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不下视高瞻何益
高深
有人好名,有人贪利。近距离审视,它们之间似有清浊、高下之别。但是好名者并不能衣名、食名,只要稍拉开一段时间、空间距离,便会察觉,好名者最终总还是落脚于图利上。
人自然不可能自己提着自己的头发让双脚离开地面。但是人们观察客观世界时,可以变换一个视角,或拉开一段距离、等待一段时间。例如站得高一些,距离远一些,就可能摆脱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迷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古人“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只能算登高远望时的感觉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感觉。而今登泰山者,因年龄和职业、地位和经历不同,又会生发何种感觉呢?肯定不会千人一念的。
“高瞻远瞩”是客观真理。但任何真理又都是相对的、有限的,不是说站得越高看得越远。飞机把人载入八千米、一万米以上的高空,穿透了层层云雾,这时再往下看,除了一片云海以外,别的什么都很难看见了。站得太高了就可能适得其反。据说上帝和老天爷都是生活在天庭之上的。他们太高了,所以对人间的事儿看得并不很清楚,看错搞错的时候也有的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站得多高,总得找到一个立足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有时尽管看上去“身在高层”,却不一定就“千里目”了。老子在《道德经》中便说,“下为上之基”。没有下就没有上,没有基础哪里盖得了高楼!生活中凡高瞻远瞩者,必是深入下层、熟知民意、了解实际的人。我党深明此理,故一贯提倡和要求各级领导人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亲耳听到,亲眼见到,甚至亲手实践,以求对客观实际深知深解,耳聪目明。这样的人一旦登高一望,才可能对大千世界看得辽远而又深刻。
也有的同志在高瞻远瞩上陷入另一种误解,以为凡地位高的人就一定看什么都看得深远,于是对人们的见识、水平,多以其身份职务为衡量标准。只要谁人地位高,无论怎样的意见,一律尊为“高见”。同样的意见,若出于平民百姓之口,则十有八九不予应有的评价和重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这些同志的心目中,最多只不过是一句口号而已,嘴上讲讲是肯的,真正拿来实行那却要看看是在什么情况下,看自己有没有这种需要。“法语之言,能无从乎?”(《论语·子罕篇》)听到了严肃而又符合原则的意见,怎能不遵从呢?不论谁人讲的,“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照你的办。”(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事实上,我们党许多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决策,都是从下面、从群众中提出来的,从工农兵的伟大实践创举中总结出来的。例如对改变我国农村面貌起了决定性作用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毛泽东同志曾经反复强调,正确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能来自群众实践。可惜我们常常忘记这一真理。
能低才能高,能下才能上,能深才能远。高低、上下和深远,都是对立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不承认有生而“高”之、生而“上”之和生而“远”之的天才。“有才智的人总是被一条条无形的线和人民大众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致迈耶尔》)离开实际,离开群众,离开实践,就等于拒绝了真理,拒绝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还会有什么聪明才智可言!


第12版(副刊)
专栏:

