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坚持从严治党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大会确定的任务,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他强调:“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充分认识从严治党的重要性,提高从严治党的自觉性,增强从严治党的坚定性。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执政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挥中枢。历史赋予我们党以重任,人民对我们党寄予厚望。几十年的历史证明,党的状况如何,对于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党在领导人民为实现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奋斗的过程中,总是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抓住不放,因而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加强党建,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制定并执行了一整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同时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党的十四大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新进展,积累了宝贵的新经验。但是,正如江泽民同志尖锐指出的,我们在工作中也有缺点和不足,党风、政风的状况人民群众还不满意,贪污腐化、奢侈浪费等现象仍在蔓延滋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问题较为严重。这些问题如不认真对待和解决,势必削弱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妨碍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从严治党,不是哪个人凭空提出来的,而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也是广大党员的强烈要求。我们必须极大地提高从严治党的自觉性,再接再厉,更好地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为把党建设得更加纯洁、更加坚强而奋斗。
从严治党,就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我们党之所以坚强有力,首先就在于全党同志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思想上政治上高度统一。邓小平理论为我们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是从严治党必须遵循的伟大指针。我们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学习党章结合起来,把努力实践邓小平理论和自觉遵守党章结合起来,在全党深入持久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使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为造福人民而多做贡献。新党员需要加强学习,老党员也需要加强学习;一般党员需要加强学习,领导干部更需要加强学习。全党同志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用党章提出的标准要求自己,就能够为从严治党创造最坚实、最广泛、最可靠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从严治党,就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决改变党内存在的纪律松弛和软弱涣散现象。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必须加强党的纪律。他指出,共同的理想和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同心同德,一心一意,没有纪律不行”。对于那种在处理坏人坏事时过分容忍、优柔寡断、畏难手软、息事宁人,放松党的纪律,甚至保护了一些坏人的现象,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强调必须维护党规党法,“对于违反党纪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气,打击邪气”。反对腐败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尤其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腐败分子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手软。在党内生活中,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从严治党,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要严以律己,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践大力继承和发扬。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一切为了群众,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决不能以权谋私;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奢侈浪费,坚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要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在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党委的领导同志在严以律己、清正廉洁、模范遵守党规党法的同时,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切实负起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的建设的责任,要敢抓敢管,决不能当“好好先生”。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从严治党,拥有5800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更加朝气蓬勃,团结和带领亿万人民群众昂首阔步跨入21世纪!


第1版(要闻)
专栏:

  每天从零开始
本报评论员
“精神文明建设每天都要从零开始。”这是合肥的经验之谈,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每天从零开始,体现的是永不满足,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这里,没有在困难面前的唉声叹气,没有在成绩面前的裹足不前。有的只是自觉将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放在肩上,不徘徊,不松劲,勇往直前。因而,在以“把马路让出来,把垃圾装起来,把门前包起来”为突破口的工作取得胜利之后,他们及时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要向居民小区延伸,向集贸市场延伸,向小街小巷延伸,向单位内部延伸的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后,又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向思想道德领域拓展,使精神文明建设步步深入。
每天从零开始,体现的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每天从零开始,决不是说每天都在原地踏步,而是将每天都看作一个新的起点,每天都以同样饱满的热情,同样认真的态度,同样顽强的毅力去干好每一件群众需要干的事。每天想的不是我们已经为群众做了什么,而是我们今天必须为群众做什么,明天应该为群众做什么,群众还希望我们做什么。市民的1076件投诉,被市委、市政府看作1076个希望,做到了件件有着落。在公布群众对过去承诺的评价同时,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了新的承诺,工作又从零开始。
每天从零开始,体现的是头脑清醒,胸襟开阔,目光远大的精神境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个直线运动,精神文明建设也会出现曲折、反复。只有认识规律的人,才不怕曲折、反复,才能不屈不挠,每天从零开始,不断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问道:合肥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是已经形成了不可逆转之势?合肥市的同志回答说:只能说有个好势头。我们相信,坚持每天从零开始,保持这种清醒,这种热情,这种干劲,好势头一定会转化为不可逆转之势。


第1版(要闻)
专栏:

  民心是杆秤
——合肥创建文明城市系列报道(下)
新华社记者陈先发汪金福本报记者王启明刘杰
1995年年底,合肥召开全市千人动员大会,明确提出创建文明城市的目标。可会刚落幕,有的老干部就给省、市委领导打电话:“不要再搞形式主义那一套啦!否则党委会降低威信,老百姓会骂娘。”一些群众也议论纷纷:“眼皮底下的事情都没办好,还要硬往脸上‘贴金’!”
