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呼吁

  冬修水利莫忘沟塘清淤
近日,我回皖西霍邱乡下老家探望,弟弟告诉我:“今年霍邱地区大旱,要是沟塘里存水多,庄稼就不会干得那么惨,有的简直颗粒无收啊!”原来,自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沟塘的淤泥无人清理,让泥沙越淤越平,蓄水量越来越少。沟塘应有的灌溉、养殖、生活用水等功能在逐年下降。就连五六十年代由政府出资开挖的“当家塘”,也有被泥沙逐渐淤平填实而还田的。
据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三两户农民承包一口沟塘,作为集体水利设施,光知道向沟塘要效益,却很少有人过问沟塘的事。由于大家相互推诿,致使沟塘无人清淤,逐渐被泥沙填平,蓄水量也就逐年减少;二、沟塘淤泥本是农田的肥源之一,可如今农民多以施化肥为主,连家杂肥都很少使用,谁还肯劳神出力地去挖沟塘泥作肥料呢?三、沟塘就近承包到户,承包户人手少,也无力清淤。
农村的沟、塘、河、堰,历来是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确保农业丰收的基础设施。除了给农民提供灌溉外,又是农民生活用水和饲养家禽、养殖水产的重要水源。因此,沟塘清淤、多蓄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不应被忽视。
时下,已到了冬修水利的黄金季节,也是沟塘枯水季节,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冬季兴修水利计划时,要把农村沟塘清淤纳入计划,为农民排忧解难。
安徽省响洪甸水电站张宇庆
这封来信反映的问题,应当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视。冬修水利,要从抵御自然灾害、确保农业丰收的实际出发,既要重视主干河道的治理,也要重视支流、沟塘的建设。近几年,尤其南方水网地区发生过一些奇怪现象:不该旱的地方旱了,不该淹的地方淹了。什么原因?当地放松了小水利的建设。沟塘年年淤积,理当年年清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沟塘的作用。——编者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观察台

  履行集体合同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劳动法》颁布实施后,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已为企业所认同,并得到大力推行。沧州市目前已有1266个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从多数企业履行的情况来看,是比较好的,但有一些企业在履行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职工节假日加班未按《劳动法》的规定付给报酬。《劳动法》明确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而有的企业虽在合同中也写着“职工节假日加班付给300%的工资报酬”,但实际上,职工节假日加班,只付给200%的工资报酬。
忽视安全生产在一些企业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法》第六章专门讲劳动安全。泊头市某建筑公司集体合同中规定:按照《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对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可工作一忙起来,就忽视安全。该公司在进行某职工宿舍楼收尾工程施工时,施工队领导抱侥幸心理,未设安全网,被公司工会主席发现,责令其装上安全网。在施工中一职工不慎从高空坠下,幸好落入安全网内,才有惊无险。
集体协商不能坚持。集体协商是一种制度,它贯穿于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整个过程。可在不少企业,集体合同一经签订,集体协商也就告一段落。在履行过程中再出现问题,只是由厂长和工会主席协商,其他协商代表则难以靠上前了。
亏损企业合同期限过长。亏损企业变化较大,或是扭亏,或是减亏,或是更亏。这些变化对集体合同条款的执行影响很大,应适时进行调整。因此集体合同的期限应尽量短一些。
工会的地位与企业行政难以平等。虽说企业集体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实际上企业工会主席难以平等地与企业行政领导进行协商。
鉴于贯彻《劳动法》履行集体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一、加强对履行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企业内部要建立由工会和行政部门组成的监督检查组织,上级工会和企业主管部门也要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企业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确保集体合同的各项条款得到履行。
二、企业行政部门要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一般每半年向职代会报告一次,接受职代会的监督。
三、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制度,把集体协商运用于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的整个过程。双方参加协商的人员应各在3人以上,并且双方人数对等,以体现集体性。
四、亏损企业集体合同的期限一般以一年为宜。亏损企业集体合同期限过长,不利于集体合同内容的调整,以致影响企业利益或职工利益。
五、工会应加快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政策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
河北沧州市总工会郝龙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论坛

