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边远人家

这是一个奉献的瑶族家庭,44年来,培育出共和国第一代瞭望员、全国林业劳动模范,涌现出“父子台”、“夫妻台”,两代人在——
  白云飞处写人生
张新国刘波唐晓君
这里山多林密,层峦叠嶂。绵延的山林养育着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43万瑶、壮、汉族同胞。在海拔1000多米的尖子岭上有一座瞭望台,守护着这座“绿色宝库”、“杉木之都”,这也是瞭望员余锦柱一家两代用青春、毅力和汗水写下的人生,如白云般纯朴,如山林般常青。他们一家被这里的人们誉为“林海卫士之家”。
共和国第一代瞭望员
余锦柱的父亲名叫余德明。余德明于1953年参加工作担任高山瞭望员,1980年因病退休。他曾出席过30多次各级先代会、群英会,荣获各种纪念奖章18枚、奖状57张,创造了23年火警报告无差错的纪录,并于1957年被评为全国林业劳动模范。
那时的尖子岭,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木板、木皮一搭,老式望远镜一架,便成了一个守护茫茫林海的瞭望台。
俗话说“一点星星火,燃尽万座山”。山火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1953年建台时,只有他孤孤单单一个人,没有电话之类的通信联络工具,陪伴他的是悠悠飘过的白云和虫鸣兽吼。吃水,要走一个小时,到山泉边用大大的竹筒背。20多年来,余德明一直默默守候在这小小的瞭望台上,细心观察着林区繁多的烟火。他总结出“观两面,察浓淡,分季节,测远近,区缓急,别粗细,观动静,看晴雨”的识别烟火情况的24字口诀。当时,没有地图,他为了确保报警位置无误,迈开双腿,踏遍了林区。仅1965年,他就翻越了50多座大小山头,跋山涉水750多公里。在他守护山林的25年中,报出火警521次,发现10万余次山火苗头,做到了报警无差错,被瑶胞们亲切地称为“森林的眼睛”、“瑶山活地图”。
接过父亲的望远镜
1978年10月,刚从县一中高中毕业的年仅18岁的余锦柱,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同时也暗暗下定决心接过父亲的精神。
那时,余德明因25年的高山作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及多种疾病,已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主管部门本已打算培养一个年轻人,但因无法忍受孤独和清寂,不久就离开了瞭望台,远走高飞了。一天晚上,当时的县林业局局长陈有光特地上山来,找到他的父亲。
“老余,你已超过退休年龄了,该考虑接班人了!”
“是啊!该考虑了。”
“可这个人不好找,我看你家老二蛮适合的。”
“我也不敢打包票,现在年轻人,很难说呀!”
于是,陈有光又找到余锦柱。“小余,你毕业了,准备接父亲的班吧!”
“我不晓得,接不接得下?”
“不要紧,先跟父亲学两年。”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从此,余锦柱跟着父亲,走上了高高的瞭望台。
护林防火,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容易。映入望远镜的,是高低重叠的山和密密麻麻的树,一般人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更何况要准确预报火情、火警的方位、地点,区分生产性用火与火灾了。余锦柱一辈子也忘不了,当年11月,父亲下山开会了,他发现该县湘江乡方向出现火情,一时摸不着头脑,理不出头绪,不知该怎样观察,如何分辨是烧山还是失火,一直迟疑不决。
父亲上山后,没有责怪他。而是把自己20多年积累的经验一一讲解给他听:烧土的烟,集中些,呈白色;沤火土灰的烟,成团成堆;烧炭的烟,成一根直线,不大;烧田埂的烟,很矮;失火的烟,散、大……失火的,如果是草山,烟不很浓,是灰白色;失火的,如果是有林山,烟是灰黑色,浓而大。真是“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啊!
