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追踪

  中越边境再扫雷
罗昌爱张帆毛剑锋
      广西扣茅山和平硝烟起
11月28日下午2时30分,广西龙州县那花村后山坡上传来一阵阵爆炸声。我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为表达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诚意,将在1999年底彻底清除中越边境雷障!
      广西边境,尚有120处雷场
早在1993年,我国政府便下令清除中越边境原来设置的雷障。从当年6月开始,首先在中越边境的60多条通道周围探雷扫雷,一共查出雷场366处。经过一年零九个月的艰苦努力,截至1995年3月,广西边境共清除雷场266个,面积达8.4平方公里,挖出各种型号地雷60万余枚。开辟出60多条边贸通道,26个边境贸易点,恢复了9个口岸的通商往来,全区年边境贸易额达到26亿多元。扫雷还为边境农民恢复了上万亩的耕地和山林,有力地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
第一次扫雷取得辉煌战果,然而,设置在边境地区的地雷并没有完全清除。
1995年11月,我边防部队巡逻分队在东路11号界碑执行任务时,一战士不幸踩中一枚防步兵地雷,右腿被炸断。
同年12月,龙州县下冻乡的几位边民在西路17号界碑附近开车前往边境贸易点,当汽车滑向路边荒地时,不想刚好碾在一枚反坦克地雷上,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一人当场被炸死,两人受伤,汽车报废……
残余的地雷大多埋藏在荒山野岭和开阔地,形成了一个个“死亡地带”。据不完全统计,由于雷场遍布,广西边境一带,至少有数十万亩的耕地和山林丢荒,至今无法开发,熟透的香蕉、桔子、菠萝、龙眼等水果无人敢进去摘……
在边境群众安全受到威胁、边境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现实面前,我边防部队和当地群众一道,着手对剩余地雷继续勘查。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全面、认真、细心的工作,在广西境内先后将第一次未能扫除的120处、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雷场全部查出。
      看清标示进雷场
11月27日,记者随广西军区同志驱车千里边防。路上,当我们赞赏那延绵不断、峻峭雄伟的山峰,留恋那满目苍翠、草深林密、风景如画的坡岭时,排雷办陈参谋的提醒几乎吓了我们一跳:“那就是雷区!”
这里属热带气候,原来布雷的地带,如今都长出了碗口般粗的林木和数尺高的荒草,并且由于资料不全、布雷情况复杂,天长日久,已无法辨认每个地雷的具体位置,只能确定雷区分布的地带。要排除所有的地雷,就必须对雷场的每一寸土地进行搜索。在重重高山峻岭、林草莽莽的原野,要把几百平方公里地带埋藏的地雷一个不留地挖出来,谈何容易!
广西军区副参谋长、排雷领导小组成员兼排雷办公室主任廖庆才大校告诉记者:鉴于雷场的复杂情况,这次扫雷拟采取五种方式,一是雷场前沿直列装药爆破清障;二是火烧法扫雷;三是爆破法扫雷;四是人工搜排法扫雷;五是对已清除地雷的雷场进行标示,以证明此处雷场已经完全清除地雷。
      扫雷现场目击
28日,记者来到龙州县下冻乡那花村扣茅山脉,目睹了边防某团干部战士惊险而又壮观的扫雷场面。
当天,丽日高照,群山寂静。下午2时30分,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升空,排雷队长杨国庆按下引爆电钮,只见千米之外的半山腰腾起爆破的硝烟,眨眼功夫开出了约百米长的通道。这是雷场前沿直列装药爆破清障法。
打开了通往雷区的路,排雷战士便开始清除两边林木和杂草,开出一条约15米宽的防火道,接着再往茂密的草木中喷洒汽油、柴油或易燃物品。等到大伙撤离到安全地带后,手持喷火枪的6个战士,将6条火龙射向雷区,顷刻间,烈焰熊熊,在高温的作用下,裸露地面的绊发雷、木壳雷以及部分塑制防步兵压发雷被引爆,爆炸声不时传来。
与火烧法扫雷近似的是爆破法扫雷。在雷区前沿清障结束后,只见扫雷队员猫着腰,沉着而又细心地将一条条一米多长的“梯恩梯”炸药杆伸进雷场,接着点燃雷管导火索,随着一阵巨响,炸药和隐藏在草丛或地下的地雷同时爆炸。如此循序推进,不一会儿,整个雷场化为一片焦土,其中所有地雷全部被引爆。这种扫雷法的好处是清除较为彻底,操作相对安全,但投入大,只适宜于多雷地区。
