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专论

  论行政管理规范化
邱霈恩
行政管理是指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也就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政府自身的管理。行政管理规范化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一个过程、一个特征。行政管理要现代化,就必须实现规范化。行政管理直接调控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其规范化进程及其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现代化进程。所以行政管理必须走在全社会的前面,首先实现规范化。行政管理规范化对于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我国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地提出了“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要求。
事实上,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就是规范整个行政管理本身。更确切点说,就是要首先规范产生行政行为的一切行政因素。科学而合理地规范这些行政因素,才能规范出良好的行政行为。规范行政管理,就是要在遵循科学原则的前提下,由原来不规范或规范不足推进到相当规范,使行政管理朝着优化的方向转变。可以说,行政管理规范化是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一个重大主题。
行政管理规范化实质是以科学化为先决条件和基本内容,以法制化为形式和手段,以民主化为气韵精髓,以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效益、提供优质服务、发挥良好作用、确保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极大促进经济与社会繁荣发展为目的,按照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的特点与要求,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科学地论证、优化各行政因素,并用法制确定下来,使政府同经济和社会的关系达到协调顺合。这里最重要的是突出科学化的地位。规范行政管理,就一定要坚持科学化的原则。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抓住行政职能职责,从根本上总体上宏观而长远地解决行政管理规范化问题。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之母。行政管理的一切都是由此衍生而来的。行政管理不规范,根源就在于没有科学划分和配置行政职能职责。职能职责不规范,由职能派生出来的一切就必然会不规范。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头开始,根据科学的国家理论、公共行政理论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科学地界定、划分、配置行政职能职责,使每个职能职责之间泾渭分明,并且要经常对总体的发展作出敏锐的反应,随时排除过时的或不适宜的职能职责和职能职责交叉重叠、分散模糊、缺漏空白等现象,随时“捕捉”和确定新的职能职责,并由此进行调整、优化或重构行政管理的框架;同时将这一切界定和分配以及变化发展用制度和法律固定下来,从法制上予以充分的保障。
抓住行政权力、利益和财政能力等最实质的行政因素,根据职能职责的科学划分,进行科学、合理、权威的界定、划分和配置。行政权力、利益和财政能力往往是引起行政不规范的能动因素和直接根源。没有坚实严格的规范和约束,就达不到行政管理规范化。行政权力是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正式权力,具有主宰性和扩张性,容易不受约束。因而要依照法定的职能职责,十分严格而恰当地规定行政权力的界定、分配、范围、程度、性质和行使方式及制约、变化的机制,并上升为法律。用科学规范和法律制度确保行政权力按科学设定的轨道运行而不越轨,是保证“权小于法”、“权力不滥用”的切实途径。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利益多元化。这对市场发育和完善有好处,但对行政管理来说,容易引起行政观念的混乱和行政行为的失范,诱导或驱使行政主体去追求和角逐不正当的利益,造成不公和腐败。诸如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部门主义、地方保护主义都是这个问题,因而一定要把利益问题处理好。还有,要充分掌握每个法定职能下的行政活动量和财力消耗量,科学地计算和论证财力的划分和配置,并以此为处理利益问题的实际依据,建立一个灵活有序的财政反应机制,经常对总体发展作出敏锐的反应,坚决消除不必要或不正确的财政消耗。
依照法定的职能职责和权力权限,科学、合理地确定与建立行政机构和编制。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中,机构编制的设立和撤销常常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由此带来的不规范影响着整个行政机器的运转和效率。因此,十分需要把机构编制工作推向科学化,一方面要充分依照科学划分的职能职责、权力权限和财政能力,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调整和设置机构编制,对于本质上不具备行政职能的机构一定要排除到行政系统之外,使之不再消耗有限的国家财力;另一方面也不要简单地为精简而精简,为小政府而小政府,而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所赋予的行政职能和行政任务来确定机构编制的大小与多少。总之,机构编制必须在充分、全面、准确的调查和科学的计算、论证等基础上,得到科学的设置和确定,并走向标准化和法制化。
根据法定的职能职责、权力权限、机构编制的科学配置,正确地规范并建立行政关系、行政程序和行政机制,在性质、方向、方式上予以十分明确的界定、划分和规定。首先要理顺中央与地方、部门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和机构内部的关系,避免发生降低效率和挫伤积极性的内耗。同时还要科学严格地规定行政运作的环节、步骤、方式、方法、途径和手段,特别要规范好决策程序和执行政策的程序,避免发生决策失误或执行不当而带来严重后果。再就是要科学、严密地设计行政运作机制,包括应变机制、调整机制、协调机制、沟通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确保每个机制都做到灵敏、有力和高效。特别是制约机制更须保持高度的灵敏、有力和效率,以对整个行政管理实行全面、有力的监察、纠正、调整、督促和惩戒,确保行政法律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坚决防止任何一项法律制度遭到违背、破坏或者非法废止。
建立统一、标准的行政规则、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通过教育培训,将这些规则规范内化为行政人员的素质,使之有统一的信念和价值观、统一的行为方式和分寸。一切事情最终都要靠人去做,作为行政主体的机构也是要靠人去运转的。因此,一定要用法律和制度来确保行政人员的素质能够得到不断的规范和优化。这是我国行政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的重要保证。
