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鄂综合治理“水袋子”“旱包子”
本报讯湖北省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多条渠道累计投入资金近26亿元,共建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658个,改造中低产田817万亩,开垦宜农荒地2000多万亩,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湖北省突出治理了江汉平原“水袋子”和鄂北岗地“旱包子”,着力挖掘这两大粮棉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潜力。鄂北岗地重点以水利建设和防护林建设为主。在江汉平原采取架泵站、打机井等工程措施,提高了排涝能力。
该省还致力于开发项目区的山水资源,培植农民增收的新财源。江汉平原利用高新生物技术,建起数万亩的养殖基地。鄂北岗地利用秸秆氨化养牛,走养牛产业化之路。到今年9月底,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增农业产值136亿元。
(高友清周学武)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惠民蔬菜销售额突破四亿元
本报讯今年1—8月份,山东省惠民县蔬菜总产量达4亿公斤,销售收入实现4.18亿元。
该县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作为发展重点,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发展蔬菜规模生产。全县已发展高温大棚11700亩、拱棚15560亩。面积在万亩以上的蔬菜品种已达七八种。到目前为止,全县蔬菜面积已达20.2万亩。惠民县还开辟了东北、江南、京津三条惠民蔬菜“绿色通道”。从事蔬菜运销的机动车辆达到1000余辆。 (李炳森耿军李登国)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涿州实行农资销售承诺制
本报讯河北涿州市根据农资购销的情况,近来有针对性地实行了承诺制。农民到基层社买化肥、农药、农地膜、中小农机具及委托代购的其它农业生产资料,一律由门市部开具信誉小票,因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的,供销社负全部赔偿责任。
为了有效地实行承诺制,涿州市供销社发放了农资系列化服务信誉卡,服务卡片一面登记农资供应,根据农户承包土地面积、主要种植作物来确定所需农资的品名、数量、时间;另一面登记农副产品,根据产出的品类、等级、价格、产量来确定委托销售的办法。目前,这种服务已扩展到101个村、3.26万个农户、15万多亩耕地,分别占全市行政村、全市农户、全市耕地面积的24%以上。
(梁文政)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牡丹江农民发展特种养殖
本报讯特种养殖促进了黑龙江牡丹江市特色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化进程,成为当地农民越来越积极参与的一条致富捷径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牡丹江市的特种养殖业几年来走上了产业化之路。林口县的狐貂养殖业,1994年还不足百只。去年,这个县建立了统一的北山狐貂养殖小区,容纳养殖大户30户。县毛皮加工厂对狐貂养殖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提供饲料、统一回收狐(貂)的“三统一”原则,使这个县的狐貂总数达到1万只。宁安市共有45个养殖户,养殖梅花鹿近200头,使三个村每年增收200多万元。(郑重)


第10版(农村经济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的展厅很吸引人,许多人前来询问、洽谈有关合作事宜。中牧集团主要从事畜牧业的生产、加工、贸易及进出口业务。 本报记者 徐烨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河南省
淅川县大力支持库区渔民发展网箱养鱼,先后支持库区20余个村、300多户发展网箱养鱼2000余箱,可使5000多人脱贫致富。上图为黄庄乡云岭村刘秀娃捕捞鱼的情景。    魏振宇 周 丽摄
这个省的固始县阵淋镇农民胡庆江(左)与赵岗乡签订养殖承包合同。今年他放养的20万只中华绒毛蟹已上市,预计可实现收入240万元。左图为胡庆江与工人捕捞河蟹的情景。
曹本国 秦英福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辽宁瓦房店市引导农民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1996年全市改良当地黄牛2万头,改良当地猪3万头;多绒山羊选育发展迅速,达到2.3万只,可为农民增加收入138万多元。图为该市炮台镇养鸡专业户采用新技术——网上养鸡一景。  王生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如何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养鸡要鸡苗、鸡笼、鸡饲料,农民规模养鸡,成就了禽蛋业专业市场,形成了——
温圳的鸡产业
傅丁根张纪铃章新印
出南昌往东南43公里,便来到进贤县温圳镇。13年前,当木匠朱荷女“不干正经手艺”,抓来300羽蛋鸡崽,当起“鸡司令”时,朱家村乡亲们的眼神里透出的是一百个不理解:有手艺不使去养什么鸡?在他们的印象中,养鸡下蛋无非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换点油盐酱醋。养那么多干吗?
