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白云之乡映彩虹
——访路易·艾黎的故乡
高梁
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克赖斯特彻奇市,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的故乡。最近,我有幸来到这里访问,不仅被它瑰丽旖旎的风光所吸引,而且为这里人民的亲切热情和诚挚友好所感动。我处处感到,艾黎老人依然活着,依然在人间散播着友谊的馨香和温暖。
这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城市,它东临南太平洋,西依巍峨的南阿尔卑斯山脉,蔚蓝的海水映着积雪不化的山峰。市内的雅翁河畔,绿草如茵,盛开着各种鲜艳的花卉。晴朗的天空经常飘荡着如絮如绸的白云,它们一团团、一片片,形状变幻无穷。偶尔可见一条细长的白云带横挂高空,从苍穹的这端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另端。这使我回忆起艾黎生前曾给我讲的毛利族人的一个传说:大约1000年前,当毛利人驾着木舟,冲破巨浪,从中太平洋来到南岛,看到这样的白云和陆地,便用毛利语欢呼着“阿奥蒂雅罗”!意思就是“长长白云所在的土地”。于是,新西兰也被人们称为“长白云之乡”。
克赖斯特彻奇是新西兰第三大城,人口仅有30多万,主要是欧洲移民的后裔,也有不少毛利人和亚洲移民。早在130多年前,曾有8500多名中国劳工远涉重洋,陆续到这个城市西南方的奥塔戈高原来开采金矿。他们同当地劳工一起,把无数血汗洒在这片矿山荒野上。如今,为了纪念他们,新西兰政府特地在这个高原的“箭镇”保留着他们当年居住的用木板、石块搭成的小屋,并且把此处称为“中国村”。
路易·艾黎正是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他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生活简朴,对勤劳的中国人抱有好感,保持了新西兰人民追求正义、务实苦干的传统精神。60年来,他经历了现代中国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始终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促进中国与新西兰的友谊和世界和平事业呕尽心血,直到他1987年安息在中国大地。他一生共著述和翻译了60多部介绍中国的著作。
艾黎生前热爱中国人民,但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的故乡和乡亲。他曾介绍或感召了上百名新西兰的学者、技师、摄影师、医生到中国来工作。凡是从新西兰来中国访问或旅游的人,他都热情会见,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他曾两次返回故里,探望亲友,四处演讲,并且把他的部分著作带回故乡出版,让故乡人民更多地认识中国。他保持着同他的母校、图书馆、报社的通讯联系。中国改革开放后,他首先倡议并且积极推动故乡人民成立了克赖斯特彻奇—甘肃友好关系委员会。多年来,这个委员会同我国甘肃省开展了大量的经济文化往来与合作,并且正为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而做着不懈的努力。他以一颗热爱故土的赤子之心和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把新西兰和中国紧密连结,在两国和两国人民间架设了一座宽阔而坚固的友谊大桥。
如今,在他的故乡,他的著作已成为人们认识中国的必读书。我曾同这里的一些学者、官员、律师、医生、商人和青年学生们交谈,他们这样说:“我们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主要由于有了个路易·艾黎。艾黎是中国的,也是我们的!”八旬老人科特尼·阿契曾同艾黎一起在中国工作10多年,如今他身患重病,仍坐着轮椅接见我,他亲切地说:“能同艾黎一起在中国工作,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如果生命能有第二次,我还要为中国人民做更多的事。”