然而,不到两年的工夫,“创建”在合肥已经深得人心。为什么?因为合肥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正是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
群众最渴望解决的,就是工作的突破口
前些年,人们形容合肥是“城在垃圾中,垃圾在城中”,脏、乱、差几乎成为市民的一块心病。为了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合肥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正是从市民多年渴望解决的环境脏、秩序差等问题入手,提出“把垃圾装起来、把马路让出来、把门前包起来”的阶段性创建目标。
目标切实,再辅之以可行的措施,创建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在推行垃圾袋装化时,市里将所有居民楼1万多条垃圾通道全部封堵,却不忘为居民提供低价的垃圾袋,同时在居民楼前设置盖式流动垃圾车,使垃圾从源头得到控制;为了防止人们乱扔垃圾,市里在各路段统一放置垃圾箱,使人们“一眼能见”、垃圾“有处可扔”,这些设计新颖、使用方便的垃圾箱由此成为合肥街头一景;为了整顿交通沿线商贸秩序,市里专门组织了一支40人的执法队伍,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实行“定点、定时、定人,包卫生、包秩序、包设施”的规范管理,目前全市1500多个占路商点已做到“坐商归店、行商归市、摊点入群”,道路通畅了;为了在全市推广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为内容的“门前三包”,市、区、街三级都建立了督查网络,在主要路段设立“百米一岗”,目前市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签约率均达100%。
“三个起来”受到市民的拥护,很快演变成职能部门为民办实事的“大合唱行动”。回龙桥教师宿舍住着30多位老教师,因房屋年久失修、自来水管道锈蚀阻塞,这些老教师白天用水不易,只好夜间三四点钟起床接水,苦不堪言,教育部门一直没有财力解决问题。创建中,当市自来水公司发布承诺服务后,老教师们试探性地写了一封信,第二天,工人上门。为了不影响老人们白天用水,工人们夜间“静态”施工,两夜解决问题。
群众的愿望就是创建工作的“指南针”,为了彻底摸清群众的想法,安徽省、合肥市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了为期11天的“市民投诉接待活动”,全市同时设立7个固定接待站和23部举报监督电话,号召市民揭露脏乱差死角、提批评建议。场面之热烈,大大出乎工作人员意料,有残疾人拄着拐杖来的,有住院病人“捎意见”来的,有举家前来的……短短11天共受理投诉1076件。
1076个投诉就是1076个希望!市里很快将投诉分类整理,约90%的问题都在一个月内得到了妥善解决。几个老红军战士投书报社说:从怕批评到敞开门接受投诉,这充分说明了市里为民办实事的决心、勇气!
群众的创造性,是创建的源头活水
群众从反感、观望到被党委、政府办实事的决心和勇气打动,进而对创建文明城市全身心地投入,这个过程也是群众智慧不断焕发、不断将工作推向深入的过程。
当全市60多条主次干道面貌焕然一新时,群众发出了创建工作向他们生活的小区、小街巷和单位内部延伸的强烈要求,根据群众的大量建议,合肥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明确提出了创建工作的“四个延伸”:即向背街小巷延伸、向居民小区延伸、向农贸市场延伸、向单位内部延伸。“四个延伸”使合肥市一些长年得不到重视的偏僻之地脏乱差状况暴露在公众面前。
如果说“三个起来”擦净了城市“脸面”,那么“四个延伸”净化的是城市的“里子”。短短的几个月里,安徽农业大学后墙外一座有20多年“高寿”的垃圾山搬走了,300多条偏街小巷、100多个居住小区的角角落落变得整洁了,以前因找不到“婆婆”的长达5公里、牵涉数百家单位的南淝河沿河垃圾被武警战士和群众自愿清运了……
群众在热情高涨的创建活动中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省、市的决策者们也适应群众要求不断将工作引向深入。在“四个延伸”之后,市里又适时提出了“三个覆盖”的目标:垃圾袋装化覆盖全市、绿化覆盖全市、“四个延伸”覆盖全市。为了解决最头疼的城乡结合部及近郊农舍脏乱问题,群众创造性地推行了农舍小草堆、小粪堆、小厕所、小猪圈“四小定位法”,效果显著;为了解决室内清洁楼道无人管的顽症,群众创造性地掀起了一场波及全市的“楼道革命”。
环境在不断改善,人的素质能否适应这种变化?许多群众又将审视的眼光投向自身。从1996年初,就不断有群众投书合肥晚报、合肥电视台等媒体,从公交车上青年不给孕妇让座、公园展出的小红伞被人偷偷拿走等小事引发,呼吁提高市民素质,先后有数万人参与了“塑造文明市民形象大讨论”。适应市民要求,合肥市以大办市民学校作为提高市民素质的载体,12万市民在272期文明学校中得到系统的相关知识教育,在一些文明学校中,厅局长、市长与普通职工同堂听课,被传为佳话。
当“讲文明、树新风”的春潮在神州大地上荡漾时,合肥市不失时机地提出把创建活动向思想道德领域拓展、向精神文化领域拓展的“两个拓展”目标。在车流不息的长江中路担任保洁员的是原合肥染织厂25名下岗职工,徐维冬说出了25个人的心声:刚开始,我们这些厂里的原“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很不适应,见人把帽沿压得低低的,现在创建红火了,市民文明素质提高了,大家对我们特别敬重,我们做“城市美容师”心情特别愉快!
