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漏洞百出的核战略
萨本望
美国《华盛顿邮报》12月7日披露,克林顿总统11月底发布指令,对美国的核战略进行16年来最重要的一次调整,全面修正了1981年里根政府确立的核打击目标、核力量使用方针等。不过,从该报披露的情况看,美国新的核战略可以说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仅试举二三。
其一,它一方面承认美国无法打赢核战争,声言放弃“美军必须准备好打赢一场将会毁灭全球的旷日持久的核战争”,“将核战略的重点由进行核战争转向阻止核战争”;另一方面却又坚持美国“将在冲突中首先使用核武器”,而且要“采取确确实实、压倒优势和毁灭性的对策”。试问,既然已经认识到核战争打不得,一旦打起来不会有胜利者,而只会导致相互毁灭甚至全球毁灭,美国还有什么理由坚持“不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利”,而坚持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作核战争的玩火者呢?
其二,美国一方面谋求与俄罗斯和中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另一方面美国新核战略又坚持将把俄罗斯和中国列入核打击目标清单。这种作法怎能取信于国际社会呢?不仅如此,新核战略还进一步“扩大核打击目标清单”,指令“在敌人使用化学或生物武器之后,美国可以使用核武器袭击”。这实际上是为美国将许多无核武器国列为核打击对象制造借口,为拒绝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使用核武器制造理论根据。
其三,它一方面承认“核武器的作用比核时代的任何时候都小”,因而将进一步削减核武器数量,以节省军费开支,享用“和平红利”;另一方面又坚持把核武器当成“美国国家安全的基石”,依赖核武器的“威慑”和“遏制”作用,坚持保留由洲际导弹、潜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既然核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核武器的作用也会随之越来越小,美国理应进一步减少对于核武器和核讹诈的依赖。作为拥有最庞大、最先进、最完整的核武库的军事大国,美国理应带头为实现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作出贡献,而不应以保留“核威慑基石”为名,行强化美国军事优势地位和推行全球“扩展与参与战略”之实。
众所周知,美国既是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又是军事战略理论很发达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历经16年的酝酿,怎么提出这么一个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核战略?道理很简单,冷战虽已结束,美国某些人仍抱着冷战思维的定式:先选靶子,树敌人,定目标,再制定作战计划,包括核打击计划,发展优势军事实力,包括核力量,维持冷战时的军事同盟以及全球驻军和基地体系。应当指出的是,美国如果不抛弃这种过时的冷战思维模式,将难以走出战略上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怪圈,对人对己、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没有好处。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欧盟开始东扩进程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魏崴
12月12日至13日在卢森堡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各方就欧盟的第五次扩大达成协议。从此,欧盟向中、东欧扩展的进程正式开始了。
首脑会议敲定的东扩具体措施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欧盟15国、中东欧地区10国以及地中海东部岛国塞浦路斯将于明年3月30日举行外长会议,以制定实施扩大进程的框架计划;2.分阶段进行入盟谈判,欧盟明年4月首先与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和塞浦路斯6国开始入盟谈判,同“暂时不符合入盟谈判条件”的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5国进行准备接纳的谈判,以促进它们早日具备和欧盟举行入盟谈判的条件;3.建立“欧洲大会”机制,欧盟15国和“所有申请参加欧盟的国家”将聚会一堂,就经济、政治、外交、安全、司法以及内政领域加强合作进行磋商。会议决定,首届欧洲大会定于明年3月12日在伦敦召开,以后与会国首脑和外长每年各聚会一次。欧盟计划将大会办成一个“多边协商论坛”。
欧盟领导人对这次会议评价较高。本届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卢森堡首相容克说,会议就扩大作出“历史性决定”,“发出了希望与和平的信息”;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认为,会议“为建立统一的欧洲铺平了道路”;《主席国结论》则宣称,会议“为联盟和整个欧洲的未来奠定了基础,启动扩大开辟了永远结束昔日分裂的新纪元”,“欧盟一体化模式在(欧洲)大陆推广,是未来稳定和繁荣的一个保障”。
但是,会议也暴露出欧盟各国在东扩问题上的分歧。卢森堡报纸透露,与会者“对扩大引起的共同政策的改革,特别是共同农业政策和结构基金以及团结基金的改革,仅肤浅地涉及一下”;德国、法国、英国主张对欧盟未来的预算设上限,而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则表示强烈反对。法国《世界报》说,德国和荷兰坚持尽早实施东扩,而法国和其它一些国家则对东扩先于改革持保留态度。
欧盟东扩是一个政治问题,同时又是十分复杂的经济和技术问题。欧盟选中的6个申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欧盟的经济水平相差较远,6国公民的年均收入现在仅是欧盟平均收入的1/3;6国农业人口的比例约达27%,而欧盟仅为5.7%。众所周知,德国为了消化一个东德,弄得至今没有缓过劲来。因此,欧盟要接纳6个比过去东德经济水平还低的伙伴谈何容易。
再者,怎么处理改革和扩大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顺序问题,而是深刻地反映出欧盟各国的不同战略考虑与不同的利益需求。15国要扩大到21国甚至26国,势必会打破欧盟内部的平衡,同时也给现行运转机制带来危机。早些时候,欧盟内一直是“先改革后扩大”的呼声高,如今则是“以扩大促改革”和“扩大后再改革”的观点占了上风。因各国在先改革还是先扩大的问题上分歧太大,一时难以弥合,故这次首脑会议将这个问题搁置起来了。但这样做的结果将给接纳新成员的谈判增添困难,从而拉长谈判的时间。
东扩的进程如今虽已起步,但欧盟要想实现这一战略构想,尚需经过一个艰难的谈判和斗争过程。 (本报布鲁塞尔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尉健行同印度领导人会见
