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顺利完成三峡第二期工程移民而努力
——李鹏总理在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七日)
同志们:
这是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三峡工程移民和对口支援工作会议。这是在三峡大江截流这个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直接关系到三峡第二期工程是否能顺利实现的大问题。我今天来参加会议,主要是结合不久以前对库区考察的所见所闻,讲几点意见,供大家认真讨论。
明天,三峡工程将要实现大江截流,这是一件举世瞩目的事情,同志们将亲自看到这一宏伟的场面。大江截流的胜利实现,有着很大的政治、经济意义。今年我们国家已经完成了香港主权顺利回归,成功地召开了党的十五大。大江截流的胜利实现,是在十五大精神鼓舞下,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一件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大事。大家知道,三峡工程准备上马的时候是有争议的,有反对,有怀疑,更多的是担心。截流成功后,它将使全国人民更加关心和支持三峡工程,增强建设好三峡工程、完成好百万移民的信心。它还将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有能力兴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
大江截流能够如期进行,移民工作顺利完成起到了保证作用。这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体建设者、库区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部门、各省市区政府,五年来艰苦奋战的结果。藉此机会,我对移民战线和参加对口支援战线的各省市、以及库区广大干部和群众顾全大局,勇于奉献,作了大量艰苦细致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1993年到现在的五年来,三峡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枢纽工程和库区的一期移民任务4.5万人已顺利完成。同时为了探索库区移民的新路子,在后期移民的地区,也开始移民搬迁。现在库区整个移民总数已达到9.5万人。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一个星期前,我去看了库区和坝区,感受很深,正是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五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对三峡工程建设所制订的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一系列移民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十分关心,在1993年开始三峡工程施工准备时,国务院就颁布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移民的方针措施归纳起来有八条:一是开发性移民方针,统筹安排移民资金,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把移民搬迁与库区经济发展相结合,达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这一方针日益深入人心,极大地调动了库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他们在农村、城镇、工厂搬迁等方面都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经验,现在做好移民工作的路数愈来愈清楚,信心愈来愈增强。三峡移民高达百万之多,可算世界之最,难度非常之大,很多人都曾担心能否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经过几年来的工作,情况发生了变化。库区党政领导和广大移民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搬迁积极性起来了,认为先搬先稳,先搬先富,由被动移民变为主动移民,使搬迁工作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二是“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得到了湖北省、重庆市和原来四川省的赞同和拥护。库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多数都明确了党政一把手同时也是移民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移民工作摆在了整个工作的首位。三是移民补偿资金分省(市)切块包干,实行总量控制,并实行了“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办法。这就是说,移民资金包干数将随着物价上涨相应增加。四是移民进度与资金安排的原则是“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移民进度与三峡工程进度相衔接,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宜早不宜晚”,保证了库区移民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确定移民与工程进度相衔接是正确的,这有利于保证工程尽早发挥效益,从而为后期移民提供必要的资金。但这并不等于说,对后期移民的地区不提供移民资金。实际上我们对后期移民的地区也尽可能早地安排了一些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开发和结合技术改造进行工厂搬迁。移民的建房普遍比搬迁前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改善,发挥了移民和国家两个积极性。五是设立重庆直辖市,这是中央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有利于加强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领导,保证三峡工程顺利进行。当然,过去四川省在移民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开了好头,但四川的人多面积大,难以集中精力抓好移民工作。六是号召中央各有关部门和省、市、自治区对口支援库区。这种对口支援方式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既给受援方以很大帮助,又给支援方提供了向中西部发展的机遇,已经取得了初步实效,有着巨大的潜力。七是对库区实行了诸如设立三峡经济开放区和开放城市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八是原则上实行就地搬迁方针。库区的实践并不像外界流传的“三峡百万人口大迁移”,三峡库区虽然耕地少,容量有限,但就地后靠开发还有很大的余地,我们看到的很多移民新村就是采取就地搬迁,使移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妥善安置。应该做到移民搬迁大部不出乡、村,一般不出县。原来确实设想过实施部分迁移性移民,把一些有富裕土地资源的地区作为移民的安置区。现在看来,不一定需要采取这种方式。因为移民对外地的气候、水土、生活习惯不一定能适应,搬出去不一定能稳得住。采取外出打工,把根仍留在三峡的办法,更容易被移民所接受,也可以解决环境容量有限的问题。沿海有关省市,可以用有组织吸收打工者,来支持三峡移民打工者把挣来的钱寄回家盖房、投资,把技术、管理经验带回来发展家乡经济。当然,移民打工不能有任何特权。各地要按市场经济原则办事,实行优胜劣汰。大家共同创造并逐步形成的这些方针政策,必将更加有力地促进移民工作和库区经济的发展。