  从节俭解困谈起
四川内江市黎殿春
报载:某市机械厂在经营陷入困境、企业举步维艰时,决策者痛下决心,推出节俭解困举措,封存小轿车,卖掉大哥大,严禁公款吃喝玩乐。这种逼上梁山式的廉政措施,既增强了企业决策者自律、自省和自警的意识,又为企业节约了开支,因而受到群众的拥护,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闻此,笔者禁不住为之叫好。但在欣喜之余,一个反问却又冒了出来:节俭何待解困时?看来,该厂的决策者们在企业日子好过时,对廉政建设并未抓紧,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群众的呼声强烈了,才采取节俭措施,这实属亡羊补牢之举。为什么不能早一点采取措施,来个节俭促富呢?
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里,领导班子放松了勤政廉洁建设,致使领导干部尤其是经营者的自律、自省、自警意识逐渐淡漠,他们往往以“功臣”自居,认为花点“自己挣来的钱”理所应该,于是铺张摆阔,吃喝玩乐,无所顾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甚至采取宽容态度,群众也“盯”得不那么紧,此风便愈演愈烈,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有的好端端的企业也就因此由兴变衰,一步步走入困境,乃至亏损、破产。
可见,在企业日子好过的时候,决策者们就应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节俭,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此,就能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保证企业从兴旺走向更加兴旺。
但愿节俭促富的企业领导干部日益多起来,使解困不再成为“新闻”,节俭不再是“逼上梁山”之举!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街谈巷议

  党报越看越有滋味
党报的指导性、真实性、可读性越来越受到我市农民的重视,上万个农户正确运用党报指导生产、学科学技术、学政策法规,走上了富裕之路。近年来,我市农民学科学、用技术的热情越来越高。《人民日报》、《江西日报》等党报以其指导性强、信息量大,深受农民欢迎。全市各行政村都设立了阅报栏、黑板报,各乡镇都建立了宣传园地,农民读报用报已成为一种时尚。乐港镇余家村有16户农民常年订阅《人民日报》、《江西日报》。1993年初,他们在《人民日报》上看到山东寿光发展大棚蔬菜的报道后,十几位农民自费北上寿光取经学艺。回家后,他们筹备资金发展大棚蔬菜。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在他们的带动下,乐平市大棚蔬菜已发展到5万多亩,农民的年收入提高了几倍。今年初,众埠镇铁山、黄铁炉等地村民,看到《人民日报》和《江西日报》上刊载的彩鸡养殖大有作为的报道后,立即着手行动,自筹资金,发展彩鸡养殖业。目前,该镇已发展了52家彩鸡养殖场,农民收入很可观。
我市农民还把党报作为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今年9月,镇桥镇塔山村89户农民拿着《人民日报》、《江西日报》刊登的有关法制方面的文章,将该村3名干部送上了被告席,官司打赢了,正当的权益得到了维护,农民们兴奋地说,这是党报为我们撑了腰。
江西乐平市委宣传部程兴华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

  办好乡村图书室
笔者到基层采访,发现乡村图书室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藏书少。某县各乡镇都有图书室,且60%的村设立了图书室,但藏书在3000册以上的乡镇不到一半,70%的村级图书室藏书不足1000册。
2.管理差。乡村图书室仅有的一点藏书,既不归类也不登记造册,有的锁在书箱或抽屉里,有的乱堆放在某一角落,名为图书室,实为杂物间,图书长期尘封,弃之不管。
3.利用率低。有的乡村图书室书籍桌椅配备齐全,但利用率极低,村民借不出书,只有上级领导来检查时,才借书装装门面。图书管理员大多数是乡村干部兼职,业余兼管便成了可管可不管。群众说,花钱办个空架子。
4.实用书籍缺乏。乡村图书室的书源大多数靠群众捐赠,废旧图书偏多,一些格调不高的武打言情小说也收归充数,唯独适合农民阅读的农村致富实用技术书籍少得可怜。
5.新书新报新刊少。走进图书室,没有多少新鲜东西。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压缩开支,把党报党刊和科普期刊报纸砍掉了,新书买得也少。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办好乡村图书室有下述几点建议:
乡村两级领导要提高认识,把办好乡村图书室当做脱贫致富的主要举措来抓,把乡村图书室的人、财、物落到实处,有资金保障,有阅读场所,有专人管理,千方百计提高乡村图书室的利用率。
乡村图书室属乡村集体的公共设施,在管理上可采取灵活办法,如转让经营权,鼓励村民租赁承包,股份投资,搞有偿服务,改变单纯依靠乡村集体经费支出的局面,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智力开发,支持有志村民兴办乡村文化事业,使之走上“集体支持,个体发展,规模效应”的发展之路。
增强购书订报的目的性。先调查村民爱看什么书,缺什么书,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民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农村实用致富技术书籍。通过口头板报、专栏等形式介绍利用技术脱贫致富的典型事迹,切实加强导读工作。
精心培养选拔乡村图书管理员。应选择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助民奔小康的思想觉悟,事业心责任心强的青年农民担任。管理员的职责是经常摘编科技信息,帮助农民寻找科技资料,及时预告新书新报新刊的内容,指导农民读书看报,帮助释疑解难,定时定期开放图书室,主动将价值高的科技信息送进农户。
总之,充分利用乡村图书室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应成为共识。
江西崇义县委宣传部高华龙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新风赞

