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开拓者的足迹

  雁阵腾飞
杨忠民
在大雁矿,人们把建矿初期的1977年盖的那片楼区称为“七七楼区”。最近这十几年,矿区事业迅速发展,二十年前盖的楼似乎被发展的势头甩在了身后。如今,它已渐渐沦为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成了大雁矿务局身上一块虽不显眼却很难受的疮疤:这里垃圾成堆,蚊蝇肆虐;晴天一街土、雨天一街泥,人难走,车难行。几百号员工和家属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清晨,新上任的矿务局长何清海在“七七楼区”心情沉重地漫步巡视。他走过一条条街道,穿过狭小的胡同。眼前的一幕幕景象并非初次见到,但他今天是两万四千多煤矿职工的当家人,所见所想当然有所不同。楼区里不少人认得何清海,知道他是新上任的局长,就上前诉说着居住在这里的困难和期望……
何清海悉心地听着。他理解这些普普通通的矿工,也深知他们的甘苦。此外,他想到的还有更多。
大雁矿务局位于北国边陲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毗邻大兴安岭。改革开放十几年来,这座国有大型煤矿在现代化建设和经营管理上有着骄人的成就。何清海的前任是一位在煤矿战线干了几十年的老兵,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矿工成长为矿务局长,对中国的煤矿企业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朴素的理解、坚实的信念。他知道,在这个进程中,引进先进的设备、推广先进的技术只是表层的,更深刻的变化在于人。这些年,建设文明矿区,确切地说,建设一支文明的现代化矿工队伍,一直是老局长苦心贯彻的首要方针。在全矿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大雁矿务局从1991年起连续6年荣获全国煤炭行业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内蒙古的文明企业称号。几年前,几位北京的记者来到大雁矿采访,他们壮着胆子随当时的老局长到几千米深的“掌子面”走了一趟。行前,老局长为了打消他们对煤矿的旧印象,特意让他们每人穿上白球鞋,系上白围巾。一趟走下来,居然浑身上下纤尘不染。令他们惊异的是,矿工们还在井下整洁的巷道和泵房里摆放着各种花草、盆景和金鱼。他们努力用文明的生产方式证明自己是现代化的煤矿工人。
刚刚走上局长岗位的何清海也是这一文明进程的亲历者,他当然珍视自己继承的这一局面。同时他也深知,这个进程远没有终结。这一代矿工刚刚告别了昔日的“煤耗子”形象;而偏处北疆的大雁矿也毕竟不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建设现代化煤矿,培养员工的现代文明素质,也许还不是他何清海这一代能完成的。
但何清海的决心不动摇。上任伊始,全局工作千头万绪,而提高员工素质的工作,始终摆在核心位置。“七七楼区”的脏乱差,表面看是个环境问题,但何清海却意识到,人是从环境中产生的。很难想象,矿工们每天从文明的生产环境中,回到这样不文明的生活环境里,能够形成健全的文明意识和人格。
“七七楼区”的环境改善工作立即全面开动。清除了一车车垃圾,疏通了一沟沟污水,拓宽了街道,平整了小巷。居民们笑逐颜开地说:精神文明建设的甜果子,终于也被我们尝到了。
如今的大雁矿,花成行,柳成荫。何清海每当漫步在矿区街头,心中都漾起一种舒坦、快慰和自豪。他知道,矿工们和他有同样的感受。
晚上下班后,何清海望着窗外的一川灯火,心中又生思虑。他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每到晚上打电话找矿处一级领导时,往往人不在家。一了解,不是打扑克,就是斗雀牌去了。虽然都是班后时间玩儿一玩儿,并不是赌博,但长此以往,却荒废了宝贵的时间,又涣散着人们的进取精神。矿工出身,毕业于哈尔滨科技大学的何清海清楚地知道这样蹉跎下去意味着什么。在全局矿处党政领导会议上,他恳切地呼吁:作为跨世纪的干部,既要懂政治,又要精于业务。要多看几本书啊!在每天早晨例行的全局调度会上,他多次强调,矿处级领导每天都要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和《金土地》栏目,收看本矿务局的《矿山新闻》。他还要求矿务局电视台把中央台的一些节目录下来,让有关人员收看、研究,掌握信息。
一时间,讲政治、学业务、比技术,提高全员素质成为全矿区的热门。各部门都制定了有关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如今已经不仅是“不进则退”,而且是“慢进则退”。有现成的实例摆着:一个普通的餐厅服务员,没拜师傅没进科班,竟在全矿区的烹饪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一名普通水暖工,十八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多次被评为技术尖子和劳动模范,并成为全局树立的典型……
文明,体现在一个企业管理层的行为风范,也体现在普通员工的日常举止。按照何清海的要求,干部们开会前要充分准备,发言时要脱开讲稿;会场上杜绝了吸烟的公害;有职称的干部每年至少要写出两篇论文;人们在电话中和各种场合不论对内对外都要使用文明语言。学校的小学生也不例外——何清海说,矿区的未来,系于对下一代的培养。
几块瓜果皮、几张废纸从窗户里飞出,何清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责成电视台,守候在居民楼外抓拍,把各种不文明举动搬上荧屏曝光;文明督察小分队四处监察,严格落实。何清海认为,某些情况下,“强制性的文明”也能结出正果。说来有趣,有个职工习惯性地顺手把西瓜皮扔到了阳台外,瓜皮刚出手,就后悔不迭。西瓜皮刚落地,人也飞奔到了楼下。
大雁矿务局在走向现代化,大雁人也在阔步走向文明。在何清海看来,这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他不能想象,操纵着现代化割煤机的矿工,还是他脑海里祖辈的那个所谓的“煤黑子”形象。他一定在憧憬着下一代的矿工英姿。而这奔向文明的雁阵,正从这一代人开始腾飞。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文联)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把“腿”找回来
庄跃勇
近闻一则笑话:某机关一个干部对领导安排的工作迟迟未下基层抓落实。领导追问:“怎么还没下去检查落实?”答曰:“等了几天也派不出车,真没办法!”“就这么几公里的路,没有车子你的腿呢?”“噢,我怎么就没想到腿呢,怪我怪我,把腿忘了!”
听罢这则笑话,笔者怎么也笑不起来:腿就长在自己身上,天天形影不离,走路办事,怎能忘了呢?但细细品之,又觉得说的也是实话,起码道出了大有人在的“忘腿者”的心态。不是吗?有的领导和机关干部,不管急事缓事,道路近远,非车不能行,把坐车下基层看成权力、地位的象征,炫耀身份的资本。为坐车,不惜耽误抓落实的时间,不管基层所急所需,硬是坚持没有车就不下基层,而把骑自行车、迈开双脚下基层看成是“掉价”,有失“风度”,有失“官体”。如此这般,怎能不把腿忘了呢?
领导和机关干部由于工作繁忙,坐车办事可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不能完全依赖交通工具代步,不分时机、场合,不看对象不讲分寸,一概要以车代步。特别是面向基层的领导和机关干部,抓落实需要面对面直接指导,若不讲究这一点,而是动辄车轮滚滚,前呼后拥,时间长了,不仅会养成懒惰之心,奢侈之念,而且更重要的是会脱离群众,引起基层的反感,工作也就不会很好落实。如果换一种方式,比如骑自行车、步行深入基层去看一看、转一转、问一问,效果肯定会更好。
其实,“忘腿者”真正忘的不是腿,而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我们确有一些领导和机关干部总感到现在各方面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的一套过时了,再按传统的方法去做就不适合时代潮流了,进而追求起享受和安逸来,把安步当车这样被老一辈革命家反复倡导并付诸实践的优良传统丢到了脑后,甚至连骑自行车、步行这种行之有效的联系群众的好方式都不会了,以至把属于自己的腿都忘了,这是可悲的,也引人深思。
如何把腿找回来?我想,最主要的是恢复和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方面的楷模不乏其人。“朱德警卫团”五任政委一辆自行车的故事更是感人至深。他们把自行车看成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弘扬优良传统的接力棒,一任传一任,代代相传。冬天伴他们顶风冒雪下连队,夏天陪他们迎着酷暑到基层,十多年间,几十个连队,几百间官兵的宿舍,数百余亩生产基地,都留下了他们和自行车的重叠身影。他们说:这不是一辆普通的自行车,而是铭刻着艰苦奋斗精神和红军传统的接力棒。
其实,像孔繁森等同志,时刻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放下架子、丢掉官气,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他们的“腿”就一直没离开过自己。那些忘掉了“腿”的同志,如果不及时找回来,那么,离栽跟头的危险也就不远了。


