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决战在市场
本报评论员
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处于亏损境地,固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有一个原因是共同的,即对市场经济的普遍不适应,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因而在这几年的市场竞争中未能站稳脚跟。
此次本报报道的十家企业,之所以能较快地扭亏为盈、摆脱困境,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他们比较早地调整自己,义无反顾地走向市场,因而对市场竞争已由不适应变为比较适应。这也进一步证明,未来三年左右绝大多数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过程,必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市场经济轨道的过程,是他们决战决胜在市场的过程。市场是企业的生存空间,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验企业经营状况的试金石。
企业决战在市场,最要紧的是尽快转变思想观念。综观亏损企业的种种落后,莫不首先表现为思想观念的陈旧。他们往往留恋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把企业“包”起来那一套做法,以“等、靠、要”的态度来对待今天碰到的困难,缺乏投身市场的勇气和信心。其实,国有企业走向市场,首先不是资金的问题,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如何转变思想观念的问题。思想解放了,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树立起来了,没有资金可以想法筹集,没有产品可以自行开发,没有市场可以加紧拓展。
企业决战在市场,就要抓紧转换经营机制。国有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模式、分配制度、奖励政策等等,都带有着计划经济的深深烙印。近几年强调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以后,许多企业在消除“烙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凡是机制改革自觉性强的企业,效果就好;凡是犹犹豫豫、畏首畏尾的企业,往往是“大锅饭”照吃,“铁交椅”照坐,“铁饭碗”照端,亏损的困境难变。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进行调整,实现组织机构与市场对接,科技开发与市场对接,生产经营与市场对接,企业管理与市场对接。亏损企业同“四个对接”的距离越近,摆脱困境的内在动力就越强。
企业决战在市场,就必须拿出适销对路的好产品。因为,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产品的竞争,是技术开发与产品创新能力的竞争。谁有好产品,谁就有市场,谁就掌握竞争的主动权。新产品开发慢慢吞吞,以至产品多年“一贯制”,而且不注重实施“精品战略”、“名牌战略”,其结果只能是市场份额的逐步萎缩,甚至被彻底挤出市场。要开发新产品就要下力气培养一批能够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决战在市场,要坚定地依靠全体职工的热情参与。国有企业要想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除了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思想解放,事业心强,决策和管理水平较高之外,还离不开广大职工群众的齐心协力。因此,除了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民主决策,坚持民主管理,坚持民主监督,坚持民主评议干部之外,还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职工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典型,无微不至地关心职工的生活福利,让他们深切感受到自己在企业的地位。这样,职工就会和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就会为企业适应市场、开拓市场、驾驭市场进而扭亏为盈、摆脱困境而不遗余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亏损企业要下决心投身市场,决战市场。


第1版(要闻)
专栏:

  编者点评
如果把企业譬喻为鱼,那么市场就是它赖以生存的水。“鱼儿离不开水”,企业也离不开市场。企业离开了市场,就会成为干水沟里的枯鱼。现在我们有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处境,确实有点像这种“涸辙之鲋”。怎么办?靠国家、政府“供氧”“输血”,都不是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到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说得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奄奄一息的鱼儿,一放进江河湖海,就摇头摆尾地活起来了。新疆联合机械集团的情况就是这样。请看本文的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它走向市场后如鱼得水的景象,是何等动人!几年前,当它步履维艰、走投无路的时候,谁敢想到有朝一日会提出“背倚天山,逐鹿中原,走向全国”的豪迈口号?由此可见,决心走向市场,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谁早认识这一点,谁就主动。谓予不信,请看今日之新疆联合机械集团!


