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科技)
专栏:热点寻踪

  远山送科技
——中国农科院与边远省份联姻扶贫
许世卫蒋建科
初冬的贵阳,雨凇凝重,寒风吹拂。70多位肩扛器材、手提书箱的科技人员陆续从祖国各地赶到贵阳,开始中国农科院今年第二次赴黔科技扶贫。
  一
贵州,西部云贵高原上的山区省份;中国农科院,地处北京的花园式最高农业科研机构,他们缘何千里联姻?负责组织赴黔科技扶贫工作的中国农科院党组副书记高历生的回答简单明了:这是我院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需要,也是贵州省脱贫致富的需要。
其实,早在前几年中央发出向中西部进军的号召后,中国农科院党组就毅然作出在贵州、新疆、宁夏投入科技力量,把科研成果推向老少边穷地区的决定。由中国农科院院长吕飞杰等3位院领导带队,有关研究所所长和专家组成的18人考察组即赴贵州,进行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考察与调查分析,签订了中国农科院与贵州科技与开发合作等数十项合作协议。
  二
险峻奇拔的峭岩,连绵起伏的山峦,给黔山高原平添一分绮丽的自然景色。但这些自然景色却常让挂职担任铜仁地区科技副专员的玉米专家、高级农艺师赖铭隆紧锁眉头。在“地无三里平,十里不同天”的贵州山区,由于缺少土地,许多农民只能在坡度很大的山坡上点种玉米,不施肥、不浇水,长出的玉米一场大雨会冲走,几天无雨又旱死,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赖铭隆来到这里,根据当地土层浅薄、保水保肥性能差的特点,引进推广营养钵保温育苗移栽技术。这一技术很灵,使玉米成熟期提前,避开伏旱,很快在贵州省许多地县推广应用。每年春节刚过,赖铭隆就千里迢迢来到贵州一头扎向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备耕备种。在沿河这个国家重点扶贫县,他走遍了全县22个乡镇,全县80%的农户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过他的玉米生产技术传授,当地农民都知道农科院来了一个“赖包谷”(包谷即玉米)。
在贵州科技扶贫的专家中,像赖铭隆这样的专家还有许多。中国农科院专家到贵州省科技扶贫,自然遇到了语言不通、对工作生活环境不适应等诸多困难。但专家们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无怨无悔,不计得失。茶叶所研究员权启爱在石阡县安营扎寨,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建起了优质茶园和5个茶厂,年加工能力400多吨,当地农民富了,当地干部也乐了。去省城,汽车在山路上抛了锚,他跳下来就帮着推车,沾满一身泥水。吴亦侠省长接见他时,他手掩着西装上擦之不掉的泥痕,很不好意思:“很过意不去,我着急来,只带了一套西装,衣衫不洁就见省长。”吴省长一把紧紧握着他的手:“不!过意不去的是我,你远离研究所、远离亲人来这里扶贫,我要感谢你啊!”
