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功德榜”上何功德?
李志勇
据法制日报报道:浙江丽水地区抽查了全区九个县(区)一百九十四个乡镇中的一百三十一个,竟有一百三十个乡镇建有庙宇,其中最多的一个镇建庙一百多座。因“带头捐款”、“积极参与”,许多庙宇的“功德榜”上“均可看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名字”。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该地区许多学校教室的窗户上没有玻璃,只能靠破烂的尼龙布挡风”,“太平乡中学的食堂不但墙体龟裂,而且整间屋子全靠八根树杆临时支撑,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
读罢此文,不禁扼腕长叹,感慨万千,忍不住要说上几句。
丽水的一个乡镇建了一百多座寺庙和庵堂,建庙宇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像丽水全区建成的“各种小寺小庙小庵一千一百四十八座”(几与该区中小学校的总数相等),“平均以每座造价五万元计,即占用了五千余万元资金”。很显然,集体是无法拿出这么多钱的,何况丽水那儿“经济较为落后”,可行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募捐,从大伙的口袋里掏钱。此举常常打着“积善行德”的旗号,并以名字上“功德榜”“光耀千秋”为诱饵,引诱人们“自觉自愿”地从口袋里把钱掏出来。倘是普通百姓,易受蛊惑,受骗上当,倒也情有可原。可悲的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竟然“积极参与”,“带头捐款”,以名字上“功德榜”为荣,实在令人惊讶不已。
在建校与建庙这样的问题上,哪个应排在重要的位置,更应提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只要不昧着良心,人们都会作出正确的回答。可在丽水,许多学校因为校舍破旧,“山风吹来,孩子们冻得瑟瑟发抖”,甚至有的学校“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急需投入。况且教育乃百年大计,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作为党员干部,你不去“慷慨解囊”,“带头捐款”,“积极参与”,却在建庙筑庵上不遗余力,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倘是为了名字上“功德榜”,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功德榜”表明的是什么样的功德?功在人心。如果你为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振兴出了大力,流了大汗,虽然你的名字没有上什么“功德榜”,你的功德却永远留在老百姓心中。
话得说回来,类似浙江丽水的情况并非绝无仅有,一些报纸杂志披露的许多地方置破旧的学校于不顾,却“千方百计,勒紧裤带,修坟建庙”,就很能说明问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庙不能迁学校可以移的怪事。这让人不免生出很多忧思:长此以往,“庙宇庵堂胜于学校,和尚尼姑多于学生”,恐怕不是神话,这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封建主义就要去占领。人们不禁要问,那些大建庙宇不修学校的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都到哪里去了?


