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巾帼英雄王玉荣
夫子
1996年12月18日,对一个突发事件的果断处置,使女民警王玉荣的名字传遍了河南省会郑州市的大街小巷。
那天中午,正在郑州西郊查办一个案件的王玉荣,突然接到“110”台的指令,到郑棉五厂指挥部接受任务。6分钟后,她赶到指定地点。
担任现场指挥长的市公安局长快步迎上去,拉过王玉荣吩咐道,一个歹徒在这里作案,身带炸药,面对30多个群众……
话不多,王玉荣听得真真切切,深感肩上担子重若千钧。
王玉荣换上便服,两次只身进入现场观察,冷静思考分析,在歹徒即将起爆的瞬间果断开枪,将其击毙。一场将要发生的惨案被制止了。
当王玉荣提着还冒烟的手枪走出案发地时,在场的群众顷刻间沸腾了,人们用激动的眼泪向英雄致意,有人高呼“公安万岁!”……
12月23日,王玉荣被授予“省三八红旗手”称号;12月30日,她被公安部授予一级英模。
今年35岁的王玉荣,英俊洒脱,一双机灵的大眼睛。1988年入警,一直在郑州最繁华的火车站公安分局工作。她生性好动,偌大的火车站地区到处活跃着她的踪影。9年来,她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4100多人,侦破各类治安刑事案件1314起,3次荣获“省优秀人民警察”称号。作为女公安,王玉荣胆大心细,是一个融勇敢与机智为一身的巾帼英雄。她的身上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1992年夏,火车站地区连续发生劫持绑架妇女案。王玉荣主动请缨,连续几天几夜在车站附近化装守候。第四天深夜,当火车站广场一角3个身影鬼鬼祟祟出现时,便使王玉荣警觉起来。但她刚一靠近,不意被3个人架着塞进一辆出租车内,一把闪着寒光的匕首同时顶住了她的咽喉。王玉荣心里明白遇到了什么样的对手。她借机挪动了一下身子扛了扛出租车司机,司机心领神会,行车中来了个急刹车,跳下车猛跑大呼:“车上有坏人,快抓坏人呀!”这帮歹徒顿时懵了,就在这一刹那,王玉荣一拳打掉匕首,和歹徒扭打在一起。关键时刻,战友们赶到了,3歹徒束手就擒。一起系列劫持绑架妇女案自此告破。
1994年5月的一天,王玉荣和两名战友把行迹可疑的两男一女带回分局盘查,其中一人借拿身份证之机,从手提包里摸出一支“五四”手枪来,王玉荣眼疾手快,一把托起歹徒的手,只听“嗖”的一声,一颗子弹从她的耳边擦过,打在天花板上。她和战友一拥而上,将3个歹徒制服。经审讯,他们是1993年以来在京、津及太原等地持枪作案多起的特大团伙案犯。
作为人民警察,王玉荣用正义之剑劈向邪恶,而对人民却有火一般的热情与爱心。
1995年4月,分局领导收到一封来自四川的信,洋洋千言,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之情。写信人末了说,感谢党感谢公安机关“培养出了王玉荣这样的好民警,我在遥远的大西南给你们磕头了!”原来,十几天前一个夜晚,王玉荣巡逻时发现火车站出口处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姑娘蹲在地上发呆,经询问得知,姑娘家在四川,被人拐卖后逃脱至此,眼下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王玉荣即刻把她领进办公室,拿出自己的衣物给她换上,又买来饭菜。第二天还为姑娘准备了返乡车票。送别的站台上,姑娘接过水果、方便面和100元路费,抱着这位素不相识的公安大姐,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这就是王玉荣,一位人民爱戴的人民警察!
(原载河南日报)(附图片)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好兵今年四十九
谢佚芳谭大跃范柏根
你见过四十九岁的老兵吗?你见过这么老的兵依然军容整洁、举止端正、纪律严明吗?
