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中国贵州国际蜡染联展剪影
你能看出这些风格各异的作品是来自不同国家的蜡染艺术品吗?
由贵州省文化厅、轻纺厅、旅游局、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贵州师范大学主办的’97中国贵州国际蜡染联展,日前在贵州省博物馆开幕。
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风格具有民族特色。这次蜡染联展展出的美、英、法、日、阿根廷、印度、印尼、荷兰、奥地利、比利时、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30多位艺术家和中国28位艺术家的200余幅蜡染艺术作品,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国蜡染艺术家们传统与现代、具体与抽象的艺术风格,让人感受到蜡染艺术的巨大魅力,也给各国的蜡染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 张北平摄影报道
中国贵州作品
奥地利作品
英国作品
印度作品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彩云之南的“风流草”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原始密林里,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豆科植物,每当对着这种植物唱歌或放送音乐,它的叶片就会随着音乐声款款摆动,宛如闻歌起舞,当地傣族群众把它叫做“跳舞草”或“风流草”。这是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一位傣族姑娘正在对着“跳舞草”唱歌,吸引了许多外地来此的游客。 阳举文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金秋时节,98岁的维吾尔族老农热合买江和91岁的蒙古族老人江巴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城……
  北京圆梦
常青
      (一)
10月12日中午,一架印有“中国空军”字样的图—154客机从天山南麓空军航空兵某部机场起飞,由西向东朝着祖国首都北京飞来。
机上的乘客也许并不知道,临窗而坐的两位少数民族老人——98岁的维吾尔族老人热合买江和91岁的蒙古族老人江巴,此番正免费乘坐飞机,到北京去圆他们久埋心中的“世纪之梦”。
飞机越飞越高,机翼下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显得越来越浩瀚辽阔;而两位老人心中的梦想,却越拉越近……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称“巴州”)的这两位民族老人能够“北京圆梦”,可以说是军政、军民、民族团结百花园中的又一朵奇葩。早在80年代,当地七个星乡敬老院的几位百岁民族老人,就曾乘坐驻新疆空军某运输团的飞机,升空饱览自己美丽的家园。当时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这则消息。今年重阳节前夕,巴州党委、政府又将楼兰古城地区的三名百岁以上民族老人,专程接到州府所在地库尔勒市参观游览。当来到驻疆空军某机场时,老人们对一架架飞机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留连忘返,依依不舍,流露出很想坐坐飞机的想法。但由于年岁已高,未能如愿。
三位老人满足中略带遗憾地返回了古楼兰。但他们那渴望的目光,期盼的神态,却深深烙在军地领导心中。当时中国联合航空公司(下称“联航”)北京至库尔勒航线已开通五年,航班飞机就在这个空军机场上起降。为了实现老人们的梦想,军地双方积极协商,决定在重阳节期间选请两位身体状况好的民族老人作为代表,进京参观游览,联航承担往返机票费用。经调查体检,巴州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哈尔恩格村村民、98岁的维吾尔族老人热合买江和巴州蒙医院原副院长、91岁的蒙古族老人江巴被选中了。巴州民政局回族女副局长马玉珍和州党委秘书、蒙古族青年确杰随行照料老人,担任翻译。临上飞机前,州党政有关领导及驻疆空军航空兵某师师长赵维国大校,来到机场紧紧拉着老人的手,祝他们旅途平安。
在塔里木盆地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头一回坐飞机,两位老人格外兴奋。望着舷窗外绵羊群般游动的白云,感受着雄鹰般飞翔的滋味,他们连空中小姐递上的热茶都顾不上喝。马玉珍多次劝他俩休息一会儿,热合买江捋着花白的长须连连摇头:“不,不。我要一直看到北京。”
      (二)
北京到了。
一辆乳白色的面包车将他们接到巴州驻京办事处。办事处已准备好了整洁的床铺和民族风味的晚餐,而且食宿全部免费。
经一夜休息,10月13日,两位老人更添精神。饭后,一辆崭新的红色桑塔纳,将他们送到此行的第一站、北京最大的喇嘛寺院——雍和宫。这里有26米高的檀香木弥勒站像,有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约6米高铜像,是一处佛教圣地。到这里拜佛,是江巴老人的夙愿。
91岁的江巴8岁入教,虔诚信佛,终身未娶。在巴州他既是德高望重的蒙医,又是知名宗教人士。退休后仍然行医积善,治病救人,1989年曾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
