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潘老五这个人物
陈四长
潘老五何许人也?此乃小说家关仁山笔下的一个人物。在《大雪无乡》里的那个福镇,他只是镇上的一个招聘干部,所任的农工商联合公司总经理的头衔,充其量也就一个股长的待遇,但他在福镇地面的影响力,却使镇党委书记、镇长们都不得小视。
小说里是这样写的:“潘老五这阵儿真成爷了。”退休的公安局副局长给他当保镖;镇医院的大夫受聘做他的保健医生;他有个头疼脑热的毛病,工行农行建行的行长们都还得来看他。宋鹤年是镇党委一把手,但许多事情,潘老五不表态,他就是弄不成。镇长陈凤珍与潘老五倒没啥瓜葛,但为了能在福镇站稳脚跟,便利工作,还得与潘老五联络感情,让他高兴。非但如此,连县委书记、县长们甚至于地区的领导都买潘老五的账。
潘老五何以这样“牛气”?据说因为他是福镇乡镇企业的创始人,是福镇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时势造英雄也罢,英雄造时势也罢,潘老五都无愧为一个观念前卫的弄潮人物。福镇改革之初,银行鼓励贷款,扶持发展乡镇企业,可老实本分的乡民们害怕贴赔,都不敢举动,唯独潘老五啥都不怕,他敢于想大的,干大的,用银行的贷款,一气儿在福镇办了七个厂子。尽管有人议论他的成绩是用银行的贷款堆起来的(十多年来,经潘老五之手贷款的数目已有两个亿),但他毕竟是开了福镇改革风气之先。虽说一拥而上的厂子现在都不景气,银行的贷款也都成了烂账,但在当初那种形势下,敢于向银行贷款,而且是能鼓捣出巨额贷款,也是一种本事。潘老五因此有了农民企业家和省劳动模范的称号。
但潘老五毕竟素质不高,模范也常常不像模范。比如说,他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行为举止,显露出的是一种俗气、霸气甚或还有一点无赖。当初办企业的时候,他靠的是胆大敢为加机会,但办起来怎样经营,可以说他一窍不通。镇上的企业一个个都负债经营,银行的贷款欠着不还,但潘老五本人却肥得流油。他家里修得像个别墅,出进有自己的奥迪,挥霍几十万元养个情人。
如此的一个混混却能走红,能够成为左右福镇的铁腕人物,这是很耐人寻味的。个中的缘由自然是多方面的。就潘老五自身讲,别看他正本事没有,邪本事却不缺。在搞“感情投资”,勾连社会关系方面,绝对有经济头脑。为拉住镇党委一把手,他派镇工程队在县城为其盖了栋两层小楼;银行是用得着的关系,他暗地里早早把行长们一个个都“拜访”了(反正是用贷款行贿,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有法院、税务局、电力局等等部门的头头,都从他这里拉过大米,得过“好处”。潘老五因此手眼通天,一般人见不上的人他能见,一般人跑不来的项目他能跑下,包括镇党委干部的安排,他在县上也能说上话。
潘老五的走红,当然还在于现实生活中有其成长的土壤,在于有一些领导对这一类人的看重和欣赏。比如价值评判的标准,你可能觉得潘老五是个痞子,但在一些领导者看来,潘老五却是能富一方的“能人”、“强人”。对于潘老五的某些做法,你可能认为是歪门邪道,但某些领导却认为这符合“改革精神”,依靠这些歪门邪道,可以打通各种关节,为地方跑来项目和贷款。至于说吃喝玩乐,也可以看作新观念和时髦的生活方式,能挣又会花会玩,这才是现代人的品格。由于在思想感情上对潘老五们产生认同和亲近,于是便出现了时下并不鲜见的领导干部傍大款、捧大款的现象。一个人一旦成了款爷,他便成了他那一方地面的“伟大人物”,劳模、企业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甚至于教授、主编等等荣誉和头衔都随之而来。尽管大家都明白,款爷那钱里不少都散发着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坑蒙拐骗、权钱交易的臭味。
潘老五的走红也许并不是一件大事,他毕竟只是福镇的一个人物。但如果此风成为时尚,一切都服从于金钱,“博学的才人必须向多金的愚夫鞠躬致敬”(莎士比亚语),那无论如何不是一件美妙的事。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世纪伟人》
自7月1日正式揭幕,高高耸立在珠海前山大桥西侧世纪公园内的《世纪伟人》巨幅画,已成珠海新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巨画前经常人山人海,活动多多。人们来到《世纪伟人》画前,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创立者邓小平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庆祝九七香港回归、期盼九九澳门回归和祖国统一的良好愿望。
由珠海华骏达国际集团投资建造的《世纪伟人》彩色巨型画,高十九点九七米,寓意庆祝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长三十九点九九米,表示迎接1999年澳门随香港之后也将回到祖国怀抱。画像采用最先进的电脑喷绘工艺创制而成,色彩鲜明。画面主体为邓小平半身像,身着短袖白衬衫,面容慈祥,和蔼可亲。画面背景是香港、澳门景观和珠海部分大型基础设施及城市风貌集锦,其中画面左侧绘有伶仃洋跨海大桥如海上巨龙般连接着珠海与香港。
巨画创意策划者、珠海华骏达国际集团董事、总经理黎驹表示,经济特区是邓小平亲自缔造的创举,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就,就没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邓小平与珠海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建造这一巨型公益性宣传画,表示邓小平将与珠海人民在一起,永远活在特区人民心中,并让他老人家在珠海看到港澳的顺利回归。
《世纪伟人》画建成后三个多月来,这里游人如织、活动频繁,常常可见鲜花束束、红领巾飘扬,常常可听到鼓乐喧天、国歌声声。十五大胜利召开后,广大市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缅怀小平、讴歌时代、敬献花篮、庄严宣誓。据悉,已有学校、社会团体等近百个单位、五万余人次来此举办活动。(易跃)
(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诗画配

