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传统意蕴和现代构思的结晶
——歌舞节目《黄河的故事》赏析
主持人: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故事就像黄河的浪花一样多得数也数不清。中央电视台旋转舞台江河湖海系列中的《黄河的故事》,今年10月在韩国汉城举办的第三十四届亚广联大会上一举夺魁,荣获了娱乐类节目的最高奖项——文化放送亚广联娱乐奖,这是我国的歌舞类节目首次获此殊荣。有趣的是,这部片子的主创人员在创作这部片子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拿这部片子去参加评选,也没有想到会获奖,他们只是想把这部片子做得好看、耐看一些。看来成功的机遇永远属于那些重实力而轻功利的人们。
王冼平(《黄河的故事》编导):当观众看到《黄河的故事》这个片名的时候,主观印象总感觉它的艺术风格,应该像黄河水一样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可是直到把片子看完,也没有看到奔腾黄河的一滴水。其实,这是区别于自然界的黄河,我们以歌舞乐的形式向观众展示的是黄河的文化和黄河的精神,这也许比观众希望看到的黄河波涛可能更有意义。这也是我们的创作初衷。
我们在编创片子时,进行了精心的艺术构思,努力使其以比较舒缓、和谐的节奏流程演绎黄河的故事。开篇的叠画可以视为“序篇”,优美而富于寓意。结尾的画面预示源头的述说段落的暂停,承上启下,不妨看成是“尾声篇”,言尽而意未止。
第一、二两个节目,(舞蹈《黄河的故事》、歌曲《青藏高原》)是对黄河品格的赞美。从《花儿与少年》、《康定情歌》与《丝路花雨》(舞蹈)的细腻抒情中,黄河故事便油然进入了“发展篇”阶段,青海、四川、甘肃的民风民俗跃然入画。终于在《阳关三叠》的琴、胡、合唱交叉中达到节目表现的“高潮篇”,在综合艺术手法的烘托下,怀古之思与现代激情融会为扣动人心的华彩乐章,节奏、音响、角度、画面等的反复变化构成了最有感染力的艺术氛围。
任卫新(中国广播艺术团词作家):传统的文化艺术必须用现代的表现手段才能够赢得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看了这个节目之后,我首先感觉到这是一个艺术的黄河。黄河流淌了这么多年,不同的专家,不同的社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在各个不同的时期,都一直在关注着黄河,解释着黄河。但《黄河的故事》却通过艺术的手段重新为我们打造了一条黄河。这里面有诗词,有歌曲,有音乐,有舞蹈。既有现代的也有古典的,打破了时间界限,又在地域上进行了规范。虽然我们没有通过画面看到黄河在流淌,可是我们依然能感觉到一条艺术河流源源流淌在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电视艺术给我们造成的感染力。
《黄河的故事》在技术制作上又是有所节制的。它在空间与时间、外景和内景的关系上,既考虑到保留传统文化的质朴韵味,又要使其与主题、风格、手段相融合。因为本质的东西如果完全被技巧掩盖了,那就会削弱该片的感染力。而该片的编创人员是具有一定艺术功力的,《黄河的故事》给了我们质朴而又精美的艺术享受。
邓在军(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黄河的故事》突破了舞台艺术片的局限,大大拓展了电视艺术片的表现空间,也给观众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个想象空间,从藏族双人舞开始,观众就可以想象得到雄鹰展翅的雄浑气魄。另外,黄河母亲河,是一个宏大深远的主题,这部片子又是用最早流传于黄河流域为人们所熟知的一首民歌做串联,我觉得这不但使歌曲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也使观众获得了新的理解。这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才产生的强烈生命力。有时歌舞艺术片容易流于拼盘式、杂烩式的老套套。但《黄河的故事》流畅、和谐地融成了一个整体,而且又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相对独立。它像黄河波涛一样层层推进,这使黄河的主题有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力度。
