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圆满结束对日本的正式友好访问
李鹏总理回到北京
朱镕基等在人民大会堂迎接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杨国强)国务院总理李鹏圆满结束对日本的正式友好访问,今天下午乘专机返回北京。
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邹家华、钱其琛、李岚清、吴邦国、姜春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丙乾、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胡光宝、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刘剑峰、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国家科委副主任李学勇、外经贸部副部长刘山在、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尹成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崔玉山,以及日本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宫本雄二等在人民大会堂迎接李鹏总理一行。
陪同出访的李鹏总理夫人朱琳、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务院副秘书长何椿霖、电子工业部部长胡启立、国务院研究室主任王梦奎、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总理办公室主任姜云宝、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吕聪敏、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焦焕成、特别助理万经常也同机抵达北京。
本报大阪11月16日电记者张国成、吴迎春报道:圆满结束对日本的正式友好访问,李鹏总理一行今天下午在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乘专机回国。
大阪府知事横山诺克,日本驻华大使佐藤嘉恭,日本外务省驻大阪大使西村元彦、中国课长佐藤重和到机场送行。中国驻日大使徐敦信和夫人,中国驻大阪总领事刘智刚和夫人及使、领馆工作人员到机场送行。
(附图片)
11月16日,李鹏总理圆满结束对日本的正式友好访问,乘专机回到北京。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等在人民大会堂迎接。
新华社记者刘建国摄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实现世代友好
——祝贺李鹏总理访问日本圆满成功
应日本政府邀请,李鹏总理于11月11日至16日对日本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国政府首脑8年来对日本的首次访问,受到日本朝野各界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李鹏总理同桥本首相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举行友好坦诚的会谈,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同日本政界、经济界、日中友好团体和人士频频接触,广交朋友。访问达到了加深理解,增进友谊,加强合作的预期目的,对稳定和发展中日关系将产生深远影响。我们热烈祝贺李鹏总理访问日本取得圆满成功。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中日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共同确认要把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带入即将到来的21世纪,努力实现中日世代友好的目标。李鹏总理在日中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招待会上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加强对话,增进互相了解;互利互惠,发展经济合作;面向未来,实现世代友好。这些原则是中国政府在总结中日邦交正常化25年来两国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精神,从长远的战略观点提出的,对发展中日关系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扩大和深化经贸、科技合作是李鹏总理此行的主要内容之一。访问期间,中日双方签订了新的《中日渔业协定》;就开展双边环保合作达成了协议;确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双边服务贸易领域的谈判取得重大进展。李鹏总理还参观了一些日本著名企业,重点考察了日本的高科技产业,了解日本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同日本工商界人士深入探讨在新形势下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新途径和新领域,寻求和开拓两国合作的新起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两国贸易上互为主要伙伴,经济上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李鹏总理此行是对两国进一步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有力推动。
