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开拓者的足迹征文

  绿魂
矫健
林作园老人近七十个春秋的人生经历反复印证着自己颇富寓意的名字。打解放初任新疆库车县新华书店经理那时起,他就扑下身子搞绿化。
库车缺水,老林决定打井。这在当地是破天荒的事,老林顶着压力干开了。他把书店员工分成两组,轮流上班和打井,自己则连轴转。苦战到第四十二天深夜出水了,人们欢叫着奔走相告。老林当场哭了。
这口井染绿了书店,也造福了乡亲。人们叫他“打井的”。然而,老林没想到种树种出罪过。“文革”期间他是县里揪出的第一个“走资派”。造反派批他“要改变中国颜色”。给他剃阴阳头,往脸上抹锅灰,还用白石灰在脸上刷个“牛”字。回家后妻子叫他赶快洗洗,他说不忙,找来镜子照着看。说可惜照像馆关门了,要不去拍张照片。妻子抢白他:“这都是你种树惹的祸。”他说:“正因为这样,我才想留个纪念让后人看看。”
进了“牛棚”,老林放心不下那些树。六岁的儿子来看他,他悄悄往孩子手里塞个小纸团,小声说:“千万别丢了,回去交给你妈。”孩子把攥紧纸团的小手高高扬起撒腿就跑,岂料刚跑到门口就被岗哨发现了,夺过纸团一看,上面写着“别忘了给树浇水”。
随后老林被送往农场劳动改造,住的羊圈四面透风,破陋不堪。奇怪的是,他又冒出种树的念头。难友劝他:“算啦,你不能吃一百颗豆子不知豆腥气。”老林并不在意,他说他和劳改队队长买买提有“一杯水”的交情。当年他当书店经理的时候,还是中学校长的买买提某日中午在书店啃干馕,他端给一杯热茶。
买买提果然很讲交情,爽口应承:“种吧,我想办法弄树苗。”
老林乐了。他和难友们在荒野上摆开阵势。拉线、挖坑、培土、浇水……一位难友忍不住跟老林开玩笑:“我看你这辈子和树是分不开了!”
结束“劳改”生涯回到书店,看到院子里自己亲手栽种的树木干死了,老林心疼。他要重起炉灶。这下妻子不愿意了,孩子也劝他:“爸爸就别捣鼓树了,好好过几天安生日子吧!”老林哪里肯听,他这儿种杏,那儿栽梨,弄得一家人提心吊胆。苦干了两年,书店又绿了。
那时张春桥的一篇《论专政》,把老林又推到枪口上。工作组负责人挥舞着一根手指头点着老林的鼻子:“你,资产阶级美化观呀!你要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老林再次离开自己钟爱的岗位,直到几年后他被解放任阿拉沟矿区书店经理,这才放心大胆地种起树来。
那年,组织上安排他离休搬到乌鲁木齐住,在市区给他解决一套三居室的住房。老伴说:“我先回去收拾房子,收拾完了咱们搬家。”可老林一直磨磨蹭蹭,总觉得山沟里还有想头。“城里的房子摆了两年,你到底想啥时搬家?”老伴沉不住气了。老林自知理亏,揣上钥匙往城里走一趟。万没想到,他连自己的房子也找不到了。多亏一位年轻人帮忙才打开了自己的房门。那晚他以城市主人的身份反复验证内心的某种想法,他觉得把余生交给这儿不值。他住了一宿,第二天就返回阿拉沟。
阿拉沟有块荒地约五六十亩,他觉得非常诱人。他试探着对老伴说:“我想办个森林公园。”他绘声绘色地说起自己的设想:要在那块地方栽多少树;什么树栽多少,干多少年争取完成等等。老伴很惊讶,也很伤心。老林想去那里种树她是知道的。她想无非是离休了没事干,有一搭没一搭地种着玩玩罢了,哪想到他这么铁心。怪不得老家伙磨磨蹭蹭的,原来为了这个。“你要树还是要我?”老伴摆出敏感的话题。“树也要,你也要。”“只要一样,你要什么?”“这不好说。”“我要你说。”“你真要回城,我也没办法。我就自己留下。”老伴一气之下回城了。他很难过,但并没停下手里的事情。
他打报告给区政府,申请承包建林,自负盈亏,建成后交公。为了对沟里的绿化有发言权,他主动应聘担任不取报酬、只尽义务的矿区建设局副局长,专管植树造林。他经常戴上护林员的红袖标,在沟里上上下下跑,看有无大灾小情。一年冬天,他冻得耳朵流水,脚趾头也冻烂了几个。那天,一位报社记者来采访他。晚上九点多了还不见人,就纳闷儿:星期天他能上哪儿?邻居说:“他哪有星期天,准是又到公园劳动去了。”记者一直等到十点多钟,老林才带着满身泥土回来了。家里冷锅冷灶,想沏茶,暖瓶是空的。他只好先做饭。饭简单,往锅里添几瓢水,扔几片肥肉,放几片菜叶,把剩饭一倒就是一顿。他对记者说,老感到时间不够用。所以每天早早起床,吃点东西上公园。晚上,还要看看书写点东西。他说一定要建成这个公园,要不,死不瞑目。记者大受感动,回城后写了篇文章叫《树痴》。
“痴”字用得传神,老林的痴劲可谓到家了。
儿子大老远从克拉玛依跑来看他,他把儿子赶到公园劳动。儿子二话没说,一干就是二十多天。他高兴坏了,对儿子说:“你也调过来吧,咱们一起干。”儿子哭笑不得,“你别弄错,我干上几天是可怜你,是想让你少干点儿。六十多岁的人没黑没白地干,有个闪失我们怎么交待?”