  剧不厌长
池北偶诗 丁聪画
有的电视连续剧,为了增加广告收入,拼命拖长到好几十集。电视剧,新时尚,抻长抻长再抻长。添油加醋乱注水,本来一尺变一丈,没完没了续下去,二三十集极寻常。片头片尾两大段,剧组名单几十行,今天播完明天播,观众腻味也无妨。结构松散节奏慢,磨磨蹭蹭不着忙。一句话分两句说,一支歌要反复唱。拍完舞厅拍酒吧,拍了宾馆拍洋房。社交不离吃宴会,演员频频换时装。打情骂俏当有趣,瞎扯神聊泡时光。你动拳头他动枪,武打一场接一场。男男女女性解放,下了这床上那床。长些长些再长些,此种风气岂可长。
(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广角

  回归
童永锐
忘不了少女时期,带上一本泰戈尔的诗集,带上一颗水晶般的心,去临近校园的金汁河畔,去滇池之滨的西山上,选一处有绿荫蔽护,有野花铺垫,有流水丁冬的野地,静静地躺着,时而品诗默想,时而问蓝天白云,时而闻着泥土的芳香,时而随着鸟儿溪流歌唱。啊!我仿佛成了童话中的一位仙女——大地的女儿,那般的清纯、甜美、自然。
霎时间,生活的列车拉着我在魔幻似的电掣雷鸣中行进,消失了我的青年与中年。却没料到,白了头发,又回到了从前。
迎春花开的日子里,应家住十三陵的一位旧友的约请,我走出了京城闹市,去她家闲居两天。我们带上了吊床,在碧波万顷的水库边,在层林吐翠的山坡上,选一处有树枝掩映,有野花环绕,有波光闪烁的林间野地,安营扎寨。蓝天、白云、碧水、层林、风声、林声、浪声、鸟声,顿时荡涤净了我的灵肉凡身。我的呼吸啊!你不要急促,不要扰了大自然流动的宁静。我的喉咙啊!不用赞美,万物的和谐中也包容了我生命的一份。我尽情舒展在吊床上,荡呀!荡呀!我又荡回到美妙的少年。
白云在飘逸,浪花在游戏。我轻轻地荡着、荡着……两只小翠鸟站在枝头,婉转着歌喉向我鸣唱。环绕我身边的几株小树,挥动着手臂在轻风中曼舞。她们有时高兴地拉牵着我的手,有时亲切地抚摸我的脸,我像是她们的朋友、姐妹、大自然中的伙伴。
吊床荡呀!荡呀!把我荡入了梦乡。矇眬之中,我的手变成了柔嫩的枝叶,我的身躯变成了坚实的枝干,和支撑着我的两棵大树亲密地连在了一起。我的脉流仿佛渗入到大树的脉络中,红的血与绿的浆共同循环起来,一直渗透到深底里的根须。在浩浩蓝天下,在粼粼水波中,在茸茸山坡上,我感到自己像一棵树,像一片云,像一撮泥土,也像一滴泉水,啊!我又回归到养我育我的自然,又回归到永恒的灵性之中。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一样的开。当我化做一棵小树,一片白云,一撮泥土,一滴泉水……我的青春小鸟啊,她又飞回来。