第12版(副刊)
专栏:开拓者的足迹

  中国精神
张辉子兰
贺明亮去辉县制革厂上任时,迎接他的是一片荒凉。
县里的领导把他送来后,汽车在厂子的大院里兜了个圈儿,鸣了两声笛算是与贺明亮告别,然后,就一溜烟地没影儿了。贺明亮站在院子里四下望了望,除去南面有两个车间外,其他地方尽是一人深的荒草。正值深秋季节,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却见满院子雀鸣鸦噪,荒草萋萋。
贺明亮就这样上任了。时间是1992年10月4日,这一年,贺明亮三十四岁。贺明亮在厂子里一边转一边想,这哪里像个工厂,简直是个动物园。他回转身问身边的人们:“厂里的工人呢?咋不见人呢?”一个职工告诉他,现在跟在他身后的就是厂里的全部职工,总共十六个人。贺明亮吃了一惊!
贺明亮经了解得知,厂子刚建成时也有百十号人,可是折腾来折腾去,十来年间厂长换了好几任,厂子却一直没有兴隆起来。后来,工人们见没希望了,就调走的调走,回家的回家,眼下,就剩下这十来个人了。
这天夜里,贺明亮躺在他简陋的办公室里,一夜没有合眼。他辗转反侧,烟一根接一根地抽。他心里明白,不管是自愿还是被派,这梁山是上了,眼下最关键的是怎样恢复生产,怎样筹措资金,让机器先转起来……厂子在荒郊村野,天明得就分外的早。村鸡刚刚报晓,贺明亮就起来了。他叫醒了厂里的职工们,先让两名职工拿着他的条子去他原来的玛钢厂拉两平车煤来。他说,先把厂里食堂的火生起来,工人们得有地方吃饭。又一个个分派了任务,之后,他向工人借了一辆破自行车就出征了。
“当时厂里穷,莫说车子,连部电话也没有,一切事全靠贺厂长的两条腿去跑。”一个工人介绍说。为了跑资金,贺明亮骑着自行车满县城的飞,后来人们送他一个绰号,游击队长。他找县里领导,找主管局负责人,找银行。到处求神,逢人就说好话。
“为的啥,还不是想让厂子活下来,让工人们有碗饭吃。”憨厚的贺明亮说。每当谈起创业史,他的眼里就闪着泪花。一个老工人说:“你看贺厂长这么一个硬朗的汉子,为了厂子的事,不知抹过多少回眼泪。”机器总算开始转动了。贺明亮又跑到新乡,聘请了著名皮革专家买立智来厂里当顾问。总算心血没白费,在短短的时间里,辉县制革厂生产的“三恩”牌山羊服装革、鞋面革、手套革,一下子打进了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一年后,他们又研制开发了龟纹箱包革,填补了国家的一项空白。厂里的职工们知道,这里边融入了贺明亮多少心血。年纪轻轻的贺明亮,看上去像五十岁的人。不知他年龄的人见了面都叫他“老贺”。
“老贺”介绍说,今天的制革厂已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中日合资企业,已更名叫“黑田明亮制革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一千二百多万元,职工四百多人。目前,厂里的工艺流程在全国皮革行业,基本上属于最先进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
贺明亮终于成功了。他靠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靠的是中华民族的艰苦创业、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硬骨头精神。”是呵,贺明亮是拼搏出来的。
说到创建合资企业,贺明亮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辉县制革厂生产的“三恩”牌皮革在全国各大城市打响后,在上海经营皮革的日本商人黑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他觉得辉县制革厂的皮革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也低。黑田是个皮革内行,他经营了一辈子皮革,在上海就呆了二十六年,可以说也是个中国通。黑田希望能与贺明亮合作,把辉县的皮革销往国际市场。
黑田来到辉县,下榻百泉宾馆后并不急着与贺明亮见面。他先是派人了解贺明亮的底细。当他得知贺明亮很年轻又没有什么背景时黑田仰面大笑了。黑田想,凭着他在中国生意场上二十多年的经验,对付这么一个涉世不深的中国青年,简直是太容易了。
贺明亮记得,那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坐落在辉县苏门山的百泉宾馆,那一日也显得更加的庄严,更加的富丽堂皇。黑田先生在这里安置好了一切。在丰盛晚餐之后,黑田被有关陪同人员簇拥着,来到了飞虹溢彩的舞厅。在今天的招商引资热中,这送上门的肥肉,让多少人垂涎欲滴呢。因此,所有随同的人员,个个都格外的小心。黑田被人们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他此时的心情好极了。
然而,当人们跟在黑田身后点头哈腰的时候,似乎忘记了今天出场的主角,也就是我们的“贺明亮先生”。一般看来,这次接待只要让黑田满意了,那生意也就算基本上谈妥了。可惜,贺明亮却不这么想。
美妙动人的迪斯科旋律,随着翩翩起舞的人影,在舞厅里荡漾着。坐在一角的贺明亮,这时候显得异常的镇静。贺明亮在心里琢磨,这一仗他一定要打赢。生意要谈成,中国人的品格和精神也不能丢。
黑田先生一曲委婉悠扬的日本拉网小调,唱得实在是令人陶醉。在热烈的掌声之后,一直处于沉默状态中的贺明亮上场了。他用高亢激昂的声调说:“现在我给大家演唱一首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歌……”没有音乐伴奏,没有绰约的舞姿,贺明亮高声唱起来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刹那间,在场的人们都愣住了,一切似乎都凝固了,只有一种声音在舞厅里嘹亮地回荡着。有人突然醒悟了,赶快上台去拉贺明亮的衣袖,试图阻止演唱,可这时的贺明亮只是全神贯注地唱他的抗日歌曲,什么也感觉不到了。
黑田听不懂汉语,他的翻译一边翻译歌词一边用手势比划着说:“贺先生要用大刀砍日本人的头。”黑田先生着实出了一身冷汗。当人们都在相互抱怨声中为贺明亮捏一把冷汗时,却见黑田走到了台前,躬身给贺明亮鞠了一躬,又躬身向所有在场的中国人道歉,并说:“那种可怕的战争将永远不会发生了,日本人将永远记住这个耻辱,日中人民将友谊长存。”然后,他竖起拇指对贺明亮说:“您是个真正的中国人,您真了不起!”
黑田先生当即拍板,与贺明亮合作,投资二百万元。
在以后的合作过程中,黑田曾多次邀请贺明亮去日本看看,并答应他,一切费用由黑田支付。但都被贺明亮拒绝了。贺明亮说:“吃人家的嘴软,用人家的理短,我能图自己出国快乐让国家的生意吃亏?这事我不干!”今年春天,黑田再次来辉县,想送给贺明亮一部日本车。贺明亮说:“我认为中国生产的车挺好,我喜欢我们自己的车,再说,我是共产党员,是共产党的干部,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黑田再次被这个中国人感动了。此后又投资一百五十万元,在辉县上了一个手套加工厂。
几年来,黑田累计向辉县制革厂投资三百多万元。黑田说,他将继续加大投资规模,把中国的产品和中国人的精神,一起销往世界各地。
今天的黑田明亮制革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制革、服装加工、手套加工一条龙的规模企业。贺明亮说,这些成就是他用中国精神换取的。
(作者单位:新乡电台)


