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格瓦拉的旗帜在飘扬
王士美
来到古巴,最深刻的印象是,格瓦拉的旗帜还在飘扬。从美丽的哈瓦那到险峻的比那尔德里奥,从雄伟的圣地亚哥到披满英雄色彩的圣克拉腊,切·格瓦拉的旗帜到处都在飘扬。
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到切·格瓦拉的塑像和画像,到处都能看到写有格瓦拉语录的标语牌和条幅。在哈瓦那,格瓦拉最高大的雕塑画像耸立在革命广场的内务部大楼前。内务部大楼有十多层高,格瓦拉的塑像高出了楼顶。内务部大楼原来是格瓦拉领导过的古巴工业部大楼。在古巴革命胜利最初的年代里,格瓦拉坐镇工业部,实际上主管全古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工作,是卡斯特罗在建设国家方面的最主要的助手。直到今天,内务部大楼里,仍然保留着格瓦拉的办公室:14平方米的小屋,不大的办公桌,一张折叠椅,一张小小的行军床,墙上还挂着他在战争年代用过的冲锋枪。
切·格瓦拉是世界著名的游击战奇才和艺术大师。1958年岁尾的最后半个月里,菲德尔·卡斯特罗授命切·格瓦拉指挥当时起义军的一半人马,实际上不过200人,从东到西冲击和横扫巴蒂斯塔反动政权的统治势力。在圣克拉腊的一场决战中,切·格瓦拉以他200人的战斗纵队为主要力量,消灭了数万名巴蒂斯塔反动政权装备精良的军队,攻下了哈瓦那,夺取了古巴的全国政权。
古巴革命胜利后,切·格瓦拉又为古巴的经济建设操劳。他一直主管古巴的外交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但主要精力是用在了抓经济方面。他首先担任古巴国家银行行长、土改委员会主席、国家计委主席、工业部长等职,当时他只有30岁上下。他不懂经济工作,便在干中学;为了当好银行行长,他突击学习高等数学;为了搞好土地改革,他考察过埃及、印度等数十个国家的土改。他还反复比较研究苏联和中国的经验,但不照搬照抄。早在60年代初期,他就曾提出过改革开放的思路,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要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切·格瓦拉在古巴解放战争的年代里,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革命胜利后的国家建设中,他又为古巴人民扎扎实实干了许多好事。在作为国家最高核心领导人的时候,他仍然以最普通的革命战士自律,生活清苦,艰苦奋斗,奉公忘我。哈瓦那到处陈列着格瓦拉当年参加义务劳动的照片:有的是光着膀子在扛糖袋,有的是满身泥水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有的是劳动后敞着胸怀的小憩。
后来,他辞去了古巴国籍和在古巴党、政、军中的高级职务,到玻利维亚开展新的斗争,其目标是打破帝国主义对古巴的封锁。他在玻利维亚被残酷杀害的消息震动了全世界,特别是深深地震撼了古巴人民和整个拉丁美洲各族人民的心。人们悼念他,追思他。在他牺牲30年间,这种追思活动几乎经年不衰。人们在岁月的磨洗中,越来越发现格瓦拉人格的崇高。他为正义事业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表明,他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和勇敢正直的人。他义无反顾地为人民谋福利、奋斗乃至献身,说明他是最具爱心和最善良的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主席在论述格瓦拉的人品时十分动情地说,格瓦拉是人民理想的典范、人类良心的典范。法国作家萨特也说过,切·格瓦拉是我们时代最完善的人。