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本报新德里12月15日电记者李景卫报道:印度总统纳拉亚南今天在总统府会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尉健行。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双边关系、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见中,尉健行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纳拉亚南总统的亲切问候,并期待他早日访问中国。双方互相介绍了中印建交近半个世纪以来两国在各个领域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一致认为要继续保持两国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推动中印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而继续努力。
尉健行说,中印都是大国,又是近邻,我们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这为中印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珍视同印度人民的传统友谊,同印度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是我们的既定方针。中印两国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只要我们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增进信任,加强协商,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和处理相互关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印建立长期友好合作的关系,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事业也是极大的贡献。
尉健行还介绍了中共十五大情况及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在谈到对外经济关系问题时,他表示,中印两国经贸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中国愿与印方共同努力,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不断加强两国在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
纳拉亚南总统表示完全赞同尉健行对两国关系及发展前景的看法。他说,印中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有着友好交往,为人类的和平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两国有许多共同点,应为人民的福利、世界的和平继续做出共同努力。两国之间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一定能够解决,很高兴看到已开始解决这些问题的进程,并已产生成果。两国关系正不断得到改善。纳拉亚南高度赞扬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说中国在世界上所建立的坚强地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高度评价江泽民主席去年对印度的访问是两国合作关系新的里程碑,为印中友好合作开辟了新篇章。印中两国可以对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发挥重要影响。印中两国应该像50年代那样建立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共中央委员、中联部部长戴秉国、中国驻印度大使裴远颖、中联部副部长马文普、监察部高级专员赵洪祝等会见时在座。
又讯印度副总统坎特15日在官邸会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尉健行一行。宾主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回顾了两国友好交往和发展传统友谊的历史。
尉健行感谢坎特副总统的盛情邀请和热情接待。他表示,近年来,中印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关系都有较大发展,友好与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的主流。他相信,拥有悠久、灿烂文明的中印两大民族一定能将一个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带入21世纪。
尉健行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热诚欢迎坎特副总统在方便时候访问中国。
坎特热烈欢迎尉健行访问印度,他称此次访问是继江泽民主席去年访印后,两国关系中最高级的访问,也是自1988年前总理拉·甘地访华后印中高层政治对话的继续。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共商合作大计
本报记者黄泽全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风景如画,郊外青山映着白云,市区碧绿的巴生河静静流淌。东盟—中国、日本、韩国首脑非正式会晤今天在这里举行,使这座美丽的热带城市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地方。
今天下午2时35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和东盟其他成员国领导人来到会晤地点,等候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的到来。2时50分,当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以及韩国总理高健来到会晤地点时,马哈蒂尔总理和东盟其他成员国首脑立即迎上前去,同他们热情握手,互致问候。随后,12国领导人一起合影留念。
下午3时整,在东盟轮值主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主持下,东盟—中国、日本、韩国首脑非正式会晤在吉隆坡金马宫饭店联合厅开始举行。12位东亚国家领导人大多不是第一次见面,其中不少人早已是相互熟悉的老朋友了。由于是非正式会晤,采用自由、随意的“东盟方式”进行,一个国家只有一位首脑参加会晤,而且不带助手。在3个小时的会晤中,首脑们精神饱满,发言坦诚,交谈热烈,气氛轻松。12位领导人高兴地看到,在东盟成立30周年之际,东亚国家首脑欢聚一堂,共同展望21世纪东亚发展的前景,共同探讨21世纪的东亚经济合作问题。这是一个重大的创举,将对推动东亚经济合作、共创东亚美好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首脑们在会晤中话题广泛,他们讨论了全球关系特别是亚欧关系和国际经济方面的协调与合作,而重点话题则是21世纪的东亚前景、深化东亚地区经济联系和保持东亚地区经济稳定方面的合作等。他们共同回顾了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东亚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情况,一致认为东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他们也清醒地看到东亚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如当前东亚国家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健全的金融体制、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需要东亚国家认真对待。
