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无错不成书”将至何时
图书质量是出版业的生命,早在1992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对图书的质量提出了量化要求:把1/10000作为图书差错率的上限,并对不合格图书,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然而从新闻出版署1993年至今组织的5次图书质量检查来看,被检查的129种图书,优质品、良好品加起来仅仅9种,还不到被查图书总数的7%,而不合格品却多达95种,占被查图书总数的73.6%,图书质量令人担忧。
应该说,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图书的质量管理工作,全国各出版社也对图书质量日益重视,那么,为什么“无错不成书”这个老大难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呢?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委员会主任周奇分析说,根本原因就在于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各个环节出了问题。
首先,在编辑环节上,三审制没有严格坚持。片面追求出书数量的情况普遍,造成编辑加工粗放。
其次,在排版环节上,有的排版人员文化水平偏低,排版差错率高,改版准确率低。按照印刷协会制定的行业标准,一校样上的排版差错率上限为20/10000,而实际排版差错率大大高于这个标准。
最为严重的问题出现在校对环节上,目前在出版界,对校对工作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校对是字对字,是简单劳动”,二是认为“校对不创造财富”。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不少出版社裁减校对人员。
人民出版社编审戴文葆肯定地指出,差错绝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要级级保证质量。作者写书的态度要严肃,不要信笔写,不要把责任全推在编辑身上;编辑应该有责任心,对学术负责,对读者负责,要勤问勤查,学会利用辞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领导要改变工作方法,从各种烦杂事务中解脱出来,履行职责,重要的稿件要通读。实际上,商务印书馆二三十年代的图书错字率就是1/130000,可见差错率完全可以降到很低的程度。
令人欣喜的是,国务院颁布了《出版管理条例》,新闻出版署近期又推出了规范可行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对图书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使图书质量管理有章可循。一些出版社也越来越重视质量问题,已开始着手修改和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 (摘自《光明日报》丁丁靳晓燕庄建文)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作者与出版社面对面
在地坛公园举行的北京第二届图书版权贸易暨书稿交易洽谈会上,有北京、天津、青岛等地的共67名作者携2400多万字的作品前来参加,作品体裁包括长篇小说、电视剧本、科普读物、纪实文学等共106部,内容涉及医学、体育、历史、科技等,而前来进行洽谈选择的出版单位则有作家出版社、世界知识画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等18家。经过两天的洽谈,《动乱与纷争——文革十年的全面回顾》、《河洛藏真》等20余部作品初步达成了出版意向。
作者与出版社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见面难、出书难的问题,这一状况极不利于我国书稿交易市场的发展。北京市版权保护协会的封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举办版权贸易洽谈会并不在于要促成多少项合同的签订,我们的目的只是想在出版单位与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他们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以此来促进版权贸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封女士称,由于时间仓促及场地有限等方面的客观因素,本届书稿洽谈会尚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为此北京市版权局的有关领导正在考虑将图书版权贸易暨书稿交流洽谈会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建立作品登记库,供出版者随时查阅,为书稿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作者和出版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而参加此次书稿贸易洽谈会的作者,无论是否获得成功,都对版权贸易洽谈会这一形式表现了极大的认同。作者潘昌仁说,有了起步,便有了希望。作者曹喜蛙在此次书稿交易会上虽然没有卖出书稿,但他认为书稿贸易洽谈会作为一种文化市场建设的探索,仍是很成功的。(摘自《中国资产新闻》安平文)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网络,能否与出版业契合
伴随着出版界对戴安娜事件的快速反应,网络出书也开始由理念进入实际操作。网络版本的《悲情王妃戴安娜》在事发后两周即迅速摆上书市,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不过,面对这一事实,许多业内人士丝毫也不掩饰自己的疑虑:网络,真能与出版业相契合?通过网络出书,真能形成气候?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出版业参与网络开发工作的各方人士。
