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创造奇迹的人们
——记总后嫩江基地几代军垦官兵
新华社通讯员昌家杰新华社记者张东波本报记者张严
凡到过嫩江基地的人们,无不被基地官兵在黑土地上创造的辉煌业绩和奉献精神所感动、所折服……
面临世纪之交,中华民族应如何更好地发扬优良传统,高扬时代精神,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重任?嫩江基地的官兵们已经和正在用他们的行动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奇的黑土地,走进这一代又一代创造奇迹的官兵们……
      三十六年创业史几代官兵奉献情
翻开基地36年创业史,字字句句记载着几代军垦官兵的拼搏与奉献、渴望和追求!
60年代初,3年自然灾害给共和国酿造了一杯苦酒。于是,从担负修筑嫩(江)林(海)铁路的部队中抽调的2万多名官兵,开进了冰封雪盖的亘古荒原。共和国的军人要把这里变成第二个“南泥湾”,变成“北国江南”。
肥沃的黑土地上,野草荆棘丛生,军垦官兵以最简陋的工具,用青春和汗水开垦着这片处女地。没有播种机械,他们就用三腿的木篓播种。有的官兵甚至用挎包装满种子,手拿铁铲或削尖的木棒,一垄垄、一片片地点播。为了抢农时,官兵们凌晨3时下地,夜里12时收工。就这样,官兵们当年就产粮250多万公斤。战士们把装满粮食的汽车喇叭按得震天响,共和国军人唤醒了沉睡千年的黑土地……
严寒、霜冻、冰雹、秋涝、虫灾……考验着基地官兵的生命和意志。为了抵御严寒,一位来自南国的士兵发明了“地火龙”:即在室内挖1米多深的沟,用砖砌成U形通道,一头做灶口,一头接烟囱,灶口点燃豆秸、木柴,就能烧化脚下这方冻土。尽管昼夜要有人盯着烧火,“地窝子”里也会呛得人头晕目眩,但是,这个土办法却使官兵们在高寒区生存下来。
基地有个“葫芦峪”,离基地机关100多公里,那里住着一个中队的几十名官兵,年复一年地耕种着数万亩土地。称它为“葫芦峪”,是因为它处于葫芦状地形的底部,遇上雨雪,车辆进不去,方圆数公里没人烟。一年,这个中队教导员的妻子怀着两个多月的身孕,准备返回陕西老家,因道路翻浆,汽车过不去,教导员只好用小“铁牛”送妻子。当拖拉机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颠簸了6个小时后,脸色苍白的妻子告诉丈夫,他们那个已取名“平平”的孩子没有了……教导员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他从路边采来一束小白花,一瓣一瓣地撕碎,撒在这望不到尽头的黑土地上……
每逢清明节,基地官兵都要到东大岗的烈士陵园扫墓。161座坟茔,161座墓碑,161位军垦官兵融进了黑土地。
他叫肖启发,原七场一中队中队长。这位从湖北入伍的中队长干起活来像“拼命三郎”。后来他时常感到腹痛不止,组织上几次安排他到医院检查,他几次都停不下手里的活计。后来他调到一个后进中队打了个翻身仗,就在丰收庆功的那天,他突然倒在粮垛前再没起来。经检查,他死于肝肾综合征。医生们感叹:这样的病,就是躺在床上也抗不住剧痛,而他竟在黑土地上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墓碑上刻着他28载的生命历程……
广阔的黑土地,无言的黑土地,你埋藏着军垦官兵多少情感多少爱,多少牺牲和奉献!
