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两岸文化交流回顾
张平
去年以来,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弘扬民族文化、共促繁荣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的主流之一,就是传统戏曲出现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络场面。一年来,传统的民族戏曲节目在台湾舞台上出现持续热络的文化现象。距今12个月前的台北舞台上,以山东京剧团为班底、全国戏曲比赛荣获金奖的名角加盟的金奖京剧团,连演11场,几乎场场满座。仅在一周之后,中国京剧院接踵而来,他们与台湾京剧同仁联袂登场,在同一剧院又连演9场,还是一票难求,热情如故。今年传统戏曲团体赴台的有上海淮剧团、上海木偶团、广东汉剧院、福建省梨园剧团、江西京剧团、广东潮剧院、昆剧艺术团、安徽省徽剧团以及由天津京剧团为班底由梅花奖得主加盟的梅花奖京剧团,此外还有赴台执行教学任务的两批戏曲教师。在即将告别1997年的时候,对于台湾戏曲观众来说,又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这就是由上海昆剧团、北方昆剧院、浙江京昆剧院、江苏苏州昆剧团和湖南省昆剧团共同组成的昆剧艺术团,在台湾12天内,连演14场,又使台湾掀起了一场热浪滚滚的昆剧热潮。昆剧虽然是我国戏曲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但是台湾观众对昆剧并不十分熟悉。然而,在一个个昆剧名角交相辉映之下,东吴大学、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文化大学、艺术学院等学生群中,出现了谈昆剧、看昆剧、唱昆剧为中心的热门话题。此次昆剧首次赴台演出,出现了年轻人与中老年人争购戏票的现象,这在台湾戏曲演出中也是十分罕见的。说明台湾的年轻人不仅仅是前卫艺术的热心观众,不仅仅是歌星、影星的追星族,同时还是中华传统艺术的热情观众。
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的主流之二,是民族器乐出现了频繁交流的可喜局面。在祖国大陆赴台交流的项目中,民族器乐有36项,242人次,分别占赴台文化交流总项目和总人次的22%和15%,高于前一年同期。而从台湾来祖国大陆交流的民族器乐项目也有飞速发展之势。一年来,台湾南北两大民乐团体——台北市立国乐团和高雄市实验国乐团分别于今年春天和秋天来访。前者先后在杭州、南京、无锡、北京、西安等地演出后,还应邀参加了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后者首次来北京演出,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和民乐专家们的一致肯定。他们上演的节目中,有不少是大众十分熟悉的节目,比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刘天华的《光明行》以及谭盾等当代作曲家的名曲等。一年来,台湾文艺团体和文化经纪公司,对民族器乐交流的热情越来越高,仅台北市立国乐团邀请祖国大陆赴台交流的项目就有14项、32人次。其他如传大艺术有限公司、管弦乐研究团、新象文教基金会、草山乐坊、摇篮文化公司等都不甘落后,为促进两岸民乐交流而尽力。
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的主流之三是艺术教学交流已呈不可阻挡之势。由传统戏曲专业骨干赴台执教,这是两岸文化交流向深层发展的体现。至1997年下半年,已经是第七批教师赴台执教,已有140多人次,传授剧目已达120多个。由前几年的京剧单一剧种教学,发展到现在已有梨园戏、昆剧、杂技等艺术门类,可以说形成了以京剧为主体的综合门类的教学进程。1997年台湾各类大专院校邀祖国大陆专业人员去教学的有31项,达41人次,与前一年情况比,有明显的增多趋势。现在祖国大陆有些院校已开始请一些台湾教师为客座教授,讲授一些专门课程。同时,台湾的莘莘学子,热切地要求来祖国大陆各高等院校深造。但是,由于台湾当局对祖国大陆的学历迄未承认,所以现在这批台湾学生,多数还是进修生,至于本科生硕士生等还很少。但是,既然两岸交流的大门已经打开,台湾青年学生来祖国大陆攻读的潮流是阻挡不住的。
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应该有高远的眼光来看待两岸的文化交流。希望台湾有关部门少将文化与政治挂钩,不要动辄就把一些很有意义的交流项目给“毙了”。如果把赴台人员多的项目就视为“谋我”意图,那么,两岸文化交流还有多少必要可言呢?希望海峡两岸的天空,通过同胞之间的文化交往,出现“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的好天气。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年终专稿

