唱。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炽热的爱国情感,在捧读《雪》词中得到了新的升华。

我喜欢塞北的雪,也欣赏西南的雪。而最使我难忘的,莫过于石林观雪——放眼望去,千峰林立、万仞皆白,飞雪给奇观胜境更增添了几多神秘的色彩。置身其间,犹如进入了神话世界,真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在“剑峰”池旁,我情不自禁地问老首长:如果说绿色是生命,可不可以说洁白是灵魂呢?他正了正我的军帽,笑着对我说:“小鬼,人生就是要有对纯洁的向往,有追求洁白的信念。”整整22年了,这话我一直记在心头。

夜深人静,夜空苍茫。面对如絮的飞雪,我感到,她飘落的是风神,凝聚的是风韵,书写的是风骨,蕴含的是哲理。
弥漫的飞雪,净化着我的心灵,也激荡着我的心灵。
我的心底升腾起雪之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