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巾帼园)
专栏:每月话题

  用女性的手擎起一个洁净的地球
——部分环保专家和有关人士谈话录
编者按: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行为,而且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为此,全国妇联和国家环保局决定在全国广大妇女中开展“妇女·家园·环境”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妇女的环保意识,带动和影响千家万户,形成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家家参与的社会风尚。这里刊出的几位环保专家、学者及热心环保的各界人士的谈话,着重说明了妇女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生力军,各级政府要保护她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
我们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视的。近年来,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势还是严峻的。城市环境像大气、水、噪音、固体废弃物这四害为主要标志的污染在全国来讲现在仍然没有得到控制。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大概占国土面积的38%。
在这种情况下,妇联能够动员我们的“半边天”来参与环境保护事业,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
由于妇女在人类繁衍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更多地承受了环境恶化所带来的苦果。因此,有必要让占人类1/10的中国妇女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动员她们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让她们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意识、转变观念。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
我认为妇女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特殊的。首先是妇女爱护自己的子女,爱护自己的家庭,所以讲清道理,她们必然会爱护环境。另外,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是很特殊的。所以如果把“半边天”教育好,都动员起来,那么全国人民都动员起来就为时不远了。
北京市环境保护基金会会长江小珂:
提高妇女与儿童环境意识应具体体现在他们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1年来,我们在部分街道居委会、小学校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试点工作。事实证明,在妇女和儿童中蕴藏着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极大积极性。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启璪:
全国妇联在团结动员广大妇女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渐从危害广大妇女儿童生命安全的洪水、风灾等自然灾害中,看到森林过伐、水土流失等问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于是从1990年起,联合林业部开展了一个“三八绿色工程”活动,发动妇女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8年来,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三北防护林建设和小流域治理,营造了10万余个以经济林为主的三八绿色基地,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全国妇联作为妇女利益的代表者,积极参与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和其他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依照法律法规保护女职工权益。我们在筹备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过程中,积极建议联合国将环境问题作为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的重要内容,并成功地组织了《妇女与环境》专题讨论会。世妇会后,全国妇联和中宣部等18个部委共同开展的“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把绿化城市、保护环境作为重要条件,推动部分地区试行垃圾分类,回收废电池。1995年还和国家环保局共同评选表彰了全国环保百佳。
我们开展“妇女·家园·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目的是要使广大妇女姐妹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妇女姐妹的环保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广大妇女的社会责任和行为准则。
西安金花企业集团总裁吴一坚:
与个人和环境的影响力相比,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我真诚地希望并呼吁,企业界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与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为我们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有益的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丙乾:
社会的细胞是家庭,家庭的核心是妇女。妇女在家庭中起的作用非常大,教育子女,搞环境卫生,爱护资源,节水节电。教育子女从小就培养环境意识,进了学校又对其进行环境教育,他们进入社会到工作岗位上去,他们的环境意识就非常强,那我们的环境保护政策就能贯彻得非常好。
过去我在人大开会时也提到要把环境保护好,治理好。我特别提出,妇女一定要动员起来,因为妇女是“半边天”。
我认为妇联和国家环保局联合开展“妇女·家园·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这个活动能够坚持下去,不断丰富内容,不断扩大影响,使它成为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11版(巾帼园)
专栏:巾帼风采