  三
中国农科院自去年开始,不断在贵州调兵遣将。全院38个研究所有25个研究所在今年向贵州派出专家进行科技扶贫,19位科技副职常年扎在山区帮助领导地方科技工作。不同专业、不同时节派往贵州各地进行现场考察、咨询、指导生产的各类专家200多人次。这次中国农科院专家还专门编辑出版了《贵州农业实用技术汇编》,为贵州制作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实用技术成果200项》光盘,向贵州赠书和生产指导材料1万多册以及2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
中国农科院把各类项目实施作为提高科技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今年双方联合实施的100万亩玉米高产攻关项目,通过玉米良种应用、肥球育苗技术、平衡配方施肥技术、分带轮作技术的实施产量明显提高。据抽查,在项目实施区域内平均亩产达到369公斤,比这些地区前三年平均单产增加29.2%。建立的一批示范区、示范田、示范园,如万亩优质烤烟生产基地、10万亩以脐橙为主的优质柑桔基地、优质高效名茶基地在今年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当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第10版(科技)
专栏:

  铺开巨网捕残龙
——贵州回收火箭侧记
罗万雄
贵州,祖国大西南的多民族省份。从西昌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助推器和一级火箭完成推进任务后,均按设计要求溅落于此并加以回收。
十多年来,贵州先后回收助推器、一级火箭20多次,共动员、组织群众40多万人次,这里面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80年代初,有一次发射在农历腊月二十八夜间进行,落点选择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北风呼啸,帐篷顶不了事,负责回收的队伍只好挤在一起相互取暖。气温太低,送来的饭菜结了冰。火箭溅落后,弹出的磁记录盒只有几公斤,体积较小。大家在冰峰凌谷中找了半夜。返回时已是零点,家中的团圆饭早吃过了。
今年8月,我国用新型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三号乙发射菲律宾马部海卫星,需要回收四个助推器,落区面积是一级火箭落区的4倍,指挥部的工作量更大了。
由于11号台风在华东沿海登陆,造成发射时间推迟。各观测点工作人员和通信、医疗、消防、水电、治安、保卫应急分队在山上待命两天。夏天,山上蚊虫叮咬难忍。新任指挥长唐取光和铜仁军分区政委游世乾大校也到观测点同甘共苦,用行动做着最有说服力的工作。
凌晨1时58分,火箭成功发射。整整一夜的搜寻,大家是用开水加饼干度过的。次日,大家又连赶70多公里山路,才到达助推器落点。勘察现场、确定回收运输方案,吃晚饭时,又到了晚上11时。
今年5月,西昌发射我国生产的东方红3号卫星,落区总面积达800平方公里,涉及20多个村寨,1万多人口。
卫星发射是重要的,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也同样重要。然而发射人造卫星,火箭残骸落点极难准确控制。
火箭发射一分多钟后,随着箭星升空高度的增大,用肉眼再也见不到从头顶飞去的箭星。可就在刚才箭星飞来的西偏南方向,一个发光的火球从高空落下,就好像要砸到回收队伍头顶上来似的。人们不由自主地把头偏开。就在这一瞬,火球忽然不见了。这是燃料烧尽的缘故。
一分钟后,山那边响起爆炸声。原来,一级火箭残骸溅落在安心寨边上。巨大的响声和气浪,把正在门前和客人聊天的一位老人震昏了。在观察点待命的医疗应急组及时进行了抢救。
这次一级火箭在空中未实现预计爆炸,溅落到地面还是一个较完整的壳体。这在贵州回收24颗卫星一级火箭的历史上是第一次。长达20米、直径3.5米、重达10多吨的一级火箭外壳在下降作自由落体运动时,受风的影响就大,故溅落地点距设计的理论落点出现了几公里的偏差。马龙井小学的一间教室被火箭小部件在屋顶上划了个小洞,学校负责人李应琴、住校老师陈径把残骸碎片用袋子装着,保存完好。安心寨的群众都来关心房屋受损失的李永华家和李永明家。村民们说,发射卫星是国家大事,我们受点损失算哪样。(附图片)
压题照片:工作人员正在回收溅落在河中的助推器。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一个简单的道理”
周云武
湖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庾建设教授,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乃至正在研究的课题介绍给那些登门求教的人。有人觉得这不合常理,不可理解。庾教授却坦然地说:“别人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就可以去解决其他问题。问题解决得越多,科学发展就越快,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这的确是个很简单的道理。然而,有些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或虽懂却做不到。“文革”期间,我就见过有的“师傅”怕别人学去技术,钻进麻袋里装配柴油机零件的情景。现在有的“专家”、“学者”也对自己的同事、学生封闭保守,奉行“莫把金针度与人”的哲学。在他们眼里,只有个人成果,没有集体成果;只有个人名誉,没有祖国的荣誉。因而,偏重于个人成名成家,不图整个科学事业、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其实是个人主义和保守思想的表现。
当今科学的发展,早已不是个人的“名山事业”。只有把个人奋斗加在一起,形成合力,科学才能得到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合作,需要连动,需要“跑接力”,需要传、帮、带,需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以拓宽研究领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科学无止境,课题无穷尽。“别人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就去解决其他问题”,为的是让科学发展得更快。庾教授讲的这个道理,反映了他的宽阔胸怀,在人格上实现了爱事业、爱科学、爱祖国的高度统一,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境界。