  筑路天山
徐启程
告别天山公路十多年,我常常情不自禁地回首天山,遥望那一片银色世界,心中涌荡着层峦叠嶂似的波澜。人民子弟兵十年天山筑路,经历了多少艰苦卓绝的生死磨难,涌现了多少英勇与悲壮,那一幕幕壮烈的景象,时时在眼前浮现,让我怀恋、沉思。
天山,它横空出世,绵亘数千里,山势险峻,环境恶劣,将广袤的新疆大地拦腰斩为两半,严重制约着新疆的经济发展。修筑天山公路,打通南北疆,对繁荣新疆经济,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4年,原工程兵某部和新疆军区一部,奉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担负了修筑举世瞩目的天山公路的重任。
这条长达五百六十三公里的高山公路,翻越四个终年积雪的冰达坂,跨越五条险恶的河流,开凿三条高山隧道,修建两座防雪走廊,填补了我国公路史上四项空白。完成这一前无古人的工程,对于参加施工的每一个官兵来说,不仅是生活的考验、意志的考验,更是生与死的考验。在长达十年的艰苦卓绝的施工中,全体官兵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与世隔绝的万山丛中,以顽强的意志,超人的毅力,与恶劣的环境斗,与险峻的山石斗,与疯狂的冰雪斗,与难耐的寂寞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舍生忘死地拼搏,用青春的血肉筑成这条高山公路,写下了我国建路史上英勇悲壮的篇章,创造了撼天动地的“天山精神”。
1978年4月8日,天山北麓的冰达坂上,副营长姚虎成正在全神贯注指挥推土机推雪,为部队施工开辟道路。突然,山顶上雪雾飞扬响声震天,整个山上的积雪铺天盖地倾泻而下,将人和推土机抛向深渊,深深地埋在冰雪里。姚虎成和推土机手壮烈地牺牲了。姚虎成,这位党的十一大代表、全国四届人大代表,牺牲时年仅二十八岁。他和雷锋一样,从小是孤儿,在公社的幸福院里长大,入伍前就是“模范社员”、“先进工作者”。入伍后在极其艰苦的施工环境中,出生入死,顽强拼搏,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五次,多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他牺牲后,中央军委授予他“雷锋式好干部”荣誉称号,他的名字被载入许多军事著作。
那是一段几公里刀劈斧凿似的绝壁,公路要从这里穿过,绝壁已被腰捆绳索的官兵打开了缺口。站在缺口仰望,头顶龇牙咧嘴的险石,摇摇欲坠,让人心惊胆战,喘不过气。连长杨晓海、指导员李善国置生死于度外,一马当先冲在前面。“轰隆隆——”一声山摇地动的巨响,半个山体垮下来,杨晓海、李善国及三名战士被砸在几十米厚的岩石下……
1986年4月7日,在天山之巅开凿高山隧道的十名官兵,乘一辆卡车去山下执行任务,行至半山腰,遭遇巨大的雪崩,十人全被冰雪掩埋,七人不幸遇难。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部悲壮的故事:
死难者钱万太,他在与世隔绝的隧道深处苦战五年,只是探家时才下过一次山。那次探家,经人介绍和一位民办教师结了婚。结婚才两天,钱万太就假满归队了。这次她来部队看望丈夫,钱万太下山去接她,再有四十分钟,小两口就见面了,可那罪恶的雪崩把他们永远分隔在两个世界。当死难者的遗体被扒出来时,姑娘不认识自己的丈夫,却扑在另一个战士的遗体上痛哭……
死难者徐祥贵,他是带着江南的稻香来到天山深处筑路的。爬冰卧雪,忘我拼搏,入伍十年,筑路十年,打了六年隧道,断层、塌方、地下水、泥石流,使他腰肌劳损,关节风湿,常常躺在小板车上让战士们推着他去上班。母亲刚刚去世,老父亲也被气管炎缠得不能下地了,小弟小妹只得辍学回家张罗柴米油盐。提干八年,工资月月寄回家,结婚的费用还是两个姐姐帮他凑的,遇难时他还欠债八百七十五元。4月来临了,他要回家去播种插秧,尽一份孝心。谁知仅仅离开连队两公里,便永远留在了天山。
死难者张羽军,独生子,遇难时入伍才两个月,刚满十八岁。他本该在爱的怀抱里撒娇,本该在理想的天地放飞五彩的鸽子,但他却选择了军旅。他的家乡距部队只有五百公里,部队同意把他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可他那胸怀博大的父母执意把儿子葬在天山公路旁。父母说:“军军虽然入伍才两个月,但他已经是部队的人,就让他永远留在部队吧。”……
“碧血洒满天山,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
“夫妻十年分居,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圆!”
部队天山筑路十年,悬崖绝壁、顽石塌方、暴风雪和高原病,吞噬了二百多名官兵的生命,平均每两公里就矗立一位军人的英灵!他们的青春之躯,埋葬在荒无人烟的天山丛中,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甚至没有人能够看到他们的坟茔,日日夜夜,年年岁岁,只有那嘶鸣的山风和无名的野草与之相伴。但他们的灵魂已化为天山彩虹,擎载现代化列车隆隆飞驰;他们的功业已载入共和国的史册,在人民心中永存!