总之,要根据现代经济社会的特点和行政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科学、全面、动态地规范行政管理,实现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以使我们的行政管理更好地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理论探讨
赵京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适度快速稳定增长理论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不久前在广西北海市举行。5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围绕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这一会议主题进行了讨论。
      正确把握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会专家学者在高度评价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更为感兴趣的是,中国是怎样取得这些成绩的,以便把其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以指导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学者在发言中,结合中国的经验,更多地论述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一致性;而原苏联东欧学者则结合各自国家的改革实践,说明了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西方经济学家分析的是三者之间在中长期中的一致性与在短期内的替换性,从而强调把握各自的“度”的重要性。刘国光教授认为,在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快速增长与稳定增长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基本机制在于,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改革以来,中国始终保持了一个较高的积累率,而按照经济学所揭示的增长规律,在这一条件下,稳定增长路径就是快速增长路径,因而二者是一致的。张卓元教授着力强调了改革对发展与稳定的促进作用,他说,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只有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依靠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效应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政府也才能更加有效地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调控宏观经济运行,使其健康发展。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盖保德分析了改革以来中国的改革、增长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他把这种关系称为替换关系。从短期看,市场化改革对稳定会带来一定影响,但从中长期看,如果没有改革也就没有稳定和增长。这种短期的不稳定是否会威胁到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则是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在短期内能把这种不稳定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又有助于改革,则会在长期内使快速与稳定增长的能力得到加强。
      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分析与对策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与会专家学者普遍持乐观态度。与会专家在对中国经济发展进行预测的同时,还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国际经验,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构成因素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专家们认为,中国未来保持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可能性首先来自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事实,从而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市场需求仍有广阔的空间。克莱茵教授指出,中国经济近年来虽然有了快速增长,但仍然未进入工业化的成熟阶段,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因而仍然需要几十年强有力的发展。黄达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作为一个远未充分开发的市场,与超稳定的后工业化国家相比,有着多得多的机遇,从而有可能创造高的发展速度。李京文教授也指出,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技术差距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使得中国在传统产业仍具有很大增长空间的同时,还具备了经济增长的后备新兴产业。
专家们认为,中国可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积累率,这是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物质基础。刘国光教授认为,使中国的高积累率得以保持的机制在于,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人们消费习惯的相对稳定性使消费的增长滞后于收入的增长,从而促进了积累率的提高。李京文教授指出,中国居民具有的高储蓄传统与高储蓄率,与未来经济稳定快速增长要求的高投资率相一致,并认为,这一情况在未来几十年将会继续下去。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提出: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率。其核心问题是实现对外开放的战略性转变: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低层次转向高层次,通过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来推动跨世纪的“两个关键性课题”的解决,不断扩大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影响,使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迈向新世纪。