  交流:联系两岸的重要纽带
——访国台办交流局局长袁祖德
陈新华张梅珍
自1987年11月台湾开放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的10年来,海峡两岸各项交流交往十分热络。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已经有约1200万人次的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投资、经商等,而祖国大陆赴台人数则也有18万人次之多。
国台办交流局局长袁祖德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岸交流是联系两岸人民的重要纽带。10年来,两岸交流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台湾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至1991年底,台湾当局仅批准40余名祖国大陆人员赴台交流。第二个阶段从1992年开始,台湾当局被迫逐渐放宽限制,大陆人员赴台人数逐渐增多。是年初,中国科协会在高雄、台北成功地举办了“敦煌古代科技展”,这是祖国大陆首次在台举办展览;同年5月,中央民族歌舞团舞蹈家杨丽萍等3人应邀赴台演出,成为祖国大陆第一个访台文艺团体。此后,中央芭蕾舞团、上海昆剧团、云南歌舞团等相继赴台演出,两岸交流异彩纷呈。第三个阶段自1995年开始,两岸交流有序地向前发展。
“这10年,两岸交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袁祖德说,两岸青少年你来我往,显得格外突出。如台湾青少年来祖国大陆参加内蒙古探险夏令营、海峡两岸体育夏令营等,祖国大陆少儿杂技团、广西小桂花艺术团、京津理工大学访问团等青少年交流团组赴台演出、比赛和交流。在两岸交流中,学术交流发展快、数量多,两岸学者交流的基本形式有讲学、学术考察研究、学术研讨等,影响最大的有“两岸产业分工研讨会”、“迈向21世纪两岸关系研讨会”等。在这10年中,群众性的交流很多,尤其是今年初,福建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袁祖德认为,在这10年的交流交往中,文化艺术交流是重头戏。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项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岸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民族歌舞和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团体,如陕西歌舞剧院、新疆歌舞团等分别在台湾各县演出,受到台湾观众的喜爱。同样,注重弘扬中华文化的台湾鸿禧美术馆也在北京举办他们收藏的国画大师的珍贵画作和文物,也受到了祖国大陆民众的欢迎。在这期间,两岸传媒还广泛合作,促进祖国大陆大量广播节目、电视剧和电影进入岛内,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两岸医药卫生、体育、出版等交流活动也非常频繁,大大增进了两岸民众的感情。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年终专稿