飞檐雕栋、宏大华丽的雍和宫就在眼前,江巴眼里熠熠闪光。在马玉珍和确杰的搀扶下,他随宫内总管一步步走向心中的圣堂。在一个铺地毯、挂画像的大客厅里,70多岁的住持喇嘛热情而平易地接见了这位来自遥远西域的朝拜者。身着棕色棉布长袍、米黄色布带束腰的江巴老人,一进门便摘下礼帽,跪倒在地,磕头施拜。随后他将自己的两条哈达和友人托他带来的十多条哈达先后献给住持喇嘛;当他抬头起身时,住持喇嘛也将一条洁白的哈达搭在他的颈项上。两位宗教人士的手,紧握在一起……
随后,在蒙古族总管的陪同下,江巴老人又参观了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江巴老人一桩“世纪宏愿”,终于实现了。
      (三)
大红灯笼高高悬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14日上午,两位老人又激动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左右搀扶、照顾、讲解的,除了马玉珍和确杰,还有联航秘书处的谷业宏处长和两位漂亮的“空中小姐”——联航优秀乘务员程运和郭婷婷。在城楼上,两位老人凭栏远眺,禁不住心潮起伏,喜泪盈眶……
98岁的热合买江出生于南疆喀什。解放前到乌鲁木齐卖麦草,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关在红山脚下的山洞里。晚上乘卫兵酒醉睡酣,逃出来一气奔跑几十公里,又辗转来到600多公里外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子渐渐好起来,全家子孙10人,年收入7000多元。如今在党和军队的帮助下,他又来到首都北京,更是喜出望外。
在毛主席纪念堂前,两位老人久久伫立。纪念堂因施工未开放,他们依依不忍离去。热合买江动情地说:“当年库尔班是骑着毛驴进北京见毛主席,我现在是坐飞机来到主席纪念堂前。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啊。”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学者视点

  走进西藏了解西藏研究西藏
带你走进西藏的一本书
晓萌
自古以来,西藏就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块神秘的土地,高原上皑皑的雪山、迷漫着宗教气息的布达拉宫总是使人们充满着遐想。但是今天西藏的社会究竟是怎样的呢?与内地相比,高原上人们的生活又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不同?打开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马戎教授的《西藏的人口与社会》这本书,它会从社会学、人口学的角度带引你走进西藏,使你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今天的西藏社会,并对目前西藏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一些新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出版了不少有关西藏的研究著作,马戎教授的《西藏的人口与社会》是一本社会学的研究专著。与其他关于西藏经济、社会、人口、教育等方面的著作与论文集相比,这本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从全书的结构来看,本书对西藏的人口与社会这两个方面的历史、现状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从人口研究的传统专题来看,本书从藏族人口的数量、分布、迁移、城市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从社会研究的专题来看,本书从经济结构与效益、收入与消费、择偶与婚姻、教育、民族关系等几个方面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虽然这些数字显得有些枯燥,但恰恰它们可以比较清晰和准确地为我们勾画出今天西藏社会的基本轮廓。这些经过考证、核实的数字,通常比模糊的语言描述更有说服力。
(2)目前在国际外交与藏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如西藏的汉族移民、藏族的计划生育、藏语教学、宗教自由等问题。这本书没有回避这些敏感问题,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进行实地调查,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讨论。如书中专门设有一章,详细地分析在西藏的汉族人口的历史、人数与结构,说明在现时发展中,在藏汉族人口的作用。
(3)目前出版的许多研究西藏社会的著作,所使用的大多是文献资料和第二手材料。《西藏的人口与社会》这本书在对人口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分析中,所使用的核心数据、资料均来自作者亲自组织并直接参与的1988年实地调查。这次调查应当说是西藏历史上第一次综合性(包括人口、家庭结构、生育、婚姻、迁移、收入、消费、教育、语言使用、民族关系等领域)、大规模(1300余户)、科学抽样(拉萨、日喀则、山南三个地区全部437个乡中进行系统抽样)的户访调查。本书中有103张表和21张图,汇总了政府统计资料、文献中提供的数据、作者亲身调查的数据等,从各个角度和不同方面对西藏的社会、人口、经济进行分析。
