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

  合作制有生命力
——国务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陈俊生访谈录
本报记者赵志文
党的十五大刚刚闭幕,记者来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就供销合作社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焕发强大生命力的问题,采访了国务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陈俊生。
记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陈俊生:党的十五大重申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只要我们从“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供销合作社就会不断产生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时期以来,正是由于对社会主我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认识和把握不够准确,在强调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时,步入“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误区,多次将供销合作社与国有商业合并,改变了它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使其发展因此经历了许多曲折。实际上,现在即使是世界上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都是十分重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的。农场主的初级产品80%是由合作社加工销售的。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意味着要坚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断调整所有制结构。合作制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实行社员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利益共享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制度,它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记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供销合作社会长期发挥作用吗?
陈俊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问题。多年的实践证明,供销合作社不仅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振兴农村经济,沟通城乡交流的重要经济组织,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值得信赖的重要力量。199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地做出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颁发了中央5号文件,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成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使供销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有了更加坚实的组织保证。1996年2月,江泽民同志还致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全国代表会议,明确要求供销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真正成为农村综合性的服务中心,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供销合作社新的历史重任。
记者:如何进一步加大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力度?
陈俊生:最重要的是全面深入学习十五大精神。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就是我们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特别是要按照报告中的支持、引导和完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提倡和鼓励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这一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从官办变成民办,从单纯的商业组织变成合作经济组织。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应继续从发展农业及农村经济的战略高度,支持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为供销合作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各地供销合作社要继续坚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始终不渝地立足于为农服务,正确处理好服务与发展的关系。要大力推进民主办社,真正让农民社员参与和管理供销社;继续加强基层社这一基础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基层供销社,提高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整体功能;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深化农资和棉花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努力开拓新业务;把社有企业的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坚持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的合作制性质的基础上,完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大胆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对资产优化重组,盘活现有固定资产,建立新的经营机制。改进和加强企业党的领导,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干部职工素质,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减人增效,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为农服务的实力。在农村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

  崇高的劳动
——记襄樊市物资回收调剂公司朱国英
张帆
湖北省襄樊市物资回收调剂公司副经理朱国英,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工作中辛勤耕耘了26个春秋,凭着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被人誉为女“破烂王”。
1971年,朱国英招工来到回收公司干上了废品回收工作,顶着世俗的偏见,走街串巷,回收废旧物资。一次她带领4名职工去宰牛场收牛骨,这批牛骨长期堆放在厕所后面的水池旁,人未靠近就已臭气扑鼻,牛骨上布满了牛粪,苍蝇漫天飞,蛆虫遍地爬,别说动手,看着都恶心。朱国英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走上骨堆动手干了起来。大伙一看,没有二话,有的下水捞,有的用担挑,很快把牛骨搬运一空。
又有一次,她与5名职工一起到印染厂处理一批废塑料袋。废品堆四周杂草丛生,她刚走近就被蚊虫团团包围,很快身上被叮起一个个大疙瘩,废塑料袋上残存有毒的染料,用手一抖,染料四处飞扬,衣服成了五颜六色,染料沾在皮肤上,汗水一浸,浑身奇痒。就是这样,她们干了两个多小时,回收了价值仅350元的废塑料袋。这样的例子,朱国英自己也说不清楚有多少次了。也就是这样埋头工作,辛勤劳动,朱国英带领的经营部从1985年到1996年,累计回收了废旧物资35000多吨,价值8000多万元,企业有了效益。更重要的是,他们为物资节约和开辟一方净土,默默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了给300多家城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优质服务,扩大废旧物资回收,朱国英的经营部在改进回收方法和改造服务设施上下了很大功夫。他们采用坐地收购与登门收购相结合、自购与代购相结合、平时收购与突击收购相结合的多种方法,赢得了客户,坚持了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主业。一次,朱国英得知一家企业急于处理一批废旧物资,迅速组织职工带着汽车赶到厂里,苦干两天,把厂里1000多吨废品全部装运出厂,并把库房内外打扫干净。厂方看着辛勤劳动的回收职工和腾出来的库房,十分感动,坚持要酬劳大家,朱国英谢绝了,只是说:“下回有困难,给我们打个电话”。
1985年以来,朱国英连续获得商业部先进工作者、省市劳模、服务明星、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1989年3月当选为人民代表,199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今年又被评为全国供销社系统劳动模范。荣誉接踵而来,她却从不自满,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她认为是对物资回收事业的肯定,她仍然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停歇地奋斗,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继续一路拼搏。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经济茶座

  优势从何来?
张淑梅
深化供销社改革包括很多方面,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应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在这方面,棉花、农资部门无疑又是重点之所在。
经营棉花和农资是国家赋予供销社的重要任务,也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重要手段。现在供销社棉花、农资系统干部职工有近百万人。随着棉花生产布局的调整,许多棉花主产区产量下降幅度较大;化肥供应关系的变化,势必加快农资经营走向市场和多渠道竞争,这相应地要减少供销社棉花、农资的经营量。如不减人,就会提高经营成本,降低竞争能力。当前,农资供销的主渠道仍是供销社,经营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的农资经营成效好坏,最终要靠自身市场竞争力大小而决定。供销社要获得生存发展的主动权,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通过改革建立新机制,要对现行劳动人事等项制度进行改革,大力减员增效,优化经营队伍,大力开拓多种经营。从这个意义上讲,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减人问题,而是建立适应市场竞争新机制的突破口。
减下来的人不等于没事可做。围绕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供销社开拓经营、服务领域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下岗分流人员也会大有可为。近年来,许多地方供销社本着“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一方面积极组织富余人员向生产领域渗透,搞好科技兴农,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高科技含量的种植业、养殖业和深加工工业,实现了原料的多层次增值,既为农民提供了示范样板,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此,供销社就一定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