当时瞭望台上一直没有地图,全靠眼睛看,而且报火情要报到每个村。为了让余锦柱熟悉地名,分清方位,父亲到了不用火的季节,就带他下乡了。挎一壶水、带足干粮,凭着两条腿翻山越岭,到一个小山头,告诉一个山头的地名,走到哪里晚了,就住在哪里。一大早,又继续跋山涉水,并到了全县其他六个瞭望台学习取经。
从此,瞭望台便成了余锦柱一个人的世界。
瞭望台于1972年才拆去木板屋,砌成了如今的水泥结构的平房,1990年才安了避雷针。尖子岭是千里瑶山中离天很近的地方,而且山中的天气变化无常。余锦柱曾被雷击倒过3次。记得1979年秋季的一个晚上,开始天气很好,可是到了下半夜一点多钟,突然电闪雷鸣,下起暴雨来。余锦柱按往常的习惯,首先想到通信工具——电话机,于是,翻身扯断电话线,迅速将电话机塞进暖暖的被窝里,说时迟,那时快,一个闪电击进瞭望台,他一下子就被击晕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他才苏醒过来,发现墙壁上的石灰炸出了一个洞眼,室内电话线全部烧断,桌上、凳子上、床上、被子上全是一层石灰。而电话机,丝毫未损。
险恶的自然环境没有吓倒余锦柱。20年来,他凭着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和预料的困难,及时报告火情20多万次,其中避免了17次大火灾的蔓延,准确率为100%。
绿海山顶“夫妻台”
对于常年坚守在高山,终日饱尝孤独和寂寞煎熬的余锦柱,更迫切需要感情的滋润、心灵的诉说。
在走访小圩瞭望台的刘兴坤时,当余锦柱把“男大当婚”的想法向刘兴坤谈过后,刘兴坤劝他,“要找就找远点的,近了家里有什么事都喊你,耽误时间,影响工作。”他憨厚地答道,“哪里也差不多,理解的能支持,不理解的,也难搞。”他清楚地知道父亲婚姻的悲哀,连第二个母亲都离了婚。“千里姻缘一线牵”,1979年10月份,在刘兴坤岳父的生日酒席上,余锦柱与赵玉英相识了。后来,虽然仅是一年一两次的来往,他俩仍执著地相爱了。
“我的工作定了,一辈子要献给瞭望台了,负担很重的。”
“不要紧,我苦点,以后总有办法的。”
1981年9月,赵玉英走了25公里的山路,嫁到了余锦柱家里。新婚伊始,就赶上了每年长达8个月的防火戒严期。丈夫守候在山顶的瞭望台上,时刻注视着脚下茫茫的山林,隔几天用酒壶背70多斤水上去,吃水,用水“一条龙”;菜,吃腌的、干的、简单的。妻子忙在家中,照看老人、孩子,收粮、种菜,侍候年迈失明的父亲,学打针、喂汤、喂药……
1990年冬,主管部门决定给瞭望台增加一个人,赵玉英便被推上了瞭望台,当了一名瞭望员,与丈夫一道走进了“之”字形山路的瞭望台,开始共同守候着70多个山头、数万亩山林。
今年7月1日,余锦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多次被评为“护林防火先进个人”而受到嘉奖。
有人曾问过他,“到外面打工每个人一个月就有千多块钱,而你们夫妻俩才千多块钱,划得来吗?后悔吗?”他坦白地说:“我从没想过,也不后悔。如果仅仅图一个钱字,那我早就不干了。”淳厚质朴而真实的回答,贯注了他们一家人的思想。
山里的风总是那样吹,漫山的林总是那么绿。44年的瞭望员生活,已在余锦柱一家的心灵深处结成无法解脱的情结。他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高高的瞭望台、伸长的望远镜,爱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悠悠而过的白云。他们感到,他们就属于这巍巍大山,是大山忠实的儿子和“守护神”,茫茫大森林里有他们的幸福。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红色的年华
本报记者袁亚平
“有一首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那就是我的家乡。”一见面,内蒙古中蒙医医院蒙医五疗科主任乌兰,就以这样的话开了头。乌兰,在蒙古语中是“红色”的意思。她果然将一片热情和温暖带给人间。……
头发乌黑,脸颊红润的乌兰,作为第八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唯一的女性,格外引人注目。
“我要把白衣天使的爱,奉献给需要我的人们。”乌兰真诚的叙述,展示了她红色的年华。
1988年,从内蒙古医学院蒙医系毕业的乌兰,在心中有了全新的想法:组建蒙医五疗科!