群众的创造性使合肥的创建活动显得空前活跃:桑榆清洁队、红领巾监督岗、青年志愿者投身创建中;退休干部胡若愚全家自撰的《文明市民三字经》被广为传颂;“道德建设、民心所向,文明新风、神州荡漾”,“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扶危济困、古道热肠”……这些摘自《中华三德歌》上的句子被制成精美的灯箱,闪烁在合肥街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市委书记钟咏三说:从“四个延伸”、“三个覆盖”到大办市民文明学校,到“两个拓展”,是群众的创造性不断启发着市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合肥的创建也从广度向深度掘进,出现了质的飞跃!
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工作的最高评判
今年4月6日上午,合肥市花园街口、三孝口等热闹地段被挤得水泄不通,许多市民好不容易“挤得”一张问卷后,便认真填写起来。原来这是合肥市组织的“创建文明城市万人问卷调查活动”。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激动地说,很多年没看到如此场面火热、如此受群众欢迎的问卷活动啦!
在发出的1万张问卷中,有效回收97.5%,在所列7项工作中,群众平均满意率为87%;尤其是市容市貌的变化、长江路灯饰工程建设两项,群众满意率达95%。省市领导得知答卷结果后感动了:几年的创建工作虽然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但群众满意了,我们就有了消除疲劳的“灵丹妙药”,群众的满意是对工作的最高奖赏!
60岁的琥珀山庄小区保洁员胡美兰满意地告诉记者,原来她管的路段每天要扫两三筐垃圾,创建推行垃圾袋装化后,居民卫生行为大有好转,每天睁大眼睛也找不到一点脏物,她逗趣地说:“我闲得发慌了!”小区住户陈静告诉记者,只有大家满意了,才会自觉地维护。以前看见别人扔垃圾,会很漠然,觉得事不关己;而现在是“看不过、忍不住、放不下”,非阻止不可!
“工作咋样,群众说了算”——这已经在合肥领导干部中形成共识。去年6月4日,合肥市郑重地邀请100名市民作为群众代表,对市政府处理1076件市民投诉的办理结果进行评议、验收。市领导明确表示,群众不满意的,要打回有关部门重新办理;再审不过“群众关”的,部门领导“乌纱帽”就要受到考验。许多创建工作中的薄弱点在群众无数雪亮的眼睛下暴露了出来,市领导坦言:像二里河改造、“三角岛”搬迁等耗资数亿元的大工程,如果不是群众监督、群众评议的巨大压力,绝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完成,而这些工程不搞,合肥市面貌也绝没有今天的新局面!
许多职能部门领导表示:刚开始,千怕万怕怕群众评议;现在越来越觉得,群众评议是一股不可替代的强大动力,群众来指出弱点,对工作是一种最好的推动,如今千盼万盼盼更多的群众来上门评议,只有经得起群众评议的工作,才是最过硬的工作!
