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征文

  岳阳楼诗文记
刘征
江山胜境所以引人入胜,有两个因素:一是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一是韵味深长的文化内涵。二者有其一已美不胜收,兼而有之,要让人如痴如醉了。岳阳楼就是兼而有之的。
今年秋天,应岳阳诗社之约,得以登斯楼以四望,圆了多年的梦。仰三楚长天,揽洞庭秋涛,吊汨罗骚魂,抚湘祠斑竹,已令人低回忘返;披览有关岳阳楼的历代诗文,更是至高的享受。管理处赠我一本介绍岳阳楼的书,书中收录了自北宋迄今的文章(包括记、序、赋、散文等)三十多篇,以及南朝迄清末的诗词六十多首,虽不能算全,已使我免于翻检之劳而有纵览千秋之便。
阅读吟味这些诗文,仿佛重踏历史的足迹,仿佛谛听人间的风雨,仿佛看见一代代大文学家或喜或忧或醉或醒,面对湖山吐属心声。仿佛我置身其间,为他们烹茶磨墨捧砚展纸。这许多诗文中,历古常新、至今广泛传诵的首推杜甫的五律《登岳阳楼》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所谓“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一楼”。
杜诗写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评者以为“壮伟前人所无”。但,理解至此还不够。
杜老弃官入蜀,飘泊西南的十个年头里,寄食故人,穷愁潦倒,已无回朝为官的希望,成了“弃物”。但他仍以炽烈的热情关心国家大事。他在夔州(奉节)写下的《秋兴》、《诸将》、《咏怀古迹》、《登高》等,是他七律创作的新的高峰,也是唐代律诗最辉煌的杰制。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他放舟下峡入洞庭泊岳阳城下,已经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他患半身麻痹和老年气管炎,视力也减退,靠饮药维持生命。他心爱的小女在半路上夭折了,只好草草在岸边埋葬。散了架的乌皮几用绳子捆着,一身破旧的衣服寸寸皆是补丁。住不起旅馆,只能以船当作“浮家”。但此老没有消极,反而爱国之情更加强烈,吟咏之声更加雄强。这就是我们的大诗人杜甫!他还写了一首《泊岳阳城下》:“江国逾千里,山城仅(读去声,不只)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不可料,变化有鲲鹏。”大气磅礴,高唱入云,何曾有半点伤感和颓唐?天真的诗人,还梦想此度南征会有鲲鹏巨变,真是可爱得紧!
记得1979年冬天,我穿三峡泛大江而东,走到连通洞庭湖的城陵矶恰是傍晚。我扶着船舷,望着被夕阳染成紫铜色的滔滔江水,不禁想起一千多年前由此南征、客死汨罗江畔的杜甫,心中恻然,写下一首诗:“关情黎庶斥朱门,老病朝堂弃芥尘。吴楚波涛迷死地,汨罗风雨共骚魂。十年但笑青蝇涴,万国争传白雪音。船过城陵一怅望,片帆高拂洞庭云。”结尾诗意的高扬,就是受杜诗的感召。
《登岳阳楼》是热情的迸发,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是理性的思考。“先忧后乐”不仅是封建士大夫立身的规范,而且超越时代,也是现代公仆理应做到的。可惜,而今这样的公仆固然不少,但是先乐后忧、乐而不忧,甚至因求自乐而贪墨、而枉法、而残民、而祸国的不是并未绝迹吗?这篇记一直像火炬点亮亿万人心中的希望,至今不衰。
范仲淹不是潦倒的诗人,是有建树的、杰出的政治改革家和军事家。他身居高官而持家俭素,乐善好施。他不畏权贵,力主改革,关心民间疾苦,兴修水利,减轻赋税,得到老百姓的敬爱。“先忧后乐”,他是言行一致的,这更增加了《岳阳楼记》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范公不曾亲登岳阳楼,文章是应谪守巴陵的好友滕子京之请,在他谪居邓州(今河南邓州市)时写的。而今邓州就范公的故居建立了纪念馆。去年是《岳阳楼记》写作九百五十周年,春天曾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秋,我过邓州,特地去访纪念馆。那天大雨如注,杳无一人。我立在没脚深的泥水中,擎着一柄破伞,在传为范公作记之处的春风堂前默默致敬。有诗道:“千秋一记寓高情,此老胸涵几洞庭?九百五十年过去,清堂依旧满春风。”
而今岳阳楼二楼正中立着一块诗碑,镌刻着毛泽东同志手书的杜老登岳阳楼诗,黑色大理石衬托着龙腾蛇走的草书金字。楼侧建有怀甫亭,匾额是朱德同志的手笔。一楼正中,满壁是清张照书《岳阳楼记》石刻。书写范记,还有宋米芾、明董其昌和祝枝山等大书家的手迹,有的已刻在诗廊。米芾的手迹写在元丰年间,距庆历仅三十多年,可见此记一出就名满天下了。
岳阳楼的诗文是一部文学史。历代作者,如李白、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欧阳修、黄庭坚,不乏震古烁今的大家,可是他们作品的影响远不如杜诗范记来得大。这个现象颇堪玩味。当今各种流派的文学理论家、文学家,特别是诗人,何不留意一二。