可是,一年下来,除去一切开支,这300只鸡居然给朱荷女“生”出4000多元钱。乡亲们由瞠目到眼热:他能干,我们为什么不能?于是,一户、两户、十户、百户,300多户的朱家村90%的农户当起了“鸡司令”,并由此波及全镇109个自然村。如今全镇仅蛋鸡就养了120万羽,3万多农业人口中40%以上的农户当上了养鸡专业户。
据介绍,蛋鸡从出壳到产蛋要近4个月,产蛋10个月就过了高峰期,需要淘汰。在一般年景下,每羽鸡可获纯利14元左右,蛋价高的年份,甚至可赚二三十元。养殖规模越大,赚得越多。朱荷女这两年每年都养蛋鸡6500羽左右,收入相当可观。所以,温圳人编了一段顺口溜:“年养千羽鸡,万元没问题;年养三千羽,楼房平地起;再养两三年,小康不稀奇。”
顺口溜,说归说。养了鸡,下了蛋,是否真的能赚钱,关键还在于蛋能否顺利进入市场。院上村农民章根文和朱荷女一样精明。他瞅准销蛋同样可以赚钱,便联合几位村民,率先干起了“二传手”的行当:与南昌的蛋商挂钩,先是每天蹬着三轮车,挨村上户收购鲜蛋,然后加点手续费送给南昌蛋贩坐销。生意做大了,便在温圳街上设点收购,然后再分销给各地蛋商。一年下来,收入亦很可观。在章根文的示范效应下,接着,便有章光荣、章小明等一批农民“洗脚上岸”,加入销蛋“二传手”行列。
温圳镇政府因势利导,在进贤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辟地43亩,有关部门投资近500万元,建起了一大型禽蛋专业市场。现在这支300多人的购销队伍,每逢农历二、五、八墟日,便在专业市场坐等收购四面八方养鸡户送来的鲜蛋,然后分销到福建、广东和省内的其他地市。每墟的购销量在10万公斤以上。我们择墟日前往采访,上午市场两大坪全摆满了箩装、车拉的蛋,下午两点钟便全部被收购装车走了。
农民规模养鸡,成就了一个禽蛋专业市场。禽蛋市场的繁荣不衰,又进一步刺激农民养鸡规模的扩大。这种良性循环的效应还不仅于此。养鸡要饲料,要鸡苗,要鸡笼,要兽药……于是又有一些农民上街,办饲料店、兽药店,为养鸡户提供各种饲料和药品;办孵化厂和鸡笼加工厂,为养鸡户提供充足的鸡苗和鸡笼。还有一些农民专门干起了上门收购鸡粪的营生,他们把各家的鸡粪低价买来,或自用或卖给外地果业、渔业专业户。现在全镇有经销各种饲料的门店40家,孵化厂4家,鸡笼加工厂12家,鸡粪运销户12家,禽病门诊部5家,形成了一个从鸡苗供应到鸡蛋销售完整的“鸡产业”。
温圳的“鸡产业”已成为全镇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大支柱。去年,温圳镇鸡产业的总产值1.4亿元,占全镇工农业总产值的30%。3万多农民人均从中获取纯收入480元,占全年农民纯收入的24%。
今年,镇里还计划将养禽总量发展到210万羽,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温圳镇政府与江西省粮食局温圳粮库合资,建起了一个年班产1万吨的全价配合饲料厂,采取赊销饲料的办法扶助农民扩大养鸡规模。此外,镇里还办起了鸡粪加工厂,组建了禽蛋销售公司,兴办了松花无铅皮蛋加工厂。他们要把鸡产业搞得更大,链条拉得更长。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信贷扶贫之路

  合力挖“穷”山
——承德市“四位一体”信贷扶贫攻坚纪实
□彭怀华忠刘健振民
贫困像一座绕不开的山,拦在广大贫困地区人民向小康迈进的途中。在扶贫攻坚的战役中,全国各地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经验,河北省承德市探索的“四位一体”扶贫,合力挖“穷”山的做法,就是其中成功的一例。
      探索挖“山”之路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北部,地处燕山山脉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该市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山区于一身,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7.8%,市管辖的8个县有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市有贫困人口4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6.6%。扶贫攻坚是承德“九五”期间第一位的任务。1996年底,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成立,农发行机构延伸到县,面对严峻的信贷扶贫形势和任务,市农发行领导心急如焚。上任伊始,他们便带领信贷人员,来到国家级贫困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县政府主管扶贫工作的县长和有关部门一起,用20多天时间,深入到20多个特困乡村调查研究,针对各部门扶贫力量分散,扶贫开发与市场脱节和扶贫资金入户难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以银行扶持为杠杆,以龙头企业为桥梁,以包扶部门为依托,以乡(镇)村组织为保障”的“四位一体”扶贫办法。今年3月下旬,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乡村干部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四位一体”扶贫工作会议,在全县组织实施。随后,4月上旬,承德市委、市政府在这个县召开了全市推广“四位一体”扶贫工作现场会,把这一做法在全市推开。
      形成挖“山”之力
承德市“四位一体”中的四支重要力量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着各自的特殊作用。
