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生财奇闻
赵大年
在作家、企业家联谊会上,我们谈到了儒商。历史上,儒学的道德文化渗透到经营行为里,可造就“忠厚传家,诗书继世”那样的儒商大贾。北京的许多老字号,无论同仁堂还是全聚德,其经营思想都蕴含着道德文化,从他们的金字招牌就能看出来:医药济世,贵在“一视同仁”;“聚德”方能“聚财”。许多商店“童叟无欺”,是讲信义。“酒好不怕巷子深”,是讲质量。“和气生财”,是讲服务态度。“商人无利不起早”,看似贬义,反过来一想,讲的也是延长营业时间,起早贪黑嘛,属于勤劳致富。这些传统的生财之道,今天还用得着吗?
不久前听到两则新闻,或曰奇闻。不说“拍案惊奇”,也是“愤怒的笑话”。
其一:猪吃月饼。国内厂家连年发起“月饼大战”,媒体广告推波助澜,说是繁荣市场,实际上是为牟取暴利。前几年,一盒月饼八百八十八元,有的突破千元大关,私人花钱谁肯买?还不是慷公款之慨,送重礼,变相行贿?受到舆论谴责和限价后,“大战”不止,百多元一盒的月饼,成千上万吨的月饼照例充斥中秋市场。殊不知,人民大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并不需要节日解馋,中老年人怕得糖尿病,年轻人要减肥,甜腻的月饼受冷遇,大量滞销,节日过去,食品过期,怎么办?报载,南京用月饼喂猪!这旷世奇闻只是大量浪费的“冰山一角”,别处是怎么处理月饼的?这“愤怒的笑话”还没完,我听到有人讽刺:“现在提倡饲养瘦肉型的猪,如果将来猪也要减肥,还能喂月饼吗?”更有人评判:“应该把造成巨大浪费的经理、厂长撤职,看他还搞不搞唯利是图的‘大战’!”
其二,黑头鹦鹉。北京鸟市的黄头鹦鹉二百元一对,鸟贩子推出黑头鹦鹉,物以稀为贵,五百元一对,也有人买。买回家以后听行家说,这鹦鹉头顶的黑毛是用了染发水,他不信,给鸟洗头,幸亏这是劣质染发水,一洗就掉,鹦鹉露出满头黄毛。这“愤怒的笑话”还没完,我听到有人解嘲:“时髦小姐把天生的黑头发染成黄色,大概是不知道黑头鹦鹉比黄头鹦鹉值钱。”更有人说:“关键是那染发水‘假冒伪劣’,否则,买主给鹦鹉洗头不褪色,也就难辨黑黄了。”
经商有道,生财有道,“天亦有道”。这个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职业道德,就是市场规律和国家法律。那些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之人,其欺诈、贪婪行为,总是要被揭露的,而且应该受到惩罚和舆论谴责!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乡情悠悠
——为《林海音文集》而作
文洁若