蒙医五疗法是马背民族的一项独特专利,大致可分为针刺、蒙古灸、放血、敷疗、药浴等疗法。虽说医学院校设有蒙医五疗课程,但直到80年代末,偌大的内蒙古自治区竟没有一个系统而规范的蒙医外治法科室。乌兰以一个年轻人的勇气,挑起了弘扬千年医术的重任。
为了提高医术,乌兰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熬过了很多的不眠之夜。她边看书,边在自己身上反复试针。胳膊和腿酸、麻、肿,皮肤上青一块、紫一块,她还不罢手。凡是自己能够扎到的穴位,她都试过。在自己身上扎不到的穴位,她的父亲和她的丈夫便成了练针的对象。两个月后,她的针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乌兰治好了一些患者,名声传开。患者多了,很多时候,到了中午还治不完。她就干脆不回家,吃一碗方便面或盒饭,就接着为患者治疗。常常忙到晚上8时多,她还没下班。
1990年,正值冰天雪地的寒冬。乌兰临近产期,下肢浮肿,腰部酸痛。可她还坚持上班,一早就从狭小的胡同里骑车出来,摸黑才骑回家,天天往返十几公里。春节上午7时,乌兰开始剧烈腹疼,但她还惦记着中午的病房值班。她叫丈夫冒着大雪去找顶替值班的医生,等丈夫返回医院产科时,她的孩子已呱呱坠地。
“就是那时落下的病根。我现在腰肌劳损,不能久站,不能久坐。”乌兰说着,又揉揉自己的腰。
乌兰治疗各类腰痛病的有效率达97%,500多位各类腰痛患者经她治疗得以康复,而她却没有时间为自己治病。她在医院里弯腰为患者针灸,起身时不得不用一只手撑着床。她在家里扫地,仅弯腰干一会儿,就腰痛得难以直起来。
“我有时累得就只想躺着好好睡一天。可是,我停不下来,有那么多的患者等着我。”乌兰朴实的话语饱含真情。几年来,她几乎天天加班加点,却从未申请过一次加班费。10年来,她从未休过一次公休假。
在她这位科主任带领下,蒙医五疗科从开始借的一张诊断床、两名医务人员,发展到现在的58张床、24名医务人员;从开始单一的针刺、药浴,发展到现在可应用20多种蒙医外治疗法,每年为数千名患者治疗各种腰病,成为目前内蒙古最大的蒙医外治法科室。
乌兰拉开一只黑皮包,取出几份材料。记者看到,世界卫生组织曾派两批蒙古国医务人员到呼和浩特,在乌兰所在医院和科室研修。乌兰撰写的一篇论文,在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获奖。
“和我周围的无名英雄比,我没有理由去骄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肩负起历史赋予我的使命。”34岁的乌兰,此刻显得十分美丽。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扶贫“扶”智力脱贫“脱”根本
38名各族青年成为唐钢“智力扶贫”对象
本报讯近日,在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驻京办事处举行的“欢迎云南镇沅县新学员暨扶贫捐赠仪式”上,来自祖国边疆贫困山区的38名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傣族和汉族青年,有幸成为全国冶金系统第一个“智力扶贫”项目的“受惠者”。
唐钢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天义致词说:“唐钢职工能有机会为贫困地区人民做点事情非常荣幸,并深感责任重大。资金支持固然重要,但毕竟有限。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才是带有根本性的长远措施。因此,唐钢决定除捐款20万元建设山区校舍外,再出资40万元,为镇沅县培养两年制经济管理专业中专班学生38名,为改变贫困山区面貌积蓄‘栋梁之材’。”
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是我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有21个民族,也是我国重点贫困山区县之一。
亲自送学生们跋山涉水远道而来的镇沅县副县长罗承芬满怀感情地说:“镇沅为大片原始森林所覆盖,矿产、水能、土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县内21个民族都有一首歌,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资源优势没能转化成经济优势。目前,我们已经确定了优先发展6大支柱产业,感到最缺乏的就是人才。”
来自深山的拉祜族青年徐应钦是全村第一个高中生,这次又成为全村第一个中专生。他闻讯后翻越几座大山,用了半夜一天时间,一腿泥巴赶到县里报名。在唐钢办事处客房里,他两眼紧盯着彩色电视机的画面,对记者说:“我现在激动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学生中年龄最大,有着4年军龄,6年党龄,并在镇沅三章田乡的特困村——帮海村当了3年村长的拉祜族青年罗忠祥,是被特别推荐的5位青年之一。他因交接村里工作,耽误了时间,走了一夜山路赶到县里,又乘汽车赶到昆明,最后自己用多年积攒的钱和借的钱,坐飞机最后一个赶到唐钢驻京办事处。他睁着一双大眼睛坚定地说:“我只有一个念头,多学知识,开阔眼界,回去好领着乡亲们干!”
唐钢为学员们选派了最好的老师,腾出了最好的宿舍,准备了簇新的寝具。5个确定的助学单位分别向各族青年学员赠送书包和学习用品。
据悉,该中专班已经河北省教委批准,两年后该班学员将正式获得中专文凭。 (郑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永昌朝鲜族村老年协会坚持活动三十五年
本报讯黑龙江省桦南县三合乡老年协会成立35年来,不仅使老年人真正有了自己的家园,还促进了全乡精神文明建设。
永昌朝鲜族村共有1200多人,其中老年人占20%。1962年,这个村的几位老人从读报组开始,自发地成立了老年协会。他们自己选出德高望重的人当领导,负责老年协会工作。乡村两级都很重视,先后拨款修建120平方米的活动室,还有食堂、阅览室。每年坚持为他们订阅30多种报刊,配备了彩电、音响、扑克等娱乐用品。三合乡党委为加强老年协会的领导,由一名党委副书记专抓此项工作。村委会分给老年协会1垧半水田、半垧旱田,种植经济作物,收入归老年协会。