25年来中日关系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对两国现存和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分歧应从中日关系大局出发,通过对话和协商妥善处理,求同存异,不使其成为发展两国关系的障碍。
中日两国都是亚洲和世界上有影响的国家。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形势下,不断巩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日本战后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经济上取得成功。我们希望日本以史为鉴,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相信,只要正确把握好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中日关系一定会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


第1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希望之路
——记吕梁地区修建扶贫攻坚路
本报记者曹照琴王尧
吕梁,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作为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吕梁人民作出过巨大贡献,涌现过无数英雄儿女。11月7日,我们来到这里。深秋的吕梁,山山岭岭披上了黄色,只有天空显得格外的蓝;头扎白羊肚毛巾的老汉和温顺的羊群,山坳里片片枣林和散布在山间的孔孔窑洞,构成了一幅典型的黄土高原风情画。由于交通闭塞和干旱少雨,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如今还在贫困中艰难跋涉,目前,全地区13个县(市)有8个是国家级贫困县。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贫困地区,在国家投资仅有1/10的情况下,新一代的吕梁英雄儿女,响应江泽民同志“艰苦奋斗,振兴吕梁”的号召,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仅用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就修成了长达168公里的二级公路,贯通离石、临县、柳林、石楼4县(市)20多个乡镇,成为继太旧高速公路通车以后山西交通史上的又一奇迹。
吕梁地区地下资源非常丰富,区域内有39种资源,其中煤储量高达260多亿吨,优质铝钒土储量达10亿吨,临县林家坪地下埋藏着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库。由于路窄弯多坡陡,被称为“国宝”的主焦煤难以运出,“七个一尺长,十二个一斤重”的红枣也只能压价出售。
煤枣富民,交通必须先行。地委书记姚新章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位的优势有时比资源的优势更重要,只有变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才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于是,地委、行署决定,在离临柳石地区,修一条扶贫公路,打破封闭,走出大山,把沉睡的资源开发出来。
为使工程尽快上马,地区交通局全体动员,决心打一场扶贫攻坚战。数九寒天,测量人员翻山越岭测量,加班加点赶制图纸。管理人员深入各村,动员群众修路。1995年底上任的地区交通局局长王永祥则上太原、跑北京,一次次地求援,终于得到交通部、国家计委、省交通厅、省计委的大力支持。
1996年4月1日,各路大军扛着红旗走进了工地,沿线4县市主要领导亲任总指挥,划分了“战区”,成立“作战兵团”,各乡镇主要领导任团长,168公里路上红旗招展,机声隆隆,车轮滚滚,汇成了一部动人的交响乐。石楼段66吨炸药的改河大爆破,80吨的石方松动大爆破,声声震撼着吕梁山。
地区交通局是工程的指挥中心,从规划、测试开始,全体职工就把自己绑上了这辆战车,组织施工,监督质量进度,解决技术难题,到工程的验收、决算,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开工至今,他们从未有过节假日,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白天上路检查,夜里开会,及时研究解决问题。
逢山开路,遇沟填土。全线动用2000多万土石方。这些土石方和数百道桥涵工程,都是由群众义务投工投料完成的。困难面前,方显老区人民本色。柳林县庄上乡庄上村60多岁的村委会主任张德廷,用当干部前勤劳致富的钱捐献1万元,并垫支20多万元,揽了一处硬骨头工程。在施工的76天里,他披星戴月,不辞辛苦,带领群众提前啃下了“硬骨头”。
柳林县留誉乡柳家沟村74岁的老汉王成连,曾4次为修路捐款,共计499元。这是怎样的499元啊,有卖鸡蛋换的钱,有孩子们孝敬的生活费,连中秋节孩子送来的月饼,他和老伴也没舍得吃,摆在路边卖掉捐给了修路。柳林县王家沟沙咀头村70多岁的白俊根老人,和老伴一起义务为工地烧水送水,直到把路修通。
石楼是吕梁地区最贫困的县,只有9万多人口,年财政收入仅600万元。谈起修路,县委书记李季双动情地说:“这是我们的希望之路啊!”他说,要改变贫困面貌,等不来,靠不来。宁可苦干,不可苦熬。他带领全县136个农村党支部书记出外参观,深深感到:解放思想,就有希望;脚下有路,就能走出封闭,求得发展。从1993年至今,全县修路总投资达4500万元,被评为全省义务修路先进县。
对于吕梁人民来说,1997年的秋天有着不寻常的意义。离临柳石扶贫攻坚路全线贯通,平展宽阔的柏油路为黄土地带来了希望,增添了新的色彩。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许多从未见过柏油路的村民喜极而泣。这条路连接省道、国道;有了它,公路沿线近200个煤焦企业的产品,每年上亿公斤红枣、沙棘、土豆将源源不断运出,据初步测算,区域内年人均收入可增加240元。
大道已铺就,吕梁的腾飞将不再是遥远的梦!
