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经济、政治和文化好比社会机体上紧密咬合在一起的三个“齿轮”,只有它们和谐运转,整个社会才会保持健康平稳的状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不仅应认识到这一点,而且更应在走向现代化的行程中,着力强调——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
董学文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使中国人在物质上富裕起来,抬起头来,也要使中国人能在精神上富裕起来,挺起胸膛。“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五大报告,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用很大篇幅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肩负着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提法,不仅相当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和使命,而且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也是一个重大发展。如果说,“三个有利于”是我们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标准的话,那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这“三个有利于”都有巨大而直接的促进作用。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一种精神生产力。它生产的是人的整体精神素质,是人的思想品德、灵魂境界和劳动能力。文化起源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人化”。它的主要功能则是塑造人,即“化人”。文化是一种造就生产力的生产力,是制造生产力的“软件”。所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当谈到“综合国力”时,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经济实力、国防实力,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个国家要想巍峨地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形成自己独特的形象并赢得各国的尊重,除了要有独立而强大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外,还要有独立而强大的精神力量,要有自己高扬的理论旗帜和思想尊严。“精神文明为一国生气之所系,有之则兴,无之则亡。”文化是导引人们前行的灯火。一个没有共同理想、远大目标和精神伟力的民族,经济上再发达,顶多也只是一个“经济动物”,一个跛脚的“泥足巨人”。何况,文化及其产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变得越来越大,它在创造精神价值的同时,也在创造着可观的物质价值。可以说,人类沧桑巨变的历史反复证明:文化繁荣与否,本身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显著标志。
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现代化。伴随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人们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吃饱穿暖、小康殷实之后的人民,更渴望教育和科技的滋养,精神和审美的享受,自身素质的丰赡和提升。这是社会演进规律和人的本性决定的。经济暂时落后地区对“文化扶贫”的企盼,对发展教育、科学的呼唤,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这一道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正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步骤和有力措施。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强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毫无疑问,经济、政治和文化好比社会机体上紧密咬合在一起的三个“齿轮”,只有它们和谐运转,整个社会才会健康平稳发展。哪个“齿轮”出了毛病,都会给社会进步带来妨害。我们党一贯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是从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出发的。诚然,夫物质者,精神之所附使。欲造精神文明,当先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但精神文明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巨大能动作用,它可以促使社会制度巩固和发展,可以为经济的腾飞提供动力,可以从思想上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反之,“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鲁迅早在世纪之初就深刻揭示了因物欲膨胀、精神委顿所造成的社会病态,指出如果注重外表,不问内心,只取物质,遗弃精神,林林众生为物质欲望所遮蔽,社会将憔悴,进步将停止,一切欺诈虚伪的行为就会乘势萌生,人的精神光芒就会趋于暗淡。九十年前先生这些强调精神文化建设的精彩文字,今天仍不失为语重心长、匡偏救弊、振聋发聩的警世之音。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考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之间并不总是跳优雅的狐步舞,并不总是“成比例”的。