  互补互利务实进取
——两岸科技交流综述
徐昆明
这些年来,海峡两岸科技交流有较明显的进展。台湾科技人士来祖国大陆访问的人次逐年增多,祖国大陆科技界已有三千多人次赴岛内考察。两岸学者专家的交往,增进了了解,为未来务实合作奠定了基础。一些科技领域专业性的交流合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在主要科技领域中,两岸都有接触和联系,许多专业研讨活动,还把科技合作研究与产业合作相结合,表现出务实性。近年举办的核能、地震、量测、产业科技等研讨会,人数多、层次高,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得到两岸学者的好评。众多台资企业与祖国大陆科技界在人才、成果等方面进行合作,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两岸合作研究的项目也有所增加,数十位祖国大陆的科技专家赴台进行研究工作,为两岸科技合作增添了新的内容。
然而,两岸科技关系的现状仍不能尽如人意。表现为专业性交流长期停留在研讨会的形式,难以开拓务实的项目;科技、产业相结合的项目甚少,能合作打入国际市场的高技术产品近于空白;祖国大陆科技人士赴台手续繁杂,等候期长,入岛仍有种种困扰;特别是两岸科技界未能就交流合作的环境、项目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讨论和规划。
两岸科技关系近年未能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制约的因素自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就两岸科技交流合作的基本精神形成共识、排除因政治分歧对科技关系的干扰,是建立一个良好交流合作环境的前提。
良好科技关系的建立,除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了解对方的长处和需求,构建有效的渠道,凝聚共同的目标外,最根本的还是要逐步形成一个对待交流合作的基本共识,就是解决一个大家如何相处的问题。我们认为,互惠互信、互补合作、双向往来、平等协商应是这个共识的主要内涵。集中到一点,就是互补互利,即以己之长,补对方之不足,通过真诚合作,达到共同受益。台湾有些人士提出来以“垂直分工”是否得到贯彻,来衡量两岸各个产业(包括相关科技)关系是否合格,是不利于两岸合作的,也是难以行得通的。
台湾有关方面对两岸科技交流合作做出的若干限制性规定,必将阻碍两岸科技关系的正常发展,也无益于台湾的科技进步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展望未来,我们理应共同携手,使两岸科技关系在交流、合作的各个层面上都有一个务实的进展。
在各个专业的交流上,可以通过开展科技成果展示、专利介绍、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两岸科技人士,以至企业家、金融家参与交流合作,促进相互间深层的了解;在一些基础性和与社会发展关联较大的科技领域,如标准与量测、中文信息、科技名词以及地震、气象、海洋、环保等,应通过交流和研讨,由民间专家制定出进一步行动的规划,进而取得实际成果。科技合作研究和科技产业的合作建设是两岸科技关系中最有生命力的工作。
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的激烈竞争形势,面对发达国家已有的优势,我们唯有通力合作,把各自在科技、产业、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竞争能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近五万香港永久居民在内地子女赴港定居
新华社电内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自1993年开始受理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内地所生子女赴港定居申请,截至目前,已有48784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赴港定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简称香港永久居民)在内地所生子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居留权。
为避免他们集中赴港定居,给香港社会造成压力,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有关负责人重申,香港永久居民在内地所生子女均可凭本人出生证、父母结婚证以及父亲(或母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等有关证明材料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不受年龄大小的限制,凡经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主管部门审核确认符合资格的,在取得香港入境事务处签发的“居留权证明书”后,内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将依法有序安排他们分期分批赴港定居。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香江魅力依然
盛美兰
九龙尖东圣诞灯饰璀璨,街上游客南来北往,各大商场里香港市民精心挑选着各种过节礼品……对香港具有历史意义的1997年已踏入尾声。
零售业百花齐放
香港是个融汇中西特色的城市,世界各地的名牌货,包括珠宝首饰、时装、高级轿车、家庭电器、摄影器材等都源源涌进香港,使大小商场琳琅满目。
今年上半年,香港股市、楼市畅旺,内部消费活跃。8月后,受东南亚金融风暴影响,市民消费转弱,香港最大的日资百货公司八佰伴也因扩张过速而倒闭,但同时,一些经营有方的百货店如英资的马莎百货、老牌华资先施百货,却盈利稳步上升,并不断开设新商场拓展业务。
现在,香江正洋溢着炽热的欢乐气氛。到处举行低至半价甚至三折的冬季大减价,购物诱惑难以抗拒。
  马场内热气腾腾
香港回归后“马照跑”,马迷热情依然高涨。9月开始,马季开锣。至12月3日的24场赛事中,马迷投注总额已超过290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亿港元。据香港赛马总会负责人介绍,香港赛马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目前马迷人数达100多万,投注金额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今年有两场国际赛事在港举行,4月中旬已举行了伊丽莎白女皇二世杯,12月14日开赛的香港国际杯,邀请了欧美及亚洲多国骑师参加,又掀起了一轮热潮。
  旅游业淡季不淡
访港旅客数字经屡年创高后,今年略有调整,近期东南亚金融风暴也令访港旅客减少。香港旅游协会联同航空公司、酒店正推出各种优惠吸引游客,已收到良好效果,仅国泰航空公司已接到8万名外国旅客预订明年1月的访港机票。旅协同时提出要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独特的旅游形象——一处兼容中西文化和传统与现代特色的地区。自今年7月1日以来,旅协已邀请了3000多位世界旅游业及传媒代表来港考察,以提高香港在旅游经营商心目中的地位。
今年访港旅客出现调整,却没影响港人外游热情。据香港旅游业协会统计,今年10月旅游印花税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7%。业内人士分析,近期外游人数上升,得益于东南亚货币贬值和航空公司大幅减价,以至出现“淡季不淡”的现象。
  不变中悄然变化
香港回归后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然而从1997年开始,在诸多方面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变得最快的数香港传媒界,报纸扩大中国新闻版面,电台、电视台则增加有关内地的节目。学校推广普通话,生意人、专业人员争相参加普通话训练班,公共事业也增设普通话服务。在街头巷尾的商场,更是到处都能听到用普通话招呼内地游客的声音,连街市卖菜的“阿婶”也学讲两句“谢谢”、“你好”。了解中华文化同样是今年的热门话题,教科书如何增设中国文化历史的内容已成为讨论焦点。回归后此间举行的“香港书展”中,内地摊位生意兴隆。
回归后的香港,魅力依旧,正以崭新形象迎接挑战。这颗“东方明珠”散发着愈加璀璨的光辉。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港人治港”印象