《林海音文集》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海音先生和萧乾是1988年在汉城的第五十二届国际笔会上结识的,而且两个人一见如故。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初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在全国上演后,立即引起轰动,那以后林海音的名字就家喻户晓了。由于她深厚的北京情结,她曾多次访问大陆,夏承楹先生和他们的子女也都来过,访亲问友,广泛地接触了文学界、新闻界的同行们,加深了友谊和理解。他们对沟通两岸同胞之间的了解曾经起过、并且正在继续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海音先生是位著作等身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中在大陆上最为人知的当然是《城南旧事》。她把早年的生活经历加以提炼,用纯熟地道的京白写出性格鲜明的北京人的风貌。除了《城南旧事》,她还在《烛》、《金鲤鱼的百裥裙》、《殉》等小说里,真实地刻画了在封建残余势力下苦苦挣扎的中国旧式妇女的形象。《烛》的女主人公是大太太,由于与小老婆争风吃醋,赌气卧床,日久天长,竟弄假成真,瘫痪不起了。她只得终身躺在蚊帐里,唯一伴她的是暗淡的烛光。《金鲤鱼的百裥裙》里的那些收房的丫头,仅仅是生儿育女的工具,一辈子也改变不了丫头身份。《殉》里的那个黄花闺女是为了冲喜而嫁过去的。婚后一个月丈夫就一命呜呼了,她只得守寡到老死的一天。
据海音说,这些小说都是她根据耳闻目睹的事写成的。当时她心里就有所触动。随着岁月的流逝,她本人的思想感情越来越成熟,酝酿了二十几年后,一个个故事的情节就以一泻千里之势从她的笔端流到纸上,人物呼之欲出。作者对这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妇女那坎坷辛酸的命运,倾注了深切的关注与关怀,以及由衷的同情与理解。
由于海峡两岸多年的隔阂,林海音的众多佳作,我们过去都无缘读到。浙江文艺出版社毕竟是有眼力的,现在他们推出了《林海音文集》,使我们终于得以了解林海音的全貌了。
北京燕山出版社今年出版的《京味文学丛书》里包括十四位作家的作品,而林海音是其中唯一居住在台湾的,也是唯一的女作家。她那一卷里篇篇都是艺术构思严谨、有着浓烈京味儿的小说和散文。当然,这些也都收在五卷集里了。
林海音热爱我们这座富于魅力的历史文化古都——她曾在这里度过生命最初的二十几个春秋。1990年我第一次见到她,就听她慨叹过“我的城墙没有啦!”“我的”两个字凝聚着她对古城多么深厚的感情!
八十年代我陪萧乾赴欧洲旅行时,就注意到他们那里在战后重建中,十分注意尽可能保存古城的历史原貌。例如德国人修建二次大战期间被联军飞机炸毁了的一些古建筑,就把每一块旧砖都拾起,重新砌上。一个德国人对我说:“这样做比完全造新的可费事多了。但是值得呀,这是有几百年历史的文物!”
倘若当年拆北京城墙是为了现代化,出于无奈,那么改革开放后,我还不断听说,本来应该作为文物保存下来的一座座名宅或老房子,竟仍在盖大楼的热潮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每当仰望那些取代它们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我相信海音先生也和我一样,希望北京永远不会失去它那传统的民族特色,悠久历史赋予它的光彩和魅力。
请原谅我借海音先生五卷集问世之际作这个呼吁。我相信海音先生她也会热烈支持我的。


