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落实十五大精神开创国企新局面——中宣部、国家经贸委座谈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12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经贸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落实十五大精神、开创国企新局面”座谈会。中国纺织总会、兵器工业总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冶金部、上海市、河南省、贵州省、中国社科院以及部分企业的代表出席了座谈会。会上,大家结合本部门实践,就如何实现十五大提出的三年使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摆脱困境的目标,谈了体会。这里刊出的是与会代表的发言摘要。
  坚定不移抓好扭亏增盈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 张志刚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这几年,我们也花了很大力气抓扭亏增盈工作。特别是今年,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普遍加大了扭亏增盈工作的力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一大批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我们这次集中宣传的十家企业,就是在扭亏增盈中涌现出来的突出代表。
十家扭亏增盈典型企业的经验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我认为最突出的是这样四点:
首先,企业扭亏的前提在于转变观念,尤其是领导班子观念的转变。企业要扭亏,领导班子必须带领广大职工坚决摒弃“等、靠、要”观念,以搞好国有企业为己任,立足自我,自力更生,义无反顾地走向市场、开拓市场,“观念转变天地宽”。其次,企业扭亏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企业越是困难,越要敢于在改革上突破。用改革的办法抓扭亏,建立新机制,企业就能大步前进。第三,企业扭亏的出路在于面向市场,调整企业内部人才结构、组织结构和资金结构,一手抓新产品开发,一手抓市场营销,积极进行改组。第四,企业扭亏的根本在于加强管理,深挖内部潜力。十家扭亏为盈的企业,尽管他们的做法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认认真真学邯钢,扎扎实实抓管理,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从严治厂。这是企业扭亏的根本,是企业不断成长的基础。
今后,要坚持多年来特别是今年扭亏增盈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把扭亏增盈与深化改革、结构调整、战略重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继续狠抓盈亏大户,建立完善扭亏增盈责任制,力争明年经济效益再上一个台阶。(附图片)


第2版(经济)
专栏:

  把扭亏增盈责任落到实处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 陈耕
在抓扭亏增盈工作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是,首先要建立扭亏增盈责任制和目标成本责任制,把扭亏增盈的责任落到实处。
为了加强扭亏增盈工作的领导,总公司成立了扭亏增盈领导小组,由一位副总经理出任组长,财务局局长出任副组长。在总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上,给各企业下达年度盈亏指标,从而在组织上保证了扭亏增盈目标的实现。
针对“八五”前几年成本增长较快的实际,总公司认识到,扭亏增盈的关键之一是严格控制投资和成本的过快增长,1995年末提出1996、1997两年内力争做到“投资不增,成本不升”,明确各企业的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将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与主要行政领导的政绩、任免紧密结合起来,实行“成本一票否决”,把成本控制和企业工资总额联系起来,严考核、硬兑现。由于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了成本过快增长的势头。1996年与1995年相比增幅为8.43%,1997年比1996年增长6.26%,环比增幅明显回落。
在扭亏增盈工作中,我们还全面推行预算制,严格控制投资增长和成本支出。积极进行资产经营责任制试点,建立投资回报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效遏制投入的过快增长。控制债务规模,调整债务结构,降低企业负债水平等。(附图片)


第2版(经济)
专栏:

  关键是真抓实干
  兵器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 马志庚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的大思路,江总书记几次讲话中,以及十五大报告中都说得明明白白了。这十个企业扭亏增盈的成功,正如《人民日报》所说的“并没有什么秘密武器”,如果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按十五大报告的精神,认认真真地抓,实实在在地干。庆阳化工公司这两年做减亏幅度比较大,就是因为他们在“三改一加强”上踏踏实实地做了点工作,在“抓大放小”上动了真格。谁在这些方面下的功夫大,谁的成效就大。所以我们要学习这十个企业的经验,就是要学他们真抓实干。
兵器工业是全行业亏损的困难行业,也是国家解困工作的重点行业之一。我们有信心经过3年—4年的艰苦努力,使兵器工业走出困境。主要思路是:
收缩战线,精干主体。通过市场机制把工业企业、流通企业、科研单位重组联合起来,使兵器工业总公司成为一个以军品和支柱民品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贸、工、技有机结合的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到本世纪末大多数骨干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建立母子公司的组织结构。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改变兵器工业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调整资本结构,扩大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状况,缓解发展资金不足的困难,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附图片)


第2版(经济)
专栏:

  抓住重点扭亏增盈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刘长贵
今年以来,贵州省加大企业改革发展和扭亏增盈工作的力度,取得较好的成绩。全年全省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减少,亏损额占全部企业实现利税的比重比上年下降。
贵州国有工业基础条件较差,加之观念转变迟缓,企业未能及时地适应“两个根本转变”,以致企业亏损额一度居高不下。1996年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额同比增亏30.2%,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增亏28%,比重上升6个百分点,亏损面增加10个百分点。面对这种形势,省委、省政府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提出以亏损严重的冶金行业为突破口,集中力量抓当年亏损3亿元左右的水城钢铁(集团)公司;同时,鼓励其他行业学习贵阳车辆厂,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脱困振兴的道路。为了配合落实扭亏增盈的工作目标,我省还组织实施了以节能降耗为内容的“一四二”工程;实行“丰枯电价”,鼓励企业合理用电;对一批当年扭亏有望的企业给予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还对省内各地区政府、企业主管部门实行“行政领导扭亏增盈考核责任制”。这些措施,在外部环境方面创造了促进企业深入开展扭亏增盈工作的积极条件。(附图片)