五年来,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政府和建设委员会及其移民开发局,以及对口支援的省、市、区政府,中央各有关部门都为三峡工程移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不但取得了实际成效,而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加以总结,把二期移民工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搞得更好。
通过五年来的艰苦努力,不但三峡工程建设取得巨大成绩,而且一期移民任务已经顺利完成,这为完成更加艰巨的二期移民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期移民工作的总任务是,要保证三峡水库在2003年按时蓄水至135米,确保按时发电。二期移民任务是艰巨的。初步匡算可能在40万人左右,每年将近8万人。1998年是二期移民工作的第一年,一定要开个好头。移民和对口支援的会议以后要每年召开一次,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在三峡库区二期移民工作中,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湖北省、重庆市,及其有移民任务的市、县要继续把移民工作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特别是重庆市移民任务最重,占整个库区任务的80%,应该把完成移民任务作为三大重点工作之一。如果说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而移民成败的关键则在领导。必须明确移民地区党政一把手为移民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调动一班人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对移民工作的领导。
移民工作必须充分依靠群众。在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这是我这次考察中感受最深的。在实践中他们会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方法和路子。搬迁后靠移民普遍采用大造石墙梯田,补偿被淹耕地,配上水源,沿公路修建住宅,形成农村搬迁模式。在移民搬迁工作中,必需正确处理国家、地方和移民三者的利益关系,发挥三个积极性,共同搞好移民工作。
继续处理好移民搬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牢固树立移民资金切块包干的思想,特别是在新城镇建设上,一定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发展有一个过程,不要想一口吃一个胖子,急于求成是违反经济规律的,到头来是要吃苦头的。只要做规划时留有发展的余地,今后经济发展了,财力增强了,城镇的规划目标是可以逐步实现的。
要加强项目管理。库区迁建项目也要像枢纽工程一样,实行以项目法人负责制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制度。尤其要加强项目的资金管理,堵塞资金流失、挪用、浪费的漏洞。各级监察、纪检、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狠狠打击浪费和腐败行为。要知道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资金是全国人民支持的,来之不易,甚至一些不发达的省市也做了贡献,因此三峡工程所有建设者和库区各级领导,要始终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思想,决不容许挥霍浪费。
要进一步加强中央各部门,各省、市对库区的对口支援工作。实践证明,对口支援对搞好移民工作、推动库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缩小我国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差距的一条有效途径,有着普遍意义。中央各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动员行业力量支援库区。各省市要组织生产名优产品的企业进入库区,建立合作或合资企业,兼并亏损企业,把支援方的技术、资金、管理同库区的资源、劳力、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在合作过程中,要坚持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地方政府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具体合作事宜由企业之间来洽谈。今后,各对口支援省、市、自治区在做好原来承诺的一个省对口支援一个县的前提下,为了发挥双方积极性,可以扩大合作范围,在全库区范围内主动选择合作伙伴。库区各级政府要积极主动地改善投资环境,为吸引更多的外地企业进入库区创造条件。库区移民任务最重的万县市,通往达县的铁路已经开工,机场、码头、公路也要修建,发展前景很好,将来一定会成为重庆的第二大城市。企业所需要的技改、流动资金贷款,银行要积极帮助落实。经济发达地区或同时又有劳务需要的地区,要帮助库区作好劳务输出工作,吸纳一定数量的库区劳动力到发达地区做工。这项工作,由湖北省、重庆市同有关省市协商,统一规划,严格管理,有次序地进行。
库区的移民安置区要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库区农村土地资源有限,要想使农村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就必须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效益高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农村移民安置区,可以不强调“粮食自给”,因为库区人口有限,交通方便,所需粮食可从全国各地调配。三峡水库建成后将会形成许多港湾、库杈,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广阔前景。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要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进一步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培育龙头企业,逐步实现产业化。库区水利建设是一件大事。重点库区虽然降雨量不少,但时空上分配不均,且有伏旱的特点。因此必须重视移民新区水利建设,大、中、小相结合,兴建水库、塘坝、微型水池以及各种提水措施,采用节水技术,来解决用水问题。这是库区搞好生态农业的关键。