      屯垦戍边作贡献“黑土地精神”在闪光
基地地处高寒边远地区,官兵们环境艰苦,劳动繁重,生活寂寞。正是以艰苦奋斗为核心内容的北大荒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官兵扎根黑土地,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他们是人,不是神。从这位新兵的日记中,不难看出他初来乍到北大荒的感受——
“火车向北,再向北;天气变冷,越来越冷……我们这批刚穿上军装的新兵,坐在向北奔驰的火车上,望着窗外无垠而荒凉的原野,心在变凉,初穿军装的喜悦渐渐消失……”
36年来,基地官兵走了一拨又一拨,外面的世界也一天比一天精彩,但是“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这门入伍教育课,他们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正是基地历届领导的带兵经验。基地领导每人每年有半数以上时间下基层。哪里有困难,基地领导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生产最忙,基地领导就出现在哪里的战士当中。在基地,脸晒得最黑、身上泥土最多、手上茧子最厚的是党员干部。党员身边无后进,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在各项急、难、险、重突击任务中,冲在最前面的是党员干部。1996年春节的除夕之夜,二场政委赵国华正在和战士们吃饺子,突然接到上级装车皮的任务。一声令下,赵国华带领在场的53名官兵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15分钟内赶到了火车站。从晚上9时一直干到大年初一中午,按时完成了7个火车皮的装车任务。官兵身上的棉袄被汗水湿透,在寒风中结成冰块,一触摸“梆梆”直响。前来慰问的基地领导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带兵首先要爱兵”,这是基地现任政委马明利及历任领导班子最深切的体会。自1985年以来,基地先后投入数百万元改善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早在几年前,基地官兵就结束了住“干打垒”、烧“地火龙”的历史,全部住进了水、电、暖功能齐全的标准化楼房。在楼房林立的基地大院,引人注目的却是一排常委们住的平房。历届党委只给基层建楼,不为自己盖房;去年新班子上任,首先宣布本世纪不盖常委楼。基地批准随军的干部家属全部由基地在内部安置就业。基地还通过各种途径在“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没有大姑娘”的北大荒架起座座“鹊桥”,每年都有几十名大龄军官与心上人喜结良缘。基地子女就读的学校,面向全国招聘教师,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每年参加省、市以上竞赛都有获奖的。12岁的小姑娘李超慈在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一举夺得金牌。
几代军垦乐奉献,艰苦创业铸军魂。曾任基地医院副院长的副主任医师张福祥,1967年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分配到北大荒,一干就是30多个春秋。其间他有多次调到内地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他说:“能为黑土地上的官兵解除病痛,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老军垦任兴志,在基地奉献了近20年,转业回到四川老家后,念念不忘黑土地。去年他把独生子任勇送到北大荒,继续为基地建设作贡献。像这样的“父子兵”,基地就有数十个。他们这种为基地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正是几代军垦官兵优秀品格的写照。
北大荒天寒地冻,又加上长期野外作业,确实苦,实在累,但多年来官兵很少有要求调离和转业的。每年老兵退伍,从嫩江到达拉滨沿线的火车站上,老战士哭成一片。他们临行前,有的跪下来亲吻黑土地,有的抓几把黑土装进口袋带回去。他们舍不得这片黑土地,留恋这里雪一般纯洁的战友情,也由衷地感谢黑土地给了他们享用终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时代潮头绘蓝图第三次创业铸辉煌
昔日“北大荒”,今日“米粮仓”。现如今,初具现代化农业规模的嫩江基地,犹如共和国东北边陲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但官兵们已将这辉煌作为历史的一页轻轻翻过,他们正以蓬勃的朝气和顽强的精神描绘着新的画卷……
1996年10月18日,小兴安岭南麓卧都河畔一片辽阔的过火次生林带上,200多名官兵冒着凛冽的寒风,肃立在这沉睡千古的荒野上。随着3颗绿色信号弹刺破苍穹,一辆辆红色拖拉机拖着铮亮的犁铧翻开黑色的泥土……当年北大荒拓荒的情景又在这里重现。拓荒者正是来自190公里外的嫩江基地刚刚成立的第九农场的全体官兵。
一年前,基地党委做出了一项在基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决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第三次创业”,开荒10万亩,“九五”期间基地总收益达到6.4亿元,比“八五”期间总收益翻一番,再“造”一个嫩江基地!