这种不平衡性的根源,深藏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制约当中。因此,我们应该“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这是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做到的事情,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应该说,对文化的蔑视,“是财迷的真正的自觉的看法和品行”。文化,实际上是受“现代人的上帝——财神”来摆布的。它使一切都变成了商品,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敬畏的职业的灵光都被抹去。金钱至上的思想和行为法则,湮没甚至泯灭了主体人格,造成价值倾斜、道德沦丧。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它的经济增长是以道德情感的彻底沦落为代价的。这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现代病”和“文明病”。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理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一针见血地道破了资本家取代缪斯这种资本主义畸形文化形态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由于它的宗旨和根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由于它的主宰是劳动群众,因此,它可以避免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覆辙,有可能并有能力求得文化发展同经济、政治的发展相互协调、同步不悖,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并驾齐驱。
毋庸讳言,市场经济的实施在活跃经济的同时,也会产生某些消极的反社会利益的现象。这个时候,除了用经济和行政的手段加以克服外,文化的力量则显得尤为重要。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含五千年之久灿烂民族文化的底蕴,有近一个世纪革命文化的光荣传统,绚丽多姿,魅力无穷。它在为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培养“四有”公民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当我们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开放性的文化观念的同时,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针,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坚持文化发展战略既着眼于现代化,服务于现代化,又立足本国,适合国情民情,既善于吸收世界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又不脱离其社会主义性质和民族风格,努力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能够显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向披靡、令人神往的雄风,有效地抵制拜金主义、纵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各种反理性主义错误思潮的侵蚀,拒斥西方形形色色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疗治一些人心灵上、人格上、道德上的软化症,并克服个别体制上的弊端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某种束缚,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整个社会“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为根基与土壤的精神文明,随同经济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在这里,任何悲观的观点,软弱涣散、无所作为的观点,任何把经济、政治发展与文化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没有根据的。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人民群众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社会进步的历史洪流,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铺设了无比宽广的舞台。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波翻浪涌,一个波澜壮阔的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将是不可避免的。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作家笔记

小说的故事可以组织,但对百姓的真情实感不好组织。对乡土对百姓保持一份挚爱和真情,让文学植根于人民和大地之中,它是我——
  永远的文学选择
关仁山
我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现在仍居住在小县城。展示基层百姓的喜怒哀乐,是我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种优势。我经常往乡下跑,还有一段时间在我县渤海湾一个小渔村挂职副村长深入生活,听听农民的心里话。火热的现实生活鼓舞了我,同时也教会我怎样去做人做文。这种深入生活的方式似乎有些笨拙,但是它对我作用很大。小说的故事可以组织,但对百姓的真情实感不好组织,这份真情的获得必须延续下去。长期沉浸在宴会歌舞升平之中,忧虑农民的心思自然就少,长久维系这真情越来越不容易了。深入生活是一种古老的体验方式,应努力发展到生命体验,直至艺术体验。这很难,却是文学所需要的。一个作家,不能盲目追风,还得认真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折腾,厚土薄收也是值得的。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演变了,也脱不掉与乡村脐带般的深远牵系。在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前进中的问题,也谛听到了乡村变迁的脚步声。感受乡土那种一触即发的疼痛,也会看到土地上澎湃的生机。让文学紧跟时代步伐,让文学植根于人民和大地之中。这是些真理性的口号,我们喊了多少年了,以后还要喊下去。