最危险和扣人心弦的是人工搜排法扫雷。
在经过火烧、清除地面地雷之后,几个战士头戴钢盔、面罩,身着几十斤重的防护服,脚穿防雷气垫鞋,手握探雷器,小心翼翼地踏进雷区。不到几分钟,只听见战士李代春喊道:“有地雷!”闻声,周围其他探雷战士迅速卧倒。李代春沉着冷静,卧在地上用军用铁锹小心挖掘,远处观察的人心都快要提到嗓子眼,为他捏了一把冷汗。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终于,凭着胆大心细、技术熟练,一枚埋藏多年、至今性能完好的防步兵地雷被李代春安全地从地下挖了出来。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搜索,战士们在不到50平方米的山坡上,共挖出5枚地雷。按照上级命令,他们把搜索到的地雷捆在一块集中引爆,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群山,传得很远很远……
      云南者阴山彻底清雷障
“10、9、8……2、1、0——放!”
轰隆一声,一枚火箭扫雷弹拖着火舌冲破雾霭,向大山深处呼啸而去。一度沉寂的者阴山在12月1日这一天又一次惊醒。
几分钟后,观察员报告,火箭弹准确地落在雷场的预定位置。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二次扫雷在接连的爆破声中开始了。
      云南边境,埋存70余万枚地雷
随着中越边境硝烟散尽,一股挡不住的物资流,便如潮水一般涌向这里,布料、竹器、茶叶、电池、啤酒……渴望交往、渴望发展的边民,迫不及待地把昔日的战场变成了红火热闹的商场。
然而,在国境线上埋藏的近百万颗地雷,却成了边疆人民的一块心病。边民因触雷,直接和间接造成伤亡的屡有发生。由于雷场存在,大量耕地被迫抛荒,严重影响边民的正常生产。
从1993年至1994年底,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一次扫雷,共清除雷场102.8平方公里,封围标区159.46平方公里。开通了两个国家级口岸和5个省级口岸,并开通了76条出境通道。1993年文山州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8558.4万元,比1992年增长63%。农业耕种面积也有所扩大,麻栗坡县1993年粮食产量比1992年增加100万公斤。
但尚存的70余万枚地雷,仍像一个个黑洞,随时吞噬着云南7个边境县边民的耕牛、羊群甚至人的生命。这7个县大部分是国家级贫困县,但资源丰富,水热条件均好,发展经济的潜力很大。如麻栗坡县就有钨、锡、铜、铁、铝土、石棉等20多个矿种,马关县的锡矿储量居全国第三。可是,这里地雷尚未除尽,一些有意投资的商家为之却步。
      务求彻底不留后患
第二次扫雷,要扫除雷场100多平方公里,永久性封围50多平方公里。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别要求,这次扫清雷障要干净彻底,不留后患,封围雷区要永久封牢,不再发生雷伤。
和第一次扫雷相比,此次扫雷时间紧、难度高、要求严。据统计,云南7个边境县有277平方公里地区都不同程度布设了地雷,有的地方每平方公里平均近千枚。长年雨水冲刷,造成地雷自然移位,雷区范围扩大,位置不清。第一次扫雷的大部分地带,在主要口岸周围和群众生产生活地区,地势平缓,地形不太复杂,而这次扫雷,则集中在过去作战的阵地周围,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扫雷作业和后勤给养都比较困难。
担任这次扫雷任务的云南省军区扫雷大队,是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部队。在第一次扫雷行动中,他们无一人牺牲。扫雷一队曾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扫雷队”的光荣称号,他们的事迹被拍成电影《征服死亡地带》。这次,他们决心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务,不负边疆人民的重托。
(附图片)
题图:那花雷区开爆现场。
下图:人工搜排。
农如松 毛剑锋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学习篇

  护大树借绿荫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区长刘衍华