第10版(科技)
专栏:

  科技明灯耀株洲
廖雪文
科学技术这盏“第一生产力”的明灯,从来没有像现在把位于湖南省东部的重要工业基地株洲市照得这么亮丽。
1995年,国家科委把株洲市评为首批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后,这个市更是紧锣密鼓,正式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考核之一。市一级建立了科教兴市领导小组例会制度、重大科技领导联系制度、科技工作实行年度考核制度,突出把科技进步的业绩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对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更是严格要求,主要考核两条:一是科技进步对本地本部门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增长幅度;二是各级财政对科教投入是否按要求及时到位,规定未完成科教工作目标的地区和单位,不能评先进,在依靠科技上无所作为、不思进取的负责干部,不能提拔重用。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也相继成立了科教兴县、兴区领导小组,把科技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已经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明确的认识,化成了丰硕的果实。1996年该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14.7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年来,全市推广新技术158项,新品种22项,新增产值11.2亿元。科技明灯在田间地头也照得熠熠闪光。1995年株洲市粮食平均亩产1024公斤,成为我国双季稻成建制过吨粮的地级市。今年,全市双季稻再次实现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也在这里取得突破性进展,万亩平均亩产一季620公斤,比大面积平均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
逶迤起伏在株洲西南部的炎陵和茶陵两县,被国家科委列为井冈山科技扶贫开发区。经过6年的科技扶贫,他们实现了从“外来输血”向“自我造血”方向的转变。1996年底两县把贫困县“帽子”甩掉了,并于今年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的称号。什么科技养殖,什么科技种田,什么科技造林,什么科技开发,成了人们的口头禅。成千上万的普通群众从实惠中深深体会到:科技威力无穷,科技可以点铁成金。
科技这盏明灯,也迅速引导株洲成为了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两年多来,株洲市农村经济、科技和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株洲市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也在这盏科技明灯的照耀下闪现着灿烂的光芒,被外界誉为“株洲现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我国第一台交流传动“交直交”电力机车在株洲问世,国家变流技术工程中心在株洲成立。两年来共开发各类新产品95个,新产品产值率达17%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列入国家级的河西高新技术开发区更是方兴未艾,百舸争流,1996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4.3亿元,利税2.7亿元,创节汇1216万美元,在经济效益上始终在全省位居榜首。


第10版(科技)
专栏:

他的人生道路就在纵横交织的阡陌上,他的闪光事业就在广阔无比的田野里,他那一篇篇夺取杂交水稻制种世界之冠的学术论文,就写在那一畦畦倒映着蓝天白云、翻滚着层层金浪的稻田中。他真不愧是——
  大地的儿子
何黄彪
闽北一个普普通通的偏僻山乡,这几年变得热闹起来。破旧的矮屋木房被林立的高楼所代替,一批又一批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络绎不绝,其惊羡的目光纷纷投向街头那幢科技大楼,这便是闻名全国的福建省尤溪县管前镇农技站。这座大楼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站里有一位被誉为“东方水稻制种魔术师”的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文炳站长。
  一
刘文炳瑰丽的人生,是从一位苦难农民身上的故事开始的。60年代末,他从农校毕业分配到县农委工作之后不久,就下放到尤溪县管前镇一个偏僻山村劳动,住在一户农户家里。一天深夜,残月东斜,月光惨淡。刘文炳忽然从睡梦中惊醒,只见房东一家四口紧抱在油灯下,两个小孩在哭泣,房东夫妇在流泪。原来,这家人眼看要断炊了,男主人打算到邻里大田里买地瓜,但这在当时是不为极左政策所允许的。为了不被人发现,只有趁天未亮之前出发,天黑后才回家。妻子把家里仅剩下的一点米煮熟做成饭团,准备给要行走100多里山路的丈夫充饥。闻到饭香,饥饿的孩子吵着要吃,争夺中一碗饭扣倒在地上,脏成一团,全家人痛心不已。凌晨,饿着肚子的男主人还是上路了,天黑山路难走,一不小心掉进山沟里,摔得头破血流。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刘文炳的心。他决心弃官弃城,扎根到这个小小的农技站,从事农业科研、增产粮食的工作。
70年代中期,在我国绿色王国中出现了一颗璀璨的宝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等人经过多年努力,育成了比常规稻亩产增产50公斤以上的杂交水稻。全国数万大军纷纷登上“温室宝库”海南岛制种。刘文炳闻讯后主动请缨,带领29位农民兄弟奔赴海南岛学习制种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回到管前镇农技站后,他就美美地算着这笔账:如果在当地也能像海南岛制出高产杂交稻种,多推广一亩就可以增产50多公斤粮食,这岂不是成了乡亲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摇钱树”么?
