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与探索

  周村三思股份合作制
孙云峰孙德
今年10月,当初靠股份合作制起家、如今已拥有4亿元资产的山东淄博市周村区的一家村办企业——山东恒星集团,一举兼并了国有企业淄博铸钢厂,开淄博市村办企业兼并市级国企先河。紧接着,也是一家村办企业——淄博春晖集团,也成功兼并了区属的淄博三益机电设备公司。
这使周村这个早在10多年前就以搞股份合作制而出名的地方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初冬时节,我们来到周村,欲探求股份合作制发展的成果和经验。采访中发现,这里从领导干部到主管部门,从企业到职工,正在搞股份合作制“回头看”活动。区委书记王同和说:“‘回头看’的目的就是要在周村这块全国股份合作试验田里,找出壮苗,扶持好,找出杂草,铲除掉,以进一步完善股份合作制。”
  走出“一股就灵”的误区
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后,是否就会增产增效,发展前景看好呢?这是我们采访中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彭阳乡丝织厂原是乡办集体企业,1992年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至1994年底亏损52万元,同年下半年,乡政府以24万元把企业产权出售转让给原任厂长,实现“集体变私营”的所有制性质转变。但企业只在“股”上做文章,而没在“制”上下功夫,依然“穿新鞋走老路”,结果仍没能扭转亏损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原厂长以原购买价又把企业出售转让给了彭家村委,“私营”又变成了“集体”。彭家村委对该企业真正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经营管理,积极拓展市场,企业两年减亏37万元,成效明显,显现了新的发展生机。
周村区在股份合作制深化改革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区别对待,一厂一策。对规模大、效益好、净资产多的骨干企业,既可以一次性出售,一次转为企业内部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也可以出售大部分资产,形成企业内部职工或法人持大股,国家或集体持小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对小型微利企业,一次性出售,改造成内部职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对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企业,采取租赁、兼并、拍卖或破产的方式,盘活存量;对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横向参股,组建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股份制集团公司。
到1996年底,全区乡镇办以上企业已完成改制157家,占应改制企业的97.5%。其中包括产权全部出售、产权部分出售、授权经营、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制以及破产。
  探索保值增值的新路
某乡砖瓦厂在1995年改制前亏损20多万元。在改制中,若按正常折股出售的办法,乡政府不仅得不到钱,而且还要倒贴。如何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乡政府根据当地的许多大户看好企业的产品销路这一共同点,将砖瓦厂全部净资产向社会公开拍卖。根据评估,报标标底是22.4万元,经过叫价拍卖,最终以29.18万元售出。乡政府收回了集体资产,防止了流失,而企业拍卖后一个月就扭亏为盈,三个月实现利润10万元。
实行股份合作制,防止了集体资产流失,但新的问题又开始出现: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后,乡镇政府又该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周村区通过组建乡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的手段,对出售集体股权收回的资金、镇办企业中10%的集体股以及土地有偿使用费等资产进行运营和管理,从而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王村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对出让集团股权收回的资金,一是以短期借贷的形式投入企业使用,二是根据市场需要,创办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向龙头骨干企业以股份形式进行投资入股,这样,不仅没有使出售产权资金流失,而且通过资本运营,提高了集体资产的利用率,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镇办企业净资产由1992年的1900万元增加到8200万元,增长了4.32倍,镇集体资产收入由1991年的50万元增加到1996年的253万元,增长了4倍,1996年全镇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9.68亿元,比1991年增长了5.8倍。集体经济的壮大,直接受益的是广大农民。镇上修建、改造的公路、校舍等各项社会事业,均为镇集体投资,从未向农民敛过一分钱,该镇农民负担连续三年为零。
  拓展股权流转的空间
在周村这块全国股份合作试验田里,生长着1300余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0%以上,股本总额达13.8亿元。
量大、面广构成了周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最大特色,但同时也暴露出企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弊端,出现了“有群山无高峰”的现象。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股份合作制企业又该向何处发展呢?周村区通过股权流转、产权重组的方式,把目光放在了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企业集团上。
1992年,周村区选择了股份合作制发展较规范的淄博轧钢厂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试点,面向社会直接融资,实行严格的公司制改造。目前,全区已有10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达2.35亿元,吸收个人股7760万元。为加快股权流转,焕发股份合作制的生机和活力,周村股权流转中心正在精心运筹当中。
周村区利用股份合作制的综合优势,在产权重组中,大胆冲破所有制界限,积极推进资产流动和重组,组建起29家紧密型企业集团,促进了全区优势企业扩张,涌现出一批明星村、明星企业和利税大户。目前,在全区10家利税大户中,有9家是股份合作制企业。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经营之道