苦斗十年,森林公园建起来了。
老林精心栽种的白杨、泡桐、芙蓉、济南大明湖垂柳等名贵树种葱郁宜人。园艺区的核桃、木瓜、樱桃、无花果、李子等数十种果树也长势喜人,生机勃勃……然而一场罕见的特大洪水,将这一切一扫而光。
那天,老林蹒蹒跚跚来到河边。通向公园的桥已无踪影。洪水打着滚儿猛兽般左冲右突,他十年心血顷刻间化为乌有。他的心在滴血,若无老伴拽着,他真想一头扎进河里随山林而去!
转过天,矿区领导翻山越岭来探望老林,临别时问他有什么要求,老汉蹦出一句话:“在我有生之年,我还要造个森林公园!”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文联)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沙漠新城——乌海
梁存喜
你曾到过茫茫的大西北吗?
你可曾在那漫无边际的荒漠上独自跋涉,忍受着漫长的孤独和寂寞,感受着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奇谲瑰丽的景象;那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走到了天际的尽头,在你的前面再也没有任何城市或者文明存在,有的只是荒凉和空旷……然而倏忽间,你的精神为之一振,目光中闪烁着惊奇的光亮,久久凝神眺望着前方——那里,就在那片荒漠上,在炎热夏季的热流中,在那一片淡蓝色的氤氲里,浮动出来一座美丽的城市的轮廓,高楼、烟囱、立交桥和花园街道……你徜徉在宽阔平坦的街路上,惊喜地观望着路两侧那一座座造型新颖、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还有那一排排依依的垂柳、修剪齐整的灌木和草坪,还有那一丛丛的鲜花,真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更使你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于是你才知道:这座沙漠上的城市就是乌海市!十多年前,乌海还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城镇。那时候,这里几乎和荒漠一样古老荒凉,灰色的街道上到处是流沙或污水烂泥,煤烟缭绕的天空上书写着昔日的陈旧、灰暗和杂乱无章。街道狭窄,马路不平。全市两层以上的楼房仅有可数的几栋。下班后,工人们没有什么娱乐场所可去,只能钻到小酒馆里去喝酒;孩子们也没有自己娱乐的天地,只能在想象中构造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
乌海那时是一只丑小鸭。
谁能想到丑小鸭居然也有一天会变成白天鹅呢?当她从过去的灰色中脱颖而出,抖落身上的黄沙,风姿绰约地屹立在北方这片荒漠上的时候,谁不为她的美丽而惊叹而折服呢?
乌海的每个故事都是由那些普通的建设者和具有开拓精神的领导者共同来书写的。不过,他们用的不是笔墨,而是汗水和心血。
那是一个风沙弥漫的日子,黄沙刮得昏天黑地,就连天上的飞鸟都躲进了巢窠里不敢露面。可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中,却有许多人来到了市中心,挥锹的挥锹,抡镐的抡镐,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后来,无论是在炎热的夏日还是在阴暗的雨季,那个地方总是不断有人群来,有时是车水马龙,有时是人山人海;于是很快,一个宽旷的大广场就袒露在了人们的眼前,那就是今天你所看到的十二点六万平方米的乌海市人民广场。那些广场的建设者们有的来自机关单位,有的来自矿山工厂学校,有的来自医院,有的来自商店,有的来自街道家庭;他们当中,有青年,有妇女,也有孩子;有新婚的夫妇,也有已经退休的老干部老工人……他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参加重体力劳动,却不要一分钱的报酬,全部都是义务劳动!