带着这个良好的愿望,刘文炳在管前乡开辟205亩高产制种示范田,主持了由福建省科委下达的《双百亩制种跨双百斤的高产科研课题研究》。
刘文炳借助在海南岛制种的经验,又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即在每畦12行母本旁边种两行父本,用二期父本前后开花与母本授粉,以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提高父母本授粉效率和结交结实率。
时光荏苒,一月复一月地过去,一季收割了,产量上不去;二季收割了,指标仍然达不到。
偏偏就在这繁重的试验与观察中,由于每天清晨下田衣裤都被露水打湿,刘文炳腰间染上了严重的带状疱疹,俗名叫“缠腰蛇”,痛痒难忍。医生告诫:“如果‘缠腰蛇’缠住全身,那就没命了。”领导和群众也劝他马上休息和抓紧治疗。可刘文炳总是婉言谢绝,拖着病体,在一畦畦制种田里巡看。走着走着,他忽然看到有一畦老乡种的制种田父母本结实率格外饱满,便跑去请教。那位老乡说:“我原来按照你的意见把父本插到第二期,但由于我没有把盖上的塑料布及时揭开,致使第二期父本大都闷死了,我只好把‘死马当成活马医’,又补种了一期父本,结果他们授粉挺不错,结实率也很好,这真是‘瞎猫逮住死耗子’。”
刘文炳听了一喜,认为这里可能隐含着科学秘密。他经过反复的思索,认为在海南岛制种时,由于天气炎热,作物生长快,二期父本种下后,母本从花开到花谢,二期父本都在先后开花,因此父母本期花期相逢,授粉好,结实率高。但管前镇气温偏低,现在还按海南岛那样只种二期父本,母本头花开放时,父本尚未开花,母本尾花凋谢时,二期父本花期已谢,因此造成头花落空、盛花不逢、尾花缺粉的矛盾,严重影响了父母本的充分授粉。倘若能够改二期父本为三期父本,这样母本从头花到尾花不是都可以得到父本的授粉吗?于是,他很快改用三期父本制种的设计方案,再经过精心的培育护理,果然,那205亩制种田平均亩产达到105公斤,这个指标比当年全国最高水平的103公斤还高出2公斤,首次夺得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单产之桂冠。
  二
广大农户生产实践的需要,始终成为刘文炳探索的源泉。他在完成大面积制种亩产跨双百斤研究项目中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所配制的杂优组合是“四优2号”。这个品种虽然产量高,但抗病能力弱,乡亲们不大喜欢种。他们迫切需要一种名叫汕优的新组合,因为它抗逆、抗病能力强,容易高产稳产。刘文炳决心向这个新领域进击。
可是,要攻克这个堡垒又谈何容易?!因为“汕优”育性与“四优2号”存在很大的差异:它们的花期季节虽然相遇,但花时却难相逢。一般汕优父本每天八九点钟就开花,10点到11点就谢了;而母本10点多才开花,谢花要到下午一两点。这就是说,父本每天开花时,母本尚未开花,母本开花最盛时,父本已谢花,因此,“花期虽然相遇而花时却不相逢”就成了影响汕优组合制种高产的严重障碍!