1.在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提升中国的世界贸易排名位次。
2.塑造中国的世界级的大公司。目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七位,在世界出口贸易额中占第十一位,但在世界500家大公司中却只有3家,这与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是极不相适应的。为此,要在乙烯、钢铁、计算机、汽车、高精度机床等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催生出世界级的大公司,彻底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模式,使之快速成长,迎接国际竞争的严峻考验。
3.加大西部地区的开放力度,实现对外开放的整体协调与发展。改革开放近2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存在着明显的“东西部不平衡”,沿海地区是对外开放的最大受惠者。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就必须不断缩小对外开放的“东西部差距”,降低对外开放中的地区不平衡性,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整体协调地进行。
4.提高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程度,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中国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迈向21世纪,必须下决心提高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程度。到2000年中国关税总体水平将降至15%,这有助于商品的自由流动;加大人员进出的自由程度,进一步完善出国(培训)申请签证制度,以利于企业追求全球性发展;加大资金自由流动的程度,对现行的外汇体制进行改革,力争在本世纪末实现人民币有限度的自由兑换,到下世纪前10年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这有助于提高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把中国对外开放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
5.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目前,一些世界级大公司正纷纷进入我国,这正是我们实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大好时机。要顺应中国经济结构高级化的需要,从上规模、上技术、上档次等多方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6.增强对外开放的预警抗震能力。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加强对国际经济变动的预警能力,在国际经济剧烈波动的冲击下依然能产生相应的适应性和应变性,显得尤为重要。从墨西哥、泰国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可以看到,与国际金融体系“衔接”的步子不宜过大、过快,金融市场宜分层次渐进开放。此外,人民币逐步走向自由化,可增加我国灵活应付各种复杂局面的手段。中央银行可通过外汇买卖干预汇率,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对外开放的预警抗震能力。
(摘自《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五期)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由孙起孟、薛暮桥等为顾问,李定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书,作为《当代中国》丛书中的一卷已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五十年代在中国出现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尝试。该书忠实地记录了这一历史过程。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叙述了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政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过程,以及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与以往同类著作相对比,该书第一次详细记录和叙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及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他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做的大量工作和活动。(永乐)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现代金融改革与管理探索》
刘广云同志撰著的《现代金融改革与管理探索》一书,已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了作者近年来撰写的有关经济与金融改革方面的论文、调研报告,内容丰富、观点新颖,融理论与实务为一体。著名经济学家苏星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池江)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现代管理方法论》
由崔援民教授主编的《现代管理方法论》已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研究了现代管理方法论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建构了现代管理方法论的框架和体系,介绍了诸多的现代管理方法。作者把当代三十七种正在或可能适用于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划分为八大方法群,分别研究它们在管理中的方法论意义及向管理科学移植的规律,对探索和建立以管理方法为研究对象的管理方法论学科,拓展现代管理方法论体系进行了研究。 (高书生)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人的管理科学》
由袁俊昌编著的《人的管理科学》一书,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有效的管理者”、“科学地管理人”、“优化管理的组织环境”三部分构成。该书认为,科学的管理创造新的生产力;管理者是管理活动中的关键因素;对人的管理是管理的中心环节;调动人的积极性是管理的核心;人的管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这三个方面。全书集中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管理思想。(苏耀彬)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新书架

