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渠江走来一少年
——我看儿童剧《少年邓小平的故事》
徐晓钟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的新作儿童剧《少年邓小平的故事》(编剧:欧阳逸冰;导演:黄意璘),领着我们走进邓小平少年时代的生活,走进他少年时代的心灵。作者以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功力,比较真实地写出了这位风华少年的几个生动故事。我很欣赏《少》剧没有人为地把自己的小主人公写成超越历史与人物成长逻辑的“天才”、“神童”。戏一开始,演出者们怀有诗情地让贤娃——一个极其平常的农家孩子,在竹林中逮着蚂蚱,从蒙蒙的晨曦中走来……他和姐姐的顽皮戏耍,他在受委屈挨父亲板子打时的倔犟,他对当时政治事件的困惑不解和沉思……《少》剧编导为少年观众提供了一个使他们感到可以亲近,可能学习的艺术形象!
舞台上深情地展现小主人公贤娃和包括自己的父亲、母亲、老师、帮工老胡、同学、以及时代与民族的感召在内的大概念的“母亲”的关系!因此,这台戏不仅会告诉孩子们学习艺术形象贤娃的具体的优秀品格,更告诉了小观众,如何重视吮吸“母亲”的乳汁,如何爱自己的“母亲”。作者和导演的着眼点是通过写慈母对儿子的爱来写儿子对母亲的深情;通过写故乡、人民对伟人的哺育写伟人对人民的忠贞,使这部为孩子写的戏,进入人生哲理的层面,对成年人也引发思索与震撼。这样写一个伟人少年的艺术形象,当然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
舞台上那青青翠竹,地域风情的儿歌民谣,都像春雨渗进贤娃幼小的心灵。这一缕缕的亲情,被演出者们用舞台艺术的诗学概括为背景上的弯弯渠江,那反复从渠江传来沉重而豪迈的纤夫号子声,那引人回味的“他从哪里走来?”的主题歌……在剧场里观众可以感觉到舞台上呈现的“母亲”既是一个具象的母亲,同时又是一个诗化的意象:她是时代,她是故乡,她是人民,她是祖国!
这部描写伟人童年形象的儿童剧既有童趣,又有哲理内涵,呈现为着力写渠江情,慈母爱的一部清新的儿童交响诗!
《少》剧的诗情,很主要地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体现出来的。范蕾颖(扮演贤娃)的聪颖、生动的个性,使形象鲜活;她在舞台上善于判断思索,使形象的精神内涵丰富起来,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有着未来伟人某些思想性格基质的普普通通的少年形象。殷超斌(16岁邓希贤的扮演者)虽然戏不多,由于他的淳厚与热情,塑造出一只振翅飞向大海的雏鹰的形象。李敬慧(小表舅兴娃的扮演者)、蔡金萍(同学贵娃的扮演者)、黄明媚(姐姐的扮演者)、顾惠萍(银娃的扮演者)都以比较鲜明的性格反差,创造了贤娃的小朋友的群体形象。孙爱扮演母亲、龚力群扮演父亲,他们的质朴而热情的表演,董明扮演谆谆善诱的私塾先生,宋汉培塑造的曾先生——一位颇有时代感的世纪初热血青年的形象……体现着全剧的慈母爱、渠江情!