香港因陀罗网文化出版公司网络部主任冯哲告诉记者,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思路与方式,网络出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并非简单地从网上摘取信息。真正要做好网络出书,必须具备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一旦完成,它的许多优势也非传统出书方式所能比拟:首先,开拓了全新的出版资源,因为网络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其次,大大提高了出版速度,通过网络,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世界各地的资料调集一起,使之以最快速度、超常规方式与读者见面;再次,使中国的出版业与网络相结合,并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网络因出版而充分利用,出版因网络而拓广资源,提高速度,并通过网络,将图书传给更多的读者群与对象。此外,网络进入出版业,还可解决国内出版业与国际出版业间的不平衡问题,直接加快出版业融入世界大潮的步伐。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网络出书,许多业内人士都主张不要过早下论断,因为,出版业的发展,毕竟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消费水平是密切相关的,电脑的普及程度、消费者的接受能力,都将直接对出版业产生影响。具体到网络出书,必须具备相关条件,就目前的情形来说,要有足够的奔腾166微机,而且会熟练操作,具有较高的翻译水平,以增强人机对话能力及国际交流能力。当然,还得具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及选题策划能力,一言以蔽之,即必须使新闻、信息与出版真正结合起来。
从目前的情形看,网络只是与出版业打了个“擦边球”,不仅体裁、内容仅限于突发性事件,而且,牵涉到的怎样与引进版权相结合,从而实现科学的、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还远未提上议事日程。由此来看,网络与中国出版业的磨合还得接受多方面的考验,好戏还在后头。(摘自《中华读书报》匡雁鹏文)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书价制约图书面向农村
全国各地出版社最近纷纷送书到农村、边远地区。这当然是文化建设中的好事,可现实中遇到的一些情况,却让人不得不思考送书下乡活动的实际效果。
最近几年,书价飞涨,知识分子都感到受不了,农民怎能买得起。我国年人均购书量曾达到近六册的水平,可是由于书价过高,这一数字已大大下降了,去年开始才有所回升。农村的人均收入虽然较以往有较大幅度提高,可与书价上涨幅度相比,其间差距越来越大。以集中全国近一半出版社的北京市为例,不用说远郊区,就是经济相对发达、且是全国理想投资县之一的顺义县农村,因为农民购书量少,图书销售网点寥寥。至于其它北方农村的情况更是令人担忧,一些县城的新华书店很少有读者光顾。
出版社送书下乡是一种宣传形式,因此就要充分考虑到效果如何。一些出版社在组织活动中虽然也考虑了这一点,可是从图书品种上却没有体现出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出版社将在城市图书市场上很热销的文集、MBA教程也送了下去,对急需价格适中的农业科技图书的农民来说,显然不是雪中送炭,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日前,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北京地区的出版社向新疆赠送了价值三十七万元的图书,其中一部分是送到农村的。在这批图书中,赠书的出版社便考虑到了图书品种的问题,因此效果不错。然而,书价问题,始终是制约书刊向广阔的农村市场流通的一个“瓶颈”。 (摘自《羊城晚报》张力成文)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特价书市热京城
第十六届北京特价书市于近日落下帷幕。据组织者介绍,此次书市是历次规模品种最大、最多的一次,总营业额达到2000多万元,客流达到40万人次。
北京特价书市是市新闻出版局、团市委、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在1990年联合创办的,创办初期即把价格作为主要战略,所售图书一律打折销售并保持在低成本经营,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使北京特价书市成为全市各类书市价格最低、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牌书市。本届书市充分体现了这样一个“特”字。
“《红楼梦》、《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全部六折”,在海淀新华书店的摊位前,很多人如获至宝地将这一本本名著拿在手中;新华书店总店更是拿出了相当的魄力,在自家的摊位上赫然地标出了“图书半价出售”的招牌;像《莎士比亚全集》、《三言二拍》、《古代珍品小说》等书籍也被各家出版社以六七折的便宜价格卖出……
海淀新华书店一位从事发行的人士坦言,书的折扣打得太低确实是赚不了什么钱,但有些书与其积压在库存中使资金滞留,不如折价卖了,一来可以让读者受益,二来可以使资金得到周转。在采访中,很多出版社都谈到了这样一个观点,“特价”书市确实可以缓解库存积压这一难题,但这并非是出版单位乐于参与此项活动的主要目的。书市是读者最集中的场所,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宣传自己的图书,与读者直接接触可以倾听意见,也能获得大量的信息,有利于改进出版和策划市场需要的新选题。 (摘自《北京日报》赵文侠文)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大部头越出越多小册子越来越少