我的创作题材从海上走到平原。在故乡的大平原上,我看到热土也看到了冻土。一九九五年秋天,我跟踪了一家乡镇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全过程,有了一些想法,因为听到一些农民企业家的心里话,便写了《大雪无乡》。农民企业家和乡镇企业的工人面对破产与城里人不一样,因为他们还有土地。当时,我回老家给母亲的口粮田办过户手续,二叔在村里截住我,让我帮他到县城告状。二叔是村里的售棉大户,他说村里又要重新分地了,他与村里的包地合同作废了。细一问,我才知道,有两部分人还乡,一部分是破产乡镇企业工人,一部分是上城打工人员,他们还乡是奔土地来的。在年根儿,我听母亲说二叔一冬都在开荒地。我仿佛听到了一种悲怆的声音,促使我写了《九月还乡》。冻土是博大的,冻土又是残酷的。冻土与热土的衔接点上,嵌有传统与现代相递嬗的瞬间景象。
在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和民族特色,是由于自身的生活条件和习惯所致,我喜欢带着泥土痕迹的文字和故事。本土特色和民族性,是有悠久传统深受群众喜爱的。我们也应该理解文艺的主要价值,是通过艺术地表现生活,最大限度地使广大读者乐于接受,受到启迪和鼓舞。当然,文学创作应该不断在思想和艺术上探索创新,但是任何探索和创新都要寻找群众基础,以满足和提高群众的审美要求。
我由写通俗小说转到面对现实的写作,不是想追什么“浪潮”,而是在写作过程中加强了对现实精神的理解。这里有一个文学定位问题,记得一位作家说过,就农村题材作家而言,现实精神就是土地精神。中国的土地精神是什么?世纪末的中国乡村大世相,有力地涵盖了。时代没有摹本,只有不穷的精神,文学需要这种精神,背负这沉重,亲吻大地,抒写人间情怀,透视时代变革。我的作品尽管没达到这种境界,但是应该这样去想一想的。对于小说归属哪个“主义”的界定,我认为不重要,并不是给谁戴上现实主义的帽子谁就光荣或谁就保守。“主义”是理论界的事,对于作家珍贵的是对民间和土地的亲情。现实主义文学也应是多层次的。单就现实主义概念的演变来讲,谁也无法说清它的尽头在哪里,无论是某一时期的“政治”干预,还是后来的经济“挤压”,或是一时冷落,现实主义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寻找自己的流向,忍辱负重,执著地前行,逐步成熟起来。面对今天社会经济关系变革中复杂的、纷乱的、悲喜相交的多重存在,作家应该怎样审视和把握?改革文学应该是怎样的面孔?是很难说清楚的。我觉得,多元的现实生活,承接着开放的现实主义文学。面对现实,进行真实而有勇气的写作,至为可贵。
站在坚实的大地上,我们才有能力去触摸现实的精神内核。只有辛勤播种,才能不断增加生活、艺术积累,才能真正体会现实主义的深邃和小说世界的无边无际。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散文:个性与使命
秦弓
近年来,散文创作日渐红火,载体从报刊、书籍延伸到广播、电视,作者从作家、学者扩大到各行各业,题材广阔,风格多样,这的确是令人欣喜的文学现象。散文的兴盛,自然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出版等媒体行业的长足发展,也反映了社会转型期愈加复杂、深刻的精神生活需求,还有一点不应忽略的就是思想解放带来的宽松、自由、开放的精神氛围。文学天性崇尚自由,散文尤其如此。
鲜明的个性的确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勃勃生机。在题材、主题、视角、语调、语言、文体样式诸方面,每位作者都将自己的人格、思想、感情、趣味等投射进去。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许许多多作者就构筑成一个恢宏廓大的千姿百态的散文世界。在这里,过去曾经给散文带来过伤害的装腔作势、矫饰做作以及呆板的模式等习见的弊端,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变与澄清,散文的个性品格得以复归并发展。于是,我们直接谛听到灵府深处的声音,在历史沧桑与现实生活、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的描述中也看到了鲜明的个性面影。个性的苏醒与凸现对于振兴散文创作乃至激活人的创造力,具有不容低估的重要意义。
但仅凭个性来支撑散文创作显然是不够的。就整个散文创作而言,应该是个性与使命的相辅相成乃至水乳交融。这里所说的使命,当然包括对历史与现实的忠实态度与深邃思索,对人生与自然的缜密观察与深刻体悟,也应该包括对美的不懈追求与独特创造。总的来说,要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水平有所裨益。使命感的有无、强弱,关系到散文中感情的幼稚或成熟、认识的肤浅或深刻以及艺术生命力的微弱或强韧、短暂或长久。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作者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鲜活的生命个性熔于一炉、倾注笔端,写出了撼魂动魄、发人深思的警世之作,或是酿作成陶冶性情、赏心悦目的清新篇章。但也不能对散文创作中因忽略历史使命而导致浅薄、庸俗的现象视若不见。散文题材无限广阔,宇宙之大,昆虫之微,三代之远,切身之近,天上地下,梦想现实,生存死亡,不应设什么禁区,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择取、去洞察、去品味。荒煤曾在《荒煤散文选·自序》中说:“我这个老人还有点童心,还能在感情激动之际说几句真心话,否则回忆那许多往事,如述家常,无动于衷,不痛不痒,平平静静讲点套话,不能使人吸取历史的教训,写它作甚,写它何用。”这是多么宝贵、多么高尚的“童心”,正是出于这样的“童心”——纯真而顽韧的生命个性与强烈而执著的历史使命感,他为我们留下了不少优秀之作,更有巴金为我们创造了脍炙人口的《随想录》。