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既要金银铜硫更要蓝天碧水
金隆铜业把改善环境放在首位
本报合肥11月16日电记者刘杰报道:高耸云天的烟囱只有淡淡白烟,管道纵横的厂区遍铺青青草坪,11月8日投产的安徽省铜陵金隆工程,彻底告别了“酸雨树叶落,酸味扑面来”的历史,正以崭新的现代化企业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金隆工程由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承担,是国家“八五”重点项目,所采用的闪速熔炼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清洁的铜冶炼工艺。
金隆的前身是铜陵有色第一冶炼厂,40多年来,铜陵人从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开始,累计为国家生产粗铜142万吨,硫酸390万吨,以及数量可观的金银和稀有金属。在为人类作贡献的同时,铜陵人也牺牲了自己的生存、生活环境。几千年的冶铜史铸就了古铜都铜陵的辉煌,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既要金银铜硫,更要‘蓝天碧水’。”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决策层在决定引进外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改造一冶,再造一座我国第一流的铜冶炼厂时,响亮地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他们拿出总投资8%的资金用于环保,大大超过了国家3%的标准。用于回收酸气的动力波,是用于核工业的精尖技术,投资大,攻关难,但金隆董事长、总经理郑耀明却拍板说:“我们追求的是环境效益型,只要对环保有利,千难万难也要上!”他们还从发达国家引进400多套废酸废水处理、回收及烟尘处理、烟气高架源排放等环保设施,硫酸回收率达98%,总除尘效率99%,酸雾经12套的雾净化塔处理净化率达98%。
金隆人终于获得了效益环保双丰收。今年4月8日投料试产一次成功,到11月7日已生产电解铜2万吨,硫酸11万吨,闪速炉作业率达到90%以上,更重要的是环保大见成效,人们再也闻不到酸气,看不到酸雾,再也不必喝酸水了。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家为达标排放安排特定贷款
本报讯根据国务院《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补助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及淮河流域第三次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议纪要精神,为确保1997年底淮河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决定安排3亿元国家特定贷款,专项用于淮河流域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财政支柱企业以及特种行业和用扶贫资金建立的企业。再一次体现了国家对贫困县及革命老区的支持,对沿淮两岸人民早日饮上干净水的关心和爱护。
3亿元特定贷款项目的安排由国家经贸委牵头,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环保局组织实施。贷款规模和资金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项安排,根据企业开户行情况由各商业银行负责承贷。
为确保项目的尽快落实,1997年8月14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环保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淮河流域工业污染治理特定贷款项目安排意见的通知》,沿淮各省经贸委、财政厅、人民银行分行、省环保局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认真组织筛选了项目。特定贷款项目计划共安排项目40个,涉及行业主要是造纸、酿造、制革、化工、纺织、医药等行业。
这40个特定贷款项目实施后,每年将削减COD排放量22万吨,这将为淮河水质变清,企业的存在发展和污染物达标排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李根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向社会汲取营养
——记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深入社区挂职服务
新华社记者江涛
深秋,中国人民大学又有40名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到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走马上任。自今年4月起,人大的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到社区挂职服务,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从社会汲取着营养。他们用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了大学生积极向上、奉献社会、完善自我的精神风貌。
为了使大学生在社区服务中发挥文化和智力优势,输出知识和传播文明,今年4月18日,经学校严格考核产生的首批22名大学生来到海淀街道就任“科长助理”、“居委会主任助理”;6月,又一批学生到双榆树中学当上了校长助理、政教主任助理、团委书记助理和课外辅导员。附近居民惊喜地奔走相告:街道里来了大学生,居委会来了好助理。
从机关的文件起草、报表统计、整理档案到走访居民家庭、解决邻里纠纷、维护社会治安等社区各项工作,年轻的助理们都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去做,并注意发挥自己的知识、智力优势,为所服务的单位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承担南小街居委会宣传工作的王孝东同学,在胡同、街巷设置了黑板报、宣传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街道工作;劳动人事学院硕士生刘炜参加对城镇居民就业和失业状况调查时,发现调查表的设计不尽科学,便根据所学知识改进了填写项目和要求,使调查工作操作起来更方便、更科学;在双榆树中学挂职的12名志愿者怀着一片爱心跟学生谈心、交心,帮助他们解开心里的“小疙瘩”。在“谈理想、见行动”座谈会上,大学生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发起中学生的学习热情……短短的几个月,志愿者就成了同学们的“知心哥哥”、“知心姐姐”。
