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未来
贾泽林
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了,与以往世纪不同,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人,在两个世纪之交,已经能够从全球的角度对涉及人类和他生活于其中的家园的命运问题作出及早的发现和思考。“地球只有一个,人类的命运只有一个”,已经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识之士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命题表明:人类并没有因为已经和正在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忘乎所以,而是及时警觉到了以往世代积累下来的,已经和正在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诸多严峻问题,同时也较为明确地意识到了对此应负的责任。
可喜的是,中国的“有识之士”也能敏锐而及时地把握住这个问题。《全球问题与中国》一书的作者们,通过多年潜心的研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较为系统和详细的形式向世人展示。
国人对全球问题早有涉猎,不仅有论文发表,也有专著问世,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探讨和阐发全球问题,《全球问题与中国》一书应该说是第一部。“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总体生存的战略性观念,它为人类认识自身和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该书对这一“观念”(或“理论”)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讨,从而把我国对“全球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该书的鲜明特点之一是理论和实践并重。“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该书对这两个方面都给予了应有的注意。书中对“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理论(如“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等)做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对“社会生态悲观论”和“唯经济增长论”等片面或不正确的论调进行了反驳,尤为可取的是,该书能够密切地联系我国的实际,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对与中国有关的“全球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提出了一些解决这类问题的相应“对策”。
仅就对“全球问题”的研讨来说,该书的努力也是值得赞许的,它涉及的全球问题的“面”,较此前有关作品更为宽泛,对毒品、艾滋病、军备这类从前在谈论“全球问题”时较少涉及的问题,都做了相当详细的剖析。该书特别着重阐明了研究全球问题的方法论,指出“全球问题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的对象,它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因而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统一”。对全球问题的研究,除了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之外,还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即“通过建立各种数学模型对个别全球问题和整个全球问题进行系统模拟和论证”。
《全球问题与中国》试图从理论和哲学高度对有关问题做出剖析。该书指出“全球问题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这样的问题“要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通过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来解决。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百多年前提出的重要命题:“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很长时期里没能成为人类活动的指导思想,而今面对人自己一手造成的“全球问题”,人应当把“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作为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改变从前习以为常的价值观,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再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不应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行为原则,而应形成人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价值观。该书明确认定:必须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取代“非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唯一科学的发展和生存战略”。
该书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的但却具有开启意义的成果,我们期待着作者们对这一重要理论问题做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对它进行充分展开的阐述,揭示“人—资源—环境”或“人—社会—自然”这一有机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联系,使“可持续发展理论”变得更加完善和成熟,从而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上能够及早而牢固地确立起来。
(《全球问题与中国》,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世界科普画廊》序
周光召
科技的进步,始终是人类的一件大事。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当我们享受着今天的科技成果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人类是从蒙昧中走过来的。我们尤其要注意,把人类漫长的科技发展历史告诉青少年,让他们懂得获得知识的重要性。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经过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列宁有一句名言:“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没有知识,一个人就不会走向成熟,就不会成为有用之材。知识的增长,就是能力的扩大。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只有当一个人掌握了更多、更先进的知识时,他才可能拥有发现和改造自然的更大能力,也才可能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古老文明历史的发展中大国,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让我们的青少年,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多了解一些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多积累一些知识,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科学的方法去把握世界,对我们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是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的。
一种好的科普图书,将使人终身受益。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在他的知识积累阶段,一部好书会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因此,每一个科学工作者,都希望能够多出版一些好的科普读物,都希望我们的青少年能够遇到对他一生都产生良好影响的书籍。
科普图书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正在出现科普图书的出版热潮,这是一件大好事。《世界科普画廊》的出版,将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选择机会。这套丛书以生动、优美的编撰形式,比较系统完备地介绍了人类科技各个领域的历史发展知识,是目前国内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一套较好的科普图书。
(《世界科普画廊》,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计有《认识自己》、《生命工程》、《微小世界》、《电脑时代》、《机器与人》、《建筑博览》、《现代兵器》、《信息传播》、《海陆交通》、《航空史话》、《人类家园》、《走向太空》分册)(附图片)


第11版(书评)
专栏:

  深入浅出严谨规范
——中美学者合作的《中国绘画三千年》
陈思
报载自1979年至今,中国出版的美国翻译书籍约五千种。传播到美国的中国书籍恐怕也不会少于这个数目。但是像近期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绘画三千年》这样由中美两国资深学者参与编著,由两国知名出版机构共同策划、编辑、出版,尚属首例。
《中国绘画三千年》是《中国文化与文明》丛书的首卷,由中国外文出版社与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首版中、英、法三个文版于1997年10月出版,向全世界发行。
《中国绘画三千年》既是一部具有严谨学术规范的简明中国绘画史,又是一部适应一般美术爱好者需求与水准,以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有可读性为特色的著作。
从内容来说,这部书涵盖的历史跨度很大:从中国的史前艺术到二十世纪的当代艺术。在以前的美术著作中(尤其是海外出版的中国美术史著),谈及早期中国艺术都极为简略,而对近现代中国艺术常常只字不提。近二十年来,中国美术考古层出不穷的惊人发现,大大促进了中国史前艺术和早期艺术的研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研究也有了丰硕成果。本书早期中国艺术和近现代艺术所占重要比重,对此作出了充分的反映,也构成了它在内容上的一大特色。
中美艺术史学者的学术交流很多,但像这样合作写一本书,还是第一次。美国著名美术史家高居翰教授在北京的首发式上感慨地回顾说:“在七年前的一次讨论会上我提出了有关这本书的计划,计划提出之后,我们曾怀疑它是否明智,因为即使两位作者来合写一本书已是十分困难,何况要由六个人来写!更何况还要用两种语言!因此,相互协调的问题有时令人望而生畏。然而今天,这本如此精美且富有权威性的著作表明我们为它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完全值得的。”首先,中美两家出版社作大量细致的组织与协调工作,使得六位作者能够多次在一起制定大纲,进行相关的学术研讨与考察。第二,写出初稿后,出版社又组织两国作者反复地相互审读与修改。第三,投入很大力量从诸多国家、地区的博物馆、美术馆拍摄作品图片。第四,聘请最好的翻译人员对文稿进行中英文互译和润色。第五,高质量的文字编辑、校对、装帧设计与印刷。可以说,中美两国作者都尽了最大努力进行真诚合作——其中首要的是大家在学术上达成了求同存异的原则。事实上,不仅两国,即使同一国家的作者之间也存在着很不相同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试图完全统一不可能,不求得某种必要的统一又不能成书。唯一的办法是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形成一种以多样化统一为特点的合作模式和著作模式。参与本书编著的美国学者除高居翰教授外,尚有耶鲁大学艺术史教授班宗华(RichardM.Barnhart)和芝加哥大学中国美术史教授巫鸿;中国方面有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郎绍君。严肃的学者写相对普及的书,将十分专业化的内容以生动又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和欣赏曾经主要是高雅的文人艺术的中国绘画,具有很大的难度,但却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中美两国美术史家联手做这件事,将悠久的中华文明介绍给广大读者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和认识的美国读者,就有着更不寻常的意义。
《中国绘画三千年》是严守学术规范的著作——重视实证,强调言之有据,书中有必要的注释,书后附有索引、中国绘画年表、主要参考书目、中国历代画家名录等。全书四百三十二页,三十余万字,三百三十余幅精美的插图——对这些作品的题目、质地、尺寸、藏处等,都作了详尽的说明。而这也正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不可或缺的。


第11版(书评)
专栏:

  回首文明的历程
尤兰
地球从起初的混沌状态,演进到现代文明,其历程漫长而跌宕,用短短的篇幅(中译本二十万汉字)浓缩这一历史过程,并有声有色地介绍了人类社会中各个民族产生的绚丽文明,这就是威尔士先生的世界简史———《文明的溪流》(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从地球的存在、生物的起源说起,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威尔士先生不是平铺直叙地讲历史过程和历史事件,而注重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这些地区古代文明都讲得清楚、完整。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文化和宗教的发展、影响也说得很充分。对孔夫子、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人物都有专章论述。对这些内容威尔士先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讲到近现代历史时,威尔士先生更是立场分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恶、国际联盟的无能表现出极大的义愤。威尔士先生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他的很多见解对分析今日世界仍有指导意义。冯友兰先生曾说,“若惊道术多迁变,请向兴亡事里寻”。读史对认识现实确实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威尔士先生平生致力于科学文化的普及,写了不少科幻小说、历史故事,在编著大部头世界史的同时,也编了这本薄薄的《文明的溪流》,把历史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极为通俗易懂,他想到的是更广大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把这本书列入“野骆驼译丛”,译丛的第一辑还有保罗·贝克的《音乐的故事》、欧内斯特·勒内的《耶稣的故事》和房龙的《人类征服的故事》,这些书都有深入浅出的特点,出版者的目的是把这些人类文化积累的优秀成果推向社会,灌输给一代又一代人,可以说是秉承威尔士先生的遗志吧。