今年12月2日,是路易·艾黎诞辰100周年。从今年初,克赖斯特彻奇市的各界人士已组成纪念委员会,开始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我曾应邀出席了各界人士在3月间首次举行的纪念晚会,会上宣布了纪念活动的意义,由中国儿童表演了狮子舞;在市政大厅还举办了《路易·艾黎》一书的首发式,当地的一些著名艺术家还谱写了赞颂艾黎一生的歌曲,并且编写成街头剧,巡回在广场、学校演出。纪念委员会还组织各界群众参观了艾黎的故居、母校、出生地,并且由数十人组成了“沿着艾黎足迹”访华代表团,来到艾黎在中国工作过的各地参观访问。7月间,市内的一些中、小学校发起了纪念艾黎的征文比赛,数千名中小学生写了感想,或绘制了图画,由纪念委员会选出在博物馆展出。纪念委员会主席威尔莫特教授对我说:“纪念活动要扎根在基层,要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参加,这样,由艾黎点燃的友谊火把才能代代相传下去。”
现在,在城市北郊艾黎的出生地——斯普林菲尔德镇,人们为迎接12月2日这个节日开辟了一个花园,花园中竖立了一座纪念碑(见左下图),上面塑着艾黎同中国牧羊童在一起的浮雕像。此外,还计划在花园建筑一座“艾黎图书资料中心”。同中国首都的纪念活动相呼应,这一天,新西兰各界人士和中国来的客人共1000多人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会,艾黎生前在中国的好友黄华出席了这次纪念会,并讲了话。恰逢今年12月又是中、新两国建交25周年,这对两国人民更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中新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友谊又涌现出一个高潮。想到这一切,我仿佛看到这白云之乡的上空升起了一道无比绚丽的彩虹。这是艾黎用一生心血营造的友谊彩桥,是中新人民深厚友谊永恒的象征,祝愿它更加灿烂辉煌,永远把两国人民紧密连接在一起。(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芬兰人过圣诞节
章念生
有人说北欧人对圣诞节有着特别的钟爱,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这里纬度高,冬长夏短,尤其是夜长昼短、又冷又湿的冬季总是给人以压抑感,而度过了12月22日这个最短的白天之后,漫漫冬夜将会逐渐缩短,离夏天阳光灿烂的日子会越来越近,因而这里的人愿意将圣诞节看作是一年中的一个转折点。芬兰人对圣诞节的期盼在北欧是有代表性的,传说圣诞老人就来自芬兰北部的罗瓦涅米村。
今年11月30日,即圣诞节前的第四个星期天,是圣经传说中耶稣降临的日子,芬兰全国圣诞季节就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开始点上圣诞蜡烛,传统的习俗是从此而后的每个星期天各点一枝蜡烛,现在往往是在家里摆上尖角烛形灯。在大街小巷走过时,随处可见烛形灯映在各家的窗台上,那弱红的灯光柔和而温暖,与街角的灯影构成了一种特有的神秘和宁静。在芬兰西海岸的小城皮埃塔尔萨里,有一条独特的圣诞街,自1840年开始,每年的这个星期天,这条街总是灯火辉煌,将街上竖着的十字架、铁锚和心三个标志照得通明。这三个标志分别代表信任、希望与爱情,是人们美好的憧憬。以前这条街是由真正的蜡烛来照明的,现在蜡烛虽已被烛形电灯所代替,但这古老习俗一直流传下来,每年都引来众多的冬季游客在此驻足徘徊。