在演出中,一支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歌队,成为演出中很有意味的艺术语汇。这支年青的,充满青春气息的歌队作为世纪的桥梁,把世纪两端的孩子拉近了!他们把小观众引向戏剧时空:当少年邓小平——贤娃从雾蒙蒙的竹林深处走来,聚精会神地逮蚂蚱时,歌队作为今天少年观众意识的体现者,甚至走近这位世纪另一端的同龄人,关切地问:“你在干吗呢?”贤娃专注地盯着蚂蚱,用手示意歌队走开,歌队会意地笑了笑,走向观众介绍这位小主人公;贤娃在烛光下和妈妈谈心是很有诗情的一场戏,妈妈搂着儿子的肩头,贤娃趴在母亲的腿上睡下,歌队作为贤娃的朋友,和他分享着幸福地在一旁,静悄悄地陪伴着……贤娃得知由于四川铁路收归国有,眼看着自己的小伙伴贵娃家破人亡,他陷于思考,歌队作为贤娃的心声,说出贤娃的内心独白;“五四”爱国运动,是作者用漫画式笔触勾勒的场面,在一片“打倒列强”口号声中,爱国学生定格成为雕塑,歌队围成半圆席地坐下,作为今天少年观众群体意识的化身,敬仰地围坐在这座“雕塑”前……《我的父亲邓小平》的作者说:“本书也为我们的孩子们而作。”作者说,“作为后辈,你们爱你们的祖辈。希望你们通过这本书,了解你们的祖辈,理解你们的祖辈。希望你们能够像他们一样,为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业绩。”我想,儿童剧《少年邓小平的故事》也会让我们的少年观众通过一部艺术作品从自己祖辈少年时代的成长过程中,获得启示和教益,同时也受到艺术美的陶冶!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佳作赏析(3)

  民族的脊梁社会的希望
——电视剧《党员二愣妈》赏析
徐俐(主持人):
党员二愣妈是当今社会的基层干部,她除了有为民众做好事的善良心愿,还具有直言为民请命,敢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刚直不阿的生性。这部剧充满真实的生活气息,使观众真像走进了内蒙古荒僻的农村,看到了热爱生活并为之不息奋斗的人民,看到他们吃苦耐劳又善良友爱,让荒凉的黄土高坡铺满绿色,让荒僻落后的农村老有所养、幼有所学的朴素而又美好的理想与实践。《党员二愣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推出后,激起观众强烈的反响。我们请来了该剧的编创人员、评论界专家,共同探讨它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促进电视文艺佳作的不断出现。
刘彦武(编剧):
我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写了《党员二愣妈》。
二愣妈没有原型,可写二愣妈时,我脑子里出现了那么多二愣妈。
好大的天,好远的城,好矮的山梁梁,好亲的人。听乡音长大,伴黄土地成人,骨子里有股子不服软、敢碰硬的愣劲儿。苦苦在黄土地上追寻了十几年,选择了又憨又愣又纯又直又让人哭笑不得又给人无限崇敬又恨之没文化爱闯祸又爱其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真让人说不清!就是这个二愣妈,一个稀里糊涂又精明的人,缠住了我,让我非写不行。
一个小人物,负载一个重大的社会主题,行么?做了些尝试;从讲故事中走出来,探索讲人物,探求艺术之本,也做了些尝试。
粗则大粗,简化戏剧结构,不求故事完美。
细则精细,鸡鸣狗叫老牛吼,生活咋样儿就咋样写,甚至精细到每个细节、每句台词:二愣妈的话,换个人说不了;二愣妈做的事,别人做不成。所有人物都有他自己的语言逻辑和行为规范;每个人物,用自己特定的动词和比兴方式说话。每个人物都按自己特定的心理轨迹做事。
我就这样写了二愣妈。
张元龙(导演):
我们这个片子,说的是一段儿农村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几位农村党员,他们正直善良,古道热肠,为了办好村里的事,他们奔走、呼号,甚至做了一些合情但不合法的事,但是总体感觉来说,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基石,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二愣妈是这个群像的焦点,在她的身上既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在当前反腐倡廉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向观众推荐一批真实可信的小人物,意在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这个社会的良心,看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希望。拍摄中,全片追求真实自然、朴素大方的总体基调。从场景、服装、化装、道具的选择,到演员的表演,要体现生活化的原则。不要为了“美”而去人为地修饰、拔高。因为真实自然就会产生和谐,就会产生美感。
全片语言风格追求朴实自然。求朴实,就要有意识地往内蒙古当地的语言上靠一靠,说成内蒙古老乡的普通话即可。外地的演员,尤其是年轻演员,尽量在普通话的基础上往这靠,多向老乡学习,多向组里内蒙古、山西的老艺术家学习。求自然,我们采用同期声录音。