第1版(要闻)
专栏:落实十五大精神开创国企新局面

  背倚天山逐鹿中原走向全国
新疆联合机械集团创销售新纪录
本报乌鲁木齐12月9日电记者祝谦报道:新疆联合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联合收割机“新疆—2”,1997年销售1万台,占全国四大同类厂家产量的70%,创销售收入7亿元的新纪录。此举在中国机械制造行业引起了强烈反响。
同行们很清楚“新联”的底细:这个当年由左宗棠创建的兵工厂,经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工厂老,设备旧,底子薄。企业走向市场之始,新联每年亏损数百万元,背着沉重的亏损包袱,蹒跚难行。迫于生计,只得靠生产油桶、营房车、地膜机、圆捆机、剪毛机等产品“糊口谋生”。
沉重的压力下,新联领导悟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是置农业机械于死地的灾难。企业走出低谷、摆脱困境,必须投身市场。于是,新联把目光从过去的国营农场扩大到广阔的农村市场。他们痛下决心停止了新疆—3、4、5、6(皆为大中型)联合收割机的生产,上马研制适合农民新需求的收割机。
经过千百天试验,千万次失败,具有产品、营销、价格、服务独特品格的“新疆—2”应运而生。其售价约为大型收割机的1/4,不仅致富后的农民买得起,那些“南征北战”的“新麦客”更视其为“宠物”。一个麦收季节走南闯北,约可收割2000亩,即可“挣”回购机费。“新疆—2”的损耗率1%左右,低于人工收割5%—7%的损耗,如小麦亩产四五百公斤的话,多收的麦子就顶了收割费,等于“免费收割”,农民谁能不高兴呢?
更叫农民可心的是,“新疆—2”克服了过去收割机故障多,又惧草、惧潮的毛病。新联集团采用双滚筒结构,对潮湿、多杂草的谷物有良好的脱粒、分离效果,总损失率低于国家标准。他们研制实现收割机间隙可调,可调间隙幅度为6毫米—48毫米,麦收后可割秋季水稻、油菜、胡麻、葵花等。农民担心的、农民想到的、农民追求的,“新疆—2”都为他们解决了。1993年生产100台上市被抢购一空,今年生产1万台仍为零库存。
新联的销售名言是:“得中原者得天下。”他们把占领中原我国小麦主产区作为开拓市场的制高点,“背倚天山,逐鹿中原,走向全国”。新联已走出天山,从中原扩展,开始辐射周边市场。向东挥师山东,向南马踏秦川,面北正初试青、甘、内蒙古市场。每当麦收来临之际,新联以20辆收割机组成浩浩荡荡的“模特队”,向农民示范表演。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以此诱发启动市场一片又一片。为确保市场领先地位,新联从去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向用户作出5项质量服务承诺,百辆整齐划一的技术服务车日夜奔跑在数省的机收现场,全天候为用户服务,确保农民在“虎口夺粮”的忙季故障停机不超过两小时。今年农业部在全国19省区组织小麦跨区机械收割会战,“新疆—2”如明星闪耀,威震中原大地。其如云的“机群”占参加会战3万台各类收割机的“半壁江山”,在中国联机行业尽领风骚!
新联的成功,除市场定位战略的选择和高瞻远瞩的中原市场开发外,还有一条性命攸关的决策,是采用了国际水准的经营模式“OEM”(即“抓两头,放中间”,国内称“哑铃型”)。新联出品牌、出技术、出管理人员,在内地选择合作方,由合作方出资金、场地和劳动力。这种合作既省去了中间生产与管理环节,降低了成本费用,又有效盘活了社会现有的存量资产5亿元,避免了一次性大投入的资金困扰,实现了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的效益原则。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当初新联集团不采用“OEM”经营方式,而在总部靠增量投入上规模,要达到今天的1万台年产量,需要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的流动资金和增加7000名工人。“OEM”既使人眼界大开,更使企业效益大增。
新联人清醒地知道,市场无情,变幻无常。“唯市”,就是要关注市场,驾驭市场,永不懈怠地向前看,朝前走。年产万台的业绩,只是昨日辉煌。现在,新联集团正迈向世界上最大的联合收割机专业制造商行列。1个总部、8个分厂、20多个零部件厂和130多家外协配套厂,正形成合力,以“新疆—2”这个声名鹊起的品牌,去开创一个新未来。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纪委中宣部监察部联合通知
认真学习党风廉政法律法规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监察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和宣传部门切实抓好党风廉政法律法规的学习。
通知说,1997年以来,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陆续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七个重要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提高广大党员和国家公务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和宣传部门把学习党风廉政法律法规的工作切实抓好。通过学习,明确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通过学习,全面准确地把握党风廉政法律法规,从而更好地运用和执行党风廉政法律法规,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为配合党风廉政法律法规的学习,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法规室、监察部法规司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讲话》、《〈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解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释义》三本书,已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这三本书较全面、准确地阐述了有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原意和精神实质。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法律法规时,以此作为重要的辅导材料。