12月24日正午,在芬兰故都土尔库举行的“和平圣诞”庆祝仪式,是圣诞夜的一个全国性重要活动,大多数芬兰人在12点钟会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仪式实况,它标志着圣诞节的真正开始。这一天的另一重要活动是去教堂。许多城镇的教堂当天早晨6点钟就已开门。人们去教堂一为祈祷,二为祭祀故去的亲友。许多芬兰人觉得祭奠故人是圣诞节最严肃的事情,绝不可敷衍了事。人们在教堂墓地的一个个墓碑前点起蜡烛,当夜幕垂临时,火红的烛光在皑皑白雪中摇曳,场面庄严肃穆,任何一个路人都会因此而受到感染。在许多小镇,老兵们不忘前往烈士墓,为昔日的战友点上一枝蜡烛,让他们也能分享一份节日欢聚的温馨。而在首都赫尔辛基,许多社会组织的代表和军官们要前往开国元勋马奈海姆元帅墓前祭奠,以表达对他的无限敬意。
与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的是,芬兰的家庭在圣诞夜时总有圣诞老人造访,这个圣诞老人或由父亲扮演,或由邻人担任。当盛装的圣诞老人肩扛礼品袋、手拄拐棍出现时,他的第一句话是“这儿有好孩子吗?”回答总是“有!”然后孩子们就对圣诞老人唱歌。圣诞老人从不久留,待孩子们唱完最后一首歌后就走,让期盼过节已久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分享获得礼物的快乐。接下去就是吃“年夜饭”了,这是一年中家里最丰盛的一顿饭,家庭主妇往往要为此忙上好几天。
吃完了“年夜饭”,许多芬兰人总不忘进桑拿浴室泡上一会儿。如果哪一天有机会前往芬兰的乡村旅行,您将会发现几乎家家户户的桑拿浴室都在冒着热气,那可能是芬兰的独特景观。芬兰人酷爱桑拿,许多社会活动都离不开桑拿,比如交朋友、谈生意,而圣诞夜洗桑拿浴,又似有特别的意义:让那90摄氏度的高温将一年来身上积聚的晦气和不快,通过汗水蒸发掉,祈望来年好运。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一角

  泥火山奇观
郭天禄
心目中的火山喷发,山崩地裂,触目惊魂,岩浆滚滚若决堤之水,烟雾茫茫遮天蔽日,火山灰湮没之处,草木枯焦,村舍夷平。然而,年初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看到的泥火山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座泥火山在首都西班牙港以南,仅距70公里,因靠近帕帕罗村,故名帕帕罗火山。火山喷发于2月9日清晨。据目击者介绍,喷发前没有任何征兆,先是一声闷响,随之粗大的泥柱冲天而起,柱高达40多英尺。喷泥持续约4分钟,涌堆出一座直径千米、中心点高1米的泥丘。火山喷发未造成人员伤亡,仅有几处村舍坍塌。
泥丘不高,状若盾牌,黑黝黝的泥波恰似我国北大荒机耕后的秋野。刚下过雨,黑泥闪着油光,泥沟里的积水反射着雨后刺目的阳光。我们虽是火山喷发后10余日到达现场,但泥丘的边缘部分已有小草露出尖顶。从泥丘一侧可见对面模糊的界缘,由于火山口恰巧位于公路上,如要去对面则必须绕一个大圈子。
我们身旁的一位老者谈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他自己的木屋完好无损,但儿子的钢筋水泥二层小楼却倒塌了,巧的是儿子前一天不在。老人热情健谈,他说帕帕罗村地处偏僻,但现在却一下子出了名。他指着泥丘高处竖起的小旗说,踩着泥梁可抵火山口。他说的泥梁实际上是泥波的峰,从外面看,泥峰一道一道的,清清楚楚,但踏上泥丘后就谷峰难辨了,有点像初春的小草,遥看清晰近却无。我们凭感觉拣高处落脚。有的泥梁很硬,踩上去如落坚石之上,有的表层坚硬底下松软,踏上去像走弹簧,有的泥峰表层干裂但一脚下去则深陷泥淖。从泥丘边缘至火山口仅仅500米,我们踉踉跄跄跳走了近一小时。
站在火山口上眺望,四周的泥浪像水波纹一圈一圈地向外延伸,愈远波峰愈低,再远点,泥丘的边沿已隐入周围的草木丛中,分不清是黑是绿了。火山口深约半米,内有积水,地下的气体不断往上冒,水面像沸水泛着气泡,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水坑上面架有3块木板,游人站在木板上可触及水坑中央的旗杆。我没有碰摸小旗,但心中似乎感受到火山气的微微震撼,体察出大地跳动的脉搏。俯身掬一抔积水,看似浑浊的水到了手心却清澈透明,阳光下,水顺着指缝流下去像断线的珍珠,用鼻子嗅一嗅,水有一股硫磺味。再捞一把黑泥,硫磺味更浓。坑边有一小块黑石,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敲开看层界分明,类似页岩,层面闪着油亮,放入水中一泡,整块硬石顿时化作一堆黑泥。