这都是真的。这位受到广州军区空军机关大院上下普遍尊重的老兵,就是军区空军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先进个人、优秀志愿兵标兵,二十多次嘉奖、两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荣誉获得者,战勤营勤务连专业军士、仓库保管员聂有源。
初见聂有源,只见他头发花白,军衔有杠无星——肩上扛的是四级专业军士军衔。身着的是白色空军夏服,脚穿军用胶鞋。标准的敬礼,如钟的坐姿,每听到问话便刷地起立立正回答。乍一看,这哪像有二十八年军龄的老兵?倒像个刚入伍的“憨兵”。
聂有源的领导说,老聂宛若新兵的举止,不光在记者和上级机关领导面前是这样,平时在连队、在岗位、在军营,不管碰到比他小一二十岁的营长、连长,还是遇到年龄比他的军龄短一截的班长,都是一个样。每次进连部、营部和机关,更是要立正喊报告,不听到“进来”的允诺,他是不越雷池半步的。
老聂不光讲礼仪,连队的集体活动、政治学习、党团活动他都毫不例外准时参加。饭前一首歌,他排在最前面扯开嗓子唱;大年三十会餐,他和战士们聚到深夜十一时,打扫完卫生才回家;不论平时办公事还是节假日干私事,他都一样不请假不出营院,不销假不回家门。去年的一天晚饭后,老聂请假到火车站送内弟,回来一看还赶得上参加点名,便赶忙换上军装跑来了。指导员觉得奇怪:“他明明请了假,怎么点名时又在呢?”就问:“你没去送人?”老聂说:“送过回来了。我看能来得及参加点名,就来了。”指导员无言,心里却直念叨“真是个好兵呀!”
有的人不理解地问他,你不过是个老兵,当不上官,也发不了财,究竟图个啥?每当这时,他总是平心静气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是个老兵嘛。兵越老,越要做得好……”
老聂为大家热情服务众口皆碑。一九八○年,老聂被安排到司令部管理处营房科当仓库保管员。不管白天还是晚上,老聂总是想到方便别人,做到有求必应,随叫随到。有一天凌晨一时,老聂照顾患重感冒的爱人刚刚睡下,一名机关干部的母亲突然从老家来到单位,找上门来借床。老聂一听,穿上衣服就同这个干部奔向仓库。看到这位干部一个人搬床有困难时,他又用三轮车把床送到这个干部家里,使这个半夜敲门已经很不好意思的干部深受感动。
老聂工作热心,待人和蔼,可是该讲原则的时候,他却铁面无私。哪怕是一根木条,一颗钉子,他也只认原则不认人。
一次,有个与老聂很熟识的机关干部来要几颗钉子,老聂抓了一把自己平时回收的旧钉子递了过去。来人一看是生了锈、歪歪扭扭的钉子,一脸的不高兴,问他:“这么大个仓库,就找不到几个新钉子?”老聂说:“新钉子是有,但要营房科领导批准,这是规定。”几颗钉子还用得着批条子?来人一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说:“你这规定就不能灵活点?你这个‘抠老聂’,可真是抠到家了。”老聂一边诙谐地笑着说:“新钉子给不得我就给你旧钉子,这不是已经灵活了么?”一边帮着把弯钉子锤直,使来人拿着旧钉子高兴而去。
由于老聂办事踏实,为人忠厚,一九九○年组织上把七十多家对外出租铺面租金和水费的收缴工作交给了老聂。有人说,这可是个“肥差”,不说违法贪占公家的钱物和伸手向老板要,就是趁工作之便捞一点外快也比老聂的工资高。可是,老聂有他的人格标准,处事非常有分寸。交费时,有的老板想以给老聂个人一点好处,换来老聂的不收、少收或迟收,但从来办不到。一次,一家铺面的老板,为了续签租房合同能得个好价,悄悄把一对价值两千多元的大花瓶送到老聂家。老聂几次婉言谢绝不成之后,便严厉起来,说:“如果你再不将东西拿回去,我就不与你签这份合同了。”老板没想到老聂态度这么坚决,只好将花瓶拿了回去。
他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小孩,老家在江西农村。他当了几十年的兵没有什么积蓄,他和爱人每月的工资加起来不过一千元。他家收拾得很整洁,摆设十分简陋,桌、椅、床、柜全是旧的。按理说,老聂家也需钱,但老聂总是说:“家属孩子随军在广州,又分了二室一厅的房子,不错了,不错了……”