首脑们特别谈到了近几个月来东南亚地区发生的金融风波。他们认为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安全必须包括金融安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加强东亚地区和国际间金融合作,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增强防范和抵御外部经济环境波动和投机行为影响,对东亚各国显得非常重要。
江泽民主席在会晤中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共创未来》的讲话,高度赞扬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振兴谱写了亚洲历史进步的新篇章,并从3个方面阐述了东亚地区在21世纪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新水平的条件,同时提出了在21世纪东亚经济发展应当注意的几个原则。他说:“我们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参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要加强经济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形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利益平衡、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的经济合作模式;要通过友好对话与协商,增强信任,扩大共识,求同存异,妥善解决分歧,确保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江主席认为,进一步加强东亚合作,是保障东亚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的需要。江主席的讲话,充分表明中国愿本着积极、认真的态度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愿与东亚各国携手共进,共创东亚21世纪美好未来。这是中国领导人对东亚地区进一步形成平等竞争、互利合作的发展格局和将更加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东亚带入21世纪的重要贡献。
下午6时,东盟—中国、日本、韩国首脑非正式会晤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各位领导人在朗朗笑声中握手道别。此时的吉隆坡上空,浮云自开,天气放晴,预示着21世纪的东亚合作前途无量。
(本报吉隆坡12月15日电)(附图片)
 十二月十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和夫人王冶坪在马来西亚国家王宫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端古·贾阿法陛下和元首后端古·纳吉哈陛下。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十二月十五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吉隆坡会见菲律宾总统拉莫斯。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十二月十五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吉隆坡会见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总理丹瑞。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李瑞环访问墨尔本
出席维州政府宴会
本报墨尔本12月15日电记者于青、李学江报道:昨天下午抵达此间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下午出席了维多利亚州教育部部长古德代表州长肯尼特和维州政府举行的欢迎招待会,并在招待会上发表了讲话。
李瑞环在讲话中亲切地回顾了1985年他作为天津市市长访问墨尔本市的情景之后说,长期以来,维州一直是中澳交往的重要桥梁。中澳建交以来,维州与中国的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维州和墨尔本市分别同中国江苏省和天津市缔结了姐妹省州和城市关系。经过多方努力,这种关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带动了维州与中国其他地区和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维州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说,我们赞赏肯尼特州长以及维州政府为发展对华关系所做出的努力。我们相信,维州与中国在各个领域里的友好合作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李瑞环最后说,在中澳建交25周年时来访,将进一步增进双方的了解与友谊,以共同推动中澳关系进一步发展。我们愿同澳大利亚朋友一起,为把一个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中澳关系带入21世纪而努力。
维州教育部长古德首先对李瑞环的到访表示欢迎。他说,维州非常重视与中国发展全方位的友好合作关系,双边关系已从单纯的经贸关系扩展到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维州政府将继续致力于促进和扩大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他预言,下一个25年两国关系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墨尔本市市长戴维森也在招待会上致词,对李瑞环的来访表示欢迎。出席招待会的还有维州财政部长、高教部长和体育部长等州政府高级官员。各华侨华人团体代表也出席了欢迎招待会。李瑞环主席的陪同人员和我驻澳大使、墨尔本总领事和澳驻华大使等也出席了欢迎招待会。
今天中午,李瑞环主席到BHP公司总部,听取情况介绍。该公司是以经营石油、矿产为主的著名国际跨国公司。晚间,李瑞环主席在州督府出席了维州督戈博举行的欢迎宴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在庆祝东盟成立30周年大会上
钱其琛阐述新安全观
