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贯彻十五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陈锦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应做到“四个”坚持和完善,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建国以后,我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是必要和正确的。但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所有制变革问题上,发生了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追求“一大二公”的“左”倾错误,造成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束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并坚定不移地执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实践证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发展又很不平衡,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和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有很大发展,虽然由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国有经济,因而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较多,但是国有经济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公有制经济仍然占主体。今后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国有经济的比重还有可能减少一些,但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国有经济也仍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自然垄断性和社会公益性领域,国有企业将继续保持绝对优势;在某些重要的原材料和加工工业,国家通过控制其中特大型和大型企业,在行业中发挥骨干作用。对竞争性的加工工业,通过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有步骤地使一部分国有资产转移出来,充实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使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有利于实现出资者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企业经营权的分离,促进企业转换机制;有利于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并吸收社会资金,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实力;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十分重视城乡集体经济的发展。发展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商品和服务,既增加就业岗位,又增加社会财富和国家税收。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是放活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一种有效形式,应当加以支持和引导,使之在发展中逐步完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繁荣城乡经济、扩大就业门路,方便人民生活,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继续鼓励和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要通过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活力大大增强,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同新的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是分不开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在改革攻坚时期,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成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市场规则,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自发的市场经济。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但是市场也有缺陷。为弥补市场的缺陷,实行包括宏观调控在内的政府干预,是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尤其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的缺陷有可能人为地扩大;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和体制转型时期,又容易发生结构失衡和经济动荡,这是市场本身难以防范和克服的;对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悬殊等问题,市场也无能为力。所有这些,都要求政府积极地加以干预。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宏观调控还要为促进市场发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创造有利条件。
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除了一般市场经济国家都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常规手段之外,还必须运用计划手段。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计划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第二是对国民经济运行中某些重要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计划。计划和财政、货币手段并列为经常性的宏观政策工具。当然,这里的计划不同于计划经济中的计划,它应当以市场为基础,着重于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综合协调,提出宏观调控目标,并据以引导、调控市场。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消费资料的分配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决定了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要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因为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没有按生产要素分配就不会有真正的市场机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否认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我国现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公有制经济中,依据劳动者向企业(进而向社会)所提供的劳动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决定了在分配关系中按劳分配是主体的方式;私人凭资本所有权获取利润、利息,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占主体地位。其二,劳动者将按劳分配所得的一部分收入转化为投资,并据以获得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这个部分虽然会不断增长,但从整体上看,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并不是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没有改变按劳分配为主。
同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除按劳分配之外,还有个体经济中个体劳动者的直接劳动收入;劳动者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力价格取得的收入;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资本收入,以及风险收入等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妥善处理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坚持“效率优先”,有利于调动企业和个人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大,从而增加可分配的产品和服务。不讲效率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只会带来普遍的贫穷,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初次分配中应坚持效率优先,侧重于效率的实现,同时兼顾公平;在再分配领域,侧重于公平,但也要兼顾效率。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收入分配机制,才能使效率与公平相得益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在现阶段普遍实现小康,就是初步的共同富裕。要继续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同时在体制转轨时期,要特别注意资本参与分配可能产生的“累积效应”,也就是说,富者可以凭借资本更多地获取社会财富,使富者更富。因此,国家要依法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并通过收入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等,调节过高收入;同时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防止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以保证现阶段初步的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与市场范围扩大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市场范围不断突破区界以至国界,逐渐形成区域市场、全国市场进而国际市场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余年,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其中因素固然很多,但有一条不能否认,这就是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国际交流与合作空前增加,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各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既是对中国长期封闭半封闭导致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也是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1979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突飞猛进,取得显著成效。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度增加,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实践证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对接互补,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才能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总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当前,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扩大对外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放地域的扩大。