  牡丹花开别样红
——记著名牡丹女画家赵秀云
本报记者潘跃
万花丛中,牡丹以其雍容华贵独享“国色天香”。
赵秀云因其画技高超、艺德高尚饮誉世界——
她笔下的中国画“牡丹图”,自成一派。植根于民族丰沃的泥土,充盈着不加掩饰地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美好未来的祝愿和向往。
她笔下的中国画“牡丹图”,馈赠给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画坛众多女画家中,这是一个奇迹。
她笔下的中国画“牡丹图”,有人出上万美元想求得一幅,她都舍不得出手,可她无偿捐赠给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等500余幅,价值达数百万美元。
她以笔下的“牡丹图”,救助着12名延安革命老区的贫困儿童,其中8名是孤儿;帮助了许多生活困难的姐妹……
啊!牡丹,众香国里最鲜艳。
最鲜艳的牡丹花为祖国开放……
香港回归,举国欢庆。
有个仪式别具特色。一幅以歌颂伟大祖国56个民族繁荣富强、象征中华56个民族喜庆香港回归为主题的巨大的牡丹图(见上图),捐赠给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这幅题为“华夏大地繁荣昌盛”的国画,由56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牡丹组成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形状,其中代表香港、台湾、澳门的那3朵最为绚丽,这3朵花的茎叶牢牢连着祖国北京这条主根,花蕊也向着祖国开放。为香港回归平添了浓浓的艺术色彩。
这幅载入共和国统一史册的力作,就是出自女画家赵秀云之手。
如同向香港捐赠作品一样,表达她对祖国的赤子情怀的这种行动已不止一次。
赵秀云还为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捐赠了200幅千姿百态、各放异彩的牡丹图。大会开幕了,赵秀云的牡丹图在世妇会展览大厅展出时,整个大厅人山人海,外国客人争相在牡丹图前与画家合影留念。一位美国加州的女士看准了这牡丹图巨大的收藏价值,悄悄通过有关人员反复工作,硬是以1万美元买走了赵秀云以前创作的一幅“牡丹图”。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时,130个国家和地区入会。赵秀云又为大会捐了130幅生态各异的牡丹图。
从此,世界上各国国家级档案馆里收藏有我国女画家赵秀云的中国画牡丹图!这在当代世界画家中是绝无仅有的。
去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她,并称赞说:“你是位有成就、有建树、有志气的中国女性!”
今年6月,第二届亚太经合组织国际贸易博览会在赵秀云家乡烟台市举行。赵秀云又把精心创作的30幅“国色天香牡丹图”献给了亚太18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
有人粗略地计算过,赵秀云近年来赠给国际友人的牡丹图近500幅,大都珍藏在世界各国相当一级官员手中。这种毫无报酬的捐赠,这么大的数量,是任何一个画家无法相比的。
啊,牡丹,芙蓉国里最壮观。
最壮观的牡丹花为人民吐丽……
赵秀云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扩大。她常常告诫自己,要时刻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赵秀云的画室里,有12名儿童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这12名儿童既不是她的孙子,也不是她的亲戚,而是她救助的远在革命老区延安的贫困孩子。每逢重大节日,她都要给孩子写封信,作幅有象征意义的牡丹图寄去,除了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外,还告诉她们:此画可以出售,收入用于学习和生活。同时,她还定期寄给孩子数千元做学费。
近日,赵秀云带着钱、物,专程自费赴延安看望了她日夜惦念的这些孩子。她决定长期资助这些孩子,并收他们为牡丹画弟子,直到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被救助的8名孤儿有的要改跟赵秀云姓,有的激动地喊出了“赵奶奶——”。几年来包括这一次到延安,赵秀云记不清给孩子和孩子的学校作了几幅画。但有一点她心里清楚:这是一个画家的责任。
多年来,赵秀云还向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为华东、华中灾区,为’95中外企业家洽谈会、’96国际红十字会夏令营等多次捐款、捐画。
啊!牡丹,万花丛中最富贵。
最富贵的牡丹花为艺术娇媚……
赵秀云一直追求一种朴实高尚的画风,其作品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较高的收藏价值。
一位资深的国画研究家这样评价道:“赵秀云笔下的牡丹,没有酸腐之气却多纯朴健康之势;毫无扭捏作态附庸风雅之意,大有直陈胸臆爽朗磊落之心。”
凡是参观过或拥有赵秀云作品的中外人士,的确也被那一幅幅的牡丹图所倾倒。那红牡丹艳若蒸霞,粉牡丹娇嫩妩媚,白牡丹素洁无瑕,蓝牡丹亭亭淡雅……
然而有谁知道,赵秀云在艺术事业的道路上,所付出的辛苦和汗水。
现已50多岁的赵秀云从小就迷恋画牡丹。在她的宽敞的庭院里,种植着上百株采集自全国各地的名牡丹。从牡丹发芽、长叶,到含苞、开花,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记录着牡丹花生生息息的全过程。赵秀云的牡丹图有着强烈的个性和艺术感染力。她作画时全身心投入,没有时间和空间概念,再大的一幅画,只要构思成熟,她会连天连夜、不吃不喝地完成。常常是画作罢了,人也累倒了。
如今,赵秀云是山东烟台市人大代表,中国牡丹研究会副理事长,她应邀出访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并举办画展。拜她为师的弟子也越来越多。