第12版(副刊)
专栏:开拓者的足迹征文

  书里书外的世界
张法德
大凡农家出身的青年,只要发奋读书,便自会有一番作为。邓文振正属于这类青年。
“爸爸,我们村怎么这穷?”这时节,邓文振还在念小学。早年的柴林头村,四面沼泽,芦苇丛生,每逢芦苇吐絮季节,那满地蓬蓬絮絮的芦苇花,犹如鬓发霜染的母亲,在寒风中瑟瑟颤动着,发出阵阵悲叹。奇怪,这一带的农民总叫吃不饱,每到春季闹饥荒吃“返销”。更奇怪的是,建国这多年,这里还不见出个大学生,连中学生也寥寥无几。于是爸爸发出一声长叹说:“好好念书,我们祖辈受穷,就是因为没有读书。”话虽这么说,但对难求一饱的贫农家来说,读书毕竟太“奢侈”,邓文振念完初中便辍学了。不久,年仅十七岁的邓文振当上了生产队长,和乡亲们一道开垦那荒野,农闲时便手持一卷,自得其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地处武汉市东郊的和平乡柴林头村交了好运,兴实业办商业,发展多元经济,一年一个样。邓文振分管全村工业,三十多家企业,家家能盈利。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上学。“随着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将有更大的发展,我们这代人应怎样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呢?”1993年,他考入湖北经济管理大学,白天工作,晚上和星期天便踩自行车前往十五公里以外的大学去上课。有天晚上,途中遇到暴雨,连人带车摔了下来,车摔坏不说,全身滚得都是泥,但他仍推着车走到学校,毫不在意同学们的窃笑。但是,也有过旷课的时候,那阵子企业太忙,他无分身之术,连续两个晚上没去上课。第三天晚上去上课,老师面带愠色地问:“邓文振,你是不是觉得学够了,可以旷课啦?”“老师,我错了,以后一定坚持天天上课。”这位已近而立之年的汉子,这位好歹也管理着数百号职工的副老总,居然顺从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当众低头认错,使得那位老师也暗暗一阵感动。
柴林头村在变,邓文振也在变,他变得更成熟更稳重,乡亲们拥戴他当上了柴林集团的董事长。知情人了解,他的变化实在与书有关。你看,上街办事或到外地出差,他只要发现好书就买,久而久之,办公室和卧房四壁全都架满了书。一边读书,一边静心思考一些问题,近年来他见诸报刊的有关搞活农村经济的论文,不下于二十万字,有的文章还受到省委书记的批阅和转发。他将所学之“得”用于实践,盘转企业时便能得心应手:集团公司顺利地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华中地区最大的齿轮生产基地湖北车轿公司在这里建成,一批星级宾馆、商厦在柴林头村繁华地段凌空而立,1996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五亿元,创利税四千万元,该村进入湖北省“明星村”,武汉市“十强村”行列。
然而,新的忧虑依然袭来:“如今家大业大,如何提高我们这批农村当家人的文化素质,进而保住和发展这份家业呢?”1997年春节,他主持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团拜会,到会的都是些村办企业的头头。这些头头们打趣说:“邓总,我们一年辛苦到头,眼下过年你拿什么来犒赏我们呢?”“有。”说着,邓文振将事先准备好的几大箱图书分发给大家,并郑重其事地对大伙说:“这就是最好的犒赏。大家多读书,村里更有希望。”打那以后,村干部读书学习便成为本村的一种时髦。往年村干部凑在一起,谈一顿喝了多少酒,谈谁家的房子装修得漂亮,现在谈读书,如果谁谈他读懂了什么经典名著,大伙便对他顿生几分敬畏。为此村民们高兴地说:“别村有的干部把时间花在牌桌上、酒宴上和舞厅里,而我村的干部,把时间花在读书上,这是咱村民的福分。”
近年,在邓文振的倡导下,村里建立起一系列学习奖励制度,如村民子女考上中专奖励六千元,考上大学奖励一万元,村校老师评上优秀教师重奖两万元,村干部自学取得大专文凭学费由村里报销。村里先后投资二百多万元,用于美化环境和建立图书室、体育场、楚剧团、秧歌队、舞狮队,这些精神文明建设的举措与劝学之风浑为一体,一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喜人景象,便在这里活脱展现。
1997年村里投资四百万元,与武汉交通大学联手,在本村办起了一所自动化控制专业学校,这是湖北省第一所由农民参加联办的中专学校。开学典礼大会上,邓文振,这位已有着“中国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省“优秀乡镇企业家”、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荣誉校长,对台下的学生们道出这样一番话来:“同学们,告诉你们一种人生的真谛,农村青年要有出息,必须发奋读书。读书为着做人,读书为着创业。”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联)


第12版(副刊)
专栏:

  洪氏故里洪源洞
马平清楚
“有此乾坤有此岩,谁知仙境在人间;行行行到光明处,始信当初进步难。”
踏循着宋朝著名学者、曾任礼部尚书洪皓的足迹,寻觅他留下的七言绝句《游洪岩》的诗境,我们初访幽奇神秀的洪氏故里。
江西省乐平市峁山洪源镇是一处集人文历史与地理风光的名胜。峁山逶迤起伏,海拔大约在三四百米之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峁山脚下的洪源村土肥地沃,林茂竹翠,山气清新,诞生和培育了不少中华英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洪皓—洪迈—洪秀全为代表的洪氏家族,对南宋以后的中国历史有过重要作用,产生过深远影响。于是,峁山洪源也就闻名于世了。
洪皓(公元1088年—1155年)生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北宋赵煦绍圣年间,卒于国破山河碎的南宋赵构绍兴年间,是当时著名的爱国者。他年少志成,中过进士,授徽猷阁直学士,任饶州知府、礼部尚书等职。洪皓曾经“冒死罪赈灾,放粮救难民”,名震一时;后在南宋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流放偏僻山地十五年,忠贞不屈,艰苦备尝,全节而归,被誉为第二个苏武。
洪皓生有三子,即洪适、洪遵、洪迈,均中进士。三洪文名满天下,尤以洪迈为最高。这位曾任翰林大学士的著名学者,成就斐然,文章等身,所撰《夷坚志》、《容斋随笔》等广为流传。尤其是集四十多年心血写就的七十四卷《容斋随笔》,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辟,考证确切,博大深厚。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容斋随笔》终生珍爱,卷不释手,百看不厌,并将此书亲自推荐给谢觉哉等人阅读。他将它从延安带到了中南海,以后每每离京外出开会、视察,也将此书随身携带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直到临终前,毛泽东还拖着病躯来到书房,要看这部书。
另据族谱专家确切的考证,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洪皓的第二十八代孙。如今散居在广东一带的洪皓后裔还时常到洪源村洪公祠寻根拜祖。
丰富的人文景观,毫无疑问得益于它优美的自然风光。在洪源村附近,峁山的东侧,炊烟袅袅处,突兀矗起一座黑色的峭壁,闻名于世的洪源仙境就坐落在其中。洪源仙境又称洪岩洞,实际上是距今二亿七千万年前古生代时期形成的喀斯特溶洞。洞体为圆拱形袋状漏水洞,全长一千六百二十米,最高处约八十米,最宽处达七十米,洞室总面积八万平方米。洞中石柱、石笋、石幔、石花、石钟乳遍布上下,错落有致,晶莹绚丽,美不胜收。二百多个景点,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仪态逼真,栩栩如生,有的景物可谓一步三变,令人叫绝。
我们一行人从洞中的仙人殿一侧顺台阶而上,绕了两个弯,倏然出现一片开阔的石坡地,上面竟被开垦出一层层石梯田。这时向导说,大家看看这是仙人们为劳其筋骨、播种五谷而拓荒出的“仙人田”,像不像?在约一点五米高度的石坡上,十几层梯田错落有致,参差分明,阡陌相通,潺潺流水,终年不绝,好一派田园风光。驻足沉思,就像来到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使人流连忘返,不愧为溶洞一绝。
经过仙人桥,吹过山谷风之后,又攀援而上,便来到一处宽阔平缓的岩坪上,这里就是被称为“震天雷”的地点。站在此处大喊一声,回声洪亮有力,而又悠远渐去,若用脚使劲一蹬,犹如重槌敲鼓,声如雷霆,稳重深沉。究其原因,地质学家的解释是,这是一块钙华扇堆积物,因其疏松多孔,且底部可能还有隐状溶洞存在,故用脚蹬地,则地动山摇,雷声阵阵;加之洞体穹形空旷,回声必定悠远。此情此景确为岩溶洞穴所罕见。
我们在洞中一会儿小步走着,一会儿驻足细细观看体会,饶有兴趣听着介绍,无不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绝妙所倾倒。突然间,同伴中有人惊呼道:看见了蓝天,看见了白云,还有海鸥。顿时,大家都被吸引了过去。真的,有一泓池水,清澈异常。水池中映出一片蓝天,上面还有朵朵飘忽的白云,几只海鸥展翅翱翔其间。谁知这竟是由钟乳石倒影形成的“水中天”。如此维妙维肖的蓝天、白云、海鸥融为一体的和平美景,恐怕也只能在未被破坏的大自然环境中才有所见,现却在洞中领略到了,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观。
走完了近一公里的旱洞,进入了水洞,约半里之外,说得确切些,是在它们之间的接合部,突闻阵阵轰鸣声由远及近由小而大传来。原来是流经溶洞中的一条地下暗河形成的巨流,千辛万苦在这里找到了突破口,汹涌的激流放肆地沿峭壁呼啸而下,化作欢快的瀑布,形成阵阵雷鸣声,慑人心魄,数丈之外,雾气弥漫,水花四溅。北宋著名地理学家乐史在其名著《太平寰宇记》中所说的“云气泉声,四时不绝”,就是描绘这里的佳境。
洞中的瀑布气势恢宏,落差竟高达三十六米,瀑宽五至八米。地质专家说,溶洞中出现水潭、暗河都属常见,但在洞中能形成瀑布,而且落差之大、瀑幅之宽、水势之急、瀑声之响,如此壮观,实属世上难见,华夏之绝。
我们在洞中游览两个多小时,竟毫无疲惫之感,意犹未尽。走出洞口又是一番天地,极目所至,秋日碧澄澄的天空上,骄阳四射,阳光洒在远处近处的稻田里,更泛起一片片金黄。金光粼粼,洪氏故里又是一个丰收年。我们又想到数百年来,这座深藏历史的小镇有着多少动人的故事,古人和今人的脚步都曾有过印记——无论名人骚客抑或凡夫俗子,他们的脚步都踩出了历史,踩出了古代和今天,还在创造明天。乐平市长刘德意是学哲学出身的,他说得好,我们尊重历史,面对现实,要将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风光与当地经济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以此不断增加经济效益和实力,让老百姓尽快富裕起来。只要这样,洪氏故里必将再铸辉煌。