社会是所大学校,大学生们在挂职服务中锻炼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妇联挂职的许伊茹通过深入24户下岗女工家庭调查,发现许多下岗职工不愿意参加再就业培训。经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她写出了《女工下岗及再就业问题初探》,为政府部门解决下岗女工再就业问题提供了建设性意见。担任双榆树中学课外辅导员的同学们通过与老师、学生的接触,完成了探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结合”、“初中生思想品德不良的成因及其矫正”等问题的报告,供学校和家长参考。
海淀街道的一名干部称赞说,挂职的大学生在社区和高校间架起了一座桥,高校的优势和能量通过这座桥输进了社区。经挂职同学牵线,法律系和商品学系的同学到聂各庄开展法律和商品咨询;校艺术团到敬老院作慰问演出;人大还有十多位教授、专家作为“中老年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文化服务。
工商管理学院的许伊茹对此深有感触地说,大学生常常有眼高手低的不足,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挂职服务让他们学会脚踏实地,也学会怎样与他人交往、合作。她在妇联挂职工作一段后,发现自己很缺乏人口学方面的知识,就在学校选修了人口研究课,后来这些知识对她写调查报告帮了大忙。
首批挂职的法学院研究生訾磊就要离开海淀街道司法科了,他恋恋不舍地倾诉心声:“以前我以为街道工作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现在我深深地感到它联系着千家万户。挂职服务半年来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成熟了许多。明天我会满怀信心地走入社会,迎接生活的挑战。”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依靠科技万变万变不离科技
许继集团咬定科技不放松
本报讯许继集团坚持“咬定”科技不放松,高起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了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1984年以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成为全行业的排头兵,被命名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
许继集团是国家电力系统生产继电保护、控制和自动化成套装置的大型骨干企业。改革开放以来,许继坚持向科技要产品,向科技要效益。他们把“生产一代、改进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作为发展方针,一改过去继电器的凸出式旧貌,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机组,迅速占领了市场。1992年以来,许继共研制成功新产品200种,其中32种产品分获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27种产品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许继的产品不仅为国内400多家重点工程提供成套继电保护产品,还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许继集团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成熟的经验,在设备创新和国产化上下功夫。他们开发的集成电路500千伏线路保护装置,性能优于进口产品,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4。他们还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紧密结合,把许继变成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中试基地和高科技孵化器。“七五”期间,他们与华北电力学院联合开发,将我国继电器保护推向了微机化时代。“八五”期间,他们与清华等大专院校联合研制了大型发电机组微机成套保护,已经投入试运行。
为了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继集团先后对科技人员制订了单项承包、课题承包、岗位经济责任制等一系列办法,在分配上向科技人员倾斜。他们还投入巨资,在机械部许昌继电器研究所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全国继电器产品检测中心,机械部计量测试中心站、工艺研究所和一批实验室。(刘戈范廷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创维杯恢复高考制度20年回顾

  难忘那次口试
人民日报评论部李德民
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创办,招收首批新闻研究生。7月,初试之后取得资格的考生到北京复试。复试有笔试,还有口试。主持对我口试的“考官”是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白夜、傅真。他们的姓名、身份是事后知道的,当时对考生保密。
“考官”端坐在主席台上,题目装在信封里。我从一摞信封中抽出一个。从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到斯诺、里德的新闻作品,一一回答。除了规定的试题,“考官”还有提问,学生还得回答:
“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我是武汉大学毕业的。”
“学什么专业的?”
“学图书馆专业的。”
“毕业后到哪里工作?”
“在农场劳动。”
“大学毕业怎么到了农场?”
“这个问题,应该去问‘四人帮’!”
回答最后一个问题的态度显然不恭。但话已出口,难以收回,录取与否,听天由命吧!
