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季羡林
十五大报告是引导中国进入21世纪的纲领性文件。报告强调经济、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把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我所了解的文化界人士对此非常高兴、满意。
经济和文化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文化界要继续把学习十五大文件当作大事,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成果化为行动。和文化相关的各部门、各行当都充分发挥各自的力量,文化事业的发展就有了保证。
展望新世纪,怎样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我在不少场合和许多文章中都谈到这一观点。西方文化发展到今天,产生很多弊病,我们要借鉴好的,摒弃坏的。西方有些优秀的东西我们并不排斥,相反我们应汲取、发展。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东方文化下个世纪应起到也将起到主导作用,来改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西方文化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人与自然是敌对的。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人与大自然是和谐的、一体的,“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就是东方人人与自然谐和态度在哲学上的凝炼的表达。宋朝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民众如我的同胞,自然万物如我的伙伴,讲的也是这种态度,这个道理。西方有些学者比如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就强调西方文化要向东方文化学习。我们要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改善。(附图片)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营造首都良好文化环境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龙新民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落实十五大提出的文化建设的任务,为文化的繁荣不断努力。营造文化环境,发展文化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和具体内容,也是当前我们首都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党中央明确指出,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政治中心是由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的位置所决定的;而文化中心的地位,一方面是由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奠定的基础,更重要的一方面要靠我们去建设。北京市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与中央在京单位特别是文化单位一起,共同为首都的文化建设、为使北京更好地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而努力。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入手。从软环境而言,最根本的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当前,特别要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讲文明,树新风,在首都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从硬环境而言,则要加强首都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既要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中,注重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又要突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加大投入,努力建设一批与首都文化中心地位相适应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形成古都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格局和特色。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首都文化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首都地位、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一些兄弟省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们要在注意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作用的同时,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力争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近几年内有新的进展。
发展首都的文化事业,要促进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文物保护等各项事业的不断繁荣。实施精品战略,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把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奉献给首都和全国人民。
营造文化环境,发展文化事业,必须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实现思路、体制和机制的转换,努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不断深化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借鉴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运用市场机制,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建设,使首都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
十五大的召开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我们要乘势而上,扎扎实实地工作,锲而不舍地努力,把十五大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
(附图片)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北京划时代的新建筑
中科院院士、著名地理学家、史学家侯仁之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三次巨大变化,在首都的城市建设上都有鲜明的反映。
现在我们所经历的,正是这第三次历史性的大变化。在这次大变化中,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首都北京在原来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之外,又开始形成国际交往中心。从城市建设上来说,有什么可以作为这一变化的重要标志呢?
我想首当其选的应该是1990年为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而兴建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它的位置选建在北京全城中轴线径直向北方延伸以与同时开辟的四环北路相正交的地方。这里地域开阔,又去国际机场较近,交通便利,同时这次选址,还是第一次扭转了封建王朝时代北京全城中轴线只是向南方延伸,用以体现所谓“面南而王”的旧传统。仅从这一点来说,这在北京城的规划设计上,也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这次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在北京的兴建,既是客观发展上的要求,更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这次国际盛会,既不是政治的,也不是经济的,而是亚洲各国青年和平友好竞争向上的体育大会,是我国青年胜利走向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大会的前奏,是永远值得纪念的。
此后相继而来的第二项既适应现实要求,又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我认为就是铁路工程上的北京西站。这项建筑虽然不能说是北京城直接走向国际的标志,却是与北京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增高的国际地位直接有关的。北京西站本是早已列在北京城市的建设项目之中,由于客观原因,迟迟未能动工。最后在决定兴建的时候,已经临近香港回归的期限。于是乃以迎接香港回归为契机,又决定以北京西站为起点,兴建直达九龙的铁路干线。至于北京西站中心建筑的主体设计,有如巨型城门,顶部有民族风格的楼阁式建筑巍然屹立于其上,造型宏伟壮观。于是在新闻报道中乃有“再造京门”之称。及至十五大召开之前的7月1日,正是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杰出构想下,香港终于在十分隆重的仪式下,胜利回归祖国,祖国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国际舆论也多是倍加称道。现在“一国两制”的构想,正在进一步发挥着重大作用,展望未来,祖国的和平统一终将到来。
(附图片)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增强文化环境意识