第12版(副刊)
专栏:

  阎维文深情送战友
宗正文
军人最重是离别,每逢老兵退伍和军官转业,军人们都喜欢以歌言情,用歌曲表达这一特殊时刻的战友之情,常常情不自禁地唱起电影《戴手铐的旅客》中那首《驼铃》。《驼铃》所表达的固然是战友之情,其旋律也充满依依惜别之感,但影片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歌词含义都与当今的军营生活相去甚远。以唱军歌兵曲著称的阎维文,是战士出身的歌唱家,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和经常深入部队与官兵共同生活的情感积淀,使他一直想为全军将士献上一首更合情达意的“送战友之歌”。
今冬军营又要送老兵,阎维文和摄制组冒着初冬的严寒上路了,为的是赶在老兵退役之际,把这首“送别歌”拍摄成音乐电视,让歌声插上影像的翅膀。大漠戈壁,白山黑水,草原之晨,军港之夜……短短一个月中,他们辗转于黑龙江、甘肃、新疆、福建、辽宁五省区,行程数万公里。陆海空、武警、通讯兵、装甲兵、骑兵……他们的镜头几乎伸向了所有兵种。在哨卡、在海岛、在边防,阎维文走进老兵中间,融入了这个季节独有的汹涌澎湃的感情潮。
阎维文说,参加拍摄的都是现役军人和将退伍的老兵,实景实拍,把场景布置好,情不自禁地真情就流露出来了:“一把拉住老兵的手,真舍不得让你走;这几年咱兄弟的缘分刚开了头,怎么说走你就走。望着咱军营的战友已端起了送行的酒,我们心中所有的祝福都在这里头。啊,再见吧,老兵,留下天各一方的思念,带上你人生这段铁打的风流……”摘下领章帽徽的退伍兵们真情地投入到了歌曲所规定的情境之中。此时此景,说不出是歌感染了人,还是人感染了歌。
“好的歌儿使人产生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回忆。”军营是盛产歌曲的一片沃土,行进时有《一二三四歌》,成长中有一棵《小白杨》,表达心意唱《说句心里话》……正值老兵退伍之际,总政歌舞团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各地方台推出了这部气势飞动、感人肺腑的音乐电视《再见吧,老兵》。这是歌唱家阎维文奉献给全军指战员军旅人生的一支“送行歌”。


第12版(副刊)
专栏:

  文化:血脉之根与精神之火
——夏威夷华人文化采风
艾斐
文化,或许会像水一样是无形的,但文化同时却也像树一样是有根的。政治、经济的转型,很可能是极为快捷的,但文化的转型却注定是缓慢而艰涩的。历史上常常有一种现象:一个朝代结束了,但那个朝代所形成的文化却永远地流传下来,谁也无法阻隔和斩断它。它的教化功能往往是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
这,就是文化的性格,文化的魅力。
去年春夏之交,我在夏威夷考察、访问,对文化的这一性格和魅力可以说是有了更实际、更深刻的进一步认识。
夏威夷是个世界性的移民聚居地,各个民族、各种肤色的人都有。曾任夏威夷州州长的约翰·伯恩斯这样说:“我们是自由的人民……我们是开放的社会……我们欢迎所有人到我们的海岛来做客……我们永远不能让地方排外观念在这些岛屿上有立足之地。”他还说,夏威夷人的传统,就是敞开胸怀热烈欢迎所有希望到这里来的人。夏威夷人在以往的岁月里,甚至甘愿“冒着损失自己所有一切的风险,欢迎白种人、华人、日本人、菲律宾人、波多黎各人和其他人”到他们的岛上。事实上,在夏威夷的百余万人口中,本地人大约只占到百分之十八左右。外来人口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尽管如此,在聚居于夏威夷诸岛的各个民族的人口中,至今仍顽强地保留着自己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文化。居住在夏威夷的华人,约有七万左右。在这七万人中至少有一半是华裔,这表明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好几代了。但无论如何,他们仍旧牢牢地拴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柢上,须臾未超脱。我们在岛上旅行,只要是华人,那气质、那服饰,叫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想瞒都瞒不了,更不用说他们的食谱,他们的院落,他们的习性,他们所读的书和他们的文化素质与文化渊源了,那简直就是深深地铭刻着中华民族的戳记,牢固而显豁。
我们驱车漫游瓦胡岛,发现有的院落不仅砌起围墙,建起门楼,而且那院子的屋舍布局和建筑样式也让人眼熟,与周围的院落房舍迥然不同。一问,才知凡是这种院落,不用打听,全是华人住的。他们的后代尽管生在夏威夷,长在夏威夷,受教育在夏威夷,也从来没有回过中国,但中华文化的血脉却仍旧在他们的血管中流动,在他们的意识中沉淀,他们接受、认同并自觉地延续和发展了这种文化。特别是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准则、思维方式、生活习性、审美情趣等,更是无处不浓浓地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更令人感佩的是,当我们伫立于檀香山市的街头,观看夏威夷人的节日游行队伍时,队伍中居然用很大的牌子擎起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三国人物的画像,擎起写着“炎黄圣帝,高山仰止”、“长城、黄河,是我桑梓”之类的横幅。不用问,这准是华人的游行队伍。
真没想到,我们在烟波浩淼的太平洋深处,在这一群风光秀丽的热带岛屿上,竟然也如此浓重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根与厚土。
在夏威夷瓦胡岛的钻石角,接待处为我们配备的导游小姐,让人一见面就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说起中国来,讲起华语来,我们都同样地饱含感情,都同样地亲切和熟稔。她是广东籍,出生于台湾,现在在美国犹他州民族艺术大学求学,这次来夏威夷实习,正巧给我们做向导兼翻译。她的华语说得非常纯正,甚至比我们还要接近北京口音,是地地道道的普通话。我问:“你在哪学的北京话,这样到家?”她说:“虽然从未去过大陆,更未去过北京,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却是心向中华,心向北京,从小就从录音机和电视里学北京话。啊哈,不会讲北京话,哪配当中国人呵!说也怪,一学就着,你们看,这不,还挺地道的呢!”她笑着沉吟了一下,“同祖同源嘛,骨血里自幼就带着中国文化的根!”
对呀,骨血里自幼就带着中华文化的根。正是这“根”,自自然然地生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是这样,我们中华民族尤其如此。因为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渗入骨血、钻进灵魂的文化渊源。在全中国,在全世界,在所有华人足迹到过的地方,文化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牢牢地、紧紧地把我们聚拢在了一条船上,使我们永远风雨同舟,互励互济,共同朝着理想的目标和美好的未来前进!