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小平同志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要求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许多小局必须服从大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办大事。当局部和全局、地方和中央发生矛盾时,必须毫不犹豫地坚持局部服从全局,地方服从中央;必要的时候要牺牲局部利益和地方利益,保证全局和国家的利益。
我们云溪区是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建有长岭炼油化工总厂、岳阳石化总厂、华能岳阳电厂三家特大型企业。当前,事关全局的大事之一就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把代表全局利益的大型企业摆在本地区经济活动的首位,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并确立“护大树、借绿荫”,服务大厂、发展自我的思路,变伸手为联手,变沾利为让利,从而建立了和谐的厂地、工农关系。
切实维护大厂的合法利益,坚决反对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我们严格清理地方对企业的收费项目,制止和取消一批“三乱”项目;加强联防,保护大厂利益。乡镇制定《爱厂护厂文明公约》和护林、护墙、防火、防盗联合承包方案,成立三级厂地矛盾预测、预防、调处信息反馈网络,将许多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舍得牺牲地方利益,支持大厂发展。对大厂新建项目,廉价提供土地并包办手续,区委、区政府成立服务小组,让规划、征地、审批部门到现场办公,手续快、程序简,受到工厂热烈欢迎。地方筹资兴建码头、高等级公路,从根本上改善了大厂交通条件。生活上,主动调整农产品结构,建立了牲畜、蔬菜等6个生产加工基地,村民挑菜进厂,为“老大哥”送上新鲜食品。
在确保大厂优先发展的前提下,我们自己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我们根据大厂生产的需要,着眼大厂产品延伸搞协作,全区乡镇企业近3年年均增幅80%以上。大厂强大的辐射功能,为云溪区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近年来,全区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4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40元。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局部离不开全局,有了全局利益,局部利益才有保障,失去了全局利益,局部利益最终也要失去。
(附图片)
刘衍华,41岁。当过教师、新闻干事,历任岳阳市郊区副区长、云溪区委副书记,1995年3月任云溪区区长至今。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把百姓写在心坎上
孙伯韩振廷李永超
三年前,天津市宝坻县的农民中流行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供电局三根线,不到十点不送电;蜡烛不少点,电费不少算;一开电视,看再见。”形象地道出了老百姓用电的困难。如今,宝坻成了全国“三为”服务达标县、全国农村电气化县、全国节能县。
提起“供电局三根线”的顺口溜,宝坻县供电局局长刘景耀感慨不已。1993年初,刚刚上任不久的刘景耀从市里开会回家,进入宝坻县境,已经到了亮灯时间,可是村庄里却一片漆黑,与途经邻县的灯火通明形成了强烈对比。
当时,全县用电指标只有1.6万千瓦,只能重点保证县城和几个大镇的照明用电,农村用电毫无保证。最严重的时候,每月只能供电一两天,而且供电时间多在夜间10点以后,农民基本用不上电灯,看不上电视。
刘景耀带着职工分头上天津,跑北京,转外地,千方百计筹集资金1900万元,增购用电指标1万千瓦。到1993年6月,宝坻县实现全面不限电运转。用上电灯、看上精彩电视节目的乡亲们喜上眉梢,农民终于也能亮亮堂堂地过日子了。
一次,县供电局几位局长到一个乡调研,农民们见了“电官儿”,感激的同时,更多的是无奈,“有电是好事儿,可一块来钱一度电,我们用不起呀!”供电局一行人心都猛地一颤:有了电,农民却用不起,那还谈什么“三为”服务?