35年来,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永昌村的老年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目标。他们用种田的收入除改善伙食外,每年的节日都隆重地过,集体到外地名胜古迹旅游,陶冶情操。余得莲老人说:60岁和年轻人没什么两样,90岁才是老人。(于洪伟)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云南注重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脱颖而出
本报讯近年来,云南省委和组织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力度,使少数民族干部的构成与当地各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到去年底全省已有少数民族干部23.6万人,占全省干部总数的24.68%,比1991年净增了2.7万人。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云南省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从云南民族众多的特点出发,把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实现民族平等,共同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1992年省委在《关于一九九三年州市县领导班子换届人事安排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强调要积极选拔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定期交换情况,沟通思想,协商解决选拔中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全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每年轮流主持召开一次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和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研讨会。为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每年开办了10个民族干部大专班和3个预科班。从1991年开始,省委党校还专门开办了人口较少、经济文化发展缓慢的特少数民族专修班,每年从佤、水、布朗、拉祜、德昂、怒、阿昌、傈僳、普米、独龙、布依等15个少数民族中抽调51名年纪较轻、有培养前途的干部来学习。此外,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扩大少数民族干部来源,在录用上,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少数民族干部指标,并允许从农村招收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人员,文化程度可放宽。还从上级下达的自然减员和增干指标内招少数民族人员当干部。为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还让他们到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到深圳举办短期培训班,到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见习和实行异地交流,使其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长才干。现在全省已建立起一支门类齐全、数量可观的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17个地州市确定的后备干部人选中,少数民族占了38.5%。 (欧兴义)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民族书林

  《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出版座谈会举行
与会人士认为,只要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中国少数民族的人权享受将会越来越向更高层次发展。
本报讯近日,国家民委和中国人权研究会在京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出版座谈会,首都部分人权专家、学者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共50多人就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问题进行了座谈。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人权保护制度、少数民族人权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各民族国家中也毫不逊色。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的人权保护制度有4个特点:第一,实行了彻底的民族平等。不仅中国宪法载明了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而且通过采取立法、司法、行政措施,把这一原则贯彻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保障少数民族法律上的平等权利,而且强调要实现各民族公民事实上享有平等权。第二,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保障少数民族的区域自治权利。