  “森达”的市场观
建仁
市场上排山倒海的鞋产品把全国众多的制鞋厂家压得喘不过气来。然而,江苏森达集团却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日产万双仍然供不应求。问起其中缘由,森达人的回答是:森达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重要一条,是坚持在买方市场中创造卖方市场。
  供过于求里也有供不应求
今年年初,森达的董事长朱湘桂冒着严寒,先后5次奔赴北京、沈阳、西安、兰州、广州等26个城市考察皮鞋市场。他看到许多顾客从这个柜台转到那个柜台,从这个产品挑到那个产品,最后还是空着手走出店门。朱湘桂跟上去,询问不买的原因,顾客回答,没有合适的。他想:市场上皮鞋排山倒海,绝大部分品种无人问津;而另一方面,去商场买鞋的顾客又很难找到自己合适的产品。无效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才是这种现象的本质。于是,他决定将1997年定为森达的“有效供给年”。
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朱湘桂一次次组织设计、销售和生产部门的干部,分组考察全国市场,从南海到北疆,数百个大中城市,一个个过滤;同时,要求24个分公司、200多个办事处和400多名驻外人员分别在1000多家大中型商场搞消费者调查。数十万张问卷,数百万条信息,经过综合分析,终于产生了一个新的发展策略,即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改变过去靠男鞋单独称霸市场的局面,高薪聘请意大利、台湾女鞋设计专家开发森达女鞋产品,如今森达女鞋产量超过100万双,撑起集团销售的半壁江山。二是风格分流,中国幅员辽阔,东北、西北、中原、华南鞋类产品风格差异很大,根据这一情况,设计部门分设5个对应科室,开发风格不同的产品。三是档次分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消费森达皮鞋的欲望,他们在稳定高中档皮鞋生产的基础上,一方面引进国外的胎牛皮、袋鼠皮、鸵鸟皮和鳄鱼皮生产特高档精品鞋,以超过进口皮鞋的档次品位开发高消费群体;一方面又利用国内优质材料,替代进口,降低成本,生产价廉物美、款式新颖的皮鞋,满足中低收入消费群体的需求。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利用淡季,替统一着装的部门生产工作用鞋,开拓新的消费群体。五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分流,尽管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仍然辟出车间生产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森达皮鞋的市场应变能力。
  在市场建设上下功夫
去年底,朱湘桂在北京、上海等地搞市场调查,听到这样一种反映:都说森达皮鞋好,就是找不到。
今年初,他向业务员、分公司经理和销售总公司领导成员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强化森达的市场建设。一是柜台形象的树立,森达所进的每个大型商场要有最佳的位置,最大的柜台,最美的形象,最高的销售;二是户外广告的设置,在每个大中型城市都设立路牌、大型霓虹灯,发布森达广告,在重点城市兴建森达广告景点;三是要求各办事处强化服务功能。
为了保证市场建设快速到位,朱湘桂把10名副总经理中的8名强将下派到销售公司任分公司经理,要求他们建好一方市场,带出一支队伍,办好一个公司,探索出一条经验;同时对营销队伍进行大幅度调整,调进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和有经验、有事业心的骨干,招标录用,签订合同,抵押上岗。
这几着棋使森达的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森达已做到产品销到哪里,形象就树到哪里,优质服务就推行到哪里,销售量就迅速上升。据国家轻工总会、内贸部商业信息中心调查公布,森达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高达29.31%。
  一区一策提高市场渗透力
了解森达的人都知道:森达的产品覆盖30个省、市、区,其中20多个省会建立了分公司,地级以上城市都有办事处,还出口美国、日本、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国内外大市场,朱湘桂逐步感到:采取一种办法、一个模式已很不适应要求,市场的规律是共同的,但国内外市场这么大,区域这么多,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
朱湘桂在陕、甘、宁考察,发现西北地区是商业初兴阶段,人们对大商场很信任,觉得在这里名城名店非进不可;在辽、吉、黑考察,发现东北地区是鞋产品的集散地,人们追求时尚,产品越是新潮,系列越齐全,宣传的力度越大,效益越好;在苏、浙、沪、闽考察,发现这里的消费心理已经比较成熟,人们买高档产品,不一定全到大商场,县城、中小城市的精品店里的精品销售同样很好。
为了适应不同区域的特点,朱湘桂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要求北方公司继续发展进名城、入名店战略,在名城名店中争份额,通过名城名店的销售带动中小城市的消费;要求南方公司守住名城名店的同时,开辟第二条战线,大力开发县城、富裕集镇和地级城市的销售。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武汉公司过去统管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年销售额只有三四百万元,去年裂变为武汉、合肥、长沙三个公司后,每个公司都利用适应本地特点的办法开拓市场,这三个公司今年1—10月份回笼资金已超亿元。森达的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生产与销售的衔接水平大幅度提高。
今年前10个月,森达集团实现利润8000多万元,税金3000多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7%和80%。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老乡月谈

