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认真学习《党章》严格按《党章》办事
宋平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就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把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社会主义中国带入21世纪,关键在于进一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把我们的党员队伍建设好。现在我们党有5800多万党员,其中大多数是在七八十年代以来入党的;在各级领导岗位上的同志,也大多是改革开放以来陆续提拔起来的年轻干部。他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重任,这支队伍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十分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在全党深入开展学理论、学党章活动,大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党章是我们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共同行动的基本准则。学习党章,首先是要学习党的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提出任务、制定政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同时,必须明确,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它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力量源泉。战争年代,许多革命先烈历尽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在和平建设时期,这种信念更不能有丝毫动摇。那种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与我们今天没有什么关系”的看法是错误的。相反,只有时刻牢记党的奋斗目标,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方针政策,更好地完成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才能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方向。
学习党章,要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起来。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为什么有的人经不起这个考验,被各种形式的糖衣炮弹击中了呢?问题就出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因此,只有自觉地改造世界观,才能有效地抵制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剥削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学习党章,最要紧的是按照党章的要求去做。有的同志,组织上虽然入了党,但对党的规矩却不甚了解,很需要在学党章的活动中切实补上这一课。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广大共产党员,都应当模范遵守党章的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不能搞个人说了算。同时,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决不能只顾局部利益,搞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通过学习党章的活动,使广大党员增强全局观念、工人阶级先锋队意识和党性修养,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党光荣的旗帜争光添彩。
学习党章,必须严肃党的纪律。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党的坚强战斗力。一些地方党组织纪律松弛的问题值得重视。有的党员包括党员领导干部,不遵守党章,说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政治上搞自由主义,组织上搞亲亲疏疏,生活作风上追求剥削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有的党组织,缺乏健全的党内生活和积极的思想斗争,执纪不严,违纪不究,使错误的东西得不到批评和制止,正气得不到支持和伸张。党内存在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就是一些党组织疏于教育管理,执纪不严,监督不力的表现。要在学习党章的过程中,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纪律观念,增强各级党组织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自觉性,提高党组织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党的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
适应学习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的要求,人民出版社组织编写和出版了《党章和党的建设读本》,为党章的教育和党建理论的学习提供了一本有益的读物。由于编写人员的努力,《读本》写出了新的特点和水平,相信它能在全党学习党章、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文是宋平同志为《党章和党的建设读本》作的序)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贯彻十五大

  加强东西合作实现联动发展
程安东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贯彻落实好这一精神,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加强东西合作,实现联动发展,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内容
加强东西部合作是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经济都有了长足发展,相比较而言,东部发展得更快,西部由于多方面原因,与东部的差距越拉越大。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西部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正如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的,要“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具体方法上,除了中西部地区加快开放开发以及中央政府的支持,包括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倾斜政策外,还要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横向联合与协作,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建立利益驱动的合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带动西部经济快速发展,才能实实在在地缩小地区差距;也只有这样,东西合作才具有内在动力,才更富有生命力。
加强东西部合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国西部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人口相对稀少,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来看,潜力在西部,希望在西部。仅从陕西看,在陕北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田,世界级整装天然气田,还有储量可观的石油。这里还有大量待开发治理的土地资源,具有“再造西北秀美山川”的良好条件。国家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发展规划中,已经为大规模开发西部描绘了宏伟蓝图。最近国家又做出加快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农业的重大决策,拉开了大开发的序幕。但是,这种开发仅靠国家支持和西部现有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加强东西合作,通过资源吸引、政策吸引、市场吸引,使东部的生产要素向西部流动,形成开发西部的一支生力军。
