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商海弄潮书山“充电”
石狮:读书蔚成新时尚
赖仁琼江宝章蔡育霞
以“铺天盖地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驰名中外的福建石狮,5年前“冒”出个绿洲读书社。目前读书社已拥有20个分社、近万名社员。商海中的这片“绿洲”成为石狮一道耀眼的风景。
      从经商热到读书热
出人意料的是,绿洲读书社的创办人是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企业家蔡友谋。他从事建筑业致富后,毅然出资40万元办起了读书社。成立时只有80多人,短短几年间发展到近万人。如今,石狮的乡村、企业、部队都有分社,连流动性较大的外来打工人员也成立了“友谊分社”。
绿洲读书社何以能够“遍地开花”呢?我们走访蔡友谋和几家企业后发现,石狮人爱读书绝非有钱人附庸风雅,而是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需要。
改革开放之初,石狮人凭借侨乡的优势和灵活的经营头脑,在石狮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服装、小商品市场。曾几何时,“全国跑石狮”的盛况着实让石狮人风光。然而,近几年来,不少外国名牌服装相继打入中国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多元化,石狮产品优势渐失。
“石狮人最大的优势是竞争意识强”,蔡友谋说,“但劣势是素质不高,底气不足,急功近利。”这种状况使蔡友谋萌生了办读书社的念头。生产“野豹”服装的恒星制衣有限公司老板蔡东生,以前对企业管理不大重视。一次与蔡友谋聊天时提到管理,蔡友谋便送他一本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撰写的《管理之道》,蔡友谋的赠书促使蔡东生认真分析了自己的企业。此后,他改变了以往任用亲属等家族式管理,并在厂里办起了图书室。因为治厂有方,管理先进,蔡东生被推选为石狮市服装行业公会会长。
蔡友谋从朋友们的变化中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紧迫,几经酝酿、筹备,他与几位也爱读书且热心公益事业的朋友拟定了章程,办起了绿洲读书社。在他们编辑出版的《书馨》中,有这样一段寄语:“让读书成为时代的文明风尚,让世风中吹拂诱人的书香。不要因为功利的追逐,使良知沦落为愚昧;不要贪图一时的安逸,忘记生命的价值;更不要让后代讥讽先辈是物质的富翁、精神的穷人。”
      从农民到市民
9年前石狮建市,石狮人一夜之间成为市民。然而,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强买强卖,不遵守交通规则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如何尽快提高石狮人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懂科技、闯市场的现代人,以适应石狮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成为当地领导和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问题。
绿洲读书社以提高社员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宗旨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石狮人的文明进程。读书竞赛、科技培训、优惠售书、帮困扶贫等活动把成千上万的农民、青少年吸引到“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中来。各分社不仅有丰富的藏书,还订有上百种报纸、杂志,免费供社员阅览。不定期举办的讲座、培训班,使社员们有机会接受最新科技、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
“学然后知不足。”如今,越来越多的石狮人认识到科技文化知识的重要。全国“十大鞋王”之一的农民企业家林和平说:“我感到最痛苦的是没有文化,企业要发展,就要多读书。”农民企业家施少鸿参加读书社后受益匪浅,便让企业的200多名员工集体加入了读书社。
复旦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在石狮招收经济学专业函授生时,全家福时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友镖带着他的副总们第一批去报名。这位早年到香港谋生,事业有成后又回家乡办实业的老板虽已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学过商科、时装设计,但面对激烈竞争的服装市场,他仍感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员工文化素质的紧迫。