正准备离开火山口,恰逢一位正在勘测的地质工作者。他的介绍大大丰富了我们对泥火山的了解。泥火山喷发一般规模较小,很像石油钻探时大点的井喷。帕帕罗村所在的地区8年前曾发生一次泥火山,因为规模小,新闻媒体多不报道。泥火山有两个特点,一是火山口通常很浅,二是泥火山易受侵蚀,几年之后就面目全非,非专业人员极难辨认。泥火山形成的原因一是与温泉有关,温泉大量气体和少量的水与周围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沸腾的泥浆,它有两个变种:粥锅与颜料锅,前者是侵蚀周围岩块的沸腾的泥浆盆地,后者系由围岩的矿物染成黄、绿和蓝色的沸腾的泥浆盆地。另外一些完全非岩浆成因的泥火山只出现于年代较新而又具有未固结的松软岩层的油田地区。在压力作用下,甲烷和其它碳氢化合物气体与泥浆混合,向上冲出地表,形成锥形泥火山。由于高压和混合物来自地下深处,泥浆通常很热,并伴有蒸气云。帕帕罗火山大体属于后者。特多盛产石油和天然沥青,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孕育出泥火山这一罕见的地质现象。
走出泥丘的路比来时更艰难了。可能是地下湿气上升的缘由,也可能心急气浮吧,脚下的泥梁大多成了软泥陷阱。我们顾不了那么多,浅一脚深一脚地跳着,衣服上溅了许多泥,甚至额头发际也粘有泥块,同伴相视而笑,乐不可支。我忽然忆起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的句子:“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不能至也。”奇遇泥火山,于阅历于心志多有补益,远胜于名川大山在心中的位置。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诗香文汇林荫路
许宏治
莫斯科有许多著名的街道:库图佐夫大街笔直、宽阔,但似乎有些单调;阿尔巴特街是颇具特色的步行街和旅游点,但商业味浓了点。林荫环路则以其幽静、质朴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人们。
林荫环路其实由10条长短不一的林荫路相连而成。林荫环路是它们的总称。这里原来是16世纪建筑的“白城”城墙所在地。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下令拆除城墙,并在腾出的空地上栽树。于是从1796年起,陆续出现了一条条林荫路,后来连接起来,便成了林荫环路。“环路”二字只是相对而言,因为它的两头被莫斯科河所阻,没有完全成“环”。据说当年斯大林曾想把林荫环路完全打通,后因苏德战争爆发,未能实现。
现在的林荫环路,两边是车道,中间是树木和绿地,大树之间有平坦的细砂路,不失古朴之风,是游人散步的好地方。虽然莫斯科新建的高楼大厦不少,但环路两侧的建筑物基本保持了上个世纪的风貌。林荫环路以内,便是莫斯科市的中心地区。参天大树加上花草、喷泉、古色古香的路灯,还有雕像点缀其间,产生了无穷的诗情画意。
俄罗斯朋友告诉我,这条街及其两旁的建筑物与许多文化名人有缘,特别是它西半部的5条林荫路。于是,根据朋友的指点,我去作了一番寻访。
以普列奇斯金门广场为起点的一段路,名叫果戈理林荫路,原名普列奇斯金林荫路。在它的尽头,快到新阿尔巴特街的地方,有一座果戈理的纪念雕像。作家高高站在基座上面,显得很潇洒。这是雕塑家托姆斯基的作品,立于1952年。以前,这里本有一座果戈理雕像,现被移到了尼基塔林荫路7号院内。
穿过新阿尔巴特街,就是尼基塔林荫路了。7号院内有一座二层的浅黄色小楼。作家果戈理曾在楼内的两个房间居住,直到1852年去世为止。据说,果戈理当时常爱在傍晚时分沿林荫路散步。莫斯科的大学生们往往一连几个小时坐在附近等候,以便能看上他们热爱的作家一眼。奥斯特洛夫斯基、屠格涅夫以及小剧院演员们常来果戈理这一寓所看望他。1851年11月5日,果戈理曾在这里把他的剧作《钦差大臣》念给他们听。他还在这里写了《死魂灵》第二卷。1852年2月11日,果戈理在这里与世长辞。