第12版(副刊)
专栏:

  浏阳菊花石
朱赫
友人送我一块小小的菊花石,此石与石灰石相似,色呈青灰,中间却镶有一朵白色的菊花。更奇怪的是,此种石不论从哪个方面敲碎,碎石中却仍有菊花栩栩如生。这不能不令人惊叹大自然之神奇了。
据湖南浏阳县志载:菊花石又名石菊花,取之于浏阳永和大溪河底石丛之中,其花纹生成于两亿多年以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贵石料。
大溪河是从大围山里流出来的,款款地沿山壁静静地转了一个弯,遂在这里留下一湾墨绿。春载落花,秋载落叶,一年四季,大溪河穿金着银,披红戴绿,俨然一条五彩的河。
也许是这些花呀叶呀变成了精灵,也许是钟灵毓秀的缘故,这河底便有了这种叫菊花石的石头。
石菊花像植物界的菊花一样,千姿百态,花形各异,花瓣伸展转折,婀娜多姿。雕刻艺术家充分利用天然石态,精雕细琢,经艺术造型,赋予天然石材以生命。本世纪初叶,一位叫戴清升的石雕艺人,居然雕刻出了九屏菊花石雕,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于是,浏阳永和的菊花石便有了知名度。
解放后,浏阳菊花石雕艺术得到新的发展。戴清升老人雕刻的《琼阁贵菊》,高一米多,其中有楼台亭阁、小桥流水、古人夜读、岁寒三友、山岚晨雾等景,周围环绕着七十多朵菊花。后继青年艺人也刻制出了《黄巢咏菊》,高一尺多,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挺立于菊花丛中,身旁刻有他的咏菊诗。这些艺术珍品,博得了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誉。
近年来,市菊花石工艺美术厂注重培养青工,一件件艺术品从这些青工的手中诞生。1992年年初,一名青工精心雕刻的《双龙戏珠》,居然为一日本商人看中,以高价买去,走时,还连连称赞:“中国好!中国第一!”近两年,石雕艺术品更受到外商青睐,不少国外友人专程赶来,居然以数万元、数十万元买菊花石工艺品收藏。如今,浏阳菊花石已成为浏阳人珍爱的礼物。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林海音作品研讨会暨《林海音文集》首发式举行
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林海音作品研讨会暨《林海音文集》首发式,日前在北京举行。林海音是台湾著名女作家,她的青少年时期却是在北京度过的。八十年代曾风靡全国的影片《城南旧事》就是根据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最近,林海音授权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她的五卷本文集,收录她半个世纪以来创作的精彩之作,其中包括长篇小说卷《晓云》、中篇小说卷《城南旧事》等均为女性题材,描写老北京妇女的悲剧命运。(闻逸)


第12版(副刊)
专栏:

满架秋风(中国画) 冷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