第2版(经济)
专栏:

  首先要树立信心
  开滦矿务局局长 徐冀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长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开滦衰老矿井多,人员多,包袱大,企业负担沉重。1990年亏损额高达2.97亿元,成为当时煤炭行业的最大亏损企业之一。
面对严重亏损,5年能不能扭亏?当时大家心里没有底。我们组织大家分析形势,讲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扭亏的环境和机遇,讲开滦自身的优势,从而坚定了大家的信心,局矿上下决心背水一战,扭转亏损的局面。从1992年起,我们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积极探索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路子,按市场经济要求,本着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改革企业内部传统的管理模式,矿务局对二级单位,实行内部模拟法人运转,简政放权,把二级单位推向市场,充分调动了各单位“四自”经营的积极性。同时,改变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实行煤与非煤分离,划小核算单位,切块经营,分灶吃饭,推行煤炭生产、多种经营、生活后勤三条线管理,从根本上打破企业内部的“大锅饭”,充分调动了各单位和广大职工扭亏增盈的积极性。我们还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管理,努力挖潜增效,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使开滦这个百年老企业出现了新的转机,3年走完了5年的路。到1994年,实现收支平衡。1996年,盈利7350万元,同亏损额最高时的1990年相比,减亏增盈3.7亿元。企业后劲增强,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附图片)


第2版(经济)
专栏:

  深入贯彻“三改一加强”方针
  冶金部总工程师 单亦和
亏损企业扭亏,必须从全员的观念转变开始。其次,要结合企业实际,坚定不移地贯彻“三改一加强”的方针。对亏损大户来讲,当前尤其要抓好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从冶金系统看,深化改革,首先要在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上进一步深化,积极而又慎重地推行主辅分离、分流下岗,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冶金系统的多数亏损企业由于职工人数多,工资成本已经占到13%—15%,有的甚至超过20%。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有什么生路。当然,解决这个问题难度很大,但这又是非解决不可的问题,早抓早主动,越晚越被动。太钢集团东钢公司就是从这个问题入手,在扭亏工作上取得很大进展的。管理松懈也是导致企业亏损的一个带普遍性的重要原因。当前,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学邯钢的活动,不仅要对传统性的生产技术管理赋予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内涵,而且,还要按照市场经济的新要求,拓宽企业管理的广度,特别是要把决策管理、营销管理、资金管理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认真贯彻从严治厂的方针,真正做到“向管理要市场,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在技术改造上,要把发挥已投产项目的作用放在首位来抓,辅以必要的、力所能及的配套项目,不宜新上一般性项目。(附图片)


第2版(经济)
专栏:

  选准突破口 打好第一仗
  上海安达棉纺织厂厂长 陈国珍
如何变压力为动力,抓住当前纺织工业改革的有利时机?我们企业的党政班子经过研究认为,还是要围绕国家有关压锭减人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的主题展开。在今年扭亏第一仗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我们明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四个转:观念围绕生存转;管理围绕效益转;质量围绕用户转;全厂围绕销售转。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要全方位地围绕提高销售收入开展一切生产经营服务配套工作,特别是要以压缩棉纺锭为契机,利用国家给予的压锭优惠政策,促使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添置关键设备,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从而达到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含金量的目的,使企业在同等规模下增加销售收入。
二是要全员发动,把提高产品质量的工作作为企业生存的重要工作来抓好,要利用原企业的技术管理优势,形成安达厂的拳头产品,做到以质取胜。
三是要继续以减人增效为目的,做好再就业工作,尽管在安达厂组建中,我们减员工作的力度较大,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净减员1364人,分流安置了近2000人,但我们的用工水平离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提出的万锭用工280人,百台布机用工130人还有一段距离,明年减员增效工作仍将是安达厂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四是全厂上下同心协力继续抓好增收节支工作,特别是要树立节约每一分钱的思想。(附图片)


第2版(经济)
专栏:

  彻底抛掉“等靠要”观念
  辽宁庆阳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 阎飞
军工企业要想走出困境,要靠有用户满意的和质量过硬的产品,保军转民是必由之路。现在已进入买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对手更强,有竞争力的产品的选择和开发更加困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彻底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把企业自身该做好的、能做好的工作,首先做好。坚持管理创新,挖掘内部潜力,向管理要效益。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乱上项目,不搞重复建设,不搞大而全,小而全。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技术、人才和存量资产等方面的优势,坚持技术创新,抓好资产的优化重组和技术改造,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在产品定位上,重点抓好民爆器材、精细化工中间体和聚氨酯制品3个产品系列的开发和发展。依靠技术进步,改组、改造现有的产品市场前景好的生产线,发挥军工生产在苯、甲苯硝化方面所积累的经验,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由于企业发展资本金的筹集还十分困难,我们要以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为主,采取多种方式引进社会资本,筹集发展资本金。
3年摆脱困境,对于庆化公司来说减人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是至关重要的。分流人员主要由企业自己消化,不增加社会负担。安置的任务十分繁重,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一、三产业。我们要发挥企业地域宽阔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发一、三产业。计划到2000年,一、三产业收入可达1.5亿元,安置富余人员2000人左右。(附图片)