作为乌海市年轻的市委书记、市长巴特尔,知道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
但是年轻的市长天生就不惧怕困难,他深信:任何困难都是能够得到解决的,关键在于人。
市民们多想有自己的游泳馆、自己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自己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和更多的居民住宅区啊!还有一个又一个项目等待上马,而乌海市自有资金非常有限,建设资金从何而来呢?
曾经在日本留过学的市长没有浪费他从异国他乡所学到的知识,他的思路像九曲黄河那样绕了一个又一个弯子,终于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让多家企业的产品入股搞公益建设!水泥厂出水泥,砖瓦厂出砖瓦,玻璃厂出玻璃,凡是产品皆可拿来作为投资的股份,这样既解决了公益建设没有资金的问题,又替产品销路不好的企业找到了一条销路,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很快,游泳馆建起来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建起来了,老干部活动中心也建起来了,一百三十栋居民住宅楼犹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大框架已经立了起来……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乌海市就是依靠所有群众的力量、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开展全民集资活动,响亮地喊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和“谁出力谁受益”的口号,多渠道、多途径地筹集资金,一改过去那种单一地由财政投入为财政、企业、个人、集体贷款等多元投入,不到五年时间就筹集资金七点八亿元,全部用在了城市建设上……
现在,乌海市已建成为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街道绿化六十五公里,城市绿地六百九十三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百分之十点三;现有城市公园四座,广场两个,累计新盖居民住宅九十五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增长百分之二十点一六……1996年8月,国家建设部将乌海市定为全国城市建设改革试点城市——内陆地区工矿区城市建设改革试点。接着,乌海市又被国务院和国家体改委批准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市”和“全国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难怪国家建设部部长在视察乌海市时给予她那样的赞扬和评价:乌海城市规划得好,建设得更好,管理得也不错……
还有更多的人发出和部长一样的惊叹。
这就是新兴的乌海市!
她的今天是这般明媚妖娆,那么我们可以断言:她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作者单位:《草原》文学月刊社)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文学作品

  人与荒漠的较量
——陕北榆林地区治沙纪事
陈嘉桢陈四长
土地荒漠化是一个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全球荒漠化土地仍以每年五万至七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我国也是世界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的总面积已达到一百六十八点九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十七点六。近二十年来,沙化土地平均每年以二千四百六十平方公里的速度在继续扩展。荒漠化危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五百四十亿元。
在全球荒漠化迅速扩大的时候,陕西北部榆林地区的沙漠却以每年百分之一点六二的荒漠化逆转速率在缩小。这一变化表明,在榆林地区,沙进人退的历史已经结束,人进沙退的时代已经开始。
地区林业局李局长告诉我们,经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目前,一个覆盖全区的防护林体系已经形成。到1996年底,沙区林草保存面积达到一千四百六十万亩,植被覆盖率由建国时的百分之一点八上升为百分之三十八点九。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不少绝迹多年的鸟类和野生动物又在沙区重新出现。与五十年代相比,每年向黄河的输沙量减少百分之七十六,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十倍。