第12版(副刊)
专栏:

  文明之光
艾叶青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片令人魂牵梦绕的土地。
这是一片攫住我心灵的伟大而美丽的母土!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壮阔的广场和巍峨的天安门城楼,古色古香的故宫,令我伫足谛听,流连忘返!
首都的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都使我感慨系之:宽阔的街面上,人们井然有序地行进着、瞻仰着;公共汽车、地铁、商店、旅游点,尽管人山人海,却忙中有序,充分体现了礼仪之邦的风度;刚好,北京市委市政府倡议首都人民开展“四要四不要”活动,在景区和汽车上,悦耳动听的文明礼貌用语,会使你顿感宾至如归。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片令人遐思不已的土地。
这是一片放射着文明之光的历史厚土!
故宫博物院,演绎着中华历史的进程,那错落有致的青砖琉璃瓦,向世人展示着历史的沉思;圆明园内一爿爿的废墟耸立在无垠的绿色风景里,警示着现代东方文明被野兽的铁蹄践踏的痕迹,炎黄子孙不会忘记自己的屈辱,擎起森林般的臂膀,挥舞起不可征服的东方巨龙;全世界雄伟壮丽的奇观——长城所经过的地方,蜿蜒着我们五千年文明历程,耸立着华夏精魂的傲骨,使文明之光大放异彩!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这是一片波涛汹涌光耀环宇的圣土!
从国旗班的士兵,到巡逻的警察,以及奔走的人流,这络绎不绝的车水马龙,分明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弘扬文明的国土,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永远鲜艳夺目!


第12版(副刊)
专栏:

青海湖
顾绍康你嵌在绿色高原的胸襟上我不知该称你为海,还是唤你作湖成群的水鸟栖息在蓝蓝的诗画里大概生活的香甜已替代湖水的咸苦若不是莽莽的高原为何与你取了同样的名字又庄重地把一个圣洁的水域画进中国版图蓝蓝的水,蓝蓝的天构思了一个蓝蓝的时空五月的水鸟们又迷乱一个蓝宝石般的天幕银丝编织的渔网打捞的岂止满舱鳇鱼还有让湖水洗亮的每一串渔歌的音符接过哈达,我被银盏中的青稞酒陶醉了呵也把浓烈的情感献给放牧青海的民族船桅上的白帆是湖中流动的幡旗岸畔上的帐篷是草原拥抱的船坞只有年轻人的爱恋像万千小鸟的翅膀打着起伏的拍节追逐并未迟到的祝福此时青海湖已斟满一碗甜甜的美酒接过酒盏把青海湖铭进我的肺腑


第12版(副刊)
专栏:

  悠悠古道情
——写给镍都人民的老朋友方毅同志
赵伟国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不知道用王昌龄这两句诗来寄托对你的思念是否合适,但我心中要讲的话很多,你是镍都的开拓者,我们想念你。
在祁连群山的环抱中,在镍都蔚蓝的天穹下,你多少次凝望这一片土地,看着它上面长满高炉、烟囱、脚手架、吊臂,长满雄壮高大的钢铁。
甘肃金昌,这是一片生长镍工业的土地,这是一片莽莽苍苍钢铁的森林,在天地之间展示着人类的奇迹。几十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愚昧、落后、闭塞、混沌未开的蛮荒之地。日子在这里静止了几千年。低矮的土窝子像永远直不起腰的人一样在山脚下匍匐;寂寥的村庄、炊烟和油灯是它可怜而又孤独的温暖;呼啸的山风是一曲几千年也唱不完的古曲。这贫瘠的土地静得令人窒息。
你与开拓的先辈们的足迹踏进这里,你们的足音惊醒了这片沉睡千年的土地。你们搭下第一个帐篷,你们打下第一截桩,你们栽下第一粒钢铁。然后,从这第一粒钢铁开始,一节节,一尊尊金属的高大结构拔地而起。
从此奇迹出现了!这里长成了一片金属的森林。这片贫瘠的土地肥沃了。庄稼和钢铁还有金子与银子是那样地错落有致,错落有致得令人幸福。
每当我们置身这片神奇的土地,就看到那一座座工厂、一个个烟囱和一条条马路。我们在听到那炼镍炉巨大轰鸣声的同时,会感受到脚下的这片土地在颤动。置身其中,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个镍都人的自豪。那些金属的结构是那样高大,它们怀着强烈的占有天空的欲望向天空伸展。它们几乎触到了云端。那些骚动的鸟儿在绕着钢铁的顶端飞翔,并俯瞰着这片美丽的金属的森林。那些最初的建设者们现在仍然在这片钢铁的森林里奉献着汗水。眼前这片生产钢铁的土地曾在他们的梦中和遐想中出现过。
如今,又一批年轻的建设者正在兴建着又一个高炉,那些在天空中飞翔的鸟们发现这个新的高炉比以前那个旧高炉长高了一截。它们知道这预示着:镍都又长大了,镍城的贵重金属又长高了。
这是一片金属的森林。这是一片生长金子银子与谷子麦子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奇迹。这些奇迹,与你的关怀分不开。在镍都,人们不能忘记,你单薄的身影出现在井下、熔炉旁,你的生命之河融入戈壁古道,融入矿工的心海,你的脉息在封冻的地气中潜行,借助东风,来到古道,深入镍都,我们的心就会打开一扇栅门,舒畅无比。
秋天的黎明,是很美的时刻,在如潭水的平静中,我们结伴,成为镍都的建设者,成为老朋友。哦,太阳升起来了,你已经歌唱累了,而另一种伟大的自然是暮昏,鸟儿的合唱刚刚结束,太阳沉落西海,山岳逐渐远去,世界的内涵却愈加坚实。
你走了,有些匆匆,没来得及向老朋友们打声招呼,我们还在等你再来……