  话说“怕做广告”
沈永昌
某乡镇企业产品在市场调查中颇有销路,有人提出做做广告,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而厂长却说:“广告不能做,做了企业会吃不消的。”问及原因,原来广告一出去,企业知名度提高了,就会遭来揩油者上门,有的要吃要喝,有的伸手要赞助,更有的变着法儿摊钱摊物,岂不是自惹麻烦。
厂长怕做广告的理由虽然有点片面,但内中确有隐情。各种摊派向企业伸手,使企业已到了苦不堪言的程度。据有关部门对某市的乡镇企业的负担进行调查,各种税赋和名目繁多的社会开支,再加上各种捐款和摊派,共计达68项之多,其中2/3是不合理负担。越是知名企业,负担越重。在这种状况下,厂长对企业做广告心存余悸,是可想而知的。
但话要说回来,企业的产品做广告,是宣传企业、宣传产品,促使产品占领市场的一种手段;适销对路的产品,通过媒体广而告之,是能获得较佳经济效益的。国际知名企业大多把利润的30%作为企业的广告投入,以获取更多的收益。
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们,大可不必“怕做广告”。做广告后引来的“伸手者”,也并不可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就是管住那些“伸手者”的最好法律武器。当然,政府有关部门也应严格执法。只要我们把《乡镇企业法》广而告之并严格执行,“伸手者”就会望而却步;企业的厂长经理们,该为企业的产品做广告的,还是大大方方地做广告,宣传企业、宣传产品,让适销对路的产品尽快占领市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企业风采

  为了民族品牌的诞生
——春风集团研制PBT材料纪实
□柏川利民润地
冀南平原,衡水湖畔。一座现代化的工厂在这里拔地而起,高大宽敞的厂房,高速运转的微机调控流水线,无不充溢着现代化的气息。这就是春风集团科兴光缆材料厂。令人赞叹的是,就是这家乡镇企业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制开发出了光缆松套管PBT专用料,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空白!
PBT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是专门应用于通讯光缆松套管的特殊材料,属于高科技产品。1996年以前,我国还不具备生产这种产品的能力,只能依赖进口。面对高速发展的通讯光缆业,面对每年25%的需求增长速度,国人无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量外汇流进外国老板的腰包。
1995年岁尾,春风集团总经理曹宝华听说清华大学已研制出光缆松套管PBT材料时,第二天一早便火速赶往京城。然而,当清华大学的教授们弄清楚来者是乡镇企业时,面露难色:“这种产品是世界水平的高、精、尖材料,技术要求很高,你们那里的生产条件恐怕难以完成!”第一次接触留给春风人的是无奈的叹息。
始终不服输的春风人拿出了当年创办冀县暖气片厂时的韧劲,拉上市招商局高分子专业的大学生同行,第二次走进了清华园。春风人锲而不舍的精神,使清华大学的教授们深受感动,由此开始了第一轮的谈判。意向达成后,清华大学的教授们特别提醒春风人,打市场难度很大,德国某公司垄断的市场,不会轻易放弃。
兵贵神速。他们又与清华大学的教授们进行了三轮谈判,最后签订协议,以60万元购买专利,由清华大学和冀州市春风集团科兴光缆材料厂共同研制开发。
总经理曹宝华把开发这一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定为春风集团的主攻方向,当即拍板投资500万元,用于建厂,并从人、财、物诸多方面给予倾斜。
当初定购设备时,春风人颇费思忖。如果购国外设备,需要资金500万元。为了节约建设资金,春风人在教授们的指点下,急匆匆地赶到上海。由教授们提供各种数据,上化机厂仅用4个月时间,就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经过一次次改造和试验,经过180个日日夜夜的苦战,这台机器终于乖乖地听从了春风人的使唤。
“中国自己的PBT材料造出来了!”垄断中国光缆松套管PBT材料市场的德国某公司听到此消息后不由暗暗吃惊,他们将原来每吨7万元的价格不得不降至现在的4.7万元。
春风集团冀州市科兴光缆材料厂的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以其高质量、低价格迅速赢得了客户,目前已有山东、河南、江苏、四川、北京、湖北、浙江等地的近20个厂家全部由春风提供原材料。产品经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院光缆研究所测试,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大胆突破
——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纪实
新华社记者包永辉景旭峰
乡镇企业发展成就辉煌的苏南地区,近年来采取多种形式,下大力气解决妨碍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机制弱化问题,苏南之路越走越宽。目前,苏州、无锡、常州三市进行改制的乡镇企业已近三万家,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产权多元化为苏南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推进乡镇企业改制过程中,苏南各地特别注意因企制宜,合理确定产权组织形式,不强求一致,不搞一刀切。从各地的实践看,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有资产增值承包、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兼并、拍卖、租赁等。
企业改制调动了方方面面尤其是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集体一块按股分红的收益也因此大大增加,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吴江市盛泽镇红安织造厂是一家村办集体企业,由于长期以来产权模糊,企业缺乏投入,设备陈旧,亏损严重。一九九四年四月,村里采取将企业的不动产出租、动产拍卖的方式转制后,新任厂长陈克勤购买了这家企业的大部分产权。他上任后,多方融资,投资一千多万元更新了七十多台纺织设备,企业现已起死回生。
苏南乡镇企业的改制起初仅限在小型、微利、亏损企业,由于它们是没有多大油水的“骨头”企业,往往容易被人接受,而当一旦对较好企业改制时,就遇到许多障碍。武进市礼嘉镇前年已做完资产评估、标书设计等改制准备工作,后因种种原因而中止。去年重新启动,再盘一盘家底,发现集体资产已流失两千五百万元。
一边是改制企业的蓬勃生机,一边是面上企业整体效益的下滑,这使人们更加深切地意识到,想问题办事情再不能翻条条看本本,而应一切从“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出发,早改早得益,早改早发展。金坛市直溪镇拿出一家效益较好的水泥厂拍卖,引来众多的竞标者,四百万元的净资产最后以八百七十万元成交。太仓市通过规范的资产评估,有效地保护了集体资产,今年一季度,农村集体资产评估事务所共接受评估四百二十家,评估资产总额十九点九五亿元。
随着产权的多元化,带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已成为苏南经济的一道新的风景线。
在企业改制中,苏南地区对中小型企业更多地是采取转让、拍卖等形式出让产权,它一方面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资金渠道,另一方面又使民营和私营经济逐渐壮大,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常州市已改制的七千七百六十四家企业中,有两千一百二十一家转为个体、私营企业,它们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报有删节)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民营天地