  香港“头号推销员”
——香港贸易发展局印象
本报记者冯霄
雄踞在港岛湾仔、面向维多利亚海港的香港会展中心建筑群,早已闻名遐迩,这里熙来攘往的人流,让人感到忙碌而充满活力。香港贸易发展局就设在这座瑰丽的建筑群中,记者在这里采访了香港贸发局总裁施祖祥先生。
  独特的法定机构
施祖祥说,香港贸易发展局于1966年依法成立,它是一个专责促进及拓展香港与世界各地贸易的法定机构。但是,贸发局不在政府架构之列,职员也不属公务员系列;它不代表政府进行对外贸易谈判,只是协助政府促进贸易发展;它的费用70%源自举办活动的收入;其余30%由企业报关费中按比例提取。贸发局不是一般社团组织,它既配合特区政府贸易推广政策,又与工商、金融等各界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它既能发挥特区政府左右手的作用,又能成为企业后盾与参谋,周到地为企业提供各种高素质的服务。
问起贸发局的使命和职能,施总裁告诉我们,首先它要为香港企业拓展市场,同时要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提升香港产品、香港服务及香港的整体形象;还要保持香港作为亚洲展览之都的领先地位;更要努力宣传香港作为亚洲最佳商业伙伴的竞争优势。
  “头号推销员”的重任
推销香港产品、推销香港服务、推销香港整体形象,一直是贸发局头等重要的任务。贸发局每年要在世界各地举行300多个贸易推广项目,其中半数以上在新兴市场进行,参加的港商约有1.2万家。在1996至1997财政年度,贸发局拨出4.55亿港元的经费,在全球五大洲47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334项推广活动。
  “商展之都”的美称
香港素有亚洲“商展之都”的美称,而会展中心就是香港的展览基地,贸发局则是全港最具规模的展览策划机构。施祖祥说,自1988年会展中心启用以来,几乎每月都有6至9个展览,其中玩具展、时装展、礼品展、钟表展、眼镜展及电子产品展则是亚洲同类展览中6个规模最大的展览,私营机构举办的皮革展是世界最大的展览。1997年6月落成的会展中心新翼使展览面积增加一倍多,这座充满灵感的最具魅力的新建筑,预计每年将给香港带来330亿港元的出口订单和相关的经济效益。
  “信息总汇”的桂冠
贸发局商贸图书馆信息库存有4.2万种参考资料和期刊。贸发局还通过遍布全球的办事处网络搜集市场最新信息,还出版20多种关于香港产品及香港服务业的杂志,发行量230万册;还编发《香港工商》英文月报,制作《香港剪影》短片。
贸发局还在国际互联网上提供电子化贸易咨询服务,它的电子资料库中储存了10万家香港公司、36万家海外客商和16万家中国内地企业的资料,并在环球资讯网络上推出了贸发局网页,并保持“贸发灵”互联网24小时服务。贸发局的咨询服务已经获得了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2”证书,今后还要再上一层楼,计划斥资1.83亿港元,在未来5年内提升内部资讯系统的效能,提高服务素质。
  全面推广香港竞争优势
施祖祥说,在香港回归之前,贸发局根据海外市场对香港的疑虑,强调回归后将会一切如常;现时已经回归半年,香港的现实一如所料,各贸易伙伴疑虑已除。在新形势下贸发局正在开展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推广香港的竞争优势,二是加强对香港30多家中小企业的支援,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施祖祥最后强调,在推广香港竞争优势的时候,切不可忽略香港的最大一项优势就是背靠祖国。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中,贸发局拟筹组更多高层考察团到内地访问,协助港商把握国企改革带来的新契机。贸发局正在建立一个详尽的国企资料库,并会促进国企与港商的沟通与合作。香港可为内地现代化建设提供资金、技术,成为内地面向国际的商业枢纽,而内地进一步开放,将为香港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贸发局将努力把这种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

  圆
樊婉
海上生明月
潮汐涨涌着你我的思念
天涯共此时
我们同享世纪的每一次月圆
月涌长江的浩瀚
月流香江的芬芳
月明千里 相思百年
爱你 不是因你繁荣美丽
恋我 不是因我富饶久远
我关注你 腾飞的身姿
你骄傲我 崛起的足迹
只为那同一道沸腾的血脉
澎湃着中华民族的声息
今夜,有月
多少人以春天的心情
画着相思的圆满
结局或者开始
都像长江香江
波心同映的那轮中国月
(作者单位:河南驻马店人民广播电台)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我看香港回归

  致读者
再过几十个小时,1997年的日历就要翻过最后一页了。
站在新年的门槛,回首激动人心的1997,我们不能不再次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历史将浓墨重彩大书特书这一特殊的年份。
对本报记者来说,骄傲自豪之余,恐怕还有那难以忘怀的欣慰,这就是,许多人以不同形式参与了本报所主办“我看香港回归”征文活动,从而给这一世纪盛事添写了独具特色的篇章。
“我看香港回归”征文开始于百花盛开的4月。和着回归前倒计时的钟声,伴着七一凌晨回肠荡气的时刻,跟着100多天来香港迈向新纪元的脚步,上万件表达读者心声的作品汇集在我们这里,近百篇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作品在这里与读者见面,更有无数个电话和信函谈感受、提建议、问情况。可谓盛况空前,蔚为壮观。用一位资深老编辑的话说,很少有征文引这么多“英雄竞折腰。”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有参与者都在这一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一位哲人曾说过,创造历史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同样,参与历史的人,历史也不会忘记。
而今,这次活动就要结束了。正如今天这首小诗所表达的意境,我们的征文也到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不久,这次征文的评奖情况将在本版公布,到那时,我们再次共同分享参与的喜悦。


第11版(香港和澳门台湾)
专栏:年终专稿

日前,台湾中华艺文交流协会和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台北市举办了海峡两岸110位著名书画家作品联展。图为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副秘书长、故宫博物院高级画师祖莪女士在开幕式上即兴挥毫创作。 力文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