第12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怀念我们的老师莫朴
栾克扬高焰陈志
去年的11月23日,我国老一辈杰出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前浙江美术学院院长莫朴同志在杭州逝世。噩耗传来,在京的十多位同学发出如下唁电:
“敬爱的莫朴老师:
“您无论是在绘画还是在做人方面,都是我们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您的革命热情激昂奔放的油画《南昌起义》是您的代表作,也是我们心目中最好的革命历史画之一;
“您不管是在逆境中还是正常时期,您那热爱人民、歌颂人民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提到莫朴的油画《南昌起义》,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这画是为建军三十周年创作的。完成后《人民画报》抢先发表。“八一”时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正式展出。与其他作品如《艰苦岁月》(雕塑)等一同被认为是优秀作品。但不久,莫朴在1957年的政治风暴中蒙受不白之冤,这幅画后来也就被打入冷宫。《人民画报》还为发表此画挨了批。十年动乱中,造反派说这是“反党的陈货”,要烧掉。有位美术创作员在场,他灵机一动,说:“这么大的画布和画框,烧了可惜,都是些材料哩!”于是留了下来,有心人把它放在画库的最后头,平常人翻不到的地方。
多年后,莫朴的错案改正了,他打听这幅画的下落,可谁也不知道。恢复了浙江美院的领导职务后,他倾全力搞拨乱反正,既克服极左在师生中的影响,又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他倡导学院出版《新美术》杂志,作为文艺理论探讨和发表作品的园地;他决定不买小汽车,把省下的钱购买美术图书,在校内建立了第一流的图书馆,在师生中掀起了艺术上和学术上的创作热潮。1986年他离休后,仍关心着学校的美术发展方向。
1992年,在杭州、南京、上海举行他的回顾展,展出的《南昌起义》只是《人民画报》当年的彩色插页。
那位有心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记得这画从展览会撤下来时,全部作品都收入政治学院。“军博”建成后,可能转到军博。去问军博,找了好几个负责人,终于有了回答:
“这画,就收藏在军博画库!肯定!”回答的就是当年抢救它免于火神劫夺的年轻人,现在已是著名画家。
这消息很快传到莫朴耳边,当然是喜出望外。
原作比印刷品要厚重、更火热。一面红旗飘扬在黎明前的夜空中,在明亮的灯光下,江西大旅社前,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刘伯承……站在或坐在临时的主席台周围,无数战士应和着周恩来高高举起的手,一齐振臂高呼,那庄严、热烈、激越的情绪,正是宣告起义,即刻向敌人冲击的情绪。作者塑造的瞬间形象,是激动人心的。他还创作了《入党宣誓》、《清算》、《祥林嫂》、《鲁迅与陈赓》、《方志敏》(未完成),都是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作品。
除了美术创作外,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美术教学中。从他在新四军刘少奇兼任院长的鲁艺华中分院任美术系主任,在敌、伪、顽夹击下,出生入死,艰苦奋斗,为新四军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后,又在延安鲁艺美术系任教,毕生在美术教育战线,为党的事业呕心沥血,贡献了他的毕生精力。难忘建国初期,在中国画中杭州人物画濒临绝灭的情况下,他提出发展新人物画的倡议。为促使新型中国画的诞生与发展,他进一步提出“人物为主,写生为主,工笔为主”的方针,既克服了解放前中国画因循守旧,又适应了新时代对中国画要表现生活的要求。到五十年代中期,终于出现了周昌谷的《两个羊羔》、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李震坚的《戚继光平倭图》以及调陕西的刘文西的《祖孙四代》等优秀的中国画人物画。后来,在陕西扎根并创业的刘文西,给莫朴来信说:如果不是他在“浙美”学习时,在思想、艺术和素描上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不会有今天的。
远在一起参加土改时,莫朴老师曾对我们说:要忠于生活。在舞台上说人民要说的话,下了舞台,观众和我们以心交心,可以由此更好地认识生活;人民的困苦、希望和要求,在我们心中要占重要位置,这样,你的创作选题,总不会错的。
莫朴老师讲的是艺术的真理,又何尝不是做人的真谛!