本片反映的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生活,这一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独特的移民现象,来自山西、陕西、中原、东北一代又一代走西口的人群,与当地原有的语言相融会,形成该地区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党员二愣妈》对这种色彩丰富的地域文化充分表现,没有辜负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古训。
斯琴高娃(二愣妈饰演者):
我离开内蒙古近二十年了。但当我在日内瓦接收到《党员二愣妈》这个剧本以后,我感到激动。当时我就觉得,我应该是她。我是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反映人物的,去反映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的。既然她宣过誓,她要做党员,她就应该是跟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一心一意为孩子们老人们做事的,这是一个非常高尚的境界,所以我很喜欢这个人物。作为演员,遇到这样好的角色,真是值得庆幸。
徐俐:
听了刚才编、导、演三方面的发言有种感觉,这个人物确确实实是在生活当中,似乎大家随处都可以看到,特别是在特定的环境里。那么我们听听在座的评论家的意见。
刘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短剧求精,最忌假和浅。该剧处处显示出编导的生活底子厚,由生活中得来的艺术构思很巧妙。它不但能将生活本真的戏剧性化为独特的艺术冲突,还能以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自然交融将其所具有的内在的深刻性,恰到好处地演绎出来;再加上主要演员极富魅力的表演,更使全剧闪现出迷人的艺术光彩。
全剧生活气息异常浓郁,但最吸引人的还是人物。它以相当饱满的笔触,刻画出了二愣妈与宋海泉的形象,其他人物,如根贵叔、刘老栓、月娥,还有林业局长林青山、县委余书记,也都各有特色,在不同境遇和情势下,他们的语言、态度、行为方式,在情节发展所要求的心理逻辑的表述上,也都了了分明。
影视形象的成功塑造,离不开演员的出色表演。该剧的表演富于生气和浓郁的韵味。斯琴高娃和王刚,一个村支书一个乡长,从头到尾,配合无间,直如一气呵成。他们的表演不仅将剧本的文学性变成了活灵活现的感性形象,也使整台戏都活跃起来,显得生气勃勃。
仲呈祥(中国电视艺委会副主任):
一个“愣”字,规定了二愣妈的美学品格,整个人物形象,她的美学基调、美学品格,全在一个“愣”字里面。我们都知道,没有个性的人物是不能打动人的,个性愈鲜明的人物,审美化程度愈高。
同时,一个“愣”字,表明了二愣妈这个人物形象的完整的文化意识。她既是创造新文化的人,同时又是为传统文化所塑造的人。她执著追求她认定的真理,这是中国人文精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使然,二愣妈身上的那些朴实憨厚,就是中国农民的一种品格,是中国农民的传统优秀文化养育的结果。同时,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生活,又在召唤着二愣妈身上生长创造出具有今天当代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她要反腐,她要为老百姓干实事,她要把为人民服务做得真真切切,这就是一种新文化。她身上的党性,实际上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养育的成果,又是二愣妈投身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洪流当中创造的新文化与之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品格,所以这一个“愣”字,表明了二愣妈的美学定位,也表明了二愣妈的文化意义。正因为如此,这样一个人物,她进入中国当代文艺的画廊是有价值的。
郑伯农(文艺报主编):
二愣妈这个人物很有现实意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秋瑾的形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刘胡兰的形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李双双的形象,都被搬上了戏剧舞台、电影。我想二愣妈她是具有我们这个时代特点的有献身精神、有斗争精神的女性。是一个典型形象。《党员二愣妈》不是直奔主题的,它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给人以教育、以启迪。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什么文化环境?电视文艺作为当今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作用于最广泛的国民文化的欣赏心理,它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氛围?我认为,《党员二愣妈》营造了一种伸张正义、反腐倡廉、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氛围。这就是它的贡献,所以从它的社会价值上来说,我认为它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韩阳(责任编辑):
