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植物人能否苏醒 英医生检验有方
新华社伦敦12月20日电(记者毛磊)英国皇家心理残疾医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他们发明一种检验方法,可以预测长期昏迷的植物人是否有希望醒来。
该方法首先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运动和交流等7个方面分别给予植物人以外界刺激。这些外界刺激信号都是由一些日常物体发出,例如,医生可以在毫无知觉的植物人身边摇铃以发出听觉刺激信号。
接下来的一步,是测量植物人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分别记为1至5分,其中1分为毫无反应,5分为反应明显。
该院的研究人员共对30名植物人进行了研究,每隔两个月利用上述方法对病人打分,试验共持续两年。结果表明,那些积分上升了3分以上的植物人,其苏醒速度远比其他人要快。
研究人员说,这一方法将会帮助医生确定在什么时候该对病人加强治疗,以帮助病人早日醒来。但研究人员同时指出,在测试过程中如果病人的积分没有什么变化,也并不意味着病人就完全没救。


第7版(国际)
专栏:

  意大利北部
大雨伴飞雪 水城遭水患
据新华社罗马12月20日电(记者刘儒庭)意大利北部地区近日来雨雪交加,一些山区发生雪崩,水城威尼斯部分被淹。
意大利东北部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和西北部的皮埃蒙特大区,连续3天雨雪交加,部分山区积雪达两米,一些地段发生雪崩,交通受阻。
大雨还使得水城威尼斯的部分地区被海水浸淹,泻湖水面比平时高出了1.23米,位于市中心著名的圣马可广场被淹,一些商店进水,商店里的高统雨靴已被抢购一空。
恶劣的天气也给当地交通造成了很大影响,交通事故频繁,20日一天已发生伤人交通事故20余起,有的公路因车祸被迫关闭3个多小时。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本横跨东京湾公路开通
本报东京12月20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日本第一条横跨东京湾高速公路18日正式开通。这条道路东起京滨地区的川崎市,西至房总半岛的木更津市,全长15公里。道路的开通,使两地的交通距离缩短了1/3,仅用15分钟即可横渡东京湾。
这条高速公路包括一段长约9公里的海底隧道和约4公里的海上大桥(右图为大桥夜景,新华社发)。全部工程历时8年,耗资1.44万亿日元,被称为本世纪日本的最后一项“超大工程”。(附图片)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报道

  中东:和平进程受阻
本报编辑刘正学本报驻埃及记者朱梦魁本报驻叙利亚记者吴文斌
编辑: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令世人瞩目的中东和平进程越来越步履维艰,甚至出现停顿倒退的局面。尽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再表示,以色列政府愿意就犹太人定居点和从约旦河西岸撤军问题同巴勒斯坦方面继续谈判,但阿拉伯国家认为,由于以色列政府缺乏诚意,目前中东和平进程已遇到两年来最严重的挫折。请回顾一年来巴以关系的恶化情况及其原因。
朱梦魁:今年2月底,以色列强行在东耶路撒冷动工兴建哈尔霍马犹太人定居点后,巴以和谈遂告中断。阿拉伯国家认为,此举严重违反了巴以奥斯陆协议规定的“在和谈期间不采取单方面行动”的精神。随之,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接连发生3起炸弹爆炸事件,有数百以色列人伤亡,个别犹太人定居者也散发了侮辱伊斯兰教教长先知穆罕默德和亵渎《古兰经》的漫画。双方极端分子的敌对行动,使巴以安全合作一度中断,暴力流血冲突增多。以色列当局因此对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实行集体惩罚性质的经济封锁,美国也两次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致使国际社会要求以色列停建犹太人定居点的议案未能通过。以方强调,拯救和平进程应以打击恐怖活动为先;巴方坚持,只要在巴被占领土上的犹太人定居点工程不停止,巴以谈判就无法走上正轨。为尽早打破僵局,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9月中东之行后,曾提出让犹太人定居点暂停建6个月的建议,但未被以色列政府接受。12月,美国继续对以色列施加压力,希望以进一步扩大同意撤出约旦河西岸6%—8%的地区范围,但因以内阁存在严重分歧而遭拒绝。巴勒斯坦方面认为,以原先作出的承诺,也是未经双方预先磋商的单方面行动,“是一个阴谋和骗局”。与此同时,以色列军政方面重申,进一步的有限撤军行动不意味着同意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
总之,巴以和谈再陷僵局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犹太人定居点、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撤军以及土地换和平、还是安全换和平这三个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编辑:巴以和谈停滞不前,叙以和谈更一筹莫展。自去年2月至今,叙以和谈已全面搁浅,其症结在于内塔尼亚胡上台后改弦易辙,拒不承认前工党政府作出将归还戈兰高地的口头承诺,坚持把戈兰高地并入以色列版图。请问:以色列为什么要继续占领戈兰高地?