世界注意到榆林的这一历史性变化。1992年8月,“沙地开发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榆林召开,与会的日本、以色列等国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参观榆林治沙后赞为奇迹,认为从这里看到了荒漠化逆转的希望和前景。1995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迪亚洛率项目官员卡尔波马顿在考察公约执行条件时,评价榆林治沙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
  一部水滴石穿史
榆林人民同风沙斗争的历史,实在是一部千曲百折、水滴石穿的创业史。榆林地区有组织的治沙,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50年到1960年为防风治沙的试验摸索阶段。其特点是通过典型示范和国营农林场的辐射带动作用,解除部分群众中存在的“见沙怕”、“治沙愁”的畏难情绪,促进治沙工作在面上展开。1961年到1979年为集体大规模治理阶段,曾经涌现出定边县小滩子、靖边县杨桥畔、神木县窝兔采当等一批综合治理沙漠的典型。尽管一些地方一度出现过形式主义,但大会战搞起的林业工程、水利工程,许多现在都发挥了作用。第三阶段就是1979年以后。经过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加大投入,全区荒漠化治理驶入了“快车道”。
每一个阶段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都经历了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困难。定边县小滩子村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可以说是全区治沙初始阶段的一个缩影。刚解放那阵,这个村穷得只有几亩“跑沙地”,每年返种两三次还捉不住苗。当地群众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光下种,不捉苗,种一葫芦打一瓢。”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但年轻的共产党员李守林不认这个命。1952年,他串联了村里二十八户穷苦人家,组织起一个造林互助组,想从林业上找条生路。他们背上省下的口粮,到往返四十公里外的地方换回树苗,不料往沙滩上一栽全都死了。有的人因此泄气,说:“风是天上来的,沙是地里生的。干沙梁上连草都不长,还能栽活树?”李守林没有动摇,他说:“不栽树,不治沙,我们只能辈辈受穷。”他总结这次造林失败的教训,发动组里的人,用柴草一框一框地把沙地分开,先固住流沙,再搭障蔽,最后再栽上树苗,终于造出了小滩子村的第一片林。
1955年,李守林任小滩子初级农业社社长,他带领大家苦干一年,建成了第一个护田林网。第二年一开春,又组织起一支三十多人的打井突击队,在寒天冻土里打成二十七眼围盘井,将一千五百亩沙地变成水浇地。村里其余的人也不闲,忙着搞引水拉沙,一年下来,搬掉千方以上的沙丘一百多个,造地一千四百多亩。
地平了,井也有了,但纯沙地渗透大,地质差,要实现稳产高产,不改良土壤不行。可在沙漠里找土谈何容易!最近也要从五公里以外的地方去运。李守林和他的乡亲们大干了两个多月,运土一万多车,改造沙地七十多亩。当年就产生了明显的效益,玉米亩产由改土前的九十五公斤提高到二百零六公斤,粮食总产成倍增长,不仅做到了自给有余,还给国家作了贡献。
什么叫愚公移山?什么叫水滴石穿?小滩子人在改造沙漠中坚韧不拔的奋斗就是这种精神。这也是榆林地区人民共有的精神面貌。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榆林地区的治沙,才能一个阶段有一个新进步,一个阶段上一个新台阶。
  领导的接力事业
榆林地区从建国至今,地委书记一共换了十三任,专员换了十六任。就沙漠治理这一点看,每一任领导都是一位合格的接力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叫同唱一台戏,同念一本经,一届一届往下传,一任接着一任干。
榆林县的情况最能说明这个情况。这个市解放以来,共更换过十位县(市)委书记和十五位县(市)长。每一位领导都以极强的责任心和竞争精神,在治沙接力赛中跑出了各自最好的成绩。
石海源当了七年的榆林县委书记,尽管现在已从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市上的干部仍习惯地叫他“治沙书记”。他的“一包二封三禁”的三步硬棋,对改善榆林市的生态环境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包”,即与各乡订立三年不变的治沙承包合同。合同规定,结合乡上的选举,考核造林治沙的成绩。超额完成任务的,可以奖励一级工资;家属是农村户口的可以转为城市户口;发给奖金,授予县劳动模范称号并写入县志。县上同时制定了“统一规划,分户治理,谁治归谁,允许继承”的政策,调动群众造林治沙的积极性。各乡按照这个政策再向各村,各村再向各户,逐级进行承包。
这一招还真灵!全县各级干部、各家各户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真正形成了向沙漠进军的人民战争。从1985年到1987年的三年时间,榆林全县就治理沙漠一百三十多万亩。
石海源的第二步棋是对远离村庄的一百多万亩沙漠荒地实行全面封闭。不取一草一叶,不许一人一畜骚扰,以便让自然沙生植物在没有人为破坏的环境下尽情地繁衍。几年下来,自然草场生长得不亚于人工草场。