本报吉隆坡12月15日电记者黄泽全报道: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今天在东盟私营部门庆祝东盟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发展合作才能获得和平与繁荣》的讲话,着重阐述了新的安全观念和维护和平的新途径。
钱其琛说:“回首我们即将走出的20世纪,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持续40多年的冷战。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要和平、求发展、谋稳定、促合作正汇聚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流。”
他说:“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面向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有新的安全观念和寻求维护和平的新途径。”
钱其琛指出,亚太地区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历程还表明,保障和平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没有和平,任何建设事业都无从谈起。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经济所以能高速发展,主要是由于本地区没有受到战争的威胁。
他说:我们认为,冷战时期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安全观念和体制已被证明不能营造和平。在新的形势下,扩大军事集团,加强军事同盟更是有悖于时代的潮流。要争取持久的和平,就必须培育新型的安全观念,寻求维护和平的新方式。这种观念和方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是全球和地区安全的政治基础和前提。在这方面,大国之间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对地区以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我们高兴地看到,今年以来大国之间的关系继续改善,这对本地区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各国应在经济领域加强互利合作,相互开放,消除经贸交往中的不平等现象和歧视政策,逐步缩小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谋求共同繁荣。这是全球和地区安全的经济基础。最近东南亚金融风波表明,经济安全是稳定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正常和良好的经济、金融秩序,不仅要有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健全的金融体系,而且要加强地区和世界的金融合作,共同防范国际游资的投机冲击,创造稳定、安全的外部经济环境。
——各国应通过对话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这是确保和平与安全的现实途径。安全是相互的。安全对话合作旨在促进信任,而非制造对抗,更不应针对第三国,不能损害别国的安全利益。
钱其琛说,30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自强不息,致力于国家建设和地区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加强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谈到中国与东盟关系时,钱其琛说:“近10年来,中国和东盟各国和东盟组织的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与东盟成为全面对话伙伴以来,双方的关系上升到了新的水平。事实表明,中国与东盟是要和平、求发展、谋稳定、促合作的重要力量。中国与东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利在双方,惠及亚太。”
钱其琛指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亚太地区的一个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并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一个繁荣与发展的中国需要和平、稳定、繁荣的东亚,也必将为东亚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6版(国际)
专栏:

  祭奠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60周年
加拿大华人举行悼念活动
本报渥太华12月14日电记者邹德浩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和温哥华等地的华人13日为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举行悼念活动,控诉日军侵华犯下的滔天罪行。
由“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安大略省分会和多伦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联合主办的祭奠活动,在多伦多市正觉寺举行,与会者用大量的图片将历史重现眼前,深切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杀的冤魂。史实会安大略省分会副秘书长黄政说,60年前的今天,30余万中国军民在南京被日军残暴杀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日寇欠下的血债,滔滔南京长江水也难以洗刷干净。针对日本朝野还有人不断公开否认侵略历史,黄政呼吁加拿大政府禁止日本战犯进入加拿大境内。
正在多伦多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为她的《被强暴的南京》一书举行在加首发仪式,并回答读者提问。面对众多市民,她用搜集到的日军在华暴行资料,力陈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残暴行为。张纯如说,如果你看到一张张照片上尸横遍野的儿童、惨遭蹂躏的妇女、束手待戮的青年,你定会为我们民族的悲惨命运而不平,为日寇的野蛮兽行而无比愤慨。
由于《被强暴的南京》一书是用英文写成,在国际上已引起很大反响,美国和加拿大新闻媒体对该书的发行也作了大量报道。在温哥华市,中华会馆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共200多人举行集会,追悼在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同胞。纪念会主席、中华会馆常务理事张鸿和表示,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有组织的大规模屠城行动,是留在中国人民心灵上的历史伤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再让军国主义的幽灵复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