与30多年前相比,如今的垦荒队伍中多了从都市来的大学生,多了大型拖拉机等机械设备,但有一样没有变,那就是军垦官兵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冰封雪冻的荒野上,他们刨河沟、化雪水做饭;馒头冻硬了,塞进怀里焐暖了吃;脸脏了,捧几把雪往脸上擦一擦……
爱国奉献是军垦官兵的品质,但作奉献的不仅仅是军人,还有他们的妻子。志愿兵姚友成,一周接到了3封电报,妻子病重,催他速归。他一想到开荒正处在攻坚时刻,一咬牙,仅给妻子写了一封回信,就把电报藏在怀里,把眷念埋在心中,直到开荒一期工程完工才请假回家。当累瘦了的姚友成出现在妻子面前时,妻子没有怨言,反而向他表示歉意:“我不知你这么忙,我的电报会不会影响你进步?”分队长丁乃勇,原约定元旦回家与未婚妻举行婚礼。开荒生产忙走不开,他正准备推迟婚期,没想到未婚妻从江南水乡千里迢迢来到天寒地冻的垦荒工地。一对新人在简易的帐篷里举行了婚礼……
待到冰雪融化时,当附近山庄里的村民穿上春装出门时,惊奇地发现,原来荆棘丛生的荒原竟变成了几万亩绿油油的麦田。他们由衷地赞叹:这些军垦官兵真是“天兵神将”!
麦收时节,记者来到卧都河采访,但见麦浪滚滚人欢唱,机车奔驰马达响,金灿灿的粮食堆满仓。九场政委薛开祥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冬今春开垦的6万亩土地,今年已实现产粮250万公斤。
傍晚,夕阳西下,闪耀着粼粼碧波的卧都河水缓缓东流,繁忙喧闹的麦收场上渐渐宁静下来,远处传来战士们的歌声:
“我为你洒下辛勤的汗水,
你为我奏出丰收的乐章,
战士的胸怀多么宽广,
战士的理想在这里闪光……”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团中央部署培养“青年兴业领头人”
着力推进下岗青工再就业
本报讯日前,共青团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青工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团组织重点引导、扶持和培养一大批以领办股份合作制、合伙和个体等多种形式企业为手段,以安置下岗青工为主要目标的“青年兴业领头人”。通过举办多层次、多形式“青年兴业领头人”经营管理培训班,帮助他们了解项目选择、工商登记、筹资、纳税、经营管理等基础知识;通过组织青年能人到青企协会员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使之迅速成长;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为他们领办、创办企业提供政策扶持;运用社会力量建立青年兴业基金,为“青年兴业领头人”创办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通知还要求各级团组织引导下岗青工转变就业观念,对下岗青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能培训,为下岗青工提供就业信息和中介服务,积极推动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为安置下岗青工占一定比例的企业、下岗青工合伙创办的企业、自谋职业的青工给予政策上的帮助。
据悉,共青团中央将于近期确定一批“青年兴业领头人”培养对象,并举办示范培训班,组织“青年兴业领头人”事迹报告会等。一九九八年,各级团组织将重点引导、扶持二千名“青年兴业领头人”,直接帮助十万名下岗青工再就业。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接受正规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保定市百余名村支书上大学
本报讯12月2日上午,河北省保定市121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告别了农村基层工作,坐在河北农业大学的课堂里,听大学教师讲了第一节法律基础课。下课后,安新县大淀头村支书、学员赵艾乐激动地说:“有生以来第一次当大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毕业后努力做好农村工作。”
近年来,保定市委为尽快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的领导人才,在市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拿出600多万元进行智力投资,目的是优化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目前,已有100多名县级干部完成了两年制大专学习,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今年又有100多名县级干部进入大学学习。目前,全市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正规化培训已延伸到农村基层党支部。
“农民要致富,关键是支部”,而农村党支部的带头人村支书文化理论素质如何、工作能力高低,会直接影响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为了建设一支政治坚强、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复合型农村管理干部队伍,保定市将在全市农村干部中实施正规化学历教育,以尽快提高农村干部的各项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今年首届入学的121名学员,年龄均在42岁以下,全部具有高中或相当高中文化水平。他们将用一年半的时间,学习法律基础、财务管理等15门课程,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文件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将是每一位学员的必修课程。
据悉,保定市已制定了在农村干部中开展大中专学历教育的3年规划。经过3年的努力,将使全市25个县、市、区80%左右的村每村培养出1名至3名大中专学历的干部,使具有大专学历的村支书达到25%。通过接受正规化教育,使村支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政治上、工作能力上尽快成熟起来,积极投身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王渊许顺兰李成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