第12版(副刊)
专栏:开拓者的足迹

  蔡教授的心愿
张静
两年前的一天深夜,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退休老教授蔡敏学像往常一样,为更进一步提高采暖炉的热效率,沉浸在一张洁白的图纸上。突然,右手不停地抖动起来,还有些麻木,他掐了掐,没有疼痛的感觉。到院子里走了走,感觉稍好些,当他回屋又拿起笔画了几下,手又开始抖动麻木。
第二天,老伴不由分说把他拉到了医院。检查结果,“帕金森”综合征。医生嘱咐他要好好休息,不能太劳累了。但一回到家里,他就把医生的话忘了个干净,还是一如既往,老伴看也看不住。同事们听说老蔡病了,都过来探望,劝他在家多休息。老蔡嘴里“哦、哦”地答应着,可心思却又回到了图纸上,人家一看说,这老蔡是走火入魔没治了。
的确,搞了一辈子科研和教学的蔡教授,对科研、发明如痴如迷。这些年又迷上了高效采暖炉。他常说,咱们国家虽然大,但能源的储量却是有限的,何况煤的开采更有限,把采暖炉设计好了,既能提高热效率,又能节约能源,有啥不好。
时隔不久,蔡教授身体的症状又加重了,老伴把子女们都召集到一起,开家务会,要限制老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对着他,老蔡乐呵呵地听着,可他的心思一刻也没离开图纸,会还没开完他就起身回书房了。
子女们一瞧,都直摇头,这会是开不成了。老伴一看,劝不行,就把笔和纸藏匿起来,但这些东西早印在老蔡脑子里了。更让老伴头疼的是,晚上让他十点以前休息,可躺在床上的老蔡,心思还在采暖炉的设计上,忽然想起一个问题,不管是在啥时候,就兴奋地从床上爬起来,赶紧画出来,唯恐灵感突然跑掉。恩普水暖炉的“百翅式憋火通道”就是老蔡这样发明出来的。
亲朋好友们也经常劝老蔡,“老蔡你已经是六十三岁的人了,也算有所成就了,你设计的高效采暖炉在1992年获得了国家星火科技二等奖。你本人在人民大会堂还受到了江总书记的接见。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轻松轻松了,都退休了还那么卖命为啥?”
蔡敏学听到这儿,呵呵一笑,以玩笑的口吻说,“我就是死了也不后悔。”
自1995年退休至今,老蔡没有过一个休息日。心爱的手风琴也搁在那儿落了厚厚一层尘土,更别说上公园看电影了。老蔡想的是,这“帕金森”病也是个难症,趁有生之年与时间赛一赛跑,发挥更多的余热吧!
去年,蔡敏学又在原采暖炉的基础上,推出了新型“高效水暖炉”,扩大了炉膛,增大了换热面积,换热片由原来的六十多片增加到一百二十多片,老蔡把它称之为“百翅式憋火通道”,还申报了发明专利。
如今,老蔡又把目光瞄向了太阳能研究领域。老蔡的发明解决了冬天在零下十八摄氏度时可照样洗澡,水管不会冻。
让老百姓暖暖和和过冬又能为国家节约更多能源,这就是老蔡的心愿。
(作者单位: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第12版(副刊)
专栏:开拓者的足迹