  豫30万下岗职工投入民营经济
河南省各级工商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一年来将30万下岗职工引入个体私营经济队伍,使他们实现再就业。
河南省工商部门制定出了多项鼓励和优惠政策,通过个体大户、私营企业吸纳城镇下岗职工。开封市今年年初在举办就业洽谈会时,有49家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踊跃参加,短短3个半小时就有700多名下岗职工与他们达成就业意向书。 (古文洪)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民营天地

  临沭县下岗职工乐到民营企业就业
随着就业观念的转变,山东省临沭县一批国企下岗职工纷纷来到民营企业施展身手。据统计,目前全县有850余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民营企业再就业,占国有下岗职工总数的50%以上。
过去,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及政策因素影响,人们大都认为民营企业“门头低”。这个县出台了进一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18条决定及优惠政策,使民营企业真正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崔广勋)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民营天地

  农行南京分行服务民营企业
从12月1日起,农业银行南京市分行在全市实施“珍珠工程”,选择12个营业网点,为个体和私营企业全面提供信贷、结算、理财、信用、咨询5项配套金融服务。
1996年,南京市个体和私营企业缴纳税金达8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0%,而取得的银行贷款份额却不到1%。最近,农行南京市分行决定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提供5项金融服务。
(罗进周振丰) (本栏均据新华社)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民营天地

  沈阳对私营个体业户实行养老保险
沈阳市近日对50多万私营、个体业户实行养老保险。
沈阳私营企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私营企业每月按照全市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20%,乘以从业人员人数缴纳基本养老费;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按照全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缴纳养老保险费,缴纳比例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达到8%,同时为职工建立11%个人账户;个体业主按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11%。(姜敏)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福建福安市万达电机有限公司是由群众集资1000多万元组建成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他们根据国际市场需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开发生产欧美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用于数控机床的铝壳电机和直流伺服电机,产品适销对路,今年1至9月份产值超3000万元。这是该公司铝壳电机生产线。
新华社记者 李开远摄(传真照片)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兰州市黄河企业集团公司原是一个村办小啤酒厂,经过10年的发展已成为拥有资产6.3亿元、年利税上亿元的西北地区最大的乡镇企业集团。 新华社记者 梁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