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谁持彩练当空舞
——看电视剧《龙珠》
刘扬体
以《少年毛泽东》、《九十九只小白鸽》等剧多次获得“飞天奖”的青年女导演陈力最近完成的新作《龙珠》,又一次以题材与艺术表现的新开拓,引起广大观众注目。这部电视剧第一次在荧屏上演绎了中泰友谊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为两国人民的珍贵友谊谱写了艺术的华章。
也许,正是由于此剧系根据泰国女作家常瑗(西林·帕他努泰)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并由中泰演员合作完成,所以它给观众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其所描绘的历史非常真实,对三十多年前,为探索架设中泰友谊的宏伟桥梁,而在历史所卷起的莫测风云中,手持彩练当空舞的友谊使者的形象刻画,十分生动感人。五十年代初,时为泰国总理政治顾问的桑·帕他努泰先生,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非凡魄力,先后派出了三批探索者。可惜,那时形格势禁,有的在来华途中即被敌人戕害;后来他更将自己心爱的女儿西林和儿子旺怀派往中国。他们来华后,得到中国领导人无微不至的呵护,在他们花季般的年华和多梦的岁月里,成了“周(恩来)伯伯”和“廖(承志)爸爸”所宠爱的“中泰友谊的小使者”;但桑本人却在国内政变中,因力主对华友好而遭到长期监禁。后来,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泰国政界中有识之士越来越多,桑先生终于获释出狱,但中国却在此时发生了头足倒立的“文革”大动乱,直到后来,笼罩在两国上空的政治阴霾方始散去。今天的年轻人,很可能对中泰两国建交过程及中泰友谊的曲折发展,不甚了了,但我相信,他们如果看了这部剧,一定会和我一样对于为架设中泰友谊大桥,而作出奉献与牺牲的先行者,充满由衷的敬意。
该剧表现手法朴素自然,全部情节都集中在西林兄妹及其父亲桑·帕他努泰命运的曲折变化上,而以西林的视角和童年经历作为叙事的出发点。剧的前半部分充满家庭的温馨,洋溢着童趣和童真,格调明朗乐观;后面部分随着西林与旺怀在中国的成长,他们与杨娜、西园寺一晃和戴维的恋爱纠葛,及在“史无前例”的动乱中,兄妹二人作为北大学生经历的种种遭遇,那种隐伏在命运之中的历史的沉重感,那种由特殊的心路历程显示出来的不同寻常的欢欣、苦涩与忧戚,便自然而然浮现出来。险峻而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天真少女的纯洁愿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本剧沉郁而明朗的叙事风格。
全剧的中心人物是常瑗。她和常怀的经历虽然十分独特,但剧中所描述的生活体验却异常真切。比较起来,西林(常瑗)感情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表现也更为真挚动人。小西林生长在曼谷望族之家,自幼受到父亲对华友好的影响。如果说,是命运将不堪其负的重载,突然压在了她和旺怀肩上的话,拨动这命运之轴的内驱力,则是燃烧在她心中的对泰、中两国亲人无尽无休的热爱。人不能随心所欲,不能以想象去改变命运和环境,但却能以无限的生机和潜能创造性地去适应环境,抒写自我的历史。从西林身上我们看到,适应不单是一个沉重的字眼,不仅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而且是一座无情的熔炉,能让人承受这种沉重、这份磨练的,对西林兄妹而言,依然是有关生命价值与人格操守的信念,及由中泰文化乳汁哺育出来的智慧和教养。不失童心的友谊和智慧,是照亮人生之旅的灯火。“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在本剧的审美表现中,能将这一点传达得十分真切自然,使得全剧充满盎然天趣的,是童年时代的西林。这自然应归功于小西林的扮演者。