      从“全国跑石狮”到“石狮跑全国”
不满足于“全国跑石狮”的石狮人,如今正在“跑全国”。他们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设有2000多个石狮产品专柜、经销店,近万名供销人员遍布大江南北。近几年,他们还在东北、新疆、云南等省区设立了270多个边贸点,把产品销往独联体、越南、缅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跻身于“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的石狮,也跻身于“全国科技百强县市”、“全国文化百强县市”之列。善于从书本中学习的石狮人,也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从省外、国外的先进科技、管理中学习。越来越多的石狮人在充实、提高自身的同时,也在冷静分析、思考石狮的发展与未来。
而立之年的斯特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炯明,谈及参加宁波服装节的感受时不无忧虑。他认为,石狮的许多小企业要发展到宁波“杉杉”等厂家的规模,主要困难不在资金设备,而在于人的素质。
正因为如此,紧张忙碌的石狮人既在商海中弄潮,又在书山中“充电”。无论是老板还是打工仔,机关干部还是在校学生,尽管学习内容、方式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一个:“读有益书,做文明人。”
如今,富裕起来的石狮人在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中或粉墨登场,或吟诗作画。读书社社员还撰文著书,几年间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40余万字,出版各种体裁的作品13部。社长蔡友谋荣获全国“万村书库”工程先进个人,读书社被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吸收为团体会员。
爱拼的石狮人,肯定还会赢!(附图片)
蔡友谋在绿洲读书社 赖仁琼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

  秋访阳澄湖
本报记者郭伟成
秋到阳澄湖,芦花放,稻谷香。金风吹得满湖碧波荡漾。透过浅浅的涟漪,可以看到鱼儿在云朵里穿行,望不到边的围网里,阳澄湖大闸蟹急不可待地爬出了水面。
“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正是菊黄蟹肥时,阳澄湖镇上新建的水产品交易市场上,购销两旺;上海、江浙和香港的客商近悦远来;整日里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卖大闸蟹的渔民和养殖专业户个个喜上眉梢。镇党委书记王凤林说:“3个月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土窑基地,现在已经成了客商云集的交易市场,每天平均成交4吨大闸蟹。今年是阳澄湖大闸蟹的丰收年,估计总产量有400吨,这是加强环境保护,实行综合治理和科学养殖取得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党的政策好,调动了渔民和养殖户的积极性。”
螃蟹是海洋洄游性鱼类,每年11月份,螃蟹到长江口咸淡水交界处交配,开春回到湖里产卵,自然成长2年成熟,因此,又叫长江水洗蟹。其中尤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阳澄湖大闸蟹最为著名。
近年来,阳澄湖镇探索养殖大闸蟹的新路子。他们逐年加大投放量,增加养殖面积,进行科学养殖,发展成幼蟹、扣蟹、成蟹一条龙生产,成为阳澄湖区最大的大闸蟹养殖基地。现在,阳澄湖镇50公里的湖岸线,5万余亩水面中,幼蟹、扣蟹、成蟹养殖总面积已达3万亩,丰年蟹产量达300吨,占全湖区的65%左右。
我们乘坐的小艇穿过一片又一片的围网,在平静的湖面上犁起一道道波纹。大约是惊动了湖底的大闸蟹,它们顺着网爬出了水面。在阳澄湖中心的小岛上,我们访问了渔民周阿四家。夫妻俩、一个上小学的孩子,也是标准的三口之家。这两口子承包了350亩水面养殖大闸蟹,9条船,1只汽艇,一家人都住在船上。去年,周阿四收了近2万公斤大闸蟹,净收入30多万元。阿四说着,咧开嘴笑了。
今年,周阿四又在围网中投放了2.5万只扣蟹。小螃蟹只有一粒纽扣大小,因此叫扣蟹,它就靠吃湖里的猪棕草长大。水质好,草好,螃蟹就长得好。今年大丰收,螃蟹个儿大,平均1个有4两重。周阿四说,一般1平方米水面放3只扣蟹,可以收1只成蟹,而去年,他们莲花村的扣蟹成活率居然高达90%。