正因为如此,格瓦拉生前是领导古巴革命的一面旗帜。他牺牲以后,又成了照耀古巴人民的一面光辉的旗帜,是古巴国家和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巴党和政府重视用格瓦拉精神教育和武装一代又一代的新人。1000多万人口的古巴,现在有包括世界著名学府哈瓦那大学在内的48所大学。在每个大学里都特别开设了格瓦拉系,实际上就是德育系。
在哈瓦那的街头,到处可以看到穿着有格瓦拉头像T恤衫的男女青年,到处可以听到歌颂格瓦拉的动人的歌声。格瓦拉离去已经30年了,但他的旗帜没有倒下,也没有褪色,它已成为指引古巴人民前进的长明不灭的灯火。(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戴妃车祸与行车安全
刘华新
英国王妃戴安娜在巴黎遇车祸罹难,使人们对行车安全着实重新检讨了一番。由此联想到国内行车安全问题,颇生感慨。
据德国媒介最新透露的调查结果,戴安娜出车祸时,汽车时速高达197公里。而为戴妃驾车的司机是大量饮酒后开车,并且戴妃本人也未系安全带。上述三点加在一起,直接造成了戴妃之死。而“狗崽队”摄影记者只顾抢拍现场,干扰了急救,大约也是事实。
其实,上述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可能使人致命。在欧洲,城市里的车速一般限为每小时50公里。但戴妃司机实际超速了近3倍,稍有闪失,这样的速度显然无险可保;司机饮酒在法国虽不违法,但酒精含量最多不得占到人体血液的0.5‰。戴妃司机的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75‰,如此严重超量,焉能不出车祸?至于安全带,德国专家早有试验,车速即使只有每小时30公里,如若不系安全带,也可能造成人员受伤。
以戴妃之祸为契机,一向认真的德国人再次严肃地检查了自己的行为规范。发行量较大的《彩色》画报和《明星》画报告诫人们,经科学试验,车速达到每小时65公里、至多80公里,不系安全带就会有生命危险;饮酒只要达到0.5‰(血液中酒精含量),事故概率即增加一倍;遇见车祸见死不救者,司法机关可以判处最多一年的徒刑。《彩色》画报还特地刊登有关急救的重头文章,提醒司机学急救课时,千万敷衍不得(在德国,不学急救课是不发给驾照的),行车时勿忘在车内备好急救箱,否则要挨罚……
德国是世界上车祸较少的国家(全国4000万辆车,去年因车祸死亡人数约为8000),尚且如此,由人度己,国人是否也有必要自省一番呢?
就说安全带吧。若干年前,国内倒是严查了一段时间——不系者一律罚款。不知从何时起,这种做法又销声匿迹了。最近回国,在北京、武汉、厦门、汕头等地都发现,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系安全带的都可谓“凤毛麟角”。甚至在高速路上,也不乏“以身试法”者。有的司机干脆自欺欺人:安全带斜过腰际,就是不插进插孔,完全是做给警察看的。回想当初在德国开车那会儿,上车第一件事就是系好安全带,颇有“中外开车两重天”之感。
再看司机超车。北京堵车严重,原因固然很多,但司机违规超车是重要的原因。他们忽左忽右,如泥鳅般“滑头”,如排队加塞般随意。可是在发达国家,一般超车都能循规蹈矩。先看好反光镜,再打指示灯,然后才并到左道。人们严格遵守这一“三步曲”,一般不会随意超车。如果在右边超车,出了车祸,司机可是脱不了干系的。
违章驾驶或者出了车祸,在德国的处理也很讲究。比方说超速驾驶,一般人都不大敢,原因之一是很多地段都有自动照相设备。如若犯规,咔嚓一声,白光闪过之后,你就在家里等着“精彩一瞬”吧:那张照片上有你的光辉形象,还有入照时间、甚至车牌号码。人证物证俱在,想赖都赖不了。老老实实地交款!逾期不交,催款单就会上门,外加一笔数目可观的手续费;再不交,罚款额成倍上涨。如再顶着不办,有关部门的电话就会追来,查问原因,先做到“仁至义尽”。到一定时候,法院的传票就找上门来了。想打官司吗?那笔令人瞠目的官司费就叫人生畏;如果输了,再赔上一笔,就更不合算。罚一以诫百,执法部门的态度是认真负责的;亦仁亦威,哪个司机还敢忽略安全?
