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为什么要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
外经贸部部长吴仪答新华社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张锦胜、鹿永建)外经贸部部长吴仪近日就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问题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记者:国务院此次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吴仪: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1月1日起,对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外商投资和国内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其目的和意义在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鼓励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记者:享受免税优惠的进口设备包括哪些范围?
吴仪:外商投资项目,只要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和限制乙类的项目,其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国内投资项目,只要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其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其中,国内投资项目中使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国家已决定今后将主要安排在中西部地区,为体现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植政策,对其进口设备享受免税优惠的范围比其他国内投资项目应放宽一些,比照外商投资项目执行。为支持加工贸易发展,增加就业,扩大出口,加工贸易项目进口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两个不予免税的商品目录由海关12月31日公告执行。
记者:为什么还要规定一些进口商品不予免税?
吴仪:主要是不鼓励技术含量低、国内能生产并能保证供应的机器设备的进口和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这两个目录中所列不予免税的商品范围有一些差别,《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要少于《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进口商品目录》,主要是为了使外国投资者采购设备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更多地吸引外资,促进国内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这也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的政策。国内投资项目应更多地使用国内能生产并能保证供应的产品。
记者:什么是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外商投资和国内投资项目?
吴仪: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是指:(一)属于农业新技术、农业综合开发和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工业建设的;(二)属于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能够改进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或者生产适应市场需要而国内生产能力不足的新设备、新材料的;(三)适应国际市场需求,能够提高产品档次,开拓新市场,扩大产品外销,增加出口的;(四)属于综合利用资源和再生资源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的;(五)属于能够发挥中西部地区的人力和资源优势,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具体请见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12月31日修订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国内投资项目是指:(一)符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市场需求,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有利于设备更新,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三)国内存在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潜在基础,经过努力可以填补国内产业和技术空白,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资源节约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五)有利于提高供给能力。具体请见国家计委12月31日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记者:如何办理进口设备免税手续?
吴仪:国内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机构出具的“确认书”到所在地海关办理进口免税手续。外商投资项目除“确认书”外,还要凭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到所在地海关办理进口设备免税手续。加工贸易单位进口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设备,凭批准的加工贸易合同到所在地海关办理进口免税手续。海关根据这些手续并对照不予免税的商品目录审核免税。
“确认书”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批机构出具的、认可该项目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和限制乙类或《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的证明。限额以上项目确认书,由国家计委或国家经贸委在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一并出具;限额以下项目的确认书,由国务院授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和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在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一并出具。
记者:对1997年12月31日前批准的老项目进口设备税收实行什么政策?
吴仪:第一,国务院已决定对1996年3月31日前依法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的设备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直至进口完毕,这项政策继续执行。第二,对1996年3月31日以前按国家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从1998年1月1日起,按原批准的减免税设备范围,全部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由项目单位凭原批准文件到所在地海关办理免税手续。第三,对1996年4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之前批准的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进口设备,从1998年1月1日起,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或《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减免税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由项目单位凭原批准文件到所在地海关办理免税手续。


第2版(经济)
专栏:

  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快速汇总结果公报
(农村生产经营单位的数量和结构)
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全部农村住户、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非农乡镇企业进行了全面查点。通过这次普查,第一次查清了农村住户的类型及其规模;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类型及其规模;非农乡镇企业单位的类型及其规模。现将这部分普查数据的快速汇总结果公布如下:
  一、农村住户的规模及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住户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户所占比重下降,非农业户所占比重提高。纯农业户所占比重下降,兼业户所占比重提高。
1996年末,全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住户数快速汇总结果为21455.74万户。根据事后质量抽样调查随机抽选的40576个农村住户资料计算,在全部农村住户中,农业户所占比重为90.47%,非农业户占9.53%。在全部农业户中纯农业户占62.81%,农业为主兼营非农业的户占30.57%,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的户占6.62%。
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共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住户为8740.91万户,占全国总数的40.74%;中部地区7420.76万户,占34.59%;西部地区5294.07万户,占24.67%。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而表现在农业户、非农业户、农业兼业户所占的比重也极不平衡,东部地区农业户所占比重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见表1)。
  二、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与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出现了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局面。就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来看,公有制单位(即国有加集体)占主导地位的格局没有改变。在坚持和发展公有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各地积极鼓励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了适度规模经营。根据快速汇总结果,1996年末,全国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35.64万个,其中国有3.68万个,集体21.27万个,两者占总量的70%;私营、个体单位7.47万个,占20.95%;外商、港澳台单位0.13万个,占0.36%;联营单位3.09万个,占8.69%。
从经营类别来看,在全国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经营种植业为主的单位有14.41万个,畜牧业为主的单位有3.55万个,林业为主的单位有11.38万个,渔业为主的单位有6.30万个。这些单位虽然从业人员数较少,但经营的农业用地面积和牧业数量则较多(见表2)。
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东部地区较多,达17.36万个,占全国总数的48.72%;中部地区11.79万个,占33.08%;西部地区较少,只有6.49万个,占18.20%。各地区公有制单位(即国有加集体)均占主导地位,但私营、个体、联营、外商、港澳台办的单位,东部地区的比重明显地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比重(见表3)。
分省来看,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四省的外商所办的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占全国总数的61.11%;港澳台办的占82.39%。江苏、广东两省的个体所办的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占全国总数的47.11%。
  三、非农乡镇企业的规模与结构
我国农村的乡镇企业,坚持了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原则。自1984年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次普查数据的快速汇总结果来看,1996年末,全国非农乡镇企业的总个数达139.63万个,其中,乡镇办31.02万个,村办51.19万个,联户办和户办57.42万个。乡镇办和村办的企业占总数的58.88%。乡镇企业从业人员5296.73万人,平均每个企业从业人数为37.94人。
从行业类别来看,在全国非农乡镇企业中,工业企业最多,批零贸易业、建筑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和其他第三产业较少(见表4)。
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非农乡镇企业在各地区所占的比重极不平衡,东部地区达77.12万个,占全国总数的55.24%;中部地区44.05万个,占31.55%;西部地区18.45万个,只占13.21%。各地区乡、村组织兴办的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均占主导地位,联户办企业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比重较高、西部地区的比重较低,户办企业西部地区的比重比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比重略高(见表5)。
分省来看,沿海的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四省的乡镇办和村办企业就分别占全国总数的33.62%和37.88%;浙江、河北两省的联户办的企业占全国总数的27.82%;广东、浙江两省的户办企业占全国总数的23.85%。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附图表)
表1:东中西部地区农村住户经营产业结构
表2:全国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经营规模
表3:东中西部地区非农村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经济类型结构
表4:全国非农乡镇企业行业类别结构
表5:东中西部地区非农乡镇企业结构分布情况


第2版(经济)
专栏:

  《节能法》宣传活动开展
吴邦国发表署名文章
本报北京12月30日讯记者任之报道: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今天,国家经贸委在全国开展了“实施《节能法》,增强节能意识”宣传活动。吴邦国副总理为此撰写了《认真学习贯彻〈节能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届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批准颁布,将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节能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我国在节能法制建设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必要条件。虽然近几年能源供需矛盾有很大缓解,但从长远看,能源供应不足仍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我国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比一些发达国家高出30%至90%。因此,“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能源战略方针。《节能法》的颁布,为我们贯彻落实这一方针提供了法律保障。
节约能源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约占产品生产成本的70%,若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可节约生产成本100多亿元。这说明节能的潜力很大,任务相当艰巨。我们要把节能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彻底改变粗放经营方式,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道路。
能源的有效利用与环境密切相关。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努力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节能法》,在工作和生活中切实贯彻执行《节能法》,落实“把节能放在首位”的战略方针,通过狠抓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促使我国能源利用水平逐步达到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相信这部法律的颁布将为我国的能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2版(经济)
专栏:

  今年电力行业多种经营收入780亿元
本报北京12月29日讯记者冉永平报道:从今天结束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上获悉:1997年全国电力多种经营收入将突破78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利润35亿元,也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据中电联理事长张绍贤介绍,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已达1.1万多个,从业人数超过80万人。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250家。今年安置分流主业职工2万到3万人,为全行业实行减人增效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中电联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电力企事业单位的联合组织,履行行业服务和管理职能。


第2版(经济)
专栏:

  姜春云在天津调研时强调
切实抓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据新华社天津12月30日电(记者刘庆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在天津农村调研时强调,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
12月29日至30日,姜春云在天津市委书记、市长张立昌等陪同下,到天津市武清县、宝坻县,察看了冬小麦生长情况、农田水利建设和乡村供水工程,同县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重点了解了天津市农村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经验、做法。姜春云说,目前天津市90%左右的农村都实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好路子。这个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他说,实践证明,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有诸多好处:一是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真正使农民行使了当家做主的权利。过去不少村庄是干部“管”农民,村里的事少数人说了算,群众很少有发言权,现在让群众直接参与村务管理,为农村工作增添了一个强大的推动力。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农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二是加强了对干部的监督,有效地遏制了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成为群众监督干部的有效措施,一些村干部由不廉、不勤、不公、不民主,变为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尊重民意、艰苦朴素,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和公款招待费大幅度减少。有些群众说,干部嘴不馋了,腿变勤了,态度也和气了,像个勤务员了。三是老大难问题不再“难”了。群众参与了民主管理,干部办事公道了,村民气顺心齐了,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有事大家商量办,一些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开始成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一种好机制。四是密切了干群关系。过去有些村农民与干部情绪对立,相互“顶牛”的现象时有发生,上访闹事的多。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后,给村民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一些矛盾化解了,出现了干部、村民相互关心,尊重谅解,齐心协力发展生产的好局面。五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


第2版(经济)
专栏:

  投融资体制将成明年改革重点
着力点是政企分开建立风险约束机制
本报讯记者朱剑红从国家体改委获悉:明年投融资体制改革将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银行在投融资体制中的职责范围,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对投融资的宏观调控和管理。
按照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框架设计,在投资风险机制方面明年将推进这几方面工作。一是政府要通过向社会转让股份,将竞争性项目和基础性项目中的国有资本转向科技、教育等公益性项目投资。二是政府将不对竞争性项目投资,对政府没有投资的项目,政府不审批,用登记备案制代替现行的审批制。三是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将投资主体改造成多元出资的公司制企业,或吸收多个投资主体向项目投资,使企业投资决策权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切实加快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改革步伐,使企业投资决策权真正落到实处。取消商业银行实际承担的政策性贷款业务,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尽快补充国有专业银行的资本金等。
在发展资本市场方面,明年要在扩大企业直接融资上取得突破。一是要按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要求,选择更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上市,探索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和规范的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的具体办法和途径,建立规范的股票市场进入退出制度。二是在规范企业可转换债券发行机制的基础上,扩大企业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规模,并加强对其发行、转换和兑付工作的监管,允许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国外金融市场上发债。三是尽快出台产业投资基金和中外合作投资基金的有关法规。四是积极推行国际通行的投融资体制。
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要从直接控制规模转到利用货币、财政和税收政策进行间接调控。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定期公布或调整政府鼓励、允许、限制、禁止的投资项目。对于政府鼓励的项目,可通过政策性银行贷款、贴息、财政补助等形式加以引导和支持;对于政府允许的投资项目,要逐步实行登记备案制;对供求关系失衡的项目,应根据市场信息加以限制;对于政府限制和禁止的项目,主要从环境、安全、技术、规模等方面严格要求。


第2版(经济)
专栏:

合肥市下岗女工杜小雨自筹资金创办食品公司,吸收40多名下岗职工就业。他们的嘉洁牌速冻水饺在广州第三届国际食品博览会夺得金奖。这是职工们正将速冻水饺装车。新华社记者鲁迅承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