加强东西部合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国东西部地区都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东部具有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的优势;西部具有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便宜、市场广阔的优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东部的优势必然向西部扩散,与西部的优势相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带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这有利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必将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加强东西合作是促进东部壮大、西部发展的强大动力。东部地区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步入高加工化阶段,需要寻求新的资源和市场支撑,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除了向国际市场进军外,必然要在西部拓展发展空间。而西部经过多年建设,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得到很大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越来越好,正处在大规模开发的初始阶段,除了自力更生加大开发力度外,也迫切需要东部加入开发行列,同西部进行更加广泛的合作。随着东西部合作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将会形成东部靠西部壮大,西部靠东部发展的新格局。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把握新一轮东西合作的特点,是实现联动发展的关键
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夯实东西合作的基础。早在五六十年代,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和政治性任务,调整生产力布局,在向西部实行倾斜性投资的同时,安排东部企业内迁,为西部地区注入了大量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了第一次西进浪潮。陕西在这期间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奠定了工业骨架。随着我国开放战略的实施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东部地区率先开放、快速发展,走过了资本积累的初始阶段,开始迈入资本经营新境界,以资本为龙头的生产要素在西部寻求发展空间,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要求新一轮的东西合作要适应这个转变,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以经济利益为基础,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实现东西真诚合作,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共同富裕。
以开放开发为纽带,构架东西合作的桥梁。开放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巨轮。近几年来,围绕扩大东西合作,陕西省实行“外引内联两个轮子一起转”,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的东西合作有效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今年清明节举行的“97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陕西与东部省区新签订项目合同167个,总投资额20.37亿元,充分展示了东西合作、开发西部的美好前景。
以企业为主体,形成东西合作的主力军。东西合作的主角是企业。没有企业的广泛参与,东西合作就没有载体。陕西这几年始终把东西合作的着力点放在企业上,以项目为依托,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一是拿出有优势的资源吸引东部开发,支持他们兴建原材料基地,发展上游产品。譬如,支持铜川铝厂和珠海鑫光公司进行合作,投资1亿多元扩大生产规模,使合作双方获得良好效益。二是支持东部的大企业、大集团来陕租赁、兼并、收购、参股、控股,实现资产的优化重组。又譬如,在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资产重组过程中,支持深圳康佳集团兼并该厂彩电生产部分,组建“陕西康佳”新厂,使一度陷入困境的企业重现生机。三是适应东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吸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向陕西转移。如华能集团公司大规模开发神府煤田,既给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又带动了陕北能源开发,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四是通过干部交流开展企业间的“一对一”帮扶活动,既促进了贫困地区思想观念的转变,又引来技术、人才、信息、资金,使贫困地区企业素质得到提高。事实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好企业在东西合作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扩大东西合作的规模,把东西合作这台重头戏演得丰富多彩。
以政府为主导,不断推动东西合作向纵深发展。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在东西合作中肩负着组织、引导、协调、服务的职责,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主导作用。
为了迎接东西合作新高潮的到来,陕西还下功夫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参照国家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税收、利润分配、贷款额度等方面给予尽可能的支持,使来陕的东部企业得到较为丰厚的回报。对东部企业关注的投资安全保障问题,陕西省也十分重视,先后制订了相应的政策、办法,规范执法者的行为,逐步建立起投资安全保障机制。与此同时,陕西省加快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设,开辟新的信息源,提高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传输及反馈功能,努力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便捷的信息和商情服务。总之,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信息沟通服务,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就能有效地推动东西合作持续健康的发展。
  加强东西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西部
西部要把加强与东部的合作作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努力改善经济和社会条件来增强吸引力,促使东西合作不断扩大,更富成效。
解放思想,以新的姿态发展东西合作。在发展东西合作中,西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冲破旧的思维方式和框框,树立有利于东西合作的现代开放意识。一要增强主动精神。以干大事、创大业的雄心壮志,把东西合作作为加快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不观望、不犹豫、不等待,积极寻求机遇,努力创造条件,开展与东部的合作。二要有奉献精神。西部开发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资源型开发。从现代经济史看,资源型开发在一定时期内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和牺牲。东西合作中,在有些项目上东部获益可能多一些,西部的利益少一些,似乎吃了亏。但从长远看,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互惠互利的。因为这种合作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开辟了新的税源,能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再从全局看,只要有利于国家整体利益,西部也要义无反顾、全力以赴地予以支持,这既是对东部的奉献,也是对国家的奉献。
