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新闻办在三峡工地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
挑战性难题已完满解决
大江截流合龙今天进行
本报三峡工地11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鹿永建、刘向东,本报记者龚达发报道: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合龙明天进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曾建徽今天在三峡工地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郭树言说,三峡工程自1993年施工准备至今,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支持下,三峡建设者团结奋战,即将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事实证明,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设好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
郭树言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局长漆林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陆佑楣说,三峡工程定于11月8日大江截流合龙,标志着三峡工程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是三峡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龙口宽度现已束窄到40米,截流最困难的时期已过去。截流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流量大、水深大,是世界水电工程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江截流设计流量为每秒14300至19400立方米,实际施工中遇到的最大流量为每秒11600立方米,比伊泰普电站实际截流量的每秒8100立方米大得多。截流时河床最大水深为60米,伊泰普电站最大截流水深是45米。经过长期科学研究和各项准备,采取了一系列重要工程措施,这些挑战性难题已得到完满解决。
在回答记者有关移民工作进展的问题时,漆林说,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国各地对口支援,绝大多数移民顾全大局,移民工作进展顺利,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这5年中,投入移民资金85.7亿元,年底搬迁人口可达到10万人,兴建、复建各类房屋334.59万平方米,动迁工厂179家,开发土地10.4万亩,城镇建设平整场地2527.76万平方米,还复建了大量基础设施,第一期移民工作目标基本实现,为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提供了保障。由于新建项目增加和资金大量投入,库区经济发展迅速,这充分证明三峡工程的兴建为库区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移民工作也得到了库区人民的支持和理解,许多库区居民要求尽早搬迁,变被动为主动。
在回答记者关于三峡库区和坝区环保的问题时,郭树言说,早在三峡工程论证时,就对环保问题作过专题研究,工程设计中专门有这一部分。三峡工程开工后,采取了各项措施,对坝区的污水进行了治理,施工中被破坏的植被也正在得到恢复,工程建设对坝区环境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在库区广大农村,实施生态农业的战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土地进行开发。城镇工矿企业中污染型的不允许搬进来,现有的也必须调整产品结构,使之有益于环境保护。
郭树言说,对来自重庆市和四川一些地方的污水处理,是一个挑战性问题。上述地区每年流入三峡水库的污水达数亿吨,为此,国家计委正会同重庆市等有关单位,制订规划,对工业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可望在下世纪初取得一个很大的进展。
郭树言说,泥沙问题也是三峡工程中一个关键问题。现在,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下设一个专门机构,在专家率领下对三峡坝前、坝后和库区的泥沙问题进行研究。为减少水土流失,将在明年加大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力争在今后几十年或更长时间内,使长江水变清。
中外记者150多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第4版(要闻)
专栏:

  邹家华接受记者专访时强调
做好大江截流最后工作
据新华社三峡工地11月7日电(记者鹿永建、王言彬)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强调,三峡工程即将实现截流,标志着这一举世瞩目的水利水电工程顺利完成了第一期建设任务,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水电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他要求三峡建设者们在全力以赴完成截流任务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千方百计继续把开发性移民工作做得更好。
邹家华说,一期工程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工程所采取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他要求建设者们把大江截流的最后工作做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全世界关心和支持三峡工程的人们面前展示我国水电建设的应有水平。
大江截流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预计余下的工期还有12年,今后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邹家华语重心长地要求广大建设者,在前五年所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做好今后的工作。
在枢纽工程建设方面,邹家华要求除了如期完成大江截流外,要认真作好与二期工程衔接的各项主要准备工作,进而顺利进入二期工程的施工。二期工程是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最紧张的一个阶段,任务十分艰巨。他强调要十分重视工程质量,健全保证三峡工程质量的管理体制,使工程达到一流水平。
大规模开发性移民工作将在大江截流后到来,搞好这项工作是下一步整体工作成败的关键。邹家华要求坚定不移地执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坚持现行的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移民补偿资金“切块包干”责任制;管好用好移民资金,提高移民资金的使用效益。邹家华强调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使农村移民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对口支援是前一段时间移民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邹家华要求各地各部门从大局出发,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特别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口支援的新途径、新方法。库区企业则要抓住对口支援的机遇,认真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振兴和发展库区经济。他还要求作好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文物的抢救性发掘和保护。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会见韩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七日电(记者罗辉)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以国会议员、韩中论坛会长金惪为团长的前来出席第六次中韩论坛的韩方代表团成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六次中韩论坛为期两天,于今天上午在北京闭幕。
会见时,李岚清对韩国客人来访表示欢迎,并祝贺第六次中韩论坛的成功举行。他说,中韩建交五年来,两国各方面关系的发展令人满意,双方可以继续扩大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他认为,中韩论坛为双方的交流和研讨提供了便利条件,是促进双边合作的有益方式。
金惪说,这次论坛的主题是韩中建交五周年的回顾与展望,韩方对过去五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感到满意。他表示相信,韩中经贸合作将来会发展得更好。