老聂告诉我们:做人,人格最重要;作为军人、共产党员,组织信任最重要。也许,这就是老聂为自己的行为所作的注释吧。
(原载南方日报)(附图片)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站在时代的高地
——记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沙钢集团总裁沈文荣
李大容张功璞卢润良
他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
他不信:外国人办到的事情中国人办不到。
他叫沈文荣,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沙钢集团总裁。当10年前到英国伦敦、利物浦、伯明翰考察了四五家钢铁企业之后,他得出结论:不发展可不得了,人家的设备、技术就是先进。围着75吨大电炉等洋设备转了一圈,钳工出身的他心中有了底——这种设备中国人完全可以掌握。回到工厂,他把自己的合资意向同职工们商量,许多人却不理解。当时,沙钢的拳头产品窗框钢走俏市场,工厂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大环境又值治理整顿时期,很少有企业上项目,而合资项目一上就是3000万美元,砸了锅怎么办?向冶金部汇报,支持者几乎没有:75吨大电炉,国内还没有见过呢,你一个县属集体小厂想吃“天”?
沈文荣认定的理儿,别人想动摇并不容易。他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历数引进对国对厂对职工的必要性,他动感情了:“睁开眼睛看世界,大胆引进上水平,这是我们改变落后面貌的必由之路。如果这次引进失败了,就办个展览馆,我去收门票,教育后人还得引进。”
当然,他的大胆还辅以细心。1988年,厂里破天荒一次招进36名大学生,并全部分到车间拜工人为师。1989年,75吨大电炉工程兴建后,这批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先后进入关键岗位。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这套设备,在沙钢人的手里照样被玩得溜溜转。1991年,炼钢、连铸、连轧全线贯通;1993年产钢、轧材分别突破17万吨,仅用两年就超过了英国比兹顿钢厂用10年才达到的产钢16万吨的纪录。75吨大电炉一时间成为中国冶金界骄人的风景线。冶金部部长刘淇看了这中国第一座超高功率电炉后,兴奋地说:“沙钢创造了中国冶金史上的奇迹。”
90吨电炉工程由十三冶承包施工,沙钢到时接钥匙就行。而沈文荣却组织沙钢职工参加施工。十三冶的人下班了,沙钢人还在工地干。出力流汗是自己,完成的工程任务算十三冶的。面对一双双不解的目光,沈文荣点拨说:“拖一天工程,不仅银行利息要多付40多万元,提供设备的外方还会说我们‘熊’。”沙钢人干得来劲,感动得十三冶也加班加点。按照国际冶金专家预计,建成这样的大项目至少要3年,沈文荣却只花了两年。
当90吨电炉全线贯通,并创造出平均每炉钢62分钟的国际先进水平,赢来更多赞扬声的时候,沈文荣的节奏上又拧紧一根新的发条。去年上半年,他飞到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几天考察,沈文荣心中树起一个更加强烈的信念:我国近邻能创造出如此高的冶炼水平,我们也完全能够改变钢铁工业品种、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浦项也以行家的眼光,看出沙钢非等闲之辈。两厢情愿,一拍即合。接着是沈文荣回国后的高速运转。按规定,1亿美元以上的合资项目要由国家主管行业部门申报,而与浦项的合资高达3亿美元。沈文荣赶往北京冶金部,部长刘淇去海南了。立马坐飞机到海口,部长又下铁矿了。已是晚上6时,海南铁矿远在250公里之外。同行的年轻人都累了,建议住下再说。50岁出头的沈文荣睬都不睬,跑到街上找出租车,一连拦了两辆,司机望望降临的夜幕,也睬都不睬地开走了。沈文荣不肯罢休,最后拦下一辆破旧的拉达车,好说歹说,几个人挤了上去。颠簸5个多小时山路,到达铁矿已是深夜12时。沈文荣还不歇息,连夜和部长的秘书联系,第二天一早向刘淇作了汇报。