  《文化力观》
贾春峰的新著《文化力观》已由群众出版社出版。该书就“文化力”概念的提出、为什么要研究“文化力”、“文化力”的涵义和功能、“文化力”的实践价值,以及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树形象(包括地区形象和企业形象)等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作了系统阐述。
作者认为,“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包括智力因素(科技和教育等)、精神力量(理想、道德、价值观等)、文化网络、传统文化等。该书还从“文化力”开发的角度对“二十一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值得重视的探索。(孙小兵)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合作经济初探
丁声俊
  内涵
合作社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不同的学者对合作社的涵义有不同的理解。在国外,有的认为:“合作社是以共同经营业务的方法,并以促进或改善社员家计经济或生产经济为目的的经济制度。”有的则认为:“合作社是社员自有自享的团体。全体社员有平等的分配权,并以社员对合作社的利用率为依据分配其盈余。合作社是与私人企业、公有制企业不相同的一种事业。”国际劳工局在其《合作事业教程》中的解释是:“合作社是不同数量的人的结合,他们为了解决相同的经济困难,在权利和义务平等的基础上,依其自由意志相结合,自身分担风险,以经营他们共同需要的一种或数种业务;并为了相互间物质的与精神的利益,共同利用这种业务,以解决他们自身的经济困难。”在国内,有的学者认为:“凡是劳动者为着一个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经济实体都是合作经济。”有的学者主张:“合作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是服务体系的一种”。还有人提出:“合作社经济是劳动群众为改变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而联合建立的一种经济组织。”
上述种种关于合作社的解释,尽管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合作社的内涵,但都还不能看作是对合作社科学涵义的精当理解。我认为,就本质而言,合作社是广大劳动者为了共同利益,依据合作社原则、章程和法规建立和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合作经济组织。具体讲,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合作社是广大社员结成的社团,社员人数不定,以自主办社为方针,以自愿民主为原则,以服务互助为纽带,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二是一个由社员共同出资、共同所有、共同管理的现代企业,其所有者、使用者和享利者同为社员。三是合作社经营的“共有企业”,主要目标在于为社员服务,促进社员家计经济的发展,提高社员的收入。四是合作社有明确的章程,规定了社员的权利和义务,全体社员在团结和互助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共同利益。五是合作社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保证社员共有的资产增值。凡是具有上述五个特征的经济实体,不管其采用何种法律形式进行经营活动,都可视为经济意义上的合作社,即通常说的合作经济。
      原则
合作社的原则是指合作社在组织构成、活动方式等方面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早在1937年国际合作社联盟大会就把英国罗虚戴尔合作社的基本精神归纳为七项,称为“罗虚戴尔原则”,用来指导国际合作运动。这七项原则是:(1)自愿。社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2)民主。合作社领导由社员选举产生,重大事项由社员大会讨论决定,一人一票。(3)入股。合作社的资金由社员入股筹集,股额不限,股息限于不高过银行利息。(4)交易。合作社按市价进行现金交易,社员和非社员都可选购商品,必须货真价实。(5)分配。合作社的盈余按社员对合作社的利用程度进行分配。社员同合作社的交易额愈高,分得的盈余愈多。(6)教育。合作社每年拨出一定比例的盈利用于促进社员教育。(7)中立。合作社不参与政治和宗教活动,即保持作为经济团体的中立性。迄今,罗虚戴尔原则的基本精神一直为国际合作社组织所遵循,但国际合作社联盟在实践中对上述七项原则也进行了一些重大修改,去掉了按市价售货、现金交易和对政治宗教保持中立的内容。这表明,合作社原则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在当今时代,随着合作社的结构愈臻完善,服务领域愈益扩大,社会经济地位愈益提高,合作社原则的内容也进一步丰富起来。现在,国际合作社联盟成员国公认的原则包括:一是本着自愿原则加入合作社组织,社员享受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坚持民主办社原则,社员享有选举权和表决权,选举管理机构和表决重大事项;三是社员享有合作社的经济成果,合作社的盈余为全体社员所共有;四是对股金付息,利率应严格加以限制;五是促进教育,对社员、合作社职工进行合作社知识和科学技术教育;六是合作社组织要联合,并同国家和国际合作社组织进行合作。这些都是国际合作社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
这里要特别强调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原则。曾有合作运动家认为,每一个合作社组织都是一个民主体,合作制是产业上的民主制度。可以说,实行不实行民主管理是检验合作社的试金石。假如一个合作社不贯彻民主原则,那么这种合作社就徒有其名,而非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企业所以必须实行民主管理,这是因为合作社是联合劳动者的劳动集体,是社员个人同劳动集体之间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他们既是劳动集体的成员,又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这就决定了他们一方面处于提供劳动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处于支配自己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地位。正是这种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要求通过民主管理把劳动者参与决策、监督经营、合理分配的权利充分发挥出来。实行民主管理的首要问题是充分保证社员应该享受的民主权利,并在合作社法规和章程中加以明确规定。
      性质