该片的语言风格不太统一这一点让人感到有些遗憾。尽管拍摄时,要求演员的语言向二愣妈的语言风格靠近,但北京话、东北话还是没有与当地原有的语言有机融会,有时显得不伦不类。如果这个剧要拍续集,我们一定会弥补这个缺憾。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电视片《重返驼峰》将向全球播出
一部五十三年前由美国人开始拍摄,五十三年后由中国人制作完成的纪录片《重返驼峰》近日由中国探险协会、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和北京威煌国际广告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制作完成。中央电视台近日将在第四套和第九套节目用中、英文向全世界播放这部纪录片。由郑鸣导演的这部长度六十分钟的纪录片,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打破日本侵略军对中国的封锁,同盟国开辟“驼峰航线”向中国空运战略物资。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空运,它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对日寇的殊死搏斗。中美双方亦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这期间,共损失飞机五百六十三架,两国飞行员共牺牲一千五百人以上,五十三号C—53型运输机便是其中之一,机长福克斯及其机组人员谭宣和王国梁下落不明……1944年10月,美国飞行员汉克斯、赫尔姆斯、斯蒂夫曾前往坠机点——高黎贡山进行搜寻,因缺水、疾病、山林阻隔而告失败。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对C—53仍不释怀,1997年6月,八十岁的汉克斯在中国探险协会的组织下,又重新踏上了他五十三年前所走过的路……
《重返驼峰》把一页惨烈的历史和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用画面展示在观众面前。由于坠机地点人迹罕至,该片纪录了观众难得一见的自然险景和探险队员征服艰难险阻的意志。摄制组专程赴美国到福克斯的家乡和汉克斯的家中采访拍摄,该片在时间、空间的跨度上创下了纪录片跟踪拍摄的纪录。(陈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宁海强——走进小院塑公仆
本报记者向兵
以一部雄壮的《弹道无痕》张扬出和平时期军营的阳刚之美,又以大漠的雄浑背景塑造出找水英雄李国安的伟岸形象之后,军人导演宁海强却将镜头伸进民宅小院,拍起一部名为《民政局》的电视剧来。
民政局是干什么的?
当人们不时为共和国的军人站雪山、守边关,驾舰远航、翱翔长天的勃勃英姿和奉献精神而自豪并心生敬佩时,我们是否知道这些军人脱下军装告别昨日的辉煌,他们中不少人作为普通百姓重返社会的第一道门是当地的民政局。正是各地的民政机关,每年都要接纳安排成千上万的退伍军人在新的生活中发挥才能。难怪,当该剧在山东开机时,驻济南部队和武警的有关首长都赶来表示支持。其实民政局的工作远不止于此,我们老百姓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离不开民政局。这一机关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实在的桥梁,关心百姓生活为民解难就是他们的工作宗旨。
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济南影视实业公司等单位合作摄制的这部八集电视剧,首次将一群默默无闻的民政干部推上荧屏。该剧以今年8月本报和首都各大新闻媒体介绍的济南民政局系统的大量实例为素材,塑造了以罗轶华局长为代表的一批在商品经济大潮面前,不计报酬“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优秀民政干部的形象。宁海强说,他是带着一个军人对民政人员的敬意拍摄该剧的。剧中人物、事件乃至细节大多来自真实的生活,他的创作激情也由此而生。对于这样一部朴实无华、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这位一向以营造氛围、追求画面艺术张力见长的导演,这回一改以往的风格,而力图以提炼过的生活流,将真实生活中原汁原味的丰富细节,像回家面对老母聊天一样,实实在在地娓娓道来。这部得到济南市大力支持,由金丽丽饰演女主人公的电视剧将于明年1月在中央电视台上与观众见面。(附图片)
(题图为剧照)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中日演员同台演出“徐福”