同样是回忆,也确有对往事无动于衷的追述,甚或对本该投之以分析目光或寄之以忏悔情感的旧事反倒流露出几分自许之意。同样是写名人,一些贯穿着思索的目光与成熟的激情的成功之作,透过名人写历史,写人的真性情,写人的复杂性,给读者以理性的启悟、感情的洗礼与审美的愉悦,而有些文章则拿肉麻当有趣、以无聊为深沉,给小人贴金,为偶像抹彩,除了浪费纸张并有害于读者之外,看不出有什么效应。同样是抒写人生感悟,有的是以现代意识烛照生命,给人以奋进的激励,引人走向广阔的视野与光明的未来;有的则是拿陈腐当国粹,拿世故当智慧,教人故步自封,教人圆滑机巧,教人向狭小空间讨出路。后者不能不说也是作者个性的流露,但因为缺乏深刻的使命感,就显得品位不高、苍白无力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散文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势头,要使其向纵深发展,提高整体水平,并不断推出不辜负时代、可以跻身世界散文宝库的精品,就要在继续开掘与弘扬个性的同时,切实增强与深化历史使命感。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当我们回头瞻望那段历史时,会感到一股澎湃激荡的浩然之气油然而生,西北望——
  苍山如海
阎邢生
1996年9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延安作家忽培元的纪实长卷《群山——马文瑞与西北革命》。这部史诗般的作品,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真实、熟悉同时又日益显得遥远、陌生的历史时空中,让人重温一段血与火的艰苦历程。这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让人再度体会历史与今天的联系,并从今天的角度回忆历史,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今天。
《群山》以朴素的风格,平实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再现了本世纪初到四十年代末西北革命的风雨历程,展示了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带有鲜明的地域民俗色彩,使人读来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斗争和那片淳厚质朴的热土。作者以马文瑞为主要叙事角度,是一个极有意义的选择。马文瑞作为西北革命的一位开拓者和参与者,经历了西北革命的历次斗争风云,他个人的成长与西北地区的革命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叙事角度能让读者清楚地看到西北革命的客观过程。同时,作为西北革命的领导者,马文瑞及他的战友们是一批共和国历史上功勋赫赫的人物,这个叙事角度,也提供了一个直接表现这些历史人物的近镜头,凸现了刘志丹、谢子长、阎红彦、马明方、刘澜涛、崔田民、崔田夫、张达志、张秀山、贺晋年、任志贞和马文瑞等革命英烈的形象,并客观地记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北领导中国革命的活动片断,从而塑造了巍如群山的革命先驱者群像。
陕北、陕甘一带是北方革命的摇篮,在艰苦卓绝的年代里哺育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长期战斗在这里的马文瑞等老一辈革命家凭着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出生入死,搞民运、兵运开辟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在广大农民中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革命成为扑不灭的火焰。《群山》生动地重现了一幕幕历史活剧。作品以宏大的笔力,展现了西北革命的高潮:延安整风运动,大生产,抗战胜利,毛泽东化名“李得胜”率“昆仑纵队”巧妙周旋,粉碎了蒋匪的进攻,革命斗争节节胜利,全国解放指日可待……革命历程如莽莽群山,浩瀚起伏,革命先辈亦如群山,巍然矗立。作者深情地说:西北地区的老革命和人民群众,处处都使人联想到黄土高原无穷无尽的山峦——坚定不移、坚韧不拔、豁达大度、含蓄谦和、质朴雄浑、一往情深。这正是陕北的山峦展示给人们的那种伟岸风范。
《群山》也如实地记述了几次党内错误路线残酷斗争造成的恶果。作者没有回避这些历史的阴影。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使《群山》具备了信史一般的认识价值。
西北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章节。《群山》的作者忽培元同志,将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谱写成四十八万字的纪实长篇。作者在以过去时态为时间坐标进行叙述时,每每有意识地将时态拉回到“现在”,从而造成一种间离效果,让过去和现在互相映照,让历史的时差转化成读者的思考空间。今天的读者也许不会无动于衷:十五岁的马文瑞在几百考生竞争中夺得第一名,以他的才华,即便做一个记账先生也可以过温饱舒适的日子,但是他却舍弃家庭,舍弃安逸,坚定不移地参加了革命,过着连糜子面窝窝都吃不上,生死难测的艰苦而危险的生活。这种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这种以天下为己任、不计个人得失祸福的人生态度,不正是对现实有力的召唤吗?“以史为镜”是我国的传统。站在《群山》这面史镜面前,我们看到的实在太多太多……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

  第九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金秋时节,来自海内外的作家、学者一百余位云聚北京,济济一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九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于11月8日隆重召开。