现在,这座小楼里设有莫斯科市立果戈理图书馆。果戈理住过的两个房间被辟为故居纪念馆,开放供人瞻仰。院内的那座果戈理坐像,便是从果戈理林荫路迁移过来的。它是雕塑家安德列耶夫1909年的作品。据说1952年,斯大林从像前经过,觉得作家表情过于忧郁,遂下令更换。这一坐像被换下后曾在一修道院放了几年。1959年才定居于此。
马路对面的8a号,是一座别墅式小楼,已有200年历史。19世纪20年代,普希金之友基谢廖夫迁居于此。1831年2月20日,普希金曾携新婚妻子来这里参加舞会。十月革命后,这所小楼成为“报刊之家”。布洛克、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等在此讲过话。1925年9月25日,叶赛宁在此朗诵了他写的《花》一诗。这是他最后一次在莫斯科公开朗诵。同年12月,莫斯科人在这所房子里与叶赛宁告别后,送葬队伍便从这里出发。1938年,报刊之家改称记者之家。现在,这里还经常举行新闻界的各种活动。
再往前走,便是已有200年历史的特维尔林荫路了。它是莫斯科最老的林荫路。这里的椴树枝繁叶茂,一直深受莫斯科人喜爱。
1923年11月4日,特维尔林荫路一端竖立起科学家齐米里亚捷夫纪念雕像。1941年,雕像曾被德军炸弹震倒,但几小时后便又立了起来。它的下部至今仍有弹片留下的痕迹。
1995年,在路中央新立了诗人叶赛宁像。雕像对面,路旁的22号,现在是著名的“姆哈特”剧院,上个世纪这里原有一所楼房,经常举行舞会。1829年,普希金就是在这里举行的一次舞会上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莫斯科第一美人”娜塔丽娅·冈察洛娃。
在“姆哈特”对面的25a号,有一所黄白色小楼。上世纪的1812年,作家赫尔岑诞生于此。后来这所小楼常被称为“赫尔岑楼”。1920年,赫尔岑楼被拨给作家协会,成为全国文学中心。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曾在此讲演。1928年,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后,曾在这里会见作家们。1934年在此设立了高尔基文学研究所。
从特维尔林荫路继续向东,过特维尔大街,就是斯特拉斯诺伊林荫路了。在十字路口东北角上,便是著名的普希金广场。广场上有普希金雕像,是雕塑家奥佩库申的作品,1880年为纪念诗人而立。
沿斯特拉斯诺伊林荫路再往东走,到彼得罗夫卡街拐角处,有一宫殿式古典主义建筑,建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这里是英国俱乐部。1806年,曾在这里为巴格拉季昂将军举行庆功活动。这一场面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所描写。1812年法军入侵时,拿破仑军队的卫戍司令部就设在这幢房子里。司令部有一位年轻军官贝尔,就是后来的法国著名作家、《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法军撤走后,这所房屋曾被焚毁,后于1826年修复。1828年,被国家收购,英国俱乐部迁往特维尔大街。这里开设了新叶卡捷琳娜医院。1846年成为莫斯科大学门诊医院。作家契诃夫在莫大念书时,曾在这里参加医学实习。
接着再往东走,便到了彼得罗夫林荫路。这里的12—14号,现在是“现代话剧学派”剧院。而上世纪这里曾有一家全莫斯科闻名的“艾尔米塔什”餐馆。这里能品尝到正宗的法式菜,还有路易十六时代的法国宫廷窖藏白兰地,因此很受莫斯科上流社会和知识界的欢迎,成为他们所喜爱的婚庆、宴客之所。1877年,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在此举行婚宴。1902年,高尔基于《在底层》首演后,曾请参演人员在此小聚。想来当时的场面一定是很热闹的。