第12版(副刊)
专栏:书海扬帆

  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罗国杰
在当前出版的众多少儿读物中,关于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书籍,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少儿背诵精品30000言》,可以说是其中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是从中国古代的极其丰富的文献中,经过精心的选择而编成的。由于作者深谙教育科学并对古代的经典和诗词都很熟悉,能够站在百年树人和培养人才素质的高度,遵循教育规律,顺应少儿的发展心理,倡导不失时机地抓住少儿发展记忆力、开发智慧的黄金时期施教。为此,他们精心设计,着意选编了这本“精品”,使本书具有了相当高的教育价值。本书所精选的诗、文和格言,大都包含着健康向上的内容,使儿童从思维发展的起步,就能沐浴在真、善、美的阳光之下,熏陶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之中,使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认识和吸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提高文化知识和道德素质,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健康的人格。
从本书所选的内容来看,都很有教育意义。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以及“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等,对于从小养成良好的“惜时”观念、培养勤奋思想,有很重要的意义;又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也是很必要的;再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对于培养儿童的劳动观点,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像陆游的《示儿》中所说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话,对于从小培养儿童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有着特别的感染力的。如此等等,也就不再一一例举了。我想,如果能够在很好的教育和启发、诱导之下,结合这些诗、文和格言的内容,让儿童日积月累地学着加以背诵,不但可以养成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而且,对长大以后,在做人处事和学习、工作上,也都是很有好处的。
这本书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它既是一本很好的儿童读物,又是师范学校的教师、学生和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籍。我相信,它的出版,对当前的家庭美德教育以至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一幅肖像胜千言
——观李延声中外名人速写
赵浩生
我非常欣赏画家的用字,他们不说“画”画,而说“写”画;不说“看”画,而说“读”画。“写”、“读”二字实在比“画”、“看”来得更有深度。
严肃的“写”画像写文章一样,需要“呕出心血乃已”。严肃的“读”画,也需要聚精会神地去理解、欣赏,没入入迷的境界。
我不是画家,没有“写”画的经验。但我做过记者,写过不少人物报道。我感到记者写人物报道和画家的肖像速写有许多相似之处。
写人物报道,一定要捕捉到人物的外在面目和内心世界。要捕捉到这一切,一个记者首先要使他所要采访的人物感到轻松自然,既不装腔作势,又不噤若寒蝉。如何造成这种无拘无束倾心长谈的空气,需要特殊的技巧,成功的记者都有他自己的一套秘诀。
和写人物报道比较起来,画家的肖像速写更困难。首先是他要在有限的时间抓住被写人物的特点,寥寥数笔,一挥而就,其所写的人物就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要达到这个境界,像记者写人物报道一样,画家也要有特殊的技巧。
我有被李延声先生作肖像速写的经验,我感到李先生具有高人一等的技巧。
首先是在我被写之前,已久仰李先生的艺术造诣,对他充满信心,因而心甘情愿地任他端详、品头论足。和这样一位笑眯眯的名画家相对而坐,令人感到心旷神怡如坐春风,毫无手足无措的拘束之感。李先生除了具有这种特殊魅力之外,更令人觉得愉快的是,在我们两个相对无言的时候,坐在旁边的李夫人还不断跟我聊天儿、讲故事。她的绵绵软语和画家的轻轻笔触,交织成一种具有魔力的催眠曲,完全解除了我的心理武装,使我不由自主地把我自己的外在面目和内心世界完全暴露出来。
在肖像速写中,被写者的内心外表完全暴露在画家面前,画家寥寥数笔的肖像,也把画家的艺术功力完全暴露在画纸上。因为是肖像,是速写,在时间上没有推敲的余裕,在技术上不能泼墨、涂抹。寥寥数笔,纤细毕露,没有藏拙取巧的余地。作品写成后,像就像,不像就不像,内心外表姿态神韵一目了然。但肖像速写的像,既不像照像,又不像工笔人物,也不像光色逼人的西方油画人像,而是一种用温柔敦厚纤巧飘逸的线条,融合中西技巧所描绘出来的富有人情味和幽默感的作品。只有有艺术自信的画家才敢作肖像速写,只有挥洒捕捉运笔如神的大师才能写出令人拍案惊奇的肖像速写。和记者所写的人物报道相比,一幅成功的肖像速写,代表了文字所不能表达的千言万语。
读李延声的肖像速写,实乃一大快事。画为名人、名人为画,肖像题跋,相得益彰,传神之笔,尽在其中。(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漫谈

  记者的“派”
罗雪村
一位大报记者不久前到西南某县采访,他是乘长途汽车去的,住的也是小旅店。尽管他的证件齐备,当地同志仍疑惑他是否真记者,便打电话到报社核实。由此想到近些年不时有被曝光的假记者就是凭借装模作样的大派头招摇撞骗的,正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假作真时终归要露馅,而真又为何被视为假?“现在的记者下来采访坐公共汽车、住旅店的少了。”一位基层同志的话道出了原由。近年来,随着各种会议、活动请记者之风渐盛,且接待规格越来越高,使得一些记者的派头也越来越大:采访前要先给下面打招呼,远途必飞机,下榻必宾馆饭店,有的甚至声明非三星级以上不住,出门只坐“卧的”,打“面的”恐嫌跌份栽面……一些基层同志见这样的记者多了,自然误以为记者就该是这样的“派”。
我们常讲记者要深入生活,要贴近群众,但宾馆饭店出入久了,飞机卧车舒适惯了的记者,身上就难免不带有娇气、傲气,在与普通群众的关系上就容易错位,不觉中疏离了广大的读者、听众和观众。
其实,许多重要的有价值的新闻多蕴藏于普通群众的生活中,正所谓,离群众越近,离真理也越近,因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但现在普通群众多生活于条件较为一般,甚至较差的地方,记者惟有以普通人、平常心和不畏艰苦的态度去“身入”群众的“心境”中,才能听到普通群众掏心窝子的话。当然,我们的干部,我们的作家,一切所谓“上边的”人,不都应当如此吗?


第12版(副刊)
专栏:

  大地书讯
谭仲池的散文集《风雨人生路》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闻一)
谢明德的文学评论集《问津集》最近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力)
祁人的诗集《鲜花与墓地》已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一文)
刘彦生的诗集《恋人桥》已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闻立)


第12版(副刊)
专栏:

荒野的北国(油画) 普什金(俄罗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