应海内外作家学者的呼吁,今年首次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召开第九届会议。它表明了国家对于世界华文文学及其研究的重视,也表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作为一种语种文学研究在学术界地位的凸现。
会议研讨的主题分别是“世界华文文学的综合观察”、“汉语思维、地域推移与母题变奏”、“华文文学的女性书写”、“华文文学的都市性与现代性”、“华文文学的文化学思考”、“华文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海外华文文学论坛”。从与会者的发言和他们所提供的论文中,我们看到,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在整体性与专题性上都已有了较大的拓展。(赵稀方)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短评

死亡灼痛着人们的灵魂,无限的悲悯和深切的关怀呼唤着人们要加倍地——
  珍惜生命
唐达成
在众多的动力资源中,煤炭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它提供的光明和温暖,却是采掘的矿工们以艰辛的劳动取得的。从事这项劳动,承担着相当的风险,对于他们的奉献,人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有更多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不久前,平顶山十矿不幸发生了一次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作家刘庆邦赶到了事故现场。他在现场的所见所闻,令他心灵震撼,难以言喻的悲伤,如切如割,归来后他写下了《生命悲悯》(《中国煤矿文艺》1997年第一期)。这是一篇纪实性的报告文学,正由于是纪实,他笔下的真实情景,就更催人泪下。每一个矿工的肩头,实际上是肩负着两副担子,一副是社会的,一副是家庭的。社会的是看不见的,家庭的却是极具体的,衣食温饱,天伦温馨,父子夫妻之情,都依赖这个肩头支撑。如今他们突然被事故夺去生命,对于矿工家庭而言,就仿佛塌下了大半个天,那打击之沉重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作者写道:“当严酷得令人绝望的现实摆在她们面前,她们哭倒在地,几乎无一例外,每个死亡矿工的妻子都曾哭得昏死过去。”而这些矿工几乎都是风华正茂、恰当盛年,如今撒手西去,满头青丝的妻子和白发苍然的老人,“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这份无涯无际的痛楚,向谁诉说,又如何承受呢。
其中的傅学建,牺牲时三十三岁,儿子只有六岁。妻子带着稚子在矿上搭个小棚子生活,觉得一家团聚就好,她省吃俭用,夫妇俩共同的“宏伟”目标,就是攒钱盖三间砖房。如今妻子以泪洗面,就算她有了房,没有了当家的,又还有什么意义呢。掘进工陈广明,丢下了妻子和三个孩子。他妻子抱着三个孩子哭诉:“你爸爸不会死,他就是能舍下我,也舍不下你们啊!你们还小……”围着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乡亲,全都大放悲声。最令人揪心的是一位机电工,才二十四岁,父亲也是老矿工。这位父亲的一项要求是:在火化他儿子遗体时,希望能给儿子穿一身棉衣,他担心儿子要走远路,穿得太单薄会受冻。由于矿上火化有统一的西装,没有接受,老矿工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坚持。其实矿上的干部没有明白老父亲的心,那件棉衣寄托着老人对亲子刻骨铭心的爱和情,真是“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庆邦如此难忘这一细节,是因为只有他深深理解了这拙于言词的老人滴血的心。
这是一次谁也不愿意它发生的大悲剧,庆邦是怀着无限悲悯和深切关怀之情,写下这令人落泪的一切的,因为他深知生命的珍贵和分量,它是无价的,是金钱不能衡量的。
庆邦所真切叙述的一切,令人感同身受,黯然神伤,让我们领受到人生中那么多残忍、折磨、无奈和不堪诉说的悲哀。但也呼唤着人们百倍珍爱生命的高度责任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要记住:那些为社会勇于献身的劳动者,是永远值得感激的。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文艺信息
  《金犀牛丛书》作品研讨会召开
日前,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及明天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金犀牛丛书》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金犀牛丛书》是明天出版社特邀一批活跃于当今文坛的成人作家专为少年儿童读者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它通过独特的视角,以鲜明的个人风格、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表现少年儿童成长中初涉社会引发的心灵激荡。《金犀牛丛书》第一辑六种已经出版,分别是:王安忆的《一个故事的三种讲法》、张炜的《远河远山》、池莉的《黑鸽子》、迟子建的《热鸟》、毕淑敏的《雪山的少女们》、刘毅然的《奔逃》。与会者对这套丛书的编辑创意、文学品位、创作水准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该丛书的成功运作,为儿童读物的创作、编辑出版提供了一条具有新意的思路。(王闻)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第一批五卷)在京首发
由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辑出版委员会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十三家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第一批五卷)日前与读者见面,并在京举行了首发式。《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共四十八卷,是《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首批出版的五卷包括中国人物画、油画和中国壁画几部分内容,各卷含论文、图版和图版说明三部分,图文并茂。《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将于一九九八年底出齐。(李芹)