生前交待“六不准”,丧事从简留美名。请看──
  九旬老太的遗嘱
11月5日上午,在我市大冈镇,当93岁的朱老太的遗体被众儿孙抬上灵车,按照老人的生前遗嘱送往市火化场火化时,在场的几十位老人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一位老人说:“朱老太开明,这样办好,又省事,又清爽,也不拖累儿女……”
朱老太名叫施幼香,其夫朱显达于1989年去世。朱老太共有7个儿子,个个是孝子,长子今年72岁,最小的也已51岁,老人的晚年生活舒心惬意。但有一块心病,老人老是放心不下她的“后事”。1989年,老伴去世,她目睹了众儿孙为操办丧事,既多花了钱,又累垮了人。当时,她心中就萌生了自己的后事定要从简的想法。今年8月底,老太自觉身体不适,便又想起了这件事。可当她把这个想法一说出来,立即遭到了部分儿孙的反对:老太93岁高寿,上下4代共有70多口人,在当地声望很高,如果把老人的丧事办得冷冷清清,不要说被别人骂,就是自家在情理上也说不过去。今年9月20日,朱老太将在盐都县土管局工作的儿子朱平汉叫到房内,悄声说,她有件事想立个遗嘱,让他去县公证处请个人来。朱平汉以为老人有什么“遗产”要分配,就听从了老人。9月25日,盐都县公证处来了两位同志,在老人的房间内,为老人办理了“遗嘱公证书”。
11月3日,老人溘然去世。正当儿孙们聚在一起商议为老人办个体面的丧事时,镇法律服务所的两位同志受县公证处的委派赶来了。他们当众拆封宣读了朱老太于今年9月25日立下的公证遗嘱:“我自己愿意在死后节约办丧事,所有儿孙、亲朋好友不得违背我的意愿。为防止有人借尊重我的名义办所谓体面丧事,特立遗嘱,请公证部门予以公证:一、实行火化,骨灰与丈夫合葬深埋,不准留坟头;二、死后不准任何人烧纸、立牌位、供饭;三、不准任何人请阴阳先生,不得请吹鼓手;四、不准接受亲朋好友的吊唁钱物;五、死后的斋饭按方便、节约的原则办,不准大办酒席;六、死后遗体在火化前,安放在自己的住处,不准任何人移走……”
结果,朱老太的儿孙们严格按照老人的“六不准”办理其后事:未供一碗饭,未烧一张纸,未收亲朋好友的一分钱和一份礼物,收下的只是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送来的六只花圈。
江苏盐城市余焕然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别让鲜花早枯萎
——在校青少年犯罪现象透视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一些被社会寄予厚望的中学生、大中专生却走上了犯罪道路。抢劫、盗窃等案件在少数在校生的身上发生,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
某市两个区侦办的刑事案件统计表明,1995年至今年7月,两个区查办的犯罪嫌疑人中学生达95人,其中大专院校学生25人,占总数的26.3%;中专、技校学生56人,占59%;初、高中学生14人,占14.7%。目睹本该成材的学生带上手铐,教师与家长的心情无疑是沉重的。
一些在校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的事实敲响了警世钟声,应当引起社会高度重视。现在一些大中学生喜欢谈钱、比阔。他们看到社会上一些人穿金戴银、吃喝玩乐,不由得怦然心动,甚至羡慕不已,但家长的收入满足不了他们不断膨胀的消费观和享乐欲,因而便开始违法犯罪。
一向被父母宠爱、令老师夸耀的拔尖生尹某是某市中学高二学生,在灯红酒绿的引诱下,他染上了吸毒恶习。尹某的父母工资收入根本不能满足其所需,在毒瘾的煎熬下,尹某终于伸出了罪恶的手。1996年10月29日下午3时,年仅17岁的他,伙同同学,备好菜刀、钳子等作案凶器,入室抢劫,并在行劫中砍伤3人,抢劫金银首饰、现金总计价值4万余元。
发育、生长、成熟,是人的整个生理过程。在校生处于青少年旺盛而活跃的生理期,对异性的反应强烈。由于有的学校对《生理卫生》课程教学没下功夫,更增添了学生的神秘感和渴望欲,加之中学生法制意识淡薄,自控力差,一时冲动就容易酿成犯罪。
高三学生蒋某,一贯好学上进,却突然学习滑坡。原来,他热衷于看谈情说爱的地摊文学,并常去附近的录像厅偷看色情录像片。今年6月17日晚,蒋某窜入某大学一女厕所内,当女生王某上厕所时,蒋将其勒死后,又对其尸猥亵。蒋某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可等待他的却是法律的严惩。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某些教师的价值观也发生变化,因而也导致育人的错位。升学的压力使得一些学校放松了费时、费力的德育教育,因此便出现了老师对学生行为管理松懈的现象。
某市两区侦办的在校学生刑事犯罪的案例表明,在校学生作案大多属于团伙化,少则三四人,多则七八人。一些成绩差、不受校方关注的学生,往往以结拜把兄弟方式组建团伙进行犯罪。由于学生单纯幼稚,是非观念不清,在一些“两劳”释放人员的引诱下参与抢劫、盗窃、贩毒等。某市工业技校学生支某因成绩差而受老师歧视,以致自暴自弃,最后校方虽然劝其退学,但预先没有与其家长联系。支某因不敢回家,终因无钱而持刀抢劫他人财物而触犯刑律。
在校学生的犯罪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预防在校学生的犯罪,应从家庭教育入手,从学校教学做起,杜绝社会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污染孩子的心灵。做父母的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应注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在物质消费上严格控制,如发现孩子产生攀比心理,要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教育。学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另外,有关部门应加强社会管理,严厉打击“黄、毒、赌”,广泛深入地向学生宣传法制。
学生如同蓓蕾初放的鲜花,他们需要阳光与雨露的护爱才能茁壮成长。愿孩子的父母、学生的老师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用爱心为下一代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四川永川市人民检察院范刚常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监督哨