在一条街上,竟汇聚了这么多文化名人的足迹。确实非常难得。漫步在这里,可领略到春花之灿烂,秋叶之静美,雪花飘飞的季节,周围是望不尽的玉树琼枝,一想到当年先贤们也曾在这里散过步,有时便想入非非,幻想能沾到些他们留下的灵气。先贤们将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林荫环路将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圣者医未病之病
孙东民
此番造访东京,有友人推荐一畅销书,名为《脑内革命》,于是购回阅读。回国后得知,此书已译成中文出版。
《脑内革命》是本医学书,一年多前此书一问世便十分叫座,去年热销超过300万册,读者普遍感兴趣。作者春山幸雄是位医学博士,生于医务世家,幼时曾随祖父学针灸按摩。及长,又进东京大学医学部深造,毕业后做了外科医生,后来自己开设医院,逐渐倾心于东方医学,并以东西医结合方法从事医疗和保健指导。
在日本,东方医学习惯称为“汉方”,即中医。尽管日本西医发达,但中医的博大使日本人近年重新审视传统的“汉方”。春山中西医兼习,深知中医辨证施治之精当。例如,防病胜于治病,即“圣人不医已病医未病”。春山十分推崇两千多年前中国医学提出的这种“医未病之病”的哲学思想。为了实践这一主张,他在东京开了一家专治诸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将病未病”的医疗机构。他认为最高的医疗目标应该是人不生病或不使人生病。他主张医生应该把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疾病的方法教给大家,只要付诸实施,几乎所有的成人病都能预防。
春山主张医疗保健中尽量不用或少用药。他认为现在医生看病,实际治愈率只有20%,80%都是白付药费。其实,人体具有防御各种疾病的机能,每个人身上都有毫不逊色于任何一家药厂的了不起的制药能力,只要充分有效地调动这些机能,就会减少许多疾病的发生。他通过科学实验获得数据证明,人们的心理状态与脑内分泌肾上腺素有密切联系,因此他提出的健康处方也很简单: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适量的有氧运动;能使脑内产生阿尔法波的静思冥想。
春山反复告诫说,要想益寿延年,减少疾病,需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自我营造愉快的生活氛围。日本俗语中的“病从气上得”、中国俗语中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都是说心绪的重要。现代医学证实,愉快的心情能使体内分泌出一种有良性刺激的“快感激素”,增强体内的免疫细胞,具有防止老化,抵御疾病,提高自然治愈力的出色功效;相反,人在生气时,会分泌出一种对身体极有害的去甲肾上腺素。不愉快的心绪会使致癌率增加5倍。因此人们要学会凡事都要积极对待的“正向思维”,无论你遇到多么烦恼的事,都要乐观向上,绝对要避免遇事想不开、悲观消极的“负向思维”。
养生家言,人本来有超过百岁的寿命,不够长寿的原因在于“不养生”。许多成人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都是由于多基因遗传和多种环境不良因素交互作用而成。1992年加拿大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保持心脏健康的四大基石。春山在引述心理学家马兹罗提出的“人生五欲说”时,认为五欲的最高层次是“实现自我”,主题词应该是真、善、美,正义、充实、成就,一句话,就是奉献社会。春山博士的“脑内革命”,实在是要人们寻求“生的乐趣”和“生的意义”。
日本近年来“保健热”长盛不衰。某资深报人认为,这与人们的心理有关,日本经济在泡沫破裂后困难重重,人们心存“明天好于今天”的企盼,自然更加留意健康。但不可否认,春山先生以其广博的医学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东方医学的理念,揭示了人体潜能的奥秘,提醒人们防病于未然,当是该书畅销的主要原因。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老人与羊 邓军摄于利比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