他们对全县766个村逐个进行电价摸底,发现电价不合理村多达260多个,个别村一度电费用达一元钱。乱摊派、乱收费、乱加价,权力电、关系电、人情电现象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县供电局立即制定了电价管理办法,公开电价、公开每户用电量、统一收据,很快杜绝了“三乱”等不合理现象。他们还投资2051万元对190个村进行了低压电网改造,降低了电网损耗,提高了供电水平,电价得到了有效控制。
保证了农民有电用,用得起,“电官儿”们的目光又转向如何提高用电质量问题上,制定了依靠科技进步,高标准、高起步、创一流的长远发展规划。
宝坻县最初的供电网络使用的是六七十年代的旧设备,供电可靠性差,质量低,故障频繁,常常是按下葫芦又起瓢。1995年起,宝坻县着手对全县电网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短短两年时间,新建变电站3所,改造变电站12所,进口重合器、分段器、高压熔断器等先进电力设备12台套,累计投资8000万元,使全县电网结构趋于最佳,供电质量大幅度提高,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1997年初宝坻顺利通过全国节能县验收,成为节能百强县之一。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边地行

  哈尼梯田奇观
本报记者任维东撰文/摄影
云南省南部哀牢山东麓的元阳县,本是一个闭塞、鲜为人知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那里“天有多高,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地有多高”的哈尼梯田奇观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中外摄影家。元阳由此而声名远播。
那天,我和几个喜欢摄影的朋友前往元阳。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缓缓爬行,走着走着,就陷入了大雾的重围之中。9时许,汽车颠簸着到达了梯田密集的胜村一带。浓雾慢慢地随风飘移,渐渐变得稀薄,绵延起伏的群山上大片大片的梯田也显露出来。那层层叠叠、蜿蜒曲折的梯田如天梯斜上云霄,令人叹为观止。
仿佛是冥冥之中有一支看不见的画笔,为我们泼墨挥毫。已灌满了水的梯田,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经透过雾气、时隐时现的太阳一照,宛如一匹匹银色的缎子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见雾如轻纱,在微风吹拂下,化作下凡的仙女,婆娑起舞,景色随之而千变万化,一会儿如写意的中国山水画,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幅幅精制的版画……只听阵阵“咔嚓”声,我们都激动得频频按下快门。
这哈尼人的梯田,原来大有学问。晚唐的《蛮书·云南管内物产》、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有对梯田的记载。清嘉庆年间《临安府志·土司志》关于哈尼族的耕作有这样的描述:“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
世代以耕种梯田为生的哈尼族人民积累了十分丰富的造田经验。只有土质好、水源充沛而又向阳的斜坡地带才被选用开田。砌田埂从最下层开始,通常用黏土掺和石块填筑,再经过精心的抿捶,就能达到整齐牢固,不漏水不溃决,确保水稻生长。灌溉的水源大多在山巅,他们把沟渠自山顶修下,顺序浇灌。
凑巧的是,我们正赶上当地的“街天”(集市)。各式摊点云集于村寨的道路两旁,吃、穿、用的商品或摆在店里,或挂在路边,身着哈尼族、彝族、苗族服装的人们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在胜村的一家哈尼小饭馆里,热情的女老板一边倒茶,一边忙里忙外地给我们做饭。细细一看,这个只有十来平方米大的小店,置有供客人欣赏节目的国产大彩电和音响。更让我意外的是,她们炒菜做饭竟用上了内地人才有的液化气灶。
从这些山里人脸上自信和满足的微笑可以看出,过去商品观念淡薄的哈尼人终于打开了山门,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哀牢山不再封闭,哈尼人不再只属于梯田。
(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一九九二年秋,山西吕梁地区大规模拍卖“四荒”使用权,令国人瞩目。五年过去,这块曾以贫困出名的黄土高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看——
  重整荒山看吕梁
新华社记者林晨本报记者刘伟
      卖掉的是使用权,得到的是农民治山治水的积极性
一条土路在方山县大西山上蜿蜒,绕过一个陡坡后,眼前豁然开阔。在一块显然是用推土机推出来的“平台”上,依山而凿的两孔土窑好似两只眼睛,守护着对面坡梁上那一排排刚种上不久的仁用杏、小油松和正待收获的层层梯田。这就是购荒大户张金海的“新家”。窑洞里黑黑的,一口缸,一眼灶,一张架在破凳上的木板床,一盏煤油灯,一口袋土豆,构成了全部家当。