出版商,请走出误区
如今,走进书店看看,不难发现,现在的书确实部头越出越大,越出越豪华了,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价廉质高、实用性强的小册子却越出越少了。
近年来,出版社普遍增加了精品意识,推出了一大批从内容到装帧都堪称一流的优秀精品图书,为人类的文化财富积累,特别是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我们的精品书出版也走入了一个误区:似乎既是精品,就一定是大部头、豪华型的,小册子拿不出手;还有的见大部头、成套书在各种图书评奖中获奖率高,更是一味抓大部头、系列书的出版,而忽视了普及读物的出版。于是,动辄几十万、几百万字的书一本本地“摞”起来,很是壮观,却令大部分读者望书兴叹。
无可否认,经济的诱惑也是书越出越大、越出越豪华的“发酵母”。大部头的书定价高,卖掉一本的利润是单本小册子的几倍乃至几十倍,一些店家青睐大部头而不愿卖价廉的小册子;出大部头的书,还可以借此抬高出版社的“身价”,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这就难怪,在图书流通市场,大部头越来越大,越出越多,而小册子却越来越少。 (摘自《解放日报》姜小玲文)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杭州:满城书香
相对于近两年来沉闷疲软的日用消费品市场和一些城市居民平均购书量锐减,杭州的图书市场却是一派明媚阳光。
据有关方面统计,作为主渠道的新华书店在杭州城已开设教育书店、儿童书店等20余家,而个体的书报刊零售摊点已发展到580多家,遍布大街小巷并辐射到各居民区。大商场内开图书专柜和小杂货店兼售图书是杭州书市的两大特点。商场的老板们认为,商场里设图书专柜,既增加了销售收入,又提高了商场的档次与品位。作为二级图书批发市场的杭州图书城,到目前为止已发展了48家经营单位,全国许多著名出版社,都在这里设了特约经销点。
书市的迅速发展缘于市民对图书消费的需求。以杭州解放路新华书店为例,1996年的销售额已达到1.05亿元,比1995年增长35%,比1994年翻了一番,利润比1995年增加了12.7%。该店目前图书常备品种达到2.9万种,比1995年增加了33%。该店去年仅《中华少年奇才》一书就发行了1.8万册。去年11月才开业的华夏书店,设在并非闹市的中山路上,仅有七八十平方米的门面,然而每日的销售额有4000余元,最好时每日可达8000余元。
以往人们对街头巷尾的书刊摊点有一种误解,总以为其卖的书不大入流,其实不然。在华夏书店,这里既销售5500元一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500多元一套的《鲁迅全集》,也卖《三联生活周刊》一类的高档刊物;在庆春路的一家小摊上,摆放着钱钟书的《管锥篇》、《钱钟书谈艺录》这样的专著,而《马桥词典》、《中国可以说不》、《情爱画廊》一类的畅销书,几乎每个书摊点都可买到,有时甚至比新华书店上柜上得更快些。各类书都能找到读者是杭州图书市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在杭州图书市场,价格竞争也很激烈。市民到图书城,可七八折买到好书;新华书店去年设特价专柜,许多是上市不久的新书。买整套书,不少书店还可以讨价还价。 (摘自《经济日报》余鸿鹤文)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冲刺“温饱线”
陕西省镇巴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八五”期间,全县以每年新增2万亩梯田梯地的速度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到今年初,已使农业人口人均耕地达0.9亩。亩产比8年前提高了一倍多。(周刚五摄影报道)
(附图片)
左图:从她的笑脸看出丰收的希望。
下图:齐心合力改造荒滩。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创山海优势建文明乡镇
福建省福鼎市前岐镇依山傍海。改革开放以来,前岐镇“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念山海经,海水养殖,种植四季柚、蘑菇、茶叶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民脱贫致富后,这个镇积极搞好群众的福利事业。新建的邮电大楼拔地而起,已开通的程控电话、无线电话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通讯联系。新建了桥亭至井头、上庵至矾山倪家山、熊岭至苍南华阳公路,为农副产品上市和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方便。卢传友陈争鸣摄影报道
(附图片)
↑福鼎前岐劳保用品厂生产的劳保手套,受到外商的欢迎。这是工人在加工劳保用品。
↑前岐四季柚,肉嫩味美,无籽多汁,营养丰富,是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指定招待外宾的果品。
↑安任村大力发展网箱养鱼,今年总产值可达1500多万元,人均收入过3000元。这是“水上人家”一角。
↑佳阳茶场加强企业管理,注重茶叶加工质量,今年上半年产值已达135万元,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
↑镇领导关心群众疾苦,经常到山区和渔村了解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这是他们在革命老区佳山村和村民亲切交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