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准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从来就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两大主题的当代世界,尤其是如此。而良好文化环境的营造既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讲得好:“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把营造良好文化环境作为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发展前途的重大课题来专门加以讨论,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它是对十五大报告的学习走向深入的标志,是现代发展观念和文化意识正在增强的标志。
关于营造良好文化环境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已讲得很明确。对这一课题的理论探讨,现在刚刚起步。我认为,要认真落实中央号召,并推动理论探讨不断深入,当务之急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增强文化环境意识,正如要改善生存环境首先要增强生态环境意识一样。特别是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只有真正具备了现代发展观念和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环境意识,才能在该地区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制定中把文化环境的改善乃至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应有地位加以确认并坚决付诸实行。那种把文化环境改善看作无关紧要,乃至以牺牲文化发展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物质增长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的。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中,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处于领先和领导的地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又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在我国面向新世纪的发展中,北京肩负的使命格外光荣而又艰巨。北京的文化环境改善、文化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规划,不但要与北京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而且要与全国两个文明建设迅速发展的形势相适应,要与北京在全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匹配。具体地讲,我认为,在硬件建设方面,城市建设包括城市雕塑的总体布局与风格追求,珍贵历史、科学、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文化、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的发展,尤其是大型剧院、影院、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馆、科技馆和重点大学、重点医院建设的规模、布局、建筑水平和文化象征,都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要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在软件建设方面,思想道德建设、社会风气的改进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要走在全国最前列,科学、教育、体育、卫生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要在总体上能标领全国发展的潮流,要把北京建设成更加当之无愧的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中心,东方文化明珠,建设成让全世界称赞的现代文明之城。当然,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现代文化环境意识的普遍增强。我深信,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伴随着文化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正确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北京和全国的文化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将越来越快,北京将变得越来越美好,中国将变得越来越美好。
(附图片)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城市雕塑要创造精品
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程允贤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建设重要的一环,是城市环境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从历史来看,人类文化,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许多被湮没了,而青铜铸造,石头雕刻以及用多种硬质材料制作的雕塑,却长久地留存下来;城市雕塑又是一种强制性的艺术,它建立在城市公共环境,一天到晚,一年四季都屹立在那里,你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好的城市雕塑,可以美化城市,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成为城市的标志、历史的见证,不断地、默默地闪烁着艺术的光辉;而不好的城市雕塑,则可能成为城市的累赘,甚至是城市的垃圾。
1982年以来,全国出现了数千座城市雕塑。过去有雕塑的城市不多,现在没有雕塑的城市很少,出现了一批深受人们喜爱的,内涵很好、艺术精湛、风格多样、形式各异的纪念性雕塑、园林雕塑、建筑雕塑以及实用雕塑等等。
城市雕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和存在着大量问题,主要是泥沙俱下,出现了许多艺术水平不高,质量低劣,造型丑陋,粗制滥造的作品。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雕塑家过多考虑经济效益;有些不具备城市雕塑专业修养的业余“雕塑家”和民间石雕艺人,也大量承揽雕塑任务,管理松懈;有些单位的领导同志,提倡城市雕塑的热情可嘉,但由于不按艺术规律办事,或主观指挥,或始而反复“研究”,延误时间,继而又急功近利,要求突击,结果作品粗糙,可想而知;一段时间,各种不健康的艺术思潮的冲击,影响了一些艺术家,也是产生一些从内涵到形式都有问题的作品的原因。
城市雕塑与其他艺术一样,首先是抓繁荣创作,要从培养队伍,提高雕塑队伍的素质抓起。要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搞好城市雕塑建设规划。繁荣创作,还必须加强管理。城雕是环境艺术,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很大,从主题的选择,土地的使用,雕塑与周围的关系(内容、造型、比例、色彩、材质、风格等等),艺术水平,费用多少,无一不与城市的建设,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城市的精神面貌,与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所以还要“强化管理”。同时,要支持雕塑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宣传、介绍好的作品,好的雕塑家。我们城雕工作者和雕塑家,都应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攀高峰,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城雕。
(附图片)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发挥广播电视的作用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记协副主席刘习良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播电视的发明是本世纪各国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广播电视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兼备双重身份:一方面,它是依托科学技术持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传播工具;另一方面,又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特性而成为新的文化形态,即广播文化、电视文化,或统称为电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广播电视具有许多独有的特性,例如,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传播内容的广大的包容性,传播方式的生动性,传播功能的多样性,对科技的依赖性,等等。这些特性决定了广播电视社会影响面大,受众易于接受。
在我国,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自80年代中期以来,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96年底,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了84.2%,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了86.2%。换句话说,在我国,广播电视已经成为对社会影响日益广泛的现代化传媒。
在学习十五大文件的过程中,广播电影电视部的领导基于对我国广播电视基本属性以及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的认识,提出了广播电视事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应该承担的基本任务。孙家正部长对此作了如下概括:“广播影视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同国家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即从三个方面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四有’公民,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为满足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信息、娱乐等诸方面需求,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广播影视系统的全体工作人员正在按照这个总体部署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附图片)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创作更多优秀美术作品