不是说德国没有“开车的幽灵”(这是他们对违章驾车人的讥称),也不是说德国交通执法就那么尽善尽美,但他们治理交通的手段不乏可借鉴之处,却是公认的事实。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一角

  加勒比海的“珍珠”
管彦忠
委内瑞拉北临加勒比海。沿海7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其中最大的是马加里塔岛。实际上,她是由马加里塔和马卡纳奥两个岛组成,一条18公里长的地峡将其连接起来。
马加里塔这一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意为“珍珠”,是由著名的航海探险家哥伦布命名的。1498年8月15日,哥伦布在第三次前往美洲大陆的航行中发现了这个岛。他由海岛周围的珍珠而联想到远在旧大陆的奥地利公主,便欣然命名。消息传到伊比利亚半岛之后,闪光的珍珠刺激了西班牙人的胃口。于是,许多人移居到马加里塔岛。西班牙殖民者对委内瑞拉的征服由此开始,随之而来的是漫长的300年殖民统治。
从16世纪后半期开始,一艘艘满载黄金白银和其他物品的西班牙帆船,从秘鲁和中美洲各地经由这里停留和补给之后开往西班牙。马加里塔也从此成为海盗们袭击和争夺的目标。为了抵御海盗的攻击,西班牙殖民当局在岛上修建了多处城堡。如今,它们成了历史的见证和吸引游人的景点。
位于海岛东北部潘帕塔港附近的圣卡洛斯城堡最具特色。它建于16世纪,1662年被荷兰海盗破坏,两年后重建。我们穿过吊桥,登上城堡,从城垛间极目远眺。但见浩瀚的海域一望无垠,平静的海面上白帆点点。临海的高墙厚7米,用石块筑成。墙外的平台上,陈列着当年使用过的火炮。虽然锈迹斑斑,仍不失当年的威风。城堡有护城渠,但从来没有放过水。城堡底下设有水牢。后面有一口水井,井底低于海平面,海水受到压力渗入井里。过去,井水供饮用,如今成了游客许愿的地方,井底有许多游客扔下的钱币。
在委内瑞拉共和国的历史上,马加里塔岛占有光荣的一页。19世纪初,委内瑞拉人民在“先驱者”弗朗西斯科·米兰达和“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的领导下,展开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战斗。1816年5月2日,爱国军队在离马加里塔岛不远弗拉莱斯海域的战斗中,俘获了两艘西班牙战船。第二天,玻利瓦尔登上马加里塔岛,3天后在岛上的北圣安娜教堂举行了委内瑞拉各界知名人士大会。会上决定建立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承认玻利瓦尔为共和国的最高首领。马加里塔是1818年签署共和国独立宣言的7个省之一,这就是今天委内瑞拉的三色国旗上中间7颗星的起源。
如今,马加里塔岛是新埃斯帕塔州首府拉亚松森的所在地。这个海岛已成为旅游胜地,被誉为“度假的天堂”。国家在马加里塔岛设立了两个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由于经常在加勒比海一带肆虐的飓风不经过这里,所以,人们可以常年进行水上运动。在埃拉瓜海滩,游客还可以乘坐超轻型飞机,俯视马加里塔岛的美景。
旅游业是马加里塔岛的主要产业。州政府按照发展计划,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游客。目前岛上有各类旅馆160多家,柏油路通往岛上各地,玻利瓦尔国际机场可起降大型客机。1974年11月,马加里塔岛正式辟为自由港。这个在过去被称之为“安静的渔港”的小岛,如今已变成为一座2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夜幕降临,岛上的舞厅、酒吧、赌场游客云集,人们在加勒比海音乐的旋律中尽情地享受,直至黎明的到来。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寻梦剑桥
马小宁