  庄稼医院好
庄稼医院是供销社农资部门创办的向农民普及科学种田知识,传授农业科学技术的基层服务组织。它将科技服务和物资供应结合起来,开展植保防治,即在向农民提供物资供应服务的同时,为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及作物营养缺乏症门诊、出诊,开列对症药方,进行试验、示范,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用膜,提高科学种田水平。目前,全国供销社系统已建立起以庄稼医院为主体的各种农资科技服务网点23万多个,配备农技服务人员20多万人。(附图片)(任晓时作)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

  坚持为“三农”服务宗旨不动摇
供销合作事业成绩喜人
本报讯近几年,我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迅速,成绩喜人。农村综合性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近几年来,供销社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深化改革,广泛扩大农民入社,现在农民社员已达1.6亿户,职工580万人,省级联合社31个,地、市供销合作社300个,县(市)联合社2100多个,基层供销社3万多个,经营服务网点90多万个。经营领域不断扩大,由单纯的一买一卖向购销、加工、储藏、运输等综合经营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总经销、总代理、联购分销、分购联销和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形成了连结城乡的现代营销网络;服务内涵不断扩大,批发、零售、餐饮、娱乐、旅游、服务一体,初步形成了农村综合性服务体系,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积极促进产销直接见面,努力搞活农副产品流通。近几年,供销社积极抓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在重要农副产品产区、商品集散地和中心城市,大力兴办农副产品贸易中心、批发市场,积极促进产销直接见面,千方百计为农民推销商品,搞活农产品流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供销社系统已建成各类商品批发交易市场2500个,年交易额1000余亿元,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约1000个,年交易额在2亿元以上的48个。
工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大大增强。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供销社工业,努力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已由农副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由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向其他行业延伸。目前,全系统已新建、扩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纺织服装、包装印刷、机械电子、再生资源、医药建材等多个行业的工业加工企业1.67万个,年工业总产值达850多亿元。(附图片)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商品购销总额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合作社小知识

  中国合作社发展史上的若干“第一”
二十世纪初,合作社思想传入中国。一九一八年三月三十日,在北京大学教授胡钧元等倡议下,成立了北京大学消费公社,这是中国第一个消费合作社。一九一九年十月,上海复旦公学教授薛先舟等创办了上海国民合作储蓄银行,这是中国第一个城市信用合作社。一九二三年六月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在河北省帮助建立了香河县第一个信用合作社,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是一九二二年七月在江西省建立的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它的办社实践,为后来革命根据地合作社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合作社的发展,一九五○年七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成立了全国合作社的领导机构——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标志着供销合作社由分散到统一。一九五三年,我国国民经济结束恢复阶段以后,中央决定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改组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并于一九五四年七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负责统一领导全国供销合作事业。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供销合作社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宏喜)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新闻人物

  许海峰——从供销社走出的奥运冠军
许海峰是中国奥运史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的第一人,他曾是供销社的一名“优秀营业员”。1979年,许海峰被安徽省巢湖地区和县新桥乡供销社招工到该社生产资料门市部做营业员,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营业员”,每年都受到奖励。当时在全县供销社系统中,他还是唯一的一位最高奖金获得者,奖金为120元。后来由于他的枪法远近闻名,先是被巢湖地区射击队抽去集训比赛,接着被安徽省射击队相中,于1982年10月正式离开供销社,不久又进入国家队,一步步走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新闻人物

  李公涛——“文化愚公”
李公涛是河南省开封市供销社棉麻公司退休干部。从1984年开始,他带领全家艰苦奋斗12年,自筹巨资1700万元,在古都开封建造了一座以书法艺术为主,集诗、书、画、印之大成,融书画刻碑艺术与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多功能、多层次旅游观赏价值的大型艺术碑林群——中国翰园碑林。年近七旬的李公涛因此被誉为“文化愚公”。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新闻人物

  王国明——“背篓精神”接力人
今年46岁的北京市昌平县西峰山供销社北庄分销店营业员王国明,自1976年参加工作起,就立志当一名山里人需要的山乡货郎。13年前,他主动提出到条件艰苦的北庄村建了个分销店,为群众送货上门。13年来,他从背篓送货,到骑自行车送货,行程10万公里,送货总量50多万公斤,磨破自行车外胎41条,登记送货的本子用了58个,被群众誉为“背篓精神”新一代接力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营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等单位授予的“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

大丰开秤收新棉
在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之际,去年获得棉花总产量、收购总量、人均向国家贡献棉花三项全国第一的江苏省大丰市,开秤喜收新棉。
在喜收新棉的日子里,大丰市政府以及供销社的负责同志深入收购现场,宣传政策。领导重视,政策优惠,棉农们脸上荡漾着笑意……
杨国美摄影
朱明贵撰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