我1964年考上大学,上了半截,开始“文化大革命”,闹闹哄哄。拖到1968年12月毕业时,大部分学生被送到农场,接受“再教育”。后来,又“再分配”。从1968年到1978年,大学毕业10年后,我才有机会报考研究生。当时,我已34岁,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
复试一个多月后,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到北京后,我知道了考分,其中口试得90分。这是高分。1981年,读完研究生分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方知白夜、傅真都是老干部、老报人。傅真早在“七七”事变之前就走上革命道路,今年高寿80。白夜前几年去世了。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遭受残酷迫害。
难忘那次口试,难忘两位恩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家科技进步奖首次颁给科普图书
本报讯记者任建民报道: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图书类)11月15日在北京首次颁发,两部科普图书获奖。
为了加速科学技术的传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国务院办公会议决定,从1996年起将优秀科技著作(含科技专著、科技教材、科普图书)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审范围。奖励对象是科技著作的作者、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以及对科技著作出版作出突出贡献的编著单位和出版社。
这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的科普图书有两本:《高技术知识丛书》由吴锡军和何国平合作,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是由学术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稿》改写而成,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科院自然科学研究所共同出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安全作业证颁发
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爆破领域一项重要措施
本报讯全国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安全作业证颁发仪式日前在京举行,1678名高、中级爆破工程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领取了上岗证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爆破领域一项重要措施,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爆破作业,是一项危险的作业,被国家定为特种作业。因此,提高爆破作业人员特别是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国爆破作业人员103万余人,其中爆破工程技术人员2.6万余人,他们担负所有的工程设计,责任重大。但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所有爆破作业人员不论安全技术素质高低都可以上岗,使一些不具备爆破工程设计资格的人员也承担设计任务,极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公安部颁布实施了安全技术考核标准,今后对所有爆破工程技术人员都要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才能持证上岗。
(科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管委会成立
本报讯宋庆龄基金会“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近日在北京成立。该管理委员会由宋庆龄基金会、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及孙平化法定委托代理人组成。
“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于今年9月26日成立以来,已得到孙平化遗属、旅日华侨、日本友人等捐款1000余万日元。据悉,该基金管理委员会计划自明年起评选优秀学术成果并进行奖励。
(王亚丽)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内首套医院电视探视系统启用
本报讯住院病人特别是重症病人的身体状况时时牵动着亲友们的心,而这类病人又因病情危重被医院规定禁止探视。11月13日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启用的国内第一套医院电视探视系统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使病人亲属不用进病房同样可以“面对面”探望病人。
这一系统是由南京市电信局图像通信公司设计、投资,与南京总医院合作建成的。
笔者在医院住院处的电视探视室内看到,在一个25英寸彩色电视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普通外科监护病房的全貌,通过操作普通电脑键盘般大小的监控主机,可遥控病房内摄像头360度转动。
据悉,目前这套医院电视探视系统通过光纤将医院电视探视室与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的重症监护病房联网,从而使危重病人同样能感受到亲友的关心和问候。(陈旻)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内推出中文搜索引擎
本报讯以“在中国,用中文,为中国人”而著称的ChinaByte站点日前率先推出了国内的独立中文搜索引擎Cseek(http∶/www.cseek.com)。
目前国内已有1500多个站点,而全球的中文站点则数不胜数。没有搜索引擎,在国际互联网上查找信息便如大海捞针。网上已有多个著名搜索引擎,但缺少功能强大的中文搜索器。
Cseek网罗全球中文资源,兼容国际码和大五码两种汉字内码检索方式,并编制了详细的分类目录,为用中文的网友提供了“冲浪”的“大马力发动机”。(科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IBM公司向国家行政学院捐赠设备
本报讯国家行政学院接受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捐赠计算机网络设备仪式11月14日在该院举行。IBM公司向国家行政学院捐赠了价值41.3万美元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并提供系统集成、技术培训,帮助学院实现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第一期目标。(杨克勤)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生物疗法攻克子宫内膜异位症
本报讯被称为现代中医新突破的生物疗法攻克妇科顽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郑州市第二中医院800多例临床验证,取得神奇的疗效。郑州市第二中医院的医务科研人员,把现代高新技术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创出生物疗法——导向药物疗法,能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吴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磐安大鲵驯养繁殖中心成立
本报讯浙江省第一个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中心——浙江省磐安大鲵驯养繁殖中心正式宣布成立。这是浙江省水产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及有关法规,批准建立的。大鲵俗称娃娃鱼,属国家二类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磐安县是1997年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生态示范县,开展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张宣)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河北省涞水县王村乡沈家台村何为东、何为军兄弟俩办起了一个产、供、销一条龙养殖厂,他们靠科学养殖,带领全村农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图为养殖厂技术人员在察看种兔生长情况。
张英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