第2版(经济)
专栏: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 张世余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是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关键。
领导班子是企业的核心,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必须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必须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有改革、创新、进取意识,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同舟共济,开拓进取。面临同样的外部环境,有的企业兴旺发达,有的企业困难重重,濒临破产,关键在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精神状态。中国一拖集团公司1994年出现亏损后,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主动从1995年初停发岗位职务工资,并立下军令状,什么时候扭亏,什么时候发岗位职务工资,当年不扭亏,不再补发。1995年扭亏为盈后,1996年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只有销售收入未达到目标,但公司领导成员仍扣发了自己抵押的岗位工资,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目前,我们正在总结推广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和中原油田的经验,研究制定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3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实施方案。截至今年10月底,我省有国有大中型企业926户,其中亏损企业374户。到2000年,我省的目标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盈亏相抵后的经济效益明显好转,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亏损企业亏损面下降到20%以下,基本淘汰长期亏损企业。(附图片)


第2版(经济)
专栏:

  满腔热情地抓好再就业
  中国纺织总会副会长 杜钰洲
中央决定明年把纺织工业解困作为全国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的突破口,这是事关落实十五大精神的重大决策,纺织行业不仅深受鼓舞,而且倍感责任重大。
上海安达纺织厂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这是近年来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解困重大政策取得突破性成果的表现。安达厂的困难有它自己的特点,但他们正视困难,艰苦努力的精神,给人深刻的启迪。
安达厂的经验告诉我们,国有纺织企业困难,说明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必然经历痛苦的过程,这是在价值规律面前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阵痛。安达厂等企业的经验说明,纺织工业国企改革解困唯一出路是充分运用国家给予的政策,贯彻落实“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方针,围绕中心城市的整体调整,坚定不移地走两年基本压缩1000万锭、重组、减员、增效的路子,这是国有纺织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摆脱困境的根本性措施。
安达厂和其他企业的经验还告诉我们,搞好再就业工程是国有企业扭亏解困的关键。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职工没有工作不稳定,我们要给他们极大关怀。企业要关怀,社会要关怀,国家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了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办法,要求由企业、社会、政府三家抬,解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附图片)


第2版(经济)
专栏:

  加快结构调整
  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王国雄
上海市是国有经济成份集聚度较高的老工业基地。上海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经历了试点、推广、突破之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根据江泽民总书记“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指示精神,结合上海工业系统的现状,我们对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出以下四方面的思路。
第一,优化配置所有制资源,集聚国有工业优势。上海工业公有制比重高达78%,有比较充分的调整余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范围地推进产权变革,带动产权经营,把上海工业的公有制比重调整为50%左右,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使优者更强,劣者新生。
第二,加快调整工业结构,推进上海工业整体优势。必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紧抓住高科技产业化的契机,对上海工业特别是国有工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通过结构调整和重组,使国有工业在高科技产业化进程中获得新的活力源,再现新优势,再现新辉煌。
第三,改善企业运行条件,提高上海工业盈利能力。面对市场制约因素增加的压力,改善工业经济运行条件,提高上海工业特别是国有工业整体盈利能力已是当务之急。要在政策导向上扶优扶强,鼓励市场要素、资源要素和经济效益向优势企业集聚。通过加大兼并、规范破产的力度,基本淘汰长期经营性亏损企业。
第四,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三者关系,营造持续发展环境。(附图片)


第2版(经济)
专栏:

  充分挖掘企业自身潜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副所长 吕政
开滦矿务局等十家严重亏损企业扭亏增盈的做法,是众多亏损企业中扭亏增盈的先进典型,他们的成功给我们揭示了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给人以信心、希望和鼓舞。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
严重亏损、陷入困境的企业绝不是已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地步,而是仍然充满了希望。亏损企业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相比,确实存在着巨大差距,但差距既是困难,也是潜力所在。目前亏损企业无论在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直接成本方面,还是在减少各种非生产性支出,降低间接成本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空间和余地。贵州水城钢厂学习邯钢经验,加强成本控制,使亏损额比去年同期下降32%,说明企业在降低成本,减少亏损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说明严重亏损企业依然扭亏有望,扭亏增盈的希望不是在外部,而是在于企业自身的努力。
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以及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的条件下,企业领导班子的优劣对企业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开滦矿务局等十家企业扭亏增盈的共同经验是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他们逆水行舟,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振奋的业绩。(附图片)
    本版照片均为经济日报记者 张欣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