(附图片)
压题照片:胡平顺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波兰总统抵京开始访华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波兰总统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今天下午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近40年来波兰国家元首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江泽民主席明天上午将举行仪式欢迎克瓦希涅夫斯基总统访华,并同他就中波双边关系和其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举行会谈。
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化工部部长顾秀莲,中国驻波兰大使陈世泽和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等前往机场迎接波兰贵宾。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40年成果丰硕
李鹏刘华清题词祝贺
本报北京11月16日讯记者任建民报道:1997年是中国运载火箭史上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一年,捷报声中,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今天迎来了40岁生日。李鹏、刘华清题词祝贺。
运载火箭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成就的综合体现。40年来,火箭研究院相继研制成功近程、中近程、中程和远程等运载火箭,其中包括可以发射高、中、低轨道卫星的长征系列火箭的大部分型号,使我国的火箭地球静止轨道发射技术、低温高能燃料的使用技术、发动机高空二次点火技术和捆绑与分离技术等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培养了一支政治思想好、技术业务精的研制队伍。职工人数从175人增加到现在的25000多人。1994年,研究院提出了规划:即争取到本世纪末,在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中各培养2000名优秀人才,进而在其中各选拔200名带头人队伍。目前,这一规划的实施进展顺利。在厂、所一级的领导干部和高级工程师以上的技术人才中,45岁以下的都占了将近一半,使中国火箭研制后继有人。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明年夏粮丰收做准备
山东省紧急抗旱保秋苗
新华社济南11月16日电(记者董振国、张晓晶)最近,山东采取紧急措施抗旱保苗,为明年夏粮丰收做准备。
山东省自入秋以来又出现持续旱情。据统计,至11月初,山东受旱的秋播作物达3850万亩,其中700多万亩小麦出苗不齐、缺苗断垄;100多万亩出苗困难,另有350万亩因旱未能播种,对明年夏粮丰收形成威胁。
山东省动员各种力量参与到抗旱中。在各地组织人力抗旱的同时,近日,省人工降雨办公室成功地实施了人工降雨,大面积缓解了旱情。为解决黄河下游市地的缺水问题,国家防总等部门发出了向河口地区送水的紧急通知,三门峡水库放水后,上游省区为照顾山东,压缩了引黄流量。山东省还利用东平湖蓄水向黄河口送水。目前,山东旱情已有明显缓解,各地抗旱工作仍在进行中。


第1版(要闻)
专栏:

  以奖代投入股合作
扶绥群众自筹资金修水利
本报南宁11月16日电记者罗昌爱报道:在不少地方为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来源发愁的时候,广西扶绥县却十分从容:实施“以奖代投”的办法,使该县群众个人两年中自觉自愿从腰包中拿出1000多万元修水利,占同期全县水利总投入的54%。
扶绥县是广西干旱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75万亩耕地,旱地就占51万亩。干旱成了制约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在财政紧张、拨款不足的情况下,1995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改变以往那种“等上面拨款,有钱来才修”的单一依靠政府拨款的习惯,大胆实行了“以奖代拨”、“以奖代补”的办法。县里规定:凡是自己动工修建一个流量公里,奖励2万元;每新增灌溉面积100亩,奖励1万元。大大激发了群众投资水利建设的自觉性。
在用奖励办法调动群众投资水利建设的同时,扶绥县还采取“入股合作”的办法,按“谁建设、谁管理、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群众水利群众办,有效地克服了过去“等、靠、要”的习惯。岜金乡岜伦村过去喊修井喊了几年,结果都因为资金不到位而“告吹”。实行“入股合作”的办法后,一下筹集到130多万元,钻成5眼深井,还兴建了渠道、水塘等配套设施,解决了村里2600多亩耕地用水和2000多人的饮水问题,村民皆大欢喜。
“以奖代投”和“入股合作”,使扶绥县在水利建设中办成了过去想干而没能干成的事。用这笔资金,连同县财政投入的部分,两年来,这个县共完成水利维修804处,新建电灌站8座,完成病险水库加固19座,改善灌溉面积22万亩,甘蔗种植面积两年内扩大了近10万亩,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①入冬以来,河南省缺雪少雨,全省各级政府动员一切力量,浇麦保苗。这是浚县小河镇的农民正用渠水浇麦施肥。
新华社记者朱广智摄
②吉林省松原市四马店乡农民利用机电设备灌溉。
新华社记者丁仁贵摄
③山西省运城市上郭乡引导农民采取股份制办法打井,去年以来,共筹资1302万元,打成69眼井,新增水浇地3.5万亩。
新华社记者马毅敏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