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五周年之际,徐福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将由中日两国艺术家共同创作走上歌剧舞台。二千二百年前徐福东渡日本,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开创了中日友好交往的先河。徐福携带五谷百工,在日本种稻播谷,久远以来被日本人民尊崇为农耕神、纺织神和医药神而设庙祭祀。日本东京歌剧协会艺术监督石多埃德瓦多先生,以徐福的有关故事为材料,创作了歌剧剧本,请中国作曲家吕远为之谱曲,又特邀中国歌剧舞剧院与他合作,共同排演这部名为《蓬莱之国——徐福的传说》的歌剧。中国歌剧舞剧院以副院长赵咏山为首组成演出班底,于夫执导,孔德成等十余位知名歌剧演员参加演出,资深舞美师刘弼源、董淑芳负责舞美设计,剧院民族乐队主力担任伴奏。日本方面则派来二十余名歌剧能手与中国演员同台演出这部歌剧。
歌剧《徐福》于11月21日在北京民族宫与首都观众及在华日本友人见面,尔后将赴徐福当年的起航地——浙江省慈溪及上海演出。明年春将东渡日本巡回演出,届时将为中日友好条约签字二十周年纪念增添色彩。(罗子)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历史瞬间的艺术创造
——评电视连续剧《北平和谈》
尹鸿
历史就像一条千年流淌的河道,有时平平静静,有时风急浪高,而那些突然的弯道、陡峭的断崖,则像历史的转折关头一样,成为了历史进程的新开端。而这些历史的转折点往往也就是艺术最钟爱的题材。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摄制的电视连续剧《北平和谈》所叙述的就正是这样一个历史的戏剧性瞬间。
历史是人的历史,而艺术也是人的艺术。在近年来的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北平和谈》比较自觉地试图塑造出在特定历史环境和历史氛围中的人物个性,显示了在历史题材创作上的独特的艺术追求。《北平和谈》不像《大转折》等影片那样追求开阔的历史事件和宏大的历史场面,追求一种历史的恢宏感,也不像《开国大典》等影片那样,将大视野与大写意相结合,追求一种历史的史诗性,甚至也不像同样写历史事件的《西安事变》等影片那样,以曲折的故事情节来创造一种戏剧化效果,而是以一种近景似的写照,力图通过历史的背景来塑造人,写人的心态、智慧、性格,以人物形象的生动性来引起观众的认同与共鸣。
电视剧以国共两党参加北平谈判的代表之间的较量为主线铺展情节。这种较量已经不再是勇气的较量,而是智慧的较量、是稳操胜券的从容与穷途末路的讨价还价的较量。电视剧正是在这种较量中,写出了毛泽东张弛有致、进退自如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策略,像谈判桌上晓之以理、谈判桌下动之以情,与张治中叙旧情真意切,与刘斐谈划江而治寸土不让等情节都是剧中的精彩段落。无论是剧作、导演处理还是演员的理解,对毛泽东这一形象的把握都比较好。经过几十年腥风血雨的较量,毛泽东和他所代表的共产党人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他那种从容、幽默、大度其实都是一种信心和力量的表现,正是由于电视剧对这样一种历史处境的准确理解,使毛泽东形象的塑造不仅有了一种个性风范,而且也有了一种历史氛围。《北平和谈》的毛泽东在近年来影视作品塑造的毛泽东形象中也许可以说是最具伟人风采和人格魅力的形象之一。
同样,影片对张治中性格的塑造,也是放在一种历史的背景和氛围中的。张治中的进退两难的行动处境,自卑而又自尊的矛盾心态,通过他去溪口面见已经名义上下野而实际上仍然控制着全局的蒋介石,他对周恩来没去机场迎接他的不满等段落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示。他和周恩来最后一次长谈,将国共的较量看做兄弟之争,表现出了他在感情上对国民党的一种同情和留恋。一个为国民党效力数十年的老人那种特殊的性格和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的心理感受和冲突通过这些情节或细节得到了生动展现。电视剧中其他一些次要人物的塑造,既再现了某些史实,也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如汤恩伯、章士钊、于右任等都给观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特别是剧中对国民党元老邵力子的描写,笔墨虽然不多,但人物个性却跃然于屏幕之上,几次借下棋时的棋语作预示历史的箴言,若愚若智,似真似假,将一个饱经风云、世事洞明,表面看来豪爽直率但却心如明镜的老人形象塑造得生动传神。
应该说,《北平和谈》的历史事件本身由于为人们所了解而没有多少悬念,谈判事件本身也缺乏动作性和戏剧性,大多数场景都发生在室内,人物的命运也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电视剧却并不使人觉得单调枯燥,相反许多观众在观看时感到趣味盎然,其中原因就在于电视剧将人的对话写活了、细节写活了、人物写活了,不是老生常谈、不是雷同、不是概念化。像李宗仁离开南京时绕城飞两圈的细节,都是剧中并不少见的例子。性格就是美,生动就是美,机智就是美,这些古老的美学命题似乎并没有过时。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开拓者的足迹征文