王世光(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院长):这个片子的选题非常好。在一个不大的篇幅里面,它选出了代表我们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一些精品,这些精品放在一起,基本上概括了我国西北几个主要民族上下几千年和辽阔地域的特色文化,表达了民族文化的一种气质。这种创意使大家在非常轻松的欣赏中,不经意地体验到了其中的文化品位,这是它的成功之处。
周国安(《音乐周报》副总编):这个题材是严肃题材,但是显得并不刻板,不那么沉重,给人轻松活泼之感。
就《黄河的故事》的整台节目而言,是遵循温火有致、不急不躁的原则的,没有更多强求接受的味道,但能达到浸润人心的效果,这和节目宏大的表现对象是相一致的。在整体的节目表现上,都选取的是颇有文化内涵和时空感的内容,于是我们最初对黄河的故事应是传统“故事”叙说的误解,被优美的、确为关于黄河文化内涵的艺术表现冲散了,那《青藏高原》的熟悉旋律把我们带入辽阔苍茫的神奇世界——母亲河发源地的亲切内心感触悠然产生,相当辽远的时空距离被歌声的穿透力打破了。由于精心选择的节目本身就不仅仅是一首歌或一个舞,而是地域的表征,单一节目的透射力已经超越了其自己,而建构在丰厚文化内涵之上的节目表象(情歌、丝路花雨、古关卡、兵马俑等)何只是动之于感官,还触发观众的缕缕神思、悠悠怀想。表象与意蕴在这里得到了统一。
冯双白(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这是一个歌舞片,可是它超越了一般的歌舞,它把歌舞的艺术放到了黄河里面,放到黄河那样一个大的文化背景里去表现,所以确实可以说它是黄河的艺术,也是艺术的黄河。它把我们带有深厚民族文化的歌舞还原到产生它的黄河源头去了,还原到大自然的环境里面去了,这是很有个性的。同时,在这个片子里,歌舞是它的一个载体,是表达感情的载体。黄河源头上的每一个点、每一个节目都选择得非常好,既是大家熟悉的,又使大家觉得很新鲜。这个片子在传统和创新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说到黄河的文化我们一般想起,我们见过的舞蹈,听过的传统民歌,但这个片子不是为了告诉我们黄河的源头有哪些歌,有哪些舞,它通过传统歌舞和现代歌舞的结合,给了黄河源头那些传统歌舞一些新的解释,并且把舞蹈形象和音乐结合起来,这是大家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编创人员做这个节目的时候,不是为了拿国际奖而做,所以作品做得特别自然、轻松,创作人员这种自由的心态,是它成功的内在原因。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副主任):《黄河的故事》用“虚”、“实”相融的手法,传扬出舒展自如的民族文化浑厚气韵。在片头,巨大火红太阳与清纯少女、坐禅般人像相交叠的画面,为节目的展开铺就了象征的“寓意”。紧接着寻找黄河源头的实况插入画面,于是,我们就始终被牵拉在“虚”(艺术的舞台表演)和“实”(寻找黄河源头的事实)之中,感受艺术美的魅力。实际上,单论关于黄河的知识和单个舞台歌曲、舞蹈,观众不见得会有特别的感受,比起已有的黄河专题片来,《黄河的故事》里的介绍穿插未必能与之相匹敌;比之一些精美的音乐电视制作节目,《黄河的故事》的七个舞台节目也肯定不是个个出类拔萃。然而,用巧妙和谐的构思把它们联系起来,却是编导者的艺术创作。于是,《黄河的故事》便大气与细腻糅合,实景与舞台交织。在作为主体的七个节目中,有精选的有关黄河源头四川、青海、甘肃内容的,也有民俗牧歌式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优美的歌舞中讲述关于黄河的“故事”,这样的构思不值得赞赏吗?此时,所谓“黄河的故事”其实就是流荡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美的旋律,传扬在人们心底的理想精神了!艺术之“虚”和表现之“实”融会一体,创作者的构思完满地得以实现了。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感人的《潘汉年》
何启君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为中国电视艺术的历史,写下了辉煌的一笔,为中国人民作出了新的巨大贡献,近来制成并上映了电视连续剧《潘汉年》。
这几年,电视剧越来越多。其中,俗气而又浅薄、乱侃胡编的,不少。高尚的、动人的、有价值的,也有。
一部崭新的艺术佳作——《潘汉年》,展现在我们面前。
潘汉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革命家。他有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活。然而,他的生命结局,却有悲剧色彩,历史永远为之感叹!