  走向成功
李国良吕远野
要找退休的老者,大抵要到这么几个去处:挂满鸟笼子、鸟语花香的街心公园里;老北京的胡同口,围着一盘棋杀得难解难分的人群里;坐在花骨朵般娇嫩儿童的小推车旁。
然而,在这些地方却找不到这位普通的退休军医李建生。
他在哪里?
此时此刻,他着一身朴素的旧军装,早早地挤上公共汽车,匆匆换乘地铁,从五棵松站狭长的地道里钻出来,走进北京五棵松中医门诊部,认真面对排起长队的病人。
这个退休军人的执著人生感动了许多人。
1989年10月,北京卫戍区某部军医李建生退休了。告别了三十多年的军营生活,告别了中草药的特殊气味,李建生紧握着猩红色的退休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在痛苦地抉择。十几年前,他一心扑在鲜动物药的研究上,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可如今……
睡不着,李建生的思绪纷纷扰扰。一件影响了他后来生活的小事,反反复复出现在眼前。那时他还是一名年轻的军医,那个鸟语花香的春日,他接收了一个比春日更美丽更晴朗的六岁男孩——癌症患者。他每天在男孩天真无邪的幸福微笑里生活,可是有一天,作为医生的他眼睁睁地看着小男孩那张活泼的脸蛋悄悄失去了笑容。
李建生做了许多事,忘了许多事,唯一没有忘记这个清晰的镜头。这个不断出现的慢写镜头再一次坚定了他的人生目标:鲜动物药要为人类克服顽疾创造奇迹,不能半途而废!
他被自己的念头激动着。他一刻也等不及,开灯,起床,把从荒野里找来的活蛇和土墙里逮来的壁虎一块块切碎,一点点过滤制成药水。他又把老伴叫醒,告诉她如果发现自己有异常变化,赶紧把自己送到医院抢救。他一口气喝下五瓶药水,而后铺开纸,拿起笔,自己摸着脉搏……两个小时过去,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李建生欣喜若狂。
早晨从静寂中开始。纷纷扬扬的大雪覆盖了大街小巷,李建生一个人踏着厚厚的积雪,穿过空空荡荡的大街,敲响了北京卫生局临床药物研究所的大门。他从那个黑皮包里小心地捧出自己的心血结晶,疲倦的眼睛闪动着希望的波光。
那个早晨感动了许多的人。来自北京市药检所的专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的教授为这位退休军人认真地做了一系列试验,他们兴奋地告诉李建生:《神农本草经》中提到中药的功效“生者尤良”,你研制的中药既保持了气味俱全的天然特性,又使其物理外观及味道颜色易于接受,是向疑难杂症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实现了中医药界多年的愿望!
成功对一个执著于科学的人来说是最好的原始动力。他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黑白昼夜地运转。跑专家,跑技术,跑工厂,跑税务……等他辛辛苦苦整整跑了一年,命运却与他开了个玩笑:他的鲜动物药一下子亏损十五万元,还有一车已经腐烂的每条价值十六元的花斑蛇等待处理。李建生栽了。
还有什么奔头?他跑完这一圈后口袋里已经没有了称盐打酱油的钱。面对不知所措的全家人,李建生说,人不站起来不会跌倒,但人不能不站起来!
接着又跑。
几经周折,鲜动物药扶正荡邪合剂正式出品了。李建生成功了。首批四百多盒药品被抢购一空,他看到那些曾经绝望的脸上终于露出欣慰的笑。1993年8月成立北京鲜动物药研制中心,李建生出任该中心主任。
李建生出名了。他担任了国际癌症康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管理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生物与科学技术系特聘中药顾问……
名利常使人昏昏。此刻,李建生在干什么?
在北京五棵松中医门诊部里,李建生仍然日复一日地为排起长队的病号望闻问切。李建生说,他没有退路。药研制出来了,就要大量生产,在小范围里不能治疗更多的病人。为了不让病人多等一分钟,他甚至连一口水都顾不得喝。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今天,我们进行经济改革,进行科技更新,更需要这样的脊梁
(作者单位:北京卫戍区政治部)