很小便知道牛津和剑桥这两所驰名世界的高等学府,但对剑桥则更多一分亲切和神往,这也许是因了徐志摩那首《再别康桥》。诗人以他那浪漫的笔触、至爱的情怀和挥之不去的离别惆怅,描绘了康桥梦幻般的自然美。从此,常常想,那条在诗人眼里汇集了剑桥全部灵性的河,该是怎样的一条河啊。它竟让诗人甘心在它的柔波里,作一条水草。
剑桥本是一个古老而默默无闻的市镇,剑河蜿蜒穿城而过,一座座年代久远、造型迥异的小桥横跨河上,小城因此得名。14世纪初,离剑桥40公里之遥的牛津发生“学袍与市民”之争,导致3名学生被处死。一些教师带着少数学生愤而来到现今的剑桥,另立门户,小城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与牛津齐名的大学城。
来到剑桥时,正是中午时分,小城十分静谧。街道不宽,两旁的哥特式建筑透出一种无处不在的古典美,让你产生如在历史中漫游的感觉。剑桥有30多所院校,分布在小城各个地方,其中有5所傍河而建。它们所连接的河边平地,人称剑桥后园,是剑桥两岸风光最美的一段。这5所学院就包括最负盛名的三一学院和国王学院。据说,在英国,人们并不泛泛而论剑桥毕业生,而要看他具体住过哪所学院。凡是能够在三一或国王学院住上一两年的剑桥人,本身就有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资格。就这点而言,徐志摩无疑是幸运的。当年,正是经哲学家兼评论家路威士·狄根生的介绍,他才进国王学院作旁听生。
有意无意间,我们来到了三一学院。这里有一个小博物馆,里面陈列着牛顿等三一名人的雕像,正是他们奠定了剑桥执国际学术界牛耳的辉煌。牛顿的雕像单独放在大厅的最前面,他不像其他人那般坐着,而是站在一个高大的大理石基柱上,若有所思地注视着前方。这一造型使我想起了科学巨子的谦逊美德:“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些,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三一的食堂也颇负盛名。这座仿佛教堂般的大食堂的正中,赫然悬挂着亨利八世的巨幅油画,左右两壁依序是许多三一名人的画像,从牛顿到罗素,从拜伦到史特拉屈。想到他们也曾进出这里用餐,情不自禁地也想吃一次三一餐,幻想能吃出些许灵性来。
从三一学院可径直来到剑河边。原来,5所临河而建的院校虽然正门开在街上,但却有后门通向后园。白天,无论是各院的学生,还是剑桥的市民,或是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可以穿过长长的林荫小径,跨过款式各异的桥梁,来到后园。然而,一到天黑,小径尽头的大门便会关闭,后门便不能走了。后来才知道,这些草地分属不同院校,任何人不能从一所学院的草地信步走入相邻的另一块草地,只有剑河的水才可以毫无顾忌地流过这些人为的界限。
远远望去,一片诱人的葱茏间,一条玉带似的小河,缓缓流动。这就是那条梦中的小河了。我抑制不住心头的兴奋,奔了过去。小河不宽,太宽,岂不有失妩媚和温柔?两岸绿柳掩映,芳草铺地,微风吹来,柳丝拂动,在人心头荡起阵阵涟漪。置身其中,我明白了诗人何以有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的比喻。作新娘时,该是女人一生中最美最令人心动的一刻吧?站在三一桥上举目四望,只见剑河呈现柔美的曲线。黄花点点的草坪上,三三两两的学生或坐或躺着在小憩。桥下,水蓝如染,几只天鹅、野鸭在自由地游弋;远处,一叶扁舟在沿着清幽的河道滑行,渐渐融入了光和影中。诗人当年是否就是在这里,驾着小船,撑着长篙,去青草深处寻梦?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萦绕于脑际的一个疑问终于有了答案:与牛津相比,素以经济学和自然科学闻名的剑桥,何以培养出了拜伦、丁尼生等英国诗坛最响亮的名字,而且就诗人数量而言,比牛津还多。因为剑河的美,如诗如画,早已不期然地融入了诗人们的性灵。