陈力素以儿童剧见长。她对青少年儿童心理的动态张力,常有特别细腻与传神的表现,而对历史和历史氛围的把握,看来却非其所长。此剧从西林七岁生日写起,至“文革”后期她随戴维去英国结束,从一侧面将西林兄妹的成长与中泰建交历史作了全景式的反映,这样的艺术框架本来没有什么不好,但从整体看,却因细节表现不足,个别段落不紧凑,重头戏不突出,而留下了不应有的遗憾。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来自剧组的报道

  远方有一群白骆驼
本报记者向兵
急促的马蹄声敲打着沉寂的夜色,孤独的勒勒车飞驰在漆黑的草原上。饿狼的绿眼睛闪烁在车后穷追不舍,凄厉的嗥叫越来越近,狼爪子终于搭在了车帮上。车上,头次遇上这种场面的蒙古族姑娘苏日娜万分惊恐中却无暇害怕,她挺身护住刚领来的六个汉族孩子,举起政府发给孩子们的补助粮砸向恶狼,拳打脚踢只身斗狼群,最后点燃身上的蒙古袍面对扑上来的狼群奋力挥舞着、挥舞着……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被摄入了影片《白骆驼》的镜头。由此,这部以蒙古族人民视为高贵、圣洁之物的白骆驼名之的影片,开始缓缓而充满激情地讲述起一段三十年前发生在大草原上,过去、今天以至未来任何时候说起来会让并非蒙古族和汉族的人们都怦然心动的历史——1960年,新中国最困难之时在周恩来总理和乌兰夫同志的关怀下,三千多名上海孤儿被送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并不富庶的草原人民敞开胸怀接纳了他们,将他们哺育长大,培养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才。
路遇群狼恶斗,丢了孩子们的口粮和供给证,不得不单身领养孩子们,始为无奈,继而心甘情愿且愈显坚强,以至不惜牺牲爱情,为孩子们长大成人撑起一棵大树,托起一片蓝天。无疑,苏日娜的故事就是那折射出阳光之灿烂的一滴水珠;无疑,这晶莹水珠中放射着伟大母爱的光辉。然而影片的焦点并未“定格”于此。在影片创作者的眼里,这已不止是一个女人和六个孩子以及与两个男人的故事,也不止是一个关于两个民族亲情的故事。已被塞外的风沙和烈日灼烤、吹打得脸色黝黑、嘴唇干裂的导演石学海,这样阐述影片的追求:“我们力图通过发生在困难时期的这个故事,将伟大的母爱与民族情怀与崇高的人格力量浑然一体。让人们在看到片中女主人公和两个男人人格的重构、形成,从而体现出一种崇高的人类精神的过程中,为之陶醉,为之感佩。”
这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拍出过《长征岁月》等多部电视剧的导演认为,要表现好这一主旨,影片应在画面上将草原的壮阔、美丽与大漠的广袤、荒凉推向极致。为此,他带领创作人员踏遍东蒙、西蒙,最后在赤峰市翁牛特旗找到了一处鲜为人知的绝妙所在。这里有绿茵茵的草场,草场上帐篷点点牛羊游弋;这里有连绵起伏的沙丘,沙丘中一汪汪湛蓝的湖水泛着碧波;沙柳、榆树簇拥着山丘上的敖包,丛丛芨芨草间传来悠扬的驼铃声……这一粗放与柔美并存的好去处,正是生长苏日娜的故事的好环境。
然而,塞外毕竟是塞外。当剧组六七十号人呼啦啦开到这个远离城镇的地方时,饮食起居都成了问题。剧组帐篷旁一眼三十米深的水井打上来的水又苦又涩,白米煮出来的全是黄米饭,不到一星期剧组最硬的汉子也开始拉肚子了。多亏剧组成员大多来自惯于吃苦的广西电影厂,摄影师刘宝贵、录音师林临这些刚从“长征”路上下来,经历过《长征》剧组那份罕有的艰苦卓绝的人们,早已习惯了长期吃不上蔬菜看不见水果的日子。可是塞外却有特别的难处,时令还属秋,中午的烈日烤得人冒火,早晚却又得裹上在广西多少年也用不上一回的御寒服。更有大风起时,天摇地动,飞沙走石数日不停。他们只好开来卡车为摄影机稍微挡挡风,抓紧拍下一两个镜头。记者来到剧组的时候,已是10月下旬。那天,夜已深了,尽管敖包旁燃起了拍戏用的篝火,但火堆旁的人们仍在瑟瑟发抖。导演一声“再来一遍”,饰演苏日娜的汤那和男主角张山、赵福余立即抖落身上的棉衣,来自北京的六个小朋友也马上离开母亲的怀抱,冒着刺骨的夜风,迎着耀眼的摄影灯,打起精神,在夜幕笼罩的茫茫草原上满怀激情地一次次地继续演绎起那并不遥远的白骆驼的故事来。
那天夜里,有人看见了天上一轮昏黄的月亮,轻声叹道“明天又要起风了!”果然,第二日狂风大作。当剧组顶着风沙拍下了影片的最后一组镜头,撤离的汽车驶进一百多公里外的赤峰市时,就在等着上火车的那一会儿工夫,不少人立马钻进了街边的澡堂子。这些在家天天要“冲凉”的“老广”们,整日裹在风沙里已一个多月没洗澡了!