阿四的妻子笑着说:“养螃蟹只要水面好,不怕刮风下雨起潮水,围网下面还有地笼网哩。”说着,轻巧地撑出一条小船,到围网边顺手牵出了一条地笼网给我们看。可不,里面爬满了螃蟹,随风飘过一阵清香。阿四妻子得意地笑了。金色的阳光下,那笑容里满是甜蜜,满是幸福,满是自豪,显得那么殷实。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

  夜宿雁石坪
本报记者张忠
车抵青藏公路海拔4728米的雁石坪养护段时,已是夜里10点多,高原上空清冽的月光遍洒在雁石坪的冰雪大地。裹得厚厚的身体仍难以抵御室外沁骨的寒冷。
屋外的雪地吱吱作响,养护段党支部书记张同德、副段长王光新前来看望。围坐在暖暖的牛粪火炉旁,我们聊了起来。
36岁的张同德是甘肃人,在老家念完初中就被父亲带到了“戈壁滩上的城市”格尔木,20岁那年成了一名养路工人。提起在青藏线上工作了一辈子的父亲,张同德的话语中透出几分自豪。他说,父亲张震寰1951年随骆驼运粮队从青海小镇香日德一步步走到拉萨,那年也是20岁。
35岁的王光新和妻子李雪梅也是青藏线上的第二代建设者。在青藏线上,这种情况很普遍。目前全段有155名职工,平均年龄30岁出头,大都是第一、二代养路工人的后代。“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青藏线养路工人景况和精神的真实写照。
雁石坪段养护区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5摄氏度以下,全年有8个月低温在0摄氏度以下,最低时达零下40摄氏度;空气中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对养路工人来说,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吃冻菜、化冰水、挨冻挨饿都是寻常事。王光新介绍说,冬季遇到大雪,为了抢时间保通车,有时得连续几天铲雪,累了就在雪地上歇息,饿了就用雪拌糌粑充饥;夏季补坑整修,几十天乃至上百天,就在路边搭起帐篷没日没夜地干。
“尽管严酷的自然条件依然未变,与父辈们相比,今日青藏线上的养路工人工作、生活条件都好多了。”张同德说,目前全段机械化施工程度已达50%,工人们的劳动强度有明显下降;各工区不定期派车到格尔木补充蔬菜等给养,改善生活;职工月均工资收入已达800多元;全段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和当地资源积极创收,去年纯收入达25万元;在上级部门关心下,各工区陆续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如今养路工人们都能看上电视;为了活跃职工们的文化生活,段部还建起了卡拉OK舞厅。
谈兴正浓,不觉已至深夜。我提出到他们的住处看一看。一张床,一张写字台,一个文件柜,唯一有点稀罕的是一堵用来取暖的砖砌火墙,卧室兼办公室——这就是他们的“家”。
行进在风雪漫漫的千里青藏线上,随处都能感受到这些默默奉献、甘当铺路石的人们散发着的光和热。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学习篇

  善待群众上访
中共河北正定县委书记吴宝河
吴宝河,河北工学院毕业,在企业工作13年,曾任石家庄市委工业部办公室主任、市委工交工委副书记、市新华区区长,1996年就任正定县委书记。
“对人民内部矛盾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以处理,防止矛盾激化。”做了几年基层领导,对十五大报告中这段论述,体会尤深。如何维护农村稳定?我们的经验是抓信访,这是反映世情民意的“晴雨表”。
一段时期,正定县群众信访量居高不下,越级集体上访呈上升趋势。县委、县政府大院里时常堵着上访群众,搞得县领导难以正常工作。困扰中我们苦思良策,发现确有相当多的群众不知道有了问题该先到哪里去反映,但更主要的还是乡镇干部在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时敷衍推诿,冷言训斥,使群众失去对他们的信任而越级上访,使本来容易处理的矛盾激化升级。
如何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我们大胆探索,在12个乡镇、213个村街推行信访双向责任制,由乡镇党委、政府分别与全县14万户群众直接签订双向责任书,规定了信访人的权利、义务、上访程序和承办单位的职责、承诺内容。现在,信访站有牌子、有房子、有人员、有经费。“县委大院闹哄哄,乡村两级冷清清”的信访混乱状况彻底改变了。群众把逐级上访比喻成“上楼梯”,要“一级一级上”,不能“隔蹦跳”。