第11版(巾帼园)
专栏:妇女论坛

  共圆一个绿色的梦
孙钱斌
妇女与环保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亲缘”。人类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称作“母亲”,而作为人类生命孕育者的妇女也同样是伟大的“母亲”。于是,当工业化大生产及滥耕滥伐将地球母亲身披的美丽绿色撕裂的时候,妇女关切环保,不仅是出于母性的反应,也是作为人类一分子不可推卸的道义责任。
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依然严峻。三废污染、植被毁损及荒漠化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党和政府提出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妇女作为社会发展的“半边天”,应该在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施展比以往更大的作为。全国妇联和国家环保局开展“妇女·家园·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环保是一个牵涉全球的大课题,但人们却可以从一个个很小的侧面参与其中。譬如,倡导垃圾分类、重挎菜篮子以减少白色污染、使用无氟冰箱和无磷洗衣粉等。虽是点滴小事,但长此以往对于教育子女乃至整个家庭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其意义不小,而且千万个家庭的共同努力,就能汇聚成一股宏大的力量。妇女作为母亲和家庭主妇,其在上述诸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力是不可替代的。
当前,在农村妇女中开展的“三八绿色工程”,以经济林为主,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这一将全局长远利益与局部、短期利益有机结合的做法是十分明智的,也是今后妇联组织动员农村妇女参与生态保护的工作方向。同时,将一些女职工(特别是外来打工妹)的生命健康受劳动环境损害的问题,纳入妇女权益保护工作的视野,会同政府有关部门随时监督、及时查处,已越来越显得必要和紧迫。无疑,上述内容也应成为妇女参与环保的一部分。
绿色是生命的原色,为了共圆一个绿色的梦,让我们携起手来。


第11版(巾帼园)
专栏:

  陕西省:妈妈环保在行动
朱谦
陕西省妇联决定将“妈妈环保活动”作为妇女群众“讲文明、树新风”的重要内容。今年8月底全省“妈妈环保活动”正式推出。从1997年9月到1998年3月,每月的第四个周六为全省“妈妈环保志愿者行动日”。
“妈妈环保活动”以“爱我中华,爱我陕西、爱我家园”为主题,以“人人参与,人人分享,人人受教育”为宗旨,以妈妈为主体,广泛发动组织全省城乡家庭成员在搞好自己家庭文明卫生的同时,积极参与居住地社区净化、绿化、美化环境以及便民利民等公益活动。“妈妈环保活动”有6条具体目标,包括家庭居室、厨房、厕所整洁卫生,不乱倒乱扔乱贴乱堆乱建,落实家庭节水、节电、节气等节能措施,倡导家庭使用菜篮子、布兜子等绿色环保生活用品,净化环境、倡导收旧利废、“捡回一个清洁的世界,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推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试点。
9月27日是第一个“妈妈环保志愿者行动日”。新城广场举行了仪式,扩大了“妈妈环保活动”的影响。
参加仪式的西安新城、碑林、莲湖3个区的妈妈们陆续排队到达会场,队伍中有不少儿童和男士,这都是妈妈们动员来的同行者。她们胸佩“妈妈环保”活动标志及“妈妈环保志愿者”胸牌,举着有关环保口号的旗帜和标语,兴致勃勃地阅读着有关“妈妈环保”活动内容的宣传材料。
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达4000余人,她们庄严地向全省人民承诺:环保从妈妈开始!
简短的仪式一完,妈妈志愿者即分头赶赴康复路市场、革命公园、尚德路、解放路、北大街和钟鼓楼广场,进行塑料垃圾袋装宣传和收捡的示范行动。
在钟鼓楼广场,一位残疾妈妈坐着轮椅捡拾垃圾,她一早就和女儿一起赶来,为的是尽一份义务。在革命公园,志愿者姜安琴一家三口正在认真地将垃圾装袋。丈夫凌先有在北京工作,正巧回家过国庆,便和正读五年级的女儿凌晨一起随她来到志愿者队伍中。凌先有说,环保不仅是妈妈的事,也是爸爸的事、孩子的事,只有人人动手,才能人人享有清洁,人人拥有健康。
10月25日,又迎来了第二个妈妈环保志愿者行动日。天下着小雨,阴冷阴冷的。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的一个教室内,西安新城区长乐西路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委会的主任、口腔医院的医护人员和西京医院幼儿园的孩子及家长共300余人,在听了有关专家关于环保形势的报告和观看录像之后,深有感触。她们在细雨中,到口腔医院和家属院捡拾垃圾和废塑料。75岁的老居委会主任、全国文明家庭标兵陈秀芝尽管腿脚不便,还骑个小三轮车来参加志愿者行动。
为了家园,为了子孙后代,陕西省的妈妈环保活动正持续开展下去……
(附图片)
图为残疾妈妈朱建华和女儿在9月27日第一个“妈妈环保志愿者行动日”中一道参加这一活动。


第11版(巾帼园)
专栏:

  杨华:拉着中华妈妈的手
珠峰
“拉着中华妈妈的手,跟着岁月走……”
一首《拉着中华妈妈的手》,使总政歌剧团的民歌手——杨华迅速走红大江南北。
1996年,杨华又将这首歌拍成MTV,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台播出后,引起进一步轰动,好评如潮。当年荣膺“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
——这是杨华走上音乐艺术道路以来,所获的最高荣誉。
今年二十几岁的杨华来自大连市瓦房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家境贫寒,小时候连件新衣服也很少穿,吃一块玉米饼子也要几个孩子分。但她天生有副好嗓子,倔强的她不相信眼泪和命运,决心在音乐的殿堂里崭露头角。她面对山水唱啊唱,幸运之神终于降临,1987年11月被海军某部特招入伍,成为一名文艺兵。次年考入河南大学声乐系。毕业后在全军和全国一系列的文艺大赛中屡屡获奖。
她的歌声通透明亮,回肠荡气,对大主题歌曲的演绎和诠释,常常令德高望重的声乐界前辈啧啧称道,誉为民族唱法中的“一块和氏璧!”“前途无量!”
果然,1994年,杨华在竞争激烈的第六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中,获民族组三等奖;在全军声乐大赛中获二等奖。同年即考入总政歌剧团,成为一名专业歌手。从此,杨华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所熟悉。
“拉着中华妈妈的手,赶着日月走……”
杨华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拿到《拉着中华妈妈的手》首唱权的。她认为这首歌的词义表达出了自己对妈妈、对祖国母亲的真挚情感,曲调流畅、优美、上口,是一首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讴歌中华新时代的难得的佳作。作为一名军队的歌手,应该多唱这类健康有意义的好歌。因此,在录音棚,在舞台上,每当演唱这首歌时,杨华都唱得极为动情和投入。
终于,这部有太平洋海岸,有黄河大瀑布,有秦始皇兵马俑,有圆明园耻辱柱,有现代化建设成就,通过杨华声情并茂的演唱,反映“中华妈妈”历经沧桑,不屈不挠正在一步步走向繁荣、走进新时代辉煌的大型经典音乐电视作品问世了。
“走啊走,拉着中华妈妈的手……”
近年来,杨华在艺术道路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她已录制了7部音乐电视作品,其中《妈妈的风筝》获1995年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两年前,她的第一张个人专辑《给妈妈的祝福》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公开发行。近日,收录18首的首张杨华个人CD和第二张专辑《拉着中华妈妈的手》也已与广大音乐爱好者见面;她的第八张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大型MTV《中国之路》业已进入紧张的拍摄之中……(附图片)