吴文斌:戈兰高地是叙利亚领土,在1967年“六五”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并于1981年并入以的版图。30年来,以色列已在戈兰高地营建了35个定居点,安置了1.3万犹太人。今年7月17日,内塔尼亚胡前往戈兰高地,出席以色列侵占戈兰高地30周年的“庆祝活动”,曾公开声称戈兰高地是“以色列王国”的一部分,是以色列的“大水库”,强调“戈兰高地的命运与以色列的命运息息相关”。此外,他还宣布,以将进一步在戈兰高地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和兴建旅游设施。
以色列继续占领戈兰高地有两个战略意图,一是保持地理上的“战略纵深”和“安全边界”。戈兰高地是连接叙约、叙以和叙黎的公路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一重要的天然屏障。二是控制对以命运攸关的水利资源。戈兰高地的水资源十分丰富,目前以国内50%以上的用水来源于戈兰高地,因此,以色列视戈兰高地的水为“生命之源”。就是前工党政府也表示,它虽然同意以“土地换和平”,但并不等于同意以“水源换和平”。可见,以色列把“水源安全”看得何等重要。然而,对叙利亚来说,以色列如不撤出戈兰高地,归还其主权,就不会有全面和平,没有全面和平也就无安全可言。
编辑:中东和平进程受挫,也使黎巴嫩局势进一步恶化。今年以色列军队在黎巴嫩南部接连遭到3起重大伤亡,在以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以色列舆论认为,目前以色列在黎的处境犹如美国当年在越南,已“深陷泥潭,难以自拔”。这不仅引发以朝野内外再次就是否单方面从黎南部撤军的大辩论,而且对内塔尼亚胡政权也是一次极大的冲击。
吴文斌:是的。内塔尼亚胡以“安全换和平”代替“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并未给以色列带来真正的和平。迄今,以色列以保障其北部地区为借口,将黎南部850平方公里划为以的“安全区”,在那里经常性驻扎1000多名以色列军队,并扶植近3000名的亲以“南黎巴嫩民兵”。然而,今年已有39名以军官在与黎抵抗武装冲突中丧生,这是以军自1985年来损失最大的一年。人们已对安全区提出了质疑。“现在就和平”运动的成员和阵亡官兵家属及在安全区执行任务的官兵的母亲们,纷纷组织起来上街游行,要求以军撤出黎南部。工党领导人则抨击内政府的强硬政策,敦促政府检讨其所谓的“安全换和平”政策,并多次在议会对内政府提出不信任案。
以联合政府内部也有4名部长公开要求单方面、无条件地从黎撤军。内塔尼亚胡对此提出严厉的批评,认为这是动摇以色列的军心,并下令任何政府部长不得擅自发表撤军的言论,以维护政府的统一立场。然而,他却拿不出一条锦囊妙计,处于骑虎难下的境地。
编辑:美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一直起主导作用。但由于美的中东政策多持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一直受到阿拉伯国家的批评与抵制。11月16日,由美国竭力撮合的多哈第四届中东北非经济会议就受到十多个阿拉伯国家的抵制,最后由首脑级降至部长级。请介绍一下这对中东和平进程会产生什么影响。
朱梦魁:1994年首届卡萨布兰卡中东北非经济会议是在中东和平进程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召开的。以后又在安曼和开罗举行了两届。它向人们绘制了阿拉伯同以色列在中东北非地区经济合作的蓝图。然而,这一经济合作前景因1996年内塔尼亚胡上台推行了强硬路线而受阻。美国为了推行自己的中东政策,希望通过阿以经济合作来促进中东和平进程,但阿拉伯国家认为,实现中东和平与开展地区合作应互为因果,在已经达成的和平协议难以履行、致使中东和谈滑向倒退的危险阶段,绝不能让背弃和平承诺的以色列通过多哈会议坐收经济红利。
就美阿关系而言,这是海湾战争后美国的阿拉伯盟友第一次大规模地对美国说“不”。阿拉伯国家在多哈会议上让美国吃了软钉子,其用意就是提醒美国必须改变偏袒以色列的不公正立场,进而使和谈取得进展,否则地区合作只能是空中楼阁。
编辑:中东和平进程一再陷入僵局,不仅对阿以双方无益,而且会导致地区局势更加复杂,请对中东和平进程的走向作一评估与展望。
朱梦魁:内塔尼亚胡总理不顾美国的施压和阿拉伯国家的批评,坚持其从约旦河西岸有限撤军的计划。这一计划受到以色列极右翼宗教党派和犹太移民组织的反对,他们声称要提前进行“倒内”的大选。内塔尼亚胡在最新一次民意测验中威信急剧下降,以色列最大反对党工党领导人巴拉克已要求党内紧急部署,作好应付提前大选的准备。当前,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撤军两大障碍滞缓了巴以最后阶段谈判的到来,巴以最后阶段的谈判将涉及如何确定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的最终地位等敏感问题,必将更加困难。