要进一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大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投资强度。对三峡库区已经建成的防护林带,要加强维护和保养。重庆等沿江大中城市要认真解决好污水处理问题,要下决心关停一批污染严重的工厂。广开筹资渠道,力争在2003年水库蓄水之前,沿江城市污水的处理取得明显进展。库区各级政府一定要增强环保意识,在新城镇建设、复建沿江公路时,要改变随意弃碴,大挖大填,破坏岸坡植被、破坏地层稳定而造成新的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
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有关部门要尽快审批文物保护规划,按照“重点发掘、重点保护”的原则,把文物保护工作做好。
三峡工程的兴建,给三峡库区的旅游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待到高峡出平湖时,还要出现更多雄奇峻秀的名胜、风景区,三峡库区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名列前茅的风景区。重庆市和湖北省要搞好沿江地区旅游发展的规划,不断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发动各方力量开发旅游资源,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把发展旅游业同安置移民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三峡库区的一项支柱产业。
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提高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包括政治与业务技术素质。从事三峡工程的建设者和库区移民干部,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谦虚谨慎、依靠群众、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不仅要把三峡工程建成一流的工程,还要培养出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干部队伍。
只要我们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三峡枢纽工程,也一定能够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经济区。(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来自山坳的启示
——铁道部贵阳车辆工厂扭亏增盈纪实
新华社记者房方陈雁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迈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轨中,一些当年适应战备而建的三线企业出现亏损甚至严重亏损,而地处贵州偏僻山坳里的一家三线工厂却冲出了国门,相继兴办起14家中外合资、合营企业,总投资3100万美元,产品远销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个工厂就是铁道部贵阳车辆工厂。
是什么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外商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投资兴业,在短短几年里形成了“山坳里的合资企业群”?
地处西部地区的贵阳车辆工厂为什么能够率先冲破思想障碍,抓住一个个机遇解困振兴?
这个厂的广大职工回答说:我们工厂能有今天,全靠有一个开拓进取的好班子。
启示之一:面对国有企业的困难,领导班子自身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坚信国有企业不仅可以搞好,而且一定能够搞好
十年艰辛拼搏,贵阳车辆工厂现已拥有总资产近6亿元,固定资产净值约2亿元,年销售收入3.4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在当地众多企业中称得上“财雄势大”。但谁能想象,十年前厂里却曾穷得连粉笔都买不起。
这个厂是个战备厂的底子。国家当年选在大山沟里建这么一家修理货车的工厂,本没有经济效益上的考虑。1975年试修的第一辆铁路货车敲锣打鼓送出厂后,工厂就一直半死不活,靠亏损补贴过日子。到1985年,累计亏损800万元,人均办公费降到一角五分钱。工厂产品单一,生产经营不景气,职工生活困难。纵然四面高山,也挡不住人才外流的脚步。1982年以后进厂的大中专毕业生,有一半以上调出或不辞而别。全厂5000职工中,近1/3要求调离工厂。1986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困难局面。
厂长惠金根不服这口气。前几年,他曾回江苏无锡老家探亲,那里的乡镇企业势如春潮,迅速崛起。惠金根的许多幼时伙伴和同学都“洗脚上岸”,成了风光一时的乡镇企业家。他们纷纷拉老惠“告别”贵州穷山沟,回家乡去干一番事业。惠金根说:“我的事业就在贵州山沟里,我就不信国有企业搞不好。”
面对困境,厂党委组织一班人反复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分析工厂现状,寻找生存发展的出路。大家认识到,工厂有困难,更有优势和机遇,关键是要换一种眼光看问题。如果仍然抱着传统计划经济的观念不放,守着修理货车的单打一主业过日子,当然走投无路。而只要面向市场找出路,就会发现处处有机遇,企业的一些劣势也能转化为优势。
贵阳车辆厂作为一家三线企业,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生产、生活设施自我配套较强,拥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及自备车,通信网可以延伸到国内国际。这种“大而全”的布局,本来是大中型企业的劣势。但是,在对外招商引资中,这些基础设施条件又变成极为有利的优势。
党政一班人统一了思想,更增强了搞活工厂的信心。惠金根找到一位要求调走的老工程师“击掌为约”:“请你再等三年,三年后工厂不变面貌,我辞职,送你走。”
启示之二:领导班子必须率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学会游泳,尽快提高把握市场机会、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决策水平,这是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要求
百废待兴,钱从何来?