第12版(副刊)
专栏:

  太行本色
韩征天
鳞次栉比的大楼、整洁有序的营区、各种设施俱全的民兵训练基地……谁也没有想到,十三年前组建时只有四张桌子、六把椅子和一间房子的长治市城区人武部,今天会引来这么多热切的目光。
北京军区和山西省军区的几位将军来到这个坐落在原刘伯承兵工厂旧址附近的人武部视察,看到这巨大的变化,都颔首称赞道:“是太行山的宝藏,使你们成了最富有的军人!”
太行山是八路军的摇篮。在过去的战争年代,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八路军将士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浴血奋战,和当地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也把我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融入了太行山炽热的胸膛。
1993年6月,人武部的办公大楼竣工了,可新营区内杂草遍地,垃圾如山。有人粗算了一下,至少有一百多个土方和五百多吨的垃圾需要清理搬走。几家包工队不约而同地找上了门,然而他们却惊讶地发现,早有一支身穿国防绿的队伍捷足先登了。飞舞的铁锨在骄阳下闪烁着无瑕的光泽,响亮的劳动号子在蓝天里呼唤着历史的回声。而更让人思绪悠悠的是,越是脏的地方、累的地方,干活的越是年龄大职务高的军人。
这支特殊的“包工队”,正是人武部的官兵。
在上党古城,人武部的官兵因每人拥有一把铁锨、一把镢头和一把扫帚而被人称为“三把军人”。十多年来,他们靠这“三把”精神掘出了一条辉煌的创业之路。党委书记、政委张志华上校说:“我们靠艰苦奋斗的精神,究竟节省了多少经费,也许可以用数字来表明,但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所产生的无形力量及巨大的社会效益,则是谁也无法估量的。”
1996年4月人武部改归军队建制时,曾受到国防部表彰的老部长退休了,还有不少官兵要告别沸腾的军营生活,转业到新的岗位上。依依惜别之际,有人想到了账上官兵们节省下来的那几万元钱:“发点奖金、搞点福利吧,大部分同志要离开了,反正以后就是老百姓了,该讲点实惠了。”
然而,大多数官兵却不这么认为。在部党委的引导下,一场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大讨论再次兴起。其结果,几万元钱分文未动地上缴了新的军队账户。
“不管走到哪里,老八路的作风永远不能丢!”部长荫金山上校是去年人武部重归军队建制后,从野战部队调来的。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使位于太行之巅的上党古城在激烈的震荡中而生机勃发,但同时也给人武部工作的健康运作带来了新的难度。他上任后,顾不上安顿自己的小家,便和政委张志华等人一起深入到厂矿、学校、商店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总结长治商厦等先进单位的经验,在全区范围掀起了国防教育的新热潮,同时,进一步狠抓机关的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一点一滴地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使子弟兵的光辉形象,永远如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太行老区人民的心头。
长治市城区人武部在重归军队建制的第一年,就实现了“四喜”临门: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建设管理使用民兵训练基地先进单位,长治市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和长治军分区首批正规化达标单位。


第12版(副刊)
专栏:

  今日沙家浜
陈辽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的三十六名伤员,隐蔽在江苏常熟县(今为常熟市)阳澄湖畔的芦苇荡里养伤。当地民众千方百计掩护他们。后来这三十六个伤员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武装部队,在苏南、苏中、浙东的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上海名编剧文牧以沙家浜军民抗日斗争生活为素材,创作了沪剧《芦荡火种》,上海沪剧团演出后轰动申城,名闻江浙。其后又被改编成京剧《沙家浜》,百姓传唱,名闻全国。从此沙家浜之名不仅在中国妇幼皆知,就是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名度。
1997年7月23日,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去沙家浜参观和游览。五十几年过去,沙家浜大变样。
阿庆嫂与胡传魁、刁德一进行智斗的“春来茶馆”,如今已不是两间临水而立的简陋房屋,而是傍湖而建的一所宽敞的茶苑。我们坐在回廊里,阵阵清风从湖面吹来,把暑气消除大半;缕缕清香从茶杯里升起,沁人心脾。遥想当年阿庆嫂沉着机智把胡传魁作为挡风墙,使刁德一无可奈何,成功地掩护了新四军伤员,使春来茶馆成了今日名胜。莫道无缘入史册,一个普通的卖茶大嫂照样能够流芳百世。
从春来茶馆的南头上船,只消几分钟就进入了芦苇荡。现在的芦苇荡已没有旧时规模,但仍有二百亩左右面积,已建成融教育于旅游的旅游区。游船绕着芦苇荡航行了一圈,但见绿色的芦苇密密匝匝,把荡内包围得水泄不通。在芦苇丛中望外面看得清清楚楚,但从外面看荡内却一无所见。不要说三十六个伤员隐蔽在荡内,日、伪、顽难以发现,更无法闯入;即使他们大胆前进,也必被埋伏在芦苇丛中的新四军战士歼灭。荡内沙洲上矗立着沙家浜烈士纪念碑和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十八棵青松,令人肃然起敬。荡内还建有休闲苑、花园、草坪、荷花潭,垂柳成行,芦苇似幔,九只制作精巧的竹亭,坐落于芦苇丛中,供游人休闲消暑。舍舟上岸,再看芦苇荡,依稀可见“春来碧水绿芦接蓝天,横无涯际;秋到金谷白玉铺沃土,花放稻香”的景象。
但是,最使我心动的,还是改革、开放的沙家浜人兴建的沙霞新村。新村共建成多种型号的住宅别墅一百零六幢,另有商业、公园等配套设施,是一座全新的住宅小区。我们访问了一家农民住户,夫妇两人,一个小孩,住了一幢两层楼房,楼下三室一厅,厨房、卫生间;楼上也是三室一厅,厨房、卫生间,总面积约一百二十平方米,价格优惠,只卖九万五千元。五十年代流传一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以为这就是共产主义。如今沙霞新村早已超过了这一水平,不仅有电灯电话,还有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自来水。院内还建有水井一口,因水质甜美,房主烹茶烧饭,还是乐于用井水而不用自来水。1996年4月,我曾去台湾访问,也看望过台湾农村。就整体而言,目前苏南农村的生活水平尚不如我见到的台湾农村,但以沙霞新村农民的生活水平与之相比,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是改革开放,哪有沙家浜的今天!”这不是沙家浜人的套话,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新村内的公园“沙霞园”尤其吸引游客。内有万字河、如意山、幸福桥、爱村亭。绿荷红花,曲径通幽。一道人工瀑布飞流直泻。鹅卵石铺就的小道把游客引向绿荫之中。文化活动室为村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室内的图书档次颇高,有名人传记、将帅名录、古典小说、现代散文,可见村民的文化趣味。
拔地而起的沙霞大酒店与阿庆嫂大酒店双峰并峙,集餐饮、娱乐、住宿、购物于一店。我们在这里用膳,见餐厅内有两幅油画,是外国裸女画的仿制品,技巧并不高明,但却可从中看出,村民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沙家浜镇上还建有“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是对村民、游客进行传统教育的形象场地。如果先烈们九泉之下有知,得悉沙家浜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一定也会在冥冥中欢欣鼓舞吧!
沙家浜距离上海只有一百多公里,距离苏州、无锡只有三四十公里,从上海、苏州、无锡来的游客,已日见其多。可以预期,沙家浜将集旅游、度假、工农业、传统教育于一体,接待来自五湖四海以至世界各地的千百万游客的时刻,用不了多久就会到来!


第12版(副刊)
专栏:

节日(中国画)陈玉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