石海源还有一步硬棋,就是禁止柳编。在榆林的沙漠里,生长着大片的沙柳,这种灌木容易生长,固沙性能极好。但沙柳同时还有着另一种效益,就是用它的嫩枝编织的柳筐、柳篮,由于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所以很受外国人的喜爱。沙区群众缺钱,柳编便成了一项重要的副业热闹起来。禁止柳编自然会伤害群众的一些眼前利益,但却保护了群众的长远利益。这一条执行下来,使全县的二百万亩沙柳有了几年稳定生长的时间。
荒漠出现了绿色,点燃了人们心头的希望,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人看到绿油油的林啊草啊露了头,就赶着牛、羊、马进去放牧,刚出现的绿色又面临着被吃掉的危险。
县里经过调查,并取得多数群众的同意,作出了“禁止野地放牧,提倡羊只舍养”的决定。
祖祖辈辈,陕北的羊只都是在满山野滩放牧,关于拦羊的歌谣,幽婉而又古老。乍一下禁牧舍养,一些人思想通不过,嚷嚷说县上这样决定是“重林草,轻畜牧,不搞同步发展,违背中央精神”。告状信捅到省上捅到中央。县里一时压力很大。他们一方面向上级陈述他们在新建草场禁牧的理由:新建草场如果不禁牧,十几亩才能养一只羊;禁牧几年,让林草旺盛起来,一亩多就能养一只羊。我们今天的禁牧,正是为了将来畜牧业的大发展创造条件。一方面积极解决羊只改舍养后一些群众暂时存在的困难。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上级下来批示,让他们“总结经验”。经过禁牧,土地得到了宝贵的休养生息,恢复了元气,不到四年,旺盛生长的林草就产生了综合性效益,沙区羊只存栏数也达到二十八万只,基本恢复到禁牧前的水平。
1987年,石海源调离榆林县。他的工作的变动,并没有影响到造林治沙合同的执行。继任的几位县(市)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终于提前两年实现了三个三年造林治沙三百万亩的目标。
  治沙大思路
在几十年治沙的实践中,榆林地区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治理沙漠的大思路。这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对客观事物认识深化的结果,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一种飞跃。
先说对沙漠的认识。一提起沙漠,寻常人总是将其与风沙、干旱、贫瘠、荒凉、绝望等词汇联系起来,认为毛乌素沙漠是榆林发展的包袱。榆林地区的干部却不这样看。在地委领导的眼里:榆林的贫困在沙,但优势、希望也在沙。一者,沙区土地宽,占全区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七;二者,沙区地形较丘陵沟壑区相对平坦;三者,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榆林沙区的地下水资源丰富,且光照充足,这些都为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加工业创造了条件。以这个认识为出发点,榆林地区制定了沙区发展规划。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以灌溉农业为基础,以防护林为骨架,以粮、油、肉、奶、蛋生产为主体的绿色农业新格局。
沙区群众在长期与沙漠斗争的实践中,发明了引水拉沙、用水开渠、多管井、马槽井、扬风移沙、搭设障蔽、撵沙丘造林等许多好的治沙方法。这些发生于局部的探索,经过科技人员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干部的论证概括,推广应用,便逐步形成了以植物治沙为主,植治、水治、风治、机治、工程治等多种治沙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大思路。比如搭设障蔽,就是通过总结群众经验并不断提高丰富的。在流动沙丘迎风坡采用沙蒿、紫穗槐、稻麦草或沙生植物秸秆设置障蔽,固沙积沙效果好,而且所用材料价廉,便于推广。这一做法经科技人员的总结丰富后,又派生出卧式沙障、草绳沙障、半荫蔽式沙障等多种方法,提高了治沙效果。
实践创造着经验,也不断检验和校正经验。以前,榆林地区在植治的林草配置上,是乔灌草一齐上,以乔木为主。实践证明,这样的配置效果很不理想。经过总结经验,他们将原来的提法改为草灌乔一齐上,以草灌为主。从形式上看仅是几个字的颠倒,但沙区绿化的步子却因此大大加快了。这反映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更接近于实际。
近年来,榆林地区在治沙整体思路上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不再只着眼于“治害”,同时也着眼于“致富”。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将治沙的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治沙工作向深层次、高质量发展。为此,他们在狠抓基本农田、基地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结构调整。一个是林种、树种、草种结构的调整。重点建设以樟子松稀疏林为主的混交防护林,初步形成以防护林为主干,用材林、经济林和优质灌丛草原为两翼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另一个是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扩大水稻、春小麦种植面积,发展油料、烤烟等经济作物,发展蔬菜地膜栽培。同时大力发展粮油加工,林副产品加工,商贸服务等乡镇企业,通过多渠道加大投入,加快沙区综合开发的步伐。