自强自立,为东西合作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从国内外经济合作的实践看,合作双方差距越大,合作的几率越小,成功率越低。要提高东西合作的水平和质量,必须自强自立,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加快发展,增强实力,力争使西部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样才能增强对东部的吸引力,获得更多的合作机遇。自强自立还须在精心培育自身优势上下功夫。陕西具有科技和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科技开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密集度和人才的聚集度为全国少见。在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上,不仅有西安、宝鸡两个影响较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有全国唯一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以产业化为目标,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形成产业新优势,努力实现与东部优势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合作的硬环境。我们深信,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完善和提高,一个互惠互利、联动发展的东西合作局面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9版(理论)
专栏:

  抓工业必须从市场抓起
杨守春
现在一些企业为什么发生经营困难?原因很多,但重要的还是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应该把强化市场观念作为抓好工业的先导工程来抓,走出原来就工业抓工业的“围城”,树立抓工业先抓市场的意识。
认识市场特性,确立和强化企业管理的一线在市场的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普通职工的观念、思维、行为都得改变。过去满身油污在车间是好领导,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光这还不够,还必须从抓生产环节向两头延伸,抓原料采购、抓新产品开发、抓产品销售。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特点是“橄榄式”,中间大、两头小,精力都花在生产这中间环节上,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则是“哑铃式”,两头大、中间小,注重开发新产品,注重占领市场。无锡“小天鹅”洗衣机为什么市场占有率能高达60%?原因就在于它认识到企业管理的一线在市场,不惜把精兵强将送去站柜台。这样,不仅利于推销产品,更利于快速反馈顾客意见,改进产品。
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确立和强化“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观念。长期以来,许多企业一直习惯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统购统销,以至现在仍有不少企业还把眼睛盯在国有大商场上,只有国有大商场这一条销售渠道,一旦这条渠道不畅,整个企业就会运转不灵了。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的市场观念不对头,看不起小商品市场,看不起个体经销户,认为自己是国有或集体企业,在小商品市场摆摊设点“掉价”,不愿与个体户做生意。其实,较之于一些国有大商场而言,许多小商品市场的市场辐射能力很强,这些经销户的营销能力也很强,如闻名全国的中国(义乌)小商品市场,1996年商品成交额达185亿元,商品远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成为亚洲第一大小商品市场。因此,企业应改变过去“吊”死在国有大商场一棵树上的陈旧观念,切实利用好小商品市场(包括边贸),发挥经销户的作用,如此企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确立和强化名牌和“民牌”一起抓的观念。众所周知,名牌具有巨大的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创名牌很有必要。但适应市场需求,不仅要创名牌,也要创“民牌”,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任何企业要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把最大多数的消费者作为自己服务的对象,让自己的产品真正成为“民牌”产品。
适应市场经济竞争规律,确立和强化“不比成分看实力,谁有能力谁当头”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营。而扩大企业规模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增加投资做大规模,二是通过实行资产重组,以资产为纽带,调整结构,采取兼并、控股、托管等办法做大,这是比较现实的做法。因此要鼓励优秀乡镇企业以及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大胆购买亏损小型国有企业,兼并、控股、托管、租赁都可以;国有企业也要放下架子,不要因被乡镇企业及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购买而感到“伤面子”,共同努力盘活国有、集体企业现有资产。这样,不仅解决了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吃饭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国有、集体企业的发展问题。
适应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确立和强化“只有你发财,才有我发展”的观念。搞好一个地方的工业,仅靠当地的资金是不够的,必须花大力气抓好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在实际工作中,应树立“只有你发财,才有我发展”的新观念。要知道,人家搞投资是为赚钱来的,不是为扶贫济困来的。应提供良好的服务,让客商有钱赚,只有留得住,才能谈得拢,让客商感到当地投资环境好,有钱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葡萄串效应”,一传十,十传百,一带十,十带百,才能有更多的客商来投资办实业,当地的经济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思想要创新
李新烽阎坤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思维活动、有思想,而思想也要推陈出新、不断更新、适时创新。
任何思想都是在创新中前进和发展的,不创新就要停止、倒退,甚至灭亡。作为共产党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创新中发展的,是一门发展的科学。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可以说,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结果。可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能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丰富和完善自己。
思想创新是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思想不创新就要落后于实践、落后于时代。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要求反映现实世界的思想也要随之跟上,这是因为只有根据和符合客观事实的思想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当今世界已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如果还用旧思想来观察问题,我们必将失去历史机遇,我国的发展就要受到限制。