第12版(副刊)
专栏:

  别让我们去旧书摊寻赵树理
王克臣
我是一个农民。新时代的农民不再满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传统生活。除了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也要读些书。比如,在我家的小小书柜中,就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文学名著,另外还有赵树理、柳青、周立波的小说,除此以外,还有每年订阅的十几种报纸杂志。
我们家生活虽然比前些年强多了,但并不富裕,至今没有电冰箱、洗衣机一类家用电器,但我们却舍得拿出一部分钱买书、订阅报刊。
说到买书,我家的藏书多是从旧书摊上买的。像鲁迅先生的单行本,茅盾、巴金、马烽、王愿坚、王汶石的小说,一套《丁玲选集》与《周立波选集》也都是从书摊上寻到的,甚至还从旧书摊上买到了厚厚六册《中国新文学大系》。
这除了省钱之外,还因为新出版的书实在也不敢光顾。偶然去新华书店或街市书摊走走,看到的多是些花花绿绿的玩艺儿,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汉奸走狗的书举目可见。这些书刊大都是教人如何行骗发财,如何算命卜卦,可谓蔚为大观。这样的书价格贵,又毒害社会与人的灵魂,我实在不愿走近。
作为农民,一是收入并不很高,二是文化水平有限,我们盼望着出版社多为我们农民想想。况且,每一个农民也都“望子成龙”,也为农民的后代想想,多出版一些适合农民阅读的好书,像五六十年代的赵树理、柳青、周立波的小说,在我们农村极受欢迎。并且希望出版的图书不一定非要装帧得如何精美,非要压塑,非要布面乃至真皮精装。过去有种《中华活页文选》甚至连封面也没有,廉价实用。内容不好的书,装帧得再精再美,也好比绣花枕头,或者照农民的粗俗比喻:驴粪蛋子外面光。
当然,近些年写农村题材的好作品也有,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周克芹的《山月不知心里事》等等,我们农民是看见的,是欢迎的,然而,只可惜像这样朴素真实的作品似不多见。
我们盼望:不要叫我们总是到旧书摊上寻赵树理、柳青们的书,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应该有更多的讴歌新时代的农村读物。
新时代的赵树理、柳青,你们在哪儿?