第11版(巾帼园)
专栏:

  信息
▲中共安徽淮北市委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近日转发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意见》的通知。
▲大连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出资16万元为扶贫对口单位普兰店市安波镇七道房村建造“巾帼桥”,以减少汛期灾情,方便村民生活。


第11版(巾帼园)
专栏:

  她勤劳致富后,想的是如何回报社会、奉献人民。她出资400多万元创办了“功臣幸福院”,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常玉珍办敬老院的故事
唐朋
一个人靠自己的勤劳致富后,去做什么?
常玉珍的回答是:回报社会,奉献人民!
这位河北省唐山市的女企业家,以他人的幸福为幸福,以他人的快乐为快乐,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红木家具、大屏幕彩电、席梦思床……走进那一间间干净利落的房子,看到一个个老人安乐地生活着,叫人不敢相信这就是常玉珍自己出资400多万元创办的“功臣幸福院”。
建设全国一流的“功臣幸福院”,让共和国的功臣们颐养天年,是常玉珍的梦想。早在10多年前,她已经开始在心里供养那些为人民立下战功的功臣们了。她说自己心中矗立着一座丰碑,是这座心上的丰碑支撑着她一步步地艰苦创业,最终成为一个拥有3000万元固定资产、以常记商场为主体的9个企业的个体经营者,是这座心上的丰碑使她下定决心要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搭一座桥,让这座桥告诉人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忘记那些为今天和平美好生活流血奋斗的伤残军人们。
10多年来,常玉珍一直在用心血和汗水圆这个梦。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常玉珍的心,她从摆小吃摊起步,开始了她的创业史。她做起了家具和皮货生意,并越做越大,终于走上了致富之路。
“有了钱以后做什么?”她一遍遍思考这个问题。1995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平常省吃俭用的常玉珍破例做了一桌好菜,把母亲和儿女们请到饭桌前,平静地说出久藏心底的那个答案:“我要建一座‘功臣幸福院’,义务赡养人民的有功之臣安度晚年。”
幸福院顺利落成了。常玉珍开始选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过功的孤寡老人。除医疗费由功臣所在县市报销外,功臣的伙食标准每人每年3600元,衣食住行与养老送终所需费用全由她个人承担,每月还另发每位功臣60元零用钱。
1996年7月19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坐落在唐山小山繁华商业区“常记功臣幸福院”披上了彩装。这座镶着白色瓷砖、占地2.6亩、拥有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环状小楼,将要迎接它的第一批主人。
载着9位功臣的9辆披着红绸的红色夏利车来到幸福院。功臣们在礼仪小姐的搀扶下下了车,老人们身着常玉珍为他们准备好的新军服,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双眼噙满泪水的常玉珍把一只只气球交到老人的手中。她告诉老人:“气球里有房间号码,房间里有大小96件用品,从今日起这里就是您的家,我就是您的亲女儿!”
功臣们打开房间,一下全都愣住了:每个房间里都是清一色的高档红木家具和崭新的大彩电,生活日用品一应俱全,就连指甲刀、挖耳勺、“老头乐”也都准备好了。老功臣们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比亲女儿想得都细啊!”
1996年11月11日,常玉珍派了9名服务人员亲自陪伴着9位老功臣驱车驶向了首都,和老人们一起在金水桥头观看了升国旗仪式。围观的群众见此情景无不为之动容。


第11版(巾帼园)
专栏:

河南省郑州市嵩山书画院著名女画家孟瑞创作的《秋染太行》、《引滦入津组画》等作品在全国引起反响。图为孟瑞在认真作画。
原小申马艳芳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