让这位伟大的英雄,活起来!让他的英魂,走到我们的眼前!
国家安全部、广播电影电视部,下了决心,把这位民族骄子的生前风采,以艺术品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可不是可以随意涂抹、胡编乱造的事,这是庄严的使命。杨伟光和剧作家张天民,找上导演朱一民,开始了艰苦的跋涉。他们决心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精神——党的光荣的艺术传统,塑成一部真实的、而非戏说式的艺术精品。
安全部,革命老战士们,把一批批秘藏的史料,交给这几位艺术家。这其中,有潘汉年的亲笔自传、口供,以及当年的电文、档案,加上还活着的老战士们的生动记述,好多好多,都是些血和着泪的史实。
编剧、导演,同英雄的扮演者王华英,一面挥洒着泪,一面刻意把这些史实、这些英雄的事迹一一再现。
我,一个七十八岁的老人,夜夜在电视机前看着,目光离不开荧屏,心灵被紧紧系着和吸引着。我感到一阵阵心的震颤,随着烈士们一个个出现,一个个壮烈场景的展现,那在虎穴里、虎口中的搏击,我既惊骇又感叹。
我内心不断地咀嚼着毛泽东的那句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想,人民共和国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这部感人的史诗,先后出现了几百个人物,正面的、反面的。一些英雄,我似曾相识。其中的周恩来,我曾在他直接教诲下度过三年时光,像廖承志、刘少文、老太爷,我都熟悉,相识。
我认得老太爷,真的。1942年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我见过一位从延安派到蒋管区或日寇沦陷区,到虎穴中从事隐蔽斗争的神秘老人。他,我们都称之为“老太爷”。这位老太爷,和我党的情报首脑李克农是老同学、同乡,同一个战线上的战友。他曾同我娓娓而谈,讲过不少传奇故事,都是鲜活的人和事。不久,他不见了。到哪里去了?也许是去了日本铁蹄下的上海,也许是去了敌我斗争的前哨——香港。
这部艺术的新花,并非一种轻松消闲的欣赏品。它,当然是令人神往的艺术品,可是它有勾人神魂的魅力。它让人看了受益,让人边看边想:人,人生,究竟应当怎样?做人要做怎样的人?走路要走怎样的路?
洗一洗我们的心吧!像潘汉年那样,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千言万语,凝成一句,伟大的艺术品,就是有益于锻铸人的灵魂的,伟大的艺术家,应当是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神圣天职的!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强强合作效果显著
在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上,一批独具艺术魅力的剧目是一些剧团改革用人制度,打破地域、院团界限,集中优秀人才创造精品的结果。
现代京剧《香江泪》以恢宏的气势,新颖别致的唱腔设计,再现了九十八年前香港“新界”人民共御外敌、宁死不屈的故事,表现了“在那屈辱的年代,有着不愿屈辱的人,不甘熄灭的魂”的爱国主题。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受到观众的称赞。《香江泪》就是打破区域界限、从军内外引聘人才之作。编剧之一的刘星是在戏曲、影视等创作领域屡获殊荣的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副团长,导演是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的编导室主任王群,作曲为北京京剧院的朱绍玉,中央戏剧学院的徐翔、赵伟月、王宇刚分别担任舞美、服装、灯光设计,加上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自身已有的十二个国家一级演员,于是群芳荟萃,各展其能。这种强强合作的方式使该戏获得了明显的优势。 (刘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歌剧舞剧俏京城
本报记者刘玉琴