以银行扶持为杠杆。在广大贫困地区,想脱贫,缺资金是个十分普遍的问题。信贷扶贫是贫困户脱贫的启动力,在扶贫攻坚中处于基础地位。“四位一体”扶贫,要求金融部门在把好扶贫项目评估论证关的基础上,保证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以龙头企业为桥梁。就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行龙头企业贫困户或龙头企业基地的方式,使贫困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使扶贫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以包扶部门为依托。即广泛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扶贫困乡村,定任务、定职责,抽出专人协助基层党委、政府,加强班子建设,谋划经济发展思路,组织生产,协调关系,保证扶贫工作顺利进行。
以乡(镇)村组织为保障。主要是建立脱贫自律互助组织,启动乡村和贫困户的内在活力。通过自我约束管好用好资金,走自我发展,稳定脱贫的道路。
      喜获挖“山”之果
承德市合力挖“穷”山,“挖”出了可喜的成果。
其一,“挖”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四位一体”扶贫攻坚,坚持了农业产业化的方向,在运作中,不仅管生产,还管加工、销售,解决了过去扶贫重生产,轻加工、销售,农民只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其二,“挖”出了部门优势互补,壮大了扶贫力量。“四位一体”扶贫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资金优势,龙头企业的带动优势,乡村组织的管理协调优势和包扶部门的外联优势,形成合力,使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其三,“挖”出了“两个满意”。实施“四位一体”扶贫,由于对特困村采取企业担保,贫困户联保,一户出现风险,多户承担等多种有效形式,同时采取小额信用贷款直接发放到户的方式,解决了以往扶贫资金与贫困户脱节的问题,既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保脱贫,方便了贫困户,又防范了贷款风险,达到了贫困农户和金融部门的两满意。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一夜春风”与“万树梨花”
□李鸿
近日在报刊上读到两则新闻。一则:湖南某镇为了让农民连片种植香柚,出动40余人,将某村24户农民插在公路两旁责任田的秧苗全部拔掉,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另一则:湖北某镇认定喂养长毛兔是一快速致富项目,便要求每家每户养10只,没想第二年兔价下跌,农民损失不小。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像这样因为急于求成而导致事与愿违的例子还不少,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仅没有达到致富的目的,反而变相增加了农民负担。
调整农业结构是篇大文章,笔者认为,做好这篇文章有“三忌”:一忌强拧。出门先问三分暖,受地理条件和文化素质等的影响,农民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都有一个过程,如果在引导中说风就是雨,必定适得其反。所以要向农民讲清楚,为什么要调,如何调,调整后会有什么好处,脑筋一转过来,事情就好办了。二忌热炒,有些地方在调整中自己没有明确的思路和科学的规划,看见别处养鳖赚钱,就号召农民养鳖,看到别处养兔发财,又鼓动农民养兔,因为事先没做好市场论证,结果是劳民伤财。抓调整还是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外部市场,让农民确实觉得有盼头,有干头。三忌“铺张”。有些地方一喊调整,就是千亩蔬菜基地、万亩养殖基地等宏伟蓝图,在没有真正与大市场相联接的情况下,基地的“铺张”常常导致土地、资金和人力的极大浪费。因此,搞调整要遵循经济规律。
古有诗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春风”竟吹出了“万树梨花”,春风肯定得意,梨花一定也美。但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想凭借“一夜春风”就吹出“万树梨花”是不切实际的,它需要我们耐心踏实的工作态度和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送篮葫芦表谢意
□李玉胜杨志刚
前不久,山东省乐陵市蔬菜局正座谈秋季蔬菜生产的情况,一位40岁上下的中年汉子提着满满一篮子日本菜葫芦闯进门来。他高兴地说:“宋局长,咱种的头茬日本菜葫芦下来了,今天俺特意摘了一篮子送过来,麻烦您转送给秦市长,让他也尝尝,瓜子不饱是人心呀,您对市长说,俺们郭寺的老少爷们儿谢谢他了。”
原来,中年汉子叫郭仁水,是乐陵市张屯乡郭寺村菜农。郭寺村是全市数得着的蔬菜专业村,全村近百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种菜。1995年春天,市长秦吉升到该村了解蔬菜生产情况,向菜农们征询建议和要求,当时参加座谈会的郭仁水就说:“别的也没啥,就是觉得这两年蔬菜品种更新换代太慢了,希望政府能帮忙引进一些国外的精新品种。”
郭仁水说他当时也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根本没抱太大的希望。他说:“市长一天到晚那么多事,哪里会记住咱这么点芝麻小事?”然而,他的话秦市长却认认真真地记在了心里。当年10月,秦市长因事去美国考察,办完事后专程到当地的几家大种子公司转了一圈,按有关规定带回了金丝瓜、美国南瓜、樱桃萝卜、青刀豆等十几种蔬菜种子,并特意委派蔬菜局的同志转交给郭寺村的菜农们试种,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去年7月份,秦市长去日本考察时,经日本朋友推荐,按有关规定带回来一些日本菜葫芦种子,这种菜葫芦的特点是鲜嫩、爽口、产量高。去年在郭寺试种了一下,亩产达到1万多公斤,亩收益超过了万元。今年,张屯乡党委、政府便在郭寺及其他几个村推广了50亩。为了表达对市长捎种、赠种的感激之情,菜农们便推选郭仁水为代表,专门进城来送瓜言谢,这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服务台