“七五”期间,铁道部部署打好铁路工业翻身仗,安排给贵阳车辆厂2000万元设备改造费。厂长惠金根算了一笔账,此轮技改完成后,贵阳厂很难与其他厂在铁路市场上竞争。看来,坐等国家有限的技改投入,仍然难以改变贵阳车辆厂“死不了,活不好”的局面。
“向上要”不如“向市场要”。形势逼迫贵阳车辆厂下决心将眼光投向路外市场,“奋力走出两根铁轨,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向市场要资金之路,从此也走上了解困振兴之路。
决心已下,贵阳车辆厂多方寻觅机遇。厂开发部主任在广交会上偶然发现一家推销植物纤维生产设备的外国公司,他立即联想到,植物纤维不就是棕片一类东西吗?我们贵州满山都是哇!厂领导班子对这个可就地取材的新项目十分重视,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攻关,试验200多次,终于攻克了生产所需专用粘剂和其他工艺难题。如今,工厂所生产的棕纤维床垫等产品已获得国家发明奖,并畅销市场。第一个开发项目的成功,给贵阳车辆厂最大的启示是,市场处处有机遇,从而更加坚定了他们面向市场求生存的信心。
1990年6月,贵阳车辆厂从一家进出口公司捕捉到一条消息:台湾绪亚公司拟在大陆投资兴办竹木制品厂。厂里的多种经营处处长追踪赶到深圳,向对方反复宣传工厂的投资环境。贵阳车辆厂是铁路企业,有设备、厂房和运输的优势。苦心终于感动了台商,7月签订合同,8月设备到货,9月安装完毕,10月投产。
台商惊讶了,第四家签订合同的厂家,却是第一个拿出产品。此后,这位台商在这里又建起3个分厂,生产能力迅速扩大,销售收入和利税连年增长,所产绪都牌竹席成为出口免检产品。绪亚公司总裁感叹说:“当初壮着胆子来贵阳山区合资办厂,没想到成绩比沿海还好。”
几年来,贵阳车辆厂正是从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入手,分块突破,积小成大。做到开发一个产品,盘活一块资产,分流一批人员,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贵阳车辆厂的领导班子敢想,敢闯,敢于试验,在实践中学习了市场经济知识,增强了捕捉市场机会的意识,提高了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决策水平,一批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也由此产生。
为了适应企业走向市场的需要,厂党委提出了一套新的干部选拔标准。党委书记刘惠林对此有许多新论,如“无功就是过,光团结不战斗的班子不是好班子”;“只顾埋头拉车,不掌握市场经济新知识的干部,也不是好干部”。按照这个标准,贵阳车辆厂在全厂干部中实行了竞争上岗,能者上,不称职者下;在厂级和中层班子中,充实了一批年纪轻、政治强、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人才。目前,厂级11名班子成员中,有10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在14个合资企业中,有12名35岁以下的大学毕业生担任中方经理或副经理。
正是拥有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贵阳车辆厂才能够在招商引资和开拓市场方面,上演一幕幕连台好戏。
1993年,贵阳车辆厂抓住美国一家铜材厂破产拍卖的机遇,通过竞标,花200万美元从美国买回了实际资产近1600万美元的设备。
1996年,贵阳车辆厂向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项目进军,从美国引进6条片式电感器电子元件生产线。今年又新签订6条生产线引进合同,成为我国片式电感器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八五”以来,贵阳车辆厂已兴办合资企业14家,投资额相当于近十年来国家投入资金的三倍。1996年,多种经营的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已分别占全厂总额的23.51%、24.95%和31.29%,吸纳分流人员达1000多人。
启示之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这是领导班子凝聚力的基础
在贵阳车辆厂采访,记者听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车架一车间青年工人柴广海一次出差,在街头小饭馆偶遇当地几位工人。大家议论起各自厂里干部搞不正之风的丑事,都愤愤不平。有人骂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小柴听到这里,忍不住“挺身而出”,分辩说:“那不一定,我们厂的书记、厂长就很不错,没听说搞那些污七八糟的玩意儿。”
多年来,贵阳车辆厂的领导班子正是靠廉洁的形象,在长期艰苦的环境中,赢得了像柴广海这样的普通职工群众的信任。
自律离不开制度。除了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外,贵阳车辆厂党委还给领导班子成员制定了根据工厂实际情况执行的特殊规定。如:家属子女不准搭乘小汽车,家属子女在厂内调动必须经集体讨论,住房分配领导干部不准批条子,不准留房源,厂级干部不参与厂内评先进和各种临时性奖励分配等。他们把这些规定在厂报、电视、广播上公开,让全厂职工监督。原党委书记王兆君的孩子在市里住院,他每次进城看儿子,都是挤公共汽车。这几年,工厂发展了,效益提高了,但办公楼还是建厂初期的老房子,一直没有改建和装修。中层以上干部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
国有企业迈向市场,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必然带来阵痛。在这种时候,尤其需要领导班子和广大职工上下一心,形成合力。在贵阳车辆厂,这种合力既来自领导班子廉洁自律的形象感召,更源于工人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制度。
党委书记刘惠林说,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始终把职工看作生产和改革的主体,看作搞活国有企业最有积极性和最富创造力的因素。在贵阳车辆厂,工厂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如工厂发展战略、经营方针、年度计划、工资调整方案、重要改革方案、大的合资项目等,都交给职代会讨论。
广大职工参与工厂重大问题的讨论,不仅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了保证,也使领导的思路为职工所理解,从而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使决策得以顺利实施。几年来,工厂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认识厂情,发挥优势”以及“深化内部改革”三次大讨论,全厂90%以上的工人群众参加了大讨论,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三次大讨论带来了思想观念的三次大转变,工厂发展前进了三大步。几年来,工厂发展经济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失误。