合作社的性质就是合作经济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形式的特殊规定性。这种特殊规定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特定的组织原则;独有的办社宗旨;独特的经济关系。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并得到广泛发展的合作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同样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但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生产方式,它的性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内部的经济关系,而且还取决于它所依存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性质。
从前一方面考察,合作经济组织生产资料的来源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生产资料全部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但由组织起来的劳动者集体占有、支配和使用;二是生产资料中部分归个人所有,部分归集体所有,二者相互结合;三是生产资料全部属集体所有,没有社员个人所有;四是生产资料归合作社联社所有;五是生产资料中包含有少量的外来股份。这些生产资料的来源形式决定了合作经济组织的集体经济性质。因为在合作经济内部,资本和劳动的对立被消灭了,在产权结构中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者、劳动者、经营者和产品占有者的统一,即“四位一体”。这种特殊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兼容了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是合作经济发展保持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从后一方面即合作经济所依存的社会经济条件考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合作经济作为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多层次性相适应的。然而过去较长时期内我国曾片面强调“一大二公”,把合作经济“过渡”、“升级”为“二全民”。这是违背合作经济性质的、“左”的错误做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还合作经济的本来面目,不仅要坚持合作经济的性质和原则,而且要探索合作经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途径和新形式。
      宗旨
合作经济的原则和性质决定了兴办合作社的唯一宗旨就是服务。合作社以服务为宗旨,就是把服务作为一切经营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急社员所急,想社员所想,社员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且要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合作社的服务宗旨,除把社员当作第一服务对象之外,还包括上级社为下级社服务、联合社为基层社服务,实质上也是为社员服务。这里需特别指出,基层社与广大社员利益的关系最直接、最紧密、最经常,因而需要特别加强基层社的服务手段,并改善其服务方式,加强其服务实力。从我国当前的客观实际需要出发,主要应建立和健全推广新成果、传递新信息的科技服务体系;以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零售市场为基础的购销服务体系;发展以代储、代运和代加工为内容的社会化储运服务体系;城乡居民生活资料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社还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等等。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才能有效实现服务宗旨,向社员提供社会化、综合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由于合作社是特殊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且以服务为宗旨,因而这种“服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都具有特殊规定性:一是社员自助。即社员自己组织起来开展自助,服务的特定对象是社员。二是寓服务于经营之中。合作社的服务贯穿于企业经营中,经营过程就是服务过程,如形影相随。三是讲究效益。合作社的服务与效益是统一的,那种把市场经营原则和服务宗旨对立的观点是片面的;同样,那种不讲成本搞无偿服务甚至亏本服务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服务也是“商品”,也创造价值。提供服务,应该取得合理补偿。总之,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服务为宗旨,是合作经济的灵魂,淡化和丢掉服务宗旨,合作经济就失去其价值。
      模式
实现合作经济的价值即服务宗旨,必须选择一个正确的合作社模式。所谓正确的合作社模式,是具有理论指导性、实践操作性的合作社发展的样板或标准形式。迄今在世界上曾出现过两种模式:一种是“生产主体型”模式;另一种是“流通服务主体型”模式。前一种既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改变社员劳动生产方式,也改变劳动成果分配关系;后一种既不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不改变劳动生产方式和劳动成果分配关系,只是向社员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列宁在《论合作制》中着重阐述了流通型合作社。他认为,合作社应不触动所有制,不改变生产方式,从流通方面把劳动者组织起来,进而通过流通逐步把合作制渗透到生产中去。这种流通型合作社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为劳动者乐意接受。实现合作化应坚持渐进性和自愿性原则。历史虽然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但列宁关于合作制的科学思想依然闪烁着理论光辉,为我国发展“流通服务主体型”合作社模式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流通服务主体型”模式应包括以下要素:以坚持社员集体所有制为核心;以社员个体或集体经营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手段;以广大社员的多种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多形式的综合化、专业化服务为纽带,把社员连结在一起。在这种模式中,“流通”包含的是商品购销服务的内容;“服务”指的是提供多样化、实用化劳务。实质上,二者都体现“服务”合作的特征。在服务合作中,服务者和被服务者是不同劳动的分工,二者不过是担负着不同形式的劳动罢了。从集体劳动的总体上看,在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体现着既分工又协作、集体利益和社员个人利益有机结合的关系,具有联合劳动或共同劳动的性质。这正是“流通服务主体型”合作社富有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