随后,他们带着笨重的器材和前些日子专程来看望他们的厂领导一样,坐着硬板火车晃荡着回到了数千里外的南国。(附图片)
题图为拍摄现场。下图为导演石学海(中)在现场说戏。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兵家纪事》在大连开拍
“军人离开军营仍大有用武之地,脱下军装军人品格依然放射光彩。”此乃二十集电视剧《兵家纪事》所要表述的主旨。来自八一厂的军旅作家郝在今,调动数十载生活积累创作的这部电视剧,通过解放战争中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异姓三姐弟,参军来到一个部队,又相继复员的经历,讲述了一群部队官兵在军队和到地方后的不同命运。它要告诉人们的是,和平年代的军人没有在战争中升华自己的机会,他们把大好青春献给了没有硝烟的绿色军营。而当他们脱下军装后,军旅生活锻造出的坚毅性格和品质,使他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大潮中,实现了自己的英雄主义。由二炮电视艺术中心与北京中锐文化传播公司联手摄制的这部电视剧,由宫晓东执导,日前在大连开机拍摄。(西文)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背包放映队”活跃在罗集
近几个月来,湖北省钟祥市罗集镇两支“背包放映队”在该镇二十五个村和一个农场共一百五十九个村小组巡回放映电影,利用银幕将政策宣传搞得红红火火。
组织“背包放映队”巡回宣传,是该镇继今年6月份“送戏下乡”后,充实农村文化生活的又一举措。镇宣传办制作了大量有关计划生育、“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活动,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图片,典型人物事迹,在村组巡回放映。同时,各村组的财务、星级评选、政务情况通过幻灯片在银幕上公开,让更多的村民参政、理财。同时镇文化站组织大量的科教片、爱国主义影片和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在各村组放映,全镇观众达五万人次。(文边)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农民哲人上荧屏
一个在农村插队三十多年,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知青”,从未进过大学校门,却出版了二十万字的哲学著作,登上全国三十多所大学的讲坛讲授哲学课,并被南开大学等七所高等学府聘为客座教授。依据其人其事拍成的三集电视片《农民哲人吴树旺》,今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日前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农村各地》又重播了该片。由北京大地红绿蓝影视文化中心拍摄的这部电视片,以纪实性的艺术手法生动地介绍了吴树旺如何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发愤学习,在掌握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大智慧后,抓住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机遇,将哲学的思辨创造性地运用到经营管理上的成功经验。不少观众来信称赞该片,为如何利用好唯物辩证法这一先进的思想武器,推动企业改革的时代大潮提供了一份生动的教材。(向文)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北京牛街》述说一条街的历史
由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民族影视部和北京广阔天地广告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的三集电视专题片《北京牛街》,系统地回溯牛街的历史、牛街回民的源流、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特色,歌颂建国后几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牛街各族人民和睦的生活。
该片以抒情和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在文化品位、民俗风情、历史深度上做出新的探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