  “胡大胆”,好大胆
欧阳曦健
胡连翠外号“胡大胆”,在戏曲界可谓大名鼎鼎。十余年来,她获得的全国性电视节目奖项达三十多个,其中五次“飞天奖”夺魁,八次“金鹰奖”折桂,还有两个国际大奖。胡连翠到“胡大胆”,是她的不安于现状,大胆的创新意识伴她走上了这一条成功之路。
胡连翠学声乐出身,六十年代初出演过《白毛女》等歌剧。电视业兴起,她走下舞台退居幕后,编导了一些纪录片、专题片。在电视晚会起步之初,她就涉足了这块新领域,执导的《春牛曲》、《醉牛》分获全国春节晚会展播一、二等奖。在这些早期的创作历程中,胡连翠的探索创新精神已有体现。
正当晚会热继续升温时,胡连翠急流勇退,投身于戏曲电视剧这个电视剧最薄弱环节的创作。八十年代以来,传统戏曲受现代传媒的冲击,一度步入低谷,安徽的黄梅戏也不例外。胡连翠深知:传统戏曲节奏慢,唱腔太多,程式化表演过重,方言道白,难以传播。要使更多的人喜爱和接受黄梅戏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就必须使它与当代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与现代电视艺术相嫁接,使戏曲电视化,电视音乐化。
曾有“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说法,而今,“胡大胆”开始着力于对戏曲电视剧进行大胆而全面的创新,以求拓展发扬一个剧种。1987年,她执导了第一部黄梅戏电视剧《西厢记》,本着“好听,好看,好懂”的宗旨,重新演绎黄梅戏:在保留黄梅戏音乐优美抒情特色的基础上,广泛汲取京剧、昆曲及现代音乐的精华,发展设计出一些新的唱腔;把MTV融入对人物情感的表现,达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借用故事片表现手法,克服了一般戏曲电视剧常有的慢节奏弊病;把电声音乐和管弦乐加入乐队伴奏;采用普通话对白,自然实景拍摄;而利用电视拍摄二度创作的特点,表演上实施优化组合又可谓戏曲界的一大创举……一部被称作“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艺术新样式诞生了。
改革总是有风险存在的,胡连翠的戏一出台就招来了各种议论。有人说黄梅戏不姓“黄”,改姓“胡”了,有人称她为“胡大胆”,称她的戏为“四不像”。但观众和市场都认可了它,不久后的第六届“金鹰奖”评选,《西厢记》一举夺魁。
对于创新,胡连翠有她的“旗袍之说”:旗袍和马褂,都是中国传统服装。马褂早已被淘汰,而旗袍流传至今,原因就在于它顺应时代不断改革,能充分表现女性端庄、典雅的神韵。
此后,胡连翠又一鼓作气,执导了《遥指杏花村》、《朱熹与丽娘》、《桃花扇》、《半把剪刀》、《玉堂春》、《孟丽君》、《家》和《春》等,且连连获奖。1997年3月12日中国电视艺委会在北京举行了胡连翠导演作品研讨会。专家、学者们对胡连翠的导演艺术予以高度评价。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合点上,胡连翠找到了戏曲改革创新的思路。她视观众为上帝,视艺术为生命,敢于大破大立,提出了“大黄梅意识”,使黄梅戏在全国五大剧种中脱颖而出,再度辉煌。
胡连翠的十部名著的拍摄计划即将完成,不久前参加了党的十五大的胡连翠的心中有了更高的追求:在黄梅戏的基础上创出中国的民族新歌剧。
“胡大胆”,真是好大胆!
(附图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我的电影梦》出版
《我的电影梦——赵葆华影视评论选》,日前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我的电影梦》分为电影趋势篇、理论美学篇、银屏撷英篇和影人影事评说篇。全书近三十万字,是作者近十年来以剧作家和评论家双重视野注目影视文化的成果汇集。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电视剧《相约来世》投拍
演绎战争背景下爱情悲剧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相约来世》近日在上海开拍。
出身豪门的夏梦石是一位热血青年。他投笔从戎,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与国共两党的决战。这部电视连续剧正是在这波澜起伏的浴血沙场的惨烈背景下,展示了夏梦石的爱情悲剧,以及这一悲剧衍生的人情冷暖、世道坎坷。先期阅读过剧本的影视界专家称,这是一部东方式的“魂断蓝桥”,一部角度独特的历史画卷。
这部电视剧由中国电影公司、宁波市甬港现代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摄制,上海安氏影视传播公司制作。编剧黄献国,总导演黄祖模,导演吴培民,摄影沈西林,樊志启、庞敏、普超英、向梅、吴竟等分饰其中的主要角色。 (剑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