第12版(副刊)
专栏:

  北京人艺又推出新戏《头条居委会》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又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头条居委会》,十一月十一日起在首都剧场与观众见面。
《头条居委会》讲述的是北京一个居民小区“头条”发生的故事,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们对身边事物表现出的理解和宽容,是北京人现实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写照。演员们充满生活气息的表演和独具匠心的舞美设计更突出了时代特点。
本剧由楚建、顾威编剧,顾威导演,舞美设计:吴穹、李聪,龚丽君、王大年等主演。(文童)


第12版(副刊)
专栏:

  雁翼作品研讨会在蓉举行
著名诗人雁翼创作五十周年作品研讨会日前在成都举行。来自各地以及海外的诗人、专家们向雁翼表示祝贺并对他的作品进行了热烈的研讨。雁翼从一个小八路成长为社会主义时代的诗人。他勇于进取,坚持探索,始终体现着一种战士风格。大家肯定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突出成就,同时也重视他在影视、散文和诗论方面的建树。(石闻)


第12版(副刊)
专栏:

  长篇小说《呼吸明天》出版
北京作家曾哲八十年代末孤身徒步游历我国西北、西南边境,深入到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以自己亲身经历创作了长篇小说《呼吸明天》。在中国青年出版社举办的作品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小说凭借主人公千难万险的漂泊历程,抒写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思索,可以从中领略到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刘佳)


第12版(副刊)
专栏:茶楼

  “好人”的感觉
李东陆
散步在马路上,看到许多年轻人,轻轻一招手,“的士”立刻靠了上来,开车门一掉屁股,“嘭”声一响,就只见车子不见人了;“呼”的一声,车子也不见了!甚感改革开放的成效。
作为不景气国有企业的离退人员,偶尔上趟街,还得完全依赖大公交。现在专线车多了,确实很方便;只是人年迈体弱,上下车不能只是一掉屁股。特别是与老伴一块上街,她身胖体重,患有心脏病,加之两腿乏力,上车时她要用手紧拉车门架棍,我又在后面推她一把,上车后人尚未站稳,急着赶点的司机就“突”地启动了。她忙着两手抓,我忙着两手扶。就在这个瞬间,座无虚席的车厢里,有人起身让座,老伴激情赧颜,我忙着说您坐您坐!谢谢谢谢!落座后仍甚感不好意思,特别是一些让座者年纪也都四五十岁啦。有一次,乘坐专线车,车厢内坐、站满员,离我们距离较远处坐着一位外国黑人朋友,招手示意,起身让座,我扶老伴挤了过去,用英语说,太谢谢您了!我们很少出门,这种情况三几次遇上一次,我心中就会十天半月里充满着“好人”的感觉。这种在今天社会里对老年人是一种享受幸运滋味的感觉,可遇而不可求,从深度和广度上讲,比偶获什么什么奖还耐人品味,从而常使我想到原苏联电影中一句口头禅:一切会好起来,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
当前社会欠缺秩序文明,人们在闲话中听到的,小报、小道消息传播的,许多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常使一些老年人出得门来心神紧张不安,也确实碰到过不少鄙视的眼光和恶毒的语言:什么“老家伙”,“活够了”,“站远点”等等,只能采取积极的“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力防受辱受骗。但亲身经历的“好人”让座在个人心灵深处确久久挥之不去。从现在的很普通的道理上讲:先来(者坐)后到(者站),我为什么给你让座?公交车上已不见“老残病孕席位”牌子;即便有似不起作用。偶尔听到售票员或录音机呼喊,“请给老年人让坐”!这是给车内站着的老人进行精神安抚。想舒服你去“打的”,马路上“的士”有的是。我把座让给你,对我有什么好处?“好人”值几个钱?我当“好人”,谁给我报酬?……越往下想,我心中对“好人”的感觉的滋味越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