连接这5所院校和后园的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数学桥。这座小木桥乍看很简陋,但却包含了奇妙的数学构想,而且有一个近乎以讹传讹的美丽“传说”。传说此桥是牛顿用木材接合而成,没有用一钉一栓。后来有人欲探究其中奥秘,将桥折开,却无力复原,无奈只得求助铁螺钉。但实际上,数学桥的设计师是剑桥学生埃思里奇,与牛顿风马牛不相及。但人们还是更愿相信这个传说,因为谁也无法否认牛顿与剑桥学术地位之间的关系。的确,如果没有了牛顿、达尔文,没有了汤姆森、卢瑟福,剑河两岸的风光也许美丽依然,但剑桥还会是今天这所为人类培养出了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剑桥吗?这个关于桥的故事,是否在昭示人们,剑桥的草光水色固然让人倾心之至,但前辈先哲所体现并流传至今的追求科学的精神,才是剑桥的真正魅力所在。本世纪20年代初,诗人远涉重洋来到这里,梦里所追寻的,该也是这样的一种意境吧?(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文化交流

  京剧在美国
马蹄香
在美国,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必定有京剧的票房。其中,最具规模的有纽约的“业余国剧研究社”、旧金山的“海韵剧艺研究会”和“南湾国剧研究社”、洛杉矶的“大汉天声文化俱乐部”、华盛顿的“汉声国剧社”。
纽约华人众多,共有京剧票房10多个,“业余国剧研究社”是其中最受称赞的一家。“业余”除了春秋两季在华埠的例行公演外,还经常受邀到东部各大学或文化机构演出,迄今已演出300余场。在该研究社经常出入的票友,年迈的“花甲”开外,年幼的才七八岁,还有喜爱京剧的外国友人。满头银丝、说话字正腔圆的社长高尚说:“票房是对外开放的,人们在外头一听到锣鼓、京胡响就自己进来了。我们尤其欢迎朋友介绍来的,特别是年轻人。”
“业余国剧研究社”历史久、演出多、有计划、具规模。例如专业琴师魏国勇,原是天津京剧团的琴师,弹拉吹打,样样精通;教戏的张义达先生,以前是台湾陆光剧校的专业教师,生、旦、丑、末都能教。此外,行头(戏服)与切末(道具)也一应俱全。
开初,“业余国剧研究社”也只是在社区内粉墨登场。后来有位大学华裔教授想向美国学生介绍中华文化,就引介了“业余”去校园演出。由于反应热烈,越传越广,连美国的教授也来邀请了。几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及东北部十余州,演出地点包括各大学艺术系、博物馆、文化团体、中文学校、华人文化协会等。此外,“业余”还受邀在美国一些职业剧团作观摩演出,正式把中国的戏剧美学介绍给剧场专业人士。为了配合演出,“业余”还准备了英文字幕和各种简要的京剧入门示范解说,帮助美国观众跨越文化的隔阂。负责英文字幕的是法国籍的尹瑞蓓女士,她在纽约大学表演文化研究所教授京剧及中国表演艺术课程。有时,尹女士也粉墨登场,担任过《春秋配》里的女主角。她要求学生看中国剧场表演并写心得报告,有时甚至找学生来跑龙套。她还发表过有关京剧和票房历史的专文。
旧金山地区的京剧票房也很多,“海韵剧艺研究会”和“南湾国剧研究社”是其中的佼佼者。“海韵”成立于1975年,活动包括京剧的示范、介绍及演出。现任会长夏道师出生于北京,1947年来美国攻读航空学,是著名的航空工程学者。他到票房学戏已经多年,是个名副其实的京剧票友。该会演出时还有名伶金素琴、李金索、张文娟、丁家麟、王洁西等指导。今年7月14日,“海韵”还在旧金山州立大学麦肯那剧院义务演出。“南湾”有位来自台湾的票友名叫邱晓云,她主工青衣,从小就喜欢京剧,大学时代在美国攻读西洋戏剧,毕业后学了一年京剧,跑圆场练基本功。她是票房里最活跃的分子。
洛杉矶的“大汉天声文化俱乐部”设在蒙特利公园内,是美国最大的京剧票房,共有票友50多人,已演出40余场。
华盛顿的“汉声国剧社”成立近20年,每年春秋两季都有演出。今年2月,“汉声”应收藏中国文物的尼尔森艺术馆邀请参加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大型中国舞会”,演出了《霸王别姬》和《陆文龙》等折子戏,让很多中部的美国人大开了眼界,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今年5月5日,他们又参加“海华文艺季”演出,与名文武老生马少良、名老生孙兴珠合作,推出了《草船借箭》等节目。
