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岁尾年头抓安全
本报评论员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这一时期既是企业生产的关键阶段,又是民航、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客运繁忙季节,往往是事故多发期。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对冬防及“两节”安全工作及早部署,及早准备,制定有力措施,确保安全。
今年全国安全生产的形势总体上说是平稳的。以往那种重大、特大事故集中出现、反复出现的情况有所缓解。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各级领导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的意识有所增强,在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有关安全生产的三条指示方面,主动有力。二是在事故隐患整改和事故查处方面有新的进展,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门到企业,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巡检、抽检和专项安全检查,实现了安全工作由事后查处向事先预防的转变,事故结案工作也比以往有所好转。第三,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多项安全法规,促进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迈向法制化。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些行业和企业安全生产的形势还相当严峻。11月份以来,各类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呈上升势头,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三违”现象经常可见,设施老化缺乏安全投入,管理方式落后,“三资”、个体企业的隐患还很多。
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各级领导要进一步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安全生产摆到更重要的位置上。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的劳动部《关于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意见》,把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特大事故,作为考核各级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并作为考核其政绩的重要依据。无论何种经济成分,不管公有制实现形式如何变化,安全生产都是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决不能因为经营机制的转变而放松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各级安全生产管理和监察人员都要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发生的重大特大事故一定要尽快查明原因,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第1版(要闻)
专栏:

  淮河的笑声
——河南莲花味精集团治理污水纪实
黄振中白剑峰胡道全张高怀
编者按:来自淮河之滨——河南莲花味精集团的笑声,深深地感染了编者,相信也会深深地感染读者。这笑声,是胜利的笑声,然而并不是轻松的笑声。它深藏着一个企业领导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未来的高度责任心。在发出这笑声之前,这个企业的领导人曾经为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痛心得寝食不安:“若论发展经济,我是功臣;若论污染环境,我又是罪人”——正是这种沉重的负疚感和责任感,促使整个企业不惜代价、不遗余力地治理污染,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功。他们路子对头,做成了大文章。这就告诉我们:治理污染,最重要的是唤起各级领导面对环境恶化现状的负疚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起治理污染的痛切感和紧迫感。没有这种真正的觉醒,一切承诺都不可能实现。
3年前,河南莲花味精集团曾因污染严重而被新闻媒介曝光,当天,李怀清总经理一夜未眠。今天,他终于笑了,这是他3年来第一次畅怀的笑。
12月5日,国家环保局郑重宣布:莲花集团工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在淮河流域19家重点治理企业中,莲花集团率先甩掉了“污染大户”的帽子。在工厂的4个排污口,记者看到清清的水正流向不远的沙颍河……农民敲锣打鼓送匾,感谢他们用污水提取的有机肥免费送农村。
味精,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伴随着严重的污染;今天,这个历史在“莲花”人手中结束了,终于使它实现了“出淤泥而不染”。
      向淮河人民庄重的承诺
绽放在豫东平原上的“莲花”是我国食品行业的一枝奇葩。该集团资产总额达25亿元,年产味精12万吨,是世界单厂生产味精能力第一的企业,产销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同行之首。
但是,随着生产规模“滚雪球”式的发展,“莲花”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作为淮河上游的企业,莲花集团日排放高浓度废水4000多立方米,化学耗氧物170多吨。生活在淮河两岸的群众整日闻着恶臭,连口清水也喝不上,怨声载道。有的半夜去堵“莲花”的排污管道,有的四处奔走上访告状,有的还编了对联:“莲花味精,颗颗飘香;沙颍河水,滴滴发臭”……而这一切也成了每一位“莲花”人心头的一片阴影。李怀清经常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无形的压力时时困扰着他。他说:“若论发展经济,我是功臣;若论污染环境,我又是罪人,说重了就是对人民犯罪,对子孙后代犯罪!”
1995年4月8日,河南省副省长张洪华匆匆赶到莲花集团,神情庄重地宣布:从即日起,“莲花”限产40%,集中精力治理污水。而此时,“莲花”味精正是供不应求的“黄金季节”。
严峻的现实逼迫“莲花”人背水一战,蹚出一条前所未有的治污之路。在全厂大会上,李怀清说:“早治理,早主动;晚治理,就被动;不治理,是死路。现在全国人民的眼睛都盯着我们,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我们要向淮河流域人民承诺,1997年底之前一定把污染治理好!”
      莲花的“公鸡会下蛋”
味精生产废水的治理是一道全国性难题,以前尚未有成功的经验,而国外已采用的离子膜工艺、高压反渗透工艺等又不适合中国国情。怎么办?
李怀清决定向全社会招募“诸葛亮”。他宣布:莲花集团愿意成为治理味精废水的“试验田”,为贤能之士提供资金、设备等一切方便,以求技术上的突破。
于是,一批专家来了,不久便带着遗憾走了;又一批专家来了,同样带着失望走了……为了寻求治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良方,先后有100多家科研单位前来做试验。“莲花”人还经常装上一桶桶废水,千里迢迢送往成都、南宁等地,供专家们分析研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治污工程终于从小试、中试进入到规模化处理阶段。1997年6月,全部工程投入运行。7月21日,国务委员宋健率淮河流域第三次执法检查团来到莲花集团,他连声称赞:“你们克服了种种困难,花了大力气,这是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
当然,也有人说,“莲花”为治污伤了元气,该走下坡路了,因为治污从来就是一只不会下蛋的“公鸡”。可李怀清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莲花”的“公鸡”偏偏会下蛋,蛋还下得不小。治污不仅没有“伤元气”,而且还繁衍出许多新的产业,这为“莲花”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企业每年可从废水中捞起1亿多元,真正实现了“废水治理与综合利用并举,达标排放与经济效益同轨”的目标。
据悉,莲花集团共投入治污资金1.5亿元。但是,他们也因此而收获了一连串果实:
——通过改革生产工艺,加强回收利用,注重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从原料投入、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水资源综合利用全程控制的治污之路,突破了“先排污后治理”的传统模式。
——采用蛋白提取、浓缩、厌氧、理化生物膜、好氧5种工艺,集中了国内外先进的治污技术,符合“低投入,高效率”的要求,填补了国内味精行业废水治理技术上的空白。
——从味精废水中提取蛋白,日产烘干蛋白35吨,可作为医药、饲料等行业的重要原料,每年可创经济效益3500万元。
——浓缩法提取的高效有机液肥,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产效果明显,目前已在城市15万亩农田推广。每年可生产16.5万立方米,相当于近4万吨碳氨,等于每年向农业直接无偿投入2000万元,为工业反哺农业闯出了一条新路。
——厌氧沼气工程日产沼气1万立方米,可供8000户城镇居民生活用气。这将为新能源开发和环保走向产业化提供重要的示范作用。
——莲花集团解决了困扰企业发展的污水问题之后,不仅为自己更快发展铺平了道路,而且在国内外塑造了全新的企业形象,从而大大有利于实现“第二次腾飞”。
      无言的治污丰碑
十年旧账,一朝还清,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不仅需要技术、资金,更需要强大的凝聚力。在治水工程建设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莲花”人经历了一场真正的考验。
资金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在国家银根紧缩的形势下,莲花人治污资金全部自筹。曾连续数月只能拿部分奖金的职工,为了企业的生存,宁愿勒紧腰带过日子,他们共集资4000万元。挤占流动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大忌,深谙经营之道的李怀清却毅然抽出1.1亿元用于治污工程。“莲花”人把根治污染作为“第二次创业”,把治污工程称为“生命线工程”。
参加治污会战的队伍冒酷暑,斗严寒,昼夜奋战。总经理李怀清等领导亲自参加,现场指挥。去年6月,最高气温达37摄氏度,机器设备被晒得如烙铁一般,最艰苦的要数大罐内的焊工,他们走出大罐时,汗水顺腿而下,脚下湿漉漉一片……“今天辛苦我一个,明天造福一代人”,这是参战人员的口号,也是“莲花”人共同的心声。每个人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接受着洗礼。
凡国助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症,口袋里时常揣着急救药,在工程建设中,一连20多天未进家门,虽然家距工地不过数百米远。
彭海珍年逾花甲,率领400多名“娘子军”,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被人称为“钢铁老太婆”。
王仲三,每天带领环保监测人员,在遍布十多平方公里的各个排水口,昼夜监测水质,经常一身泥一身水。
邓同斌被汽车撞成腰椎骨折,刚能起床,就让家人用三轮车推着上了工地。以后,这位铁打的汉子一直撑着钢板参加治水工程建设……
在这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每个工人都觉得自己与企业血脉相连!“莲花”精神得到了升华。如今,在30多万平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区,林立的塔罐,密密的管道,精密的仪器,宽深的处理池,如同一座座无言的丰碑,记载着“莲花”人治污的艰辛历程。
洗尽铅华,“莲花”出水更娇艳!(附图片)
图为河南莲花味精集团总部门前的清水喷泉。张高怀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以渠道防渗和节水抗旱为重点
新疆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本报乌鲁木齐12月10日电记者陈沸宇报道:今年入冬以来,新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实际状况,以节水抗旱为重点,以确保明年农牧业丰收为目标,在天山南北掀起了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高潮。
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地区,农业以灌溉为主,各地州都把水利建设摆在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据介绍,目前全疆投入劳动积累工2317万工日,群众投资1.8亿元,政府累计投资近1.3亿元,完成土石方4143万立方米,各项指标均大幅度超过去年同期。
各地州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均以渠道防渗和田间节水为重点。截至目前,全疆共新修防渗渠道2300多公里,新打机井750多眼,新增沟畦灌溉面积近18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左右。