离开沙钢之前,我们来到老沈的家里。一个运转着41亿元总资产的总裁,他家的简陋程度真让记者愕然:狭窄的楼梯,生锈的钢窗,水泥地面,石灰水刷的四壁,18年前结婚时的旧家具。虽然这么一个在当地农村都显落伍的家,却被“运转”这个家庭的女主人——老沈的妻子陈红华,收拾得干净、利索。
沈文荣也是有情有义的人。每年大年初一,他尽量按当地风俗,以丈夫身份下厨烧一次早饭。妻子头天晚上把青菜、豆腐、圆子等准备停当,他把东西往锅里一放,烧好后又到厂里忙事去了。有一次,妻子到上海住医院,手术那天,沈文荣连夜赶到病床前,对妻子说:“我陪你。”两只手便握到一起。不到两分钟,妻子就听到他响起鼾声,妻子看到伏在床沿的丈夫,泪水涟涟:“他实在太累了。”
许多老工人告诉记者,沈文荣对生活有自己的看法。他经常对一起进厂的伙伴们说:“我们这代人,遇上了改革开放,要振兴中华,历史注定了我们要创业,要吃苦。吃苦,我认为是福气。一个人吃喝玩乐、混日子是几十年,尽可能多干点工作为国效力也是几十年。这个几十年,等到闭上眼睛的时候,要觉得没有遗憾才行。”
(原载新华日报)(附图片)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丹心映教坛
——记土家族女校长刘中慧
夏明宇
在黔江地区,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教育界,只要提起刘中慧,几乎没有人不翘大拇指。
现年48岁的刘中慧下乡插过队,务过工,当过民办教师……1985年,刘中慧供职的石柱县第一职业中学因房塌人走而濒临倒闭。上级领导和全校教职工都希望当时任教导主任的刘中慧挑起挽救学校危局的重担。她明知有困难,但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毅然出任了该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那时,该校仅有的三间土墙房屋已被大风吹垮,仅存的一座破庙也已被宣布为危房,建校舍成了头等大事。可是没有钱。她便率先取出自己仅有的900元存款,发动教职工为学校建房集资,学生们也借出了自己仅有的三五元甚至两元、一元钱。之后,趁着放暑假,她又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紧张的建校劳动。她冒着酷暑高温,带头挑砖运土,肩磨破了敷点药又干,中暑头痛就喝点十滴水。历时仅51天,一幢近2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就竣工了。
借的钱要还,怎么办呢?刘中慧大胆决策:走勤工俭学的路子,自己挣钱来还账、养教、促教、兴教。于是,校办印刷厂、砖瓦厂、胱胺酸厂、竹筷厂和农场、饲养场、预制场等先后诞生了。10年来,这些校办企业已创纯利800多万元;同时,他们探索出了一条职教新路,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办学条件彻底改观。1988年,该校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集体;1990年,被批准转为公办的初级职业中学,1992年升为高级职中;1996年,被定为四川省重点职业中学。现在,白手起家的石柱第一职业中学,已有38个教学班,2050名在校生和165名教职工,被誉为“长江边上的一朵职教奇葩”。