1997年,我国大事云集,但首都舞台上轮番上演的高品位的中外歌剧、舞剧,依然构成一道耀眼的风景。今年3月起在北京拉开帷幕的’97中国国际歌剧舞剧年,随着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大剧院芭蕾舞团《胡桃夹子》那委婉动人的最后一个音符的终止,将于1998年1月3日降下帷幕。
旨在进一步发展中外艺术交流,促进我国歌剧舞剧艺术事业发展的’97中国国际歌剧舞剧年,是文化部和广电部联手举办的。此次活动中第一个出场亮相的是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芭蕾舞团的《天鹅湖》。紧接着,中芭团的《红色娘子军》,上海歌剧舞剧院歌剧《卡门》,辽宁歌剧院《苍原》,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青春祭——为了忘却的纪念》,重庆歌剧院《巫山神女》等也相继登台。一批外国经典剧目,如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费加罗的婚礼》,朝鲜血海歌剧团《凤仙花》,日本花柳千代舞蹈研究所《大敦煌》,以色列芭蕾舞团《灰姑娘》,瑞士日内瓦歌剧院芭蕾舞团芭蕾舞片段精品等,亦都如朵朵奇葩在舞台上竞相盛开,为观众提供了精美高雅的艺术享受。此次演出活动除了在北京举行以外,还在上海、天津、广州、沈阳、南京、长春等二十多个城市进行,共演出三百四十余场,现场观众达四十三万人次。
歌剧与舞剧都是文化艺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97中国国际歌剧舞剧年,通过相对集中的中外优秀歌剧、舞剧作品的展演,对广大观众进行了审美价值取向的积极引领,高品位的审美群体得到了熏陶和培养,而这正是高雅艺术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各个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是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得以发展的。当代信息社会,虽可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传媒工具进行文化交流,但是高品位的剧场艺术,尤其是经典剧目的演出与交流,依然不可或缺,难以替代。所以,’97中国国际歌剧舞剧年活动的举办,是文化工作者在新形势下依循文艺发展规律进行实践的开拓性举措。
此次活动以演出为主,同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专业交流和教学活动。’97中国国际歌剧舞剧年,对我国艺术工作者和广大观众了解世界歌剧、舞剧的发展成果和动向,促进我国歌剧舞剧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附图片)
(下图为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剧照)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鲜活浓郁的泥土气息
——看高甲戏《金魁星》
刘彦君
福建省晋江市高甲戏剧团在挖掘传统剧目基础上改编演出的古装喜剧《金魁星》,在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上一展风采之后,日前又登上了京城舞台。它再一次把许多久已潜迹的优秀表演程式和身段恢复在观众眼前,不仅为当代戏曲画廊提供了独特的舞台风貌,而且使人们嗅到了闽南侨乡特有的鲜活、浓郁的乡土气息,令人观来耳目一新。
不同的剧种,在它们不同的发展路途中,形成了不同的表演特点。高甲戏则以丑角的表演最为闻名,其中最为醒目的又是它的女丑艺术。高甲戏的丑角特别是女丑的表演火爆、热烈、夸张、幽默,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它之所以形成这种特点,得力于闽南侨乡人风趣、诙谐的天性,得力于闽南民众朴实、质拙的感情基调。它的特点就是它的传统,也是它的财富,是使它得以独立于全国戏曲剧种之林而别树一帜的风格基础。