(4)在理论方面,作者参考了国外在研究种族、民族关系方面的最新成果,如美国关于“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两种发展模式的有关理论。通过对西藏经济变化的讨论,对“核心地区——边缘地区”关系研究的经典理论“扩散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社会与经济制度扩散后存在着两种结果:“扩散——工业化”型经济和“扩散——供给(依赖)”型经济。
(5)在方法上,作者把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在专题研究中结合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从国外借鉴了民族社会学有关民族关系研究的分析方法(如“分离指数”等)。理论视野的拓展和最新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使该书在学术上具有开拓性,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通过实地调查,深入社会,理解社会,分析社会的发展规律,并积极地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这是社会科学在学科建设中所应当遵循的道路,而《西藏的人口与社会》正是循着这样的一条道路在行进。
(注:《西藏的人口与社会》,马戎著,36万字,同心出版社出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一方水土

  彝族婚俗:
新媳妇缝鞋送家人
普佳勇
云南省弥勒县巡检司镇一带的彝族支系阿哲人,在热闹的婚礼结束后,有一种独特的孝敬方式和独特的敬送习俗——“新媳妇缝鞋送家人”。它不仅体现了阿哲姑娘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也显露了姑娘们有一双能缝会绣的巧手。
这里的阿哲姑娘能歌善舞,姑娘们到了成婚的年龄,通常是在跳乐、对歌间寻找自己的知心人。双方通过多次对歌跳乐相互了解后,这对恋人便向双方父母提出成婚要求。
当双方的父母同意这门婚事后,阿哲姑娘即准备嫁妆。除缝做自己的衣裳外,更主要的是缝鞋送给全家人。姑娘到街上挑选布料和针线,由自己亲手剪样缝做。为赶做送给家人的珍贵礼物,姑娘们白天照常劳动,晚上则要在灯下缝做到夜深人静。如送给家人的鞋缝得不好,不但会被同伴们笑话,还会被人们视为“笨脚笨手的懒媳妇”。所以,姑娘们在出嫁前缝鞋时,要认真选料精心缝做,把鞋缝做得美观牢固,使全家人满意。
姑娘在缝鞋的时候,自然要根据全家人脚的大小缝做大小不同的鞋。但缝鞋时,又不能用尺子去量全家人的脚,也不能寻长问短,只能靠姑娘自己估计着做。
到了成婚吉日,姑娘带上这些嫁妆出嫁。待婚礼结束宾客散尽,新媳妇从箱内拿出自己亲手缝做的鞋一双一双地送给全家人,以此作为第一次孝敬家人的见面礼。并谦虚地说:“我手脚笨缝得不好,不知爹妈哥弟穿上合不合脚。”老人听到新媳妇这样说后,满意地笑了。阿哲姑娘虽然缝做出的是一般普通的布鞋,但她们以此表达出的美好心灵和深情厚意却是不普通的。这种风俗礼习至今仍在阿哲山寨一代代沿袭着。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北京满族同胞欢庆颁金节
本报讯11月29日,北京市满族同胞400多人在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欢庆颁金节,庆祝满族正式定名362周年。
在满族发展历史的过程中,曾经存在族称不规范现象。公元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清太宗皇太极将族称正式定为“满洲”,标志着满族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颁金”是满语音译,含义为“生日”、“生成”、“生机勃勃”,象征着满族在祖国民族大家庭中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加颁金节庆祝活动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国家民委副主任文精以及满族著名人士胡絜青、关山复等。满族艺术家苏盛兰等还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余梓东)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雪域高原——
有这样一位老人
陆云涛
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后,在西藏自治区党政机关有许多人都敬重地谈起一位老同志。因为他援藏工作38年以后,即将返回家乡南通休养。这位老同志名叫曹旭。
曹旭在抗日战争中参加革命。1949年,刚满20岁的他担任了如东县副县长。1959年3月,西藏的反革命叛乱震惊了全国。平叛和建设,需要一批干部支援西藏工作。当时,曹旭作为南通市委副书记正在南京开会,省委组织部门征询他的意见。“没有困难,服从组织需要。我去!”他的回答斩钉截铁。三天中,他妥善安置了7岁和3岁的两个孩子,并劝勉爱人、市统计局副局长王竞平调藏工作,一同踏上了西行的列车。
从而立之年开始,曹旭远离故乡,全身心地投入西藏的两个文明建设。除了参加平叛和调查研究,他先后17年在那曲担任分工委书记、地委第一书记,当了10年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如今刚刚从自治区人大副主任的位置上离休。