该校的师生们说,他们女校长那不向天灾人祸低头的铮铮铁骨、艰苦创业的胆魄和远见卓识,足以令许多须眉汗颜。1992年兴建“园丁街”就写下了更为精彩的一笔:她抓住学校所在地西沱镇开发建设的机遇,购地40余亩营造“园丁街”。这条街蜿蜒700余米,共有小楼140余幢,住宅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系由学校和教职工个人合资建成——也就是说,在李鹏总理提出“广厦工程”设想之前,该校的教职工每户就有一幢楼。她的这一创举,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定为当时全省两大模式之一的“西沱模式”,被中外教育同行誉为“中华园丁第一街”。她本人因为贡献卓越,也相继被评为石柱县优秀共产党员、黔江地区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和省十大女杰、全国优秀教师。
(原载重庆日报)(附图片)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一个博士的追求与“金源”价值观
蒋典昌张宝珍
与薛瑞兆几次接触,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令人称奇的生意经,而是他对事业的那份赤诚,那种执著。
薛瑞兆是黑龙江金源物产集团公司的总经理。
金源公司的起点应该说很低。它是从一个没有任何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空壳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薛瑞兆1989年接手时,全部家当,是一枚公章、一张执照、两套桌椅,再加上一笔六七万元的债务。而如今,金源公司已经积累资产3000多万元,累计实现利税6000多万元。
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这要从一个“博士下海”的故事说起。
薛瑞兆是在南开大学拿到硕士学位的,不久又考入中山大学读博士。博士帽戴上之后,他回到家乡,就职于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任秘书长。是一纸“建议书”改变了薛瑞兆的人生道路。1988年,黑龙江省开展生产力标准大讨论的时候,薛瑞兆与几位高等院校的朋友,满怀激情,写成一份关于黑龙江省如何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建议书,洋洋万言,引起省市领导的重视。省里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方案。最后,薛瑞兆被点将“下海”,去实践他所构想的蓝图。但薛瑞兆没有选择民营,而是挑中了金源的前身,一个没有家底的国有企业。
薛瑞兆是那种把经营企业视同艺术创作的人,他追求尽善尽美。下了海的薛瑞兆构想着他所领导的企业:第一步,用五年时间,以贸易起家,积累资本;第二步,再用五年时间,发展实业;第三步,还用五年时间,将金源建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科工贸一体化的大企业。眼下,薛瑞兆的第一步构想已经实现,正在按计划走着第二步。金源集团拥有了属于自己的8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在省内最大的轻工产品批发市场、3万多平方米的哈市透笼商厦,金源公司占有相当股份;此外,围绕化工、医药、食品、包装等方面,金源公司正加紧开发自己的产品、建设自己的工厂。
从零到3000万国有资产的积累,金源人是靠对外贸易实现这步跨越的。回忆起坎坷艰难的往事,薛瑞兆,这个从北到南读过三所大学的汉子,泪水在眼圈里直打转转。
头一个俄方贸易代表团来访,公司没钱,薛瑞兆拿出自己的1800元积蓄,向朋友借了2000元,又商请几家有资金但无客户的公司合作,凑了不到两万元,就这样完成了接待,谈成了头一笔生意。
公司费用实在紧张,薛瑞兆决定取消职工国内出差补助,停发出国应给的制装费,甚至连职工午间免费享用的两个烧饼也给减掉了。宣布这些决定的时候,薛瑞兆当着职工的面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这泪水,包含着内疚、责任,还有奋发向上的决心!