第12版(副刊)
专栏:

  二贤庄重建开放
山西长治市西郊二贤庄,是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首领单雄信的故居。一九八九年以来,先后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筹集资金进行复原重建,现已建成聚贤堂等四个院落一千余平方米的建筑群。按二贤庄总体规划设计要求,第一期复原重建工程基本告竣并正式对外开放。
二贤庄位于长治市西郊凤凰山上。远在隋末年间,单雄信、单雄忠两兄弟,高举义旗反暴君,豪侠仗义惩贪官,扶危济困救黎民,名闻乡里誉满江湖,深得百姓拥戴,称他们为“二贤”,所住村庄遂称“二贤庄”。古典历史小说《说唐》、《隋唐演义》和评书《忠义响马传》等许多文艺作品中叙述的“秦琼卖马”、“李密避难”等故事传说,就发生在二贤庄。(尚进才)
(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

  观音庙的变迁
余国强
村子东头有座小小的观音庙,那白色的建筑造型很美。邻里一位老奶奶对我说,读书娃,去许许愿,保你有出息。
许多有病或有心理负担的人,为了改变现状,经常到庙里磕头烧香。一到逢年过节,庙前极为热闹,村里人成群结队地抬来供品,用挣得的血汗钱买来大挂大挂的鞭炮、大捆大捆的香纸,十分虔诚地供奉着菩萨。而每当此时,整个村子都要被炸响的鞭炮和萦绕的烟雾笼罩。
我不行,每临那阵势,我幼小的心灵总是沉甸甸的,一双腿也像灌了铅,始终没有在这被人尊奉为众生之神的泥巴菩萨前跪过。因而,招来了村里人的非议:“这娃不敬神,菩萨不会保佑他的!”
面对非议,我没有放在心上,依然埋头读自己的书。可真正叫我感到困惑茫然的是高考落榜那年,为我落榜的事儿,村里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娃机灵,却没考上大学,肯定是得罪了菩萨!”家人也不理解,尤其是母亲,终日喋喋不休地唠叨:“当初买好了香纸,你不去,这是报应啊!”饱尝落榜后的痛苦,我带着一丝希望毅然报名参了军。
我不信那股邪——不信神就没出息。干!我咬准一个字,狠下一条心,非要干出点名堂不可。而这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里,我多次立功受奖,当了班长,入了党,考上了军校。当我把这些喜讯一一告诉家人时,母亲破天荒地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信中母亲夸我还是“信奉”共产党好,是党“保佑”我上了大学,特意嘱咐我不要泄劲。母亲还说,军队这座大熔炉很能锻炼人,来年也要把小弟送进军营,经受锻炼……读着母亲的信,我心里情不自禁地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和力量,从那满带真情开朗的话语中,我分明感受到:母亲变了……
今年春节,我满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返乡的列车,这是我当兵五年第一次探亲。一到村口,我就怔住了,几年未归,家乡变了:原先的黄土路不见了,一条宽敞的水泥马路已通到了村里,路两旁栽上了整齐的白杨树;昔日的土砖房已被一排排红砖瓦房取而代之了,远处还隐约听到轰鸣的机器声,我急不可待地朝家里跑。
晚上,母亲做了满桌子菜,我们全家边吃边聊。席间,我半开玩笑地对母亲说:“妈,明天我陪你烧香去!”母亲笑着说:“还烧什么香,小庙早拆了。”“村里人都信神,谁有这么大的胆!”我大惑不解。母亲说,就在我当兵走的那年冬天,隔壁五叔三岁的伢子生病了,本可医得好,可五叔信神不信医,结果延误了治疗时间,把伢子命丢了。中年得子又丧子,五叔气疯了,操起锄头挖掉了观音庙。后来,乡村集资在那里盖起了小学,如今娃娃上学方便了。
“现在村里可是大变样啦!”向来沉默寡言的父亲也接过了话。“自从你五叔赌气挖掉了菩萨庙,乡亲们的思想也逐渐开了窍:生活好还得靠党的政策,靠劳动的双手。这几年村里先后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家具厂,干得红红火火,外出打工的小青年都跑了回来;家庭种植业也很吃香,种植天麻、杜仲、桔梗等药材,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几千块钱收入,最近听说外商还要来搞啥投资……”


第12版(副刊)
专栏:

水巷(油画) 莫朴


第12版(副刊)
专栏:

阿奈特依的船坞 莫奈(法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