中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在国家结构形式上,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能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和平等权利,促进少数民族的团结进步,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拥护。第三,一般保护和特殊保护相结合。作为中国公民,少数民族公民与汉族公民一样,享有广泛的平等的公民权利。不仅如此,国家针对少数民族的特点,制定法规,采取特殊措施,保障他们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保持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权利、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及宗教信仰的权利,等等。第四,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发展繁荣的权利。发展权是一项重要人权,对一个国家是这样,对少数民族来说也是这样。因此,中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繁荣的权利,把致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个根本立场。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民族法规和政策有许多内容是关于鼓励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
与会人士认为,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制度既体现了普遍的人权价值观,又真实、实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有力地保障了少数民族的人权享受。但是,毋庸讳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情国力的限制和历史原因,中国少数民族的人权状况的一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少数民族还有一部分仍没有摆脱贫困,中国的民族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会人士认为,只要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中国少数民族的人权享受将会越来越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踏幽访古

  藏蒙民族团结的象征
翟书元
在甘肃省武威市城东南20公里的武南镇刘家台庄,有一座直径10米、高约7米的历史遗址——凉州百塔寺萨班灵骨塔基。1993年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参观考察了凉州百塔寺灵骨塔基,指示当地政府要好好保护好这一塔基。回京后,李铁映要求国家文物局提出规划修复萨班灵骨塔基。凉州百塔寺灵骨塔基为什么会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这要从凉州百塔寺的产生说起。凉州百塔寺,建于我国元代,它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结束数百年分裂割据,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元帝国的一个历史见证。
据史书记载,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即汗位后,将原西夏国属地,作为封地划归他的第二子阔端。后来,阔端为了统一西南边疆,遣使去西藏邀请在当时西藏各教派中“美声令誉,遍于大地”的萨迦寺寺主——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来凉州共商西藏归顺中原大计。萨班高瞻远瞩,顺应历史之潮流,以64岁高龄,跋山涉水,历时两年,行程数千里,于公元1246年应阔端之请到达凉州,于1247年会商议定西藏归顺中原的条款,从而结束了藏蒙两大民族的长期对峙,结束了西藏长达400余年的混乱局面,实现了祖国统一。
凉州会商后,由于阔端对萨班无限地仰慕和崇敬,阔端把萨班留在凉州,尊为上师和祭天大典的首席长老,顶礼膜拜,使萨班成为凉州佛教的领袖。萨班在百塔寺居住5年多,向阔端领地的各族臣民讲经说法,并将经书译成各种文字,使佛教在西北和内蒙古广为流传,萨班也成为西藏、内蒙古及广大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领袖。公元1251年,萨班圆寂于百塔寺。阔端王为这位杰出的宗教领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统一祖国做出伟大贡献的爱国者建造了流芳千古的灵骨宝塔,将萨班的灵骨葬于塔内。后由于历代兵燹和地震,百塔寺被毁,灵骨宝塔仅剩塔基存在。但这一象征中华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历史丰碑在人们的记忆中永远不会消失。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活跃着一支由退休职工、县直机关等部门自发组成的业余文艺演出队,这支演出队有近80高龄的老人、有年仅7岁的小孩。她们经常利用节假日走村串户为群众义务演出,以歌舞、小品等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边远贫困山区的民族同胞送去精神食粮,促进了该县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张晴晓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