第1版(要闻)
专栏:

  明确责任目标鼓励民办水利
榆林突出抓好流域治理
本报讯记者岳富荣报道:陕西省榆林地区今年秋冬开展以流域治理和实施“甘露工程”为主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区共投劳二千二百七十一点九万个工日,日最高投劳七十七点五万个,占农村总劳动力的百分之六十七点四;每天出动大型机械八千四百多台(辆);总共投入资金七千四百二十二点七万元。
榆林地区今年秋冬农田水利建设突出抓无定河流域、皇甫川流域、佳芦河流域的治理和六十万亩粮食、农副产品基地建设等几大工程,并将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目标,明确奖惩措施。各市县主要领导亲临第一线指挥、督促和检查,全地区有二百零五名县级干部、七百四十八名科级干部下基层包乡、包工程。
全地区进一步落实鼓励民办水利、“五荒”地拍卖等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及社会各方面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据统计,今年秋冬全区民办水利工程三千三百多处,群众累计投入五千九百多万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各级政府从地方财力上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全区县、乡财政投入农田基建资金达七百零七万元。神木县拿出六十万元,用于奖励农田水利建设搞得好的村子。
榆林地区今年秋冬共完成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积六百二十六点六六平方公里;新增水地六点三三万亩,新增坝地、梯田十一点八二万亩;新打机井五千九百零四眼;打水窖二点四六万眼,解决了十四点一七万人的饮水困难。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澳大利亚外长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谭国器)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今天在中南海会见了来访的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亚历山大.唐纳。
朱镕基对唐纳在中澳建交25周年之际来华访问表示欢迎。他说,唐纳外长此次访华可以亲身体验到中国人民对澳大利亚人民的友好感情。
朱镕基说,今年5月他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同唐纳外长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很好的交谈,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他说,中澳关系开始较早,发展很好,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中澳关系出现了很好的发展势头。双方在许多领域里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方对澳大利亚政府一年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采取的友好立场表示赞赏。
唐纳说,澳中建交25周年是一件值得庆祝和令人高兴的事情,澳大利亚政府高度评价建交25年来两国关系所取得的成就,对目前双边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表示满意。澳政府重视发展与中国的互利合作关系,愿与中国一道作出努力,推进双边关系取得新的更全面的发展。
宾主双方还就地区和国际形势交换了意见。
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元、澳大利亚驻华大使石励等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会见董建华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范丽青)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会见了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
董建华先生向朱镕基副总理介绍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朱镕基副总理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目前的良好局面表示高兴,对特区政府在董建华先生领导下成功而有效地应对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冲击表示赞赏和支持。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廖晖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听取董建华述职
赞扬特区政府工作富有成效,指出中央政府充分相信港人能够管理好香港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范丽青)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听取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的述职报告。
李鹏总理对香港在回归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付诸实施,经济上繁荣稳定的局面得以保持表示高兴,对董建华先生领导的特区政府所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赞赏。李鹏总理说,香港回归以来,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是富有成效的,中央政府充分相信港人能够管理好香港,充分尊重与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他还向董建华先生介绍了内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他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述职时,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廖晖在座。
晚上,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与董建华先生和夫人赵洪娉共进了晚餐。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澳大利亚外长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谭国器)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来访的澳大利亚外长亚历山大·唐纳时说,澳大利亚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支持香港的顺利回归,支持中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在人权问题上主张对话,不搞对抗,中方对澳政府的对华友好态度表示赞赏。
李鹏说,中澳都是亚太地区有影响的国家,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特别是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共同的责任。中国一贯重视发展与澳大利亚的关系,愿与澳方一道,从两国关系的长远利益出发,扩大交往,增进了解,加强磋商,发展合作,把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中澳互利合作关系带入21世纪。
李鹏对唐纳在中澳建交25周年之际来华访问表示欢迎。他说,自1972年中澳建交以来,两国在许多领域里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扩大,相互投资日益增加。一年多来中澳关系能取得新的发展是与霍华德总理和唐纳外长的努力分不开的。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关系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唐纳赞同李鹏总理对中澳关系所作的评价。他表示很高兴能有机会来华参加澳中建交25周年的庆祝活动。他说,澳中关系在过去25年里所取得的发展是非常了不起的,尤其是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很快,澳大利亚政府和人民对此深感高兴。
唐纳说,中国是本地区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的国家,澳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致力于不断扩大与中国的互利合作。
李鹏向澳大利亚客人介绍了中国的国内情况。双方还就一些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见时在座的有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澳大利亚驻华大使石励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湖北粮食入库超五十亿公斤
今年湖北省粮食收购进度大大快于上年,截至11月15日,全省粮食部门已入库贸易粮50.6亿公斤,比上年同期多收9亿公斤以上。其中国家定购粮入库27.87亿公斤,占年度计划的96.6%,比上年同期多收近1亿公斤。
(龚达发)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出席希望工程义演音乐会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汪金福)北京大学生交响乐团希望工程义演音乐会今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了音乐会。
今晚的演出是北京大学生交响乐团为希望工程巡回义演活动的最后一场。乐团演奏了莫扎特、海顿、巴赫等著名音乐家的名曲,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大学生们精彩的演出和首都观众的踊跃参与,使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最后一轮劝募行动”的义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到场观看演出的1000多名观众都是自费购票入场,以表达对失学儿童的爱心。
据介绍,北京大学生交响乐团从11月21日开始,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巡回义演,受到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欢迎,演出几乎场场座无虚席。门票收入将全部捐献希望工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今晚的音乐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对越南正式友好访问
李瑞环离胡志明市赴新西兰
本报胡志明市12月10日电记者于青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圆满结束了对越南的正式友好访问,下午3时(当地时间)乘飞机离开胡志明市前往新西兰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越共中央对外部常务副部长兼陪同团团长范文章和胡志明市市委领导以及中联部副部长李成仁、中国驻越南大使李家忠、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胡乾文等到机场送行。
李瑞环主席离开越南时,给越共中央发去感谢电。他在感谢电中说:在我圆满结束对贵国的正式友好访问之际,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同事们对越共中央、越南政府和人民给予我们的热情友好接待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电说,此次访问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我们高兴地看到,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人民正在从事的革新开放和建设事业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成就辉煌,前途光明。我们还深深感到,中越传统友谊深入人心,两国合作潜力巨大。访问期间,我有机会同杜梅总书记、陈德良主席、潘文凯总理、黎可镖同志和黎光道主席举行了会晤和会谈,就进一步推动两党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我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越两党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电文最后祝越南共产党领导越南人民在革新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祝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


第1版(要闻)
专栏:

  内蒙古粮食获第八个丰收年
内蒙古自治区今年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夺得连续第八个丰收,总产量达到142亿多公斤,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刘亮明)


第1版(要闻)
专栏:

  吉林旱灾之年农业夺丰收
吉林省今年遭受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特大旱灾,全省上下团结一致,奋力抗灾,仍然取得了较好收成,粮食总产达到200.5亿公斤,是历史上第四个丰收年。(汪波)


第1版(要闻)
专栏:

  黑龙江战胜灾害粮食增产
黑龙江省今年战胜特大旱灾,夺得粮食丰收。今年全省粮食总产达310.45亿公斤,比去年增长1.9%,再创历史最好水平。(董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青海省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近10年来,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兴修梯田220万亩,“坡改梯”100万亩,营造水保林面积200万亩。今年全省已完成13个千亩以上和11个500亩以上的连片示范田,完成“坡改梯”15万亩。朱祥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