  长诗《百年期待》研讨会举行
深圳诗人关飞、林晓东、晓籁、程学源创作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百年期待》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会议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作协创联部等联合举办。与会者认为,这部献给香港回归的九千行长诗,是一部记叙民族沧桑的历史长卷,描绘了华夏儿女五千年创业、繁衍的艰难曲折,生动展示了奋进不息、爱国图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改革开放精神的礼赞。(三山)
  报告文学集《献身中国农村教育的人们》出版一部描写中国农村教师生活的报告文学集《献身中国农村教育的人们》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四十五篇纪实作品汇成,它以朴实而生动的笔触,书写了在广阔的农村中涌现出的一批优秀教师的闪光业绩,以一个个撼人心弦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教师的“春蚕”风骨和人品,谱写了一曲曲播种希望、默默献身的民族脊梁的颂歌。在日前举行的出版座谈会上,与会者对该书独特的创作视角和生动的人物刻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木子)
  报告文学集《献身中国农村教育的人们》出版一部描写中国农村教师生活的报告文学集《献身中国农村教育的人们》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四十五篇纪实作品汇成,它以朴实而生动的笔触,书写了在广阔的农村中涌现出的一批优秀教师的闪光业绩,以一个个撼人心弦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教师的“春蚕”风骨和人品,谱写了一曲曲播种希望、默默献身的民族脊梁的颂歌。在日前举行的出版座谈会上,与会者对该书独特的创作视角和生动的人物刻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木子)
  《凉山风景这边独好》在京首发
一本图文并茂,全面介绍我国美丽富饶的四川凉山的图书《凉山风景这边独好》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该书由阿卓哈布、王万全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以翔实的史料、美丽的传说、鲜活的文字、引人入胜的图片,介绍了多姿多采的民族风情、迷人的山水风光及改革开放后凉山发生的巨变。(文一)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第一批五卷)在京首发
由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辑出版委员会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十三家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第一批五卷)日前与读者见面,并在京举行了首发式。《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共四十八卷,是《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首批出版的五卷包括中国人物画、油画和中国壁画几部分内容,各卷含论文、图版和图版说明三部分,图文并茂。《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将于一九九八年底出齐。(李芹)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长诗《百年期待》研讨会举行
深圳诗人关飞、林晓东、晓籁、程学源创作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百年期待》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会议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作协创联部等联合举办。与会者认为,这部献给香港回归的九千行长诗,是一部记叙民族沧桑的历史长卷,描绘了华夏儿女五千年创业、繁衍的艰难曲折,生动展示了奋进不息、爱国图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改革开放精神的礼赞。(三山)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报告文学集《献身中国农村教育的人们》出版一部描写中国农村教师生活的报告文学集《献身中国农村教育的人们》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四十五篇纪实作品汇成,它以朴实而生动的笔触,书写了在广阔的农村中涌现出的一批优秀教师的闪光业绩,以一个个撼人心弦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教师的“春蚕”风骨和人品,谱写了一曲曲播种希望、默默献身的民族脊梁的颂歌。在日前举行的出版座谈会上,与会者对该书独特的创作视角和生动的人物刻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木子)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凉山风景这边独好》在京首发
一本图文并茂,全面介绍我国美丽富饶的四川凉山的图书《凉山风景这边独好》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该书由阿卓哈布、王万全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以翔实的史料、美丽的传说、鲜活的文字、引人入胜的图片,介绍了多姿多采的民族风情、迷人的山水风光及改革开放后凉山发生的巨变。(文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