1993年春,张金海响应地委号召,一次性购买了大西山3000亩荒山50年的使用权,在乡里引起了轰动。三年之后,又买下了一条500亩的荒沟。这个48岁的汉子,从此把自己的后半生与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产”紧紧联系在一起。他把自己办砖厂挣的十几万元全部投入了一山一沟的整治之中,光炸药就用了11吨。钱花光了,就用砖厂的砖换劳力,换树苗,换种子,换柴油。问他为什么这样干,他说,咱自己买下的,就得下力气往好里治。林子快点长起来,后人好乘凉哩。
在吕梁,像张金海这样不怕倾家荡产,非要在荒山里干出点名堂的农民还有很多。石楼县购荒户一家一条小流域,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荒沟内安营扎寨,筑坝造田、植树造林、种草养畜,摆出世世代代干下去的阵势。截至去年底,全地区已累计拍卖“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354万亩,平均亩价1.94元,占“四荒”地总面积的74%;已治理面积达236.2万亩,占拍卖面积的66.7%,较过去10年的治理速度提高了2.9倍。
过去,吕梁为治理小流域没少动脑筋,搞过责任制,搞过承包制,但农民们都没有表现出像现在这种执着,干出这种成效。为啥?吕梁地委书记姚新章说:“尽管拍卖的只是使用权,但在农民眼里,100年的使用权与拥有没有多少区别。买下的就是自己的。使农民拥有对土地的权属感才是调动积极性的真正法宝。”
      治荒与致富一旦携起手来,将成为脱贫的强大动力
郭七保今年只有26岁,却是吕梁的大名人。今年1月21日,他在北京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5人。
1992年11月16日,郭七保弟兄7人用跑运输赚的钱买下了1万亩荒山的使用权。五年来,他们一心扑在治荒上,走上了农林牧加综合发展的路子。如今,他已累计投入近300万元,搞了2300亩经济林,5100亩木材林,800亩水平梯田,养了400只羊,20多头牛。
去年,郭七保终于尝到了苦尽甜来的滋味,他们经营的种植业和林果业等收入达到了20万元,今年尽管受了大灾,总收入仍可达到去年水平。我们去采访时,他正在山上指挥推土机平场地,他说明年要上个千头养牛场,还要养50头梅花鹿;再种1000亩草、1000亩药材、1000亩风景林。他的心思大得很,再有五年,他要把这座荒山变成花果山和度假旅游区。
郭七保的实践让人们看到了治荒与致富的内在联系,带动周围8个自然村的农民也加入了购荒治荒的行列。过去因穷山恶水而远走他乡的村民也陆续回来,荒山开始变得生机勃勃。
1996年,全地区在“四荒”地上的总收入已达到1.19亿元,购荒户人均232.8元。
拍卖“四荒”不但“卖”出了农民治山治水的积极性,“卖”出了经济效益,也“卖”出了生态效益。现在,吕梁山林草覆盖率已达到33.3%,比1990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输入黄河的泥沙总量每年减少2000万吨。
      “股份”概念的引入,为吕梁人购荒治荒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卖荒的目的是为了治荒。但由于治荒前期投入较大,收益较慢,往往出现“好卖不好治”的现象。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资金紧缺、投入难以为继已成为一些治荒户的共同心病。于是,以股份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难题就成为吕梁人治荒的新选择。
岚县茅龙山,是座2.1万多亩的荒山,要卖给个人,但一直无人敢来“揭榜”。去年,县里开始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把在山上有投资的国家水利和林业部门的投入折为国家股,同时把这座山按每亩50元作价,股份为所涉及的三乡十三村所有;为解决劳力问题,又设个人股,鼓励机关单位人员和当地农民参加治荒劳动,按工折股;单位和个人只要参与管理,都可按资按劳折股,成为后期管理股。四种股相加,共折款1150.73万元。此举不但解决了治荒资金问题,也使大批有力无钱的个人有了用武之地,结果,仅用了一年时间,就使这座荒山得到了初步治理。
股份制的方式还吸引来大批“外资”。最近,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所属吕梁扶贫开发基地已决定投资1000万元,与离石市小神头乡政府和当地农民合作,组建中国黄河神头农工商股份合作(集团)总公司,共同开发治理当地1.2万亩的荒山——宝盆山。前期治理工作于今年秋季拉开了帷幕。乡党委书记郭跃海对记者说,这种合作方式很好,因为投工折股,当地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过去投义务工时,尽管国家有规定,每个劳力每年必须出20个工,但人们往往出工不出力。像秦家岩村的刘兔儿和邢家庄的杨懦小,过去每年能投五六个工就不错了,今年折股,两家一家投了40个工,一家投了80个工。乡干部也和农民一样投工折股,乡党委副书记投工72个,成为这家股份公司的小股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