《金魁星》是1987年经八十老人柯贤溪口述记录下来的传统剧目,同样以女丑的表演为特点。剧作家伍经纬对它进行了加工改造,但仍然保留了充分的民间艺术的特征。女主人公花婆作为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市井小民,自己穷得三餐不继,却为穷秀才王赞无盘缠进京赴考而发愁,穷急无奈之中,她竟然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去偷何相国的寿礼。她自有她的逻辑:反正他的财物也不是自己挣的。不想弄巧成拙,害得秀才锒铛入狱,为了救秀才,她又假冒秀才的婶婆反告何家赖亲,直闯公堂作假证,用了一系列的促狭手段……花婆为人解难、成人之美的善良用心,却通过一些市井惯技来实现,手段与目的之间形成错位与反差,于是就产生了喜剧效果。喜剧效果建立在人物性格的基础之上,建立于人物处理与环境关系的特殊方式之中,因而流露得自然贴切。这种处理,拆毁了崇高与卑贱之间的桥梁,拉近了主人公与观众真实感情之间的距离,给人带来亲切感和浓郁的乡土味。
看这部戏,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人物都是普通的市井小民,或者是经过小民化处理后的上层人物。这些形象的集中陈列,为我们提供了市井民众的视野和心态,别具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
由于改编者特意保留了这一剧作的原有性格基调,就为它传统表演手段的展示提供了合宜场所,使得花婆的扮演者赖宗卯得以将柯派女丑艺术的精华呈现在舞台上。花婆一出场,就以其艳俗的装束、火爆的动作、风趣的语言抓住了观众。舞台上的花婆,虽然年过半百,但身着绿衣绿裤粉坎肩,脚穿翘尖红鞋,脸上重重地涂脂抹粉搽口红,细挑的眉毛弯又长,外加发髻上斜插一朵大红花,打扮与年龄相映衬,产生浓郁的幽默、风趣感,构成了独特的民间艺术审美效应。花婆的舞台动作都十分夸张,欢快轻盈的台步、婀娜屈伸的体态、泼辣娇娆的舞姿,尤其是灵活传情的眉目,处处表现出她奔放开朗的性格、热情爽快的气质。赖宗卯借助花婆形象在舞台上表现了一系列的女丑绝技,从亮相、坐堂到口白、科步,特别是骑驴摔鞭、算命测字等精彩表演,让人叹赏不已。这些传统的舞台手段,成为塑造花婆这一喜剧人物形象的必要条件,因而观众不仅仅是在看“技”,而且也是在看“剧”,从中感受到更深一层的审美愉悦,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对插科打诨观感效果的满足上。
与花婆的表演相映成趣的,是众多配角夸张的舞台形象与表演。这些极度夸张的表演动作,也许不尽符合一些大剧种所讲究的规范或路数,但却以其独特的面貌,营造着欢快、热烈的场面与气氛,传达着闽南普通民众特有的幽默和奔放情怀。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昔日的李二嫂今日的母亲
——吕剧《苦菜花》观后
郭汉城谭志湘
五十年代,一出《李二嫂改嫁》享誉大江南北,郎咸芬的名字随之为众人所知。四十多年过去了,昔日年轻的李二嫂已是年过花甲,最近在《苦菜花》中她又塑造了一位革命母亲形象,艺术达到又一新境界。
根据冯德英同名小说改编的吕剧,撷取小说部分情节,以母亲与群众共同护卫兵工厂为主线,描写昆仑山区在抗日战争中前仆后继、送子参军的故事。郎咸芬饰演的母亲就是抗日民众中的一位代表。
郎咸芬表演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生活化。她塑造了一位英雄的母亲,但在表演上绝没有故作英雄态,而是于平凡平易之中显其伟大。郎咸芬的表演常常使人联想到农村中那些没什么文化,但明事理、慈祥善良、被乡亲们敬重的老妈妈。人物的美是由表及里的,更重要的是她揭示出人物心灵之美。她有一颗母亲之心,爱自己的儿女,更爱革命和革命同志。大幕拉开,身着孝服的母亲坐在织机前,一梭一梭地织着农家土布,大儿子为替父报仇,杀了日本鬼子,逃回家中。母亲闻言,先是一惊,继而取包袱,又从腕上脱下手镯,嘱儿逃命。这一切,她做得那么自然,那么生活,没有瞪大眼睛,双手颤抖,惊恐后复归于平静等夸张的大幅度表演,但观众却感到了母亲的心理变化,同时也感受到她遇事不慌不乱非同一般的另一性格侧面。