城市环境的大大改善、创建活动所焕发的群众的创造性和活力,不仅提升了合肥市整体文明程度,也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近5年,合肥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9.1%,均明显高于安徽省和全国的平均增速。创建力度最大的去年,也是合肥经济指标增幅最大的一年,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增幅分别高达40%和25%。当初,一些人对“抓创建会影响经济建设”的担心烟消云散,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城市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
(新华社合肥11月12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台盟成立五十周年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徐京跃、万红强)在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成立5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此题词。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题词是:“发扬爱国爱乡传统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题词是:“广泛团结台胞为统一祖国而奋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的题词是:“促进两岸交流为实现祖国统一继续奋斗”;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题词是:“团结中华儿女推进统一大业”。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是1947年11月12日于香港成立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拜会日本天皇
天皇和皇后设午宴招待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
本报东京11月12日电记者吴迎春、张国成报道:11月12日,正在日本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夫人朱琳拜会了日本天皇和皇后,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李鹏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天皇的诚挚问候,天皇对此表示感谢并请李鹏回国后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天皇说,今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25周年,他对李总理访日表示欢迎,并相信这次访问一定会增进日中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李鹏说,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发展中日关系无论对两国人民的利益还是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992年,天皇和皇后陛下对中国的访问对中日关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李鹏介绍说,他与桥本首相就如何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问题充分地交换了意见,并说,江泽民主席已原则接受明年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的邀请。
日本天皇愉快地回忆起1992年访华的情景,对中国领导人的热情款待和中国人民的热情欢迎表示非常感谢。天皇说,他期待着江主席明年访日并再次与江主席见面。天皇还对中方邀请皇太子夫妇明年访华表示感谢。李鹏介绍了今年香港顺利回归和中共十五大成功召开这两件大事,还介绍了长江三峡工程的进展情况。中国驻日大使徐敦信参加了拜会。拜会后,天皇和皇后设午宴款待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
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宋健、国务院副秘书长何椿霖、电子工业部部长胡启立、国务院研究室主任王梦奎、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中国驻日大使徐敦信夫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俞晓松、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总理办公室主任姜云宝、国务院外办副主任吕聪敏、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焦焕成、特别助理万经常等出席了午宴。
(附图片)
11月12日,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后在皇宫会见李鹏总理和夫人朱琳。新华社记者刘建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
今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将于11月13日至16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米洛舍维奇1941年8月20日生于塞尔维亚的波扎雷瓦茨市,塞尔维亚族人,1964年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后,他主要从事经济工作,曾任贝尔格莱德市长经济顾问、天然气技术公司总经理、南斯拉夫最大银行贝尔格莱德银行行长。1983年,米洛舍维奇步入政坛,当选为南共联盟主席团中央委员。此后,他历任南共联盟贝尔格莱德市委主席、塞尔维亚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塞尔维亚共和国主席团主席。
1990年12月,南联邦塞尔维亚共和国举行首次多党选举,米洛舍维奇当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在1992年12月举行的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大选中,他蝉联共和国总统。1997年7月23日,米洛舍维奇在南联盟总统选举中获胜,出任南联盟总统。
米洛舍维奇曾于1980年以贝尔格莱德银行行长身份访华。
米洛舍维奇的夫人马尔科维奇是贝尔格莱德大学著名教授。他们有一女、一子。(新华社发)
(附图片)
米洛舍维奇总统


第1版(要闻)
专栏:

  落实发行任务确保稳中有升
本报华南地区发行会在海口举行
本报讯记者鲍洪俊、吴刚报道:11月11日,人民日报社在海口市召开了华南三省区(1998)年度《人民日报》发行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有关确保明年《人民日报》发行量稳中有升的指示精神。
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省、市宣传部门和邮电部门主管发行工作的同志等100多人参加了会议。海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主任杜青林,省委副书记、海口市委书记蔡长松出席了会议,海南省委常委、省长特别助理董范园代表海南省委在大会上讲了话。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李仁臣代表本报编委会讲话说:搞好《人民日报》的发行工作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人民日报》的发行工作需要全党来抓,大家来做。
与会代表说,依靠党的组织发行《人民日报》,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工作,尤其是各级宣传、组织、邮电部门,更要把这项工作切实抓好。
如何确保明年《人民日报》发行任务的完成,确保稳中有升?与会代表认为:首先要推行党中央机关报的订阅制度,把《人民日报》的征订落实到每一个党支部,真正做到落实组织措施、确保订阅经费;其次是各级党委中要有一名领导同志负责此项工作检查,督促基层单位对《人民日报》发行指标的经费进一步落实;再次是邮电部门在报刊收订中要突出重点,对基层订阅情况及时通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配合宣传、组织部门确保《人民日报》的订阅工作顺利完成。
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省委宣传部领导邹启宇、王其鹏、郑行顺等同志代表三省(区)发言,表示一定要尽全力搞好《人民日报》的发行工作。
人民日报社驻华南三省区记者站站长也参加了会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