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伟哉,斯人!
文艺评论家阎纲
屈原是最早的诗人,司马迁是最早的作家,都是中国文学的祖师爷。两千年来真正称得上作家的包括当今不愿玷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称号的人,没有不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人格神。为了天人合一,为了历史的公正,他们忍人之不能忍,为人之不能为,最后把命搭了进去。为了汉室江山,司马迁艰苦备尝,献计献策,和屈原一样,忠君爱国,反而被武帝处以腐刑羞辱一生。鲁迅是二十世纪的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仅十字,说明他真正理解司马迁。
书写千年历史,却无自己一字。司马迁的生平资料很少,他的几番大灾大难语焉不详,他怎么读万卷书怎么行万里路模糊不清。李陵一案,真降还是假降,是不是为叛徒辩护,聚讼纷纭。
正由于此,十八集电视连续剧《司马迁》的策划、编剧、拍摄而且公开播放实属难能可贵。特别是后部分,情到深处,更觉太史公精神之伟大。在某种意义上,这部作品的出现填补了一个空白。
由于有《报任安书》在,所以任安必须写好,也就是必须把任安和司马迁之间的关系写好,在资料太少的情况下,这是很困难的。最值得称道的是编剧在司马迁和任安二人间的思想冲突所导致的戏剧冲突上颇下功夫。性格冲突上的大起大落合情合理,从理解到不理解,再到友谊成熟,完全理解,不仅跳出“无冲突”论的模式,而且脱去一味“拔高”的俗气,司马迁的形象光彩照人。
当然,关键在于既是历史地又是文学地梳理好司马迁和汉武帝的关系。司马迁写《史记》,就是为了给当朝以至后世君主留下资治通鉴。敏锐的司马迁已经观察到权力无限膨胀的危险,汉武帝已经把老祖宗立下的招贤纳谏的规矩忘得一干二净,他要写一部历史教科书给君臣们上上课。他的办法是以史为鉴,大力倡导先皇的治安策,“循法而治”,反对酷刑,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以便有效地限制皇帝权力的扩张。汉武帝是封建中央集权制走向巩固时期的代表,竟然恢复了汉文帝明令废除的“诽谤妖言罪”和“祝诅罪”,大开杀戒,一杀就是三百多人,冤死百姓数万!按律,司马迁得掉十个脑袋,汉武帝却只给他来了一刀(想终生打掉他的雄气,然而枉费心机),而且给了他“中书令”这个在知识分子看来相当不低的职称,并且恩准他闭门修史坐在家里享受专业作家的待遇,这也是汉武帝开明的一面。我觉得电视剧《司马迁》里没有把汉武帝简单地当做暴君处理是非常郑重的,它给了司马迁死不足惜却又忍辱含垢以可信的背景和施展的天地。
这部连续剧完成了这样一个重大的主题,即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忠君爱民以及他们敢于直谏、敢讲真话的刚正不阿在“圣帝明君”手下很难幸免的悲惨命运。固然,第十七集里汉武帝检讨自己“好大喜功”,并懊悔不迭。然而,编剧和导演在这个人物的“暴君”与“明主”的感情冲突中刻画出他的反复无常、好大喜功而又拿不定主意的非常矛盾的心理状态。正是在这种没边儿的折腾下司马迁活受罪,接二连三地受折磨。如此说来,没有汉武帝也就没有《史记》。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制片人的话
《司马迁》制片人王建锋
三年前,杨洁导演为筹拍《司马迁》百折不挠执著追求的八年坎坷经历,深深地打动了我。她是在以司马迁精神叙写《司马迁》电视剧。不唯钱,不媚俗,为真正的艺术事业,为弘扬民族文化,为讴歌古人的高尚情操,奔波劳作。
司马迁是一位天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坎坷、悲壮和辉煌的一生,他百折不挠、刚直不阿的精神和人格品质鼓舞和感召着像杨洁这样的一代老知识分子,也同样吸引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在投资《司马迁》电视剧这三年间,我得到了许许多多来自社会各方的帮助和支持,也曾遭厄运,处境艰危。是司马迁的精神鼓舞着我,是杨导的执著激励着我。今天,《司马迁》终于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我以能为广大电视观众奉献出这样一部电视剧而兴奋,而自豪!