然而,没有多久,薛瑞兆就以经营实绩告诉职工,大家付出的艰辛是值得的。1989年当年,金源公司由欠债6.8万元,变为收支平衡。到1991年年底,彻底摆脱了困境,实现利税1200万元,不但职工们感到欣喜,而且引起同行们的关注。
就在这一年,金源公司上级主管部门省物资厅党组决定奖励薛瑞兆一套三室一厅住房。但是,他婉言谢绝了。他对妻子说,我是公司的头,职工住房普遍困难,需要我和大家同甘共苦,咱不能先住好房子。缓几年,等公司盖楼时,我们和职工一起解决。
薛瑞兆,这个曾荣获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特等劳模称号的博士,以他学者特有的文化品位和对事业的一片丹心,精心雕琢着他所珍爱的、被他视同艺术品的企业。
(原载黑龙江日报)(附图片)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当代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征文获奖篇目
一等奖
《“铁”书记王仁会》
作者尹品端郑宏范郝斌生(人民日报)
《巾帼英雄王玉荣》
作者孙传恒(河南日报)
《丹心映教坛》
作者夏明宇(重庆日报)
《站在时代的高地》
作者李大容张功璞卢润良(新华日报)
《一个博士的追求与“金源”价值观》
作者蒋典昌张宝珍(黑龙江日报)
《好兵今年四十九》
作者谢佚芳谭大跃范柏根(南方日报)
二等奖
《台上台下李雪健》
作者崔士鑫(人民日报)
《不畏艰难找油人》
作者张苹张严(人民日报)
《好“班长”王洪彬》
作者马宏图(河南日报)
《“神奇之乡”带头人》
作者庞新升王克献(河南日报)
《春风一路暖人心》
作者邓步来(重庆日报)
《一个老公安的公仆心》
作者明昭平(重庆日报)
《口碑》
作者赵绍龙庾康葛和新(新华日报)
《在自我否定中不断超越》
作者汤卫国康贻华(新华日报)
《最后的回眸》
作者张苹(黑龙江日报)
《默默无闻求大业》
作者刘荣升(黑龙江日报)
《一年540个工作日》
作者彭汉如曾强(南方日报)
《为了600万人的梦想》
作者王垂林于呐洋蔡镇远(南方日报)
三等奖
《世纪老人的希望工程》
作者李建生(人民日报)
《重塑灵魂的好警官》
作者张延旭张常华(人民日报)
《敬业、执著、严谨》
作者孟祥禾石晶(人民日报)
《播种幸福的领头人》
作者魏剑(河南日报)
《刘玉厚:情系山乡》
作者郭跃丽李爱梅(河南日报)
《孟照智和他的“鱼水工程”》
作者李晓玮(河南日报)
《走近尹学成》
作者周勇(重庆日报)
《群众的贴心人》
作者陈光容(重庆日报)
《生活的强者》
作者陈福强(重庆日报)
《他是一颗金色的种子》
作者尹伟平匡启健(新华日报)
《术高德馨》
作者蒋廷玉刘宁春(新华日报)
《为了全球市场战略的实施》
作者张康太吴高王贵夫(新华日报)
《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
作者焦明忠(黑龙江日报)
《热血报效黑土地》
作者袁凤鸣(黑龙江日报)
《独步人生》
作者刘野石(黑龙江日报)
《一样的天一样的情》
作者范海松(南方日报)
《铁汉“糖弹”打不垮》
作者罗明鸿(南方日报)
《矿山女杰》
作者曾礼刘克斌(南方日报)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结束语
由本报国内政治部与新华日报、重庆日报、南方日报、黑龙江日报、河南日报六家新闻单位共同举办的“迎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当代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征文活动,已圆满结束。今天,本报刊出此次征文的获奖篇目以及除本报以外其它五家新闻单位的一等奖稿件(本报获一等奖的稿件《“铁”书记王仁会》已于1997年5月8日在本报一版刊登),为此次征文增添精彩的印记。
此次征文得到广大读者及各级党组织的热情支持,六家主办单位收到来稿近万篇。各报自今年5月至9月,优中选优陆续刊登征文稿件180篇,为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此,我们向关心和支持这次征文的作者、读者及各级领导表示感谢!从六家刊登的近180篇稿件中,我们看出作者饱含深情,热情讴歌了我们这波澜壮阔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从这些被讴歌的主人公身上,我们看到了党的希望所在,国家的兴盛所在。我们期待英雄辈出的中国共产党内,涌现更多更优秀的共产党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