如今,贵阳车辆厂领导班子与广大职工这种心贴心的关系,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大大激发了工人们的主人翁精神。工人们把自己的利益同工厂的发展连在一起,热爱工厂,关心工厂。当厂里遇到困难时,广大职工站出来和领导一起分担。
1989年,工厂发展缺少流动资金,全厂职工勒紧裤腰带,集资100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1992年,合资鞋厂外方未履行培训合同,并撤走管理人员,公司无法顺利开工。40多名员工冒着酷暑到广州几家私营鞋厂当“打工仔”、“打工妹”,从师学艺。他们白天在流水线上干活,晚上聚在一起总结所学技艺。半年后这支特殊的“打工游击队”回到贵阳,个个都成了制鞋和管理的行家里手。
工厂实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有不少老职工的子女下岗,老职工们不埋怨,不指责,主动做好子女的工作,鼓励他们学好本领,重新上岗。
这些年,贵阳车辆厂就是靠上下同心,风雨同舟,奋力拼搏,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这是工厂生存发展的根本力量。


第1版(要闻)
专栏:短评

关键要有一个好班子
贵阳车辆工厂是一个三线企业,地处偏僻山沟,条件艰苦,也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但他们却依靠自己的努力,经过十年奋斗,终于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他们的实践证明,只要有一个好班子,带领职工勇闯市场,国有企业是完全可以搞好的。
贵阳车辆工厂的领导班子,最可贵的是具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一定能把国有企业搞活搞好的信心和决心;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他们能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创出一条切合自己实际的解困振兴之路;他们政治强,业务精,勤奋敬业,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乐于奉献。
当前,搞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是摆在各地区各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而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扎实工作,通过搞好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企业党的工作,为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批准朔黄铁路和黄骅港开工
李鹏为神华三期工程题词
本报讯记者费伟伟报道:正值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顺利实现大江截流之际,我国第二大跨世纪工程——神华工程也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国务院最近批准该项目的三期工程——山西朔州至河北黄骅铁路开工报告及黄骅港开工,这标志着经过12年建设的神华工程将进入全面展开的新阶段。李鹏总理为神华三期工程题词:“加快朔黄铁路和黄骅港建设,开发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通道。”
神华工程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到的我国四大跨世纪特大工程之一,是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建国以来第一个煤矿、铁路、电站、港口、航运一体化建设的国家重点骨干工程,总投资近900亿元。它的建设对加速我国中西部能源基地的开发、分担晋煤外运、促进沿线和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保障华东和华南地区的能源供给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工程包括在陕北蒙南的神府、东胜煤田建一个年产6000万吨优质煤的矿区、修筑1027公里运煤铁路通道、建设相应能力的煤炭装船港和航运船队,以及262.4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坑口电站。截至目前,矿井开工规模已达1910万吨/年;陕西神木至山西朔州269公里的西段铁路已修通临时运营;电站工程已经开工。到今年9月,已累计完成建设投资约140亿元。
近期开工的神华三期工程,将于2005年全部完成。将修建总长586公里的朔(州)黄(骅)铁路,设计为Ⅰ级干线双线电气化,到2000年与京九线接轨并开通运煤,2003年修到黄骅港,近期设计输送能力达6800万吨,远期设计运能可达1亿吨。与朔黄铁路配套的黄骅港是目前我国港口一次性投资最多、工程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将于2003年一次建成4个可停靠3.5万吨级船舶的深水泊位,采用先进、高效的机械设备进行煤炭卸车、堆取和装船作业,年装船能力达到3000万吨,远期将达6000万吨。
近日,记者从不久前成立的神华铁路第一届董事会获悉,神华工程三期工程铁路部分关键控制工程已经国家批准提前开工。国内第二条长达12708米的长梁山隧道已建设成洞2446米,全断面开挖2805米;长6403米的寺铺尖隧道已成洞2165米,全断面开挖2835米。朔黄铁路全线施工的招标工作已经结束,各路建设大军已进驻施工现场。今冬明春,朔黄铁路、黄骅港建设将进入高潮。(附图片)(示意图为刘小青绘)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两国最高级会晤作进一步准备
李岚清同涅姆佐夫会谈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九日电(记者杨国强)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与陪同叶利钦总统访华先期抵京的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涅姆佐夫举行了会谈。
今年六月,两位副总理在北京共同主持召开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双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今天,李岚清与涅姆佐夫就两国经贸合作等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为两国最高级会晤作进一步准备。