中东和谈长期处于僵局,促使阿拉伯国家加紧协调立场,以便应付本地区可能出现的意外局势,也使把持中东和平进程的美国感到棘手,但却给俄罗斯和欧盟介入中东的斡旋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中东和平进程尽管面临危机,但有识之士仍抱乐观态度。12月11日,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会谈后强调,以工党不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大多数以色列人都是支持和平的。他重申他不支持扩建犹太人定居点。他认为解决以从黎南部撤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叙利亚就包括戈兰高地在内的所有问题达成一项全面协议。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报道

  海湾:缓和与危机并存
本报驻阿联酋记者林皎明
在过去的一年中,海湾地区总的形势是继续向缓和发展。海湾地区各国关系和解势头强劲,地区各项合作频繁。伊拉克和伊朗努力与周边国家重修旧好,初步摆脱孤立状态。美国在海湾地区虽仍占主导地位,却遇到严峻挑战,“双重遏制”政策遭到各方强烈抵制和反抗。世界政治多极化色彩在海湾政治生活中越发明显。
1997年海湾形势最突出的特点,是海湾各国关系进一步实现和解,求合作、促发展成为地区形势主流。
赛义德·穆罕默德·哈塔米在5月大选中当选伊朗第七届总统后,顺应社会变革需要,执行温和务实的内外政策,为伊朗缓和邻国关系创造了适宜的气候和环境。除沙特、阿曼、苏丹和卡塔尔特使相继访问德黑兰外,哈塔米总统11月也派外长哈拉齐出访叙利亚和海湾六国,互相表示友好合作的愿望。同样,伊朗与伊拉克两国也互释战俘,伊朗朝觐车队今年第一次通过伊拉克陆路抵达沙特。12月初伊斯兰会议组织首脑会议在德黑兰召开,海湾阿拉伯国家派代表与会,标志着伊朗外交已打破孤立。对伊拉克几年来受到严厉的制裁,海湾阿拉伯国家也深表同情,呼吁联合国放宽石油换食品计划,早日结束对伊拉克的制裁。除此之外,海湾阿拉伯国家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加快建立海湾共同市场和统一关税的步伐。
与此同时,美国今年在海湾地区遇到严峻挑战,处境十分窘促。
海湾战争后,美国在海湾地区推行“双重遏制”政策,对伊拉克和伊朗进行禁运和封锁。但几年来的事实表明,美国这一政策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其最明显的例证,是9月法国道达尔集团与俄罗斯、马来西亚合伙对伊朗石油天然气的投资协议。这份合同额高达20亿美元,给美国“遏制”政策当头一棒。美国政府威胁要以达马托法为依据对道达尔实行制裁。法国政府据理反驳,欧盟表态作道达尔的后盾,对伊朗实行“批评性的对话”政策。最后白宫不得不放弃制裁。
年初,美国和伊朗曾在海湾水域军事对垒一阵,但9月奥尔布赖特海湾之行时对伊言词明显缓和。此后,又传出美国不再支持伊朗反对派的消息,美国助理国务卿英迪克说,美国的海湾政策目前“正经历一段走着瞧的过程”。美国前中东特使默菲透露,白宫将把目前对伊朗、伊拉克的“双重遏制”政策调整为“区别遏制”政策,准备对伊朗网开一面。
围绕武器核查风波,美国与伊拉克近来展开新一轮紧张对抗。这是下半年海湾局势的焦点。为逼迫伊拉克接受有关制裁条款,美国紧急调兵遣将,摆出一副动武的架势,却又不敢贸然下手。今日之海湾局势,已不可与往日相比,美国汇集不到当年海湾战争时的国际支持,法国、俄罗斯公开反对美国对伊采取军事行动,广大阿拉伯国家更不赞成美国再次打击自己的穆斯林兄弟。五角大楼欲战不得,欲罢不能,相当窘迫。
海湾是全球能源供应处,是各方必争之地。现在,邻近的中亚地区成为仅次于海湾的大产油区,更增添了局势的复杂性。美国为维护自己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并以此染指中亚,绝不会退让一步,而欧盟、日本和俄罗斯在海湾也有经济利益与传统势力,因此,未来的海湾形势将是缓和与危机并存。
(本报阿布扎比12月20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贸公布去年全球贸易排行榜
我服务贸易进口排名前移四位
新华社日内瓦12月19日电(记者李敬臣)世界贸易组织19日在这里公布了1996年世界贸易排行榜。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十一大货物贸易出口、第十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和第十六大服务贸易出口地位。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排名前移了四位,从上一年的第十六位升至第十二位。