  兴国300万公斤柑桔亟待销售
编辑同志:
革命老区江西兴国是赣南重要的柑桔生产基地,产出的柑桔个大、肉鲜、味甜。近几年,柑桔进入旺果期,每年均有500万公斤的产量。今年,兴国有600万公斤柑桔上市,目前,除与外地签订的销售合同和本县消费外,还有一半柑桔急寻买主。 江西兴国县委邱会兴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从荒水洼到“聚宝盆”
——记汉川市汈汊湖开发
赵文汉黄年汉李新春
若置身于这片神奇的水域,你一定会为她的美丽、丰饶和别具一格的水乡神韵所折服。她就是全国内陆唯一的大型封闭式人工养殖湖——汊湖。
汊湖位于湖北省汉川市城郊,拥有水面9000公顷。1996年,汊湖水产品总量达到3万吨,渔工贸产值达到2亿元,实现利税857万元。湖北省最新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汊湖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职工人均纯收入近万元。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汊湖成为流金淌银的“聚宝盆”?汊湖渔工商实业总公司总经理吴德清一语中的:“切实加强两个根本性转变,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实施产业化开发,是汊人成功的奥秘。”
作为最生动的历史见证,汊湖和全国各地的山山水水一样,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过大规模综合治理,汊湖由“水来一片汪洋,水去一片凄凉”的荒水洼变成了长16公里、宽6公里的长方形封闭式人工湖。1972年,汊湖养殖场正式成立,承担综合开发汊湖的历史使命。
长期以来,经营机制不活,机构设置过多,竞争意识不强,经营效益不高。严峻的现实向汊人提出挑战,改革势在必行。1994年,汉川市委、市政府,对汊湖养殖场全面实施机构改革,组建汊湖渔工商实业总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公司充分利用汊湖自然资源优势,内引外联,寻求发展。在经营形式和经营层次上,鼓励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本地、外地一起上。对全场水域资源实行放开经营,把水面经营权推向市场。他们采取拍卖、合资、独资、股份合作等形式租赁开发、转让开发、融资开发、科技开发、旅游开发、房地产开发和项目开发,使28600多亩水面使用权得以合理流转。
在大规模实施经营体制改革的同时,汊湖渔工商实业总公司做起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篇大文章。总公司组建初期,就确定了“建设大基地,培植大龙头,拓宽大市场,服务大网络”的渔业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几年奋斗,公司渔业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建设大基地,争创水产品名牌,是汊湖实施渔业产业化迈出的重要一步。近两年来,他们采取深度开发和增加水体等措施,改造老鱼池8000亩,新建精养鱼池2000亩、生态池2000亩,改造湖泊3000亩,建立了优质鱼生产基地;采取以公司为龙头,大户搞示范,专营、混养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了名特水产养殖基地,今年可望实现名特水产品产值3000万元,占渔业产值的20%以上。他们还建成莲藕种植基地,从外地引进植藕能手,扩大植藕面积,发动渔民种植湘莲、红莲,今年可新增产值1800万元。
近几年来,汊湖先后办起了饲料厂、鱼用肥料厂,产品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远销十堰、武汉等地,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又降低了渔业生产成本。为促进水产品转换增值,总公司还投资3600万元,新上了水产品综合加工项目,年可加工鲜鱼7300吨,利用率可达95%,年生产加工鱼制品4200吨,创产值1亿元以上,创利税1000万元。与此同时,还围绕鸭业和莲藕种植业,配套办起了苗孵化、蛋制品加工、羽绒加工和莲子加工等企业,解决了湖区年产20万只肉鸭、2万只蛋鸭和30万公斤莲子的深加工问题。
从去年底开始,他们以供销公司为依托,拟投资3000万元,兴建江汉平原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同时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电脑连接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市场,只需轻击键盘,全国各地的水产品销售与价格信息便一目了然。他们还把汊湖内现有的150个经销专业户、15个运销大户、5个经营联合体联系起来,新添10台活鱼车、20条活鱼船,通过设在深圳的经营点将水产品直接销往香港。
作为汉川对外经济开放开发的窗口和大型农业企业改革的试点,汊湖近年来取得的引人瞩目的成就,受到国务院和农业部有关领导的重视与肯定。1996年,汊湖在被确定为全国内陆唯一淡水渔业改革试验区后,又被升格为全国农业改革试验区。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祝愿这株生机勃勃的“汊红莲”更加光彩照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