电视剧的成败历来更多地系于导演和演员。我希望社会和媒体也关注一下在我国刚出现不久的“制片人”的命运,听听他们那些不无辛酸的故事。
《司马迁》虽已播出,但我的事业刚刚开始。还要做很多的事,走很远的路。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弘扬民族传统振奋民族精神
中国对外贸易促进会会长张利
电视连续剧《司马迁》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及好评。为总结其艺术成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与本版日前邀请部分文学界、电视界及社会人士举行了座谈会,现刊载部分与会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编者
电视剧《司马迁》最震撼人心的是司马迁历经磨难所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
它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民族魂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是不可避免的,取长补短也是应该的,但决不能盲从。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能忘记我们的民族精神。电视剧《司马迁》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从这个意义来说,它将激励人们学习、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报效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使我们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高高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文艺工作者应以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不断创作出像《司马迁》这样的好作品。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
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准
西汉之前,乃至于整个封建社会的中国知识分子中,有两个人在精神上的探索和人格力量的超拔上是最为突出的。一个是屈原,一个是司马迁。司马迁用毕生的精力,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维护历史的真实性,给中国给世界留下了一部中国社会的信史——《史记》。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极有魅力的伟大的知识分子。
电视剧《司马迁》首要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镜头焦距对准了司马迁的灵魂,对准了他伟大的人格力量。应当说,司马迁当时经受的灵魂拷问,对人类生命的尊严和人类生命意识的超前的探索和思考,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人性深度和历史内涵都是他同时代所有的人、包括汉武帝所无法比拟的。这一点,该剧把握得很好。
第二点,这部剧在写司马迁的命运、灵魂,写《史记》的修成的同时,自觉地有意识地展示了司马迁所生活的西汉时期的整个历史面貌、历史风情、历史情思。文艺作品,电视剧主要是表现人的,不能让人跟事走,而要事跟人走。但是,如果光是写一个个人的经历,那么这个人本身的厚度也会受到影响。这部剧则是通过写司马迁的经历,把当时西汉社会整个历史的演进和时代风貌带出来了。
第三点,这部剧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很好,很昂扬又很好看,非常注意电视的可视性。情节的设置、细节的表现、场面的安排都很注意抓人。传记片能拍得这样好看很不容易。在追求相当高的思想艺术品位的同时,又努力做到雅俗共赏。这部剧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提供了很多启示。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史与诗的融合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孙武臣
尽管电视连续剧《司马迁》在史诗的规模与气度上还有其令人不大满足的缺憾,但我认为它仍然是近些年来历史题材的作品中优秀的作品,“史诗”与“诗史”的特征,二者兼而有之。
写司马迁主要依据的史料,是班固的《汉书·司马迁传》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为李陵辩,下狱,无钱赎身,受宫刑,发愤著史等事件构成了《司马迁》的基本故事框架。在此基础上,在符合历史的真实的前提下,符合人物性格逻辑的艺术真实的前提下,作者又设置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并为他们编织了、展开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与细节。如郭穰、樊广、李三等人物的设置与性格表现,都衬托了司马迁性格中的人格力量的内涵。我以为《司马迁》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除司马迁是作者重点刻画并取得成功的人物之外,汉武帝是作者着墨较多、刻画得也较成功的另外一个人物。这是一个较为开明的皇帝。他在位五十多年,国事昌盛,尽管他的治理国家的才干在剧中还缺乏更充分的表现,但他的以史为鉴,以民为本,广纳人才,愿听进谏等明君所应具备的素质还是得到了充分表现。当然与之相对的,皇帝所不可避免的一意孤行,狂悖荒唐,喜怒无常,疑心重重等性格的另一方面也表现得相当充分。而这两个方面恰如水乳般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汉武帝这个极为丰富复杂而又不可多得的统治者的性格。
应该看到,对人物性格的揭示与对历史、文化及人生的深刻反思紧密纠结在一起,使得这种深刻的反思意向成为这部剧作宏阔构思的艺术支撑点,扩大了作品的思想含量,增强了作品审美意蕴上的历史厚重感与人生沉重感。看得出不论是写实还是虚构的部分,作者是不满足仅仅去追忆过去,而是力求用现代意识去烛照往昔的岁月,从逝去的岁月生活中回味、发掘出带有恒久性的意蕴来,使悠久的历史发出新的回声。
如果《司马迁》有什么不足,我感到对司马迁性格的文化解说似乎还不足。这大约与对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背景,对司马迁的家学渊源以及对他游历通都大邑名山巨川的经过、对各地的史迹及遗事采访等等描写不够充分有很大关系,而缺乏了对司马迁的博物洽闻和文化制约的描写,就不易充分表现他能够写成一部不朽著作的艰苦卓绝的精神和文章巨匠的能力,也不利于使司马迁的形象更加完整。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为写史的人写史
福建省广播电视厅厅长林爱国
一部《史记》,记载了几千年中国的历史。无数的中国人,包括外国人在读它,并将继续读下去。一个司马迁,集合了在他之前中国文人的优长精粹和时代局限,在此之后,也一直影响着中国文人的方方面面。
电视剧《司马迁》是当今电视人以客观的态度和诚敬的精神为写史的人写史,使观众了解那段史,认识这个人。此剧的价值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司马迁丢官下狱,以刑余之身,忍受着巨大的生理屈辱和心理痛苦,蘸着生命之血修撰了千古绝唱《史记》,终偿夙愿。这种矢志不渝、执著坚韧的敬业奋斗精神是我们应该景仰和效仿的。司马迁爱憎分明,耿直坦荡,淡泊名利,不惧权贵,重大义而废私欲,有真情而无媚骨,是个真正的英雄豪杰。这种人格品质值得我们赞叹和学习。司马迁的精神和品格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电视剧《司马迁》的成功拍摄和播放,昭示、鼓励我们这些跨世纪的电视工作者,身处社会变迁的大时代,应以严谨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摒弃浮躁,沉下心来在灿烂的中华文明和缤纷的当代生活中,去发掘、去创造,塑造出民族的魂魄,激励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去肩负起历史的重任,面对机遇和挑战,再创明天的美好、辉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