第4版(要闻)
专栏:

  三峡坝区逛“新城”
本报记者李维平卢小飞
看不见工棚,更没有人山人海,这哪里是想象中的工地?宽阔的马路,错落的楼房,清新的林草,一桥飞架,将左右两岸15平方公里的工区连为一体。工地,是现代化机械的天下;而坝区,已然是座花团锦簇的“新城”。
乘车沿峡江大道西去,左右两边,各种朴素而又别致的建筑飞闪而去,保税仓库、海关、环保公园、文化中心、体育馆等,都是着眼于未来的建筑;而那些整洁小巧的公寓,虽说眼下住着两万多建设者,但却是给将来的旅游者们预备的。按照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陆佑楣总经理的说法,工程完工后,稍加改造,就是旅游宾馆。
留一个什么样的工地给后人?这正是三峡工程建设者在规划坝区的时候就深思的问题。而将坝区定位在“特别风景区”,显然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未来的三峡坝区,既是企业化管理的电厂,也是一个旅游胜地。正是这个目标,使秀丽的西陵峡谷锦上添花。江峡路、天鹅路、神女路、竹园路,多美的名字!像这样的山岭重丘准一级公路已经有28公里,而整个坝区59万平方米的房屋建筑中,就有54万平方米的永久性建筑,其中22万平方米是各类公共设施。
西陵朦胧,汽笛声声。如果不是呼啸而过的自卸车和开山炮的震动,谁会想到这是工地,而不是一座宁静妩媚的江城呢?


第4版(要闻)
专栏:

  新闻大战鼙鼓急
本报记者李维平
繁忙的三峡坝区工地,从早到晚都可见记者四处奔忙的身影。在记者驻地的旅馆,各地蜂拥而来的老记们人满为患,以至于连会议室都打满了地铺。没有旅馆住的便打起了各种小店的主意。有的记者干脆“混”进了建设工人的公寓去住。院子里停满了五花八门的新闻采访车。各色电视转播车,头顶着“大锅”、高擎着天线,甚至连海湾战争中首次使用的便携式卫星传输设备也露面了,至于文字记者的便携式电脑已不算什么新东西了。
新华社已将“大江截流新闻中心”的牌子竖在驻地门口,近70人的采编队伍已经连续推出10多万字的稿件和资料。中央电视台出巨资包租的五星级游船“东方皇后”号,静静地守候在上游围堰龙口附近。中央电视台加上合作者湖北电视台、宜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近300人,每天活跃在大坝工地的各个角落,连续推出大江截流的有关报道。在部队支持下,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租用的直升机截流当天将在大坝工地搞水、陆、空式的立体报道。
记者了解到,90多家新闻单位的近400位记者已正式报到,而圈外还有无数“散兵游勇”,他们人虽不多,但战斗力很强。这些同行苦笑着说,岸上走不通,就租农民渔船走水路,活脱脱一种游击战的“打法”。
由于施工现场受管制,经常见到记者眼巴巴地望着热闹的场面不得接近而四处求人的情景,有的软缠硬磨挖材料,以满足和他们一样渴望了解龙口情况的“上帝”们。
夜深了,伴随着工地阑珊的灯火,仍有一些记者执著地挎着相机三三两两地在工地上“游荡”,带着白天拼搏后的疲惫,劲头十足地继续找寻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