刘文炳含辛茹苦,经过一次次探索均未成功,迷惘和苦恼强烈地袭击着他。有一天天刚蒙蒙亮,浓重的水雾笼罩着管前镇的田野,颗颗露珠挂满了每一片稻叶,满脸愁容沿着田埂穿行观察汕优组合制种情况的刘文炳忽然透过浓雾看到,一位老乡正在挥动着一根竹竿朝前拨动,把挂在叶片上的露水轻轻扫掉。刘文炳急了,赶快走上前去温声劝阻:“你这样扫不是会把稻花柱头打掉、影响授粉吗?”那位老乡却道:“我因为怕露水打湿一身,因此每天早起就先把露水赶掉,然后吃了早饭再来到这里干活儿,不过,我天天这么赶露水,授粉情况却比别人承包的制种田好得多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文炳觉得这里面可能又隐藏着什么奥秘,于是就照此方法进行试验,终于发现:原来这种击苞赶露水的方法,一是把叶片上的露水赶掉,等太阳出来后使母本叶片能直接接受光的照射,使穗层温度得以迅速提高,从而提早母本开花时间,使之与早开花的父本开花时间相遇,更好地接受父本的授粉;二是通过赶露水,不仅可以促进母本的“醒花”作用,还能击出被叶鞘包着的颖花,接受父本的授粉。他把群众的实践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从而突破了汕优组合制种单产低的难关,其大面积制种单产由以前50多公斤提高到300公斤至400公斤左右。也正是由于这个制种技术的突破,使得汕优63抗病高产杂交组合得以迅速推广,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7亿亩,增产粮食500亿公斤,成为我国杂交稻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组合,为国家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
对于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来说,科学始终没有止境,他的目光应该紧紧盯住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
一个春天的早晨,一直遵循“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一名言至理的刘文炳,来到图书馆埋头看文献和资料。当他翻到一本《四川农业大学学报》那则“本校新近选育成功了D型细胞质不育系,其抗病性强、开颖角度大、异交率高”时,智慧的流星马上从他脑海里闪过:“看来这种含有D型细胞质材料对我们太有用了!我过去制的种虽然夺得了高产,但选用的不育系母本都是野败型不育系细胞质,这种细胞是单一的,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现在,四川农大育成了包含着多细胞的不育系,其抗病能力可能会大大增强。”于是,他风尘仆仆来到四川农大水稻所,购买了仅仅剩下的半斤D汕A种子回到管前镇。
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些金灿灿的种子晒在农技站的门口,等待时机播种,谁知当他从地里回来,突然发现谷种不翼而飞了。
刘文炳顿时呆了,心疼得泪花蒙住了眼睛,只觉得眼前的房院在晃动。他定了定神,四处寻找,最后在一户农家发现了一只吃得饱饱的大公鸡,他赶忙掏出钱,央求主人把鸡买下,立即杀掉,果然从公鸡嗉子里取出了那些尚未消化的种子。
谷种在试验地里播下去了,刘文炳日夜观察,耐心培育,种子终于泛出了新绿,新绿又开始抽穗扬花。刘文炳为了不错过花期,整天卷着裤腿,拿着镊子,弯腰躬背,像绣花姑娘似的把事先培育的父本花粉镊出来,再放入母本的花蕊中进行杂交。终于,一个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的另一枝新秀D优63育成了。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大面积推广到5000多万亩,累计增产粮食25亿公斤。该成果又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40载的青春热血,40年的辉煌成就,刘文炳至今仍在加倍潜心研究。他近年又用汗水和智慧换来了《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借助他发明的超高产制种“魔水灵药”调花灵和超高产制种神力素以及防治稻粒黑粉病多治灵的威力,成功地解决了杂交稻制种过去需要割叶剥苞、花时落后、青秕谷多三大科学难题,实现了大面积制种亩产300公斤,最高制种单产451.46公斤的大飞跃,其技术居国内外领先地位,被国家科委列入“八五”、“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他的论文在菲律宾国际杂交水稻研讨会上宣读,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强烈反响。尤为可喜的是,最近,他又主持选育D297优63、D297优67系列新组合,比我国现有当家品种汕优63抗病高产,米质好,推广前景更加广阔。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接见刘文炳时这样称赞:“您干得真棒!”广大农民则交口颂扬刘文炳真不愧是大地的好儿子!(附图片)
图为手捧奖状的刘文炳。


第10版(科技)
专栏:

一台精度接近微米的亚微米超精密数控车床最近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问世。该车床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精密度最高、功能最全的数控车床,可进行复杂的高精密度曲面加工,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计算机领域。新华社记者陈凯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