第12版(副刊)
专栏:

  喀什两首
牛雅杰
边贸集市复活了复活了荒芜的丝绸古道喀什边贸高潮的笑波滋润着古驿站的青青草语言不通,没啥手势搭起心灵的长桥一个会心的眼神胜过讨价还价的唠叨望远镜望远,壁毯高挑大围巾傲雪,石雕欢笑吐鲁番葡萄圆睁俏眼哈密瓜掀起翠绿的波涛难怪喀什的风也香甜了这里展示着各民族的自豪复活了复活了荒芜的丝绸古道!
香妃墓人们不再争论香妃的真身是否在这里只是长盛不衰地传颂阿巴霍加姑娘的故事故事很美,充满哀情从南疆一直流传到东陵串连起天山、祁连山和燕山香妃墓成为民族和睦的象征听着香妃的故事戈壁滩仿佛也有了水沙漠的上空出现了蜃楼有人还说阿巴霍加姑娘在蜃楼里显影


第12版(副刊)
专栏:

  速写赵士英
王曼曼
汽车在云南海拔两千米的高原上跑着。是秋天了,田野里的每一棵树依然是绿的,天蓝得很远很透彻,云彩的形状变得飞快,像一队队可塑性极强的白色的孩子。高原秋天的风从车窗涌进来,清爽清澈地带着土地的气息。
是一个阳光充足美好的上午。
在这样的时候,坐在汽车里,和一位创造美的人聊天,尽管说话经常是一种没办法的生存方式,这时却成了一件舒畅的事情。
赵士英,画家,以舞台速写为人所知。他曾捕捉过无数舞蹈的优美瞬间,将其以线条凝固成永远。
其实赵士英在大学里是学油画的。他的几幅油画作品静悄悄来到我的眼前时,周围仍是平凡的生活——电视里播着平常的节目,人们在说话儿,窗帘被风吹得扑噜噜地飘动着——但是,世界完全变了一个样子。莫斯科郊外蓝顶的教堂,教堂外绿茵茵的小径,俄罗斯女人悠悠走过的宁静的黄昏,甚至,画面上并没有的教堂的风铃和风铃在晚风中送来的歌声,一刹那间,都让人看到了、听到了。这是赵士英六年前在俄罗斯创造的作品。
赵士英曾经在北非的突尼斯工作过八个月。那里人的眼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大但很有内容,眼神里散发出淡淡的忧郁”,他说。在突尼斯街头,他邂逅过一对当地男女,男人不高,女人却修长细瘦,周身被阿拉伯黑衣遮得只强调了一双大眼睛的美丽。赵士英被这两个人吸引了,一直跟着他们。在街边的咖啡座,男人坐下品一小杯咖啡,女人伫立一旁,无言地等着。赵士英也喝了一杯咖啡,然后随他们离去。当他提出为那女人画一幅画时,他们答应了。那天的经历给赵士英的视觉冲击很大,这些后来变成了他的作品《遥远的思念》。
有一年在美国街头,赵士英碰到一位街头艺术家。“他应该是个犹太人”,他这样判断。这位犹太人胡子挺长,正闭着眼睛投入地吹萨克斯。磁性的、沉郁的音乐打动了赵士英。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朝犹太艺术家帽子里投去硬币,而是轻轻走过去,把钱轻轻放在帽子中。下面的一幕,虽然过去好几年了,赵士英仍然记得清清楚楚。他说:“在我退后的时候,这位犹太人突然张开眼睛看了看我,并且,他停止了吹奏,停了有两三拍吧,才又接着吹下去。”对于这位用独特方式向自己表示谢意的艺术家,赵士英一直难以忘怀。他的眼神和那片刻的停顿,触动了赵士英心的深处,给了他一种心灵相通的感动。这一幕情景后来成了一幅画,在画面上,赵士英用了很多纷乱的线条,来表现他的激动。