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我们每一项政策和重大举措出台,推行每一项工作,只要向群众讲清道理,方法得当,群众都是乐于执行的。害怕群众上访,视上访群众为“刁民”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信访双向责任制实施以来,土地调整、宅基地发放、计划生育、征收提留等“热”点不“热”,“难”点不“难”,保障了农村的社会稳定。今年全县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集体上访下降了63%。信访工作出现几个转变:认识程度由“轻”变“重”,治理重点由“标”变“本”,工作方法由“堵”变“疏”,信访秩序由“乱”变“好”。
(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重教之风满新洲
本报记者江南
最好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环境在校园。在湖北省新洲县,人们欣喜地看到,金红的琉璃瓦、洁白的刷石墙、幽蓝的玻璃窗,七八幢风格统一、造型各异的楼房错落分布在新洲县一中校园里。楼群之间有花坛草坪相隔,还点缀着凉亭、喷泉和雕塑。今年,这里又落成一座实行公寓化管理的学生宿舍楼,科技楼里的语音室、实验室、图书馆、广电演播室也一一建设完成。
在新洲,像一中这样的学校不少。除了美观的校舍、齐备的设施外,这些县办中学开阔的面积、优美的自然环境更是羡煞城里人。新洲一中占地近300亩,包括61亩的学农基地及54亩的运动区。其他学校面积一般也有200亩左右。新洲三中建在柴泊湖畔一片缓坡上,从教室向外望去是500多亩烟波水面,校园里还辟出一块十几亩的自然保护区,学生们可以在这里认识各类植物,分辨各种鸟儿的叫声,还可能遇上野兔、松鼠之类小动物。
新洲是历代郡、州、府的治所,自古人才荟萃,文风昌盛。相传,这里是“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县里的问津书院因之得名,书院在明清时学子如云,鼎盛一时。新洲民风古朴,历来尊师重教。所谓“穷莫丢猪,富莫丢书”,这里老百姓早已切实认识到读书的重要。今天,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更是迫切,要致富得靠知识,要发展经济得靠科教。新洲人明白这个道理,近几年兴起了改善县办学校办学条件的热潮。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所需大量资金从何而来?新洲县委书记汪厚川告诉记者,我们用迁址重建的办法实施改造,拍卖位于繁华地带的旧校园,所得资金启动新校建设。继一中迁建后,新洲县先后又筹资1亿元,迁建县三中、县经济管理学校、县职高、县技工学校等,同时改建县二中、四中、二职高、县师范学校等。近5年中,新洲县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投入已达3.5亿元。
除了财政主渠道的投入外,社会各界投资办学、捐资助学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现在新洲县已有生物工程学校、帝元书院两所股份制民办学校,投资分别是3000万元和5000万元。
新洲三中有20多年教龄的汪启福书记对记者说,这些年来,拖欠教师工资的事从来没有过,县里每年还要拿出钱重奖优秀教师。在县一中附近,记者看到占地30多亩的一片教师宿舍楼已近完工。据介绍,这里住上新单元房、单门独院小楼的教师为数不少。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生生不息在接力
肖荻
“雷锋三月来四月走”,这是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一时轰轰烈烈转眼冷冷清清的一种讽刺。
然而,这是必然规律吗?
否。记者最近在天津发现另一种现象:
天津客运段津广车队列车长、市劳模程士杰一九九○年发现乘客李成一从长沙来津求医,听说他已是尿毒症晚期,此次来津求治如无效便会一死了之。程车长便百般抚慰,并从那时起每隔四十五天从长沙带回李成一的化验单,找天津名医张大宁分析,再从天津带回二十五公斤重的中药,冬去春来捎过五十六次。最近程士杰工作调动,津广车队立刻又有肖建平列车长接过来,继续往返无偿传递服务。原已被认定只能活三个月的李老师最近一见新车长登门送药,不禁热泪涌流……
天津乳胶厂有位市劳模、行政科长赵玉宽,在厂内经济紧张情况下把退休医生十余人组织起来,为老职工送药上门。他还东奔西跑帮二百多位住房困难户通过换房缓解困窘。他的古道热肠感动了身边青年们,厂学雷锋小组由初期八人发展到现在四十六人,在突击生产、义务劳动、为孤老户服务方面成为一支扶危解困的生力军。