第11版(书评)
专栏:

  美学冷热与当代应对
——评《青年美学博士文库》
陈雪虎
美学这门“研究美的学问”在八十年代掀起热潮,而今受了市场的冲击,既落且退,跌入低谷了。美学真能实现真正人性的生活,使人得到彻底的解放?人们切近现实不免怀疑,学界也有人认为美学玄虚空谈,发出了人走茶凉、前途暗淡的慨叹。
美学冷热并非学术的常态,已有学者指出,以往美学热很大程度上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八十年代以前,人们谈“美”色变,美学已成禁区,然而爱美之心孰能无有?压抑十数载后,先有学者倡言发声,后有人们蜂拥而上,美学成了人情思想上疏通的决口,学术研究中开拓的先锋。又有大量外来资源的引介和普及,焉能不见风升温,令人欣然往从?
反观看去,美学显贵,历史之功固不可没,但承载各种期望之大,也表明学术相对独立性的脆弱,由热渐冷,也是必然。
事实上美学并不冷,它只是失去了短期行为和广场效应,而许多学人仍在耕耘,有识之士关注依旧。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前不久推出的《青年美学博士文库》一套十本,即是这种种努力的明证。该文库作者阵容整齐、术业专攻,都是国内美学研究第一线的青年美学博士。十部学术专著是他们沉潜攻坚厚积薄发的结果,也是他们学术思想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综合体现,代表了国内九十年代以来的研究水平。这套博士文库中不仅有基于现实对中西美学的清理总结(如封孝伦《20世纪中国美学》,张海明《玄妙之境》,程孟辉《西方悲喜剧艺术的美学历程》等),而且出现了年轻学者们在新的美学理论建构的同时对当代审美现象作出的美学探讨。王一川在《修辞论美学》中提出“修辞论美学”的理论新思路后,对本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卡里斯马典型、当代电影领域的张艺谋神话和当代审美文化的诸多问题作出了深入的修辞论阐释。这些学者的美学和文化实践都很有创见,颇有启发,表现出正视现实,积极参与的时代品质。


第11版(书评)
专栏:

  广博醇厚的《高阳杂文》
近十余年间,高阳先生的历史小说在全中国和海外华人中风靡,其中《胡雪岩全传》、《慈禧全传》更是脍炙人口。前几年高阳先生不幸去世,令喜爱他作品的读者叹息不已。今年七月,台湾风云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授权海南出版社推出《高阳杂文》一册,收高阳先生生命后期所作小文二十余篇,聊补读者之憾,也让人从另一个角度读读高阳。全书仅十余万言,但内容广博,味道醇厚,既有与先生历史小说和历史论著一脉相通的考据文字,还有深情的感人怀旧篇什和生动的旅行散记一类即兴之作。高阳先生好杯中物,书中处处透着他惯有的狂放不羁、恣肆酣畅之文风。(附图片)
(图为《高阳杂文》封底,笑宇工作室设计)


第11版(书评)
专栏:

  小楼故事多
谌强
沪上的一座小楼,极平常,也无名,但竟让一群南来北往的人历久不忘,且写成文字,结集出版,足见其迷人的魅力。
我手边的这本《小楼纪事》,是几十位作家回忆文字的合集,他们都曾在这座记忆中的小楼里流连过、写作过。小楼,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创作室,建立至今已有近二十个春秋,“来这里落脚的作家时多时少,先后总共住过多少人,疏于记录,已难于讲清。”出版社总编辑江曾培先生在其书序中写下的这段话后面,就记忆所及提到的作家就有近百位,想来还不止这些。
我想,这样一群作家,其中大多是读者所熟知的名作家,对一座无名的小楼情有独钟,恐怕绝非仅仅是在那里住过写作过,而是在那里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这是我在读此书前的臆度。
这座小楼建在沪上一条幽静的弄堂里,是上海典型民居石库门的式样,采用家居式的管理方式,吃饭、打电话、看电视都在一个大家共用的厅里,每个人的屋里,除了桌椅、台灯、起居用品之外,别无他物,在电脑写作还不盛行的年代里,这对作家来说,真是一个杜绝外界干扰、潜心写作和思考的理想之地。
让人感到如在家中的,还有每餐自定饭菜分量和口味、门房师傅替你叫电话和传口信,以及你进进出出时得到的那种家人式的问候和关心,等等。“老袁同志,好吃饭哉,今朝有大排骨。”“老姜,落雨了,带把伞吧。”“妹妹呀,电话。”这样平常的话,说的人亲切自然,如在家中,并非刻意,却久久地留在一些作家的心里。
其实,记忆中,我在读到手中这本书前,曾在《新民晚报》上偶然读过书中的部分篇什,那时,不曾想到可能是出书之际的选登,读时也零星而随意,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接待作家来创作的处所,竟是沪上家居的方式。读此书后,有些新的印象,更深。
书中的这些事,这些人,都很平常,却又让人读后不忘,正如这小楼。《小楼纪事》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不仅有楼,更有人。一种悉心敬业热情待人的精神流溢在字里行间,朴实无华,感人至深。
(《小楼纪事》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平实的魅力
——读季音的《欢度黄昏》
陈伟光
随笔、杂文等短文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短小而不乏味,与套话、空话、大话不沾边,寓大道理于新鲜的论述之中,发人思考,给人启迪。《欢度黄昏》中收集的九十余篇文章,大都是这一类的文字。
《欢度黄昏》的作者季音先生是一位离休干部,但他“离而不休”,老当益壮,以手中的笔,书写生命的黄昏之旅。继编写了几本集子之余,近几年又写了许多千字左右的短评论与杂文。《欢度黄昏》就是这些散文、短评论与杂文的精选集。
季音先生文风朴素平实。尽管文章涉及到了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但不冷嘲热讽,更不横眉怒目,而是平静地说理,以理服人。文中讲的道理,不是玄而又玄,大段引用经典著作,而是从事实出发,合情合理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阐述,然后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而这些结论、见解却让读者能够自然而然地接受,丝毫没有被强加的感觉。
翻读《欢度黄昏》这本集子,我们看到了作者思想的广度和深度。集子里收集的文章,涉及到我国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人生的、新闻业务方面的,等等。作者真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内心没有炽烈的热情,没有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能够做到这一点吗?朋友,读读书中有关新闻业务的十数篇文章,如《范长江的风格》、《邓拓的忠告》、《把文章写得短些》、《摒弃套话》等等,一定会像我一样获得很大的教益。
为什么《欢度黄昏》的作者能以朴素平实的语言讲道理,却讲得透,让人愿意读,乐于接受?这与作者的写作观与写作态度大有关系。作者在该书中的一篇文章里这样说:“写评论最忌摆出居高临下的架势,以教训人的口吻,开口‘必须’,闭口‘应当’,似乎自己写的句句是真理,不容别人置疑。”“无论写文章,写评论,都应当尊重读者,信任读者,要有平等观念与民主作风。”季音先生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杂文与短评论的魅力就在于此。当然,季音先生的文章之所以具有平实的魅力,除了其正确的写作观外,与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理论修养,与其作为老新闻工作者的丰富阅历和敏锐观察力,是密不可分的。
(《欢度黄昏》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高敏夫文集》出版
为纪念延安时期率先倡导“街头诗”的诗人、曲艺家高敏夫逝世二十二周年,一部集诗歌、曲艺、戏曲、战地日记、文论汇编成的《高敏夫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高敏夫同志早在三十年代初加入左联后,一直活跃在我国诗坛并从事革命工作,他的诗紧贴时代,格调高雅。他没有死在白色恐怖的监牢中,也没有死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却在“文革”中遭受诬陷迫害含恨而死,但他崇高的人格和文品长留人民心间。 (申春)


第11版(书评)
专栏:

亚洲最大的书店
位于北京西长安街西单路口的首都图书大厦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提议建设的大型文化设施。在筹备了近四十年后,将于1998年初竣工开业。大厦地下三层,地上八层,建筑面积五万多平方米,其中图书零售营业面积即万余平方米,可备十万余种书,且全部开架销售。据称,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图书商品集散地,也是亚洲最大的书店。隶属于北京市新华书店的北京图书大厦开张后,将在北京的书店业独占鳌头。这家书店将采用一套大型的计算机服务管理系统,不但书店可以掌握采购、零售信息,读者也可从电脑终端查询资料。 徐烨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