世贸组织1996年世界贸易排行榜包括货物贸易进出口居世界前50位的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以及服务贸易进出口居世界前40位的国家和地区的排名。
货物贸易出口居世界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中国香港、比利时/卢森堡。货物贸易进口居世界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香港、荷兰、加拿大、比利时/卢森堡。
世贸组织还将欧盟15国作为一个贸易区进行了另外一项排名,在这一排名中欧盟的贸易额不包括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根据这一排名,货物贸易出口前10名的排名如下: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香港、中国、韩国、新加坡、中国台北、墨西哥。货物贸易进口前10名的排名为:美国、欧盟、日本、中国香港、加拿大、韩国、中国、新加坡、中国台北、墨西哥。
在服务贸易方面,出口居世界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西班牙、中国香港、比利时/卢森堡。进口居世界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是德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奥地利。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货物贸易额突破五万亿美元
据新华社日内瓦12月19日电(记者李敬臣)世界贸易组织19日在这里公布的1997年度报告说,1996年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首次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达到511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
报告指出,尽管1996年世界货物贸易比1995年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低于前两年,而且增幅下降的程度比多数贸易观察家所预料的还要大,特别是亚洲进、出口增幅的下降幅度更大。
1996年,亚洲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309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远远低于1995年18%的增幅,而且在世界各地区中增幅最低。亚洲货物贸易进口额为13180亿美元,增幅为5%,也大大低于1995年23%的水平。


第7版(国际)
专栏:

  克隆羊带人类基因 分泌奶可提取药物
新华社华盛顿十二月十九日电(记者谷利源)据今天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报道,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两头带有人类基因的克隆绵羊“莫利”和“波利”。这一成果可使人们在几年之内培育出大批同样的绵羊,并从它们的奶中廉价获得大量药物或其他化合物。
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报告说,他们今年曾经用成年绵羊的体细胞培育出克隆绵羊“多利”,而“莫利”和“波利”是由绵羊胎儿的细胞培育成的。它们之间更重要的区别是“莫利”和“波利”带有人类基因。这种带有人类基因的克隆绵羊分泌的奶中会含有治疗血友病的蛋白质因子9。
参与培育“莫利”和“波利”的伊安·威尔穆特说,培育这两只绵羊的方法是“细胞核转移法”,这与当初培育“多利”的方法一样。科学家用绵羊胎儿的细胞核替换一头母绵羊的卵细胞核,然后把这个新合成的卵细胞植入另一头作为“代理母亲”的绵羊子宫内,使其发育成含有植入基因的新一代。负责产生蛋白质因子9的人类基因就移植在绵羊胎儿的细胞核中。
“莫利”和“波利”是今年七月诞生的,再过几个月就能够产奶,届时科学家们就能知道所移植的人类基因是否得到了表达。参与这项研究的阿兰·科尔曼说,他们今后的目标是要找到一种能够对哺乳动物随意加进或去掉某些基因的新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