中国美协副主席王琦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江泽民同志去年在六次文代会和五次作代会上所作的报告,我认为是从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邓小平同志1979年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之后的第三个重要的文件,它结合近几年来文艺界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又有一些新的提法,这对于帮助我们如何正确理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在报告中所提到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决定着我国文艺的性质和方向,为我国文艺的发展和繁荣开辟了无比广阔的前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报告还提出“植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反映中国人民创造自己新生活的进程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立身之本。只有首先赢得中国人民的喜爱,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和屹立于世界之林……”这些光辉的论述,已经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中的若干理论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装,也为社会主义的美术创作指出了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方向。
(附图片)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提高艺术消费者的审美能力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
美育与德、智、体诸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里,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但是,人们对美育的重要性未必已经取得了共识。精神建设的艰难,也表现在实际存在的丑育,自觉不自觉地对美育造成严重的干扰。以丑为美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所指的丑育,不是说丑的传播者,一定存心要与美育相对抗。只是觉得,丑与美的对立与对抗的严重程度,是不可轻视的新现象。不只散布丑的意识,败坏人们的审美情趣的行为随处可见。
许多生活现象说明: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既有不能互相代替的一面,也有互相配合以及互相渗透的一面。丑育的具体表现不是孤立的,它和以非为是、以无德为有德、以无知为漂亮等态度结合着而起作用。
这些年来的美育实践,不少限于中小学校恢复了音乐和图画课。与体育相比较,它既相形见绌,而且,对美育的方式的理解也太简单。我以为美育的功能主要不是要培养少数艺术表现者,而是要培养懂得艺术和具有欣赏美的能力的广大群众。同志们早已熟悉,甚至早已引述过的马克思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也谈到审美关系。他认为艺术的生产与艺术的“消费”,有不可分割的依赖性。这样的关系论,对我们的精神建设仍有指导意义。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生产对象,也为对象生产主体。”这就是说,大众不都是从事艺术的生产者,但大众需要培养和创造辨别美丑的感受能力。
从北京和上海清除所谓城市的精神垃圾等现象看来,不只艺术设计者需要接受美育,各级领导者也需要接受美育。要是艺术设计者和领导者都拥有深厚的审美素养,那么,开始“策划”时,就可能发现某些雕塑或建筑设计,隐伏着丑化城市的反作用,不必等到成品实际出现之后才认为不得不拆毁它们。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文化传统要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林书煌
在文化建设中,要重视继承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后人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仅就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言,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人文”精神,其特征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二)“自然”精神,重视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三)“辩证思维”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运用“阴”、“阳”去看待事物的构成与变化,把握自然与人生的变易,是中国文化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由此展开了异常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理论思维活动,也浸透于自然科学和其他文化领域。(四)“会通”精神。中国历史文化优秀传统从来不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而是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来丰富自己。中国历史文化的这些优秀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乃至对世界文化的发展,都有重大现实意义。
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即是其中的优秀传统,要随着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使之具有现代科学意义,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人类进化的“传统”与“现代”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刻、复杂的联系。对于传统科学所缺乏的分门别类、具体深入的解析与实证,现代科学正可融合弥补,使之具有现代科学意义。因此,面对当今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我们不仅要发掘、弘扬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还需要进行整合、改造、吸收、创新。同时,也需要科学界多关注文化,需要文化界充分估量科学发展对文化建设的巨大影响。
王朝闻、宿白、林书煌等均为书面发言。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把中国考古事业推向深入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宿白
十五大报告提出发展教育和科学,重视科学、历史、文化的遗产,充分表明党中央对教育和历史文化工作的重视,反映了教育和历史文化工作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在促进双文明中所具有的特殊优势。这为教育和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文化曾对周边国家产生过重要影响,对世界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中国的历史连绵不断,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这些遗存包括从大约二百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到近代被埋葬或扔掉或保存的人工制品。作为历史学重要分支的考古学,它的主要目的,是将上述遗存实物放进历史背景中进行研究,补充从文字记载的史料中不可能了解到的史实,从而增加对历史的认识。因此,考古学家也应是历史学家。考古学的研究不应仅限于对古代遗存的描述和分类、推定其年代和判明其用途和制造方法;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探寻历史的奥妙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国考古学不仅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的重大学术课题的解决,也将有赖于中国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
考古学在中国已发展了近80年。解放以前,田野考古刚刚起步,就震惊了国际学术界。新中国成立后40多年来,田野考古工作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大面积揭露了一些典型遗址和墓地,弥补了中国考古学在地域上的空白和年代上的缺环,在中国文明起源、古代陵墓制度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根据十五大“要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订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观全局,突出重点”和“加强基础性研究”的方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考古教学和科研上能有较大的倾斜政策,把尽快培养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考古学者作为我们教育部门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考古学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要为把21世纪的中国考古事业推向深入而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