李岚清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叶利钦总统访华。明天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将举行第五次最高级会晤。除就双边关系的发展前景和共同感兴趣的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外,两国元首将对中俄关系几年来发展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签署中俄第五个联合声明。他相信这将是一次内容丰富、富有成果的会晤,必将把中俄已经建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涅姆佐夫说,叶利钦总统此次访华是俄中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俄方希望通过这次访问进一步加强俄中关系,更广泛地开拓合作领域。他表示相信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的经贸合作会稳定增长。
双方就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特别是大型长期项目上的合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了广泛的一致。
参加今天会谈的有:国务院副秘书长何椿霖、国防科工委主任曹刚川、铁道部部长韩杼滨、国家计委副主任叶青、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蒋心雄、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周永康、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凤林,以及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应江泽民主席邀请
叶利钦总统抵京进行国事访问
两国元首第五次会晤将对中俄关系和当前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记者金学耕、杨国强)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就任以来的第三次国事访问。中俄两国元首明天将举行1992年以来的第五次最高级会晤。
晚上9时整,一架银灰色的伊尔96型专机徐徐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南停机坪。叶利钦总统和夫人奈娜稳步走下舷梯,踏上东道主专为贵宾铺设的红地毯,同前来迎接的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财政部部长刘仲藜,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凤林,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等热情握手。
陪同来访先期抵京的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涅姆佐夫和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也在机场迎接叶利钦总统和夫人。
两名中国女青年和一名俄罗斯使馆女工作人员向叶利钦总统和夫人献了鲜花。
叶利钦总统在机场对记者说,俄中东段国界勘界工作已经完成,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他说:“仅仅为此也值得来中国,何况还能会晤中国领导人,并签署一揽子协议。”
叶利钦强调,他早已和江泽民主席相识,两国领导人的友谊使得“我们可以立即进入工作状态,而不把时间浪费在增进私人情谊上,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随后,叶利钦夫妇与陪同来访的俄罗斯外交部长普里马科夫等俄罗斯政府高级官员在国宾摩托车队的护卫下驶离机场,前往下榻的钓鱼台国宾馆。
据悉,叶利钦总统访华期间,双方将发表中俄第五个联合声明,并签署多项双边合作协议。两国领导人将就中俄关系发展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并就进一步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和重大国际问题广泛交换意见。中俄双方还将就业已取得突破的东段国界勘界工作作出重要宣布。
普里马科夫来华前也表示,叶利钦总统访华无疑将取得突破性成果,俄中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巩固。他说,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是总统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这种关系到21世纪应达到相互信任和进行战略协作的高度。
此间舆论广泛认为,自5年前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举行首次会晤以来,中俄间频繁的高层往来使双边关系迅速发展,每次首脑会晤均使两国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的第五次会晤将对中俄关系和当前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附图片)11月9日,叶利钦总统乘专机抵达北京。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原中顾委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伍修权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7年11月9日0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伍修权同志是湖北省武汉市人,1908年3月出生,1923年加入青年团,1930年转入联共党为候补党员,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学校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汀连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瑞金中央军委俄文翻译,红三军团副参谋长,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秘书长,八路军甘肃办事处处长,中央军委一局局长兼作战部副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区参谋长兼军工部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伍修权同志先后任外交部司长、副部长,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情报部部长等职。他是第三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八届、第十一届中共中央委员,在党的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