记者在采访这两件事时,他们不约而同地用传递接力棒作比喻,天津客运段领导还具体分析了三条:劳模愿传、大家愿接、领导鼓励。这个“领导鼓励”也很重要。天津和平区社区志愿服务者一九八九年兴起时仅有十三人,因为区领导经常激励和引导,八年来志愿者队伍发展到两万多人。生命在于运动,精神文明之花同样可以通过接力传递而生生不息,变为万紫千红。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乌海三奇
本报记者周庆刘亮明
乌海市位于鄂尔多斯古大陆,是内蒙古西部一座工业城市。它被沙漠戈壁包围,年均降雨量150毫米,干燥多风,但有黄河流过,二者交互作用,孕育了古老的生命,形成了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四合木、胡杨树、古岩画就是当地三奇。
      四合木——植物中的“大熊猫”
乌海市的居民都知道郊外有一种“油柴”,挖了回家引火,用火柴一点就着,当年大炼钢铁,也曾用此当柴烧。直到90年代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成立,“油柴”才受到保护。据内蒙古大学生物系教授雍世鹏介绍,“油柴”的学名叫蒙古四合木,是生长在荒漠的一种珍贵灌木。当今世界,植物学家们只在中国发现有四合木,中国只在乌海及与乌海相邻的石嘴山有。这种植物是古地中海残余物种,当第四纪冰川到来时,乌海一带成了它的避难所。
记者来到郊外,看到戈壁滩上一簇一簇的低矮绿色植物,经当地同志指认,辨认出了四合木。眼前的四合木枝干筷子粗细,高不盈尺,叶子光滑、俊秀。高原灿烂的阳光均匀地照射在翡翠色的叶子上,清脆而润湿的感觉沁人心脾。
据专家介绍,四合木春季开花,花瓣是4个,果实成熟也裂成4片。有人把它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人工繁殖迄今未成功,它的标本在国际上是无价的,许多植物学家终生未曾见过。
“天地生合,绿梦成真”,雍世鹏先生感慨,在现代城市周围,有这些古老、珍贵的自然遗产,它们本身就是特殊的基因库,给人类反荒漠化活动带来希望。乌海城东南有四合木分布的核心区44平方公里,专家们还希望得到国家和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以期把就地保护和迁移保护结合起来。
      胡杨——半树柳叶半树杨
黄河从乌海穿过,有一片河心洲被当地人称为胡杨岛,岛上有一片胡杨林。在中国,这座小岛是胡杨分布的东南界——往东、往南都再也看不到胡杨了。
市旅游公司筹备处贾继英同志特别熟悉这片胡杨林:树木东西呈带状分布,东边是母树,西边是公树。每到春天,东边的树先发芽,后结籽,飞絮如柳,站在屋外吃饭,飞絮会飘到碗里。西边的树发芽晚20多天,不结籽,不飞絮。
这片胡杨树还有一个特点,新生的树枝长出的叶子像是柳叶,上面枝条的叶子像杨叶。半树柳叶半树杨。一棵树长两种叶子,又不是人工嫁接,完全是自然天成。
我国新疆、甘肃有胡杨树,乌海在黄河中游,孤零零一片胡杨林,从何而来?当地只有民间传说有解释:当年成吉思汗西征凯旋,在这座湖心岛上扎营休整。马蹄夹带的胡杨树种子,马粪里的胡杨树种子,都留在了岛上,慢慢长成了一片胡杨林。
大河奔流,小岛如船,胡杨是帆,让人留连忘返。
      岩画——游牧者的图腾
乌海的东部屏障是绵延近百里的桌子山,山上岩石裸露,草稀树少。可就在这里,先后发现多处岩画:召烧沟岩画、苦菜沟岩画、后摩尔沟岩画、苏白沟岩画。有关专家测定,这些岩画的制作年代是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年左右。从岩画的内容看,多为人面像、动物、狩猎类图形,应是北方游牧部落的文化遗迹。
在乌海东南13公里处的召烧沟,我们看到了与摩崖石刻不同的岩画,它们刻在30度以下的缓坡上,可辨认出来的单个图形共计118幅。老农秦福喜向我们讲述了他发现岩画的经过。
1973年秋天的一个晚上,秦福喜牧羊归来,赶着羊群走向沟底,忽然发现岩石上有人头像、脚印,新月斜照,痕迹十分清楚。回到家里,他讲了这一奇遇。家里上小学的儿子到学校后告诉了老师侯五焕,侯老师就给文物保护部门写了信。文物部门根据这封信和各个方面的线索,考察并开始保护这一文化遗迹。
今年8月,我们来到这片岩石旁,经秦福喜指点,果然看到七八幅岩画,有人面像,一个圆圈里画两只眼,还有嘴;有长角的羊等。这些刻在青石灰岩上的笔画已经很浅,只有在侧光下才容易辨认。据说,刚发现时,笔画有五六厘米深。远古的游牧民族在青铜和铁器没有发明以前,在硬度达七度的岩石上,用什么工具刻下这些细而深的笔道,至今仍是一个谜。
这片50多平方米的岩石是裸露的,用栏杆围了起来。旁边一处近200平方米的岩画群,已建有一座简易的大厅保护起来。
大厅里的岩画笔画清晰,也很集中,有两幅人面像并列在一起,长胡子的自然是男性。另一幅一米见方的人面像被称为“太阳神”,只见他额头高耸,双眼深邃,面露慈祥,头发、胡须均匀地向四方散开,透过久远的时空,我们似乎感受到他的温暖和恩泽。(附图片)
左上图:珍稀灌木“四合木”
下图:胡杨岛一角
右上图:桌子山岩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