如果说前一段戏主要是靠细腻的表演完成人物心理外化,难度较大,那么尾声部分送小儿子参军的戏就更加难演了。母亲依然是坐在织机旁,依然是一梭一梭地织布,依然是与沉重的织机声相伴,依然是送包袱……戏剧最怕场景与动作的重复,而郎咸芬的表演抓人,让人动情,于重复之中有变化,于重复之中使戏剧深化。在这里她牢牢地抓住极为简单的几句台词:“娘送走了你哥,送走了你星梅姐,又送走了你曼子妹妹,今儿个,娘想讨个吉利,不送你了。”演员控制着情感和声音,台词念得很轻,声音很低,但却字字清晰入耳,仿佛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语言,极具感染力。痛苦与坚强,悲愤与坚定相交融,最终给人以坚毅之感,再加之沉重的织机声,仿佛让人听到了母亲那颗怦然跳动的心,使人物于貌似平常之中显其崇高,这种“送子参军”的场面是独特的,也是极具个性的。戏剧也因之转向深沉,耐人品味。
郎咸芬的唱是很具艺术感染力的。当年李二嫂的唱以甘美清醇、轻柔含蓄见长,老实说现在的声音已非昔日可比,但却更为感人,原因就在于她更注重以唱塑造人物,揭示人物的内心。她基本上利用中音区,以结实厚重的唱抒情,表现人物痛惜、怜爱、悲愤等难于尽说的复杂感情,达到了情胜于声、声因之情而美的境地。
郎咸芬塑造的母亲真实、生动、感人,她是大山中的苦苦菜,是冰冻雪压石头埋、含泪开出的苦菜花。她所获得的成功,究其原因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但有一条是值得重视的,这就是为塑造母亲形象,她到昆仑山区寻找“母亲”,和老区人民生活在一起,用她的话说:“如果没有革命老区的那段生活,我演戏心里就不踏实,是老区人民教我这样演母亲的。”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再塑戏剧强省形象
——专家谈福建剧展
日前,素有“戏剧之乡”美称的福建省在京举办的九七福建剧展活动已降下帷幕。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的有关领导和首都戏剧界的专家们对此次活动给予了一致称赞。他们认为,在京展演的五台剧目构思精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福建省新编历史剧、改编传统剧和现代戏三并举的剧目生产方针以及所取得的喜人成果。
专家们指出,话剧《沧海争流》是福建省新时期以来戏剧作品中较为出众的优秀作品。该剧主题挖掘深刻,艺术构思独特。传统高甲戏《金魁星》则寓庄于谐,以丑写美,妙趣横生。闽剧《凤凰蛋》、芗剧《保婴记》、闽西汉剧《俏俏嫂》也都以强烈的创新精神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将戏曲美学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五台剧目集中反映了当今福建戏剧创作生产的整体水平、综合实力和戏剧的生产方向,再次塑造着“戏剧强省”的崭新形象。与会人员还对福建省应加强二度创作力量、努力培养优秀表演人才等问题提出了中恳意见。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南方有嘉木》
——三代茶人史一脉民族魂
一部反映中国国粹茶文化,讲述茶人故事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南方有嘉木》,日前正在江南茶乡杭州加紧拍摄。该剧根据浙江女作家王旭烽荣获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的同名长篇小说历时一年改编而成。和爱广告影视公司、北京市长安文化娱乐中心连同东方红日文化公司等共同投资摄制。
生于清末颓世的杭九斋,风流儒雅,却最终死在烟榻之上。杭天醉生逢帝制崩溃和民国草创的风起云涌的乱世,身上交织着奋发和颓唐的矛盾情结,难以摆脱。到了杭家第三代杭嘉和、杭嘉平兄弟掌家之际,正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因蒋介石的叛变宣告失败,杭家面临着一个更广阔的时代和更复杂多变的命运……华茶的兴衰,茶人的荣辱,与民族、时代艰难前进的脚步繁密交织,血脉相连,描绘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上六十年间有关茶、茶人的文化历史长卷,从而谱写出一曲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正气歌。
该剧除有《正大综艺》前主持人程前扮演男主人公杭天醉外,剧中主演还有徐帆、赵奎娥、肖荣生等,导演刘月。
《南方有嘉木》明年初将与广大观众见面。(马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