1997年6月2日,“业余国剧研究社”在纽约华埠珍珠街松柏高中演出了全本《金玉奴》,由童小苓领衔主演其母童芷苓改编的童派新版。在票房排戏时,童小苓把一岁半的儿子带在身边。她笑着说:“他在家不爱看卡通,专看京剧的带子,搞得我都没法看电视了。也许,儿子大了也是个京剧票友哩。”
是的,中华文化在海外,就靠这些“戏迷”们一点一滴、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正如纽约“业余国剧研究社”社长高尚所言,“大家都有宣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很希望把京剧这项国粹介绍给美国观众。”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蒙玛特感怀
黄学锋
一座丘陵静静地坐落在法国巴黎北郊。这里充满着中古情调,宛如一座世外桃源。几千年来,她居高临下俯视着巴黎。作为历史的见证,她目睹了这座法兰西古城的世纪沧桑。她就是闻名于世的蒙玛特高地。
我爱蒙玛特,爱她那缤纷的色彩。蒙玛特铺着绿色的草毯,嫩绿、浓绿和墨绿相互交织、叠印、渲染,融合到一起。点点野花似繁星散落在绿草丛中,摇紫翻红,绚丽多彩。蒙玛特的色彩映照出法兰西民族的特色,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丰富的多元性。
我爱蒙玛特,爱她那明媚的春天。蒙玛特的春天给人激情和灵感,催人进取和向上。本世纪初,蒙玛特的春天曾给世界美术界带来了一个崭新时代,掀起一场20世纪美术界的根本性革命。1907年早春二月,毕加索在蒙玛特卵石铺就的羊肠小道上散步时,五个美丽的少女飘然而过,毕加索看着她们消失在田野中。姑娘们走了,但她们却永远留给了世界。毕加索以这五个少女为原型,创作了标志立体派艺术诞生的不朽之作《阿维农的姑娘》。
我爱蒙玛特,爱她那弯弯的石径。蒙玛特没有平坦笔直的通衢,她的路弯弯曲曲、坡起坡落。地球本来就是个圆体,哪有平坦而言,人类从来没有走过平坦的路;路是人走出来的,哪有笔直而言,人类从来走的都是曲折的路。蒙玛特的条石小路和石阶,弯弯曲曲,随坡而起,伴坡而落,宛如一条条不规则的经纬线,把绿色丘陵连为一体。你只有漫步在蒙玛特狭窄蜿蜒的碎石小径上时,才会激发出无限的想象力和情趣,诱导出浪漫的遐思。
我爱蒙玛特,爱她那曲突玲珑的建筑。蒙玛特丘顶和丘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许多各式各样简朴、豪华、奇异、古老和现代化的建筑物,既有罗马式和哥特式,也有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这些粉红色、淡黄色和乳白色的房屋掩映在绿荫丛中,点缀着丘陵,辉耀闪烁,斑斓夺目,给人以明快、清新、柔和、雅致的感觉。这莫非是传说中的童话世界?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人世间。
我爱蒙玛特,爱她那田园般的风光。如果说蒙玛特是乡村,她又是巴黎国际大都市的一部分;如果说她是城市,她又处处散发着乡间温馨和质朴的气息。登高远眺,丘脚下清澈的溪流潺湲而过,远处是葱郁的果树,大片葡萄园,向阳坡覆盖着厚厚的牧草,几只牛羊低头吃草,怡然自得,寂静的大屋顶农舍点缀其间,好一派田园风光。难怪法国的文学艺术家们把这里视为风水宝地,纷纷迁居于此。
我爱蒙玛特,爱她那丘顶广场。丘顶广场是艺术家的圣地,你可以深深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广场中央支起了一排排大画架,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家们在这里切磋技艺,也为游客画像并展示出售自己的作品。坐在露天咖啡店里,你可以欣赏蒙玛特民间艺术表演,身穿民族服装的艺术家在手风琴和小提琴伴奏下,跳起优美的舞蹈。在这里,你完全脱离了尘世,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升华,一切烦恼、忧伤、哀愁统统烟消云散……
(附图片)
开罗女大学生张忆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