赵士英很满意自己在北京北三环路边的家。他在家里种的巴西木高至屋顶,茁壮茂盛,可是赵士英养的植物从未被他施以水之外的任何养料。他说:“植物跟人一样,是有灵性的。我每天早晨给它们浇水,我用手抚摸每一片叶子,它们就知道我来看它们了,慢慢地,它们的习惯就随我了。”除了花木,赵士英还养鱼和鸟,所有这些,都是他作品中的角色。他说:“我喜欢每一种生命。”
和赵士英谈话,你就可以悟出何以某些人可以成为艺术家,而另外一些人则注定终生平庸。率真、坦诚、对爱永不疲倦的追求,就构成了赵士英们的人生。
生长于烟台海边的赵士英,喜欢大海。他认为,海动的时候,敲击岸边礁石的时候,最美。这位大学时代喜欢读莱蒙托夫的诗、普希金的《十二月党人》、傅雷的译著的画家,骨子里充满着浪漫的气息。他认为海在静下来的时候只适合和爱人散步,而人和自然在一起时,是最轻松的时刻,因为人有时活一辈子也活不明白,被欲求操纵着喜怒哀乐。
吴冠中是赵士英由衷钦佩的画家,吴先生曾为赵士英的画展做过点评,为他的画册写过前言,赵士英认为吴先生的画达到了一种境界。说到自己,他以为该努力的事仍然很多,他说:“我的舞台速写就是表现美的,但美并不是甜美,甜美很容易做到。这个美应该是一种深层次的东西。”
以速写来表现美,是画家赵士英的工作和挚爱。在我,写字是一种职业又常常出于无奈,这次速写赵士英,倒是一次愉快的经历,希望写得真实不做作,一如赵士英的画。(附图片)
(右图为赵士英新作《芭蕾》)


第12版(副刊)
专栏:

  登王屋山
刘章
登王屋山,见愚公的后人正抬条石铺旅游登山之路……
走向一个古老的故事,
走向一本很薄,
但很有重量的书,
走向一种崇高的向往,
而今,我攀登王屋。
连翘花耀金,
像阳光一样醒目;
黄槲树吐芽,
给人生命的鼓舞。
有六旬老人,
有年轻夫妇,
正忙着抬石头铺路,
向日精峰铺,
向月华峰铺,
直铺向日月歇足处。
要引来五湖四海客,
登王屋山强身壮骨,
寻找一种悟性,
得到一种满足。
我是来看老愚公挖山的呀,
他的后人们分明在补山,
呵,这也是一种继续,
都是为让民族
站上一种精神高度!


第12版(副刊)
专栏: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书法) 廖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