曹老虽退下来了,但心还牵挂着西藏今后的发展。离开西藏之前,他计划了许多事情,而限于时间和精力,他只能挑最重要的去做。
看一看第二故乡——那曲,这是他的第一个心愿。在那“世界屋脊”的“屋脊”上,他与生命、与自然抗争,留下了带领藏汉群众英勇平叛和大力开发草原牧场的行踪。在那40万平方公里的藏北草原深处,多少乡镇和牧民帐篷,曾经回荡过他的欢声与笑语?!那里有他的血汗和甘苦,还有他的播种与收获。
他想起了1974年在那曲下决心抽调11位干部历尽艰险考察“无人区”,从而开始了向“无人区”有计划地移民和开发工作。在那艰辛的日子里,他常骑马来到几百公里以外的老牧民帐篷中,求教在“无人区”找水和遇险自救的办法。他多次率领地委干部深入牧区考察。有时陷入困境,好几天就靠干粮、靠捡干牛粪烧水维持生命。而今,“无人区”探明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成立了县级双湖办事处。迁移过去的不少牧民每家放养牲畜达到几百头甚至上千头,有的还住上了土木结构的藏式房子,购置了运输汽车……在大街上,许多老牧民和县里的干部一眼认出了他们的老书记,他们拉着他的手有说不完的知心话。
在地委书记杨骏心目中,曹旭是援藏干部的楷模。他说,现任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昂强巴曾经在曹老手下工作多年,是曹老言传身教把这位藏族汉子培养成了党的领导干部。多年来,曹老带出了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而受他直接影响和培养走上省以上领导岗位的就多达十几位。昂强巴曾经多次向杨骏介绍过老书记的感人事迹。
那是1964年9月3日,天气忽阴忽晴。曹老的前妻、那曲地区计经委秘书王竞平在基层单位调查归来的途中,突然碰上一阵冰雹。她浑身淋湿,直打哆嗦,一到家就发起了高烧。一直到下午3时,曹旭仍在召开县委书记会议没顾上回家。王竞平在邻居帮助下被送进了医院。等傍晚曹旭开完会赶到医院,王竞平已昏迷不醒。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太差,没有氧气设备,33岁的王竞平因急性高山昏迷症,就这样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后来,王竞平的妹妹王慕乔被姐夫的精神所感动,主动提出代替姐姐照料曹旭的生活。曹旭回话说:“我会在西藏工作一辈子。如果你不怕被拖累,也愿意献身西藏的建设,我和藏族同胞都欢迎你!”1966年4月,王慕乔放弃了邮电局优越的工作条件,背起行装,从成都、昌都一路搭车,长途跋涉来到那曲。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情感将两颗心在雪域高原紧紧结合在一起……
机关工作人员谈起曹旭时,无不称道他平易近人,关心他人胜过自己。过去高原地区蔬菜奇缺,他常将组织上为他配给的一份蔬菜分给邻居共享。无论藏汉干部,不管谁遇到特殊困难,他都尽力解囊相助。藏族驾驶员洛桑长期跟随曹旭,他深有感触地说,曹老对家属、子女要求很严格,一家生活十分俭朴,从不购买价格昂贵的衣物和食品。去年调整工资补发6000元,他全部捐献给了希望工程。每逢他听到在身边工作的藏族干部有子女考取了大学,都十分高兴地问这问那,叮嘱道:“有困难告诉我,让我这个汉族老爷爷也尽一份心!”
从那曲归来,曹旭特地去了一趟拉萨西郊烈士陵园。他有一个心愿,就是离开西藏之前再去看一看长眠在那里的战友、同志和自己的亲人。在孔繁森墓前,他长久地伫立,深深地鞠了一躬……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边远人家

  赫哲渔村里的艺术家
贾胄
乌苏里江像一条绿色的绸带,遥远地飘荡在黑土地的边缘。它在大顶子山下像是有意地甩了个弯儿,在江湾处的左岸,规规矩矩地镶嵌着几户人家。这是一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名字的地方——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四排村。
在饶河县委干部的引导下,我们走进四排村闻名全国的赫哲族桦树皮工艺家尤连仲的家。已经77岁的尤连仲老人正在土炕上休息,看到我们,忙下地与我们打招呼。老人耳朵有点儿聋,我们不时大声地与他交谈着桦皮制作情况。也许老人多次被各大新闻单位采访过,他很熟练地走进了西屋,边讲边摆弄着他刻制的桦皮工艺品。
尤连仲老人是松花江下游古城富涕浠(即今富锦市)嘎尔当人,世代以打猎捕鱼为生。他7岁时随父搬到宝清县大梨树沟,跟随父亲进山狩猎,喜欢用猎刀、斧子等渔猎工具制作桦树皮、鹿骨等工艺品。他制作了大量的桦皮船、桦皮摇篮、桦皮箱、桦皮烟盒,以及木碗、木杯、木勺、鹿骨头筷子等原始工具。老人告诉我们,剥大张桦皮要在树上部转圈划一刀,再下来在下部划一刀,树干中间冲一条缝儿,一张圆筒式的桦树皮就剥下来了。经过熟制、裁剪、缝纫,就做成各种桦皮生活用具和工艺品了。
这些桦皮制品外表刻着弯弯曲曲的花纹,极其精美,摆着可做工艺品欣赏,装茶不走味儿,装米不生虫子,它防潮,又不怕撞击。近几年他一边自己制作,一边将技术传授给儿子。他制作出的桦皮工艺品不但被北京民族文化宫、北京民族博物馆和省民族博物馆收藏、展出,还远涉重洋到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展出。
老人虽然没有一个舒适的制作坊,但他的桦皮制品是那样地贴近大自然,给人以自然真切之美,生活气息浓烈。老人面对乌苏里江的沧桑巨变,默默地为自己的民族和全人类奉献着亲手浇灌的一朵朵淳朴自然的小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