思想创新、观念更新是对原有的思想、原有的观念的扬弃,既不是全面继承,也不是全盘否定。扬弃,就是吸取和保留原有思想中合乎当前实践发展的东西,抛弃过时的、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东西。如我们对所有制的认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囿于一域,真诚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越纯越好、越单一越先进。这样,自然把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益补充的个体、私营经济当做“资本主义尾巴”统统“割掉”,更不敢想在中国的大地上建立“三资企业”,从而严重忽视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同样画地为牢,未能跳出姓“资”姓“社”框框的约束,片面地认为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必须把它拒之门外。实践证明,股份制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十五大报告总结了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明确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试想,在所有制和公有制问题上,如果固守传统思想,一如既往,也就不会有思想创新;如果全盘抛弃原有的正确思想,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应把公有制排除在外,或是认为股份制是公有制唯一的实现形式,那就不是思想创新,而是无稽之谈。
思想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新认识、新思想来源于实践,又通过实践得到检验和发展。因此,解放思想、创新思想必须实事求是,不脱离实践,做到主观与客观、思想与实践、知与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既不能思想僵化、落后于时代;又不能离开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去幻想、去空想。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南阳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简述
萧体焕毕树祖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和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南阳市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前不久在南阳市召开,与会人士进行了认真研讨和论证。
南阳市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位于河南西南部,毗邻湖北、陕西,处于北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地带,是南北物产乃至文化的交汇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和区位特点。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南阳是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医学家张仲景的诞生地。改革开放以来,南阳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为未来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会专家对南阳市发展战略与经济布局规划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他们认为,南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奠基,工业立市,科教兴宛,开放带动,城乡一体,富县富民奔小康”的方针,指导性强,体现了南阳市人民发展经济的信心和决心。所编制的经济布局规划基本符合当地实际,指导思想明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采取发挥优势、化解劣势的发展战略,采取全方位开放和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克服盆地意识,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努力发展资本市场、商品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投资者的权益切实得到保障。在工业发展上,一要选准支柱产业,选择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并尽快实现规模化经营;二要培育名牌产品,在某些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产品的竞争就是品牌竞争;三要为优势企业的成长创造条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资本为纽带,遵循自愿原则发展企业集团。在农业发展上,要提高集约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水平;强化科技兴农,学习全国各地成熟的增产技术,结合南阳自然气候情况,进行适用性筛选,然后迅速推广;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林牧渔业,逐步提高畜牧业所占比重;选择前景好、效益高的产品为开发重点,并把重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融为一体,形成产业化优势;当前重点解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供销问题,逐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在第三产业发展上,要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旅游产品、商贸、饮食、旅馆业的发展。南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张衡墓、医圣祠、卧龙岗等闻名全国的人文景观,又有宝天曼、金蟾门风景区、丹江口水库等自然景观。应加强宣传、策划和开发,尽快使旅游业成为南阳的支柱产业。
与会专家对南阳市经济布局的原则进行了讨论。一致赞同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南阳市经济布局的重要原则,在资源开发、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城区规划、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方面全面贯彻,尽可能吸取矿产资源乱开滥挖、生态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等教训,避免经济虽然增长,但付出的代价太大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情况的发生。应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专家对南阳市近年大力治理白河河道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这是造福于民的好事。新建成的白河游览区,不仅获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专家建议南阳市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时机,打破国有资产条块分割的封闭状态,推动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和《公司法》,规范已经建立的股份制企业,并将尚未改制的国有企业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为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抓住关键环节,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本运营和监督体系,明确国有资本的出资人。在推进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同时,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兼并、联合、租赁、拍卖、托管、破产等方式对资产进行重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