  政策调动千军万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榆林在治沙造林上主要是以国有造林和集体造林为主,执行的是“国造国有,社造社有,社员在房前屋后植树归个人所有”的政策。由于在政策上把个户劳动者生产和经营的范围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集体生产和经营又在收益分配上吃“大锅饭”,所以不能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治沙造林的速度和规模都是有限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榆林地区解放思想,冲破了一个个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沙漠治理政策上不断有所调整。1979年,试探性地给每户划拨三亩至五亩荒沙地进行治理。两年后即有所突破,允许在有条件的地方,给每户社员划拨一定面积的荒山荒沙植树造林,谁治归谁,允许继承。1985年又前进了一步,允许个户承包国有和集体的荒山荒沙,并可以雇请帮工。时隔三年,又进一步放宽政策,出台了拍卖荒沙、荒滩使用权和在风沙草滩区大力发展民办水利的决定。规定除群众个户、联户承包治理外,科技人员也可以带职带薪下去,可以辞职、调离、停薪留职承包、领办、承租国有林场、乡镇林场和沙区开发项目。这就把需要调动的各种因素都考虑了进去。政策的开放搞活,使蕴藏在群众中的生产积极性像火山爆发一样地喷射出来。短时间内,全区已有四十四万户农民承包“五荒地”九百多万亩;千亩万亩以上的个人承包造林治沙大户竞相涌现。真正形成了家家户户参与,级级干部关心的局面。从1989年到1997年的九年时间,全区新造林面积即达一千零一十五万亩,超过前三十年造林面积的总和。
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农民石光银,1984年春,联合村里的七户人家,同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三千亩荒沙的合同。1985年,上边的政策进一步放宽后,他为了带动更多的人致富,又联合一百二十七户农户,成立了荒沙治理开发公司,承包了长茂滩国有林场五点八万亩荒沙的治理。公司实行股份制,户户有股,股股有利,多投多得。石光银变卖自家牲畜和申请贷款,带头入股九万多元,发动大家集资四十五万多元,开始了进军狼窝沙、黑沙套的战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他们完成了承包的六点一万亩荒沙的治理,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十六点五公里。1996年,公司人均纯收入达二千一百三十六元。这年,石光银被邀走上了在印度召开的亚非全球非政府组织南南与南北合作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论坛,介绍了他的治沙经验。今年,他们又在马莲滩十里长沙承包了五万亩荒沙碱滩的治理。看来,他的事业越干越大了。
在榆林市金鸡滩乡的柳卜滩,有个大漠蔬菜公司。这是由米脂县农民高振东投资二百余万元搞起来的。因为有了沙荒拍卖政策,他购置了这里的二百零二亩荒沙地,建成高标准温室八十个。如今,温室里生产的辣子、茄子、黄瓜、西红柿都已上市,很受榆林市民的青睐。下一步,他计划再开发沙地三千亩。据说他的大棚将全部采用以色列沙漠蔬菜生产技术,这将对榆林传统的蔬菜生产带来一场革命。
榆林的治沙并没有完。
榆林的同志说,他们现在实现的这一切,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治沙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已经营建起来的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如果不加注意,沙进人退的历史还会卷土重来。
榆林的同志是清醒的。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庄子曾对“泉涸,鱼相与处于陆”发过这样一种感慨:“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可惜传统的道德文化只钟情歌颂“相濡以沫”,而将“相忘于江湖”的大境界忽略了。泉干涸了,相濡以沫固然感人,但毕竟不妙。为何不能防患于未然,使江清水碧,鱼儿相忘于江湖呢?
但愿人类在防治土地荒漠化的问题上,能够走在灾难的前面。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土地
冯麟煌
鞭,炸响了春
雷声,庄严地滚动
牛在奔突
力在奔突
犁铧在奔突
苍天与大地之间
挺进一张张拉满的弓
绷紧大野呼呼的风
卷起热土滚滚的云
崛起黄牛和黄土地
崛起古铜臂肌构筑的城
放飞命运和信念谱出的旋律
应和着
啸叫的鞭声
呐喊的雷声
雨,亮晶晶交响乐般的弦
弹响了土地的激动
遍地是复苏的欢呼:
种子的豪笑
生机的奔放
拓荒者昂奋的歌……
高原和平野
轩辕氏千古的渴望灿灿升腾
夸父追寻的太阳灿灿升腾
太阳底下成熟的
稻麦烟花、高粱焰火灿灿升腾
呵,土地
古朴而神奇
因血沃而丰腴
漫山遍野高扬起
一个神话,高扬起
汗珠和爱
庄严地托举着
二十一世纪
青春而饱满的
中国


返回顶部