第1版(要闻)
专栏:

  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完成工业增加值1884亿元,同比增长11.6%
据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张锦胜)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11月份工业生产形势报告表明,11月份全国工业保持稳定增长,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月增长11.6%。
据介绍,11月份工业生产主要特点是:首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略有加快,集体、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速保持稳定。11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056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7.7%,增幅比10月份高0.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增长6.4%,增幅比10月份高1.3个百分点;集体工业增长12.7%,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长12.6%,与上月增幅基本相当。同时,轻工业继续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增加值867亿元,增长12.2%;重工业增加值1017亿元,增长11.1%。
其次,能源、部分原材料和近半数投资类产品生产出现下降。11月份能源生产总量1.1亿吨,比上年同月下降0.3%,其中原煤下降0.3%,原油下降0.1%,发电量仅增长3.3%,增速普遍比上月下滑。在70种主要原材料及化工产品中,比上年同月下降的有23种,占33%。
此外,主要消费品受季节因素及市场需求制约,生产增降明显。
统计表明,全国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继续改善。1—10月份,全国37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88.95%,比上年同期提高3.43个百分点,比前9个月提高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分析指出,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生产增长与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增长不相协调的矛盾加剧;工业企业效益两极分化加大,困难企业面在扩大。因此,保持工业的稳定增长,妥善安排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切实做好扭亏增盈工作仍是年终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同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会见
坚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党两国友好关系一定能够在新的世纪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本报河内12月9日电记者于青报道:正在越南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昨天在河内同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亲切会见。
李瑞环对杜梅总书记两次邀请他访越表示感谢,并转达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和乔石委员长对杜梅总书记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杜梅对李瑞环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请转达他对江泽民等中国领导人的亲切问候。
李瑞环说,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两国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中越两党两国人民互相支持,紧密合作,结成了深厚的友谊。我们高兴地看到,近些年来,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经贸合作日益扩大,科技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持有相同或相近的观点。中越友谊是毛泽东、胡志明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缔造的,当前中越关系顺利发展是江泽民总书记、杜梅总书记等两国领导人亲自工作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越南党和人民在革新事业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和钦佩,并衷心希望你们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把越南建成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毋庸讳言,我们的相互关系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只要双方着眼大局,着眼长远,始终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就能够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坚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党两国友好关系一定能够在新的世纪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李瑞环在介绍中共十五大精神时说,社会主义有其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若干阶段,各个阶段有其固有的特点,认识过程、研究阶段、把握特点,并据此为根据制定政策、规范行为,这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根本课题。社会主义需要改革、改进、改善,克服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这是社会主义永葆活力的基本途径。社会主义国家也需要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合作,借鉴别人的经验,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是社会主义国家随着世界潮流不断前进的重要条件。这些在中国和越南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都得到充分证明。
杜梅对李瑞环的谈话表示赞同。他说,中国当前的形势令人鼓舞,中共十五大取得圆满成功,中国顺利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经济快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影响日益上升。越南党和人民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并向中国的同志们表示祝贺。中国和越南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也是对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杜梅对越中两党两国关系的发展表示满意。他说,越南党和人民始终不会忘记中国党和人民对越南革命事业的支持,我们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毛泽东和胡志明等老一辈革命家共同缔造的越中传统友谊一定会进一步增强、发展。处理越中两国关系,如同江泽民同志所说的,要登高望远。两国间存在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谈判得到解决。他表示相信,李瑞环此次访问必将进一步推动越中两党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