  传销业进军农村带来负面影响
近年来,传销业从城市向广大农村渗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据调查,深入到常宁市农村的传销公司目前已有十多家,传销产品主要是化妆品和保健品、保健器等。这种现象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是农民辨别能力低,在传销者的煽动下买了不该买的东西。罗桥镇一农民参加某公司传销讲座后,花了近4000元钱购买了一台保健器械,后来只能放在家里成了废物。同时,还有一些非法传销使农民上当受骗。今年,常宁市罗桥、荫田等乡镇查处了几起非法传销案件。
二是部分农民参与传销导致返贫。大部分地区农村消费水平与购买传销产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一些农民花巨资“入网”或购买物品,不仅生产无钱投入,而且加入传销后无心种田,使承包耕地撂荒。
三是一些基层农村干部参与传销,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干部形象。有关传销法规规定,党政干部不准参与传销,但一些乡镇干部也通过别的途径“入网”,踏入“搞传销、发大财”的思想误区,于是,他们便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样,既引起了广大群众的不满,又给农村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湖南常宁市彭清华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监督哨

  物资流通企业少缴税现象严重
最近,我局组织稽查力量,对南京地区的10家省、市物资流通企业增值税缴纳情况进行抽查,发现少缴税现象较为严重,现已查补税款100余万元。从抽查结果分析,目前物资流通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零申报”现象突出。去年在抽查的10户企业中,有6户都是“零申报”无税可缴;今年上半年,有7户企业是“零申报”无税可缴。
少缴税现象普遍。这10户企业户户都须补缴增值税,其中最少的一户补税2.3万元,最多的一户补税竟达20.5万元。
偷逃税手法多样。据统计,80%以上的企业随货物销售而发生的其他收入,未按规定计缴增值税。还有的企业借工厂让利名义,擅自以低于进价销售,造成进项税金长期大于销项税金,形成巨额“负欠税”,其中一家“负欠税”高达596.69万元。上述物资企业少缴税现象,应引起有关方面重视。
江苏南京市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陈群桂林桂珍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来信点滴

  历书手册要传播精神文明
年终岁尾,是历书手册销售的旺季。许多农民都喜欢历书,因为它介绍了一些生活和科学方面的知识。但是笔者发现,近年来出版发行的历书手册愈来愈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里面除介绍少许气象、农事和生活小常识外,大量刊印着诸如“观音菩萨、土地菩萨、玉皇大帝”的生日、“何时婚娶、某日丧葬”、“择地建屋”、“算命配婚”等迷信内容。
希望历书出版单位要多宣传精神文明,勿传播封建迷信。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历书出版销售的管理,对非法出版迷信历书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清理。
四川华蓥山矿务局李子垭任国飞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来信点滴

  学校收费应有正式单据
目前,一些学校隔三差五就要收费,但往往是家长把钱给了孩子,结果连个白条也见不到。收费是否合情合理姑且不论,起码也应给家长一个回复。
笔者认为学校这样做有三点不妥:一是加大了学校、班级、任课老师收费的随意性;二是存在收费额度含有水分的可能性;三是个别学生借机搭车多要钱,家长不便监控。所以,无论是购买学习用品还是打防疫针等等,学校最好事先给家长发个通知单,事后给予回执或票据。
山东平原县小舟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耳闻目睹

校园门前令人忧
(一)
小贩们在小学校园门外自制小吃卖给学生(上图),其不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天津石油化工公司 刘耀辉摄
(二)
学校门前,挂图生意如此红火,其中不乏粗俗作品(右图)。奉劝商贩们不要为了几个钱,污染校园这方净土。
河南民权县 张德利11月17日摄于县一中门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