在继续搞好东部沿海、沿边地区开放的同时,配合战略重点西移和中西部开发,要进一步推进中西部地区尤其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二是开放领域的扩大。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发展,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先进的文明成果,这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社会主义作为后起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为我所用。应当坚信,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因为对外开放带来的消极因素同它多方面的积极效果和重大作用相比,毕竟要小得多。无论怎样开放,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可以充分发挥开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并把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冷战”结束以来,经济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各大国力图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把经济安全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并制定适合新形势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头脑清醒,从战略的高度研究我国的经济安全问题,寻找扩大对外开放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最佳平衡点,以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并在国际舞台上占据应有的地位。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张坚范跃江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开始出现于十四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来传播到西欧及世界各国。它与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相适应、相伴随。人道主义在其发展的前期,曾经掀起一场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贵族、地主和教会反动统治的思想文化运动。到了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道主义以“天赋人权”的形式,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口号,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因此,人道主义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性质,作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发展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革命的人道主义在新的条件下的发展。它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相应的新型社会关系为基础,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基本道德要求。在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道德要求中,并不排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所提出的自由、平等、个性发展以及重视人的价值等道德目标,但绝不是抽象地谈论这些问题,而是依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与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则相结合,使之更加具体切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实质,就是从伦理上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对绝大多数人民的权利、利益、人格的尊重和关心,体现绝大多数人民对共同利益的共同关心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心。
由于历史前提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理论基础不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它是科学的伦理道德原则。它不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理论基础并在其指导下的一种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和规范。第二,它是真实的道德原则。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由于其阶级基础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不可避免地打上虚伪的烙印。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阶级基础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平等为目标;它从社会现实出发,把争取社会进步的实际斗争,作为自己实现道德目标的手段,因而是真诚、真实、可行的。第三,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道德原则。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真诚地希望通过道德手段、和平协商来解决一切不人道的问题,但它不像非暴力主义者那样陷入抽象、盲目的道德幻想之中。第四,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一般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则以集体主义为核心,认为个人离不开集体,主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个人要为集体服务,集体也要为个人服务,即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和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国在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人民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各种权利也得到了保障,对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格予以充分尊重;残疾人事业、关心下岗职工等受到人们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实践表明,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不仅符合我国国情和全体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建设是一个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大力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和精神,使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同情友爱、和睦相处、自由平等的良好氛围。切实保证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必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不断得到实现。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读《党的思想路线研究》
沈宝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杨春贵的《党的思想路线研究》一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收入作者49篇文章和讲稿,从各个侧面深入探讨和阐述了党的思想路线。该书的论述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
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与发展。本书在《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篇中,对这个问题有详尽的论述。作者指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在不断清除主观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关于思想路线的丰富内容。作者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不容易的。思想路线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问题。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观察和处理问题才能有科学的思想方法。作者结合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等方面,具体而深入地论述了思想路线。同时,又把思想路线与党的战略策略、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联系起来,加以剖析论述,将党的思想路线充分展开。作者指出,民主革命时期,有的人研究和解决问题,不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上的公式出发,从历史上的类比出发,从其他国家相像的事情出发,其根本原因是思想路线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遇事先问姓“资”姓“社”。问题的根子还是思想路线不对头。因此,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是否对头。我们能不能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关键也在这里。
关于精髓与体系的关系。作者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贯穿于这一理论完整科学体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这一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作者阐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破和立两个方面。从破的方面说,叫解放思想,从立的方面说,叫实事求是,而这二者又是统一的,统一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作者指出,邓小平同志既不丢老祖宗,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又讲了许多带根本性的新话,如“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一国两制”,等等。这些新话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因此,不深刻理解这个精髓,就不能正确理解这一理论,就不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这一理论,更谈不上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另一方面,作者又一再提示人们,只有全面深入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观点,搞清楚形成这些理论观点的历史条件、过程及其相互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它的精髓。总之,思想路线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理论的科学体系与它的精髓是密不可分的。
理论的活力在于同实践相结合。这是思想路线问题,也是学风问题。紧密结合实践,阐述和发挥思想路线理论,是本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