会见是在亲切、友好、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的。
(附图片)
 十二月八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河内会见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 新华社记者齐铁砚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重视科技成果转化调整产品产业结构
无锡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本报讯记者龚永泉、王锦鹄、洪岩报道:江苏省无锡市切实加强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1月至10月,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82亿元,按可比价格同比增长12.3%;工业实现增加值425亿元,同比增长12.1%;工业销售收入1593亿元,增长13.2%;利税总额达100亿元,增长20.6%。
无锡市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一着,重点对全市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现代医药、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开展攻关和规模化协作生产。组织实施了火炬计划项目190项,这些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6.99亿元,新增利税18.26亿元,创汇3282万美元,项目平均利税率达21%以上。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无锡重视培育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开发、吸收和应用能力,努力提高产品技术档次、加工深度和附加值。目前,全市已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09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以上的有48家。109家高新企业去年固定资产已达88.56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189.2亿元,实现利税23.5亿元,以上指标在全省均名列前茅。
全市技术市场建设发展较快,形成以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职工技协、科技交易中心、国防科技服务中心和经济技术协作服务公司为骨干的技术交易网络。目前,全市技术贸易机构达1657个,年技术贸易额达5.5亿元。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贸活动大量增加,技贸活动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新苑公司与南京化工学院、中科院、西安交大、浙江大学等合作,在实施高温热管大生产技术攻关项目中,首次开发了新型传导材料钾钠合金,使高温热管技术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力度。去年以来,在原有三项费用300万元的基础上,建立了每年2000万元的市高新技术发展基金,以对重点项目重点支持为原则,每年抓好几个对无锡经济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项目。两年来,精心组织实施了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6项,到1998年这些项目将产生8.6亿元的销售额,新增利润9690万元。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大引资合作力度增强整体竞争能力
杭州外向带动经济发展
本报讯记者高新庆、赵相如报道:浙江省杭州市实行外向带动战略,推行“三外”(外贸、外经、外资)并举,四区(4个国家级开发区)联动战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992年以来,杭州外贸出口累计37亿美元,年均增长47.26%,外贸供货值累计达866亿元,年均增长44.26%,产品出口到12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市拥有16家外贸公司,140多家自营进出口企业,400多家外商投资出口创汇企业。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杭投资,外商投资企业达3400多家,总投资86亿美元。有21家跨国公司在杭州投资办企业。
杭州市外经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一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在境外设厂。全市境外企业和机构近80家。杭州万向集团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地区设了9个境外公司,该公司去年创汇5000万美元,今年可达1亿美元。杭州市技术合作、劳务输出也呈上升趋势。
杭州市对“八五”期间相继建立的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开发区和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这4个国家级开发区实行“统一规划,四区联动,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总体战略,四区开发已步入产出期,累计批准项目1068个,投资企业6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06家,总投资24.8亿美元。预计今年技工贸收入将超过100个亿,实现利税14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十五大精神鼓舞下,杭州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带动整体经济跃上新的台阶。一是“攀高亲”,引巨资。对产业规模小、市场份额小、环境污染项目一律“拒之门外”,跨国公司、著名国际品牌或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将作为首选目标。二是重点发展商贸、旅游,加大引资、合作力度,提高三产比例和档次,为工业结构调整服务,主要是发展高新技术,培植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支柱产业。三是在培植“巨人”集团上取得突破,增强整体竞争能力。今后3年要加大改革力度,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为龙头,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和培育15家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的“大巨人”集团和40家科技含量高、品牌效应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小巨人”集团。


第1版(要闻)
专栏:

安徽淮北印染集团走“新产品、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发展之路,今年头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新华社记者 鲁迅承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